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金融機構黨員小故事

金融機構黨員小故事

發布時間:2020-12-30 07:48:31

① 在筆記本上摘錄1則共產黨員小故事

這個得花錢,你去豬八戒找。這里沒人理你的

② 有關黨的小故事

1、周總理與機長的故事

周恩來總理去某地視察工作,飛機著陸後,他同機組人員一一握手,表示感謝。這時機械師正蹲在地上工作,周恩來同志和其他同志握手後就站在機械師身後耐心地等他,並示意別人不要驚動他。機械師工作結束後轉過身來,才發現總理站在身後,不禁大吃一驚,忙說:「對不起,總理,我不知道您在等我。」


總理笑著說:「喚,我沒影響你的工作吧?」「沒有,沒有」,機械師趕忙說。周總理這種尊重別人,講禮貌的好品質、好作風深深地感動了機械師和在場的所有人。

2、孔繁森廉潔小故事

新時期共產黨員的楷模孔繁森,更是一位一塵不染兩袖清風的好乾部。這位模範幹部收留了三個震災中認識的孤兒。由於生活拮據,他到血庫要求獻血。在外人眼裡,一個共產黨的中高級幹部生活如此清貧真難以想像。

1993年,妻子到西藏探親,去的路費由自己籌措。由於看病,妻子將返程的路費花光,只好向孔繁森要錢,他東挪西借才勉強湊了500元,而回程機票當時是每個人800元。妻子不忍心讓丈夫為難,就自己找熟人借了一些。

回到濟南後,他妻子去看上大學的女兒,女兒一見面就對媽媽說:「學校讓交學雜費,我寫信給爸爸,爸爸讓我跟您要。」他妻子一聽,眼淚刷刷地流了下來———自己身上剩下的錢,連回家鄉聊城的車票還不夠,哪裡還有錢給女兒交學費。

孔繁森把工資中的相當大一部分用於幫忙有困難的群眾,平時根本就沒有攢下幾個錢。他給群眾買葯,扶貧濟困時出手大方,少則百十元錢,多則上千元。他因車禍犧牲後,人們在他的遺體上找到的現金只有8元6角,在場的每個人都流了淚。

3、毛澤東的廉潔故事

據主席身邊的警衛員回憶,1929年1月,紅四軍下井岡山,迂迴於贛南、閩西之間,毛主席行軍,戰士們沿途沒見他騎馬,可部隊中的傷兵、病號、掉隊的戰士們都騎過他的馬。雖說毛主席是前委書記,但他同戰士們同吃一鍋飯,同吃一盆菜,沒有絲毫區別。

1932年,紅軍打到漳州,警衛員住在毛主席那裡。一眼看見他腳上穿的黑線襪子,已經洗成又薄又稀的灰色襪子了,主席發現他盯著他的襪子看,就把腳一伸,說:「這雙襪子還是1929年下井岡山後你替我買的,已經換過兩次襪底了,你看還是好的。

但是再不能換襪底子了,襪面也太稀薄,經不起洗了。」主席說著,還有些捨不得的樣貌。毛主席行軍中惟一禦寒的一條毯子,也不知用了多少年,上面的毛已基本上掉光,差不多是一個麻袋片了。部隊並不是沒有像樣的毛毯,但是他硬是不要。

此刻想想,那時的毛主席已是紅軍的領導核心,毛主席的廉潔,在當時是少有的。

4、周總理與一隻鋼筆的故事

某次,一個美記者采訪周恩來時,看見桌上放著一支美國派克鋼筆。他以一種譏諷的口氣問道:"請問總理閣下,你們堂堂中國為什麼還要用美國的鋼筆呢?"

周恩來淡淡一笑,答道:"談起這支派克鋼筆話就長了。這是一個朝鮮朋友的抗美戰利品,他是作為禮物贈送給我的。我想,無功不受祿,就推辭。朋友說,留下做個紀念吧,我覺得有意義,就收下了貴國的這支派克鋼筆。"

5、1920年4月,共產國際派代表維金斯基等來華,先後會見了李大釗、陳獨秀等人,開始醞釀成立共產黨。之後,在全國各地建立了共產主義小組的基礎上,於1921年7月下旬,在上海舉行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出席大會的代表有:毛澤東、何叔衡、董必武、陳潭秋、王盡美、鄧恩銘、李達、李漢俊、張國燾、劉仁靜、陳公博、周佛海十二人,還有陳獨秀指派的代表包惠僧以及共產國際的代表馬林和尼柯爾斯基。

大會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制訂了我黨的第一個綱領。規定了黨支的奮斗目標是「建立無產階級專政」,「消滅資本家私有制」,「達到共產主義」。大會選舉了中央領導機構,由陳獨秀擔任中央局書記。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

③ 一個共產黨員的故事

「牛司令」

毛澤東少年時代和同伴放牛時,經常在山坡上玩耍,一玩起內來往往就誤了放牛,要容么是到了時間牛還沒有吃飽,要麼是牛跑到人家的田裡去啃莊稼。怎樣才能既保證放好牛,又讓大家玩得痛快?毛澤東和大家商量了一個辦法。他把同伴們組織起來分成三班:一班看牛,不讓它們吃了莊稼;一班割草;一班去采野果子。每天輪班,今天看牛的,明天割草,後天去采野果子。這樣,各人都有自己的工作。
快到晌午的時候,大家都回到了原來聚會的地方。看牛的孩子們,讓牛吃得滾圓滾圓的;割草的孩子們,都裝滿了一大簍子;采野果子的孩子們,從山裡帶回來大堆大堆美味的野果……這時候,毛澤東就把草和果子拿來,合理地分給每個人。有時不夠分了,他就少分一點。而有剩餘的草,他就用繩拴起吊在樹枝上,誰能跳起來抓著就歸誰。和毛澤東一起,不僅能放好牛,而且玩得痛快,因此,小夥伴都樂意同毛澤東一起放牛,稱他為「牛司令」。

④ 求一個關於共產黨員誠信的小故事

用誠信寫就人生 入黨32年,連續從事公廁保潔工作23年,23年公廁保潔崗位無人檢查,自覺一天二次嚴格按工作標准操作,未受到一次投訴;一年為單位節約大量水電費、保潔工具費、保潔材料費……他就是上海市東平地區社區市容環衛所優秀共產黨員、公廁保潔員張永興,他用誠信寫就了平凡的人生。他說:「一個社會每項工作都要有人做,既然我做了,就要對得起我是一個共產黨員的稱號,對得起單位、對得起組織、對得起自己,誠實做事,誠信做人」。 張永興1971年3月響應黨的號召到雲南建設兵團參加工作,73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80年按政策回滬到原長江農場工作,85年4月從事農場場部中心區域及周邊地區共計17隻公廁的保潔工作。當時因17隻公廁工作量大,且分散,無人願意做保潔,領導考慮一個人做工作量是大了一些,但安排2人造成勞動力浪費。為此,領導找張永興同志談,希望他能一個人承擔這項工作。當時張永興面對領導的希望,他非常坦然:既然工作量大,又臟,別人不願干,我作為一名黨員,服從組織的安排。就這樣,老張一干就是23年,從三十齣頭的青壯年一直做到了年過半百。這23年來,老張無怨無悔,以高度的責任感和負責精神做好這17隻公廁的保潔工作。該崗位由於地域分散,工作做的好壞全靠個人自覺和信用。17隻公廁,它們分布在農場區域的四周,騎上自行車就是不保潔也要一個半小時,但是老張不管嚴寒酷暑,還是風雪暴雨,23年來中心區域一天保潔二次、外圍公廁一天保潔一次,從未間斷過一天。有一年的大年初一,天空飄著紛飛的雪花,早上六點老張就准時出發,騎著舊自行車,拎著他的掃帚、拖把,冒著刺骨的寒風,到各公共廁所進行清掃保潔。望著周圍家家戶戶都在忙碌過年,他也憨厚地笑了。 誠信,從善待他人開始 只要提起老黨員俞楚蘭同志,第二居委會的人們就會翹起大拇指,稱贊她是一個熱心助人的好黨員。俞楚蘭退休前,曾榮獲上海市「三八紅旗手」,退休20多年來,她把一腔熱情用在了服務居民、奉獻社區建設當中。 俞楚蘭同志把鄰里當親人,凡事總是有求必應,有難必幫,她的誠信待人和助人為樂的行為被鄰里傳為佳話。在她的樓組里,居住著幾戶老年重症病人,俞楚蘭同志幾年如一日地主動上門看望照顧,使病人家屬深受感動。家住商業樓5號的賁志先老人,因患腦梗十多年,行走不便,孩子又不在身邊,每當發病住院時,老伴實在忙不過來,俞楚蘭就會悄悄地上門陪伴他們上醫院,幫助取葯、吊針,十來年如一日,直至賁志先老人離開人世。今年76歲的陳翠芳老人長期患有高血壓、心臟病,前階段又患腦梗,整天卧床在家,心情煩悶,俞楚蘭就及時上門同她聊天,以解除她煩悶的心情,抽空還要幫他們做一些日常家務。鄰居丁福寶老人患有嚴重的類風濕關節炎和神經萎縮症,常年靠輪椅代步。在住院期間,俞楚蘭同志主動上醫院陪伴照顧,送飯送菜,無微不至,當得知丁福寶老人住進敬老院後,俞楚蘭同志又常常過去給予精神上的寬慰,幫助喂飯、洗尿布等,丁福寶老人逢人便說俞楚蘭阿姨是個大好人。俞阿姨卻笑嘻嘻地說:「這是我應該做的,請你別放在心上」。就這樣,丁福寶老人帶著俞楚蘭阿姨親人般的溫暖走完了人生的最後一站。在俞楚蘭身上,助人為樂的故事還有許許多多……。 誠信鑄長盛 一天夏日中午,當人們正圍坐在一起吃飯時,峰盛物業管理有限公司長江受理點接到電話稱:位於長江農場萬平河橋東側至三營營部的一條直徑200毫米的水泥壓力管發生移位。經實地查看發現,此處水管繫上世紀70年代埋設,由於年代久遠,不堪路邊被暴雨侵蝕的泥土的重壓,發生100米水管整體移位,造成總管脫節而嚴重滲漏。此時正值用水高峰,水廠的幾台大功率水泵正開足馬力運轉著,裂口處噴涌而出的水流把附近的泥土沖出了一條水槽。 如果不及時修理,將影響到周邊奶牛二場幾百頭奶牛和附近企事業單位及居民的正常用水。正值盛夏,水廠的員工們明白這意味著什麼。險情就是命令,修理工們馬上趕赴現場,清理淤泥,將斷口處的水管挖出。水廠領導一方面及時向總公司、社區領導匯報,一方面組織人員,落實管材,安裝臨時給水管道。 第二天一早,20多根直徑100毫米的自來水鋼管被運至搶修工地,修理工們立刻動手,直到下午3點,臨時管道鋪設完成,確保了單位和居民的正常用水。居民報修就是命令,短短的24小時內,水廠的修理工們放棄了休息,頂著炎炎烈日將原本需要三個工作日完成的工作在第一時間完成了,他們以實際行動履行著對居民、用戶的承諾。「服務攀高峰,誠信鑄長盛」的企業信條得以很好地維護。

⑤ 找幾個優秀黨員的故事

平凡崗位「一小卒」
——蘭州軍區某團「紅一連」班長黨員趙彪自覺實踐回「三個代表」的答事跡

心裡想著百姓,行動為著百姓 ——訪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張學林

一個共產黨員眼中的村支書

張學林和紅街村(組圖)

公僕本色

遠去的夙願

熱血鑄就忠誠

深沉的愛——記共產黨員姜煥芬

鮮紅黨旗下的普通小卒

好支書盧定華——記全國勞動模範、甘肅平涼四十里鋪鎮吳岳村黨支部書記盧定華

熱血鑄忠誠——記山西太谷胡村派出所指導員常冬青

草原牧民的好書記——達保

一位藏族公僕的故事——訪西藏自治區交通廳廳長加措

連隊「黨代表」——姜升立

博愛人生——記新時期的優秀共產黨員楊再勇

話說支書洛桑

生死行程六萬里——記優秀共產黨員、西藏邊防騾馬運輸隊隊長尹祥美

⑥ 求身邊平凡的黨員小故事

從手機中一條簡訊引發的回憶(記82歲的老戰士李有根)
今天我在手機中翻看原有記錄時,發現還保存著在2010年2月17號12點02分的簡訊「我父親在11點8分心臟己完全停止跳動」。這是一個怎麼令人震驚的噩耗呢。至今回想,仍使我唏噓不止……。82歲的李有根在這一刻與我永別了……。

發信人是省政協委員、英國浙江華人聯誼會會長李雪琳。她發信之時正在杭州的綠城醫院,爸爸的病床邊。全家人都圍在她父親李有根的身邊痛哭

還是在2009年的11月下旬,我手機里傳來了一個慈祥和藹的聲音「你是不是小朱?我是李有根,住在城西。想麻煩你來一趟幫我辦理捐獻角膜、遺體的手續……」我一聽這老伯的聲音相當親切,那種純凈、那種唯一、那種高尚的心願與感覺流淌在電波中。我好想馬上趕過去。而他呢,又關照我不急,把身邊急事辦完再去,多好的老人啊……。

就在2010年1月19日,那天我與他電話約好後,我開著電動車去了他家,老人1米8的高個,穿著紫紅的羽絨衣,頭戴毛線帽,笑容滿面的在小區大門口等我。他一見我就笑,那是種父愛般的微笑啊。他帶著我去了他家。哇,好大的一幢三樓別墅啊,鬧市取靜,而且環境幽雅。房前草坪上擺著五針松等高檔盤景,還有一張鞦韆椅…。哈哈!老人過的是天堂中的天堂日子呵。

陽光照在庭院的草坪上,那是種在冬天也不枯萎的進口綠草,我倆就在草坪上聊天。我知道了李伯童年在舊社會時很苦,經歷過很多磨難……。他對新中國共產黨是由衷地熱愛。他那一輩子的人體會比較深。他特自豪的還是他參軍之後,他說起在部隊里學習文化是他認為最鍛煉自已的歲月、特別是他參加了我們今天每一個人都了介的朝鮮戰爭。他當年在志願軍擔任通信兵、參加過幾十次火線戰斗。他說「在跨過鴨綠江時就己經遭到美軍飛機攔截了,毛主席當時的抉擇很及時……,我在炮火中看到電話線斷了差一截時,很緊急,馬上用雙手掐住電源兩頭連同電源先保證通話,這是常遇到的!」一句今天說來很輕松的話,當時可不得了啊。那種炮火連天,硝煙彌漫、火與血的考驗不是一般人能經受得了的……。他說的美軍地毯式轟炸後,半天聽不到聲音很煩惱。所以一遇到轟炸乾脆把雙耳塞得緊緊的。他說他還當過狙擊手。他的性格就是很沉著的那種…。

而他在朝鮮戰場上歸來後,又到杭州燈泡廠,擔任的是采購工作。他還說自己做采購時常常去廠里直購,免去了商場公司買的差價。他為企業很「摳門」啊!可愛的老人,我想起自己在自行車總廠做過的幾年采購與銷售工作,也一樣「摳」…,哈哈,我倆喝喝茶、聊得很投緣。我跟他說笑話「我給你當兒子算了,」

坐在我的面前的老人竟是這樣一位經炮火洗禮後又參加共和國工業建設至退休的英雄!又作出今後捐角膜遺體的決定。令世人動容,令人崇敬!共和國不會忘記您,我小朱就是您的兒子,不會忘記您!我見他喜歡我作奧運火炬手的照片,就送了張給他。

在那古紅木的茶幾上,他笑眯眯的簽下兩張角膜與遺體捐獻表格。他很沉著淡定的把自已的一生一世裸捐了給革命事業。他還在戰斗著……這就是這位老黨員偉大的人格。
他有個非常和睦美滿的家,老伴笑呵呵的搓了幾付棋牌回家。她說「老爺子自己一定要作的好事,我很尊重他的」。他還有兩個女兒,分別在英國、澳大利亞安家。而且都是事業有成。住的這套別墅就是女兒買給他們度晚年享清福的……。裡面精裝修、要啥有啥的。可老人衣著仍還是很樸素,連老伴都在我面前說「我們老李樣樣好,但想不通,太節約。現在節約這個習慣他現在又有個新名詞叫低碳…哈哈哈」。不過,他倆的生活起居絕對沒問題,身邊有女婿、外甥、保姆在照顧,不用擔心。

我臨走時說,李伯我給你拍幾張照片吧。他笑呵呵的翻開捐獻榮譽證書,坐在椅子上那慈祥的笑臉就成了我永久的紀念!我心想,這么好又作出對共和國巨大貢獻的老人,一定會平平安安的。

可是,可是,可是實在很痛心啊!就在最寒冷的1月份中旬吧,我接到了阿姨帶有點哭腔的聲音「小朱,老李不對得了,他在綠城醫院搶救,肺炎很嚴重…」

噢喲,我心疼得不得了,馬上趕去綠城醫院,該院鄭昶院長與我關系很不錯,我去了馬上找院長,全力以赴。他院是家省內有名的心血管內科醫院,已經在盡力把他從重症室搶救回來到了普通病房。我母親去世時也是這個肺炎到肺心衰,很兇險。每次發病初期一定要將炎症快速用西葯壓倒。可李伯怎麼啦……。我離開他時還笑呵呵的送我到小區門口吶

噢喲,好心痛,好心痛!阿姨與我在病床邊,這時李伯神志半醒狀態,掛著點滴插著氧氣,我看著一股難過。這難道就是一個多月前與我談笑風生的李伯嗎?

阿姨很慈愛的在他耳邊說「老李,小朱來看您了,」他用力睜開眼兩毫米看到我無力的說【「哦,…你太忙,…別管我」】我那心痛啊!胃裡什麼味都有,難過。眼中只覺得模糊。
阿姨在他耳邊說【「老李噢,你要挺住噢…那麼多人關心你…小朱來看你了…你要挺住…」「把毛病養好……我們還要再到澳大利亞、英國去旅遊噢……」「老李啊,你會好的噢……享福的日子還長呢…」「女兒們都馬上要回國來陪你了…」】
李伯喃喃的從喉嚨發出「哦,…哦」這是何等恩愛老伴的重病室里的留言啊。我都用隨身帶的小攝像機錄著錄著……。可沒想到阿姨還會這樣告訴他:
【老李,你託付我的事情我已同女兒們說過了…她們都同意支持你的…你放心哦…】
這時我錄像中眼睛睜不開的李伯聽到了,點點頭。【老李,…你高興的噢…】我錄像中的老軍人,抗美援朝戰火中的老戰士又用力的點點頭。
我忍不住輕輕地說道【李伯伯,你要挺過來啊,我愛您…】

這個真實場鏡沒有任何導演,只有兩位可敬可愛的老人與我三個人在雪白雪白的病房中,靜靜的,只有偶然進來換葯水的小護士。可是我彷彿在今天的場景中已經看到了在那從小看大的電影里的英雄倒下前與戰友親人們的決別。有些電影真的是來自於生活啊……。
手記寫到這時,我這眼睛濕了幾回。有些英雄不用拔高,李伯就是!阿姨要完成他的遺志,在生死離別之際,阿姨能這樣告訴這位82歲的老伴,說明她多了解這英雄的心願啊!阿姨也是平凡而偉大的英雄!這類英雄非常真,沒有任何的功利之心。那些在今天和平年代中為了點榮譽你爭我奪,刻意被拔高了的「英雄」與他們相比,多麼渺小、渺小極了。有的人一生不要有任何的獎杯。但他的經歷他的腳印足以證明他就是一生一世的好人!任何的私心雜念我都希望在這雪白的洗禮中凈化…。我多想將這一刻拍成電影,片名就叫做「為共和國永遠戰斗的老兵」

口碑是永恆的,永恆的……。李伯的慈祥、李伯病危口中還念我【你太忙…別管我】可想您在戰場上的時刻,你這習慣性的口語……。來看您的腳步太急太急,離開你的腳步太重太重。我真不想讓你捐獻,管他的什麼盲人不盲人。管他的什麼浙大醫學事業。我只想好人李伯病好起來。

終於我擔心的一刻來臨了,而且是2010大年初四。他小女兒雪琳在苐一時間用那句世界上最震撼、最傷心、最害怕的簡訊通知了我。我馬上趕到了醫院,就見到了本文開頭的一幕。我開始了最不願意干,我痛恨的工作。我不情願地電話分別打出。只有寧波紅會眼庫的機動力量最強。寧波眼科醫院吳國海院長被李伯之事深深打動,親自驅車前來。浙大醫學院也趕到醫院,在電梯口臨時設立的遺體告別廳前,我們眾人深深地三躹躬之後,就接走了李伯,我一直送到醫學院。唉!兩片完好透明的角膜去了寧波,移植給了兩位盲人。這兩位盲人,你知道感恩嗎?你知道奉獻你光明恩人的事跡嗎?世上那些混混沌沌混日子的人們,他們不了解十三億人口中還有種純粹高尚的人們一一請永遠記住【為共和國永遠戰斗的老兵李有根】。
女兒雪琳看著爸爸生前留下最後一段的錄像,眼淚像珍珠一樣……。

苐二天,所有的媒體、網站紛紛報道了李伯的故事,我拍的那張李伯笑容滿面拿著捐獻榮譽證書被報刊選用了,標題為【他的人生笑得如此燦爛】而我最惦記的是一下子沒了恩愛伴侶的阿姨。我每天打電話過去,抽空去看看她。她也是那句話「小朱,我曉得你很忙的,打了電話就行了,不要特地過來。工作要緊」。
去年的十月份去了寧波眼庫,看到眼庫捐獻者紀念牆上有李伯的事跡,也知道了受益盲人的術後情況良好。總算心安一點。

有的人活著,但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卻永遠活在我們的心裡!有的「人」活著望人把他捧得高高,可有的人死了還把愛留給同胞!有的「人」活著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別人的貧困與痛苦之中,可有的人把奉獻終身留給了自己!……
把與「老兵、李有根」相識三個月的故事告訴大家,請大家記住這為共和國永遠奉獻的軍人!〔4月4日清明追思〕

⑦ 國家優秀黨員小故事

黨員幹部如何做好榜樣,帶頭創先爭優?讓我們從身邊的小事看看咱們的黨員幹部。
響應黨的號令,塘坊鎮安泰村的一名一般老黨員,動員鄉親出勞力、出資金、出物質輔助殘疾人街坊,修造多少間被大雨沖毀的土房,讓窮途末路的孤兒鄰居有了新的住房。
2010年8月,塘坊鎮黨委書記冒著酷暑,慰問自己結的窮親,不僅送去了慰勞金跟慰問品,而且送去了問候語,與窮親親熱交換,指點出產,倡議率領致富的操作方式,人生感悟。
塘坊社區的一名個體工商戶黨員,他除了賣摩托車外,還從事修摩托、修自行車,配鑰匙等業務,在塘坊街道小著名氣。在創先爭優運動中,踴躍響應,自動提出幫扶離家不到100米的殘疾人的許諾,並常常到幫扶家,給他領導修車技術,幫他從本地購進自行車出賣,使幫扶對象的修車技巧逐漸提高,生意有了顯明改觀,致富開端有了途徑。
「創先爭優」如同縷縷東風,吹遍了重慶的各大區縣、各個鄉鎮、各個村落,也潤澤著黨員幹部們的心坎。讓他們求真求實,真正做到勤政為民甘於貢獻,兢兢業業幹事創業;讓他們用本人的進步思維去凝集大眾、引領幹部,進步先進思惟的引領力;恰是他們在貫徹黨的「破黨為公,摯著為民,」的主旨,為人民辦了很多看得見、摸得著、得實惠的好事、實事。

⑧ 一個共產黨員的故事

這張拍攝於1946年的老照片,歷經歲月湮埋而有些斑駁,我們應該珍視品讀的,還有照片中公安前輩走過的崢嶸歷程。
圖左者名叫武思平,時任山東解放區魯中行署公安局副局長。他原籍濟南長清縣,家中兄弟三人,自幼行俠好義、打抱不平,少年時代曾勇斗仗勢欺人的地方惡霸,當時的濟南報紙為此事作過報道,標題是:「武氏三兄弟痛打張四老虎」。武思平在1936年經山東省委書記黎玉親自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兄弟三人全部參加革命,長兄武跡滄1939年抗戰犧牲,次兄是著名書法家武中奇(建國後曾任江蘇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武思平1937年到延安「抗大」學習,同年畢業後擔任山東省委政治交通員,受組織指派,曾經多次成功往返延安,向黨中央毛主席報送資料。1943年9月,他在濟南執行任務時被叛徒出賣,作為「重點要犯」被押到俗稱「人間地獄」的日本特務機關「濼源公館」,監禁刑訊14天中受盡酷刑和利誘,先後被施以熱水燙、涼水灌、滾樓梯、捆釘床、火燒身、鉗拔牙、刀剜肉等酷刑,被摧殘折磨得奄奄一息,他還經受住了高官厚祿和美人誘惑,始終堅貞不屈、守口如瓶,被敵人稱為「硬漢」。在黨組織全力營救下,武思平終於脫離魔窟,經過治療身體逐漸好轉,又重新投入革命洪流中。

濟南「濼源公館」的日本特務頭子武山英一暗地裡佩服這位鋼鐵意志的共產黨員,曾在獄中利誘武思平,許諾封其為日偽「山東省會警察總署司法科長」。巧合的是,魯中行署公安局長高明宇(圖右者)也是慧眼識雄才,1946年6月力薦武思平擔任了魯中行署公安局副局長。建國後,武思平相繼擔任過山東省公安廳勞改局副局長、山東省民政廳副廳長等職務,文革中受到摧殘迫害,1975年9月去世

⑨ 共產黨員的故事

永遠的豐碑:陳延年

永遠的豐碑:謝子長

永遠的豐碑:百色起義領導人韋拔群

永遠的豐碑:「人民的堅強戰士」李碩勛

永遠的豐碑:視死如歸 抗日英雄狼牙山五壯士

東北抗日聯軍創建人——李兆麟

永遠的豐碑:「模範的革命軍人」——曹淵

「有名的工人運動的組織者」——郭亮

「共產黨人的好榜樣」━━彭雪楓

中國工農紅軍早期的傑出將領——許繼慎

永遠的豐碑:我黨年輕將才——盧德銘

永遠的豐碑:黃繼光式的英雄--許家朋

優秀黨員 革命烈士━━蔣先雲

永遠的豐碑:愛兵模範 殺敵英雄——王克勤

愛民模範━━歐陽海

紅軍優秀指揮員——王爾琢

寧都起義領導人——董振堂

永遠的豐碑:一不怕苦 二不怕死━━王傑

黨的宣傳活動家━━魏野疇

永遠的豐碑:王若飛

永遠的豐碑:江竹筠

永遠的豐碑:趙一曼

永遠的豐碑:李達

永遠的豐碑:雷鋒

永遠的豐碑:鄧中夏

永遠的豐碑:張太雷

永遠的豐碑:董存瑞

永遠的豐碑:瞿秋白

永遠的豐碑:趙世炎

永遠的豐碑:劉志丹

永遠的豐碑:楊根思

永遠的豐碑:留得豪情作楚囚——惲代英

永遠的豐碑:王盡美

永遠的豐碑:張聞天

永遠的豐碑:毛岸英

永遠的豐碑:毛岸英

永遠的豐碑:張聞天

領袖追悼的戰士——張思德

廣東農民王——彭湃

婦女先驅——向警予

民族之魂——楊靖宇

中國工農紅軍和八路軍高級指揮員——左權

革命者典範:方誌敏

革命者典範:何叔衡

革命者典範:董必武

革命者光輝典範:李大釗

「五卅」先鋒:蔡和森

永遠的豐碑:陳延年

來源:新華網

1927年7月4日晚,國民黨反動軍警將一個年輕的革命者押赴刑場。面對敵人的屠刀,這位革命者昂首挺胸,視死如歸。敵人喝令他跪下,他巍然屹立,毫不理會。幾個敵人強把他按下去。但敵人剛一鬆手,這位革命者一躍而起。敵人惱羞成怒,再一次將他強按在地,以亂刀殘忍地將他砍死。這位壯烈犧牲的革命者就是陳延年。

陳延年,又名遐延,安徽懷寧人,陳獨秀長子,生於1898年。1915年,陳延年考入上海法語學校專攻法文,1917年考入震旦大學攻讀法科。1919年12月下旬,陳延年赴法國勤工儉學。1921年,陳延年屏棄原先信仰的無政府主義,轉而信仰馬克思主義。1922年6月,陳延年與趙世炎、周恩來一起創建旅歐共產主義組織——中國少年共產黨,並擔任宣傳部長。同年秋,加入法國共產黨。不久,經中共中央正式承認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1924年10月,陳延年赴廣州工作,先後任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央駐粵特派員、中共廣東區委秘書兼組織部長、中共廣東區委書記。1925年6月,陳延年和鄧中夏、蘇兆征等人領導了震驚中外的省港大罷工。陳獨秀對國民黨右派採取妥協退讓的政策,陳延年堅決反對,表示雖然和陳獨秀是父子關系,「但我是共產黨員,我堅決反對妥協退讓的右傾機會主義錯誤。」1927年4月,陳延年接任中共江浙區委書記。同月,中共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選他為中央委員和政治局候補委員。

1927年6月,中共中央撤銷江浙區委,分別成立江蘇省委和浙江省委,陳延年任中共江蘇省委書記。6月26日,陳延年遭國民黨軍警逮捕。敵人為了得到上海中共黨組織的秘密,對陳延年用盡酷刑。但陳延年以鋼鐵般的意志,寧死不屈。敵人無計可施,遂將他殺害。陳延年犧牲時,年僅29歲。(完)

⑩ 身邊黨員的感人故事

半個世紀的守護
——記共產黨員謝秀英無私照顧殘疾鄰居48年的感人事跡

在瑞金市葉坪鄉腳陂村,提及48年如一日照顧鄰居的謝秀英,都誇她心地善良,為人厚道;而提及因病致殘、手腳變形、生活一直不能自理的楊龍南,人們在搖頭嘆惜之餘,無不為他有一個好鄰居而感到欣慰。48年就像一把帶有刻度的尺子,標記著謝秀英日日夜夜的辛勞與苦楚,也丈量出這位女共產黨員的愛心與善良。

一句「不忍心」引發的世紀守護
今年65歲的楊龍南有著一段不幸的遭遇。3歲時父親病逝,15歲時,原本體格強壯的他手腳關節經常發麻、腫脹,多次醫治無效,病情逐年加重。1962年,19歲的他下肢完全失去了知覺,雙手關節也開始慢慢變形,從此躺在床上,生活無法自理。冷酷的現實使他想到了死,不顧母親的苦苦哀求,接連三天三夜不喝一口水,不吃一粒飯,想以此了結自己的生命。
當時,住在他家隔壁的謝秀英聽說楊龍南想絕食自殺的事,她急忙煮了碗香噴噴的雞蛋掛面端到楊龍南床前,並一連幾天陪著他,勸說他要堅強活下去:
「作為鄰居,我不忍心看到你活活餓死呀!」、「每個人都會碰到困難,大家一起幫幫就過去了。」、「再難也得活著,活著就有希望」……
真情的開導,慢慢消融著楊龍南乾涸求死的心,喚醒了他求生的渴望。從此,謝秀英也開始了日復一日的照顧生涯。屋漏偏逢連夜雨。楊龍南30歲時,母親又因病去世,照顧楊龍南的重擔一下子全落在了謝秀英的肩上。

一條堅定信念譜寫的愛心頌歌
在常人看來,照顧殘疾人是件又臟又累的事,親人都不願意做,更何況是一個跟自己非親非故的人。謝秀英一名普普通通的農村黨員,用理想信念譜寫了一曲愛心頌歌,豎起了一座人間豐碑。
為了避免楊龍南患上褥瘡,謝秀英每隔幾個小時就要幫他翻一次身,每兩三天就要給他擦洗一次身體。天熱時,楊龍南那雙失去知覺的腿不時潰爛,會發出一股股惡臭,別人都躲得遠遠的,謝秀英卻不怕,每天堅持給他清洗雙腿,往往一洗就是一大把陳皮腐肉,她顧不上惡心,細心為他敷上葯物。天冷時,謝秀英每天一早就到楊龍南家為他燒上火爐取暖,晚上還得常去查看,有好幾個晚上楊龍南都滾落在地上冷得直打哆嗦,幸好謝秀英及時發現,避免了悲劇的發生。
為了不讓楊龍南感到寂寞,謝秀英不辭辛勞先後從別人那借來他愛看的武俠章回小說500多部。同時為了方便楊龍南找自己,細心的謝秀英特意幫楊龍南在床頭裝了部電話,把自己的號碼存在話機里,一遇到困難,他只要點電話上的重撥鍵就能找到她。
為了使楊龍南活得更有希望,2000年已經搬到圩鎮住的謝秀英琢磨著在圩鎮上租間房子給楊龍南找點事干。圩鎮出租房子有很多,可一聽說要給楊龍南住誰也不願意,謝秀英急了,她說:「就是一條小貓小狗死在路上,大家都會難過,何況是一個人,你們就忍心看他砸死在自己的危房裡,幫助楊龍南就是做善事,不要顧慮這么多。」功夫不負有心人,2002年,謝秀英如願在圩鎮上租了間屋子,趕緊把楊龍南接到了圩鎮上居住,同時張羅著幫他開起了一間日常生活用品店,為楊龍南點亮了希望之火。
48年來,謝秀英盡心盡力,沒有半句怨言地照顧著鄰居,使整整卧床不起48年的楊龍南思維敏捷、情緒樂觀。鄰居們都說:「要不是謝秀英的照顧,楊龍南根本活不到現在!」

一個農村黨員締造的大愛神話
今年75歲的謝秀英是一個擁有52年黨齡的老黨員,從小就受到在革命隊伍工作的叔父影響,經常幫叔父散發傳單、轉送文件、照料傷員。解放初期,謝秀英積極投身到新中國的建設中,1965年以前一直在原沙坪鄉做農村基層工作,先後擔任過鄉村幹部。如今,雖然在家務農,但她仍然堅守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崇高信念,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黨員先進性。
熟悉謝秀英的人都知道,她家裡的生活也很艱難,最小的兒子因患腦炎落下了痴呆。48年來,她既要照顧小兒子,又要幫助楊龍南,還要操持家務,經常累得直不起腰。過度操勞嚴重損傷了她的身體,多次在照料楊龍南的過程中暈倒在地。親戚朋友勸她先顧好自己再說,而她總說:「都是鄰居,何況自己還是黨員,再苦再累也得幫襯著他。」
獻愛心一時容易,難能可貴的是一輩子獻愛心。謝秀英的無言大愛感動著瑞金的每一個人,他們在為其執著精神感動的同時,紛紛伸出援助之手支持謝秀英的善舉。市政府相關部門以最短時間給楊龍南辦理了低保;住在對面的謝林生經常幫楊龍南到市裡進貨;隔壁的劉招娣每天一早就會為楊龍南送去一壺熱開水;村民家裡需要生活用品時都樂意到楊龍南店裡購買;農閑時,附近鄉鄰常來陪楊龍南聊聊天、拉拉家常;幾年來,先後有500多人為楊龍南捐款捐物……
腳陂村黨支部書記楊福林說,有了謝秀英這個好典型,這一帶的家風、民風都淳、都正,謝秀英就是一面鏡子,照著大家的德行。當有人問及謝秀英48年來有什麼感受時,她感慨地說:「作為一名黨員,我永遠不會後悔,只要楊龍南在,我就會一直守護下去。」

閱讀全文

與金融機構黨員小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理財保險的意義與功用 瀏覽:533
黃金藤價格價格 瀏覽:503
85港幣摺合人民幣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505
江蘇八方貴金屬軟體下載 瀏覽:344
證監會首批批准證券投資機構 瀏覽:928
趨勢投資利潤回吐 瀏覽:593
益民集團產業投資 瀏覽:398
平安綜合理財 瀏覽:461
不良貸款不良資產 瀏覽:307
如何用100萬來投資理財 瀏覽:793
縣域理財 瀏覽:425
理財王冠 瀏覽:623
理財客戶細分 瀏覽:16
st興業股票 瀏覽:136
怎麼購買印度基金 瀏覽:876
證券投資基金運作費用 瀏覽:84
企業如何通過基金融資 瀏覽:570
項目融資的結構 瀏覽:379
融資33 瀏覽:370
拆借信託 瀏覽: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