1. 亞洲十大城市排名如何
太詳細的我也說不準
東京第一 大阪第二 肯定沒的說。
首爾第三。應該也沒有爭議。
第四橫濱。
第五香港。
這兩個城市差距很小。但是就金融方面來看,香港更有潛力一些。
第六上海
第七北京
第八吉隆坡
第九台北
最近幾年內地的城市發展較快,已經超過台北很多了。
北京上海一個是政治中心一個是金融中心,所以肯定比台北靠前。並且在gdp方面也已經超過台北。
只是北京山海gdp都有點虛高,論潛力和城市的地位,要高於台北,但是要是真刀真槍比起來,不一定比台北強。
最後一名迪拜。也是這個原因,迪拜的gdp並不高,但是它有強大的金融資本,不過過了09年,迪拜也不再風光了。
其實日本有幾個城市也都能進入前十的。
比如日本的古都京都,是日本的文化中心,旅遊城市,同時09年GDP也是排在了橫濱前面。
2. 廣州或者是上海以及北京和首爾哪個面積大
北京的面積最大。
1、廣州:截至2018年,全市下轄11個區,總面積7434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1249.11平方千米。
2、上海:上海位於中國華東地區,界於東經120°52′-122°12′,北緯30°40′-31°53′之間,地處長江入海口,東隔東中國海與日本九州島相望,南瀕杭州灣,北、西與江蘇、浙江兩省相接,上海市總面積6340.5平方千米。
3、北京:北京地處中國華北地區,中心位於東經116°20′、北緯39°56′,東與天津毗連,其餘均與河北相鄰,北京市總面積16410.54平方千米。
4、首爾:首爾全市下轄25區,面積約605.25平方公里,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極高城市之一。
(2)北京漢江國際金融中心擴展閱讀
1、廣州:
簡稱「穗」,別稱羊城、花城,是廣東省省會、副省級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重要的中心城市、國際商貿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 。常住人口1490.44萬人,城鎮人口1287.44萬人,城鎮化率86.38%。
2、上海:
上海市,簡稱「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上海是中國共產黨誕生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
3、北京:
北京市,簡稱「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首都、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現代化國際城市,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辦公所在地。
4、首爾:
首爾(諺文:서울;英文:Seoul),全稱首爾特別市,舊稱漢城。大韓民國首都,是世界第十大城市 、朝鮮半島最大的城市,亞洲主要金融城市之一;也是韓國的政治、經濟、科技、教育、文化中心。
首爾位於韓國西北部的漢江流域,朝鮮半島的中部。最早為周朝的真番東夷小國的棲居地,1394年朝鮮國王李成桂遷都漢陽並改為漢城。1948年起改稱韓語固有詞「서울」(首都的意思),成為朝鮮半島唯一沒有漢字名的城市。2005年1月,韓國政府宣布「서울」的中文翻譯名稱正式更改為「首爾」。
3. 高分求一份關於韓國首都首爾的資料
http://www.tripgarden.com/travel_guide/destination/city/Korea/Seoul
去這里看看,希望對你有用~
4. 中國最發達的10大城市是哪裡啊
城市綜合實力排名前十位
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天津、杭州、武漢、南京、成都和沈陽(實力中基本包括綜合素質)
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亦是我們這個國家的政治、文化、科研、教育中心。至於經濟方面,雖然有一大批人才,有自己獨立的趕超國際的獨立見解,但完全受制於中國上海,在短期內還不可能有很大的進展。但值得標榜的是,這里有中國的矽谷——「中關村」,這里有在亞洲比較知名的大學——清華、北大、人大、北航、北理工等。所以北京可以說在整個亞太地區乃至泛歐亞大陸都具有一定的國際知名度。這一點,在中國,是其它任何一個城市都不能比擬的。眾所周知北京將舉辦2008年奧運會,奧運效用將對北京的發展起到極大的推進作用,到那時,北京可以當之無愧地棲身於世界大城市行列。
上海:中國最具有國際氣息的都市,這里匯聚了眾多的外國人士,具有極高的國際知名度,甚至可以說在亞太地區完全能夠媲美東京、香港、新加坡等著名城市。它地處長江三角洲的中心位置,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和地緣領導能力,擁有中國所有城市中最高的GDP總值和人均GDP值。並且強有力的輻射整個華東地區,使其成為自己的服務對象,可以說占盡了天時、地利。而且上海擁有全國最大的海港,運輸能力也已進入世界前十。經過將近十年的大幅建設,上海早已成為了中國的金融中心。這里吸引了眾多的世界著名的跨國公司以及金融寡頭。上海將是中國最具發展潛力以及最先躋身世界級的城市。
5. 世界發達城市排名
第1名NewYork紐約
紐約是美國第一大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全球十大國際大都市之首,位於紐約州東南部,下轄五個區。紐約是世界上公認的最大城市和最大的國際金融中心,也是整個美國的金融經濟中心、最大港口和人口最多的城市,是全世界的經濟中心,它的一舉一動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世界。作為全世界最大的都會區之——紐約都會區的核心,在超過一個世紀中,紐約在商業和金融的方面發揮了極為重要的全球影響。
第2名Tokyo東京
東京是日本國的首都,為全球最重要的經濟中心之一,亞洲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領先的城市之一,世界重要的金融,經濟和科技中心,是一座擁有巨大影響力的國際大都市,東京是世界上擁有最多財富500強公司總部的地區。東京有全球最復雜、最密集且運輸流量最高的鐵道運輸系統和通勤車站群,世界經濟富裕及商業活動發達的城市。東京在明治維新後即成為日本首都所在地,同時也是日本文化、經濟、教育、商業中心。
第3名London倫敦
英國首都及最大港口,歐洲最大城市,世界頂級的國際大都市,全球最繁華的城市之一。倫敦一直穩居歐洲最大金融中心城市的地位,與美國紐約同為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中心。世界上最重要的、歐洲最大的經濟中心倫敦市位於英格蘭東南部的平原上,跨泰晤士河。16世紀後,隨著英國資本主義的興起,倫敦的規模迅速擴大。倫敦是英國的政治、經濟、文化、金融中心和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有數量眾多的名勝景點
第4名Paris巴黎
巴黎是法蘭西共和國首都和最大城市,法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商業中心,巴黎在自中世紀以來的發展中,一直保留過去的印記,甚至是歷史最悠久的某些街道的布局,也保留了統一的風格。巴黎是世界上最大的講法語的城市,作為法國的心臟,巴黎是許多跨國企業的總部所在地。巴黎是法國最大的工業城市和世界上重要的綜合性交通樞紐。巴黎也是國際活動的重要場所,各種類型的國際會議都在這里召開。
第5名HongKong香港
是世界上最繁華的國際大都市之一,亞洲第二大城市,全球僅次於紐約、倫敦、東京的第四大國際金融中心,「亞洲四小龍」之一。地處珠江口以東,與廣東省深圳市隔深圳河相望,瀕臨南海。1842至1997年間,香港曾作為英國的殖民地;1997年7月1日,中國恢復對香港的主權。香港實行資本主義制度,以廉潔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經濟體系及完善的法治聞名於世。
第6名 LosAngeles洛杉磯
洛杉磯位於美國西岸加州西南部的城市,是美國的第二大城,僅次於紐約。擁有巨大影響力的國際化大都市。洛杉磯是全世界的文化、科學、技術、國際貿易和高等教育中心之一,還擁有世界知名的各種專業與文化領域的機構。該市及緊鄰的區域,在大眾娛樂—諸如電影、電視、音樂方面構成了洛杉磯的國際聲譽和全球地位的基礎,聞名世界的好萊塢就位於該市。
第7名Chicago芝加哥
位於美國東北部,屬伊利諾伊州,東臨密歇根湖。,是美國僅次於紐約市和洛杉磯的第三大城市。芝加哥地處北美大陸的中心地帶,為美國最重要的鐵路、航空樞紐。芝加哥同時也是美國最為重要的金融、文化、製造業、期貨和商品交易中心之一。逐漸成為具有在世界重大影響力的大都市之一。芝加哥常見的別名包括:「第二城」,「風城」,「芝城」等。芝加哥也是全球最重要的一個金融中心。
第8名Singapore新加坡
新加坡共和國是位於馬來半島南端的一個島國。其北面隔著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緊鄰,南面有新加坡海峽與印尼巴淡島相望。新加坡是全球最為富裕的國家之一,其經濟模式被稱作為「國家資本主義」,並以穩定的政局、廉潔高效的政府而著稱。新加坡是亞洲重要的金融、服務和航運中心之一。根據全球金融中心指數的排名,新加坡是繼倫敦、紐約和香港之後的第四大國際金融中心。
第9名Sydney悉尼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首府,瀕臨南太平洋,是澳大利亞乃至大洋洲最大的城市和港口,也是全球最繁華的國際大都市之一。悉尼是全澳的經濟、金融、交通中心,也是亞太地區重要的金融中心和航運中心。悉尼是國際主要的旅遊勝地,以悉尼歌劇院和港灣大橋而聞名遐邇。悉尼在澳大利亞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舉足輕重,服務業是悉尼經濟的主體,悉尼的國民生產總值約佔全澳州的30%。
第10名Seoul(首爾)
首爾是韓國最大的城市,國際化大都市。正式名稱為首爾特別市,前稱為漢城。首爾位於韓國西北部的漢江流域,朝鮮半島的中部,是韓國的首都和政治、經濟、科技、文化中心,不含溢出之衛星都市區、僅行政區內人口即達1000多萬。雖然首爾僅占韓國國土面積的0.6%,但首爾的GDP卻占韓國GDP的21%。首爾是世界十大金融中心之一,世界重要的經濟中心。
拓展資料:
紐約市(City of New York,簡稱NYC),位於美國紐約州東南部大西洋沿岸,是美國第一大城市及第一大港口,世界第四大城市。
紐約坐擁大紐約都會區的核心地帶,是一座國際化大都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中心之一。2017年,紐約的地區生產總值已達到9007億美元,直接影響著全球的金融、媒體、政治、娛樂以及時尚界。
紐約是美國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個多族裔聚居的多元化城市,擁有來自97個國家和地區的移民,在此使用的語言達到800種。作為全球化的典範,紐約與倫敦、香港並稱為「紐倫港」。截至2014年,紐約市大約有849萬人,居住在789平方千米的土地上。而紐約大都市圈則有2000萬人左右,僅次於東京、墨西哥城、孟買,位居世界第四位。
紐約在商業和金融的方面也發揮著巨大的影響力。紐約的金融區,以曼哈頓下城及華爾街為龍頭,被稱為世界的金融中心,世界500強企業中,有56家總部企業位於紐約。紐約證券交易所是世界第二大證交所,它曾是最大的交易所,全球市值為15萬億美元,直到1996年它的交易量被納斯達克超過。紐約時報廣場位於百老匯劇院區樞紐,被稱作「世界的十字路口」,亦是世界娛樂產業的中心之一。曼哈頓的唐人街是西半球最為密集的華人集中地。
紐約地鐵是世界上最為發達的快速交通系統之一,提供一日24小時、一周七日的服務。 紐約擁有哥倫比亞大學、紐約大學和洛克菲勒大學等名校。
參考鏈接:網路-紐約
6. 北京真的是世界第八大城市嗎
北京未能排進世界前十,向您提供下世界十大城市排名:
1、紐約(New York)。
全球第一大城市,位於美國東部,是美國政治、經濟、文化及交通等領域的樞紐中心。也是世界上擁有最多財富500強公司總部的城市。有「世界之都」之稱。紐約是世界最大的城市,全球三大都會(紐約、東京、倫敦)之一,五大全球性國際金融中心之一,國際航空口岸,是一座擁有影響力的城市。亦為全球最大的都市經濟體,同時也是美國政治、經濟、文化及交通等領域的樞紐中心。與英國倫敦並為"世界級城市"。包含擴張相連的城區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的都會區,不僅為世界流行設計產業中心,亦為世界經濟最進步富裕、商業活動發達度第一位之城市,並有全球最復雜、最密集且運量最高的鐵道運輸系統和通勤車站群。紐約是一座世界級城市,直接影響著全球的經濟、金融、媒體、政治、教育、娛樂與時尚界。聯合國總部和世界上很多國際機構和跨國公司的總部都設在紐約。
2、倫敦(London)。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首都,歐洲最大城市,也是全球最繁華的城市之一。倫敦是歐洲的經濟金融貿易中心,與美國紐約並列為世界上最重要的金融中心。倫敦市位於英格蘭東南部的平原上,跨泰晤士河。16世紀後,隨著英國資本主義的興起,倫敦的規模迅速擴大。倫敦是英國的政治、經濟、文化、金融中心和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有數量眾多的名勝景點與博物館。倫敦近幾百年來一直在世界上具有巨大的影響力。其在政治、經濟、人文、娛樂、科技發明等領域上的卓越成就,成為全世界舉足輕重的都市。倫敦是英國政治中心,也是眾多國際組織總部所在地。倫敦是多元化的大都市,居民來自世界各地,一座種族、宗教與文化的大熔爐城市。使用的語言超過300多種。
3、東京(Tokyo)。
日本首都。位於日本本州島東部,關東平原南端,國際航空口岸,是日本政治、經濟、文化及交通等領域的樞紐中心。也是世界上擁有最多財富500強公司總部的城市。東京是世界最大的城市,五大全球性國際金融中心之一,國際航空口岸,是一座擁有影響力的城市。也是亞洲第一時尚中心。亦為全球最大的都市經濟體,同時也是日本政治、經濟、文化及交通等領域的樞紐中心。與美國紐約,英國倫敦並為"世界級城市"。東京有全球最復雜、最密集且運輸流量最高的鐵道運輸系統和通勤車站群。東京原名江戶,在明治維新後即成為日本首都所在地,是日本政治、文化、經濟、教育、交通中心和重要的工業基地。東京不僅是當代亞洲流行文化的傳播中心,亦為世界流行時尚與設計產業重鎮。包含擴張相連的城區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的都會區,不僅為世界流行設計產業中心,亦為世界經濟最進步富裕、商業活動發達度第一位之城市,並有全球最復雜、最密集且運量最高的鐵道運輸系統和通勤車站群。2013年9月7日,東京被選為202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主辦城市,這也是東京繼1964年之後第二次承辦奧運會。
4、巴黎(Paris)。
法蘭西共和國首都和最大城市,歐洲的政治、經濟、文化、商業中心,全球僅次於紐約、倫敦和東京第四大國際大都市,素有「浪漫之都」「時尚之都」「世界花都」之美稱。巴黎在自中世紀以來的發展中,一直保留過去的印記,甚至是歷史最悠久的某些街道的布局,也保留了統一的風格。巴黎是世界上最大的講法語的城市,作為法國的心臟,巴黎是許多跨國企業的總部所在地。巴黎是法國最大的工業城市和世界上重要的綜合性交通樞紐。巴黎也是國際活動的重要場所,各種類型的國際會議都在這里召開。巴黎位於法國北部巴黎盆地的中央,橫跨塞納河兩岸。今天的巴黎,不僅是西歐的一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而且是一座繁華而美麗的世界名城和旅遊勝地,每天吸引無數來自各大洲的賓客與遊人。
5、香港(Hong Kong)。
全稱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是繁華的國際大都市,是僅次於倫敦和紐約的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為「紐倫港」之一。香港地處珠江口以東,與廣東省深圳市隔深圳河相望,瀕臨南中國海。1840年之前的香港是一個小漁村;1842至1997年間,香港曾是英國的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香港經濟和社會迅速發展,成為一個富裕、發達和生活高水平的城市,20世紀80年代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1997年7月1日,中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香港實行資本主義制度,享有獨立立法、司法、行政及免向中央繳納財稅和自由貿易港等大量重要優勢並以廉潔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經濟體系及完善的法治聞名於世。香港是一座世界級城市,全球重要的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香港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之地,是全球最安全、富裕、繁榮的地區之一,也是國際和亞太區重要的金融、航運樞紐和最具競爭力的城市之一,經濟自由度常年高居世界前列,有「東方之珠」的美譽。
6、洛杉磯。
位於美國西岸加州西南部,是美國的第二大城,僅次於紐約,美國最大的海港。是擁有巨大影響力的國際化大都市,全世界的文化、科學、技術、國際貿易和高等教育中心之一,還擁有世界知名的各種專業與文化領域的機構。該市及緊鄰的區域,在大眾娛樂—諸如電影、電視、音樂方面構成了洛杉磯的國際聲譽和全球地位的基礎,聞名世界的好萊塢就位於該市。洛杉磯已為美國石油化工、海洋、航天工業和電子業的最大基地,它是美國科技的主要中心之一,擁有美國西部最大的海港,享有「科技之城」的稱號。洛杉磯成為在美國僅次於紐約的金融中心。旋漪的風光、大都市的氣派、集繁華與寧靜於一身,是美國西海岸邊一座風景秀麗、璀璨奪目的海濱城市。
7、新加坡共和國。
位於東南亞馬來半島南端的一個島國。其北面隔著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緊鄰,並以長堤相連於新馬兩岸之間,南面有新加坡海峽與印尼相望。新加坡的國土除了本島之外,還包括周圍數島。自1965年獨立後,新加坡在40餘年內迅速轉變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新加坡是個多元種族的移民國家,也是全球最國際化的國家之一。新加坡是全球富裕的國家之一,其經濟模式被稱作為「國家資本主義」,並以穩定的政局、廉潔高效的政府而著稱。新加坡是亞洲重要的金融、服務和航運中心之一。全球金融中心指數的排名,新加坡是繼倫敦、紐約和香港之後的第四大國際金融中心。工業是新加坡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在重工業方面,主要包括了區內最大的煉油中心、化工、造船、電子和機械等,擁有著名的裕廊工業區。新加坡在城市保潔方面成績斐然,故有「花園城市」之美稱。
8、芝加哥(Chicago)。
位於美國中西部,屬伊利諾伊州,東臨密歇根湖,是美國僅次於紐約市和洛杉磯的第三大城市。芝加哥地處北美大陸的中心地帶,為美國最重要的鐵路、航空樞紐。芝加哥同時也是美國最為重要的金融、文化、製造業、期貨和商品交易中心之一。逐漸成為具有在世界重大影響力的大都市之一。芝加哥常見的別名包括:「第二城」,「風城」,「芝城」等。芝加哥也是全球最重要的一個金融中心,是美國第二大商業中心區。也是美國最大的期貨市場。也被評為美國發展最均衡的經濟體。此外,芝加哥都市區新增的企業數一直位居美國第一位。是一座國際化大都市。
9、悉尼(Sydney)。
繁體譯名「雪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首府,瀕臨南太平洋,澳大利亞和大洋洲第一大城市和港口,2010年被全球化與世界級城市研究小組與網路(Globalization and World Cities Study Group and Network,GaWC)評選為全球八座第一級世界都市+的世界級城市之一,(其餘七座城市分別為東京,香港,巴黎,新加坡,上海,迪拜,芝加哥)僅次於紐約和倫敦,全球公認十大最繁華的國際大都市之一。悉尼是澳大利亞的經濟、金融、科技、教育及交通中心,亞太地區最重要的金融中心和航運中心,有「南半球紐約」之稱。悉尼同時也是國際旅遊勝地,以悉尼歌劇院和港灣大橋而聞名遐邇。悉尼在澳大利亞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舉足輕重,高度發達的服務業以及金融業是悉尼經濟的主體。悉尼的國民生產總值約佔全澳的30%,世界頂級跨國企業,金融機構的亞太區總部均設立在悉尼。2000年,悉尼成功舉辦了第27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
10、首爾(Seoul)。
韓國首都,並且是韓國最大的城市,繁華的國際大都市,前稱漢城。2005年1月19日,時任韓國首都漢城市市長李明博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漢城市的中文名稱正式更改為「首爾」,昔日的「漢城」名稱不再使用。正式名稱為首爾特別市。首爾位於韓國西北部的漢江流域,朝鮮半島的中部,是韓國的首都和政治、經濟、科技、文化中心,不含溢出之衛星都市區、僅行政區內人口即達1000多萬。以首爾為中心的韓國首都圈(亦稱首爾首都圈,包括仁川廣域市和京畿道的大部分地區),人口則達2300萬,目前韓國近一半的人口居住於此。都市圈內大型商圈數量和鐵道系統密度等皆位居世界各大型都會區前茅。雖然首爾僅占韓國國土面積的0.6%,但首爾的GDP卻占韓國GDP的21%。首爾是世界十大金融中心之一,世界重要的經濟中心,物價昂貴,消費者物價指數世界第五,在亞洲僅次於東京。[1]2008年,首爾被《福布斯》雜志列為世界第六大經濟城市。首爾也是世界設計之都和一個高度數字化的城市,其數字機會指數排名世界第一。首爾也是世界諸多跨國公司的總部所在地,國際性銀行都在首爾設有分支機構,韓國最著名的跨國公司的總部都設在首爾。
7. 中國最成功的兩大城市,成都天津,有疑問么
中國最發達的10大城市排名由前到後分別是在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天津、南京、杭州、成都、武漢、重慶。1、上海,簡稱「滬」或「申」,中國第一大城市,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之一,中國國家中心城市,中國的經濟、金融中心,繁榮的國際大都市,是中國首個自貿區「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所在地。上海是中國最著名的工商業城市和國際大都市,是全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城市,亦為中國的經濟、交通、科技、工業、金融、貿易、會展和航運中心。GDP總量居中國城市之首。上海港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是一個良好的濱江濱海國際性港口。上海正致力於在2020年建成國際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2、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直轄市和國家中心城市,中國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中國第二大城市。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所在地。北京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擁有6項世界遺產,是世界上擁有文化遺產項目數最多的城市,是一座有三千餘年建城歷史、八百六十餘年建都史的歷史文化名城,擁有眾多歷史名勝古跡和人文景觀。3、廣州,簡稱穗,地處廣東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中北緣,是中國的南大門,中國國家中心城市,國際大都市,國家三大綜合性門戶城市之一,世界著名的港口城市,國家的經濟、金融、貿易、航運和會展中心,中國南方的政治、軍事、文化、科教中心,國家綜合交通樞紐,社會經濟文化輻射力直指東南亞。廣州有著兩千多年的歷史,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最悠久的對外通商口岸,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有「千年商都」之稱。廣州是嶺南文化的代表、廣府文化的興盛之地。作為中國對外貿易的窗口,廣州外國人士眾多,被稱為「第三世界首都」,是全國華僑最多的大城市,與北京、上海並稱「北上廣」。4、深圳,中華人民共和國副省級城市之一,計劃單列市,經濟特區,全國文明城市,國際花園城市,是中國四大一線城市之一,國際重要的空海樞紐和外貿口岸。深圳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所設立的第一個經濟特區,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已發展為有相當影響力的國際化城市,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深圳速度」,是中國重要的高新技術研發和製造基地。深圳是中國南部美麗的濱海城市,有遼闊的海域連接南海和太平洋。深圳毗鄰香港,市域邊界設有全國最多的出入境口岸。深圳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城市之一,2012年經濟總量居中國大陸第四位。5、天津,簡稱津,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中國國家中心城市、中國北方經濟中心、環渤海地區經濟中心、中國北方國際航運中心、中國北方國際物流中心、國際港口城市和生態城市、國際航運融資中心、中國中醫葯研發中心、亞太區域海洋儀器檢測評價中心。6、南京,簡稱寧,華東第二大城市,中國科教第三城,中國國家區域中心城市,國家重要的政治、軍事、科教、文化、航運和金融中心,國家交通樞紐、通信樞紐和科技創新中心。南京是國家重要門戶城市,華東地區中心城市和重要產業城市,長江航運物流中心,濱江生態宜居城市,聯合國人居署特別榮譽獎獲得城市。2014年,舉第二屆夏季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7、杭州,簡稱杭,是中國浙江省省會,副省級城市,華東地區特大城市,浙江省第一大城市及華東地區中心城市之一,是長三角副中心城市,杭州都市圈核心城市,長三角南翼金融中心,浙江省政治、經濟、文化、交通、傳媒、通信和金融中心,華東地區重要的經濟、科教、文化、金融中心及交通、通信樞紐,位於中國東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錢塘江下游北岸,京杭大運河南端。8、成都,簡稱「蓉」,四川省省會,副省級城市,國家區域中心城市,國家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最佳旅遊城市,西南地區的政治、文化、科教、商貿、金融、軍事和國際交往中心,交通、通信樞紐及最大航空港,也是中國內陸最大的城市之一。9、武漢,簡稱漢,湖北省省會,因武昌、漢口、漢陽三地合稱而得名,是一座現代化濱江國際性港口城市。武漢位於中國腹地中心、湖北省東部、長江與漢江交匯處,是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級城市,中國中部地區最大都市及國家區域中心城市,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巨大型城市。武漢歷來被稱為「九省通衢」之地,是中國內陸最大的水陸空交通樞紐,中國的經濟地理中心,國家重要的科技、工業、信息、產業、通信中心,內陸地區的金融、商業、貿易、物流、文化中心,被譽為世界開啟中國內陸市場的「金鑰匙」,經濟發展的「立交橋」,具有承東啟西、接南轉北、吸引四面、輻射八方的區位優勢。10、重慶,簡稱巴、渝,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大中央直轄市,五大國家中心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世界溫泉之都;國務院定位的四大國際大都市,長江上游地區經濟中心、金融中心和創新中心,及政治、航運、文化、科技、教育、通信等中心,全國綜合交通樞紐,西部最大水、陸、空交通樞紐。
8. 請說出世界前十大城市哪個國家的首都人口比重最大啊
一、2018年11月13日,GaWC發布2018年世界級城市名冊,世界前十大城市順序排名分別是:倫敦、紐約、香港、北京、新加坡、上海、悉尼、巴黎、迪拜、東京。
日本首都東京,是世界上首都人口比重最大的城市;2017年,東京都區部人口數達946萬,首都圈的人口數則達3700萬人。
二、世界前十大城市的具體情況:
1、倫敦,全球第一大城市,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首都,歐洲最大城市,也是全球最繁華的城市之一。倫敦是歐洲的經濟金融貿易中心,與美國紐約並列為世界上最重要的金融中心。
2、紐約,位於美國東部,是美國政治、經濟、文化及交通等領域的樞紐中心。也是世界上擁有最多財富500強公司總部的城市。有「世界之都」之稱。
3、香港。是世界上最繁華的國際大都市之一,亞洲第二大城市,全球僅次於紐約、倫敦、東京的第四大國際金融中心,「亞洲四小龍」之一。地處珠江口以東,與廣東省深圳市隔深圳河相望,瀕臨南海。
4、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際大都市,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所在地,也是中部戰區司令部駐地。
5、新加坡。新加坡共和國是位於馬來半島南端的一個島國。其北面隔著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緊鄰,南面有新加坡海峽與印尼巴淡島相望。新加坡是全球最為富裕的國家之一,其經濟模式被稱作為「國家資本主義」,並以穩定的政局、廉潔高效的政府而著稱。
6、上海。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際經濟、金融、航運、科技創新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上海地處長江入海口,是長江經濟帶的龍頭城市、G60科創走廊核心城市。隔東中國海與日本九州島相望,南瀕杭州灣,北、西與江蘇、浙江兩省相接。
7、悉尼。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首府,瀕臨南太平洋,澳大利亞和大洋洲第一大城市和港口,2010年被全球化與世界級城市研究小組與網路評選為全球八座第一級世界都市+的世界級城市之一,僅次於紐約和倫敦,全球公認十大最繁華的國際大都市之一。
8、巴黎。法蘭西共和國首都和最大城市,歐洲的政治、經濟、文化、商業中心,全球僅次於紐約、倫敦和東京第四大國際大都市,素有「浪漫之都」「時尚之都」「世界花都」之美稱。
9、迪拜。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組成阿聯酋七個酋長國之一——迪拜酋長國的首都,迪拜是中東地區的經濟金融中心,它也是中東地區旅客和貨物的主要運輸樞紐。
10、東京。日本首都。位於日本本州島東部,關東平原南端,國際航空口岸,是日本政治、經濟、文化及交通等領域的樞紐中心。也是世界上擁有最多財富500強公司總部的城市。東京是世界最大的城市,五大全球性國際金融中心之一,國際航空口岸,是一座擁有影響力的城市。
三、以上數據來源於GaWC的世界城市名冊,GaWC的世界城市名冊是全球關於世界一、二、三、四線城市體系的權威排名,它採用六大「高級生產者服務業機構」在世界各大城市中的分布為指標對世界城市進行排名,主要包括:銀行、保險、法律、咨詢管理、廣告和會計。
(8)北京漢江國際金融中心擴展閱讀:
2018年11月13日,GaWC發布2018年世界級城市名冊,中國入選世界一線城市一共有香港、北京、上海、台北、廣州、深圳六個。
廣州的排名再次上升到Alpha級別,在世界一線城市中排名從2016年的第40位上升到第27位,而深圳首次入圍Alpha-級,排名從2016年的第85位上升到第55位,成為全球55個世界一線城市之一 。GaWC有關研究人員表示,相較於除上海外的長三角城市,珠三角城市有著更高的全球連通性。
9. 為什麼首爾是韓國最大城市它是如何發展的
首爾全市被海拔500米左右的山和丘陵所環繞,市區的40%是山地和河流。整座城市北部地勢較高。北漢山、道峰山、鷹峰構成了一道天然屏障。東北部有水落山、龍馬峰,南部有官岳山、三聖山、牛眠山等,東南部和西部是百米左右的丘陵,形成了首爾的外廓。城市的西南部為金浦平原。城中部由北嶽山、仁旺山、鞍山等環繞成內廓,中間形成盆地。因而首爾地勢險要,是韓國重要的軍事要塞和物資集散地、陸運交通樞紐、國際航空站、韓國政府機關及金融、企業、文教事業和宣傳機構均雲集於此。首爾集中了韓國的各種企業總數的29.7%,國內生產總值的28.8%,金融、機關、商店總數的41.6%,批發零售額的37.4%。首爾市內包括首爾大學在內的36所本科高等院校,占韓國大學總數的35%,大學生總數的2/3.首爾也是歷史上著名的古都。百濟、高句麗、新羅和高麗等王朝,都曾在此建都。
韓國第一大江——漢江自東向西穿城而過,把首爾分為南、北兩部分,流經市區的河流長度約41.5公里,寬度為400—1000米,水深達6—10米。江中由沖積而形成的兩個島嶼——汝矣島(約7平方公里)和蠶島上建有韓國最大的汝矣島廣場和全市最高的建築物、63層的國會議事堂及使館區。
首爾作為首都已有近600年的歷史,相傳公元前18年,百濟始祖溫祚王南下在今城址上修築慰禮城定都,後改稱首爾。公元392年—475年高句麗佔領這一地區,將漢江南北地區稱為北漢山州,把現在首爾附近稱為南平壤。7世紀中葉,新羅統一朝鮮後,將此地編入漢山州。高麗成宗(公元960—997年)將此地升格為楊州牧(高麗12牧之一),1068年又將其升格為三小京(西京、東京、南京)之一的南京,成為城市。1104年建成南京新宮,1308年升格為漢陽府。李氏王朝李成桂1393年在此大興土木,1394年遷都此,稱首爾府。1910年日本強占時,改稱京城府。1945年朝鮮半島光復後,更名為朝鮮語固有詞,羅馬字母標記為「SEOUL」,語意為「首都」。1949年8月,韓國將首爾定為「首爾特別市」。
首爾的經濟自20世紀60年代開始迅速發展,60年代初,韓國實行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扶植大企業,大力發展出口加工工業,實現了經濟起飛。此外,首爾還大力發展旅遊業,首爾與日本、東南亞及歐美各國有航線相連,各國遊客可方便地自由來往首爾與歐美各國之間。在國內,首爾同釜山、仁川等主要城市也有高速公路相通,交通十分方便。首爾—仁川線是韓國第一條現代化高速公路。首爾—釜山高速公路途經水原、天安、大田、龜尾、大邱和慶州等工業中心城市,標志著韓國在擴建其交通運輸網路使其現代化的努力邁出了重要的一大步。首爾地下鐵路有5條線,鐵路體系總長度達125.7公里,居世界第7位。地下鐵路擁有最先進的設施,售票和收費系統全部實現自動化。
首爾還是韓國的文化、教育中心,設有首爾大學、高麗大學等大專院校34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