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科技發展與互聯網金融

科技發展與互聯網金融

發布時間:2020-12-30 10:16:14

① 從萬人敬仰,到眾人唾棄,馬雲到底做錯了什麼

從萬人敬仰,到眾人唾棄,馬雲到底做錯了什麼?

隨著科技的發展,網路逐漸普及到了千家萬戶,這些年來我們國內的互聯網企業也像雨後春筍一般出現了,比較出名的就有網路、騰訊、阿里、美團等等。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馬雲,1999年阿里巴巴正式創建,之後在2003年淘寶成立了,隨著互聯網的普及,阿里的電商開始崛起,逐漸成為了我們國內最大的電商平台,而馬雲的名字也變得家喻戶曉了,馬雲多次登頂國內首富的位置。

另外一件事就是螞蟻集團的上市了,眾所周知螞蟻集團的主要業務就是支付寶,因為支付寶是國內最大的電商平台,螞蟻上市前的預估市值甚至超過了石油巨頭沙特阿美。那麼螞蟻集團何德何能呢?經過詳細的剖析大家才發現,螞蟻集團的主要利潤是來自於貸款業務。

別看螞蟻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裡面有「科技」兩個字,但實際上這家企業和科技壓根就是不沾邊的,完完全全就是金融的游戲。馬雲不斷鼓吹的「互聯網金融」並不能給實體產業帶來什麼發展,反倒是用花唄、借唄等產品割了無數年輕人的韭菜。

② 互聯網金融這個專業前景怎樣

學互聯網技術不一復定製在本地呢 多看看專門的電腦學校
目前學計算機 還是挺不錯的好就業,計算機分很多專業如平面設計,UI設計,互聯網營銷,電競,動漫,都是非常好就業的專業哦,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
可以去電腦學校看看的 對比哈更加靠譜

③ 哪些股票算科技方面的

(一)智能機器人, 工業自動化:

智雲股份(300097)、科大智能(300222)、藍英裝備(300293)、匯川技術(300124)、

寶德股份(300023)、海得控制(002184)、天奇股份(002009)、工業機器人(300024)、

亞威股份(002559)、華中數控(300161)、三豐智能(300276)、軟控股份(002073)、

新時達(002527)、GQY視訊(300076)、金自天正(600560)、博實股份(002698)、

工大高新(600701)、錢江摩托(000913)、英威騰(002334)、上海機電(600835)、

山河智能(002097)、慈星股份(300307)、科遠股份(002380)、英唐智控(300131)、

紫光股份(000938)。

(3)科技發展與互聯網金融擴展閱讀:

回顧以往的歷史可以發現,每一輪的經濟結構調整,都伴隨著大量的新技術使用,生產效率大大提高,從而推升企業的經營業績。再加上國家對科技創新的扶持,可以預期,一大批科技型企業業績有望大幅提升。

同時,隨著2009年我國創業板的成功推出,高市盈率的定位,無疑也顯示科技類企業存在著更多的機會。如果說2009年主要依靠重組催生牛股行情,則2010年有望通過科技進步來提升業績從而推動股價走高。

股價推升空間大 與其他題材有很大不同的是,科技類股的股價具有巨大的想像空間,在股價定位上往往不受市盈率這類估值指標的限制。如上一輪1999年科技股飆升的主流是網路股,當時市場甚至以網站的點擊率來衡量企業的未來成長,使得股價炒作起來沒有太大的限制。

當前包括物聯網、低碳經濟等科技題材類個股也類似,由於屬於新興行業,未來存在著巨大的發展前景,業績存在幾何級成長的可能性,所以不能按照當前業績來限定其合理的估值價位,股價也就具有了巨大的上漲想像空間。

從美國納斯達克市場的情況來看,其個股的市盈率往往明顯高於主板市場。A股創業板和中小板中的個股市盈率水平也明顯高於主板。此外,在過去一年多的市場行情中,科技題材類個股股價表現並非是最突出的,因此只要業績出現復甦跡象,資金就可能積極參與其中,使其股價出現驚人的表現。

個股選擇是關鍵 對於投資者而言,即使看對了熱點板塊,但投資卻未必成功,因為主流熱點群體中並非所有個股都會有突出的表現,對於科技題材中的個股也是如此,因此個股的選擇非常關鍵。

參考資料:

科技股-網路

④ 經濟背景怎麼推動網路金融的發展

移動支付、網路信貸等領域發展突出

從金融科技應用的主要領域來看,中國金融科技服務在移動支付、網路信貸等領域的發展最為突出,以手機支付為代表的新型移動支付已經成為中國消費者應用最普遍的支付方式,號稱中國「新四大發明」之一。

移動支付應用領域方面,2018年我國移動支付持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其交易規模達到277.4萬億元,較2017年增長了37%,居全球首位。

——更多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科技金融服務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⑤ 從不同行業和個體的需求角度分析互聯網金融興起的必然性

2018年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市場分析:產業發展日趨規范,科技仍是發展驅動力

2018年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概況分析

2018年已然過去,而在這一年,"普惠金融"、"區塊鏈+"、"人工智慧+"等成了互聯網金融行業關鍵詞,行業本身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那麼,在新的一年裡,互金行業又會發生哪些變化?今天就來盤點2018年互金行業發生的幾件大事,從中或許能找到一些答案。

2018年國內互聯網金融行業融資熱度波動較大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受春節假期及年底資金相對緊張的影響,融資金額和數量相對較低;第二季度融資熱度有明顯回升,6月總融資金額高達近千億元,主要得益於螞蟻金服獲得的新一輪140億美元融資;而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若不將京東金融和陸金所獲得較大金額融資納入統計,整體融資熱度有明顯下滑,這主要是因為P2P網貸行業風險集中爆發,再加上備案延期,政策不確定性風險較高的影響。

從互聯網金融行業獲得融資的細分領域來看,2018年國內最受青睞的是區塊鏈行業,全年共發生234例融資;其次是外圍服務行業90例,主要是由提供技術服務、大數據服務的平台獲得;借貸行業2018年發生39例融資,其中有25例發生在P2P網貸行業;互聯網保險和第三方支付行業也分別獲得22例和17例融資。

2018年中國互聯網金融細分行業融資事件統計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1、互金行業多家公司上市

2018年,互金行業上市了不少公司。據統計,截止2018年年底,共有7家互金機構成功上市。它們分別是:小贏科技、泛華金融、點牛金融、品鈦、微貸網、360金融和51信用卡。在這其中,除了51信用卡是在港股上市,其餘6家皆在美股上市。

在這其中,泛華金融和360金融屬於消費金融領域,點牛金融和微貸網專注車貸市場,小贏科技主抓聯網金融信息服務,品鈦則是金融科技整體方案提供商,51信用卡主營白條、車房貸等賬單管理服務。

2、銀保監會成立

2018年3月,銀監會保監會合並成為了"銀保監會",銀監會、保監會成為了歷史。這無疑是金融監管體制改革的重新探索。

可以看到,決策層和各監管部門已意識到,當前的金融監管體制已不再適應我國金融業的發展,改革勢在必行。而從銀保監會的成立可以看出,改革的方向不是改變現行金融監管體制,而是統一政策,讓監管部門在協調合作和相互制約的過程中發揮作用,實現金融監管全覆蓋。

有業內人士表示,以往出現的互金行業亂象,主要是金融管理部門對這些新興金融業態的行為和風險監管長期缺位所致。如今各管理部門相互溝通協調,無疑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部分金融風險事件。此外,"監管"或許還是今年金融行業的主旋律。

3、科技成互金行業驅動力

2018年的互金行業,一眾巨頭都在積極布局科技領域。鳳凰金融堅定實施"智能金融"戰略,滿足全球華人理財需求;京東金融改名京東數科,推出智能機器人等業務;胡曉明攜科技歸來,接班螞蟻金服總裁職位……

此外,這些領先公司還將金融科技,落實到了今後的發展計劃中。以鳳凰金融為例,鳳凰金融總裁張震在2018年11月29日的"2018CNBC全球科技大會-南沙"大會上,談到未來業務發展時表示:鳳凰金融在尋找和攀登未來的階梯,而這一階梯是在金融科技領域的不斷創新中發展。

據了解,鳳凰金融目前以"區塊鏈+人工智慧+大數據"為矩陣,並已經在財富管理、海外、網貸、基金、保險等細分業務場景中實現了完美落地,推出了鳳凰智保、魔鏡智投、鳳凰真准、鳳鳴智能資訊等智能資產配置工具,為用戶提供金融知識儲備、准確的投資建議、私人定製配置方案等個性化、精準化、全面化的免費服務。

與此同時,鳳凰金融還在內部管理上,研發了鳳棲用戶管理系統、鳳飛渠道管理引擎和鳳羽萬象大數據風控系統等中後台管理體系,重在提升業務處理效率和運營管理能力。在"智能金融"戰略之下,從前端的產品設計到中後台的渠道管理、用戶管理和風控,凰金融已實現了全平台智能系統覆蓋。

有鑒於此,在新的一年裡,科技仍將是互金行業發展的驅動力,科技帶給互金行業的也不僅是去中心化,而是以全新的方式助力整個行業提升。

4、保本理財成為歷史

在2018年3、4月份,《關於加大通過互聯網開展資產管理業務整治力度及開展驗收工作的通知》和《關於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出台。

其中,對於互金行業的規范主要在這幾個方面:1、依託互聯網公開發行、銷售資產管理產品,須取得中央金融管理部門頒發的有關牌照。2、網貸機構將互聯網資產管理業務剝離出去,分立為不同實體的,仍將該實體視為機構的一部分,一並驗收。3、打破剛性兌付,預示保本理財成為歷史。

可以看到,這些規定的出台,不僅規范了金融機構,還給它們卸下了高成本擔子。這對於2019年的網貸備案驗收和分類處置等方面,也無疑具有指導性意義。

2018年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日趨規范 預測2019年將呈現新局面

綜合來看,互金行業經過2018年的洗禮,呈現去偽存真的局面,行業發展也越來越規范。在這個基礎之上,結合科技等方面的賦能,2019年的互金行業將呈現全新局面。

⑥ 馬雲為何要搞螞蟻金服

螞蟻正式宣布:上市被叫停後,存款產品下架,馬雲只能接受現實。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很多人都想知道,馬雲為何要搞螞蟻金服呢?

假如阿里巴巴電商的主戰場是在國內市場,那麼螞蟻金服在當時是承接了馬雲的國際化夢想。

當初,從全球電商職業來看,亞馬遜成為超級霸主,事務遍布全球。假如阿里巴巴與亞馬遜直接搶奪海外市場,肯定是勝負難料的。可是,互聯網金融業務就不同,國內公司的實踐領先於歐美,特別在移動電子支付領域。

後來,我們才會看到阿里巴巴拓展海外市場,經常都會是螞蟻金服作為開端,目前已經覆蓋中日韓等東南亞國家和地區。

阿里巴巴是長子,螞蟻金服是小兒子,跟大多數家庭一樣,吃苦最多的一般是長子,但是更受到寵愛的是小兒子,寄託了馬雲國際化大戰略的夢想。

總之,馬雲搞螞蟻金服的初心其實挺不錯的,作為電商的輔助,通過金融科技與大數據來創新金融,如果把初心做好,也不至於如今被亞馬遜拉開大距離,更為可惜的是,螞蟻金服逐漸弱化了科技技術的核心競爭力,完全變成一個傳統金融業務的線上版,早晚都要出事的吧。

⑦ 推動互聯網金融科技發展的因素有哪些

影響P2P平台發展的重要因素,一個是來自於群眾對金融意識的差異、一個是來自專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當然影屬響一個行業,一個事物的因素,絕不僅僅在於這兩點,還有很多其他的因素,只不過這兩個因素所起到的影響比較多罷了。所以P2P平台想要在未來保持可持續發展一定要綜合考慮以上的幾大因素,政策影響是大事,環境等因素的影響也不容小覷。

⑧ 互聯網公司為什麼愛搞金融

一、互聯網公司發展金融行業就不用再承擔傳統金融公司的風險。
互聯網公司發展金融服務的資金都是在國有銀行辦理的貸款服務。而互聯網公司也通過自身的金融服務將這些貸款分散給各個用戶。互聯網公司則會在這一過程中賺取額外的差價,所以互聯網公司的金融服務其實就是把金融公司變成了一個銀行貸款的中介者。

二、互聯網公司通過金融產業賺取了暴利

這些年國內的各大互聯網公司都開通了金融服務,而且金融服務在這些互聯網公司的發展份額也占據了相當大的比重,甚至有很多金融服務已經成為了這些互聯網公司的主要支柱產業。之所以這些互聯網公司的金融服務能夠成為暴力產業,完全是由於互聯網公司鑽了相關規定的漏洞。

三、互聯網公司可以利用大數據來規避風險。
互聯網公司這些年通過獲取用戶的信息以及數據已經總結歸納出了一套用戶的信用體系,因此互聯網公司認為只要通過這一套信用體系就可以規避風險的出現。然而真正的風險往往並不是這些互聯網公司所承擔的,而是借給這些互聯網公司貸款的國有銀行。

這段時間有關部門也在加緊對於互聯網金融服務的嚴格監管,這樣的話也會有效的規避互聯網公司出現爆雷的可能。因為一旦互聯網公司的財政出現一定的壓力的話,那麼必然會導致出現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⑨ 互聯網金融這個專業前景怎樣

作者:侃財社
鏈接:https://www.hu.com/question/24377077/answer/198232894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趨 勢 一:科 技 金 融

有人認為2017年將成為金融科技元年。從去年開始,金融科技儼然成為了國內互聯網金融圈最熱門的詞彙。這標志著中國互聯網新金融由商業模式為主的創新,轉向科技驅動。然而也存在著很多企業標榜Fintech的標簽,而科技屬性較弱的現象。

相比「互聯網金融」,「金融科技」這個詞更聚焦於以大數據、雲計算、移動互聯等代表的新一輪信息技術的應用與普及,並強調它們對於提升金融效率和優化金融服務的重要作用。根據麥肯錫的數據,過去5年,超過40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這個領域。在強勢資本的支持下,全球已有超過2000家的金融科技公司。

未來新的金融體系應該是大眾金融、普惠金融、消費型金融,更多服務於普通用戶、長尾用戶,而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和大數據使普惠金融成為可能。展望2017年,平台之間的「流量之爭」或許仍在,但是「金融科技」之戰才是決定公司未來命運的關鍵。

趨 勢 二:消 費 金 融 細 分

消費金融是當下互聯網金融乃至整個金融領域的熱點,處於政策紅利階段,市場主體仍面臨增量市場。數據顯示,2017年互聯網消費金融市場規模預計將在2萬億元左右。顯而易見,這個萬億級別的市場,仍將處於風口前沿。

2016年8月24日,銀監會下發《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暫行辦法明確規定,個人在同一平台借款余額不超過20萬元,企業在同一平台借款余額不超過100萬元。網貸暫行辦法下發以後,很多平檯面臨業務轉型,其中消費金融成為熱點,競爭呈現白熱化。

同時,隨著消費場景趨於多元化。住房、汽車、電商、旅遊、教育等不斷細分,電商巨頭如阿里、京東也已紛紛發力消費金融,將相關產品植入線上購物平台,這也為消費金融在需求端打開出口。

趨 勢 三:集 團 化

互聯網金融緣起P2P,現在卻在一步步的淡化P2P。由於政策監管或市場競爭等因素,網貸行業需要將戰略重點轉移,擺脫單一的業務模式。2016年,經過業務剝離、獨立上市、兼並整合,版圖調整等一系列動作,一批起步於網貸的行業巨頭,正在淡化身上的P2P色彩,通過集團化和多元化的綜合財富管理業態轉型,向更多傳統機構的業務版圖滲透。

集團化有利於互聯網金融企業適應理財端、資產端的不同發展需求,形成互相配合的趨勢,穩定業務構架;同時淡化外界的原有印象,實現品牌升級,提升估值,增強企業的信任度,讓投資者更加看好公司集團化發展的優質平台。

趨 勢 四:監 管 趨 嚴

2016年,牽涉廣泛的惡性事件頻發,使得人們認識到,沒有安全,互聯網金融將無法真正發展。為了規范行業發展,多部文件密集下發,互聯網金融監管日漸趨嚴,形成了「中央統籌、行業自律、專項整治」三大行動體系。

隨著監管方案的逐步出台,2017年將是監管合規進一步落實之年。各種監管政策的過渡期、整改期臨近,都將加速行業洗牌。因此,2017年合規將成為互聯網金融平台發展的主基調,也將成為其先發的優勢。在徹底洗牌的行業格局之下,對平台資質的完善,對風控機制的構建,以及對運營模式的創新等諸多因素成為檢驗互聯網金融平台最基本的要點,率先完成各類監管的合規整改,就意味著能搶占行業先機。

因此,2017年合規將成為互聯網金融平台發展的主基調,也將成為其先發的優勢。在徹底洗牌的行業格局之下,對平台資質的完善,對風控機制的構建,以及對運營模式的創新等諸多因素成為檢驗互聯網金融平台最基本的要點,率先完成各類監管的合規整改,就意味著能搶占行業先機。

隨著各項監管政策的過渡期、整改期臨近,行業洗牌加速進程。可以說2017年是互聯網金融行業貫徹專項整治要求、建立監管長效機制的關鍵一年,也是協會自律管理規范的深化之年。1月23日,中國互金協會部署17年工作,繼續推進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會議提出了新的一年互聯網金融整治的9項主要任務,為互聯網金融行業行穩致遠積極貢獻力量。

閱讀全文

與科技發展與互聯網金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理財保險的意義與功用 瀏覽:533
黃金藤價格價格 瀏覽:503
85港幣摺合人民幣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505
江蘇八方貴金屬軟體下載 瀏覽:344
證監會首批批准證券投資機構 瀏覽:928
趨勢投資利潤回吐 瀏覽:593
益民集團產業投資 瀏覽:398
平安綜合理財 瀏覽:461
不良貸款不良資產 瀏覽:307
如何用100萬來投資理財 瀏覽:793
縣域理財 瀏覽:425
理財王冠 瀏覽:623
理財客戶細分 瀏覽:16
st興業股票 瀏覽:136
怎麼購買印度基金 瀏覽:876
證券投資基金運作費用 瀏覽:84
企業如何通過基金融資 瀏覽:570
項目融資的結構 瀏覽:379
融資33 瀏覽:370
拆借信託 瀏覽: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