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潮州金中
我不知道汕頭中心城區是哪裡,不過從五七路口(在電視塔附近)打的到南橋不用1個小時,再從南橋坐8路公交到金中。坐公交只要15分鍾就到了,不過,等公交,很久,有時候得半個小時~我在金中讀了3年,去年畢業的,坐了三年的8路,等了N次的8路。
也可以坐高速過來,時間差不多,出站後坐8路~又是8路...不知道那些走高速的車可不可以半路下車的,如果可以,那就在金中下,因為下高速後得走東山路,而金中在東山路中段
② 潮州人為什麼那麼有錢
在潮州人眼裡,職業沒有高低貴賤之分,能否賺錢才是最主要的。正因為如此,潮州人才四處闖盪,占據了外地人不屑一顧的那些領域,不聲不響地富了起來。潮州人追求自主、自立,人人都想當老闆,且敢冒當老闆的風險。他們不論干什麼,生活中總充滿樂趣,而且敢於生活,善於生活,灑脫,頑強,從不失望。
潮州人與歐洲人的「文化沖突」 潮州人三次大起大落的經商故事 中國「猶太人」2005炒什麼
潮州人走在廣東人前面 潮州人:經濟動物 潮州人的海外生意經
改革開放後,中國的角角落落都活躍著一群群浪跡天涯、不辭勞苦、精明肯乾的潮州人。最初,他們十分不起眼,人們只是從修鞋、小發廊、小商販中認識他們的。潮州人除了江南人那般瘦小那般靈秀外,就是默默地幹活,做生意,他們與其他地方的民工、小商販沒有什麼兩樣。但是,慢慢地,溫州發廊、溫州服裝店、溫州電子城、溫州產品越來越多,各種溫州產品包裝、標牌、證書、徽章也越來越多。一時間,溫州貨充斥全國。漸漸地,人們對潮州人由漠視不屑,到興趣十足,到驚奇欽羨,到仔細探究:潮州人咋的啦?這么多,這么會賺錢。
潮州人做生意,注重從小處著手。潮州人務實苦幹,只要有一分錢賺,潮州人都會不遺餘力地去干,從不好高鶩遠,從不好大喜功。潮州人賺錢,從零做起,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一絲不苟,不像有些地方的人,大錢賺不來,小錢不願賺,只好兩手空空,而一味抱怨天不助我。
紐扣、標簽、標牌、商標、小飾品、小玩具,這些外地人看不上、懶得做的「小玩意兒」,潮州人都做,他們不怕賺錢少,就怕賺不來,溫州的小商品遍布全國。潮州人走的是小商品、大市場的路,他們辦起企業來,也不像北京人、廣東人追求大氣派、大產品,同樣是從小處著手,填補全國小商品市場的空白點。這里尤以樂清縣柳市的五金電器、永嘉縣橋頭鎮的紐扣、蒼南縣金鄉的小商品最為著名,最為典型。
但是,潮州人是有眼光的,當他們積蓄了資本後,就會把產品由小做大,最後從紐扣到服裝、鞋子,從電子元件到成套電子設備,從日常用的小物品到高科技產業,並且涉入房地產、金融業,於是潮州人越做越大,越做越牛。
做生意先從小處著手是溫州商人起家的拿手好戲,也是他們走向成功的奧秘。
善於推銷
潮州人最善於推銷。
潮州人「臉皮厚」。他們不怕碰壁,也不怕別人不給好臉色看,他們只有一個念頭:不管你怎麼看我待我,我就是要賺你的錢!他們用笑臉,用磨破的嘴皮,用磨掉的鞋跟,把他們的產品送到全國各地,也把全國各地的人吸引到溫州來。
曾幾何時,溫州的農民購銷員在14萬人以上,像蝗蟲一樣滿天飛,人稱十萬大軍闖南北。
柳市五金低壓電器專業市場,有4000多名購銷員常年在全國活動。被譽為東方最大紐扣市場的橋興紐扣市場,有近萬名農民購銷員串成了一個全國性銷售網,全鄉徽章、標牌、塑片市場,有7000多人在外推銷產品。宜山區再生腈綸市場,有5000多人跋山涉水,挑著一袋袋衣服走村串巷……溫州的農民購銷隊伍由各種職業的勞動者轉化而來。此前他們可能是耕地的農民、鄉鎮企業職工,還有村幹部、復員軍人、民辦教師等,也有相當比例的人,是從彈棉花、從事手工業、做小生意等行業中轉化而來。這些人足跡遍布大江南北、長城內外、都市通衢、窮鄉僻壤,在全國人面前勾勒著潮州人的形象。他們經過風雨,見過世面,受到了鍛煉;同時,長期的外出活動實踐,培養了他們交往的才幹,積累了經商經驗,熟悉各地風土人情、生活習性及市場需求狀況,建立了不少穩定關系的渠道,為購銷活動的成功上打下了基矗這是一支勤快、精幹、靈活的特種部隊,為溫州農村商品經濟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在溫州,能跑供銷的人被稱為「天兵天將」。
潮州人不在乎干什麼,只要賺錢的事,不管自己以前熟悉不熟悉,就要干,什麼看好就推銷什麼,並且「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吃、請、送、騙,白道的、黑道的,樣樣都使得出。
由於什麼管用潮州人就用什麼辦法,因此,潮州人推銷的產品大都暢銷全國各地。
商業頭腦特別靈光
潮州人的商業頭腦特別靈光。在潮州人眼裡,到處都是錢,關鍵在於你如何去發現與賺錢。
潮州人很善於從旁人漫不經心的事兒中挖掘出賺錢的契機。
最早販銷紐扣的購銷員是葉堯林、葉堯青兄弟倆。起初,他倆從黃岩縣路橋紐扣工廠買來一批紐扣,在橋頭鎮試賣,不到一天時間,價值400元的紐扣就銷售一空,這個消息一傳出,大家都跟著做起紐扣生意。結果,紐扣在橋頭小商品市場中的比重越來越高。到了1981年下半年,紐扣攤位達100多個,成了橋頭市場的主角。1983年2月,紐扣市場正式開放,很快以奇跡般的速度發展起來,成為聞名全國的紐扣交易中心,被香港《文匯報》譽為「東方第一紐扣市場。
外出經營
溫州地處東海之濱,三面環山,東臨大海,自古潮州人便以外出經商為榮,而且他們外出,絕無漂泊的感覺。他們背井離鄉走南闖北,絕不是迫於生計或為掙錢娶妻生子,而是創業。相反,若是哪個小夥子長年廝守家庭,便會被視為窩囊沒出息。這一點與寧波人非常相同。
在改革開放的大時代里,溫州商人更是遍布中國以至世界,而且越來越由行商推銷變為坐商,由游擊方式轉向坐鎮賺錢,形成了「有市場的地方就有潮州人,有潮州人的地方就能開拓市場。
北京是溫州商人在北方的大本營。北京城裡有遐邇聞名的「溫州村」,他們散布在大鍾寺、五道口、沙窩和大郊亭,呈星狀圍著整個北京城。今天有許多大腕級的溫州商人在北京城,例如蜚聲海外的「101」毛發再生精發明者、人稱「紅色大亨」的億萬富翁趙章光,飲譽海外的「中國阿信」徐小英女老闆,永嘉橋頭紐扣市場出來的紐扣老闆群,還有來自樂清柳市的電器電子大王,來自蒼南金鄉中國最大商標城的商標大王,也有一批年輕的在京城商海里搏擊長空的一代儒商。
大上海也是潮州人大顯身手之地。南京路是上海人最引以為豪的商品世界,而數以百計的店鋪和櫃台的真正主人卻是溫州商人。
北京去得,上海去得,「世界屋脊」西藏潮州人也敢闖。據統計,進藏行商者近一半是潮州人。拉薩還有一條以裁縫鋪為主的「溫州街」。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潮州人。
潮州人還大膽地殺向了海外。美國、巴西、日本、法國、義大利、西班牙、荷蘭等國,都有溫州商人。在巴黎,還有「溫州街」呢!在巴黎的13區和14區,住著的都是潮州人,聽到的都是溫州方言,甚至警察也得說溫州話,潮州人達到8萬人之多。
潮州人是「中國的猶太人」。溫州有700萬人,流往全國有200多萬人,超過�0�4的潮州人在全國各地或海外經商。
潮州人「四處出擊,八面埋伏」的方式和「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精神,不僅活躍了各地的市場,成為「東方起動點」,更帶來了發展市場經濟的巨大的觀念沖擊
③ 廣東省潮州市潮安的工商銀行的支行名稱是什麼
如為潮州潮安支行營業室,地址:廣東省潮州市潮安縣城規劃中心南區廉泉街。
如需查詢其他營業網點名稱,請您關注工行微信服務號碼「中國工商銀行客戶服務」-智金融-網點查詢·排號,可查詢網點名稱、地址、營業時間及電話等詳細信息。
(作答時間:2020年1月15日,如遇業務變化請以實際為准。)
④ 廣東省潮州市財富中心老闆是誰
香港首富李嘉誠,1928年7月19日出生於廣東省潮州市的一個書香門第。因為父親去世早,14歲的李嘉誠便被迫輟學,擔負起了家庭的重擔。他最初是在舅父的鍾表公司里當學徒,後來又做推銷員,在生活的磨礪下成熟起來。1950年他籌集五萬港幣創辦了長江塑膠廠,以生產塑料花打開了市場,被譽為"塑膠花大王"。60年代他轉向投資房地產業,憑借他出色的經營和華不斷發展壯大,成為香港最大的地產發展商和物業擁有者。他所經營的房地產、金融、酒店、石油、電力等產業遍及世界五大洲。根據《澳洲人報》的最新調查估計,香港首富李嘉誠及其家族的身家約有110億美元(即約港幣780億元),在亞洲十大首富中位列第4,較去年躍升2級,而其財富只僅次於日本孫正義、汶萊蘇丹及印度阿吉姆。
⑤ 潮州傑出人物
1.李嘉誠
他獲得2000年國際傑出企業家大獎;
他是聞名世界的商業巨子;
他是潮人的驕傲
李嘉誠這個名字,自70年代以來一直震撼著世界,特別是地產界和金融界。李嘉誠這個名字,對於香港人來說更意味著是財富。李嘉誠刻苦誠實、孜孜不倦的個人奮斗精神,和獨到的判斷力、果敢的決策力以及善於用人,構成了成功的因素。於是他也擁有了「超人李」、「大哥誠」、「塑膠花大王」、「地產猛龍」、「地產大王」等稱號。
李嘉誠出生於潮州城面線巷內的書香之家,自幼聰穎超脫,學習勤奮。1939年,日寇侵佔潮州便隨父母流落香港,飽嘗了戰亂、貧窮、飢饉之苦,也培養了吃苦耐勞、奮發圖強的精神。1950年,22歲的李嘉誠先生就以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命名,初創了「長江塑膠廠」表達了他的赤子之心。經過數十年的努力,1988年他已擁有「長實」、「和黃」、「港燈」等五大公司,100多家附屬公司和50多家聯營公司,形成資金雄厚、實力強大的李氏「經濟王國」。去年,他本人成為全球五大富豪之一。李先生已從面線巷走向世界,地位如此顯赫但他並沒有因此不可一世、頤指氣使,依然是那樣的謙遜、平和。有一次,李先生參加汕頭大學的奠基典禮,本來,他作為汕大創建人,應是當之無愧地在貴賓簽名冊首頁上寫下他的名字,但李先生沒有這樣,而將自己的名字簽在第三頁上。在這次宴會中,他不論地位高低,都跟每一位賓客敬酒、握手、交談,的確沒有讓人產生「隔離感」。李嘉誠先生已是世界上屈指可數的巨富,但他並不驕奢淫逸、大肆揮霍,依然是堅持以儉養德、養廉、養身,淡泊寧靜、朴實無華。
更令人欽佩的是,李嘉誠先生雖已功成名就,但仍不忘祖國、故鄉。他曾充滿感情地說:「本人旅居香港數十年,無日不懷念國家,思念故里」,「作為炎黃子孫,必須奮斗自強,發達不忘家國,來日以報效桑梓」。李先生深知:「教育的重要,實關系於國家的強弱,社會的興衰,以及時代的進退」,而擁有萬余平方公裡面積,上千萬人口的潮州地區,在八十年代前尚未有一所高等學府,不能不說是一樁憾事。為此,他從1980年開始,便開始出資創辦汕頭大學,到去年底為止,共捐資12億多元,已建成36萬平方米的校舍,設立了文、理、工、醫、法、商等9個學院、16個學系,為國家,為潮州地區輸送了一批批人才。在去年召開的汕頭大學第五屆校董會上,李先生虛懷若谷地對在汕大成長的每一位同仁再三表示衷心的敬意和感謝。在此,不禁想起李先生曾經在汕大講的一句話:「成就加上謙虛,才最難能可貴」。
李嘉誠的人格挽救力是崇高的,他取得的成就更是任何人都望塵莫及的。去年6月他獲得了2000年國際傑出企業家大獎,李嘉誠先生是獲此殊榮的第一位華人企業家。大獎提名委員會主席弗雷澤先生在頒獎時說:李嘉誠先生在全球的商業地位顯赫,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企業家之一,他獲得此獎是名至實歸。
這位偉大的企業家,盡管獲得無數殊榮,他依然把自己作為一個平常人,一個市民和一個商人,並盡一切所能來報務社會,幾十年來,他向各界捐款逾38億港元。用他的話說:「如果我們只是一味追求金錢和權力,而置人類高尚情操於不顧的話,那麼,一切進步及財富創造都將變得毫無意義」。
晚上8點多,宴終人散,在宴會上吃的是什麼沒有記清,但李嘉誠先生的風范卻深深地「植入」腦海之中,給記者留下了難以忘情的印象,更加懂得應當如何立身處世,才不枉費自己一生。
2.林百欣
林百欣(1914年生)
潮陽人。早年赴澳門經商,1937年到香港經營制衣業。1947年創辦麗新制衣有限公司,以成衣製造和出口為主要業務,逐步拓展非洲、歐洲和美國及加拿大市場。1987年購買鱷魚恤有限公司73.9%股權,同年購入亞洲電視10%股權。1988年又增購亞視1/3股份。同年將地產業務分拆獨立上市,改組成麗新制衣國際和麗新發展兩家上市公司。1989年收購加拿大卑詩省山村度假勝地的最大度假酒店。家族財產超過90億元:現任香港麗新集團主席,亞洲電視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成福織造廠有限公司、永福布行有限公司、台灣民興紡織設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香港潮州商會永遠名譽會長等。曾在香港捐資興建林百欣學校和林百欣青年娛樂中心,在汕頭、潮陽捐建林百欣中學等。1993年受聘為港事顧問。曾獲汕頭市榮譽市民稱號。
3. 饒宗頤
初夏,香港跑馬地。在一間「四壁皆書」的寓所,一位目光銳利、精神瞿爍的老人用純正的潮州話娓娓而談,從潮州的歷史到敦煌的藝術,從神秘的新德里到浪漫的巴黎,從嚴肅的學術到優雅的藝術,讓來自粵東潮屬三市媒體的一群年輕人,深深感受其學問的博大精深,真正見識一代國學大師的風采。
這位老人就是被北京大學季羨林教授稱為「著名歷史學家、考古學家、文學家、經學家,又擅長書法、繪畫,在中國台灣省、香港,以及英、法、日、美等國家,有極高的聲譽和廣泛的影響」的饒宗頤教授。「現在是一個製作模型的社會,但我製作了自己的模型,我不想跟著別人走過的路走下去,我要擁有自己的東西」
饒宗頤字選堂,號固庵,1917年出生於潮安。作為名揚四海的學者,饒宗頤沒有真正的進學堂讀書,這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對此他有著自己的見解,他說,現在的社會是一個製作模型的社會,學堂里也是在製造模型,但我不想跟著別人走過的路走下去,我要擁有,也有能力擁有自己的東西,於是我製作了自己的模型。他回憶說,我上過一年中學,後來就不上了,因為學不到東西。後來人家提到饒宗頤,總說他是秉承家學,大多就是基於這個原因。
4.陳偉南
陳偉南( 1919年一)
原名陳鴻志,字國憲,出生於潮安縣沙溪鄉。1937年赴港,香港淪陷後回鄉務農。抗戰勝利後再渡香江,先後創辦星洲貿易有限公司、星洲膠業有限公司、屏山企業有限公司,開設屏山飼料廠。任香港汕頭商會永遠名譽會長,香港潮州商會副會長、香港潮安同鄉會會長、永遠榮譽會長、澳門潮州同鄉會永遠會長。陳偉南熱心襄助鄉邦發展教育和其他公益事業。自1985年以來,捐資總額5000多萬元。其中在家鄉捐建沙二幼兒園、沙二小學、寶山中學。榮獲廣州、潮州、汕頭三市授予「榮譽市民」稱號。擔任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推選委員會委員、廣東省第八屆人大代表、政協汕頭市委員會副主席!
5. 謝慧如
謝慧如 (1913—1996年)
生於潮安縣官塘鎮白水湖,14歲赴泰國,初在東北部的坤敬、萬沛、挽賁等地從商;後到曼谷創辦泰聯企業有限公司,經營火磐、火鋸、凍房、保險、堆棧、建築、糖業、米業、麻絨和土產出口等;繼而在東北部各府開設火磐10多家,並先後承辦政府釀酒廠,創辦舂蓬礦業有限公司和遠東三環嘍鉛瓦廠。先後擔任泰國中華總商會執委、永遠名譽主席,泰國潮州會館副主席、名譽主席,天華醫院名譽董事長等職。為「汕頭市榮譽市民」和「潮州市榮譽市民」。捐贈巨款資助建設韓江大橋、潮州體育館;贈建潮州謝慧如圖書館、泰佛殿、藝樂宮、慧如公園及在官塘白水湖建自來水廠;還在家鄉興辦育智學校;在官塘中學建慧如堂;並於1991年4月在潮州市設立優秀市民獎勵基金會。此外,還在汕頭捐建謝慧如潮劇藝術中心,在潮陽市、饒平縣、南澳縣等地也有捐建善舉。
6.
陳弼臣( 1910—1988年)
出生於泰國吞武里府,祖籍潮陽市峽山鎮,泰名陳·梭蓬帕慝。當過廚師、小販和司賬員。後為保險業前輩鄭景雲所賞識,委以森興隆有限公司全權經理之職。不久自創曼谷木業公司,繼而開設星原、亞洲聯合、亞洲保險等公司,經營木材、五金、葯材、文具、大米、保險等行業。1944年與中泰10位商人合資創辦盤谷銀行,任董事,1945年下半年任買辦,1952年任總裁,1963年任董事長兼總裁,1984年辭去職務,被委為名譽董事長。他是盤谷銀行的主要股東,在泰國國內外興辦的公司約160家。歷任泰國社會福利基金會榮譽主席、泰國中華總商會永遠名譽主席、泰國潮州會館永遠名譽主席等。歷年來本人及所屬公司,對各種社會公益、慈善事業的捐款數以億銖計。1981年獲泰王所賜一等白象大綬勛章,並獲紅十字一等獎章等。1982年泰國國立喃甘杏大學頒授他金融及銀行家名譽博士。1985年獲朱拉隆功大學商業行政管理學系名譽博士學位。1983年捐資興建潮陽峽山學校。
7. 庄靜庵
庄靜庵( 1908—1995年)
潮州市人。早年曾在廣州一家銀號當學徒。1935年移居香港。40年代創辦中南鍾表公司,經營鍾表貿易。1955年,取得瑞士樂都表和得其利是表的經銷權,在手錶業奠定穩固的基礎。1976年後大量生產石英錶。1978年開始在內地投資設廠,產品銷往歐美、南美和中國內地。曾任香港中南鍾錶行有限公司董事長、香港潮安同鄉會永遠名譽會長、廣東省政協委協委員等。熱心家鄉公益事業。早在1945年就在潮州市創辦私立綿德小學,該校1979年復辦,1980年又捐建綿德中學,後再創辦綿德幼兒園。1991年被汕頭市政府授予「汕頭市榮譽市民」稱號。
⑥ 潮州有萬順叫車嗎有具體服務中心的位置嗎
現在都沒有網約車服務了。都已經暫停了。
⑦ 潮州哪裡按摩好
楓溪車頭 市中心醫院第一門診對面 不錯
⑧ 潮州有哪些大學
1、韓山師范學院
潮州市虹橋職業技術學校座落在西湖虹橋頭,是湘橋區唯一一所職業技術學校。2010年度,在校學生數1500多人,教職員工93人,學校佔地面積14400㎡,建築面積11500㎡,共有4個校區,分別位於中山路、太平路中段、打銀街和官誥巷,現任校長謝耀平。
潮州,廣東省下轄地級市,位於韓江中下游,東與福建省的詔安縣、平和縣交界,西與廣東省揭陽市的揭東區接壤,北連梅州市的豐順縣、大埔縣,南臨南海並通汕頭市。
潮州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潮州文化的重要發源地,同時是粵東地區文化中心。歷史上相繼為郡、州、路、府治所。也曾是及海外貿易的始發地。享有」南國邦郡「、「嶺海名邦」、「海濱鄒魯」、「文化櫥窗」、」華僑之鄉「、「國家園林城市」、「潮州菜之鄉」、「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不銹鋼製品之鄉」、「中國民族民間藝術之鄉」等美譽。
⑨ 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潮州潮楓路證券營業部怎麼樣
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潮州潮楓路證券營業部是2014-08-25在廣東省潮州市注冊成立的其他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上市),注冊地址位於廣東省潮州市潮楓路潮發花園A座9-10號門市及夾層連二層3號寫字樓。
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潮州潮楓路證券營業部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4451003148830108,企業法人李灝,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潮州潮楓路證券營業部的經營范圍是:證券經紀;證券投資咨詢;證券投資基金代銷;融資融券;與證券交易、證券投資活動有關的財務顧問;代銷金融產品;證券承銷與保薦(僅限項目承攬、項目信息傳遞與推薦、客戶關系維護等輔助工作);銷售貴金屬製品。(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在廣東省,相近經營范圍的公司總注冊資本為1251564萬元,主要資本集中在 5000萬以上 規模的企業中,共14家。
通過愛企查查看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潮州潮楓路證券營業部更多信息和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