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互聯網金融產品經理具備哪些條件
一.明確並理解需求。金融的需求目前看有幾種:
1安全性,這個相對復雜的,最最需要基本功。安全需求首先是能理解整個體系,可以說,絕大部分的安全,在一般產品經理當前需求內,那是非常安全的,可以一旦放到更大的體系裡面,放到行內其他系統調用,甚至放到銀聯以及其他行外調用時候,無數安全規則實際上千瘡百孔。
2平常普通的需求。理解客戶到底為什麼想要這個需求,然後再想怎麼做,最後想從這個需求中如何獲得增益。如果順序倒過來,變成悲劇概率高。
3創新型需求,就我體會這個是最難的。創新型需求要求你首先理解銀行監管規則,創新是在規則底線上出活。
4上級需求或者要客需求。這種關鍵是要領會要客們發出這個需求的本質原因,尤其是還原場景,理解這個場景。
5同業需求,說來好笑,銀行業裡面又很多因為別人做了,所以自己要跟著做的需求。這種需求,你要理解其他同業為什麼做,真正的出發點,以及自己銀行跟著做,其著力點在哪裡。理解這些後,才不能被帶進溝里,要避免你明眼看著別人掉進溝里,但還要聽領導的跟著跳進去這種局面。
二、弄清楚需求之後,協調資源也很艱難。開發資源,測試資源,上線資源,後期維護資源。
三、運營。我一直羨慕那些能把產品運營的風生水起的神牛級別的產品經理,能弄來資源,能把資源投入到節骨眼上,能用很小的代價滿足kpi(很俗吧?但這是考核壓力呀!直接和獎金掛鉤呀),更牛的是,不僅僅能滿足kpi,還真正能讓產品在市場大放異彩。
易合齋科技 互聯網金融 創新型移動互聯網企業
2. 2016年互聯網金融產品經理有哪些值得推薦的書單
一、金融史(共10本)
《中國是部金融史》:陳雨露/楊忠恕,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3年
《中國是部金融史2·天下之財》:陳雨露/楊忠恕,九州出版社,2014年
《世界是部金融史》:陳雨露/楊棟,北京出版社,2011年
《金融可以顛覆歷史》:王巍,中國友誼出版社,2013年
《金融可以顛覆歷史2》:王巍,中國友誼出版社,2015年
《這次不一樣:八百年金融危機史》:[美] 卡門M.萊因哈特/[美] 肯尼斯S.羅格夫著;綦相/劉曉鋒/劉麗娜譯,中信出版社,2012年
《圖說金融史》:李弘,中信出版社,2015年
《美國貨幣史(1867-1960)》:[美] 弗里德曼,[美] 施瓦茨 著;巴曙松 等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百年中國金融思想學說史(第1卷)》:曾康霖,中國金融出版社,2011年
《中國金融通史》第一卷-第五卷:李飛/趙海寬/許國信/洪葭管,中國金融出版社,2008年
二、互聯網金融(共22本)
《互聯網金融》:羅明雄/唐穎/劉勇,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3年
《新金融時代》: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中信出版社,2015年
《互聯網金融手冊》:謝平/鄒傳偉/劉海二,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年
《新金融·新生態》:霍學文,中信出版社,2015年
《互聯網金融·即將到來的新金融時代》:姚文平,中信出版社,2014年
《互聯網金融框架與實踐》:李耀東/李鈞,電子工業出版社,2014年
《風吹江南之互聯網金融》:陳宇(江南憤青),東方出版社,2014年
《金融新格局·資產證券化的突破與創新》:林華,中信出版社,2015年
《互聯網金融商業模式與架構》:郭勤貴,機械工業出版社,2014年
《顛覆金融》:湯潯芳,企業管理出版社,2014年
《互聯網+普惠金融:新金融時代》,機械工業出版社,2015年
《互聯網金融模式與創新》:胡世良,人民郵電出版社,2015年
《沒有銀行的世界》:西蒙·狄克遜,電子工業出版社,2015年
《互聯網金融+:中國經濟新引擎》,王斌,機械工業出版社,2015年
《玩轉互聯網金融》:孫誠德,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5年
《金融e時代》:萬建華,中信出版社,2013年
《互聯網信貸風險與大數據:如何開始互聯網金融的實踐》:陳紅梅,清華大學出版社,2015年
《互聯網金融藍皮書:中國互聯網金融發展報告2015》,李東榮,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年
《互聯網金融研究報告·2015》:陳勇,中國經濟出版社,2015年
《互聯網金融藍皮書2015》,樂天/段永朝/李犁,電子工業出版社,2015年
《互聯網金融理論、實踐與監管》:範文仲,中國金融出版社,2014年
《互聯網金融邏輯與結構》:吳曉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年
三、互聯網金融法律(共7本)
《互聯網金融法律與實務》:李愛君,機械工業出版社,2015年
《互聯網金融法律與風險控制》:黃震/鄧建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4年
《互聯網金融法律評論》:許多奇,法律出版社,2015年
《互聯網金融法律集》:白潔/劉洪國,世界知識出版社,2014年
《互聯網金融法律風險防範實務指導》:劉永斌,中國法制出版社,2015年
《互聯網金融:中國實踐的法律透視》:吳曉靈,上海遠東出版社,2015年
《互聯網金融犯罪概說》:郭華,法律出版社,2015年
四、網貸P2P(共11本)
《中國P2P網路借貸:市場、機構與模式》:謝平/陳超/陳曉文,中國金融出版社,2015年
《P2P:中國式高收益債券投資指南》:陳文,機械工業出版社,2015年
《P2P網貸風雲:趨勢·監管·案例》:黃震/鄧建鵬,中國經濟出版社,2015年
《中國網路信貸行業發展報告:P2P網貸平台風險評級與分析:2014-2015》:黃國平/武旭川,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年
《lending club 簡史》:瑞頓(作者)/第一財經新金融研究中心 (譯者),中國經濟出版社,2013年
《中國P2P借貸服務行業白皮書2015》:零壹研究院,東方出版社,2015年
《中國P2P借貸服務行業白皮書2014》:零壹財經,中國經濟出版社,2014年
《中國P2P借貸服務行業白皮書2013》:第一財經,中國經濟出版社,2013年
《2014中國網路借貸行業藍皮書》:王家卓/徐紅偉,清華大學出版社,2015年
《2013中國網路借貸行業藍皮書》:王家卓/徐紅偉,知識產權出版社,2014年
《P2P網路平台運營手冊》:徐紅偉,同濟大學出版社,2015年
五、支付(共10本)
《支付革命:互聯網時代的第三方支付》:馬梅/朱曉明/周金黃/陳宇/季家友,中信出版社,2014年
《支付戰爭:互聯網金融創世紀》:[美] 埃里克·傑克遜(Eric M. Jackson)著;徐彬/王曉譯,中信出版社,2015年
《中國網路支付安全白皮書》,巴曙松/楊彪/朱海明,中國發展出版社,2014年
《移動支付理論與實務》:中國支付清算協會,中國金融出版社,2015年
《中國支付清算發展報告(2015)》:楊濤,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年
《中國現代支付體系變革與創新》:郭田勇,中國金融出版社,2014年
《支付結算理論與實務》:曹紅輝/田海山,中國市場出版社,2014年
《中國第三方支付有效監管研究》:楊彪,廈門大學出版社,2013年
《電子支付與網路銀行》:周虹,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
《中國支付行業的黃金時代》:馬晨明,人民郵電出版社,2015年
六、眾籌(共17本)
《互聯網+金融=眾籌金融:眾籌改變金融》:楊東/文誠公,人民出版社,2015年
《五板資本市場:眾創空間+孵化+股權眾籌》:張煥軍,中國商業出版社,2015年
《眾籌金融生態》:王玉祥/劉文獻/楊東,中信出版社,2015年
《中國式眾籌》:楊勇/韓樹傑,中信出版社,2015年
《互聯網金融第三浪:眾籌崛起》:盛佳/湯潯芳/楊東/楊倩,中國鐵道出版社,2014年
《玩轉眾籌》:魏來,機械工業出版社,2014年
《智慧眾籌》:霍學文/沈鴻/黃震,中國金融出版社,2014年
《眾籌:互聯網融資權威指南》:斯蒂芬·德森納,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年
《眾籌:傳統融資模式顛覆與創新》:盛佳/柯斌/楊倩,機械工業出版社,2014年
《股權眾籌》:郭勤貴,機械工業出版社,2015年
《贏在眾籌:實戰·技巧·風險》:楊東/黃超達/劉思宇,中國經濟出版社,2015年
《解放眾籌》:劉文獻,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5年
《眾籌之路》:舒元/鄭貴輝/耿雪輝/徐榮,中山大學出版社,2015年
《實戰眾籌》:張棟偉,文藝出版社,2015年
《眾籌服務行業白皮書2014》,柏亮,中國經濟出版社,2014年
《眾籌》:默德威娜·里斯-莫格/路本福譯,中國華僑出版社,2015年
《眾籌投資從入門到精通實戰指南》:[美] 舍伍德·奈斯(Sherwood Neiss),[美] 傑森·W.貝斯特(Jason W. Best),[美] 扎克·卡薩迪·多里翁(Zak Cassady-Dorion)著;陶尚芸,沈玉平譯,人民郵電出版社,2015年
七、互聯網銀行(共5本)
《互聯網銀行:美國經驗與中國比較》:廖理/張偉強/王正位/趙岑,清華大學出版社,2015年
《銀行3.0 移動互聯時代的銀行轉型之道》:布萊特·金,廣東經濟出版社,2014年
《互聯網銀行:數字新金融時代》:[英] 克里斯·斯金納(Chris Skinner)著;張建敏譯,中信出版社,2015年
《互聯網挑戰銀行:誰是21世紀的恐龍》:樊志剛/黃旭/胡婕,中國金融出版社,2014年
《互聯網+銀行變革與監管》:閻慶民/楊爽,中信出版社,2015年
八、虛擬貨幣(共7本)
《貨幣革命:改變經濟未來的虛擬貨幣》愛德華·卡斯特羅諾瓦(Edward Castronova)著;束宇 譯,中信出版社,2015年
《比特幣:一個虛幻而真實的金融世界》:李鈞/長鋏,中信出版社社,2014年
《加密貨幣虛擬貨幣如何挑戰全球經濟秩序》:[美] 保羅·維格納(Paul Vigna),邁克爾·J·卡西(Michael J. Casey)著;吳建剛譯,電子工業出版社,2015年
《爭議比特幣:一場顛覆貨幣體系的革命》:何建湘,蔡駿傑,冷元紅,中信出版社,2014年
《解密比特幣》:劉寧/沈大海著,機械工業出版社,2014年
《數字貨幣:比特幣數據報告與操作指南》:李鈞,龔明/毛世行/高航,電子工業出版社,2014年
《比特幣》:羅強/張睿,機械工業出版社,2014年
3. 金融互聯網的學習要從哪裡開始金融互聯網產品經理要怎麼學習
想當互聯網產品經理 首先要了解這個行業
了解產品經理 產品經理要做到什麼
這里推薦你看兩本書
《結網》
是糗事網路的創始人王堅寫的 可以說是互聯網產品經理的入門級的書,教會你很多基礎知識
還有一本本叫《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你只有學會了做產品經理 才能做一個好的 金融類的互聯網產品經理
4. 金融分析師助理的具體工作是什麼
可以從事的崗位有很多,例如投資咨詢顧問、投資銀行家、證券交易員、執行總裁、主席、合夥人、主負責人、投資總監、財務總監、會計師、審計師、市場、投資公司經理、證券分析師和固定收益分析師、投資組合經理等
介於每個人的情況都有所不同,以拿CFA從業者的投資分析師為例,為大家普及了金融人的職業發展之路。
一、Analyst(分析員)
投行中的Analyst(分析員)一般都是為各大院校應屆生准備的一個2年的program,剛畢業的大學生一般都會從此做起。既然叫做分析師,工作內容不外乎是一些數據分析、行業研究之類的工作,有些需要建立一些初步的模型,包括mergermodel、DCF、LBO等等,然後交給associate進一步review和加工。
研究結束,要使用PPT將研究結果呈現出來,所以這個崗位也會經常用到PPT。當然,作為一個初級崗位,很多情況下還會涉及到很多雜七雜八的事情,總是就是投行工作的基礎,也是鍛煉人的崗位。
這個崗位一般堅持3年時間久可以得到升遷,大多數金融人也是在這個崗位上開始學習CFA的,有前瞻性的大學生在畢業前就把CFA一級考過了,可以極大的縮短在基層工作的時間,兩年甚至很短時間就可以成為Associate,也就是我們要談的下一個崗位。
二、Associate(副經理)
Associate是比Analyst高一級的職位,要麼是從Analyst晉升而來,要麼是各金融專業高材生或者CFA持證人之類。作為Analyst的小領導,Associate仍然要做一些分析類的工作,不過是有點技術含量的工作,負責更復雜的建模。Associate還要根據公司或者上級的安排,分配任務,承擔administrativework,並且主要負責與客戶的溝通。
雖是領導,Associate的工作並不輕松,每天需要加班加點,並對全組工作負責。這個崗位需要一定的金融知識背景,所以很喜歡的MBA或者CFA持證人,即便是只通過了CFA二級考試,也會受到歡迎。通常員工會在此崗位上工作3到4年的時間,然後才能學到足夠的本事升到更高的位置上。
三、VP(副總裁或經理)
如果你順利進入到VP階段,那麼恭喜你已經得到了升華。VP泛指所有高層的副級人物,工作要指導Associate和Analyst,同時也要有一些外部環境的接觸。很多CEO忙不過來的工作都會交給VP負責。
VP的工作主要由兩大塊組成,一是充當projectmanager的角色,當D或MD接到deal的時候,負責executingthedeal,二是計劃所有需要的過程和任務分配給associates,並且確保順利進行。VP同時也是和客戶接洽以及聯系各個support的人比如accountant、lawyer等等的核心人物。
做到VP不容易,要得到晉升更不容易,行業內VP普遍工作3到15年才有機會晉升,除了經驗、能力、運氣,各種自我提升也少不得。大部分金融人在這個崗位上努力通過CFA三級考試,提交證書申請,如果已經是CFA持證人,那真是極好的。
四、Director(總經理、董事)
根據投行的規模不同,Director或有或無。Director負責重要的交易比如費用談判,交易策略和客戶會議。還有就是做營銷吸引客戶。MD工作性質與其近似,不過焦點在重要的客戶上。
五、MD(董事總經理)
Director3年左右就會升任MD(董事總經理)。MD級別有很高的業務收益指標以及維護重要客戶的責任,參與公司的整體戰略及業務方向制定。
MD再往上發展就會去做各個分支的管理人,或者是做CEO。這個時候如果沒有一張CFA這樣的很囂張的證書傍身就不合適了。
以上是一個典型的投行職稱序列,有些金融機構會設置一些中間職稱,比如assistantVP(AVP)即助理VP、seniorVP(SVP)即VP等,唯一不變的是對人能力的要求和證書的要求。
當然,CFA的在職業發展上的幫助不止如此,從職業發展的角度,一張代表了你金融理論過硬、工作經驗豐富的CFA證書,能幫你優雅地、高效地達成目標。現在vc/pe是一個很時髦的詞,國內也出現了很多風投成功的案例,想進入風投圈或者私募圈的金融人不在少數,如果沒有一張高含金量的CFA證書,恐怕連門檻都進不去呢。
5. 淺談互聯網金融產品經理必備能力和自我價值
感謝網路錢包高級經理降峰為我們帶來的精彩內容,以下是關於此次分享的整理。
主講人簡介:
降峰,2005年入行,目前任職網路錢包高級產品經理,中國首批互聯網個人網站站長,曾在粉絲網、海南航空集團、網路任職。美國亞傑匯商會創業孵化輔導員。組織多次線上線下培訓課程,成功打造互聯網產品經理入行及進階培養體系。
本次課程的主題是:互聯網金融產品經理必備能力和自我價值提升五步法,主要從4個方面說起:
1。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格局
2。互聯網金融產品經理的分類
3。自我價值突破五階段
4。互聯網金融平台的4大產品能力
關鍵詞:銀行發展、銀行分類、互金和金融的關系、如何自學、如何成長、風控、通道、收銀台、核心、支付、信貸、理財
一、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格局
1)金融的本質是什麼?
·金融為有錢人理財,為缺錢人融資;
·信用、杠桿、風險,三者是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
·金融是為實體經濟服務的。
2)金融與互聯網金融的關系是什麼?
降峰認為互聯網金融與金融在本質上沒有變化,只是在形式和手段上發生了變化。
讓形式更加豐富,讓用戶獲取的成本更低、信息的流轉更加快捷。產品能夠用更新穎的形式進行包裝,讓用戶更容易接受。這是互聯網金融給大家的生活帶來最大的變化。
3)銀行的分類有哪些?
三家政策性銀行、五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十二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以及城市商業銀行、民營銀行和農村商業銀行。
4)銀行的發展:
主要分為三個階段:
·對公業務和儲蓄業務階段
·大集中階段
·新核心階段
5)銀聯和網聯的產生
銀聯:將所有的銀行卡進行集中管理,支付變得更快捷。
網聯的產生背景:互聯網現在很多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出現,這種情況下政府需要介入,保證資金池的安全。
6)聯網金融平台都需要面臨四個點:
·推廣
·免費
·實體場景
·用戶習慣的養成、沉澱
案例分析:
支付寶和微信最大的區別是什麼?
降峰認為
支付寶:支付寶依託淘寶做了擔保交易,先有淘寶這個場景,後做支付。支付寶首次和銀行談判建立了快捷支付。為第三方快捷支付立下汗馬功勞。
微信:微信通過把轉賬包裝成紅包,吸引大量用戶參與其發紅包的功能中,讓用戶把銀行卡綁定在賬號上。而最值錢的用戶就是把銀行卡綁定在賬戶上的用戶。
二、什麼是產品經理
1)做產品經理需要知道什麼?
·稱謂的虛榮感
降峰認為產品經理在不同的公司可能會有不同的稱謂,不要被一些高大上的稱謂所迷惑。
·了解自己選好方向
無線產品、網站產品、數據產品、後端產品、金融產品的區別很大,需要明白自己的興趣、目前的能力和知識結構缺失來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向。
·他們都是你的幫手
RD:研發 FE:前端 QA:測試 UI:視覺 UE: 交互 BI:數據
產品經理工作中需要用到哪些軟體有哪些?
·AxureRP(適用於復雜交互的原型設計)
·Microsoft Visio都是工作中會用到的軟體
2)自我價值突破五階段
降峰認為不同階段的產品經理有不同的職責和工作內容:
·初學者、產品助理:分析競品,學習模仿,在熟悉軟體的情況下做出自己的產品
·產品經理:做一條完整的產品線
·高級產品經理和資深產品經理:構建架構圖和思考價值
3)快速自學路徑:
·進入角色,培養自身良性職業習慣
·突出特色,出色的產品經理必有獨立的思維
·做出產品,有產出,要有實戰,模擬習法
·多讀相關的書籍
四、互聯網金融平台四類產品能力
1)風險控制——金融的核心
·堅實數據支撐
·實時風險管控
·安全服務輸出
·多方外部合作
核心知識點:信用模型風控模型風險定價信貸理財黑名單的厚度黑產多頭借貸催收反欺詐服務
風險定價:降峰認為讓優質的借款人以較低的利率借款,質量一般的人以風險利率作為補充,借款利率也會相應提高
2)通道:通道的建設和完整度是支付公司的基礎競爭力
支付四要素:
·姓名
·銀行卡
·銀行預留手機號
·身份證號
3)收銀台——金融的上層建築
產品能力:核心支付產品,支持多平台多形式接入,為商戶提供完整的支付和結算解決方案。
4)商戶權益—金融的增值
產品能力:商戶管理系統+權益系統信息,財務資金管理
互動問答環節
Q1:從行業發展來講,做互聯網金融產品經理是個明智的選擇嗎?
答:目前做互聯網金融前景還是很好的我之前做過娛樂、電商,航旅類機票預訂,我認為做互聯網金融對個人素質要求比較高,應該先想清楚自己想做的方向是支付風控還是商務對接。如果是想跨行業進入互聯網金融的圈子,建議是從分類開始了解,有針對性去學。
Q2:不是金融出身的產品經理在互聯網金融領域是不是沒有優勢?
答:降峰認為互聯網金融產品經理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金融出身的,之前是在證券公司或者銀行工作的,他們可能會去做一些底層系統,例如通道,打款業務等會更具有優勢。還有一類是互聯網公司出身,那麼他們做前端,場景端,例如轉賬,信用卡還款,收銀台業務,資產管理、優惠券等會更好入手,也會更具有優勢。
Q3:入門金融產品經理的途徑和工具有哪些?比方說有什麼書籍、學習的社群、論壇、公眾號?
答:降峰認為?相關的分享課和知乎都是獲取相關信息的渠道,不建議大家水群,因為在群里大家往往會更加娛樂,能夠獲得的知識非常少,大家可以看一看書或者是約一些行業大拿來一下線下的交流。推薦大家看一個微信公眾號:創投圈,裡面有很多干貨。
6. 互聯網金融產品經理有哪些值得推薦的書
要是產品經理的話,有不少書可以推薦。但是專項的金融產品經理的話就沒有了。還要靠自己去接觸相應的崗位去了解吧!
7. 產品經理(互金行業)有前途嗎
有的,相信自己。現在互聯網金融也是比較熱門的。
8. 1小時讀懂互聯網金融產品經理
內容大綱:
第一部分:互聯網金融公司業務體系內的4類產品能力第二部分:互聯網金融的3大業務第三部分:想從事互聯網金融行業?收好這些實用建議
你將獲得:
1、對互聯網金融業務的大體了解2、對想求職或轉型的同學提供後續學習思路
一、你必須了解的互聯網金融平台4類產品能力
通過對一些基本的概念的詳細講解,輔以舉例的形式,降峰老師通俗易懂的讓大家迅速了解互聯網金融平台產品經理需要具備的能力模型。
風控、通道、收銀台、商戶管理權益是主要構成互聯網金融平台的4類產品能力,或者稱為基礎功能,是每個金融人都需要了解的,也是經常被提及的。
1、風控:顧名思義,就是風險控制,金融平台最重要的支撐能力。
除了金融平台和銀行外,我們用到的很多產品背後都有一套風控的邏輯,比如網站賬號體系。
舉個例子:大家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景,在異地、新設備等狀態下登錄網站,會提示存在風險,需要輸入額外的驗證碼;在銀行申請信用卡或白條業務時,雖然信息填寫很完整 ,但有時仍然會被拒絕。這都是背後的風控系統在進行相關的邏輯處理工作。
那具體風控系統在做哪些事情?拿銀行來說,一般銀行的風控部門主要在做三件事:
事前防損(事件發生之前進行資產的防損預測);監控止損(事件過程中實施的監控,防止發生異常情況);合規控制;
互聯網金融的風控也在做類似的事情,風控的核心有兩塊:風控規則和模型。
1.1 風控架構中重要的產品能力輸出又包括了堅實數據支撐、實時風險管控、安全服務輸出、多方外部合作 4個模塊。這背後依託的是機器學習和大數據的能力,其中機器學習是一個比較復雜的系統。(註: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 ML)是一門多領域交叉學科,涉及概率論、統計學、逼近論、凸分析、演算法復雜度理論等多門學科。專門研究計算機怎樣模擬或實現人類的學習行為,以獲取新的知識或技能,重新組織已有的知識結構使之不斷改善自身的性能)
而每個公司都有一套自己的風控策略,比如支付寶、微信支付,背後都有龐大的團隊在進行數據厚度和模型的建立。這里也可以提一下,風控的PM(產品經理)和RD(研發工程師)是一個門檻較高的職位,工作分工較細,同時專業度也很強。
1.2 風控作為互聯網金融產品重要的基礎功能之一,在平時的工作中經常在用戶體驗和打擾率的博弈間權衡和前行。簡單比喻風控,就是把有風險的壞人攔在外面,把好人放進來,讓壞人很難受,讓好人很舒服,這是產品想要達到的理想預期。
風控有兩個重要的核心知識點:能力+數據
先談談能力的部分,更多結合信貸風控的建設來舉例。
四項元素驗證:是用戶實名驗證的基礎,包括姓名、身份證號、手機號碼和一些基礎的用戶信息。風控的資料庫裡面有很多類似的欄位和規則,大部分都是主動獲取的,需要端能力來支撐,而且是一個不斷更新的過程。
黑名單的厚度:黑名單大家比較好理解,也比較常見,名單有黑名單,有白名單。黑名單是風控中的一種策略。厚度就是數據的豐富度。那麼針對黑名單來講,拿到越多越真實的黑產數據或者異常賬戶的名單,越有利於業務的良性發展。所以在日常工作中,會和很多機構一起完善和共建黑名單的生態,同時會進行一些共享合作。這是風控里雖小但很重要的一個環節。降峰老師對厚度這個詞希望大家多多理解。
多頭借貸:人是活的、是變化的,同一個人會在很多地方產生行為,有好的、有壞的,這就會產生多頭借貸。這個時候模型就起到了動態調節的作用,模型有兩種,一種是前置模型,一種是後置模型,它們解決不同的問題。
前置模型:解決一部分人信用預判和授信的問題,比如可以解決無業人員的申請問題;
後置模型:更多的是解決後期的反欺詐、後向行為(用戶後續的操作行為,以及交易層面進行的異常交易,在這個過程中發現問題並實時攔截)。
根據場景的不同,用到的模型和風控規則也不一樣。
黑產:比如說非法數據的竊取與交易,網路攻擊與敲詐勒索,網路詐騙,手機木馬、掛馬與人海戰術、打馬產業等等。黑產其實是一個很討厭的事情,但從事金融的每天都在和錢、和黑產打交道,所以每個平台也都為此努力著。
催收:作為信貸業務,我們把錢放出去,也要把錢及時收回來。所以說讓用戶及時還款、進行催收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
催收方法有很多,從輕到重。大家可以腦補一下,如果我們的信用卡逾期了,或是借了別人的錢以後,後續的一個場景。具體催收的策略,每個公司都不太一樣,在不同的時間段會採取不同的策略,也會有各種形式,比如APP、簡訊、人工催收、機構進行提醒等,最終目的就是把錢盡快收回來,因為很多人只是忘了,而不是惡意欠錢。所以說催收策略要根據情況進行調整,不一定一竿子打死,會採取逐步提醒,最終讓用戶把錢還回來的方式。
小結:
降峰老師在這部分提到,前段時間,國內某家合作機構發生了400次的信貸申請,但卻有700次的套現行為,這時候金融產品的風控異動關聯邏輯就會起到作用。我們會根據資料庫裡面存儲的終端號、用戶的賬號、交易的時間和交易數據進行多維度聯動的判斷,同時我們挖掘出每一個連帶的賬號、每一筆交易,把這些異常的賬號和交易進行一網打盡,這就是一個異動關聯的邏輯。
風控是最復雜的環節,很多時候我們並不能看到它的全貌,它是一個相對封閉的黑盒子,裡面的規則也是最高機密。所以站在用戶角度,一個產品如果在使用過程中感覺不到風控的存在,那麼這個風控系統就是成功的。
2、通道
通道的建設和完整度是支付公司底層地基能力的體現。
2.1 從能力上看,通道可以簡單分為收款、打款、鑒權這幾類。
降峰老師提到,比如:我們在支付平台完成一次付款需要收款的通道,發起一次余額的提現需要打款通道,在綁定一張新銀行卡的時候,平台需要驗證你的基本信息、基本卡要素、判斷卡類型(是信用卡還是借記卡、外地卡),同時進行身份核實,證明「你就是你」,這個時候要用到鑒權的通道。
中國的銀行有很多,其中包括很多的商業銀行,金融產品和銀行通道的合作數量、質量,決定了一個平台綁卡的支持能力和後續服務的擴展情況。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比如我們接入了一個香港外地卡的通道,那麼用戶就可以在你的平台上綁定一張香港的卡片並且進行後續的消費和扣款業務,我們稱為外卡收單,所以支持外卡就需要進行這種通道的合作。外卡分為萬事達、VISA等,每家都需要合作,才能支持這種卡組織卡的綁定和後續行為。所以說現在每家平台支持的卡列表都不太一樣,有的平台借記卡多一些,有的平台信用卡多一些。
2.2 從屬性上分,通道又可以分為快捷通道、理財通道、大額通道、代扣等很多細分。
那麼從業務模式上來講,不同的通道,只能幹符合自己的事情。在一定情況下,它是不能混用的,因為裡面有合規的要求。比如說我們購買理財,可能需要走理財的通道,如果你只有一個快捷的通道,中間是不允許進行這樣的操作的。最近合規比較嚴,有很多實名認證,包括轉賬限額的一些要求,所以最近每家支付公司都在對合規要求進行系統的整改。
2.3 每接入一家銀行,通道其實需要付出很多努力。
其中涉及幾個環節,首先是商務談判,清算規則的制定、對賬文件、退款介面、還有訂單關聯的邏輯,包括財務後台怎麼去進行對賬的驗證,發生異常數據時怎樣進行調賬,這樣的事情都需要前期去談清楚、說明白,並且進行相關的調試和開發,才能完成一個通道的接入。
在整個過程中,通道其實也有維護的情況,我們會遇到臨時維護和某個通道臨時下線,所以說通道是一個不斷動態調整的過程。
比如:A用戶是招商銀行的卡,需要講錢打入另一個招商銀行的賬戶,那麼我們最好用直連通道,就是用招行的通道進行資金的劃撥,如果沒有接入招行的通道,或者招行通道臨時維護,那麼這個時候有一種解決辦法叫做跨行清算,就是通過其他銀行進行繞道清算。
央行「超級網銀」就可以進行跨行的結算。負責這類產品的PM就需要懂很多財務、結算、還有合規的知識,而且他們一般在基礎賬戶組、或者是底層支撐組這樣的體驗線。
3、收銀台
聊完了通道,降峰老師曾經參與了收銀台項目的建設,下面說一下收銀台。
收銀台是離大家最近的產品。綁一張銀行卡、輸入密碼、消費扣款、收到扣款的簡訊和溫馨提示,這些流程都是在收銀台內完成的。
收銀台是整個產品中的一個上層結構,它更多的是完成用戶端的支付能力,然後將錢結算給商戶。同時不同的收銀台會有很多的形式,會適配不同的商戶和業務來進行接入。
下面是收銀台的核心知識點,列了部分典型的類型。
3.1 線上收銀台,種類很多,除了大家熟悉的支付能力外,目前市面上出現了所謂的第四方支付公司,將以上提到的常見支付能力進行集成輸出,打包提供給中小型商戶使用,這樣可以大大的節省成本。中小型商戶只需接入這一家,就可以使用很多四方支付平台。
3.2 線下支付大家日常中用的很多。如掃碼支付,普及率很高。
3.3 除了以上,還有比較新型的銀聯雲閃付、Apple Pay。雲閃付和Apple Pay底層的邏輯是一樣的,就是銀聯的閃付pos機,由此可以看出,蘋果支付和銀聯的合作關系還是比較緊密。
4、商戶管理權益
談完這些能力,降峰老師談談下面的部分,作為一個完整的金融生態閉環,商戶管理系統是重要的後台能力。
這個後台包括很多的子模塊,比如說資質的申請、認證、訂單的管理、賬戶的管理、資金流的管理、還有子商戶的管理等,每個模塊需要互相配合,完成各自專業的事情。
大家知道商戶現在不是單純地只需要一個基礎管理體系,它也很在乎用戶體驗,也需要更多的營銷能力來進行支撐。權益管理和營銷管理的能力已成為各個平台爭奪的資源,讓商戶資源、平台資源最大化的利用、共贏。那麼如何利用這些營銷工具更好的獲客和促成轉化的留存?也是需要一套完整的能力和一套系統去支撐。
小結:
每個產品能力都是一個獨立的團隊在負責,PM日常工作會思考如何取捨功能、找到核心功能點、將功能進行優先順序的排序來逐步的滿足用戶和商戶的需求,同時需要進行漏斗的分析,看哪個功能對用戶是最有用的、用戶在哪兒個緩解流失最多。
二、互聯網金融的3大業務——支付、理財、信貸
在市面上每類業務都有獨立的公司和app的存在,也有這樣的綜合體的公司/APP,比如說支付寶、京東金融和網路金融,這三大業務其實都有涉獵。這3大業務的支撐作為一個底層的能力,相互依託,相互獲客。
支付是最底層的一個能力,在用戶進行理財和信貸借款時,都需要用到收銀台和支付這樣的能力進行支撐,同時三者又是一個互相耦合的關系,會進行互相的促進。
三、想從事互聯網金融行業?收好這些實用建議
當你在一個類金融公司入職,或者最開始選擇產品方向的時候,3大業務能力差異和知識結構差異還是挺大的,後兩者需要更多的是知識的沉澱和知識背景,才可以做的更好。降峰老師彈到下面幾個場景:
3.1 比如說理財和基金需要很多專業的知識,信貸業務也是一個相對垂直的領域。當然,如果你只是一個執行層面、負責其中的一個模塊的話,你可能不需要了解很全面,專注一個點去深扎即可,這也是大部分產品經理目前的一個工作狀態。
3.2 如果說你去了一個理財方向的公司,恰巧面試的也是一個理財方向的產品經理,又恰恰是偏前端或者說是偏業務的一個產品,那你可能需要了解一些詞,比如說安全性、收益性、流動性、時間性等這些都是什麼意思?同時還需要明白活期、定期、保險、轉讓、眾籌等這些理財產品,每一種產品的特性和差異點。
3.3 那麼,如果你面試的是一個支付方向的產品,那麼你可能需要了解這些知識:什麼叫非銀行支付機構?什麼叫合規?一類賬戶、二類賬戶、三類賬戶分別是什麼意思?同時,你可能還會了解到收銀台,收銀台有哪些形式?每種形式大致的流程和競品的情況?收銀台里邊的一些基本的功能?還有它本身背後存在的一些邏輯?
小結:
降峰老師在最後總結到,大家應該也發現了,每種業務需要了解的知識點和方向,其實還是不太一樣。了解了這些路,才能更好的看準坑去跳,跳之前也要掌握必備的技能,了解基礎的知識,而不是什麼都看,什麼都不精。有興趣的可以私下聯系降峰老師。老師的微薄可以搜索 i旋風 風風無敵。
降峰老師2005年入行,目前任職網路錢包高級產品經理,中國首批互聯網個人網站站長,曾在粉絲網、海南航空集團、網路任職。美國亞傑匯商會創業孵化輔導員,麥子學院等平台的高級講師。
9. 與互聯網相關專業有哪些
與互聯網相關的專業列舉如下:
1、電子商務應用、動漫藝術設計、數碼影視設計、網路高級技術工程、網站開發高級工程、軟體開發工程、環境藝術設計、廣告傳媒設計;
2、界面工程、前端架構(分偏重JS和CSS兩個方向)、信息審核 、網站策劃 、營銷策劃、互聯網運營 、數據分析、系統維護(UNIX,LINUX,WINDOWS)、網站維護、網路工程;
3、資料庫管理、系統分析、數據存儲、安全工程師、資料庫工程師、搜索引擎、架構設計師、RIA開發人員、系統工程 、軟體測試工程師客戶端開發工程、數據挖掘工程、計算機網路、計算機軟體;
4、圖形圖像設計、計算機應用、互聯網營銷、網路銷售、網路營銷、IT工程、APP技術架構、互聯網金融、智能家居、物聯網、網路自媒體、O2O物流、互聯網產品及交互設計、互聯網金融、平面設計,UI設計、電競等專業。
其中,不需要學習編程的專業有動漫藝術設計師、UI設計、電競、環境藝術設計、廣告傳媒設計等專業。
10. 互聯網金融前端產品經理和後端產品經理的區別
互聯網金融產品經理不但需要滿足互聯網知識的儲備,還必須要懂金融知識,能夠製作出更適合金融行業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