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台灣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投訴網址
FSCEY 官方網站
官方網址: http://www.fsc.gov.tw
FSCEY 的簡介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金管會)(Financial Supervisory Commission,FSCEY),是中華民國(台灣)監督與管理金融事務與規劃金融政策的部會,成立於2004年7月,目標包含維持金融穩定、落實金融改革、協助產業發展、加強消費者與投資人保護與金融教育。其總部位於於新北市板橋區板橋車站大樓。
FSCEY 的歷史
在金管會成立前,中華民國金融業的管理、監督、檢查、處分權力分別屬於財政部、中央銀行、中央存款保險公司等政府機構,因此成立整合金融監督與檢查等權力的機構的聲音與呼籲不曾間斷。
2001年6月27日立法院三讀通過《金融控股公司法》後,正式宣告台灣的金融市場將朝整合經營的方向發展;有鑒於金融集團跨行合並或與異業結盟者日漸增多,為避免保險、證券、金融等多元監理制度所可能產生諸多的管理問題,行政院擬訂《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組織法》草案並送至立法院審議。該草案於2003年7月10日三讀通過,2004年7月1日正式成立「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以實踐「金融監督一元化」之目標。
2011年1月1日,配合中央存款保險公司股權移轉,中央存款保險公司移交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管理。2011年6月29日,修正《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組織法》。2012年7月1日,依組織法更名為「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委員改為6-12人(無給職),其中財政部部長、經濟及能源部部長和法務部部長為當然委員。
② 媒體為何建議中國建立統一的金融消費者保護機構
在互聯網金融業態眾多的今天,現有「分業監管機構」消費者保護體系已不能完全保護金融消費者。
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發生以後,世界各國除了加強對金融市場監管之外,也加強了對金融消費者的保護,特別是對那些金融知識欠缺、承擔損失能力有限的消費者的保護成為國際金融監管的最重要內容之一。
我國政府同樣重視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原「一行三會」陸續設立了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內部機構,各自承擔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職能,分別為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局」、中國銀監會「銀行業消費者權益保護局」、中國證監會「投資者保護局」和中國保監會「保險消費者權益保護局」,共同構成了我國「分業監管模式」下的中央層面金融消費權益保護框架。
建立全國統一的金融消費者保護機構
為此,我們有必要對現行金融消費者保護機構進行改革,建立全國統一的金融消費者保護機構,設立「金融消費者保護局」,成為貫徹國務院金穩委有關「強化行為監管和消費者保護職能」的執行機構。統一金融消費者權益處置標准,構建全國統一的金融消費糾紛解決機制,統一從中央到地方的消保投訴、審理程序和收費標准,強化全國各地金融監管部門的執行能力,為金融市場投資者權利保護提供可靠制度保障。
我們設想,金融消費者保護局隸屬中國人民銀行,主要負責推行金融消費者保護計劃,監督金融消費者保護實施,指導和推動一行兩會的金融消費者保護工作的國家行政管理機構。其主要職責包括:一是擬訂金融消費權益保護政策法規草案和規章制度;二是開展對銀行業、保險業和證券業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的指導和協調,徹底改變金融消費者保護的多頭局面和混亂狀態,節約監管成本和司法成本;三是檢查並查處有關侵犯金融消費者權益的違法違規行為;四是組織開展金融消費者教育和咨詢服務;五是加強與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消費者協會、各金融行業協會協調;六是開展對外交流,參與制定國際金融消費權益保護規則和標准,加強金融消費者保護的國際合作。
毫無疑問,「金融消費者保護局」將有效解決「一行二會」、金融行業協會、消費者協會在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協調問題,對全國各地金融機構、監管部門和司法機關起到統籌調配作用,為金融消費權益保護提供高效、完善的組織保障和功能保障。
③ 目前,國內有幾家金融消費權益保護部門
目前,國內共有四家金融消費權益保護部門,分別為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局、中國銀監會銀行業消費者權益保護局、中國證監會投資者保護局、中國保監會保險消費者權益保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