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管制可以追溯到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時,當時馬國政府為了防止國外貨內幣炒家阻擊馬幣容而進一步限制馬幣在馬國以外的流通性。
1997亞洲金融風暴時開始管制外匯。2005年開始放鬆管制。
一、外匯管制主要有三種方式:
1、數量性外匯管制2、成本性外匯管制3、混合性外匯管制
二、定義:
外匯管制是指一國政府為平衡國際收支和維持本國貨幣匯率而對外匯進出實行的限制性措施。
三、利弊:
實施外匯管制的有利方面在於,政府能通過一定的管制措施來實現該國國際收支平衡、匯率穩定、獎出限入和穩定國內物價等政策目標。其弊端在於,市場機制的作用不能充分發揮,由於人為地規定匯率或設置其他障礙,不僅造成國內價格扭曲和資源配置的低效率,而且妨礙國際經濟的正常往來。一般情況是,發展中國家為振興民族經濟,多主張採取外匯管制,而發達國家則更趨向於完全取消外匯管制。
網上摘抄的,你看著寫
(1)貸款條件優惠抄。國際金融組織的貸款一般利率較低,期限較長,如國際開發協會,主要是對低收入的貧困國家提供開發項目以及文教建設方面的長期貸款,最長期限可達50年,只收0.75%的手續費。(2)審查嚴格,手續繁多,從項目申請到獲得貸款,往往需要很長的時間。
3. 國際金融組織貸款的中國應用
利用國際金融組織貸贈款是中國改革開放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引進外資的重要渠道之一。自1981年至今,中國利用世界銀行(簡稱世行)、亞洲開發銀行(簡稱亞行)等國際金融組織貸款項目累計達457個,承諾貸款金額約為657.5億美元,並累計獲得國際金融組織贈款28億多美元。其中70%分布在中西部,涉及交通、能源、城建、環保、農業和農村發展、教育、衛生、工業等國民經濟重點領域,為促進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在取得較好財務、經濟和社會效益的同時,國際金融組織貸贈款項目還有力地推動了中國的制度創新、管理創新和技術創新。以國際金融組織貸贈款項目為載體,中國引進了競爭性招標制度、工程監理制度等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先進管理制度,借鑒了環境影響評價、供水和污水處理收費等促進環境保護和資源有效利用的國際經驗,推動了公用事業(1596.311,20.76,1.32%,吧)單位改革、區域衛生資源規劃等多項試點工作。
國際金融組織貸款是以政府信用為擔保的主權外債,通過有關各方的共同努力,中國已成為國際社會公認的國際金融組織貸贈款項目執行質量和償債信譽最好的國家之一。這一成績的取得,是各有關部委、地方各級政府以及項目單位共同努力的結果。財政部作為中國政府外債的統一管理部門,多年來與有關部委和地方各級政府一道,逐步完善政府外債管理體制,建立健全涵蓋「借、用、還」全過程的制度體系,強化債務管理和風險防範意識,不斷加大監督檢查力度,著力提高項目執行機構能力和人員素質,積極推動與國際金融組織的貸贈款合作實現從重數量向重質量和效益轉變,從重籌借向重使用和償還轉變,從重資金引進向資金和智力引進並重轉變,不斷提高管理水平,管好用好每一筆國際金融組織貸贈款資金。
4. 國際金融機構貸款的國際金融組織貸款的分類
國際金融組織貸款是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IBRD)、國際開發協會(IDA)、國際金融公司(IFC)、亞洲開發銀行(ADB)、聯合國農業發展基金會和其他國際性、地區性金融組織提供的貸款。世界銀行(世行)貸款主要指國際復興開發銀行(IBRD)貸款和國際開發協會(IDA)信貸,其目的是通過長期貸款的支持和政策性建議幫助會員國家提高勞動生產力,促進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改善和提高生活水平。國際復興開發銀行主要是為發展中國家提供有息的中長期貸款,利率採用浮動制,利率水平與國際金融市場利率水平比較接近,貸款期限通常為20年,一般稱為「硬貸款」。國際開發協會主要是向最貧窮的低收入會員國提供無息的長期開發信貸,貸款期限在35-50年,一般稱為「軟貸款」。世行從2000財政年度起不再向中國發放軟貸款。
亞洲開發銀行(亞行)貸款是亞行對亞洲和太平洋地區的發展中國家提供的長期性開發資金。目的是為了鼓勵各國政府和私人資本向亞洲和太平洋地區投資,對本地區國家提供長期貸款和技術援助,促進本地區國家的經濟合作和發展。
亞行貸款分為普通貸款和特種貸款。普通貸款(Ordinary Operation)主要用於幫助成員國提高其經濟發展水平,浮動利率,貸款期限為15-25年,普通貸款也稱之為硬貸款。特種貸款(Special Operation)主要是為貧困成員國提供的優惠貸款。這種貸款不收取利息,貸款期限為40年,也稱為軟貸款。我國未使用過亞行的特種貸款。
5. 什麼是國際金融組織貸款項目
國際銀行貸款是指借款人為支持某一項目,在國際金融市場上向外國銀行借入資金。回國際金融組織貸款:指國際貨答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集團)、亞洲開發銀行、聯合國農業發展基金會和其他國際性、地區性金融組織提供的貸款。你所說的國家金融組織貸款則指一個國家內的銀行貸款。比如在我國公司或家庭向工行。農行申請的貸款。 政府貸款(Government Loan) 指一國政府利用自己的財政資金向另一國政府提供的優惠貸款.貸款期限長,利率低,帶有經濟援助的性質.政府貸款由我國對外經濟貿易部負責.政府貸款是以雙邊國家政府的名義提供和接受的貸款。
6. 國際金融組織貸款的貸款條件
①限於成員國。
②用於工程項目。發放貸款的重點
基礎設施工程項目,如交通版運輸(鐵道、公路、水運權、民航)和公用事業(如電力、通訊、供水、排水等);
發展農村和農業建設項目以及教育、衛生事業項目等。
只有在特殊情況下,才發放非項目貸款。
凡非項目貸款,借款國只能用於滿足進口某項物資設備所需的外匯、支持生產或用於克服自然災害後維持經濟發展計劃的資金需求等。
③專款專用。並國際金融組織的監督:使用款項、工程進度、物資保管、工程管理
④貸款期限和利率。
一般為數年,最長可達30年。
貸款利率分固定利率、浮動利率和可變利率三種。
⑤貸款費用。一般包括:先征費用,貸款生效時支付貸款額的1%;未支付余額承諾費,經借款人申請與貸款人協商批准後可有部分免除。
⑥貸款貨幣。美元、日元、歐元、英鎊、瑞士法郎或國際金融組織可有效出資的其他貨幣。
7. 國際金融組織貸款的簡介
國際金融組織貸款是由一些國家的政府共同投資組建並共同管理的國際金融機構版提供的貸款,旨權在幫助成員國開發資源、發展經濟和平衡國際收支。其貸款發放對象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對發展中國家提供以發展基礎產業為主的中長期貸款,對低收入的貧困國家提供開發項目以及文教建設方面的長期貸款,對發展中國家的私人企業提供小額中長期貸款。 國際金融組織貸款是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IBRD)、國際開發協會(IDA)、國際金融公司(IFC)、亞洲開發銀行(ADB)、聯合國農業發展基金會和其他國際性、地區性金融組織提供的貸款。
8. 國際金融組織貸款的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貸款領域
「十二五」期間,國際金融組織貸款仍以中西部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為主,貸款領域包括:農業(含林業、水利)、交通、能源、城建、環保、教育、衛生、金融及扶貧、其中以農業、交通和城建環保為主,更加註重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節能減排、環境保護、生態建設、新農村建設和城鄉統籌發展、區域協調發展等。在逐步試點的基礎上,適時加大對職業教育、公共衛生、社會保障等社會發展領域以及扶貧、中小企業和農村金融服務等項目的支持。
(一)農業(包括農、林、水)
糧食主產區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農產品安全、農村經濟開發示範鎮、農業綜合開發、農村生態能源和環境治理、土壤改良、畜牧養殖、漁政漁港建設、生態林建設、林業產業化發展;農村節水灌溉、引水工程、窪地除澇及防洪、病險水庫治理、水土保持、防沙治沙和土地荒漠化治理、農村安全引水等。
(二)交通
依據國家鐵路網、公路網、水運規劃,建設國家干線鐵路網,干線公路、國省道改造(道路養護、超載治理),農村公路網建設,內河航道綜合整治,內河航運和航電樞紐,城市軌道交通(城際綜合運輸通道),民航機場等,現有的干線機場改造擴建,新建支線機場,綜合交通樞紐、綜合交通(多式聯運)。
(三)能源
清潔能源、新能源和節能減排。風電、中小型水電、生物質能發電、太陽能熱或光伏發電、地熱利用、沼氣回收利用、煤層氣開發利用,熱電聯產,燃煤工業鍋爐(窯爐)改造、余熱余壓利用、電機系統節能改造、輸配電系統節能改造等工業節能,建築節能,節能服務公司。
(四)城建、環保
城市交通,包括體現公交優先,快速通達的路網改善,交通場站、樞紐的建設,交通管理與道路安全改善;城市環境綜合治理,包括城市供水、污水、中水回用、垃圾、集中供熱、供氣、污泥處置;重點湖泊、流域環境綜合治理;小城鎮發展和新農村建設(指的是農村的基礎設施:如污水、垃圾等農村面源處理、農村路網);文化遺產地基礎設施;循環經濟:城市廢棄物收集、分類、回收、利用,城鄉統籌發展基礎設施等。
(五)社發及其他
職業教育、農民工培訓、城鄉社保一體化、扶貧、結合醫療衛生體制改革進行有益探索、研究中小企業和農村金融服務領域。
9. 國際金融組織貸款籌集資金,償還及擔保責任如何說明
貸款籌集,資金償還及擔保責任,想要寫說明的話,最好在網上搜一個範文,按照範文去寫就可以。
10. 國際金融組織貸款的貸款程序
①提出計劃,確抄定項目。
②組織襲專家,
③審議通過,簽訂貸款合同。
④工程項目招標。
參加投標的國家,僅限於成員國。
國際金融組織按工程進度發放貸款,並對貸款的使用進行監督。
在建設項目所需物資確已成交後,國際金融組織才能將貸款直接付給供應商或借款者。
國際金融組織還要對設備的招、投標合同的過程進行監督。
派出檢查團定期檢查工程進度,了解是否嚴格執行了批準的貸款合同,確保資金按計劃使用。
⑤項目投產後,做出後評價。貸款全部發放後1年左右,企業效益、社會效益、銀行效益以及經驗教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