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企業在金融危機中如何應對「消費降級」
1、強化企業管理
企業管理是企業永恆的話題,哪怕是在「和風細雨」的市場競爭下,企業管理也是企業制勝的最重要法寶。日本豐田汽車公司能夠在強手如林的世界汽車廠商中崛起、發展、壯大,很大程度上得益於豐田公司的生產方式。這種科學的精益生產方式,其核心的一點就是不斷改進管理,不斷挖掘管理潛力,向管理要效率,向管理要競爭力。
如,1997年爆發的亞洲金融危機使韓國的三星集團深受重創,公司負債達170多億美元,裁員達30%,幾乎到了破產的邊緣。在這個生死攸關的時刻,三星集團果斷調整發展戰略,從大規模OEM製造業務及時轉向以電子、金融及服務業為其核心業務,經營核心轉向以自有品牌-全球品牌網-、數字技術為主,最終獲得重生,成長為引導信息時代的「數字企業」。
經濟危機也會給那些管理完善、實力強大的企業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擴大領先地位的機遇。金融危機中許多經營不善企業會瀕臨破產的邊緣,此時有實力的企業可以用比較低的價格進行兼並和收購,以提高自己的市場佔有率,擴大自身的競爭優勢。
2、改變價格策略
經濟危機時期消費者對價格相對更加敏感,更加註重產品的性價比,因而企業必須讓消費者感覺到自己的產品是最劃算的。
(1)要靈活應對價格結構的變化
在金融危機下,持續上升的企業成本和不斷下降的消費需求,兩者可能會引起價格的劇烈變化。如果企業不對定價政策保持高度關注並對市場做出快速響應,企業可能一下子就會進入危險的境地。
(2)提高產品的性價比
多種功能產品會比單一功能的產品好賣或以相同的價格提供質量更好的產品,比如提高耐用性,增加一些顧客需要的功能。這樣做的結果是企業保留了那部分忠誠度和購買力都比較高的顧客,維護了市場佔有率。
(3)調整盈利模式
企業可以通過市場調查和深入研究分析自身的盈利能力和服務成本,通過減少發貨頻率、減少銷售支持服務或通過其它渠道獲得訂單等措施,降低客戶服務成本。在服務成本的壓縮下,重新調整自己的價格和盈利預期,保護市場佔有率和客戶滿意度。
(4)改變定價思維
用「服務第一」取代「價格第一」。如,在中國實行「黃金周」制度以來,不少旅遊景區習慣用提高門票價的方式實現贏利,結果高票價擋住了不少消費者的腳步,反而導致了景區收入的減少。市場規律表明,「優質服務、低廉價格」才是刺激消費的正道。通過增加對產品服務,贏得消費者的心,這才是定價的新思維。
3、調整促銷策略消費者在變化,企業的營銷策略也要隨之而改變,企業必須定製合理的市場營銷戰略,以反映當前環境且不會忽略長期穩定性。
根據美國的一項商業調查顯示:那些在危機時期沒有降低廣告預算的企業在經濟復甦以後,平均銷售額翻倍,利潤增加75%。相比之下,那些降低了廣告預算的企業的銷售額和利潤的增長要少30%~44%。
促銷活動對市場部來說可能是一件例行性工作,但是要在金融危機下做好促銷工作就不是那麼的容易了。經濟危機時期,消費者更加註重的是促銷活動能否給他們帶來經濟利益。因此企業應該有選擇地進行一些促銷活動,如贈送優惠券、現金獎勵或價格折扣等,使得消費者能夠感覺到價格實惠,以刺激其購買慾望。日本的連鎖零售商Ito2Yokado和Daiei曾進行過一次促銷活動,他們給顧客提供5%的價格折扣,而這正好是顧客需要支付的稅收。這項促銷活動後來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例如,天津市百貨大樓加大了促銷力度,在節假日期間推出了「滿180 減138」改為「滿80 減55」,力爭同類商品在同業中價格做到最低,大力度促銷,雖然把利潤率降低了,但由於銷貨量擴大,總利潤卻並沒有減少。
企業不但要積極地給顧客提供經濟刺激,也應該加大對經銷商的鼓勵,比如給他們提供更多的現金返還,使得他們能夠在困難時期仍然保持積極性。
總之,企業應該根據自身的情況進行一些其他促銷策略的調整,盡可能地趨利避害,降低經濟危機對企業的沖擊。
4、提升創新能力
消費者常常會被一個產品的技術、功能和情感益處的聲明所征服,這可以為商家提供掙錢的好機會。單憑提供折扣不足以在衰退中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然而,創新是保護利潤率的有最力杠桿。
創新能力已成為決定企業持續競爭能力的主要因素。企業只有把資源優勢和勞動力成本優勢與創新能力相結合,才能真正形成持續的競爭優勢。
此次金融危機中,中國部分勞動密集型出口企業和傳統技術企業受到的沖擊較大,而一些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則顯示出較強的抵禦風險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
上世紀70年代日本汽車企業抓住石油危機對小型節能車的迫切需求,迅速組織開發出可節油25%~30%的新車型,成功佔領全球市場,迎來了飛速發展的黃金期。現在的能源危機現象越來越突顯,企業如果通過技術創新,開發出即方便又省錢新能源產品來,同樣也能在金融危機的市場上獨領風騷。
2. 從金融學角度講,利率下跌時,我們應該如何改變經濟行為
利率下行代表市場上資金供應寬裕,也就是說錢不值錢,那麼自然應當將資金轉變為存在升值可能的資產,或者乾脆消費,因為這種情況通常伴隨物價上漲,貨幣存在銀行的利息增長比不上物價或其他資產升值的速度。
3. 金融學問題
其實這是個算術題,以美元記,美元升值就是人民幣貶值,升值5%就是6.8*1.05=7.14,美元貶值5%就是6.8*0.95=6.46。供參考。
4. 結合中國當前經濟形勢談談利率變動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從金融學角度來看)
5. 根據金融學、經濟學原理,從貨幣政策的角度分析2012年中國GDP及CPI同步下降的成因。急,在線等!!!
首先中國GDP沒有下降 只是增速回落而已;增速與物價回落是通貨緊縮的局部表現 cpi由供求雙方決定 cpi過去的上升是由於經濟過熱與貨幣超發造成的,當前的狀態屬於需求萎縮,ppI也在下降 說明實體經濟需求不振 實體經濟不振對GDP影響不大 即使民營經濟都死光 靠國有企業和幾個過熱行業仍然能把GDP數據做上去 國有大銀行呀 房地產呀
6. 從不同角度談論當今社會錢是不是越來越不值錢了 金融學的論文題目
既然是金融學那就應該首先明白你的錢指的是什麼?貨幣還是價值或是其它。其次搞清你的「值錢」是和什麼作對比的,價值是相對的。再次,你應該弄清當今社會什麼在「貶值」什麼在「升值」,社會是一個復雜的整體,但同時它又是由每一個個體組成。
小弟斗膽提議可從如下方面考慮:金融學論文一定要從金融寫起嗎?為什麼會有金融?金融是指經濟嗎?對於不同的人,不同時期,金融的概念一樣嗎?只有人類有金融嗎?如果不是,其他的金融與人類的金融有何異同?若有不妥,勿笑!
呵呵
7. 用金融學角度分析從緊的貨幣政策與通貨膨脹關系
通貨膨脹分為需求拉動的通貨膨脹以及成本推動的通貨膨脹。
需求拉動的通貨膨脹是指總需求超過總供給所引起的一般價格水平的持續顯著的上漲;成本推動通貨膨脹是指在沒有超額需求的情況下由於供給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價格水平持續和顯著的上漲。
緊縮性貨幣政策市通過削減貨幣供給的增長來降低總需求水平,在這種情況下,取得信貸比較困難,利率也隨之提高,因此,在通貨膨脹嚴重時,多採用緊縮性貨幣政策。
貨幣政策一般採用以下幾種工具來改變貨幣供給量:再貼現率政策 公開市場業務 變動法定準備率。
8. 金融危機下各國都採取刺激消費的政策,從環境學的角度你認為對環境保護有何作用
人類很多做法本身就對環境有損害。
在金融危機下的刺激消費政策很多都是建立在損害環境的基礎之上的!
例如,我國的汽車稅收政策,為了鼓勵消費者購買小排量汽車而降低收稅的辦法,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汽車消費,但是,是北京等大城市的交通日益瀕臨崩潰!這些刺激消費之下的汽車CO2排放量。可想而知,對我們的環境,損害有多大!
一定程度上,消費是建立在生產的基礎之上,刺激消費,人類是在更快速度上掠奪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