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互聯網農業金融服務

互聯網農業金融服務

發布時間:2021-08-23 07:35:28

『壹』 互聯網 農業 金融模式是否傳銷

農業金融也是一個大市場,不止像大豐收農資商城、京東、雲農場等互聯網公司在做,傳統的銀行也在做。所以並不是傳銷,只要你認真了解其金融模式,就不會有什麼問題

『貳』 互聯網+農業金融平台有哪些

很少聽說有平台是專門做這個的,上次聽說有一家叫「在理財」的平台做這個,不過現在都查不到了,最近有一家叫「就愛金融網」的P2P平台開始做這個,感覺做的挺不錯的,很看好這個平台。

『叄』 互聯網金融服務三農需要具備什麼條件

三農能力建設是互聯網金融發展關鍵點


互聯網金融看似和三農比較遙遠,但其實又非常貼切。解決幾億經濟活躍的農戶和一些貧困農戶的實際問題,我們認為有三個問題值得關注。


第一個問題,是資金獲取問題。過去很多金融機構講,遠離農村市場可能有各種各樣的原因。現在農村金融創新需要錢,錢從哪裡來這是一個問題?農村市場如何成為一個有效的市場?


在獲取資金方面,互聯網金融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一邊是農村農戶優良資產,能夠由我們做好甄別信用。在信用甄別以後,他們這種小額分散的幾千、幾萬的優質資產,可以通過互聯網金融P2P方式和理財者對接。


都市的理財者把可以小額的資金通過P2P借給農戶。這種方式可以把資金打得很散,甚至一百塊錢都可以。這是一種商業的、可持續的模式,理財者可以獲得7%至11%甚至更高的回報。從它的期限來看。有的種植、養殖項目長達9個月時間,有的長達一年甚至更長時間,但這種方式確實可以對接成本較低的資金。


其實當年國開行也曾面向農村市場,做這種批發資金,但是它的基礎成本可能高達8.5%。而且這些錢從國開行開始一層一層的滲透,到最基層的農戶手裡,可能成本更高。


但今天商業性P2P卻可以達到8%至12%的回報幫助同樣的項目,這樣的出借人可獲取的回報也很豐厚,對於農戶而言成本也不是太高。所以P2P具有商業可持續性,P2P是幫扶三農走得通的路。


物聯網助力融資租賃風險控制


第二個問題,是如何在信息比較缺失的情況下,如何幫助農戶建立信用?我們認為,如果沒有農村的金融體系信用這方面的建立,資金就不會進入到農村市場。所以就要在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相對滯後的背景下,如何幫助過往信息缺失的農戶建立信譽,幫助農村市場建立信用體系。


在這方面,我們使用了物聯網的技術,協助建立信用體系。在內蒙等地,我們做基於農機具的融資租賃。農村搞產業化、集約化運營,需要十萬、二十萬、三十萬的農機具,農民買不起,就是基本的拖拉機、收割機,烘乾塔這樣的。可是如何控制風險呢?我們的農機具上面都是有GPS的,都是有標簽的,這就是物聯網概念的具體應用,農機上面都有感測器,知道它每天在哪裡,它如果動來動去的話,知道它實時情況如何。這種物聯網概念技術的應用,使得農機融資租賃業務得以順利展開。


P2P平台對接三農能力建設


第三個問題,是普惠金融、包容性金融的根本問題。即除了錢之外,還要能夠幫助目標人群做能力建設。


如果我們服務的企業是聯通、中石化[微博]這樣的行業巨頭,你不太需要告訴他如何做電信生意,如何做石油生意。但是,當我們的小金融、微金融,所服務的目標對象,是小微企業主和農戶,那麼除了給他小額的資金支持外,還要幫他做能力建設方面的幫扶,這樣才能讓他更好開展生意。


我們如何能夠幫助農戶獲取資訊、提高能力呢?如何幫助農戶把他生產的東西賣出去?我們認為,也可以用互聯網金融的方式,資訊更多的時候,是一個信息流互聯網金融平台便可以起到作用。與此同時,就現在農村農戶來講,農戶生產的東西可以用互聯網金融平台之上的一些手段和出借人有效對接。我們前段時間做的果品項目就是這樣,我們生產蘋果的農戶就可以把它的蘋果直接和理財者的需求對接起來,類似這樣基於資訊服務,基於產品的對接,幫助農戶搞能力建設。這是從資金獲取,信用建立,能力建設三個方面互聯網金融如何幫助他們,我們覺得我們有很大的空間,未來,農村金融的成長空間是巨大的。

『肆』 農業+互聯網是什麼天農金融和這個有什麼關系.....

關於這個問題,
你可以直接上網
查一下就知道了

『伍』 哪些公司是農業互聯網金融代表公司

領鮮抄金融;領鮮金融由三個知襲乎大V號創立,筆者認識這家公司也是從一篇《可能是一篇招聘啟事》的知乎專欄了解的。

目前公司已經獲得險峰華興的千萬級別的風險融資。該公司是涉足土地經營權(收益權)抵押貸款的互聯網金融公司,也是中國最早專注農業與農村的互聯網金融企業。

『陸』 農行互聯網金融業務包括什麼

1、農業銀行自對公業務:
分類:單位活期存款、單位定期存款、單位通知存款、單位協定存款等。
附:單位活期存款帳戶又稱為單位結算帳戶,包括基本存款帳戶、一般存款帳戶、臨時存款帳戶和專用存款帳戶。
限制:一個企業只能在商業銀行開立一個基本存款帳戶。
2、銀行對公業務包括企業電子銀行、單位存款業務、信貸業務、機構業務、國際業務、委託性住房金融、資金清算、中間業務、資產推介、基金託管等等,通俗點說就是「對單位的業務」。
銀行內部最基本的部門就是儲蓄(對私)、會計(對公)和信貸。會計可以說是信貸的後台和服務部門,信貸是單位的存款和貸款業務,有點像一般公司的銷售部門,而這些單位與銀行發生的所有業務往來則都是通過會計部門實現的。 具體來說,對公業務是以企業法人、單位等客戶為主體,圍繞公存賬戶開展各類支票、匯兌、貸款等業務。

『柒』 如何理解互聯網+農業,供應鏈金融

「互聯網+」代表著現代農業發展的新方向、新趨勢,也為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供了新路徑、新方法。
「互聯網+農業」是一種生產方式、產業模式與經營手段的創新,通過便利化、實時化、物聯化、智能化等手段,對農業的生產、經營、管理、服務等農業產業鏈環節產生了深遠影響,為農業現代化發展提供了新動力。以「互聯網+農業」為驅動,有助於發展智慧農業、精細農業、高效農業、綠色農業,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實現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
互聯網+農業於電商而言,拓展了發展空間。近來,一張流傳於網上的照片,直觀地展現了各大電商在農村的布局:某村莊房屋的外牆上,兩幅巨大的牆體廣告「針鋒相對」,一邊是「生活想要好,趕緊上淘寶」,另一邊則是「發家致富靠勞動,勤儉持家靠京東」。各大電商發揮各自優勢,積極在農業領域大展拳腳,看重的無疑是「農產品網上賣」的巨大市場空間。
互聯網+農業於農戶、消費者而言,增進了互聯互動。種子是否健康、施肥是否適量、採摘是否科學……消費者通過互聯網與農戶溝通,質量靠得住的農產品能夠得到更快、更廣的傳播推廣,用戶安心又放心,農戶省時又省力,實現了互利共贏。
互聯網+農業於農企而言,是重大發展機遇。互聯網的存在讓農企根據銷售來組織生產,相當於對產業鏈全要素進行重組,這讓「靠天吃飯」的農企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產品銷售風險。互聯網的開放、快速、傳播特性,則將倒逼著農企更加註重品牌、特色,挖掘文化內涵,樹立起農業「百年老店」的形象。
當然,互聯網+農業改變的,遠不止這幾方。只有讓科研院所、行業協會等其他各方都積極參與進來,產業鏈上下左右聯動,才能實現信息和資源的無縫對接,形成共融共通的生動局面。

『捌』 農業互聯網金融是什麼概念

利多多就是國內首批成立的農業互聯網金融垂直平台,相應國家扶持農業的號召,打造既能放心吃又能放心賺的移動互聯網農業投融資平台。

『玖』 互聯網農業金融產品前景怎樣

最近不是有款很火的嗎,八戒王國online,去網路試試

『拾』 農行互聯網金融服務「三農」怎麼干

要把握好互聯網金融服務「三農」的方向和重點,突出「三農」金融服務主業,擴大普惠金融覆蓋面,通過運用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把更多的「三農」業務搬至網上,破解「三農」融資難、融資貴以及農產品進城等問題,讓更多的「三農」客戶使用農行產品、融入農行網路、享受農行互聯網金融服務。
在這個過程中,要緊扣三條主線:
◆ 一是基礎金融服務,通過互聯網化升級改造,把「金穗惠農通」服務點打造成多功能的互聯網金融服務「三農」重要節點;
◆ 二是最具重要性的線上融資服務,在加快對傳統農戶貸款標准化、線上化改造的基礎上,批量化、規模化地為農村廣大客戶提供貸款,解決農戶貸款面臨的成本、效率、風險等問題;
◆ 三是電商金融服務,這是農行互聯網金融服務「三農」的重要補充,一定要有清晰的定位,做出農行特色。
要積極穩妥推進互聯網「三農」融資服務。要堅持商業銀行信貸業務運作基本原理,用互聯網手段選好戶、把好度、控好險。
要從品牌、系統、制度等方面著手,統一全行互聯網「三農」融資服務品牌,建設好互聯網服務「三農」融資資料庫,構建一整套與之相適應的信貸制度體系,做好融資服務整體設計。
要鼓勵各行開拓思路、勇於探索、積極創新,做出特色和品牌,形成百花齊放的良好局面。
要前瞻防控好互聯網金融風險,建立一套有「三農」特色的互聯網金融風險管控機制。

閱讀全文

與互聯網農業金融服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專利對股票 瀏覽:125
東方財富手機版怎麼看南下資金 瀏覽:907
小米貸款取現收費嗎 瀏覽:423
南寧信託大廈 瀏覽:642
明股實債信託 瀏覽:789
遺產信託基金 瀏覽:67
安徽和生投資 瀏覽:823
股指期貨對應基金 瀏覽:89
股票里做t是什麼意思 瀏覽:968
玩股票資金怎麼籌 瀏覽:49
銀行貸款日利息怎麼算 瀏覽:211
什麼是互聯網基金產品 瀏覽:688
私募基金的主要策略 瀏覽:211
外匯Ham 瀏覽:178
錢吧理財 瀏覽:684
中郵穩定收益A基金 瀏覽:851
企業投資管理辦法 瀏覽:388
外匯什麼指標最准 瀏覽:291
招商銀行滬深300理財怎麼樣 瀏覽:967
投融資會上的講話 瀏覽: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