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金融機構拆借資金呈批表

金融機構拆借資金呈批表

發布時間:2021-08-02 00:19:46

① 商業銀行的拆借資金的比例

同業拆借是金融機構之間互相融通短期資金的一種金融業務。(銀行與銀行之間,銀行與其他機構之間進行短期臨時性資金拆出拆入)
同業拆借的交易價格
1拆借雙方當事人協定(利率彈性較大,主要取決於拆借雙方拆借資金願望的強烈程度)
2拆借雙方藉助於中介人-經紀商,通過市場公開競價決定(彈性較小,主要是由經紀商根據市場中拆借資金的供求狀況來決定)

對中央銀行的宏觀調控有什麼影響?
拆借利率-》影響再貼現率-》影響宏觀調控
拆借利率一般要低於再貼現利率。如果其高於再貼現利率,那麼一方面拆入方就不再需要從同業拆入資金,而可以直接向中央銀行申請再貼現。另一方面又會使市場中產生套利機會,因為一部分銀行可能無法從中央銀行獲得足夠的資金支持,從而即使拆借利率高於再貼現利率,它們也必須從同業那裡拆入資金。
再貼現率是根據貨幣政策而制定的,而拆借利率則主要是取決於同業拆借市場中短期資金的供求情況,如果在某一時期同業拆借市場中短期資金需求很大,則就會導致拆借利率上升並可能提高再貼現率

② 企業之間可以互相拆借資金嗎

企業之間可以相互拆借資金。

相關法律犯規:

1、《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一條規定: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它們相互之間為生產、經營需要訂立的民間借貸合同,除存在合同法第五十二條、本規定第十四條規定的情形外,當事人主張民間借貸合同有效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2、第五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1)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5)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3、《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一條規定: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在本單位內部通過借款形式向職工籌集資金,用於本單位生產、經營,且不存在合同法第五十二條、本規定第十四條規定的情形,當事人主張民間借貸合同有效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需要注意的是,允許企業之間融資,絕非意味著可以對企業之間的借貸完全聽之任之、放任自流。生產經營型企業如果以經常放貸為主要業務,有可能導致企業性質發生變異,質變為未經金融監管部門批准從事專門放貸業務的金融機構。

生產經營型企業從事經常性放貸業務,必然嚴重擾亂金融秩序,造成金融監管紊亂,客觀上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必須從效力上作出否定性評價。

(2)金融機構拆借資金呈批表擴展閱讀:

企業未按約定用途使用借款

《合同法》第二百零二條規定:「貸款人按照約定可以檢查、監督借款的使用情況。借款人應當按照約定向貸款人定期提供有關財務會計報表等資料」。這就是貸款人對借款用途的檢查、監督權。

《合同法》第二百零三條規定:「借款人未按照約定的借款用途使用借款的,貸款人可以停止發放借款、提前收回借款或者解除合同」。

企業之間拆借資金相較自然人之間借貸,還是略顯復雜的,必須嚴格按照法律規定、按照合同約定進行。而在這方面其實也是很容易產生糾紛的,畢竟一家企業的資金被借走了之後,勢必就會影響到該企業自身的生產發展,此時資金就會受到影響。

③ 哪些金融機構可以拆借資金

根據《同業拆借管理辦法》(中國人民銀行令〔2007〕第3號)

第六條 下列金融內機構可以向中國人民容銀行申請進入同業拆借市場:

(一)政策性銀行;

(二)中資商業銀行;

(三)外商獨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

(四)城市信用合作社;

(五)農村信用合作社縣級聯合社;

(六)企業集團財務公司;

(七)信託公司;

(八)金融資產管理公司;

(九)金融租賃公司;

(十)汽車金融公司

(十一)證券公司;

(十二)保險公司;

(十三)保險資產管理公司;

(十四)中資商業銀行(不包括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和農村合作銀行)授權的一級分支機構;

(十五)外國銀行分行;

(十六)中國人民銀行確定的其他機構。

④ 呈批表與會簽表有何不同

呈批表是下級向上級提交的項目申請,由主管領導和相關領導簽署意見的文件,發生在項目批准之前.會簽表是經過領導或會議同意的事項,由全體領導簽署意見的文件,一般產生於項目獲批之後的存檔文件

⑤ 什麼是金融機構的同業拆借

同業拆借是指商業銀行嚮往來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借入短期資金的活動。

它是金融機構之間的專臨時屬性借款,主要用於彌補頭寸的暫時不足。

當商業銀行進行資金結算時,有的銀行會出現頭寸盈餘,有的銀行則會出現頭寸不足。

頭寸不足的銀行需要從頭寸盈餘的銀行臨時拆入資金,以達到資金平衡。

而多頭寸的銀行也願意將暫時盈餘的資金借出,以獲得利息收入。

同行業拆借的借款數量一般比較大,單期限很短,通常是隔日償還,最多一周左右,所以也叫隔日借款或隔夜借款。

同業拆借在方式上比向中央銀行借款靈活,手續也比較簡便。

⑥ 請問同行拆借資金是什麼意思

同行拆借是貨幣市場的一種業務類型。它屬於臨時性的資金調劑。期限一般為七天,拆放利息按日計算,拆出和拆入雙方必須是金融同行業者,非金融機構不得參與。
同業拆借,應當遵守中國人民銀行的規定。禁止利用拆入資金發放固定資產貸款或者用於投資
拆出資金限於交足存款准備金、留足備付金和歸還中國人民銀行到期貸款之後的閑置資金。拆入資金用於彌補票據結算、聯行匯差頭寸的不足和解決臨時性周轉資金的需要。

⑦ 為什麼法律不允許企業之間拆借資金

法律允許企業之間拆借資金,只是有條件,參加拆借活動的企業和資金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資金拆出拆入的企業必須是一個獨立經營、獨立核算的法人,擁有可以自主支配和使用的資金,能從事各項經濟決策和各種經濟活動,並在社會上享有良好的信譽;

2、資金拆入企業必須具有一定的自有資金和切實的償還能力,保證按期還本付息。

3、企業拆出的資金必須符合以下來源:

(1)局內各處室、各公司及所屬企業、事業單位暫時閑置的自有資金;

(2)可用而當年未用的各項專用基金

(3)從各種渠道籌集起來的暫時閑置資金。銀行貸款不得進行拆出。

4、企業拆入的資金必須用於以下方面:

(1)銀行已批准貸款的技術改造、立項工程,在銀行貸款尚未發放之前,企業可用拆款暫時補充;

(2)企業貸款所需的10%至30%自籌資金,在企業一次籌足困難時,可暫用拆借資金補足;

(3)企業在生產經營中急需的短期周轉資金;

(4)一些投資少、效益高、見效快的技術改造項目所需資金。企業使用拆款,應按上述范圍掌握,不能用於長期固定資產投資,更不能搞轉貸牟利。

(7)金融機構拆借資金呈批表擴展閱讀

1996年1月,全國銀行間拆借市場開始試運行,1996年5月17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銀傳(1996)35號《關於取消同業拆借利率上限管理的通知》,規定從1996年6月1日起,中國人民銀行對同業拆借利率不再實行上限管理的直接控制方式;

由拆借雙方根據市場資金供求情況,自行確定同業拆借利率,這個政策加快了利率改革,強化了利率對市場供求的調節作用。

人民幣拆借市場的操作是通過詢價方式進行,在交易中心設有席位,完全通過電腦直接交易。由於業務操作的規范,全國銀行間的拆借業務保持著平衡運行和健康發展。

⑧ 拆借資金是什麼意思

拆借資金指銀行等金融機構之間用來調節臨時資金餘缺的短期資金。拆借數量、利率和期限根據市場資金供求狀況,由拆借雙方協商議定。

資金拆借是一種臨時調劑性借貸業務,是缺頭寸的向多頭寸的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拆借資金。拆借期限一般很短,有的只需要一二天。在西方國家,交易所經紀人向銀行的借款通常採用這種方式。

這種借貸活動往往需要以股票、債券等作為擔保,並在接到貸款方通知後的次日即須償還,借款人如不能按期歸還時,貸款方有權處分擔保物。我國開展資金拆借的時間不長,主要是各金融機構同業之間開展同業拆借業務。

(8)金融機構拆借資金呈批表擴展閱讀:

資金拆借的原則主要有四個:

1、同業參與原則

作為資金拆借的市場,首先應堅持金融同業參與的原則,參與資金拆借的主體必須是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

2、平等互利的原則

參加拆借的任何一方都必須遵循「平等互利、自主自願、恪守信用、短期融通」的原則。在交易中,融通雙方都必須自願協調、自主成交、互惠互利。

3、短期使用的原則

資金拆借是一種短期融資方式。因此,商業銀行拆借資金在使用上必須符合臨時性餘缺調劑的特徵,主要應用於解決短期性的資金急需。對於違背短期使用原則,任意改變資金用途的一方,拆出行和市場管理部門有權予以制裁和處罰。

4、按期歸還的原則

資金拆借雙方必須恪守信用,維護各自的信譽。拆入行必須保證按期歸還本息,不得借故拖延佔用。拆借資金一般不予展期,一方如有違約行為,對方可按協議加收罰金和罰息,罰金一般按月3‰計算,罰息多按20%計算。

閱讀全文

與金融機構拆借資金呈批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政府申請國家貸款 瀏覽:598
黃金投資收益率 瀏覽:866
12月6號美元兌人民幣 瀏覽:101
理財r0 瀏覽:70
600611大眾交通股票 瀏覽:257
歐式看漲期權價格計算 瀏覽:918
適合90後怎麼投資理財 瀏覽:218
混合型基金漲跌看什麼 瀏覽:628
專利對股票 瀏覽:125
東方財富手機版怎麼看南下資金 瀏覽:907
小米貸款取現收費嗎 瀏覽:423
南寧信託大廈 瀏覽:642
明股實債信託 瀏覽:789
遺產信託基金 瀏覽:67
安徽和生投資 瀏覽:823
股指期貨對應基金 瀏覽:89
股票里做t是什麼意思 瀏覽:968
玩股票資金怎麼籌 瀏覽:49
銀行貸款日利息怎麼算 瀏覽:211
什麼是互聯網基金產品 瀏覽: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