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假定中國人民銀行上調了金融機構存貸款基準利率,你認為這種調整會如何影響人民幣匯率
利率上升會導致匯率上升。
利率變動對匯率的影響
1.利率政策通過影響經常項目對匯率產生影響。當利率上升時,信用緊縮,貸款減少,投資和消費減少,物價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進口,促進出口,減少外匯需求,增加外匯供給,促使外匯匯率下降,本幣匯率上升。與利率上升相反,當利率下降時,信用擴張,貨幣供應量(M2)增加,刺激投資和消費,促使物價上漲,不利於出口,有利於進口。在這種情況下會加大對外匯需求,促使外匯匯率上升,本幣匯率下降。實際利率的下降引起外匯匯率上升、人民幣匯率下降。
2.通過影響國際資本流動間接地對匯率產生影響。當一國利率上升時,就會吸引國際資本流入,從而增加對本幣的需求和外匯的供給,使本幣匯率上升、外匯匯率下降。而且,一國利率的提高,促進國際資本流入增加,而資本流出減少,使國際收支逆差減少,支持本幣匯率升高。與利率上升相反,當利率下降時,可能導致國際資本流出,增加對外匯的需求,減少國際收支順差,促使外匯匯率上升、本幣匯率下降。
匯率變動對利率的影響匯率變動對利率的影響也是間接地作用,即通過影響國內物價水平、影響短期資本流動而間接地對利率產生影響。首先,當一國貨幣匯率下降時,有利於促進出口、限制進口,進口商品成本上升,推動一般物價水平上升,引起國內物價水平的上升,從而導致實際利率下降。這種狀況有利於債務人、不利於債權人,從而造成借貸資本供求失衡,最終導致名義利率的上升。如果一國貨幣匯率上升,對利率的影響正好與上述情況相反。其次,當一國貨幣匯率下降之後,受心理因素的影響,往往使人們產生該國貨幣匯率進一步下降的預期,在本幣貶值預期的作用之下,引起短期資本外逃,國內資金供應的減少將推動本幣利率的上升。如果本幣匯率下降之後,人們存在匯率將會反彈的預期,在這種情況下,則可能出現與上述情況相反的變化,即短期資本流入增加,國內資金供應將隨之增加,造成本幣利率下降。如果一國貨幣匯率下降之後能夠改善該國的貿易條件,隨著貿易條件的改善將促使該國外匯儲備的增加。假設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外匯儲備的增加意味著國內資金供應的增加,資金供應的增加將導致利率的降低。相反,如果一國貨幣匯率上升將造成該國外匯儲備的減少,則有可能導致國內資金供應的減少,而資金供應的減少將影響利率使之上升。
㈡ 存款保險制度實施以後金融機構利率會不會降低
可能會導致存款利率上浮
存款保險使銀行可貸資金大幅減少,存款價版格戰打響,銀行為權爭奪存款或上浮利率。
雖然銀行可能不會這么快倒閉破產,但是理財專家表示,50萬元的限額只針對同一存款人在同一家銀行的存款本金和利息,超過限額的儲蓄大戶可以把存款分散在多家銀行。目前銀行的攬儲大戰已開打。11月21日,央行降息,並允許銀行擴大存款利率浮動上限,多家中小型銀行在新存款基準利率的基礎上「上浮到頂」。如南京、寧波、恆豐等銀行活期、一年期、三年期、五年期的存款利率均上浮20%。以一年期存款利率為例,上浮1.2倍為3.3%,按10萬元的存款計算,與基準利率相較利息相差550元。中長期存款的差距更大。
在經過非對稱降息後,多數銀行為爭奪存款或會將利率按基準上浮到頂。
以2014年三季度數據為基準,16家上市銀行75.6萬億元的存款總額,按照目前市場預估較高的存款保險比例0.15%以及各家銀行三季度的存貸比計算,存款保險使得16家上市銀行可貸資金減少約811億元。分析認為,不排除未來國有大行將先後上浮存款利率,但是存款利率的上升,直接帶出的問題就是存款成本的上升。
㈢ 中國人民銀行對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的存貸款利率為
存款准備金是指金融機構為保證客戶提取存款和資金清算需要而准備的在中央銀行的存款,中央銀行要求的存款准備金占其存款總額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備金率(deposit-reserve ratio)。2011年以來,央行以每月一次的頻率,連續四次上調存款准備金率,如此頻繁的調升節奏歷史罕見。2011年6月14日,央行宣布上調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也是央行年內第六次上調存款准備金率。2011年12月,央行三年來首次下調存款准備金率;2012年2月,存款准備金率再次下調,專家稱預計年內存准率或下調2至4次。
存款准備金,也稱為法定存款准備金或存儲准備金(Deposit reserve),是指金融機構為保證客戶提取存款和資金清算需要而准備的在中央銀行的存款。中央銀行要求的存款准備金占其存款總額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備金率。中央銀行通過調整存款准備金率,可以影響金融機構的信貸擴張能力,從而間接調控貨幣供應量。RDR,即RMB Deposit-reserve Ratio,全稱為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存款准備金,是限制金融機構信貸擴張和保證客戶提取存款和資金清算需要而准備的資金。法定存款准備金率,是金融機構按規定向中央銀行繳納的存款准備金占其存款的總額的比率。這一部分是一個風險准備金,是不能夠用於發放貸款的。這個比例越高,執行的緊縮政策力度越大。
http://ke..com/link?url=-wt2gCtcCy5-REIOF-BPBQFh73djFg4yp3ce4Ble21q
㈣ 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後,可能會出現
上調存貸款基準利率,存款者從存款得到的利息收入就會增加,人們內就會把手中的閑置資金容更多的存進銀行,從而就會減少自己的消費。對於貸款者來說,借款成本就會增加,他們就會縮減自己的借款規模,減少投資。兩者一增一減,就會使市場上的貨幣流通數量減少,在通脹的情況下,有利於壓低物價,防止經濟過熱。
㈤ 人民銀行上調金融機構超額准備金存款利率,對貨幣供給的影響有
A.金融機構超額准備金存款下降 錯 由於超存利率上調,金融機構會增加存在人民銀內行的超額准備金存款容,獲取更多收益
B.貨幣供應量增加 錯 超存增加,銀行可用於放貸的資金變小,等於減少貨幣供應量
C.貨幣供應量減少 對 同上
D.基礎貨幣量增加 錯 人民銀行沒有增加基礎貨幣投放
㈥ 金融機構存貸款利率和下列利率一樣的嗎
1、利率是一定時期內利息額與本金的比率,是衡量利息高低的指標,有時也被稱為資本的價格。按資金使用性質分為:存款利率和貸款利率。按期限分為:活期、定期,定期又分為3個月、6個月、一年、三年、五年。按法律約束分為法定利率和市場利率。
2、法定利率,是指政府金融管理部門確定的利率,也稱官方利率。金融機構在實際執行中,可以在官方利率的基礎上做規范的浮動,浮動幅度范圍一般和法定利率同時公布。目前我國執行的金融機構存貸款利率是存款只設上限,貸款只設下限,但同一家金融機構的存款利率在國內一致。貸款利率可以一單一簽。
3、再貸款利率是指中國人民銀行對商業銀行發放的再貸款的利率,也稱為基準利率。再貼現率是指商業銀行持已貼現票據向中國人民銀行申請再貼現貸款時,執行的再貼現利率。
4、法定存款准備金利率,是指商業銀行依法向中國人民銀行交存的存款准備金,由中國人民銀行向其支付利息的執行利率。超額存款准備金利率是指商業銀行向中國人民銀行交存的超過其法定存款准備率水平以上的存款准備金,而由中國人民銀行向其超額部分計付利息的執行利率。
5、市場利率是指我國的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回購市場利率、國債二級市場利率等,完全由市場自定。
如果我沒說清,請回貼繼續提問。
㈦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07 年9 月15 日起,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金融機
答案D
本題考查的是上調金融機構存貸款利率的意義,上調金融機構存款利版率無疑將可以增加居權民的利息收入,所以D正確;上調利率不會改變商業銀行資金的投放和回籠速度,所以A排除;銀行通過吸收存款和發放貸款並及時調整利率可以健全國家宏觀調控體系,但不是「建立」,所以B的觀點太籠統;C的觀點正好與題干相反,因為上調貸款利率會增加企業的債務負擔。"
㈧ 請教「金融機構法定存貸款利率」與「中央銀行基準利率」的解釋與區別
金融機構法定存貸款利率各大金融機構法定存款准備金的利率。
所謂法定存款准備金,是指金融機構為保證客戶提取存款和資金清算需要,而須放在中央銀行的存款,提高准備金率意味著金融機構可用來放貸的資金減少;降低存款准備金利率意味著商業銀行可以獲得的利息收入降低。而超額准備金存款,是指金融機構存放在央行、超出法定準備金的部分,主要用於支付清算、頭寸調撥或作為資產運用的備用資金。
基準利率是人民銀行公布的商業銀行存款、貸款、貼現等業務的指導性利率,各金融機構的存款利率目前可以在基準利率基礎上下浮10%,貸款利率可以在基準利率基礎上下浮20%。
基準利率是金融市場上具有普遍參照作用的利率,其他利率水平或金融資產價格均可根據這一基準利率水平來確定。基準利率是利率市場化的重要前提之一,在利率市場化條件下,融資者衡量融資成本,投資者計算投資收益,客觀上都要求有一個普遍公認的利率水平作參考。所以,基準利率是利率市場化機制形成的核心。
㈨ 為什麼央行多次大幅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和存貸款基準利率
這是央行的從緊貨幣政策措施
是為了防止經濟過熱 防止物價上漲轉變為普遍的內通貨哦鞥張
有助容於抑制投資過熱 平抑物價 緩解通脹壓力 推動國民經濟的穩定健康發展
銀行:上調存款准備金率使得銀行可貸資金減少 目前銀行盈利主要以存貸利差為主 信貸資金的減少對銀行利潤有負面影響 尤其對中小銀行 城市商業銀行 農信社的影響 使其面臨資金緊缺的流動性風險
企業:上調利率 資金使用成本上升 企業信貸成本上升 而且銀行可貸資金的減少 必然優先考慮大客戶 優質客戶 使得企業融資難 尤其是中小企業融資更是雪上加霜 對於對銀行信貸資金依賴較重的行業 比如房地產行業影響較大 對於新興行業和企業不利
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 主要是對其投資的影響 利率的上調使得大量市場流動性從樓市股市中撤出 對房地產投資者有打壓作用
但是總體來說 有利於銀行信貸結構調整 盈利模式的轉變 有利於企業的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 推動環保行業和企業的發展
有利於解決流動性過剩局面 實現經濟的軟著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