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桂銀農村普惠金融綜合服務點講要到我家開要我投資兩萬元
這種金融方面的東西最好不要去投,除非你很了解這方面的東西,叫你投資就是八年的本錢送給他,到時候你連本都撈不回來
⑵ 什麼是農村金融服務站
現階段深化我國農村金融服務是提高我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根本要求,同時也是建設新農村的基本前提。從當前農村金融服務的發展趨勢上來看,我國應主要
⑶ 農村普惠金融是什麼農村金服屬於這塊嗎
是的,三農金服屬於這一塊。
⑷ 如何大力發展農村普惠金融提升農村金融服務
普惠金融就是金融的「平民化」;農村普惠金融,就是要將金融普及到農村所有群體,特別是貧困地區、少數民族地區、偏遠地區以及殘疾人和其他弱勢群體。《十三五規劃綱要》在「普惠金融」前面加上「農村」二字,意味著十三五期間發展的普惠金融有別於一般意義上的普惠金融。
一、如何大力發展農村普惠金融
深化農業銀行三農金融事業部改革,試點范圍覆蓋全部縣域支行,加大「三農」信貸投放和資源配置力度。強化農業發展銀行政策性功能定位,明確政策性業務范圍,加大對農業開發和水利、貧困地區公路等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貸款力度,審慎發展自營性業務。
國家開發銀行要創新服務「三農」融資模式,進一步加大對農業農村建設的中長期信貸投放。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提高資本實力和治理水平,培育合格的市場主體,牢牢堅持立足縣域、服務「三農」的定位,更好發揮支農服務主力軍作用。
強化農村信用社省聯社服務功能,推動省聯社加快職能轉換,優化協調指導,整合放大農村信用社(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服務「三農」的能力。引導郵政儲蓄銀行穩步發展小額涉農貸款業務,逐步擴大涉農業務范圍,持續拓展農村金融業務,促進農村資金迴流。支持其他商業銀行下沉機構網點,優化農村地區網點布局,適度擴大農村地區網點覆蓋面。
二、如何提升農村金融服務
穩步培育發展村鎮銀行,鼓勵按照規模化組建、集約化管理和專業化服務的原則集中連片發起設立村鎮銀行,對設立村鎮銀行超過一定數量的發起行,允許設立村鎮銀行管理服務子公司。允許評級良好、管控能力強的城商行和農商行到西部地區發起設立村鎮銀行,重點布局老少邊窮地區、農業主產區和小微企業聚集地區,不斷提升村鎮銀行在農村的覆蓋面。
加強融資擔保公司管理,大力發展政府支持的融資擔保機構和再擔保機構,鼓勵其開展涉農融資擔保業務,完善銀擔合作和風險分擔機制。協調規范發展小額貸款公司,建立正向激勵機制,完善管理政策,健全管理制度,強化自律管理,引導發揮支農服務作用。
⑸ 如何大力發展農村普惠金融,提升農村金融服務
一是鼓勵更多的金融服務供給主體參與農村金融服務。農村貧困和偏遠地區信譽程度高,金融風險小,貸款損失率低,小額信貸市場前景廣闊。國際行動援助的一項調查顯示,小額貸款被許多銀行看作是降低銀行整體風險的一種手段。因此,要打破農村貧困和偏遠地區金融服務成本高的認識誤區,通過制定恰當的定價策略,實現規模經濟,控製成本,提高效率,保持適當的盈利性,吸引更多機構參與到農村金融服務中來。要發揮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小額貸款公司、非政府組織等不同類型機構的各自比較優勢,通過提供多樣性金融服務滿足農村地區不同的金融需求,並將這些分散的零售金融機構整合成為一個有機的普惠金融體系。
二是充分發揮信貸政策的導向作用。積極探索支農再貸款和再貼現管理在推動普惠金融發展中的新模式、新方法,直接和間接地引導各類農村金融服務機構,將更多的金融服務和金融產品供給延伸到農村貧困和偏遠地區,幫助農村貧困和低收入人口走上脫貧致富的道路。
三是深化農村信用體系建設。要指導各銀行業金融機構扎實開展農戶建檔、評級、授信等工作,大力發展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同時,可以依託農村金融基礎設施的清算和支付結算功能,將農民的存款和消費記錄等現金存量和流量數據納入農村小額信貸和商業銀行支農貸款的信用評級系統,作為輔助手段,擴大信用評級的參考依據,更加真實地反映農民的信用程度和還款能力。
四是加強農村人民幣流通管理與服務。以助農取款為基礎,開辦殘缺污損人民幣兌換、小面額人民幣餘缺調劑以及反假宣傳、反假監測和通信聯絡代理項目,為偏遠農村群眾使用現金、兌換零錢、兌換殘損人民幣提供便利,同時擴大金融宣傳,打擊制販假幣等犯罪行為。
五是開辟農村金融消費維權的新通道。積極開展金融消費維權宣傳,協助金融機構辦理金融消費投訴,按類別指導農民的金融消費投訴維權,解決農民投訴難的問題,進一步加快推進農村金融業健康快速發展。
六是構建農村經濟金融動態監測網路。建立常態化的信息搜集和反饋機制,協助金融機構開展經濟金融運行監測分析與調查研究工作,形成農村覆蓋面廣、情況真實可靠、信息反饋快速的監測網路。
七是依託銀行卡助農取款服務點開展金融知識的宣傳工作。普惠金融體系向貧困和偏遠地區深入的過程,實際上也是金融知識普及、農民金融意識不斷增強的過程。農村金融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農村金融知識的宣傳普及,可以使廣大農村地區,特別是貧困和偏遠地區,逐漸認識並接受各類現代金融服務,共享現代化支付體系的發展成果,推動農村金融服務不斷升級,以此彌補金融供給和需求的缺口,使每一個社會成員能夠平等地享受金融服務的權力,將中央提出的「發展金融普惠體系」落到實處。
⑹ 6、請說出長沙銀行農村金融服務站站點本身可以為村民提供哪些服務,請說出三種
農村來金融服務站是金自融服務向農村拓展延伸的平台和載體,更是打通農村金融服務「最後一公里」的有效途徑。
在這里,村民可以享受小額取款、轉賬、現金匯款、定活互轉、余額查詢、社保繳費等服務。
服務站同時還是政府財政性資金收支撥付、支取流轉的重要窗口,所有涉及政府財政性資金,包括對村級集體和村民個人的各種資金、補貼,都可以通過金融服務站來發放,村民的醫保、社保、糧食直補、農機直補等,也可以通過這個窗口來收取支付。
⑺ 金融教育對發展農村普惠金融有什麼意義
金融教育不是大學課堂里的金融專業教育,而是一種掃盲性質的金融知識普及。
為什麼要搞金融教育?
1、金融作為市場經濟的重要系統,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的必須,金融知識和運用金融工具的能力已經成為生活的基本技能。如果不會運用金融工具,就無法參與市場經濟活動,也就無法分享市場經濟的福利,甚至無法生存。例如,如果不懂得保險和養老金的安排,你退休後的生活可能會遇到極大的困難。因此,我們要讓孩子們從小就懂得金融的基本知識,如同要讓他們懂得基本的衛生知識和性知識。中國人以前是不能公開談論性的,也不能宣揚如何理財。如今性教育和艾滋病知識已經成為學校教育的組成部分,有專門的課程。但是,金融知識依舊沒有得到足夠的重,沒有系統的課程和教材。
2、當今世界經濟社會正在發生飛速的變化,以往的知識已經不能適應這些變化。比如在中國,計劃經濟時代的人們都是靠工資收入生活,老了由國家提供退休金,病了有公費醫療,一切都是政府在安排,個人不必為養老和看病操心。如今除了公務員,國家不再負責養老,公費醫療也逐步取消,代之以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但是很多人在觀念上還沒有轉變,不知道要為自己購買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即使有了保險的意識,如何對醫療和養老做最佳的安排,也不是每個人都很清楚。在國外,金融市場日夕萬變,風險無處不在,但是很多投資者缺少風險控制的知識,甚至有些國家的管理者也缺乏風險防範的意識,以至造成個人和國家的損失甚至引發金融金融危機。因此,普及金融知識,是增進個人財富和保障個人生活的需要,也是保持國家金融穩定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3、我國存在著很大的城鄉差別,廣大的農村地區特別是偏遠落後地區還有真正參與市場經濟的發展並從中收益,那裡更加缺少金融知識。越來越多的農村人口進城務工,他們也缺少在城市生活的知識和經驗,其中也包括金融知識。針對這些地區和人口,急需進行金融知識的掃盲。金融知識的普及,也是普惠金融體系建設必不可少的重要方面。
⑻ 助農取款服務點屬於普惠金融嗎
基本上也就是農村商業貸款,小額貸款,保本分紅型理財產品的推廣和實現,還有針對農村金融機構的各種優惠和補貼政策,可以更多的實惠給農村。
⑼ 如何從助力民生來深入分析推進農村普惠金融發展
推動農村普惠金融的發展有利於推進農業現代化,有利於增加農民的收入,有利於促進農村的社會發展,助力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