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金融機構遞延所得稅資產

金融機構遞延所得稅資產

發布時間:2021-07-26 11:57:00

⑴ 從什麼時候開始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

遞延所得稅資產 (Deferred Tax Asset),就是未來預計可以用來抵稅的資產,遞延所得稅是時間性差異對所得稅的影響,在納稅影響會計法下才會產生遞延稅款。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是將來可用來抵稅的部分,是應該收回的資產,所以對應遞延所得稅資產;

1.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和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按照預期收回該資產或清償該負債期間的適用稅率相乘產生遞延所得稅負債或遞延所得稅資產。原則上企業應當確認所有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產生的遞延所得稅負債,包括對與子公司、聯營企業及合營企業投資相關的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產生的遞延所得稅負債;原則上企業應當以很可能取得用來抵扣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應稅所得為限,確認由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產生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包括對與子公司、聯營企業及合營企業投資相關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產生的遞延所得稅資產。應稅所得是指未來期間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實現的應納稅所得額,以及因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在未來期間轉回相應增加的應稅所得,並應提供相關的證據。
2.資產負債表日,有確鑿證據表明未來期間很可能獲得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用來抵扣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應當確認以前期間未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
3.企業對於能夠結轉以後年度的可抵扣虧損和稅款抵減,應當以很可能獲得用來抵扣可抵扣虧損和稅款抵減的未來應納稅所得額為限,確認相應的遞延所得稅資產。
遞延所得稅屬於長期資產。

⑵ 金融企業計提的超額貸款損失准備用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嗎

近日,證監會發布《上市公司執行企業會計准則監管問題解答》[2013年第1期(總第8期),以下簡稱《解答》],其中明確規定對於上市公司已計提但尚未使用的安全生產費,不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從而終結了實務中模稜兩可的會計處理,提高了會計信息質量。
安全生產費會計處理的兩個准繩性文件安全生產費會計處理的兩個准繩性文件是:
(1)《企業會計准則解釋第3號》(以下簡稱3號解釋)。3號解釋規定:高危行業企業按照國家規定提取的安全生產費,應當計人相關產品的成本或當期損益,同時記入「專項儲備」科目。企業使用提取的安全生產費時,屬於費用性支出的,直接沖減專項儲備。企業使用提取的安全生產費形成固定資產的,應當通過「在建工程」科目歸集所發生的支出,待安全項目完工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時確認為固定資產;同時,按照形成固定資產的成本沖減專項儲備,並確認相同金額的累計折舊。該固定資產在以後期間不再計提折舊。「專項儲備」科目期末余額在資產負債表所有者權益項下「減:庫存股」和「盈餘公積」之間增設「專項儲備」項目反映。
《企業會計准則》實施後,相關部門對安全生產費會計處理的規定算是一波三折,變化多端,財會人員不知所措,雖然3號解釋將安全生產費的科目設置、使用、確認以及報表的列示進行了公允的處理,操作性較強,但對安全使用費的所得稅會計處理沒有進行明確說明,為此實務中也經常演繹著不同的操作的結果。
(2)《解答》對於上市公司已計提但尚未使用的安全生產費,是否可以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進行了解答:按照企業會計准則及相關規定,已計提但尚未使用的安全生產費不涉及資產負債的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之間的暫時性差異,不應確認遞延所得稅。因安全生產費的計提和使用產生的會計利潤與應納稅所得額之間的差異,比照永久性差異進行會計處理。
稅務處理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煤礦企業維簡費和高危行業企業安全生產費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26號)規定:煤礦企業實際發生的維簡費支出和高危行業企業實際發生的安全生產費用支出,屬於收益性支出的,可直接作為當期費用在稅前扣除;屬於資本性支出的,應計入有關資產成本,並按企業所得稅法規定計提折舊或攤銷費用在稅前扣除。企業按照有關規定預提的維簡費和安全生產費用,不得在稅前扣除。
即稅法上採取「據實扣除」的原則,安全生產費只允許實際發生的支出稅前扣除而不是按計提數稅前扣除,由此產生的財稅差異,屬於永久性差異,不進行遞延所得稅的會計處理。

⑶ 如何計算遞延所得稅資產對凈利潤的影響

如果遞延所得稅資產或負債不涉及資本公積,凈利潤=利潤總額-應交稅費-遞延所得稅負債+遞延所得稅資產。

如果涉及資本公積,那麼因為資本公積而形成的遞延所得稅就不用加減。

凈利潤的計算公式為: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

凈利潤是一個企業經營的最終成果,凈利潤多,企業的經營效益就好。

凈利潤少,企業的經營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個企業經營效益的主要指標

(3)金融機構遞延所得稅資產擴展閱讀:

遞延所得稅資產的主要賬務處理 :

一、企業在確認相關資產、負債時,根據所得稅准則應予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

二、資產負債表日,企業根據所得稅准則應予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大於本科目余額的,借記本科目,貸記「所得稅——遞延所得稅費用」、「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等科目;應予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小於本科目余額的,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三、資產負債表日,預計未來期間很可能無法獲得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用以抵扣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按應減記的金額,借記「所得稅——當期所得稅費用」、「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科目,貸記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已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的余額。

⑷ 什麼是遞延所得稅資產通俗易懂點 謝謝!!!!!

遞延所得稅資產是未來預計可以用來抵稅的資產,遞延所得稅是時間性差異對所得稅的影響,在納稅影響會計法下才會產生遞延稅款。 是根據可抵扣暫時性差異及適用稅率計算、影響(減少)未來期間應交所得稅的金額。

遞延稅款科目的借貸方分別核算的內容是:

借方核算(資產類):轉回的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稅率,發生的可抵減時間性差異*稅率,債務法下遞延稅款余額是借方時稅率增加,遞延稅款余額是貸方時稅率減少。

貸方核算(負債類):發生的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稅率,轉回的可抵減時間性差異*稅率。債務法下遞延稅款余額是貸方時稅率增加,遞延稅款余額是借方時稅率減少。

(4)金融機構遞延所得稅資產擴展閱讀:

遞延所得稅資產的主要賬務處理 :

一、企業在確認相關資產、負債時,根據所得稅准則應予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

二、資產負債表日,企業根據所得稅准則應予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大於本科目余額的,借記本科目,貸記「所得稅——遞延所得稅費用」、「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等科目;應予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小於本科目余額的,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三、資產負債表日,預計未來期間很可能無法獲得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用以抵扣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按應減記的金額,借記「所得稅——當期所得稅費用」、「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科目,貸記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已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的余額。

⑸ 如何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

資產、負債的賬面價值與其計稅基礎不同產生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在估計未來期間能夠取得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用以利用該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應當以很可能取得用來抵扣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應納稅所得額為限,確認相關的遞延所得稅資產。

如果暫時性差異不影響利潤,而是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則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負債應該調整資本公積。例如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是按照公允價值來計量的,公允價值產升高了。

會計上調增了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並確認的其他綜合收益,因為不影響利潤,所以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負債不能調整所得稅費用,而應該調整其他綜合收益。

(5)金融機構遞延所得稅資產擴展閱讀

原則上企業應當確認所有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產生的遞延所得稅負債,包括對與子公司、聯營企業及合營企業投資相關的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產生的遞延所得稅負債;

原則上企業應當以很可能取得用來抵扣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應稅所得為限,確認由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產生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包括對與子公司、聯營企業及合營企業投資相關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產生的遞延所得稅資產。

應稅所得是指未來期間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實現的應納稅所得額,以及因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在未來期間轉回相應增加的應稅所得,並應提供相關的證據。

⑹ 遞延所得稅資產有哪些

遞延所得稅資產包括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產生的所得稅資產,根據稅法規定可用以後年度稅前利潤彌補的虧損產生的所得稅資產

⑺ 遞延所得稅資產的確認需要遵守哪些原則

資產、負債的賬面價值與其計稅基礎不同產生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在估計未來期間能夠取得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用以利用該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應當以很可能取得用來抵扣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應納稅所得額為限,確認相關的遞延所得稅資產。

同遞延所得稅負債的確認相同,有關交易或事項發生時,對會計利潤或是應納稅所得額產生影響的,所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應作為利潤表中所得稅費用的調整。

有關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產生於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交易或事項,則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也應計入所有者權益。

企業合並時產生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所得稅影響,應相應調整企業合並中確認的商譽或是應計入當期損益的金額。

拓展資料:

遞延所得稅資產,就是未來預計可以用來抵稅的資產,遞延所得稅是時間性差異對所得稅的影響,在納稅影響會計法下才會產生遞延稅款。 是根據可抵扣暫時性差異及適用稅率計算、影響(減少)未來期間應交所得稅的金額。

參考資料:遞延所得稅資產_網路

⑻ 企業遞延所得稅資產大量增加說明什麼

1、企業遞延所得稅資產大量增加說明存在以情況:
(1)企業固定資產折價速度加快;
(2)無形資產攤銷快;
(3)金融資產公允價值價值下降;
(4)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下降;
(5)未來可抵扣的預計負債增加;
(6)未來可抵扣的預售賬款增加;
(7)廣告費宣傳費支出上漲;
(8)本年虧損加大。
2、遞延所得稅資產 就是未來預計可以用來抵稅的資產,遞延所得稅是時間性差異對所得稅的影響,在納稅影響會計法下才會產生遞延稅款。 是根據可抵扣暫時性差異及適用稅率計算、影響(減少)未來期間應交所得稅的金額。
3、遞延所得稅資產的主要賬務處理:
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是和暫時性差異相對應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是將來可用來抵稅的部分,是應該收回的資產,所以對應遞延所得稅資產;遞延所得稅負債是由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產生的,對於影響利潤的暫時性差異,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負債應該調整「所得稅費用」。例如會計折舊小於稅法折舊,導致資產的賬面價值大於計稅基礎,如果產品已經對外銷售了,就會影響利潤,所以遞延所得稅負債應該調整當期的所得稅費用。
如果暫時性差異不影響利潤,而是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則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負債應該調整資本公積。例如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是按照公允價值來計量的,公允價值產升高了,會計上調增了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並確認的其他綜合收益,因為不影響利潤,所以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負債不能調整所得稅費用,而應該調整其他綜合收益。

⑼ 什麼叫遞延所得稅資產

我這里舉個例子說明:
1、一項固定資產,我們在會計核算上採用直線法計提折舊,假設原值50000,已提折舊10000,而且,已提減值准備5000,那麼固定資產目前的凈值=50000-10000-5000=35000.假設稅法上也要求企業採用直線法計提折舊,那麼稅法上核算的該固定資產的凈值=50000-10000=40000.為什麼稅法上不減去減值准備呢。因為減值准備屬於一種預提性質的費用,是一種准備,稅法上簡單的說只承認你實際真實發生的,對於還沒有發生的、企業預提的稅法上根本不承認。不過,這部分預提的費用稅法上規定,在未來發生時可以抵扣。所以,這5000元減值准備就是可抵扣暫時性差異,而這種差異是對企業是有利的,將來可以為企業抵稅的,屬於一項資產,就是遞延所得稅資產。
如果按照死方法理解,就是資產的會計核算價值比稅法上核算的價值(計稅基礎)小,那麼就應該將差額部分確認為遞延所得稅資產,如果前者比後者大,那麼就應該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負債的會計核算價值比稅法上核算的價值小,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反之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

閱讀全文

與金融機構遞延所得稅資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遺產信託基金 瀏覽:67
安徽和生投資 瀏覽:823
股指期貨對應基金 瀏覽:89
股票里做t是什麼意思 瀏覽:968
玩股票資金怎麼籌 瀏覽:49
銀行貸款日利息怎麼算 瀏覽:211
什麼是互聯網基金產品 瀏覽:688
私募基金的主要策略 瀏覽:211
外匯Ham 瀏覽:178
錢吧理財 瀏覽:684
中郵穩定收益A基金 瀏覽:851
企業投資管理辦法 瀏覽:388
外匯什麼指標最准 瀏覽:291
招商銀行滬深300理財怎麼樣 瀏覽:967
投融資會上的講話 瀏覽:45
富國互聯科技股票基金封閉期 瀏覽:120
bf一款神奇的游戲理財 瀏覽:11
招商融資發布會 瀏覽:20
租賃表外融資 瀏覽:575
中國股票價格為什麼高 瀏覽: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