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論述以余額寶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的產生背景特點以及未來發展�
其實就是一種簡抄單的貨襲幣基金,貨幣基金本身存在已經很長時間了,馬雲只是採用了一種新型的銷售方式,藉助其強大的客戶基礎與便捷的銷售渠道。但我個人認為是有誤導的,因為這種所謂的無風險高收益只是建立在目前金融貨幣市場資金較為緊張的基礎上,已經偏離了合理的價值范圍。因為資金的收益率應該與其承擔的風險以及資金流動性相關聯,余額寶並不能真正解決真正流動性的問題,它也會存在擠兌的風險。關於風險,多數人認為余額寶的錢最終存向了銀行,是無風險的。但是銀行存款也是有風險的,否則為什麼國家要推行銀行存款保險制度!當銀行出現風險時,我想他首先應該保護的是中、小儲戶的利益,余額寶這種類同業存款只能向後考慮了。余額寶類產品在銷售策略上過於強調了其安全與收益,尤其是收益。當資金市場收益下降時,銀行存款保險制度推出時,銀行存款變得不那麼安全時,余額寶這類產品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
2. 互聯網金融論文設計的背景及意義怎麼寫
這個很簡單
3. 互聯網金融協會的成立背景
據報道,記者從央抄行有襲關人士處獲悉,「上述協會的成立,預示著未來互聯網金融(ITFIN)的相關業務將納入到監管中來,先從行業規范、自律開始。目前央行正聯合幾大部委起草規范互聯網金融的相關文件。」
「互聯網金融發展與監管」課題半年前就已被國務院列為金融領域的19個重點研究課題之一。2013年12月初,央行下屬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牽頭成立了互聯網金融專業委員會,其中除包括央行清算中心和徵信中心外,還有18家商業銀行、28家支付機構、10家P2P網貸平台,目的是引入行業自律監管。
「要想規范互聯網金融行業,還是得有正式的規範文件出來才可以,協會只能給出一個行業規范和標准。」一位大型P2P網貸公司總經理告訴記者。根據前銀監會主席劉明康和銀監會副調研員梁曉鍾的分析文章,互聯網金融(ITFIN)的兩大主要形式,一是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供應鏈金融,二是目前方興未艾的P2P小額借貸促成系統。
2016年3月25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在上海黃浦區正式掛牌成立,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李東榮當選為第一任會長。
4. 公信寶互聯網金融行業背景
經濟學上常把投資、消費、出口比喻為拉動GDP增長的「三駕馬車」。在投資增幅下降、出口動力不足的當下,消費卻快速增長,帶動了經濟的新一輪發展。
根據艾瑞咨詢的相關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消費信貸規模是13萬億元,2014年達15.4萬億,到2015年已19萬億元,預計2019年將超過41萬億元。未來消費的地位還將進一步提高,增速在未來幾年內將不會放緩。
而消費對於經濟增長的貢獻度不斷提升,意味著在經過工業化高速發展之後,經濟發展開始更多體現於居民福利、共享成果當中;也意味著消費金融發展空間巨大,藍海已經形成。
2016年一季度,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聯合印發《關於加大對新消費領域金融支持的指導意見》提出了一系列金融支持新消費領域的細化政策措施,加大對新消費重點領域的金融支持。同時,2016年6月1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放開消費金融的市場准入,將原來16個城市開展的消費金融公司試點擴大至全國,增加消費對經濟的拉動力,大力發展消費金融,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升級。多次的政策引導和發展消費金融業務的強調,為消費金融的江湖地位奠定了基礎。
隨著央行《關於做好個人徵信業務准備工作的通知》開放八家民間徵信機構,我國的徵信系統也正式起航。配合著國家政策的支持,徵信體系的逐步健全,消費金融「開閘」並擴至全國,促使銀行業自身轉型和互聯網金融崛起,消費金融市場開始迎來巨大發展機遇。
5. 互聯網金融在中國的發展現狀及趨勢研究項目建立的背景和意義
2013年貨幣市場的利率復也達到6%甚至更制高,這之間存在一個巨大的套利空間,因此催生了余額寶的誕生。由於傳統金融行業的各種弊端,近兩年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
僅從支付市場來看,前瞻產業研究院《2014-2018年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前瞻》數據顯示,2010-2013年,中國第三方互聯網支付市場交易規模呈逐年增長趨勢。2013年中國第三方互聯網支付市場交易規模達53729.8億元。支付寶、中國銀聯和財付通分列前三位,交易規模市場份額分別為67.6%、8.3%和7.3%。
互聯網金融行業未來發展趨勢分析:
1、互聯網陣營和金融陣營針鋒相對。
2、互聯網在位巨頭和新玩家並駕齊驅。
3、互聯網金融商業模式有望「由輕轉重」。
4、大型產業實體藉助互聯網加速金融化。
5、並購有望成為獲取跨界能力的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