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2014政府工作報告互聯網金融

2014政府工作報告互聯網金融

發布時間:2021-08-21 19:04:53

❶ 如何理解政府工作報告中的「規范發展互聯網金融

互聯網金融算是一個相對比較新的行業,在國內也只有近幾年火了起來。但是發展過程中,由於監管和相應的法律法規不健全,行業自律少。以至於出現了,「欺詐騙取用戶資金」,「校園裸貸」等等亂象。規范就是要整治相應的平台,加強監管融資方。明確什麼樣的行為平台不許可。

❷ 對2015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互聯網十怎麼看

「互聯網+」就是「互聯網+各個傳統行業」,不是簡單的兩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台,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發展生態。

其實是互聯網思維的延伸和拓展。這相當於給傳統行業加一雙「互聯網」的翅膀,然後助飛傳統行業。比如互聯網金融,由於與互聯網的相結合,誕生出了很多普通用戶觸手可及的理財投資產品,比如余額寶、理財通以及p2p投融資產品等;比如互聯網醫療,傳統的醫療機構由於互聯網平台的接入,使得人們實現在線求醫問葯成為可能,這些都是最典型的互聯網+的案例。[

互聯網+:對於傳統行業經營模式是一種顛覆,有利於推動傳統行業尋找的新的發展機遇,同時也是一把雙刃劍,風險與機遇並存。

❸ 如何走好互聯網金融的下半場

互聯網金融已經被連續3年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兩會也成為互金行業發展的風向標之一。自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到2015年政府報告中多次提及互聯網金融並為其定性,再到2016年提出「要規范發展互聯網金融」,都印證了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已經從門外的野蠻人,躍升到了中國搭建多元化、多層次金融市場的重要一環。
進入2017年,互聯網金融仍將是兩會熱議的話題。業內人士認為,與往年相比,互聯網金融的整改合規、風險防控、脫虛向實或將成為今年兩會熱議的關鍵詞。

合規仍是今年互金行業重頭戲

自去年開始,針對互聯網金融的監管細則開始密集出台,而今年春節伊始,各地方相關監管細則也陸續落地,各地整頓之風已經開始吹起。合規整改,將是今年互聯網金融行業的重頭戲。
以網貸行業為例,備案登記、資金存管、小額分散等成為今年8月份之前各家平台需要完成的硬性指標。同時,各家平台也要接到監管部門的通知,並就相關問題進行整改。
實際上,自去年底以來,各家平台均開始向著監管合規化方向努力。盡管監管層仍未出台銀行存管指引,但不少平台已率先著手銀行存管事宜。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楊東指出,對互聯網金融進行整治,有助於消除行業亂象,維護金融消費者利益,也有助於真正篩選出優質企業與平台,滿足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

金融科技成風控重要關口

互聯網金融本質是金融,是對於風險的經營。而相比於傳統金融而言,互聯網金融的渠道是金融科技中大數據所帶來的風險判別能力。
北京市金融工作局黨組書記霍學文認為,對於互聯網產業來講,互聯網是技術基礎,金融是內容,安全是底線,這三方面各占互聯網金融三分之一的產值和利潤。「未來在全世界互聯網金融領域『走在前面的』不一定都是現在『走在前排的』,但一定是跟技術安全有關的企業。「
實際上,大數據技術的發展給互聯網金融的產品定價、信用評估、流程管理等方面帶來了全面的革新,互聯網金融離不開大數據,而互聯網金融龐大的數據量和先進的數據分析能力,是非常突出的優勢。
自去年開始,無論是大小平台,均開始發力金融科技領域,並致力於打造更完善的風控體系。如今,對於以大數據為代表的金融科技的開發研究,也已經成為當下互聯網金融的重要發展趨勢。

互聯網金融將驅動資金脫虛向實

近日央行下發的《2016第四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顯示,當下中國經濟已經開始呈現出向好發展,而下一步防止中國經濟「脫實向虛」將成為重點任務。而在監管層合規重拳出擊,以及金融科技對於風險及徵信分析能力進一步加強的背景下,互聯網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幫助資金脫虛向實的重要性日益突顯。
「中國官方希望互聯網金融走向創新,服務實體經濟。」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原所長、大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則姚余棟表示,從全球來看,互聯網真正好的活躍發展就是在中國。
實際上,在監管層的定義當中,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將形成差異化經營,是構建多元化經濟體系的重要力量。而互聯網金融所服務的群體,是平時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服務不到的群體,如三農貸款、小微企業貸款以及小額消費類貸款等。
互聯網金融,如今已經進入了一個良性健康的發展時期。在這個時期中,數據分析將成為未來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核心動力,而服務於實體經濟,則是其業務發展的本質。

❹ 2014年關於互聯網金融的政策有哪些

2014年,「互聯網金融」寫入政府工作報告。2014年3月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回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答提到,「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完善金融監管協調機制」。

2014年11月1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建立資本市場小額再融資快速機制,開展股權眾籌融資試點,鼓勵互聯網金融等更好向「小微」、「三農」提供規范服務。

地方性支持條例也有。2014年 8月7日,上海公布了《關於促進本市互聯網金融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這是全國首個省級地方政府促進互聯網金融發展意見。

❺ 互聯網金融在中國興起原因是什麼

一是互聯網和網購人口眾多。2005年,中國網民數量11100萬人,普及率只有8.5%;2010年,網民45370萬人,普及率上升到34%;2014年,網民達64875萬人,普及率達47.9%。到2015年5月,中國網民已達6.68億人,比整個歐盟的人口還多。電子商務改變了絕大多數中國人的生活,網購規模年年創新高。2015年,僅天貓「雙十一」一天就創下交易額912億元,而2015年美國的「黑五」當天網購的銷售額僅相當於174億元人民幣,為天貓的19%。
二是科技及互聯網技術的階段性成熟。大數據、雲計算、移動互聯網、垂直搜索引擎四大技術是公認的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四大技術支柱。
三是日益增長的中小微企業及個人投融資需求一直得不到很好滿足是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的市場基礎。我國小微企業約佔全國企業數量的90%,創造80%左右的就業崗位,約佔60%的GDP和約50%的稅收,但截止到2014年底,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占企業貸款的比例公為30%。
四是居民財富收入增長帶來的理財需求。2013年底,中國個人持有可投資資產額達92萬億元,越過30%的中國消費者將收入的25%左右投入儲蓄,而儲蓄率在其他國家往往不到10%。老百姓手中的錢多了,理財需求市場大了,不同層級的人有不同的理財需求,迫切需要新的金融業態提供更廣泛的產品滿足不同需求,傳統銀行對20%的有錢人提供的產品多些,不太關注80%大眾(儲蓄不多人)群體的需求。
五是上升到國家戰略受到政府高度重視是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的政策和大環境基礎。互聯網金融於2014年、2015年兩次寫入總理政府工作報告,總理多次肯定互聯網金融業態,明確提到「互聯網金融異軍突起」和要求「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從監管上看,允許先做業務後逐步規范發展的監管政策給了互聯網金融發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間。這在國外是很難見到的。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中國人民銀行等10家單位聯合發文中對互聯網金融的作用或意義作了如此表述:互聯網金融對促進小微企業發展和擴大就業發揮了現有金融機構難以替代的積極作用,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打開了大門。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有利於提升金融服務質量和效率,深化金融改革,促進金融創新發展,擴大金融業對內對外開放,構建多層次金融體系。
近幾年來,隨著「互聯網+」浪潮的推進,我國互聯網金融創新發展呈現一波接一波的熱潮。但是在這種熱潮中出現了許多亂象,如P2P「跑路」平台增加、借貸金額達數百億元的大型P2P平台涉嫌非法集資、不計成本巨資做廣告、業務員不良營銷等。現在該是對互聯網金融熱潮進行冷靜思考的時候了,只有理性對待互聯網金融熱潮,才能使其步入健康規范發展的軌道,切實保護金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最近被曝光的「e租寶」案例,顯示了網貸行業從「熱」到「冷」的「悲喜劇」。2015年12月16日晚,北京警方通過官方微博「平安北京」發布消息稱,「e租寶」網路金融平台及其關聯公司涉嫌犯罪問題被依法立案偵查,警方對相關犯罪嫌疑人採取了強制措施,對涉案資產實施了查封、凍結、扣押。「e租寶」成立僅逾一年半時間,其累計投資金額就超過700億元,如果其涉嫌犯罪問題被查清、得到處罰,那麼將給投資人帶來較大的損失。
創新需要冒險。因此互聯網金融既能創造支付寶和余額寶這樣的神話,也會發生各類互聯網金融平台破產甚至「跑路」等嚴重問題。而導致後者的根源就在於對風險的控制跟不上業務的快速發展。鑒此,在推動互聯網創新的過程中必須要以做好風險管理為前提。

❻ 如何理解政府工作報告中的「規范發展互聯網金融」

2015年,既是互聯網金融監管元年,也是風險事件叢生的一年,監管與風險並行,多起風險事件連續爆發,監管亦層層加碼。也是從這一年起,互聯網金融告別「三無狀態」,制度的籠子開始紮起。
先是央行等十部委聯合印發《關於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並將「鼓勵創新、防範風險、趨利避害、健康發展」作為總體要求加以明確。此後,央行、最高法、銀監會等部門分別從各自主導的領域發布文件,使互聯網金融有法可依。
有了制度辦法,加上行業自律,以及市場作用,規范發展互聯網金融就具備了環境基礎。盡管環境基礎生成了,如何有效實現互聯網金融規范發展,仍然存在諸多挑戰,就拿P2P網貸來講,去年底發布的網貸管理辦法意見稿在執行層面仍待細化,網貸平台在對照辦法進行調整時,操作起來仍是一頭霧水。
所以,擺在監管層面的問題是在創新監管的原則指導下,以及不搞一刀切的呼籲下,進一步細化監管辦法,明確業務操作標准,讓監管有的放矢。擺在行業自律組織面前的問題是,如何做好橋梁紐帶發揮協調作用,既要反映行業現實訴求,又要協助政府做好行業自律,平衡監管者與被監管者的訴求。擺在行業從業者面前的問題是,如何按照監管要求,依法做好業務合規調整,既符合順應監管,又能做好業務創新服務經濟發展。

❼ 互聯網金融監管意味著支持 有助於行業健康發展

在剛剛過去的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著重強調「規范發展互聯網金融」。自2014年至今,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已連續三年提及互聯網金融。與2014年和2015年的「促進發展互聯網金融」相比,2016年的報告中提法已變更為「規范發展互聯網金融」,如何在規范同時發展,將是2016年互聯網金融企業必將直面的問題。

互聯網顛覆不了金融

從誕生之日起,互聯網金融就叫囂著「顛覆」傳統金融,但是對於整個行業而言,「顛覆」真的那麼重要嗎?

互聯網金融不是互聯網和金融業的簡單結合,而是在實現安全、移動等網路技術水平上,被用戶熟悉接受後,自然而然為適應新的需求而產生的新模式及新業務。是傳統金融行業與互聯網精神相結合的新興領域。

互聯網金融從誕生到發展,本身離不開市場的需求。2016政府工作報告提到了規范發展互聯網金融,在規范之外,還有發展。互聯網改造的任何一個領域,首先解決的問題就是信息不對稱;其次解決的是資源配置問題。互聯網進入金融領域也是如此,針對中小企業的互聯網金融,能夠幫助解決這些中小企業拿不到資金的難題。比如對於四大行等銀行來說,三億以內都叫中小企業。因此,把合適的人引向合適的金融機構,這是互聯網可以做到的。

因此,互聯網金融企業服務的對象也正是中小企業和個人。互聯網金融所有的出發點和所有的思路,都應當圍繞在怎麼服務好中小企業和服務好個人。

互聯網是顛覆不了金融的,但是很多銀行或者傳統金融機構的物理載體,可能會被顛覆。像媒體一樣,互聯網的出現,並沒有顛覆記者本身和內容生產。互聯網金融領域也是如此。真正在做互聯網這個行業的人都是在生長的,但那些野蠻的、出現問題的,其實並不能稱為是真正意義上的互聯網金融。

當然,我們在看待互聯網金融行業2015年出現的很多問題的時候,應該正視整個行業到底是誰在做什麼,這是非常關鍵的。也正是因為行業內一部分「誰」和「做什麼」出現了問題,也就加速了2015年監管層面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從2015年7月18日的十部委關於促進互聯網金融的指導意見,到12月28日出的關於整個P2P行業的徵求意見稿,都是在加速整個行業政策的落地。

監管意味著支持

有政策落地,對於行業健康發展來說是非常好的一件事。其實,行業裡面願意規范發展、願意領先性發展的企業一直都在呼籲早點出政策,因為出政策有幾個好處。首先,企業知道往哪兒走了。其次,能夠規范行業內的不良行為。所以,從行業領先企業來講,或者對於願意規范性的發展的企業而言,是希望政策早日落地的。

那麼,會否有一個整體的監管機構?如果專設監管機構,並不符合簡政放權的思路,因此不太可能。但是,肯定會有相關的規則、協會式的監管出台。

其實,對於互聯網金融這樣的新興行業來說,監管是一件好事。監管層面在出台監管政策的時候,還往往有配套——怎麼監管你,怎麼發展你。所以,在被監管的同時,行業可以有機會享受更多政策的扶持或者支持,甚至一直到伺服器都有產業、政府的引導基金給予各種各樣的補貼,這也是對行業的促進。如果行業沒有監管,優惠政策也會相應消失。所以,監管也意味著對行業的支持。

互聯網金融監管重在執行

從行業角度來講,過去出現問題的很多平台和公司,其實對於業內人士來說,是能夠提前發現問題的。因此,加強協會式的監管對於行業發展同樣重要。協會式的自律監管能夠幫助行業內的聲音進行傳達。比如通過政協委員提案的方式反饋到兩會上,還可以協會的方式向監管部門提供我們的意見和建議,因為作為一線從業者,更知道哪種行為可能有問題,這個可能是行之有效的一個監管策略。

另外,我們一直在呼籲政府建立黑名單,或者對一些不良行為做更大規模的管理。2015年是出監管政策的元年,但實際上很多政策早就有了,未來,大量的落地、大量的細則應該會在2016年被執行。2016年將會是監管政策落地的一年。

監管政策落地之後,哪個部門、如何執行則需要明確。比如去年公司注冊名稱不能帶「投資」兩個字,很多PE、VC都受到了影響。因此,未來在執行時,不宜完全搞一刀切的政策。否則可能對於很多行業、企業的具體發展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2016年所謂的落地年和執行年,最重要的還是執行。從整體來講,監管層面還是在看這個行業到底能發展成什麼樣。所以,2016年需要有大家共同的聲音推動逐步調整,永遠不要忽略技術進步帶來的影響。很多政策都是基於十年、二十年前的技術,盡快與互聯網時代定的規則結合,將能更有助於行業健康發展。

❽ ( 26 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2014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化金融體制改革。——我國金融的壟

(1)我國金融體制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要求,只有深化金融體制改革,才能使我國金融業充滿活力,更好地為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良好服務。(2分)打破壟斷,降低准入門檻,讓民間資本、外國資本進入金融領域。促進金融市場競爭,推進利率市場化進程,有利於發揮市場在金融資源配置中的決定作用。(3分)適度縮小利差,既可以降低其他行業融資成本,又可以促進金融業中間業務創新。(3分)發展惠普金融,讓商業銀行更好地為小微企業提供融資及其他金融服務,促進實體經濟發展。(3分)促進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維護金融安全。(3分)
(2)人大要加強立法,監督法律實施,為金融業健康發展提供法律保障。(3分)政府部門要轉變職能,建設服務型政府,提高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水平;履行經濟建設職能,推動金融體制改革,提高金融業市場化發展水平,加強市場監管,防範和及時化解金融風險。(6分)司法機關要獨立行使司法權,維護金融市場秩序。(3分)

與2014政府工作報告互聯網金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歡樂頌2外匯 瀏覽:800
政府申請國家貸款 瀏覽:598
黃金投資收益率 瀏覽:866
12月6號美元兌人民幣 瀏覽:101
理財r0 瀏覽:70
600611大眾交通股票 瀏覽:257
歐式看漲期權價格計算 瀏覽:918
適合90後怎麼投資理財 瀏覽:218
混合型基金漲跌看什麼 瀏覽:628
專利對股票 瀏覽:125
東方財富手機版怎麼看南下資金 瀏覽:907
小米貸款取現收費嗎 瀏覽:423
南寧信託大廈 瀏覽:642
明股實債信託 瀏覽:789
遺產信託基金 瀏覽:67
安徽和生投資 瀏覽:823
股指期貨對應基金 瀏覽:89
股票里做t是什麼意思 瀏覽:968
玩股票資金怎麼籌 瀏覽:49
銀行貸款日利息怎麼算 瀏覽:211
© Arrange www.cfhszx.com 2012-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