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金融機構十年紀實

金融機構十年紀實

發布時間:2021-08-22 16:31:13

❶ 我國金融機構體系發展歷程

我國明朝末年出現了類似銀行的錢庄和票號。鴉片戰爭後,一些外商銀行紛紛進入我國開展金融業務,並憑借其特權攫取了巨額的利潤。我國境內第一家銀行是1845年英國人設立的麗如銀行, 1897年中國通商銀行作為中國人自辦的第一家銀行開始營業。
20世紀30年代,統治舊中國的國民黨政權建立了以中央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中國農民銀行、中央信託局、郵政儲金匯業局、中央合作金庫(簡稱「四行二局一庫」)為主體,包括省、市、縣銀行及官商合辦銀行在內的金融體系。此外還有一批民族資本家興辦的私營銀行及錢庄,其中約三分之一集中在上海,但多半規模不大且投機性強,在經濟運行中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
隨著中國人民解放戰爭的節節勝利,1948年12月1日在石家莊成立了中國人民銀行,並開始發行人民幣。1949年2月,中國人民銀行遷入北平。新中國成立前後,根據1948年4月在北平召開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的《共同綱領》,對官僚資本銀行進行了接管,並分不同情況進行停業清理或改組為專業銀行;將官商合辦的4家銀行改組為公私合營銀行;對私營銀行則進行整頓和改造;還取消了在華外商銀行的一切特權,並禁止外國貨幣在國內流通。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了由中國人民銀行「大一統」的銀行體系,即銀行不劃分專業系統,各個銀行都作為中國人民銀行內部的一個組成部分,從而使中國人民 銀行成為既辦理存款、貸款和匯兌業務的商業銀行,又擔負著國家宏觀調控職能的中央銀行。「文化大革命」期間,在「左」的思想指導下,銀行的獨立性日漸消失,1969年9月甚至將中國人民銀行並入財政部,成為財政部所屬的二級機構,使其基本上淪為政府的「大錢庫」和「出納員」。不少領導人不懂銀行工作的重要性,把銀行當作一個辦理收收付付的『大錢庫',需要錢的時候才想到銀行,有的甚至把財政資金和信貸資金混同起來,靠行政手段辦事,做了許多違反經濟規律的事。
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十年動亂結束,我國的銀行體系也開始恢復和重建。1978年12月召開的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全面糾正「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傾錯誤,使我國進入了改革開放的新時期。我國的銀行業在鄧小平理論的指導下,走上了改革開放的道路。從1977年至今,我國商業銀行的發展大體上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體系重建階段(1977—1986年) 盡管在1978年3月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恢復了其獨立的部級單位的地位,但其所擔負的商業銀行與中央銀行的雙重職能並未改變。從1979年初開始,在改革開放方針的指引下,相繼恢復了主管農村金融業務的中國農業銀行,從中國人民銀行中分設出了主管外貿信貸和外匯業務的中國銀行,從財政部中分設出了主管長期投資和貸款業務的中國人民建設銀行,1981 年底又成立了負責接受國際金融機構貸款及其他資金轉貸給國內企業的中國投資銀行。1983年9月17日,國務院發文明確規定中國人民銀行專門行使中央銀行的職能,同時決定成立中國工商銀行,接辦中國人民銀行原有的信貸和儲蓄等商業銀行業務。至此我國基本形成了以中央銀行為領導、以四大國家專業銀行為骨幹所組成的銀行體系。
1984年10月,中國共產黨十二屆三中全會做出了《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為了發展「有計劃的商品經濟」,我國銀行體系迅速擴張。1985年人民銀行出台了專業銀行業務可以適當交叉和「銀行可以選擇企業、企業可以選擇銀行」的政策措施,鼓勵四家專業銀行之間開展適度競爭,從而打破了銀行資金「統收統支」的「供給制」,四家專業銀行還開始將其觸角伸向農村,為當時正在蓬勃發展的鄉鎮企業提供貸款。
擴大發展階段(1987—1996年) 隨著改革開放的進展,為銀行業的改革和發展提供了動力。1986年12月,鄧小平要求「金融改革的步子要邁大一些。要把銀行真正辦成銀行」。1987年中國人民銀行提出要建立以中央銀行為領導,各類銀行為主體、多種金融機構並存和分工協作的社會主義金融體系。在1987年中共「十三」大和1992年中共「十四」大精神的指引下,我國銀行業在改革中不斷擴大發展。
盡管在改革開放初期就已經提出國家專業銀行要進行企業化改革,實行商業化經營,但由於這些專業銀行既從事政策性信貸業務,又從事商業性信貸業務,既難以辦成真正的商業銀 行,又不利於進行金融宏觀調控。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建立政策性銀行,實行政策性業務與商業性業務分離」之後,在1994年內相繼成立了專門辦理政策性信貸業務的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及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從而為國家專業銀行向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的轉變創造了有利的條件。1995年5月10日,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3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明確了商業銀行的性質、地位及與其他金融市場主體之間的關系,並為商業銀行自主經營、提高資產質量提供了法律保障。到1996年底,我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共有機構153 069個、職工168.68萬人。
與此同時,在改革開放的推動之下,其他類型的銀行也迅速發展。在交通銀行於1986年7月重組成以公有制為主的股份制全國性綜合銀行之後,相繼成立了中信實業銀行、招商銀 行、深圳發展銀行、煙台住房儲蓄銀行、蚌埠住房儲蓄銀行、福建興業銀行、廣東發展銀行、中國光大銀行、華夏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海南發展銀行、民生銀行等12家股份制銀 行。到1996年底,這13家股份制銀行共有機構3 748個、職工8.55萬人。
1986年1月,在國務院主持下,郵電部與中國人民銀行分別以投資所有者和業務監管者的身份,聯合發布了《關於開辦郵政儲蓄的協議》,決定在北京、天津等12個城市試辦郵政儲蓄業務。1986年底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將郵政儲蓄業務法定為郵政企業的業務之一,從而使郵政儲蓄遍布全國,形成了一個「准銀行」系統。1995年,中國人民銀行開始在16個城市進行在城市信用社的基礎上組建城市合作銀行的試點。同年2月,中國第一家城市商業銀行———深圳城市商業銀行成立,到1996年底共有18家城市合作銀行開業。
深化改革階段(1997—2002年) 改革攻堅階段(2003年至今)

❷ 我國金融機構的演變和發展

20世紀70、80年代,隨著非銀行金融業務如證券、保險、信託及期貨、期權等衍生金融工具的迅猛發展,國際上,實施分業經營的商業銀行面臨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機,其作為貸款人的重要性日漸下降。從資產業務方面看,資本市場、投資銀行、租賃公司及外國銀行紛紛搶走了商業銀行的大批客戶和業務。從負債業務方面看,居紛紛把積蓄投向公債、股票和投資基金以圖更有利的回報。投資基金、保險公司、貨幣基金、股票市場和養老基金都成為銀行負債業務強有力的競爭對手。隨著這些金融機構的迅猛發展,銀行資金來源急劇減少,隨之而來的是銀行利差的急劇下降。為了生存,商業銀行不得不尋找途徑開展投資銀行業務,在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兩大業務領域與投資銀行開展競爭,規范和劃分金融分業的籬笆逐漸的被拆除了。(謝平等《分業經營、混業經營及其監管問題研究》)
1 1979年,中信成為改革開放後第一家信託投資公司,1980年代,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和工商銀行相繼組建,並採取固定分工的方式劃定了經營范圍,使資金在系統內自上而下分配。這四家銀行分別面向農村、外匯、基本建設和城市工商提供金融服務
1984年,組織金融體制改革研究小組專門研究綜合經營的問題,基本上形成兩種意見:一種意見是贊同德國模式 ,百貨公司式的經營;另一種是以日本為代表的嚴格的分業經營管理模式。中國還是處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的開始階段,德國模式在宏觀管理上有難度,所以還是決定分業經營、分業監管。但後來決定以交行作為試驗田,單獨搞綜合經營試點。
1987年4月1日,作為股份制、綜合類、現代商業銀行的試驗田,交通銀行重新組建。它可以經營本外幣業務,從事短期和長期貸款業務,也可以經營保險、證券、信託、投資、房地產等各種非銀行金融業務,成為新中國第一家綜合經營試點銀行。交通銀行的重組,打破了資金的城鄉分割、工商分割、國內與國外分割。
2 1986年建行成立中國投資咨詢公司;1987年成立中國人建設銀行信託投資公司;1989年,建行與其他境內外機構成立了當時國內最大的租賃公司——友聯國際租賃有限公司。
3 1987年11月開始,交通銀行上海分行開辦保險業務。1991年4月26日,交通銀行將保險部獨立出來成立了全資附屬保險公司——太平洋保險公司,交通銀行行長戴相龍任公司董事長,並為太保擬定了著名的廣告詞——「太平洋保險保太平」。太平洋保險公司成為繼中國人保險公司之後的第二家全國性、綜合性保險公司。1995年3月9日,太平洋保險公司由交行全額投資改制為由交行控股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保險企業。
4 1988年9月,交通銀行在其證券部的基礎上成立了上海海通證券公司,注冊資本人幣1000萬元,是新中國最早的證券公司之一。1992年8月,上海海通證券公司改組為股份有限公司,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總經理負責制。1994年1月,海通改制為全國性證券公司,注冊資本人幣10億元,為交行控股子公司,交行總部及各分支行一律不再經營證券業務。1994年9月27日,「海通證券有限公司」正式設立,董文標任董事長兼總經理。
5 1993年11月,交通銀行明確地勾勒出了一個混業經營的金融集團模式,「堅持綜合經營和分業管理,逐步形成兩大業務體系,即以交通銀行本體經營的傳統商業銀行業務體系和以交通銀行附屬、控股子公司為主體的非銀行金融業務體系。」
6 1995年,建行與摩根斯坦利合資成立了國內第一家中外合資的真正的投資銀行——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
7 1992年下半年開始,金融機構違規經營嚴重,風險集中涌現,金融秩序混亂。1993年12月25日,發布了《關於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規定「國有商業銀行不得對非金融企業投資」,「在人、財、物方面要與保險業、信託業和證券業脫鉤,實行分業經營。」1995年,《中華人共和國商業銀行法》、《中國人銀行法》和《保險法》也相繼頒布實施,標志著我國金融體制分業經營的格局確立。
8 1996年中國銀行在倫敦注冊了一家投資銀行,後來遷到香港。1998年,在香港成立了中銀國際,這是第一家中資的投資銀行,前身是始建於1979年的中國建設財務(香港)有限公司。隨後,中銀國際和內地五家大型企業合資組建了中銀國際證券公司,又投資了中國第一支產業基金——渤海產業投資基金
9 1999年8月28日,交通銀行與上海市正式簽定轉讓協議,太平洋保險公司、海通證券公司正式與交通銀行「脫鉤」,劃歸上海市領導,交通銀行在兩家公司的全部出資額及相關權益也同時轉讓。
10 2002年3月,建行成為國內首家獲得人銀行批准開展財務顧問業務的商業銀行。2003,為了推動投資銀行業務發展,建行設立了專門的投資銀行部。

❸ 國際金融機構體系的發展歷程

為適應國際經濟發展的需要,先後曾出現各種進行國際金融業務的政府間國際內金融機構容。其發端可以追溯到1930年5月在瑞士巴塞爾成立的國際清算銀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建立了布雷頓森林國際貨幣體系,並響應地建立了幾個全球性國際金融機構,作為實施這一國際貨幣體系的組織機構。1957年到70年代,歐洲、亞洲、非洲、拉丁美洲、中東地區的國家為發展本地區經濟的需要,通過互助合作方式,先後建立起區域性的國際金融機構,如泛美開發銀行、亞洲開發銀行、非洲開發銀行等。
1.起源:1930年5月國際清算銀行BIS成立。
2.發展:二戰後,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泛美開發銀行、亞洲開發銀行、非洲開發銀行和阿拉伯貨幣基金組織等先後成立。
3.作用:在重大的國際經濟金融事件中協調各國的行動;提供短期資金緩解國際收支逆差穩定匯率;提供長期資金促進各國經濟發展。

❹ 新人想自學金融知識 能不能推薦幾本書

金融分析師要買官方教材,金融分析師官方教材分為紙質版和電子版,電子版包含在金融分析師報名的考試費中,是必須買的,紙質版購買需要額外支付,但考生自己可以選擇是否購買。
金融分析師電子版官方教材下載步驟:
第一步:進入金融分析師考試報名主頁,輸入用戶名和密碼
第二步: 點「Curriculm」,獲取cfa ebook下載碼
第三步:點「Redemption Code」進入下載頁面,選擇自己的系統進行下載「Bookshelf」的安裝程序
第四步:安裝下載的程序包
第五步:打開「VitalSource Bookshelf」,注冊用戶名
第六步:注冊「VitalSource Bookshelf」的用戶名和密碼
第七步:登陸後點Account → Redeem Code
第八步:輸入CFA協會的「Redemption Code」即可添加到左邊導航欄,開始書籍的下載。

❺ 如何查十年前銀行記錄

應去金融機構查詢。

《金融機構客戶身份識別及交易記錄保存管理辦法》對其有相應的規定:

第二十九條金融機構應當按照下列期限保存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

(一)客戶身份資料,自業務關系結束當年或者一次性交易記賬當年計起至少保存5年。

(二)交易記錄,自交易記賬當年計起至少保存5年。

同一介質上存有不同保存期限客戶身份資料或者交易記錄的,應當按最長期限保存。

(5)金融機構十年紀實擴展閱讀:

《金融機構客戶身份識別及交易記錄保存管理辦法》相關法條:

第七十七條 商業銀行若需增加網上銀行業務經營品種,總行統一報中國人民銀行當地分行、營業管理部審查。銀行對銀行開辦新的網上銀行業務品種的申請,實行審批制和備案制兩種制度。

銀行藉助互聯網開發的新的、與傳統銀行業務品種不同的、形成表內資產或負債的網上銀行業務品種;銀行藉助互聯網辦理貸記支付以外的支付結算業務。

第七十八條銀行應採用合適的加密技術和措施,以確認網上銀行業務用戶身份和授權,保證網上交易數據傳輸的保密性、真實性,保證通過網路傳輸信息的完整性和交易的不可否認性。

❻ 有什麼好看的金融類的小說!

目前縱橫中文網在連載的《華夏金融帝國》是玄幻類的金融題材,包括金融風險專管屬理,衍生品交易,銀行放貸,股市風雲,總之還是蠻豐富的,開頭設定了個系統,但是最後系統逐漸淡化,主要還是將主角參與到金融風波中,還是蠻多看點的!其實,這本書對於金融知識的要求,還是有一定程度的。
《金融街系列》關於股票的故事情節描寫生動 文筆流暢,一個對金融不太了解的讀者也能深深地被故事所以吸引。
《洗劫東京》
全球首部揭密金融大鱷成長歷程的驚險紀實小說,揭秘了許多鮮為人知的細節:證券交易所的陰謀與愛情、東京歌舞伎町的香艷與曖昧、日本黑社會的神秘與邪惡、親歷大地震的驚險與慘痛、英國巴林銀行轟然倒閉的不為人知的細節等等,很好看

❼ 烏魯木齊市商業銀行的發展紀實

成立較晚、資金實力難與國有商業銀行相比的烏魯木齊銀行,如何走出一條超常規發展之路?該行領導果斷決定,大力拓展票據承兌貼現業務,並為此於2000年5月,在信貸部成立一個專司其職的票據貼現小組,從而揭開了新疆票據貼現嶄新的一頁。
最初進入票據貼現小組的8名業務骨幹真正感受到了壓力。為了在短時間內使票據貼現工作有所突破,他們北上鄭州、山東,南下上海、杭州,虛心求教,做到每一個技術環節都要學懂弄通,以最快的速度和最低的成本取到真經。
對票據的支付結算功能人們早已熟知,但是一紙票據甚至企業自己簽發的票據就能解決各項資金緊缺矛盾,這對自治區首府的大部分企業而言,還是件新鮮事。商行票據中心業務人員為了讓企業了解票據貼現業務,以拉網式的辦法,跑遍了烏魯木齊市的大街小巷和廠礦企業。
他們轉換營銷視角,向企業重點推介票據的理財功能,鼓勵企業持閑置銀行承兌匯票到市商行辦理低息貼現以取代部分高成本的銀行貸款,只要是真實合法的商品交易,出具營業執照、增值稅發票、交易合同資料,該行就能為企業未到期的銀行承兌匯票辦理貼現,把「閑錢」變成「活錢」,激活企業內部資金。烏魯木齊市環鵬公司是市政府重點扶持的國有企業。票據中心業務人員針對其產品旺銷的特點,為企業辦理了2000萬元的票據貼現,使這家企業取得了當年電石銷售量達6.5萬噸、銷售收入達1.24億元的好業績。現在,環鵬公司每年在商行票據中心的貼現量達6000多萬元。
經過不懈努力,票據小組的業務人員先後走訪了全疆1000餘家企業,為石油、化工、棉麻、機電鋼鐵等200餘家重點企業辦理了貼現業務。在票據貼現小組成立短短的7個月時間里,該小組神話般地辦理貼現416筆,總計金額達6.8億元,辦理再貼現442筆,總計金額6.8億元,實現利息收入1041萬元。 2001年元月8日正式掛牌的烏魯木齊市商業銀行票據貼現中心,標志著該行票據業務由過去的單兵作戰時代正式向「集團軍」作戰時代轉移。
現代商品交易瞬息萬變,企業在資金需求上往往時間較緊。為提高辦理業務的質量和效率,該行明確規定:本埠業務,當天做好;內地業務,最長3天。本市一家企業星期六將票據送到該行,星期天他們派人趕到南京查詢核實,星期一即把錢打到企業的賬戶上。
一些區內金融機構開具的票據就由「票據中心」業務人員當天駕車前往對方銀行進行真實性查詢,這比電報查詢速度要快上1至2天,相應縮短了銀行辦理時間。若企業財務人員抽不出時間上銀行,打個電話,「票據中心」業務人員就上門收票,主動辦理。
按照票據貼現中心的規定:凡50萬元以上業務必須實地查詢。為此,他們的業務員經常出差,還創造了辦廣州的業務朝發夕至的記錄。去年7月中旬,客戶服務部經理許鋒和房鵬帶著多筆業務,共8600萬元的承兌匯票11天中行程23000公里,跨越遼寧、吉林、北京、河北、浙江和上海等9個省市區共27個城市,其中有一天跑了4000多公里,48小時中從未歇息,除了辦事就是趕路,乃至吃飯都顧不上。
目前,疆內許多企業對市商行票據貼現中心的服務贊美有加:市商行票據貼現業務的開辦及時而且方便實用,真正體現了銀行的服務職能,緩解了企業資金緊張的局面,為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正常進行和在穩定中求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為了從源頭上防範票據風險,烏魯木齊市商業銀行票據貼現中心嚴把市場准入關、手續關和服務關,實行業務歸口,統一辦理,構築了一條防範金融風險的堅實堤壩。
票據貼現中心剛成立時,就制定了《承兌匯票貼現、再貼現管理辦法》、《貼現與再貼現會計核算手續》和《承兌匯票貼現操作程序》等一系列操作性較強的規章制度,確保從制度上和操作規程上防範風險。
前些年,商業匯票曾被社會上的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進行詐騙活動,套取銀行資金,造成資金損失,從而影響了業務的開展。為此,票據中心業務人員在開展票據承兌貼現業務時,始終堅持3條原則:一是商業匯票的簽發一定要以合法的商品交易為基礎;二是決不允許將銀行承兌匯票用於資金拆借;三是每筆業務處理一定要嚴格遵循信貸和會計制度的規范程序。
烏魯木齊市商業銀行票據貼現中心的每位員工都視票據安全為生命。3年來,票據貼現中心未發生一筆票據差錯和風險,並成功堵截了5起假匯票案,涉及金額1086萬元,確保了資金安全。 票據貼現中心業務人員介紹說:目前該行准入企業開具的「商票」,持票人都在「中心」辦理了貼現手續,由於有人行做「後台老闆」,商業承兌匯票跟銀行承兌匯票一樣成為「硬」票據。若此票據繼續在「購銷鏈」上背書轉讓,還能解決更多企業的資金問題,如滾雪球般產生幾倍於票面金額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促進企業融資機會的增加和社會資金流轉速度的加快。
在開展「商票」業務過程中,該行實行嚴格的市場「准入」制度,對產銷率、信用等級、資金來源等指標符合要求的企業才頒發「許可證」,准許簽發商業承兌匯票。對企業而言,能獲得這種資格本身就是一種信譽,一筆無形資產。
企業因「商票」而獲得的資金融通還是筆「便宜的資金」。「商票」與銀行流動資金貸款比較,可以節約利息,與開具銀行承兌匯票比較,可節約手續費,一年下來,可多次獲得這種無成本資金。這無疑增強了企業運用金融工具的意識和信心,吸引更多企業選擇使用票據結算,進行票據融資。而票據中心在為企業辦理承兌、貼現以外,還可按一定比例向人行申請再貼現,賺取貼現與再貼現之間的利益。
正因為有烏魯木齊市商業銀行票據貼現中心不遺餘力的推介,「商票」才逐漸成為自治區首府各大企業稔熟並樂於接受的融資工具。市商行票據貼現中心也在辦理「商票」業務的過程中實實在在地嘗到了甜頭。 2015年12月17日上午,烏魯木齊市商業銀行更名新聞發布會在紅山賓館舉行。市委常委、市國資委黨委書記李光輝、自治區金融辦黨組成員、副主任李曉春 、烏魯木齊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楊黎共同啟動水晶球為烏魯木齊市商業銀行更名為烏魯木齊銀行。
新疆銀監局副局長楊紹臣宣讀了《烏魯木齊市商業銀行變更名稱的批復》 。
烏魯木齊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楊黎致詞表示,此次更名標志著我行突破地域性限制,向區域性銀行的全新轉變,標志著我行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發展時期。隨著 「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戰略定位的確立,更名後,我行將站在更高的起點上,將繼續遵循「誠信經營」的理念,嚴格高效的管理、清晰明確的戰略導向,搶抓機遇,主動作為,積極推進經營轉型,深耕烏魯木齊市場,做強地州市場,輻射絲綢之路經濟帶。

❽ 關於金融方面的書籍

《經濟學原理》《微觀》《宏觀》這幾本先過一遍基本概念。。。

再推薦一些好的:

1、《門口的野蠻人》 豆瓣評分:8.2

對於那些不懷好意的收購者,華爾街通常稱之為「門口的野蠻人。華爾街商戰紀實經典,深度接觸資本世界,金融大鱷、國際巨頭悉數登場——KKR、DBL、美林、高盛、雷曼、拉札德、所羅門兄弟、第一波士頓、貝爾斯登、大通曼哈頓、花旗、摩根士丹利、巴菲特、米爾肯、納貝斯克、菲利普·莫里斯、美國運通、百事可樂、寶潔、卡夫、麥肯錫……有史以來最推薦的商界與金融界實戰經典案例!

2、《巴菲特致股東的信》 豆瓣評分:8.4

巴菲特沒有撰寫過什麼專業著作,唯一的作品是每年寫給伯克夏哈撒維公司股東的信。從一個細節就可以看出巴菲特的偉大——在目錄中,排在最前面的是「公司治理」,其次才是「公司財務」。人們往往把巴菲特視為財務和稅務專家,但他在鑒別公司經理人方面的才能無人能及。其實他的每一句話都可以歸結為我們耳熟能詳的真理,只是用一種非常簡潔朴實的方式來表達而已。

3、《說謊者的撲克牌》 豆瓣評分:8.2

「說謊者的撲克牌」是華爾街上金融家們玩的一種休閑游戲,以最善於瞞騙他人而實行心理欺詐者為勝。邁克爾·劉易斯將其用為隱喻,描述了自己在華爾街最大的投資銀行之一的所羅門兄弟公司里四年的工作經歷——從意外受雇、接受培訓直到成長為只憑一個電話即可以調動數百萬美元資金的明星交易員。

4、《日本蠟燭圖技術》 豆瓣評分:9.0

《日本蠟燭圖技術:古老東方投資術的現代指南》是一項傑出的探索、研究、翻譯成就……他不僅全面周詳、內容豐富,而且文筆流暢、引人入勝。史蒂夫的工作幹得實在漂亮,他將日本的蠟燭圖技術與傳統的西方技術工具結合起來,相互補充,相互配合,並且用大量的優秀圖例把這個概念清晰地作了說明……我敢擔保,《日本蠟燭圖技術:古老東方投資術的現代指南》將成為有關內容的標准教材。

5、《大而不倒》 豆瓣評分:8.4

《大而不倒》是數十年來最扣人心弦的金融紀實巨著之一。在本書中,身為《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以及本世紀最受尊崇的金融記者之一的安德魯·羅斯·索爾金用極其詳盡的、具有權威性的第一手資料為讀者講述了這場將世界逼向崩潰邊緣的經濟危機。

憑借著與金融危機中重要人物的接觸,索爾金再現了這些動盪日子的戲劇性和混亂性,揭露了從未曝光的細節以及詳盡地描述了這些金融界和政界最有權勢的,貪婪且恐懼、損人利己的人,如何決定了世界經濟的命運。

6、《聰明的投資者》 豆瓣評分:9.0

20世紀最偉大的投資顧問本傑明·格雷厄姆給予世界的知識和靈感,教你如何成為《聰明的投資者》。格雷厄姆在本書里所提出的「價值投資」這一理念,使許多投資者避免「一失足成千古恨」,進而教導他們發展長遠的戰略。自1949年初次出版以來,這本書就一直是股票市場的《聖經》。

7、《行動的勇氣》 豆瓣評分:8.8

美聯儲及美國財政部的同事們,與兩任美國總統一起,頂住了來自難以取悅的國會以及被華爾街所激怒的群眾的批評與壓力,成功地使美國國內搖搖欲墜的金融體系穩定了下來。憑借著創造力和決斷力,他們阻止了一場規模大到難以想像的經濟崩潰的出現,並接著制定出非常規的項目以幫助美國經濟復興,同時也希望這些項目能成為他國學習的模範。

《行動的勇氣》一書詳盡地介紹了白宮的決策過程,對這場危機里的重要參與者的刻畫也入木三分,它詳述並解釋了這場自經濟大蕭條以來美國最嚴重的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並從局內人的角度闡述了政府的政策回應。

8、《漫步華爾街》 豆瓣評分:8.4

金融危機爆發後,各地讀者更加渴望利用伯頓·G·馬爾基爾這本書指導他們進行投資——既撫慰人心又極富權威,干貨滿滿又是暢銷書排行榜常青樹。

該書被認為是建立投資組合時要購買學習的第一本書,目前銷量已達150萬冊。除了談及各種投資機會外,還包括了對經濟大蕭條和全球信貸危機的探討,以及對新興市場長期潛力的進一步關注。

該書除了其經典的生命周期投資指南,新增的部分則教會讀者如何應對日益復雜的衍生工具。

最後,讀書只是一方面,也要接觸一些金融的圈子,比如關注雪球這種產出優質內容的公眾號,以及「今融道」這種專門做金融圈社交的APP,打開自己在金融圈的圈子。

❾ 有哪些關於經濟或金融的紀錄片

到了現代社會,金融交易已經超出了上面這幾種簡單的人際交換安排,要更為復版雜。

比如,股票所實現的金權融交易,表面看也是跨時間的價值配置,今天你買下三一重工股票,把今天的價值委託給了三一重工和市場,今後再得到回報;三一重工則先用上你的錢,今後再給你回報。你跟三一重工之間就這樣進行價值的跨時間互換。但是,這種跨時間的價值互換又跟未來的事件連在一起,也就是說,如果三一重工未來賺錢了,它可能給你分紅,但是,如果未來不賺錢,三一重工就不必給你分紅,你就有可能血本無歸。所以,股票這種金融交易也是涉及到既跨時間、又跨空間的價值交換,這里所講的「空間」指的是未來不同贏利/虧損狀態,未來不同的境況。
搜索
每日推薦三隻牛股
關於理財方面的紀錄片
未來5年最賺錢行業
中國下一個十年商機
從零開始學理財
金融賺錢的最快方法

❿ 中文譯本的第五版的的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的pdf 作者是傑夫馬杜拉,謝謝,很急

我也想要,能否一起發發給我的呢
我郵箱:[email protected]
謝謝啦!

閱讀全文

與金融機構十年紀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信託與pe 瀏覽:64
新聞聯播人民幣 瀏覽:529
股份融資 瀏覽:55
翹然天津資本投資咨詢有限公司 瀏覽:456
融資融券寶典 瀏覽:29
定期理財規劃 瀏覽:599
恆大集團股票行情 瀏覽:6
信託信披 瀏覽:944
大眾公用股票分紅 瀏覽:637
寧波銀行後期查貸款用途 瀏覽:545
好好開車融資 瀏覽:300
融資租賃可行性報告 瀏覽:2
860日幣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373
房奴如何理財 瀏覽:803
南昌住房公積金貸款計算器 瀏覽:427
國盛華興投資有限公司 瀏覽:822
工行貴金屬掛單四種 瀏覽:918
主力資金進出散戶資金進出指標公式 瀏覽:880
報雷理財 瀏覽:898
廣信股份股票 瀏覽: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