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國際金融 和 國際經濟與貿易 都是學什麼的 有什麼區別啊
國際金融學,研究的對象是國際貨幣金融關系,包括國際貨幣流通與國際資金融通兩個方面,其目標是闡述國際金融關系發展的歷史與現狀,揭示國際貨幣流通與國際資金融通的基本規律。它的萌芽可追溯到200多年前。它是在國際貿易學的基礎上產生的。但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它形成於本世紀6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生產和資本國際化迅速發展,與之相適應,國家之間的貨幣金融關系也日益發展。20世紀80年代以來,經濟金融化和一體化趨勢加速,國際金融的新現象、新問題層出不窮,國際金融的領域不斷拓寬,幾乎滲透到國際經濟和各國經濟的每個角落。國際金融在國際經濟關系和國民經濟運行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本課件就是向大家介紹國際金融的基本問題。 從全球視角來看,國際金融研究國際間貨幣金融關系和運行;從一國視角來看,國際金融研究經濟開放中對外貨幣金融關系和活動。作為一門學科,國際金融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和綜合性:既有理論,又有實務;既有微觀問題,又有宏觀問題;既有自己獨特的專門領域,又有與其他經濟學科相關的交叉領域。 一般來說,國際金融學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國際收支與國際儲備。具體而言,有:國際收支的概念;國際收支平衡表的內容與編制原理;國際收支調節與外匯管制;國際儲備的構成、作用和管理方法等。 2.國際貨幣流通。具體而言,有:外匯,匯率,國際結算,外匯市場與外匯交易等。 3.國際資金融通方面。包括:國際借貸與資金轉移;國際金融市場等。 4.國際貨幣制度與國際金融機構方面。包括:國際貨幣制度的形成與發展;國際金融機構的性質與作用。 國際經濟與貿易 英文名: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或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Trade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較系統地掌握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基本原理和國際經濟、國際貿易的基本理論,掌握國際貿易的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了解當代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現狀,熟悉通行的國際貿易規則和慣例以及中國對外貿易的政策法規,了解主要國家與地區的社會經濟情況,能在涉外經濟貿易部門、外資企業及政府機構從事實際業務、管理、調研和宣傳策劃工作的高素質復合型涉外經貿人才。 二、培養規格與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和國際經濟、國際貿易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經濟學、管理學的基本訓練,具有理論分析和實務操作的基本能力,具備較強的外語能力。 畢業生應具備以下幾方面的知識、能力和素養: 1. 正確理解並執行黨和國家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遵紀守法,有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而奮斗的理想和為人民服務、勇於開拓、艱苦創業的事業心與責任感; 2. 掌握經濟學基本理論和方法,掌握國際經濟與貿易的基本原理和設計方法; 3. 具有經濟管理、經濟貿易、市場營銷、進出口貿易國際經濟法的基本知識; 4. 能運用計量、統計、會計方法進行分析和研究; 5. 了解中國的經濟政策和法規,了解主要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及其貿易政策; 6. 了解國際經濟、國際貿易的發展動態; 7. 能夠熟練地掌握英語,具有較強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能利用計算機從事涉外經濟工作; 8. 具有健康的體魄、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健全的人格。 三、學制與修業年限 基本學制4年,本科一般實行3~7年彈性修業年限。 四、主幹學科 經濟學、統計學 五、主要課程 政治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國際經濟學、計量經濟學、世界經濟概論、國際金融、國際貿易、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財務管理、國際結算、微積分、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貨幣銀行學、財政學、會計學、統計學。 六、畢業與學位 修完培養方案規定的最低學分並達到畢業條件者准予畢業,符合學位授予條件者授予經濟學學士學位。 截至2008年底,全國共有509所院校開設了名為「國際經濟與貿易」的本科專業。另有沈陽葯科大學開設「國際經濟與貿易(醫葯)」專業;上海大學悉尼工商學院開設的專業名為「國際經濟與貿易(文)」;東北電力大學開設「經濟學類(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上海大學賢達經濟人文學院開設「國際經濟與貿易(英語)」專業;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武漢學院開設的專業名為「國際經濟與貿易(物流管理方向)」和「國際經濟與貿易(經濟新聞方向)」。 3. 沈陽葯科大學開設「國際經濟與貿易(醫葯)」專業為理學類,畢業授予理學學士學位,與其他本科院校開設的該專業(或該專業方向)授予經濟學學士學位不同。 4.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英文名一般譯作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但也可用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Trade 。前者著重於該專業要學習經濟學專業理論知識、為開展國際貿易實務或從事研究奠定基礎;後者實為「國際商務與貿易」,名稱上著重於該專業主要學習開展商務、國際貿易實務知識。因此,建議本科層次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譯為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專科層次的該專業用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Trade 或者直接用International Business似更為貼切
B. "國際金融與貿易專業」與「經濟學專業」哪個好
國際金融與貿易專業比較好一點。
1,國際金融與貿易專業現在比較熱門,也比較實用,比較專一些。
經濟學是一門基礎性學科,涵蓋的內容很多。理論方面的東西更多,但是實際應用來看,並不適合在公司或者企業。
2,就業形勢,國際金融與貿易專業現在來看比較容易就業,經濟學的就業方向主要是事業單位的考試。
「經濟學專業」開的課程有:大學英語、線性代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管理學、貨幣銀行學、投資經濟學、會計學、財務管理學、國際金融、國際貿易、經濟法、證券投資學、畢業論文。
"國際金融與貿易專業」開的課程有:大學英語、線性代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國際市場營銷、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國際貿易實務、國際商法與經濟法、國際企業管理與案例分析、國際金融理論與金融市場、外貿函電、國際技術貿易與知識產權、畢業論文。
C. 國際金融與貿易的就業前景
就業去向:可以到政府對外貿易經濟管理部門從事外貿管理工作,到外貿企業從事對外貿易業務及國際市場的營銷工作,到國家機關、國民經濟綜合部門、商業部門、涉外企業、合資企業、大型工商貿易公司或企業從事貿易經濟、市場營銷、經營管理工作,到各大高等院校、科研單位從事教學及科研工作等。 畢業生應具備的能力:較系統地掌握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基本理論和方法;掌握西方經濟學的理論和方法;能運用計量、統計、會計方法進行分析和研究;了解主要國家與地區的社會經濟情況及其貿易政策;了解當代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現狀,熟悉通行的國際貿易規則和慣例,以及中國對外貿易的政策法規,掌握國際貿易的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能夠熟練地掌握一門以上外語,具有聽、說、讀、寫、譯的基本能力,能利用計算機從事涉外經濟工作。 主要課程: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國際經濟學、計量經濟學、世界經濟概論、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國際金融、國際結算、貨幣銀行學、財政學、會計學、統計學 就業趨勢中國已成為的正式成員國,中國的經濟運行環境必將發生巨大而深刻的變化,在經濟和社會發展方面將遇到許多新的挑戰和機遇,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也必然發生變化,使得以前冷的專業可能會熱起來,以前熱的也可能會變冷。 但有一種人才,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加劇,隨著中國與其他國家經貿往來的日益頻繁,必然會備受重視。這種人才,就是熟悉國際慣例,精通外語與國際貿易規則,掌握貿易談判知識和技巧的專業外經貿人才。 但為什麼近幾年外經貿專業畢業生顯得供過於求,前景堪憂?其實,造成外經貿類專業學生就業相對困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經濟大環境的影響。由於東南亞金融危機的影響,以及世界經濟不景氣因素的作用,我國的經濟也受到波及,畢業生就業市場亦受影響,需求減少。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由於與經濟形勢聯系緊密,因而人才需求相對不旺更為明顯。二是從20世紀90年代起,全國各地許多高等院校紛紛上馬此類專業,難免趕鴨子上架,培養出來的人才特色與針對性不明顯,使得人才顯得相對過剩。 實際上當前我國的國際經貿人才在數量上嚴重不足,在業務上、素質上符合國際貿易人才條件的為數更少。部分企業與外商的交往、談判,靠臨時借用不懂專業的翻譯人員。部分企業的產品出口靠代理商,使企業的國際化經營受到一定的制約。入世後,隨著我國外貿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入,越來越多的企業被批準直接從事對外貿易,這就要求企業的經貿人員不僅具有日常生活所需的聽、說、寫、譯的外語能力,還應懂得國際外貿知識、國際貿易談判規章和國際 經濟法律、營銷技術、基本的產品專業知識等。隨著與國外貿易往來的進一步增大,大批量地培養高素質的國際經貿人才已成為我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工作所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總之,入世,對中國高等學校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既提出挑戰又給予很大的發展機遇,該專業學生的就業前景廣闊,但要求會更高。
D. 國際金融和國際貿易有什麼區別
國際貿易制(International Trade)是指不同國家(和/或地區)之間的商品和勞務的交換活動。國際貿易是商品和勞務的國際轉移。國際貿易也叫世界貿易。國際金融學是研究國際貨幣金融關系的一門經濟類專業基礎課程。通過該課程的學習,能夠掌握國際間貨幣與資本活動的基本規律,理解大量金融信息的基本含義,重點掌握國際收支與國際儲備、國際貨幣流通和國際資金融通方面的知識,並對國際貨幣制度與國際金融機構有基本的了解;進而能運用國際金融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解釋各種金融現象,理解國際金融政策,並能初步進行國際金融實務操作;能把握當今國際金融發展的前沿走勢,對國際金融的理論、政策和實務能有比較全面系統的理解,作為將來深入研究國際金融問題的基礎。 國際貿易就是跟外商作生意阿,所以要懂貿易理論和外貿實務等。金融的話重要學習經濟方面的東西。國際金融指國際間資本的流動, 國際貿易指國際間貨物的流動。(當然貨物流動要靠銀行結算,這部分也屬於資本流動的一部分)金融學的研究領域包括銀行、保險、證券等領域 國際貿易主要是研究進出口業務的專業。
E. 國際金融與貿易這個專業怎麼樣
該專業培養能較系統地掌握經濟學基本原理和國際經濟、國際貿易的基本理論,掌握國際貿易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人才。了解中國對外貿易和當代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現狀,熟悉通行的國際貿易慣例與WTO規則,以及中國對外貿易的政策法規,了解主要國家與地區的對外貿易狀況,能在涉外經濟貿易部門、外資企業及政府機構和科研院所從事國際經濟與貿易業務、管理、調研與教學科研等工作的復合型、應用型的高級專門人才。
培養具有較強國際貿易實際能力,主要從事進出口業務、外貿企業管理、國際經濟技術合作、跨國經營等對外經濟和對外貿易活動的高級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畢業生中,94%的學生在畢業之前或剛剛畢業時找到工作,5%的學生在畢業1年以後實現就業。按照10分制進行計算,該專業的應屆就業率指數為9.50,與其他專業相比,應屆就業率指數屬於中等偏上。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畢業生認為該專業發展前景很好和比較好的比例為32%,29%的畢業生認為該專業發展前景為「不太好」或「很不好」。按照10分制進行計算,該專業的發展前景指數為6.32,與其他專業相比,發展前景指數為中等偏上。
40%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畢業生認為工作「非常舒服」或「比較舒服」。14%的畢業生認為工作不太舒適或很不舒適。按照十分制進行計算,舒適度指數為6.64,與其他專業比較起來,該專業的舒適度指數為中等。
F. 國際金融與貿易就業前景請具體說明一下
關於這來個專業,讀了四年的給你源解答一下。
就我們學校這屆的而言,銀行,考研,公務員,證券,外貿公司,快消行業,投資公司,會計,貸款公司,保險。比較多的人去銀行,外貿公司的反而很少,只有幾個人。就業范圍很廣泛,學得雜但是不精,什麼都懂一點。
就外貿這塊去沿海和江浙一帶比較好,就內陸的一些外貿都比較青睞男生,而且都要有經驗,外貿這個行業還是比較累的,但是能學到的東西特別多,很鍛煉人,聽起來是個比較高大上的行業,其實說白了也就是銷售,銷售大家都知道,是壓力比較大的。
然後銀行,銀行如果沒有關系的話,是比較難混的。而且服務行業是沒有雙休的,有的銀行的每個月的任務量也是很大的。還有就是銀行招聘的時候,競爭很大,對手都是很牛的人,比如工商銀行這種宇宙大行,不光看能力還要看長相的。
證券行業的話,門檻不高,周圍有很多同學都是證券公司的;保險,這個行業也就不說什麼了,口碑不是很好;貸款公司壓力也較大;公務員我們寢室有一個,國稅的,靠實力與運氣,國考選調比省考都要相對簡單一些(重慶而言)。
G. 請問國際金融與貿易這個專業怎麼樣
這個專業還是讀研好點,會真正的接觸到金融行業
如果只是本科學的一些內很基礎的東西就業不是很樂容觀
許多學這個專業的學生都改行了
但是這個專業要是學好了成為專業的人才
前途很好
上海的金融和貿易對口的工作機會很多
希望能幫助到你
滿意請採納~
H. 我想讀上外賢達的國際經濟與貿易,請問這個專業在賢達怎麼樣具體學些什麼
住宿3000一年,當然不止,每月基本上要交200快寢室費,如果是8人寢 ,就要400,所謂贈送的電費 水費 你都不知道去哪了,反正每月每天基本上都要交錢,一般是6人寢,條件就那樣,自己想像下啊,學校一眼就能看完,3棟宿舍樓,1棟行政樓。2棟教學樓。你想想那娛樂多豐富啊啊啊啊啊啊啊! 大1到大2 都在崇明,需要待2年。條件不是很好,雖說是4人寢。但是很多問題,夏天蟲多,一年四季每天基本上都在經歷沙塵暴,每天那個風吹的來。很多人稱之為「妖風」,吹的你簡直要瘋了。總之你會對大學完全失望當你來到賢達,所以不要讓自己後悔啊 ,我們是前車之鑒,唉,悔的腸子都青了!!!!!!
I. 上外賢達的金融學好嗎
我是上外正規本科金融貿易學院的,今年剛剛畢業。據我所知,賢達的大部分老師都是我們上外的老師。而我們上外的老師呢,我就不說什麼了,我上課時很少聽得懂的,很無趣,我的同學們也都和我同感。大家普遍認為這四年是混過來的,沒學到什麼真的東西。如果說我們的優勢,可能就是英語了。不過,修行還是靠個人,不要對師資抱太大希望。如果再給我一次選擇的機會,我會選擇學德語,法語或西班牙語。語言才是真本領。就我國現在的本科教育水平,除了清華北大復旦,其他學校的經濟學類真的沒什麼含金量,就是聽著好聽而已。這都是我的真心話。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