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華中科技大學有哪些比較厲害的人物
說一說我說知道的吧
第一個是我們院的崔昆院士;崔昆院士真的是為材料和金屬做出了巨大貢獻,他和夫人的故事我們學生之間也一直流傳著,崔昆院士自己生活並不富裕,但他和夫人自掏腰包建立了獎勵家庭貧困學生和新生的獎學金基金卻一直延續著,並且把財產也捐給了組織,我們都很尊敬並佩服崔院士。
第三個是張小龍,微信之父,產品之神啦。每天用的微信就是他的產品。據說原本在學校的時候就已經是個大神了。佩服佩服!!
還有pptv的姚欣,qq寵物的汪海兵等等。甚至還有《願得一人心》的李行亮和正在參加創造營的李昀銳。
其實我科並不缺少各種各樣的人才,還有很多更多的專業頂尖人才因為鑽研學術所以在自己方向有名但不被媒體所知。希望我也能加倍努力,有一天和各位大佬一樣棒!!!!
漢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金融服務中心是2016-12-06在湖北省武漢市注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分回公司(非上市、國答有控股),注冊地址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光谷軟體園A5棟。
漢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金融服務中心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420100MA4KQ04D69,企業法人汪辛,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漢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金融服務中心,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漢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金融服務中心更多信息和資訊。
『叄』 中國科技金融促進會風險投資專業委員會的成員
榮譽主席:
徐冠華 原科技部部長
顧問委員會主任:
張景安 科技部秘書長、黨組成員、科技日報社社長
秘書長:
修小平 科技部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副主任
副秘書長:
蔣國平 標旗集團董事長、民進中央經濟委員會委員、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理事
高級顧問:
嚴雋琪 全國人大副委員長
成思危 全國人大原副委員長、民建中央主席
宋 健 全國政協原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長
協會資源包括:3個國家領導人,30多個部長,150多個司局長;
廣泛的參與:54家高新區,40個大學科技園,30多個地區風投協會;
『肆』 江西道口金融服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一、公司簡介
道口金融網(www.koujinrong.com),系江西道口金融服務有限公司旗下的P2P互聯網投融資服務平台。
江西道口金融服務有限公司經江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於2014年1月由多名金融業內資深人士發起設立,其主要創始人具有中國人民大學、同濟大學等國內知名學府教育背景,並具備豐富的金融實踐經驗、穩健的貸款風險管控理念以及先進、安全的互聯網運營技術。
「道口金融網」基於平台規則為用戶提供「道口貸」系列融資與理財產品,致力於為投融資雙方提供誠信、專業、公平、安全、透明和可持續的中介服務,主要業務范圍包括:為借款人進行信用評級等風險審核工作並發布貸款需求、為投資者提供投資平台並引導投資方向、日常貸後管理、風險顧問、投資咨詢等,為投融資雙方提供零門檻、低風險、便捷安全的資金通道服務。
我們的使命:為投資人提供更穩的收益,為借款人實現更低的成本。
我們的價值觀:投資有道,口碑相傳。
我們的願景:建設高標准、嚴要求、大眾喜愛、全國性的網路投融資服務平台。
財富積累,從信賴道口開始。道口金融網為您開啟指尖上的財富。
二、管理團隊
謝世冬 創始合夥人、執行董事
2004年獲得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碩士學位。自畢業以來一直在金融領域內從事營銷管理工作,與金融各子行業有著廣泛、密切的接觸,有著較豐富的金融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
2013年10月,與合夥人共同創建道口金融網。
李巍巍 創始合夥人
1996年畢業於西北工業大學自動控制系。 曾在上海同濟大學信號安全與控制專業攻讀博士, 而後獲全額獎學金在麻省大學洛威爾分校動態系統控制專業攻讀博士。 就職於頂尖生物制葯公司 IT 工程部門多年,從事計算機、互聯網、控制系統架構設計開發、信息安全和控制領域多年,對計算機系統的安全性、可靠性有深入研究,具有豐富的研究開發經驗。
2013年10月,與合夥人共同創建道口金融網。
尹繼東 南昌大學應用經濟學、管理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全國優秀教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省級教學名師,江西省中青年學科帶頭人。獨立發表《走向知識經濟時代的管理變革》、《中部六省工業化水平比較及發展對策》、《中部工業化的潛力與重點》等學術論文150餘篇,出版《中部地區經濟發展問題研究》、《欠發達地區新型工業化道路研究》等學術著作21部(合著)。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一項、國家教委項目一項、世界銀行項目一項、省社科規劃項目、省軟科學項目及重要橫向項目19項。獲江西省第七屆、第八屆、第九屆、第十屆、第十一屆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6項。
劉菊喜 中國農業銀行江西省分行原行長
20世紀60年代末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專業,1980年至2005年分別任中國農業銀行景德鎮分行黨組成員、省行人事處處長、省行副行長、省行行長,1998年至2008年任江西省政協第八屆、第九屆委員會委員、提案委員會副主任。
江西財經大學科技金融研究中心
江西財經大學科技金融研究中心由江西財經大學金融學院與江西省科技金融促進會於2008年8月共同組建成立。中心旨在充分利用江西財經大學金融學院的研究力量,發揮省科技金融促進會密切聯系政府管理部門和企業的優勢,大力開展科技金融理論、科技金融政策、科技金融案例、綠色金融與低碳金融研究,運用研究成果為科技企業提供金融咨詢服務,為金融機構開展科技金融業務和創新金融產品提供理論支持,為政府出台科技金融政策提供理論依據,為傳播科技金融理念和科技金融成果構建平台,實現研究與服務的良性互動,理論與實踐的高度融合,打造科研特色,服務地方經濟。
法定代表人:謝世冬
成立日期:2014-01-07
注冊資本:5000萬元人民幣
所屬地區:江西省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3601030871393625
經營狀態:存續(在營、開業、在冊)
所屬行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公司類型:其他有限責任公司
人員規模:少於50人
企業地址: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區團結路12號濱江一號小區寫字樓2912、2913、2915、2916室(第29層)
經營范圍:接受金融機構委託從事金融業務流程外包;商務信息咨詢(期貨、證券、金融、保險除外)、企業管理咨詢;會展服務;計算機領域內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汽車租賃(以上項目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伍』 中國科技創新與戰略發展研究中心是騙子嗎
有極大的可能是騙子,下面是幫你查到的,你做個參考,小心別被騙了!
『陸』 武漢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工作推進
目前,東湖高新區正通過開展股權激勵和科技成果轉化獎勵、科技金融改革創新、政府自主創新產品采購、創新財政稅收政策試點、高層次人才引進和培養試點、申請綜合保稅區設立等工作,逐項推動示範區啟動之年的各項工作。
一是在股權激勵和科技成果轉化獎勵試點方面,東湖高新區根據財政部、科技部財企2010年8號文精神,結合東湖高新區實際,制定了《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企業股權和分紅激勵試點辦法》、《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股權激勵試點工作細則》,規定了科技成果入股、科技成果折股、股權獎勵、股權出售、科技成果收益分成、分紅權激勵和股份期權等股權激勵的具體方式和比例,增加了績效和增值權激勵兩種方式;初步確定了郵科院、中冶南方、華工科技等8家企業作為試點單位,其中部分企業已經提交股權激勵初步方案。
二是在科技金融改革創新方面,完善了代辦股份轉讓系統試點工作前期准備工作。設立光電子、生物、新能源、環保、消費電子五大產業發展基金,提出了設立光谷銀行、股權投資基金具體方案。啟動了中小科技企業徵信評級體系建設工作,起草了《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促進企業信用體系建設暫行辦法》,擬定了中小科技企業信用貸款、擔保、融資補償三個具體實施辦法。與國家開發銀行、興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協商,推動商業銀行在東湖高新區開展科技型中小企業信用貸款融資業務。高新區與光谷聯合產權交易所研究制定非上市股份公司股權交易的方案。推進了部分企業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試點工作,審核發放貸款4000萬元。
三是在政府自主創新產品采購方面,起草了《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開展政府采購自主創新產品實施細則》、發布了《武漢市自主創新產品目錄》;制定了首批自主創新產品采購方案,先期擬對示範區內新能源照明、LCOS新型顯示產品進行采購。
四是在開展鼓勵創新的財政稅收政策試點方面,湖北省和武漢市加大對東湖高新區的財政支持力度,決定將區內企業上繳稅收省市留成部門全額返還給高新區的政策延長到2013年。同時,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科技部的指導下,省市財政、稅務部門多次開展了技術研發、成果轉化、重大專項與新興產業、創新人才與創業、科技金融等5個方面的稅收政策專題調研,研究提出了需請國家財稅部門支持的政策建議。目前,湖北省政府正准備將相關政策建議專函報送給國家有關部門研究。
五是在高層次人才引進和培養試點方面,加快推進人才政策創新,力爭在激勵政策上有新突破。全方位拓寬引才渠道,組團到美國等地招聘海外高層次人才,並開展「海外學人光谷行」等活動,建立完善了高層次人才信息庫。抓緊實施光穀人才特區戰略,通過「3551人才計劃」,引進了67名高端人才,資助總額9880萬元。
六是在申請綜合保稅區設立方面,湖北省政府已向國務院呈報了關於在東湖新技術開發區設立綜合保稅區的請示。目前,省市商務部門、東湖高新區正在組織人員對設立綜合保稅區項目進行進一步的論證,將一並報送海關總署。
『柒』 湖北省創新創業大賽 第五屆 湖北科技金融創新創業服務平台 什麼關系
7月5日,2016創響中國武漢站暨第五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湖北賽區)復賽啟動儀式在武大科技園舉行。郭生練副省長出席活動並致辭,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張盛仁出席啟動儀式。
郭生練副省長在致辭中指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並扎實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先後出台了系列推動「雙創」工作的政策措施,騰訊眾創空間極大激發了湖北科技人員創新創業的活力,為創新型省份建設營造了良好的創業創新生態環境。郭生練副省長要求,要深入貫徹落實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神,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新機遇,著力推動科技與經濟的深度融合,進一步加大對創新創業的支持力度,譜寫創新湖北建設的新篇章。
啟動儀式上還組織開展了創新創業項目展示,邀請了嘉賓做創新創業主題分享,通過傳遞創業理念,分享雙創熱點,激發全社會的雙創熱情,為即將開展的第五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湖北賽區)復賽進行預熱。
國家有關部委領導,省直有關部門負責人,武漢市主要領導,科技廳機關部分處室負責人以及創業企業、創投機構、孵化器代表等300餘人參加啟動儀式。
『捌』 中國科技創新與戰略發展研究中心是騙子嗎
新京報訊 (記者倪偉 吳為)近日,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名為「中國科技創新與戰略發展研究中心軍民融合工作委員會」的組織實為「山寨社團」,該報道刊發後,引發社會關注。
昨日,記者進一步調查發現,該「山寨社團」上級機構「中國科技創新與戰略發展研究中心」同樣被網友指出為「山寨」機構。該機構自稱國家科教領導小組下設機構,但記者調查得知,其既未在中央編辦登記,也未在民政部登記注冊。
此外,記者梳理發現至少有18個冠名該「中心」的「下屬組織」(包括前期曝光的「軍民融合工作委員會」),這些組織也被指「山寨」,有的自稱「公益組織」,有的自稱「事業機構」。不過,記者在民政部「社會組織網」和中央編辦「中央機構編制網」上,均未查到任何一家組織的登記信息。
昨日,記者獲悉,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辦公室日前在京召開「治理規范以『軍民融合』名義從事違法違規活動」協調會。中央網信辦、公安部、民政部等15個部門參加了會議。
針對當前軍民融合社會組織魚龍混雜,中介服務機構良莠不齊,網站、微信公眾號、微博多而雜亂,論壇展會遍地開花,甚至借機斂財,園區建設有同質化泡沫化的苗頭,一些退休領導幹部和退休軍人未經批准參加社團組織等問題,會議傳達了中央領導重要批示精神,通報有關情況,進一步明確責任分工,建立協調機制,形成合力;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分類治理規范;加強政策解讀,強化正面引導;充分發揮信用懲戒、媒體監督作用,為推進軍民融合發展戰略順利實施創造良好環境。
焦點1 「中心」網站備案主體為企業
8月18日,新京報刊登報道《多官員「被顧問」 「國字頭」山寨社團再現》,曝光一個自稱「中國科技創新與戰略發展研究中心軍民融合工作委員會」的組織,雖冠名「國字頭」,卻未在民政部登記注冊,一位被列入其「顧問」名單的退休官員表示「不知道有這個組織」。
當晚,被曝光的「軍民融合工作委員會」的上級機構「中國科技創新與戰略發展研究中心」在其另一個「下屬組織」——民生項目管理委員會發布一則《嚴正聲明》,稱「沒有審批設立過該『委員會』(軍民融合工作委員會),此屬非法偽造、擅自冒充行為」。而名為「中國科技創新與戰略發展研究中心」的網站則沒有任何信息。
根據《非經營性互聯網信息服務備案管理辦法》規定,非經營性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應當在其網站開通時在主頁底部的中央位置標明其備案編號,供公眾查詢核對。
記者查詢「中國科技創新與戰略發展研究中心」備案信息得知,該網站備案主體為一家名為「北京和物經濟技術中心」的企業,投資人為范某,注冊時間為2007年1月。
該「中心」自稱經國家科技教育領導小組批准成立,而經記者調查,其既不是在中央編辦登記的行政機構或事業單位,也不是民政部登記注冊的社會組織。
日前,記者撥打中央編辦12310舉報電話詢問,一名工作人員表示,「中國科技創新與戰略發展研究中心」並非經過中央編辦設立,不屬於國家行政機構和事業單位。該工作人員還告訴記者:「這個中心最近一段時間反映較多,我們也查過了。」
記者發現,多則網路報道中曾出現一個名為「李其效」的人以「中國科技創新與戰略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的頭銜,參加各類社會活動。
據公開報道,近些年來,李其效曾參加調研上海市機器人(21.670, 0.19, 0.88%)產業發展情況、出席上海新能源汽車推廣儀式等社會活動,並多次出席該「中心」下屬機構地方分支機構的成立儀式。
焦點2 「下屬組織」網站現翻譯錯誤
記者還發現,該「中心」至少有18家「下屬」組織,包括「中國民生物聯網財富共享管理委員會」、「中科中心老齡發展委員會」、「中國民生項目管理委員會」、「中國一帶一路PPP項目開發管理委員會」、「中國農業科技創新發展工作委員會」、「特色小鎮建設委員會國醫康養產業管理處」、「中國農業金融委員會」、「中國創新創業指導委員會」和「雙創促進工作委員會」等。
這些組織有的自稱「公益組織」,有的自稱「事業機構」。不過記者在民政部「社會組織網」和中央編辦「中央機構編制網」上,均未查到任何一家組織的登記信息。
記者在查詢該「中心」「下屬組織」備案信息時發現,共有10家組織網站沒有顯示ICP備案信息,其餘組織的網站備案主體均為企業。
例如,記者根據「中國農業科技創新發展工作委員會(中國農業科技創新聯盟組織委員會)」網站ICP備案號查詢到,該網站由一家名為「高科國教(北京)教育科技研究院」的企業備案。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詢得知,該企業兩位發起人之一即為李其效。
「創新創業指導委員會」網站由「森迪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備案,兩位發起人之一為石恆臣,石恆臣即為近日曝光的「軍民融合工作委員會」主任兼秘書長。
記者還注意到,在這18家組織的網站上,均有不少文字錯誤,如「中國農業科技創新發展工作委員會」的英文名中,「development」寫成了「debelopment」,而「中國民生物聯網財富共享管理委員會」的英文名稱「China People『s bio Internet wealth sharing management committee」,則與某翻譯軟體的翻譯結果一致。
焦點3 掛靠「中心」一年需付60萬
「中國民生物聯網財富共享管理委員會」聯絡人付某對新京報記者表示,該委員會是他為了推動自己的一個商業項目而與「中國科技創新與戰略發展研究中心」合作成立的。
付某的企業與該「中心」一家配套運營機構簽署了合作協議,可以使用中心的牌子開展工作,項目產生效益後每年付給「中心」配套運營機構60萬元管理費。
付某表示,他只能與該「中心」一名李姓副主任單線聯系,不允許與其他負責人聯系,與該「中心」其他委員會也沒有關系,所以對「中心」的真實情況並不清楚。
對於該「中心」有沒有對其項目產生實際幫助,付某表示,「他們從來不問我們有沒有什麼困難,需要什麼幫助。」他認為,該「中心」及其「主任」在網上被質疑為「騙子」,對實際工作甚至可能產生阻力。
『玖』 武漢五個中心建設是指什麼
1、加快打造全國經濟中心,要聚焦高質量發展,狠抓產業發展、市場主體、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全域發展,做好去、轉、育、提四篇文章,構建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引領、先進製造業為支撐、現代服務業為主體的現代產業體系,推進主城做優、四副做強、城鄉一體、融合發展,實現在穩的前提下加快進。
2、加快打造國家科技創新中心,要聚焦創新第一動力,完善國家科技創新中心—東湖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以東湖科學城為核心的光谷科創大走廊—國家、省級實驗室—大科學裝置創新體系,高水平打造科技創新平台、高標准投入科技研發、高要求推進體制機制創新、高質量培育集聚創新人才、高層次構建創新創業生態,優勢做優、長板拉長,推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在武漢蓬勃發展。
3、加快打造國家商貿物流中心,要聚焦暢通雙循環,以獲批交通強國建設試點為契機,加快建設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鐵路客貨運雙樞紐、航空客貨運門戶雙樞紐,加速融入全球123快貨物流圈,打造全球新品名品首發地、高端名牌首選地和時尚消費目的地。
4、加快打造國際交往中心,要聚焦開放功能提升,辦好漢交會等品牌展會,高標准建設中法武漢生態示範城等國際產業園,引進培育新型重量級貿易企業,做強開放平台、做大經貿規模、做密國際交流、做優交往服務,全面營造類海外工作生活環境。
5、加快打造區域金融中心,要聚焦服務實體經濟,不斷壯大金融機構實力,完善金融市場體系、推進金融改革創新,擴增量、強存量、優布局,形成良好的金融生態。
(9)武漢市科技金融創新促進中心主任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五個中心中,打造全國經濟中心、國家科技創新中心和區域金融中心讓企業家特別期待。光谷有很多擁有自主核心技術的隱形冠軍,不少企業正在跨越死亡谷,奔向光明前途。培育新的金融增長點,為民營企業發展提供強勁支撐,在重點領域的突破、重大項目的創新實踐上加大統籌扶持力度,能夠實打實地解決民營企業痛點難點問題,幫助武漢中小型企業做大做強。
大武漢之大,更多的還在綜合實力、集聚輻射和帶動能力上,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領域有重要影響,並且能直接參與國際競爭。五個中心是一個系統的整體,各有側重,又有聯系,全國經濟中心是基礎,國家商貿物流中心是硬體基礎,國際交往中心是國際功能,國家科技創新中心是動力,區域金融中心是發展血液。
『拾』 武漢科技館的資料 一至四樓的全要
武漢科技館
武漢科技館始建於1987年,佔地面積38720平方米,是武漢市政府興辦的及普及科學知識, 傳播科學思想,開展學術交流,展示科技成果,培訓科技人員等多功能的全市唯一的科技教育活動場所,它不僅為公眾提供了學習理解科學技術和參加科學技術活動的良好環境,同時還是武漢市科技、文化、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形象體現,也是現代化文明城市的重要體現,在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 武漢科技館自建成投入使用以來,在武漢市委、市政府以及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始終以面向武漢,為廣大青少年及科技工作者服務為宗旨,以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提高公眾科學文化素質為目的,先後舉辦「武漢首屆科技博覽會」、「全國第二屆計算機展示會 」、「美哉中華,愛我中華」、「人體科普知識展」、「大型『活體』恐龍展」、「世界珍奇水生動物科普知識展」、「武漢首屆消防知識展」等大型展覽達25次,參觀人次達130萬 人次。除舉辦大型科普展覽外,科技館還設有聲、光、電、磁330件展品,供中、小學生常年參觀,其中有100件展品是武漢科技館自己研製,「懸浮的小球」獲中國科學發展基金茅以升教育基金獎。
幾年來,武漢科技館在堅持向公眾傳播科普知識的同時,還充分利用科協系統橫向聯系、學科齊全、人才密集的優勢,利用現有設施,結合武漢市經濟建設,開展對工程技術人員進行繼續教育,先後舉辦了「企業優化理論與技術」、「計算機應用」、「節能新技術」、「環境保護與管理」、「創造力開發」等多種培訓班87期,培訓科技人員達12000人。
武漢科技館雖建館時間不長,配套設施不完善,交通不便利,但已初步顯示出它在「科教興國」戰略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先後被武漢市委、市政府及有關部門列為「武漢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武漢市首批「中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武漢市中、小學生校外教育基地」,1991年被中國科協評為全國優秀科技館,1999年年初該館正式被中國科協命名為 「全國科技館科技展覽教育工作試驗點」,1999年12月7日被中國科協列為首批「全國科普教育基地」之一。
概況
武漢科技館位於武漢市江岸區趙家條,佔地面積26623㎡,建築總面積15435㎡。科技館主要功能有科普展覽、科技培訓、學術交流、青少年科技實驗、4D影院、天象廳等。
科技館科普活動場所總面積8600㎡,其中:
①科普展覽面積6400㎡;
②科技培訓540㎡;
③青少年科普製作實驗室150㎡;
④4D動感科普電影(60座)320㎡;
⑤科普學術報告廳600㎡;
⑥天象廳320㎡;
⑦會議室270㎡。
科普展覽設置了兒童樂園、機器人世界、力學與機械、科學與生活、地球與宇宙、數理天地、信息技術、聲與光、材料與能源、電與磁等展區。科普展品260多件(套),科技知識含量高,互動性強,融科學性、知識性和趣味性為一體,90%以上展品可有觀眾動手操作,部分展品屬全國一流和首創。
武漢科技館是武漢市面向公眾開展科普活動的重要陣地之一,是市民特別是青少年學習科學知識、提高創新能力的理想場所。
開館時間:
周二-周日(9:00-16:30)
節假日不休息
地 址: 武漢市漢口趙家條10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