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軍事服務於金融

軍事服務於金融

發布時間:2021-08-05 22:32:20

❶ 金融專業能為國防做什麼

金融安全是國防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貨幣戰爭的嚴酷性/破壞性/重要性較我們理解的現代戰爭對一個國家而言有過之而無不及的意義。

❷ 軍事行動與經濟危機的關系

近代,現代戰爭爆發都和經濟危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我們常說「經濟是政治的基礎,軍事是政治的延伸」。就是說一國的經濟情況影響到一國政治力量的分布,軍事活動是為了一定的政治利益,而歸根結底是要獲得經濟利益。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兵無輜重則亡」。龐大的戰爭機器從事的是破壞活動,本身不生產產品。但是戰爭機器的每個環節卻都要消耗大量物力,士兵要吃穿住行,戰斗需要槍炮彈葯,機器運作需要能源,這些都多國內生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求增加了,相應增加的就是工作崗位。經濟危機的根源(生產資料私有與生產的社會化)導致盲目地生產總會有一個整個產品堆積消耗不掉的時候,這個時候失業就大量產生。到這里我們就可以看出戰爭幾乎解決了經濟危機的所有問題,既消耗了過剩的產品又解決了失業的問題。
二戰最直接的原因就是1929經濟危機。2001年美國網路經濟泡沫破滅,經濟停滯不前於是他們連續發動了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保證了國內經濟。這就將國內的問題轉嫁到了別人的國家。

❸ 金融與戰爭的關系

這恐怕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一部小說了。
十二歲的時候我開始讀它,到現在已經整整七年,我讀了一遍又一遍,最終才發現,這本書是我永遠也讀不完的。
有人說,托爾斯泰寫《戰爭與和平》的契機是為了探尋俄國社會的出路,我卻始終覺得這種觀點過於片面。我認為,一部真正偉大的小說,應該是包羅萬象的,而不僅僅局限於一個小小的目的。從《戰爭與和平》裡面,我們可以學到很多東西,包括哲學、歷史學、政治學、經濟學、軍事學甚至宗教學等等,這一切綜合起來,就構成了一個龐大的思想體系。這個體系既是主觀的,同時又是客觀的。說它主觀,是因為他來源於托爾斯泰的思考與總結,很多地方都打上了「托氏烙印」;說它客觀,則是因為他並不強加於人,而是對人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使人在「托化」的同時又逐漸凸顯出自己的個性來。
另一方面,我又認為,以托爾斯泰的眼界之高、目光之遠,他未必會把人類的所謂政治放在眼裡。從根本上講,托爾斯泰所關心的,應該是更廣闊的精神與永恆。《戰爭與和平》裡面,托爾斯泰曾不止一次地借皮埃爾、安德烈的大腦來探討這個問題,探討的最終結果,他沒有告訴我們,這也正是其客觀之處。他似乎希望我們去獨立思考,並找出答案來。然而,人的思想是不同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與見解,所以,凡是讀過《戰爭與和平》的人,都在心裡構造了一部屬於自己的《戰爭與和平》。
應該說,《戰爭與和平》這部書最大的成就在於其思想性,那是無與倫比的。但是,在其它方面,它的成就也同樣不凡。
結構安排方面,要處理好這樣一部浩瀚的作品原本是非常困難的,托爾斯泰卻能夠憑借自己的藝術天才,在戰爭與和平之間穿來插去,井然有序,分毫不亂。而且,托爾斯泰似乎特別擅長描繪那種高難度的大場面,戰爭、舞會、宴席,他可以用極簡短的話把每個人的性格及心理和盤托出,卻從無顧此失彼雜亂無章的感覺,這是其他任何作家都望塵莫及的。
語言方面,《戰爭與和平》始終保持一種質朴大氣且與眾不同的風格,它並不旗幟鮮明,但內蘊深邃,使人一看便知是托氏文字,比起莎士比亞的雕章琢句來,要強出許多。
人物性格方面,《戰爭與和平》也有其高超過人之處。首先,書中幾乎每一個人物,包括那些並不重要的配角,如伊波利特、莫特瑪、小尼古拉等,都有他們自己的性格(要做到這一點是比較困難的,其它小說如《紅樓夢》、《水滸傳》也有類似成就)。其次,書中許多人物的性格,都在不斷變化。如皮埃爾,從單身到結婚、從私生子到繼承人、從海倫到娜塔莎、從雅各賓派到共濟會、從戰爭前到戰中到戰後、從貴族老爺到俘虜再到釋放、從初出道時的年輕氣盛到後來的好學深思,他的性格一直處於一種無法停止的狀態,每經歷一件事情,他都會產生一些新的想法,並在不知不覺中完成自身的轉變。再如安德烈,他的一生經歷過很多大的變故,從軍、負傷、喪妻、對娜塔莎的愛情及娜塔莎的變心、還有死亡。相比皮埃爾而言,他的性格的變化是比較突然的,這與他所處的環境及自身特點有關。娜塔莎的變化最大,尤其是與皮埃爾結婚後,她由原來那個活潑、快樂、愛唱愛跳的小姑娘變成了一位不修邊幅、甚至有點吝嗇的母親,以至傑尼索夫再次見到她時,竟會大吃一驚。但,無論這些人物的變化多麼不可思議,我們都會覺得它合情合理,提不出任何異議,似乎一切事情就應該這樣。而且,無論他們怎樣變化,皮埃爾還是皮埃爾、娜塔莎還是娜塔莎、安德烈還是安德烈,他們天生具有的根本性特點是永遠不會改變的。這就是托爾斯泰的高明之處,他總是能夠站在一個客觀的高度,從客觀上描述並觀察人物的性格,而不因為任何主觀因素來刻意創造。表面上看,這種旁觀者的白描手法似乎缺乏情感,太過冷峻,但如果往深處挖掘,你便會發現,托爾斯泰其實在他筆下的人物身上寄寓了很多東西,包括這個世界上最為深沉的感情和悲憫。也正是這種最深沉的感情,才使得托爾斯泰與他所熱愛的東西始終保持著一定距離,他可以客觀地評判,卻很難一廂情願地投入。記得高爾基在致契可夫的一封信中說:「您可知道,在您的戲中,我覺得您處理人物比魔鬼還要冷酷,您對待他們像雪,像風雪一樣的冷。」可就是《萬尼亞舅舅》這部戲卻使高爾基感動得哭了。讀《戰爭與和平》也讓我有類似的感受。
《戰爭與和平》給了我許多東西,包括宇宙萬物運行的道理、人生的啟發以及心靈上的慰籍。一直以來,我都很喜歡皮埃爾這個人物,並在精神上把他當作一個知心朋友來對待。他隨和、善良、落拓不羈、貪享受卻又沒有貴族老爺的架子,常常沉浸在精神世界裡以至於顯得魂不守舍,這些特點都讓我感到親切。娜塔莎很可愛,不過略顯輕浮了些,所以一經阿納托里誘惑便放棄了對安德烈的愛情。經歷了戰火洗禮後的娜塔莎沉穩多了,成熟多了,但同時她又失去了以往的活潑與快樂。安德烈則是另一種性格,他冷峻、聰明、善良、敏感,但遇事往往缺乏皮埃爾的那種寬容氣度,所以常常後悔。安德烈的死很可惜,但除此以外,我們找不到一個更好的結局來安排他,畢竟在臨死時他徹悟了。
《戰爭與和平》裡面有很多精彩的片段,值得我們咀嚼回味,如羅斯托夫一家因戰亂遷出莫斯科時娜塔莎與皮埃爾告別的場景。娜塔莎從車窗里探出頭來,看到穿著邋遢匆匆走過的皮埃爾,就向他打招呼。他們簡單聊了幾句,皮埃爾因為痴戀娜塔莎又考慮到自身的處境而顯得漫不經心,最後他向娜塔莎揮手道別:「明天,不!再見,再見了。」隨即停下腳步落在了馬車後面。娜塔莎則好一陣子還把頭伸出窗外,對漸漸遠去的皮埃爾露出親切、快樂的微笑。
這一段特別使我感動,雖然他們之間的談話非常平淡,幾乎沒有什麼出奇的地方,但我仍然可以感覺到戰爭陰影下人與人之間的依依真情。尤其是皮埃爾那句:「明天,不!再見,再見了。」更加可貴。他似乎覺得這一分別,與娜塔莎將永無再見之日,戰爭逐漸臨近,明天風雨不定,所以說出這么看似不經意卻沉痛之極的話來。
有人說,托爾斯泰那種僧侶式的不抵抗主義使得他像個可笑的懦夫;又有人說,托爾斯泰屬於農民階級,他所提倡的農民宗法制觀點帶有很大局限性。對此,我要說,我們這個世界所缺乏的正是托爾斯泰的不抵抗主義。因為人類太好勝了,他們不但要超過自己的同胞,還想進一步征服那生養自己的大自然。很明顯,人類是不可能征服自然的,他們將為自己的好勝付出代價,酸雨、臭氧層空洞、大氣變暖,這一系列的事實難道不正說明了這一點嗎?至於所謂的農民階級局限性,那是不值一哂的,如果拿階級來劃分托爾斯泰這樣一個偉大而超前的人物,就好比用米尺丈量地球,可笑透頂。
不管怎麼說,托爾斯泰都是一位偉大的人物,他的思想是很多人無法理解的,所以,我們沒有資格站在這么一個偉人面前指手畫腳。盡管他不抵抗,偏向農民,但這畢竟是他自己的個性,像很多其他人的個性一樣,我們沒有理由不尊重。而且,我更認為,正是因為這種獨特的個性,托爾斯泰才成其為托爾斯泰,否則他只是一介庸夫罷了。
《戰爭與和平》究竟是一部什麼樣的作品呢?托爾斯泰曾經說過:「它不是傳奇,不是長詩,尤其不是歷史記事。《戰爭與和平》只是作者想藉以表達和能夠在其中表達他所要表達內容的那種形式。」他說的是實話。孟子也曾有過類似的言語:「吾辭達而已矣。」辭能達意,就這么簡單。托爾斯泰認為,文學只是表現思想的一種形式,作為形式,它遠不如內在的靈魂重要。後人讀《戰爭與和平》,往往呼為史詩,那樣其實正好違背了托翁的意願。真正讀懂《戰爭與和平》的人,最終會發

❹ 金融工程對軍事國防會有什麼貢獻

金融安全是國防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貨幣戰爭的嚴酷性/破壞性/重要性較我們理解的現代戰爭對一個國家而言有過之而無不及的意義。

❺ 軍事金融服務注冊商標屬於哪一類

軍事金融服務屬於商標分類第36類3602群組;
經統計,注冊軍事金融服務的商標達48件。
注冊時怎樣選擇其他小項類:
1.選擇注冊(網上銀行,群組號:3602)類別的商標有2件,注冊佔比率達4.17%
2.選擇注冊(通過網際網路和其他計算機網路發布金融信息,群組號:3602)類別的商標有2件,注冊佔比率達4.17%
3.選擇注冊(電子資金轉帳,群組號:3602)類別的商標有2件,注冊佔比率達4.17%
4.選擇注冊(外幣匯款服務,群組號:3602)類別的商標有2件,注冊佔比率達4.17%
5.選擇注冊(收費卡服務,群組號:3602)類別的商標有2件,注冊佔比率達4.17%
6.選擇注冊(信用卡服務,群組號:3602)類別的商標有2件,注冊佔比率達4.17%
7.選擇注冊(通過全球計算機網路和網際網路提供金融服務,群組號:3602)類別的商標有2件,注冊佔比率達4.17%
8.選擇注冊(信用卡驗證服務,群組號:3602)類別的商標有2件,注冊佔比率達4.17%
9.選擇注冊(電子支付服務,群組號:3602)類別的商標有2件,注冊佔比率達4.17%
10.選擇注冊(旅行支票發行服務,群組號:3602)類別的商標有2件,注冊佔比率達4.17%

❻ 軍事院校是否有經濟.金融專業

我們這邊的軍事院校有法律系專業,沒喲經濟金融專業。

不一定要去被動的接受軍事化訓練才能約束自己的,可以自己給自己制定軍事化計劃,然後執行它。說白了不就是個不好意思么,怕自己無法自製,但是軍事化訓練的目的不只在於身體意志訓練,還夾有心理訓練。把身體練好了,臉皮練厚了,你不是軍人也有軍魂了

❼ 金融會否涉及到軍事

1.經濟是基礎;
2.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經濟決定政治;
3.軍事是用來保護經濟基礎和政治的。
因此,金融肯定會射擊到軍事。

❽ 有人說,金融比軍事還要可怕,是真的嗎

這只是我的一面之詞,僅供參考:
國家的運轉是建立在經濟基礎之上的,軍事上的戰爭其根本的目的就是對敵方經濟造成打擊,並促進我方的經濟發展。戰爭是解決經濟,領土問題的過激行為。單從這一角度來說,也許金融大戰對於國家的經濟損害是比較大的。但是,戰爭所消耗的不僅僅是金錢、物資,更多是人民的生命,而這些是永遠無法挽回的,想想利比亞、越南、朝鮮、伊拉克、阿富汗,再去想想我們祖國曾經的樣子。這些足以證明軍事大戰比金融大戰還要可怕!

❾ 美國把軍事力量用於金融領域主要是想達成什麼目的

軍事和經濟是相輔相成的
只有經濟實力的強大 才能打造出強大的軍事力量
同樣 強大的軍事力量也能保障經濟上的建設成果 甚至能夠運用軍事實力改變經濟發展(通俗的講就是掠奪財富)
比如美軍在打阿富汗 那是為了報復 打伊拉克呢?除了政治需要,我們也要看到,伊拉克是世界上第3大產油國 石油就是經濟發展的燃料。
同時軍事技術的發展也可以帶來直接的經濟利益 比如武器出口 軍事科技轉變民用等等 都能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
軍事力量 應用於金融領域的目的根據上面的資料就好解說了。還來談美國最近的2場戰爭 美國跟很多國家是簽署了戰略同盟的,美國打伊拉克,其實是整個北約在打, 美國把庫存的武器全部打掉,耗費了多少武器摺合成貨幣數據,再讓同盟國分擔。庫存武器積壓著也是積壓 還要付寬里費用,打掉了就等於把這些東西賣出去了。經濟上,又可以刺激軍工企業的發展的。
同時,美國經濟持續下滑,國內很容易出現動彈,但是發動對外戰爭就可以轉移民眾注意力,在政治上有利,還能影響到股市波動,再乘機出台一些相關的經濟措施,由於是戰爭時期,很多以往難一實現的政策都可以實施下去。
用戰爭手段還可以控制一些原料產地,經濟運行的命脈,航線,道路。再經濟活動中掌握主動權

不管是經濟實力的發展,還是軍事實力的展現,目標只有一個維持住美國的霸權

❿ 戰爭對戰爭國的金融有何影響

經濟學家對戰爭的分析顯得有些「殘酷」:因為戰爭,財富在毀滅中又被創造。縱觀歷次大的戰事,幾乎都是在短期內造成經濟的劇烈波動而其後則成就了經濟的繁榮。這也難怪 美國經濟學家貝努瓦會在其《發展中國家的國防和經濟增長》一書中得出這樣的結論:軍費開支與經濟增長速度成正比。不過,今天的戰爭已經不同於以往的戰爭了。今天戰爭對經濟的影響也已經不同於以往的影響了。在今天這樣一個可以保證互相摧毀的時代,談及戰爭對經濟的影響,我總感覺有些莫明的恐懼和悲哀。大國之間的核戰爭是很難打起來的。當今世界是「核恐怖」的世界,也是「核平衡」的世界。在大國之間的「核恐怖平衡」讓每一個國家都會非常謹慎。大國之間往往理性勝於感性,誰也不會為了一點爭執而「核兵相見」。說實話,犯不上,也受不了。小國與大國之間也很難打核戰爭。盡管有人說某些小國來說非理性,但我以為非理性是最大的理性。大國擔心核擴散,你有了,別的小國也想有;小國擔心自己在國際上沒有生存空間,結果變本加厲,適得其反;小國的近鄰害怕的不僅僅是因此而導致的「核外患」,更害怕的是因此「核內憂」。如果這種外在的不確定性因素存在很長時間,近鄰的國內秩序就會被打亂:銀行的擠兌,大量的人口流動,恐慌。和平與發展的時代,和平如果總是存在不確定性,發展也就不存在了。即便沒有戰爭,半戰爭狀態也足以讓周邊的鄰國無法承受。這,就是當前最大的現實。但是,誰為這半戰爭狀態的外部性埋單?好在各國還沒有到這一步:大家撕掉最後一點掩飾,相互核打擊。大國承受不了哪怕一點核打擊,而小國則承受不了被摧毀。如果大國率先發難,那就意味著也會在某處遭受打擊;如果小國率先發難,那就等於自取滅亡。未來的形勢要看誰更能承受,更重要的是要看誰來承受。所以,市場對核試驗的反映平淡:股市還在漲,油價還在跌,「形勢一片大好」,除了中國股市的軍工板塊暴漲之外,我們從市場的反映當中看不到什麼異常。這一方面是市場對於核戰爭發生可能性的預期為零,另一方面也有對此次核試驗威力的真實性的懷疑。如何去解決這一現實的難題。。。。。。。(此處略去幾百字)我們已經成為全球化的受益者,我們與世界大國擁有了比以前更多的利益共同點,我們現在是不折不扣的利益相關者。而我們與這個鄰居的關系自然不如從前了:利益共同點少了,國際責任不同了,想法差別大了。鄰里之間,有人富了,有人比以前更窮,關系怎麼也好不了的。當我們普通的老百姓對這個鄰居的行為都表示反對甚至指責時,這只能說明它孤立了。這種國家地位和鄰里關系的變化正在考驗著我們的智慧和意志。好在我們曾經是好鄰居,好在我們手裡還有很多牌可以打,這就給了我們充分的時間。如果我們可以把握好的話,我們還是可以把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這種損失來自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如果我們可以把握好的話,經濟就會如現在一樣風平浪靜。如果在這個核時代,經濟學家們還能像以前那樣分析戰爭對經濟的影響,那該多好

閱讀全文

與軍事服務於金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外匯Ham 瀏覽:178
錢吧理財 瀏覽:684
中郵穩定收益A基金 瀏覽:851
企業投資管理辦法 瀏覽:388
外匯什麼指標最准 瀏覽:291
招商銀行滬深300理財怎麼樣 瀏覽:967
投融資會上的講話 瀏覽:45
富國互聯科技股票基金封閉期 瀏覽:120
bf一款神奇的游戲理財 瀏覽:11
招商融資發布會 瀏覽:20
租賃表外融資 瀏覽:575
中國股票價格為什麼高 瀏覽:803
適合20歲怎麼理財 瀏覽:83
理財保險的意義與功用 瀏覽:533
黃金藤價格價格 瀏覽:503
85港幣摺合人民幣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505
江蘇八方貴金屬軟體下載 瀏覽:344
證監會首批批准證券投資機構 瀏覽:928
趨勢投資利潤回吐 瀏覽:593
益民集團產業投資 瀏覽: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