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學的論文題目
淺談激勵理論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
摘要:激勵理論是當代管理學的一個不可或缺的分支,在管理實踐中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介紹了幾個典型的激勵理論,並探討其對企業管理的啟示,最後,總結了企業管理中常用的三種激勵方式。
關鍵詞:激勵;激勵理論;激勵方式
1、激勵理論
激勵產生的根本原因,可分為內因和外因。內因是由人的認知知識構成,外因則是人所處的環境。為了引導人的行為達到激勵的目的,管理者可在了解人的需要的基礎上,創造條件促進這些需要的滿足,也可以通過採取措施,改變個人的行動環境。對需要以及人內在動機和環境的激發。形成各種各樣具體的激勵理論,一般可將激勵理論分為激勵的需要理論、激勵的過程理論。
1.1 激勵的需要理論
(1)需要層次理論。
馬斯洛1943年出版了《人的動機理論》一書,提出著名的需要層次理論,他認為人有五個層次的需要:生理需要,安全、保障需要,社交、歸屬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實現需要。這五個層次,是一個由低到高逐級形成並逐級得以滿足的。生理需要與安全、保障需要稱為較低級的需要,而社交、歸宿需要、尊重需要與自我實現需要稱為高級的需要。
(2)雙因素理論。
雙因素理論是美國的行為科學家赫茨伯格提出來的。2O世紀5O年代末期,赫茨伯格和他的助手們在美國匹茲堡地區對二百名工程師、會計師進行了調查訪問。訪問主要圍繞兩個問題:在工作中,哪些事項是讓他們感到滿意的,並估計這種積極情緒持續多長時間;又有哪些事項是讓他們感到不滿意的,並估計這種消極情緒持續多長時間。赫茨伯格以對這些問題的回答為材料,著手去研究哪些事情使人們在工作中快樂和滿足,哪些事情造成不愉快和不滿足。結果他發現,使職工感到滿意的都是屬於工作本身或工作內容方面的;使職工感到不滿的,都是屬於工作環境或工作關系方面的。他把前者叫做激勵因素,後者叫做保健因素。保健因素與工作條件和工作環境有關,其內容包括公司的政策與管理、督導、工資、同事關系、工作環境、人際因素等方面。激勵因素是指適合個人心理成長的因素,內容包括成就、贊賞、工作本身、責任感、上進心等。研究表明,不是所有的需要得到滿足都能激勵起人們的積極性,只有那些被稱為激勵因素的需要得到滿足時,才能調動積極性。缺乏保健因素時,將帶來強烈的不滿,但保健因素得到滿足時,並不能帶來強烈的激勵作用。
2.2 激勵的過程理論
(1)公平理論。
公平理論是由美國心理學家亞當斯提出來的。公平理論的基本內容包括三個方面:
①公平是激勵的動力。公平理論認為,人能否受到激勵,不但受到他們得到了什麼而定,還要受到他們所得與別人所得是否公平而定。
② 公平理論的模式(即方程式):Qp/Ip-Qo/Io式中,Qp代表一個人對他所獲報酬的感覺。Ip代表一個人對他所做投人的感覺。Qo代表這個人對某比較對象所獲報酬的感覺。Io代表這個人對比較對象所做投入的感覺。
③不公平的心理行為。當人們感到不公平待遇時,在心裡會產生苦惱,呈現緊張不安,導致行為動機下降,工作效率下降,甚至出現逆反行為。
(2)期望理論。
弗魯姆認為,某一活動對某人的激勵力量取決於他所能得到結果的全部預期價值乘以他認為達成該結果的期望概率。用公式可以表示為:
M = V E
其中:M-一激勵力量,這是指調動一個人的積極性,激發出人的潛力的強度。
V—— 目標效價,指達成目標後對於滿足個人需要其價值的大小。期望值,這是指根據以往的經驗進行的主觀判斷,達成目標並能導致某種結果的概率。
2、激勵理論的啟發
2.1 激勵必須考慮員工的需求
依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激勵必須要考慮人的需求,別人需要什麼,我們就給予什麼激勵,這樣的激勵才是真正有效的。打個比喻說,如果一個瀕臨餓死的人你就是給他十座金山都沒有用,還不如給他一個麵包更直接、更有效。需要層次理論要求管理者在管理中能正確認識被管理者的需要多層次;努力把管理的手段、方法和員工的需要結合起來,滿足被管理者的需要;在滿足需要的同時,必須要考慮員工各種各種的需求,並有針對性地給予激勵。
2.2 激勵也要注意公平
不公平、不合理會帶來心理挫傷。中國古代就有「不患貧,患不均」的說法。在激勵過程中應注意對被激勵者公平心理的引導,使其樹立正確的公平觀,一是要認識到絕對的公平是不存在的,二是不要盲目攀比。為了避免職工產生不公平的感覺,企業往往要採取各種手段,在企業中造成一種公平合理的氣氛,使職工產生一種主觀上的公平感。
2.3 激勵目標的設置
在激勵方面,期望理論啟示管理者不要泛泛地採用一般的激勵措施,而應當採用多數組織成員認為效價最大的激勵措施,而且在設置某一激勵目標時應盡可能加大其效價的綜合值,加大組織期望行為與非期望行為之間的效價差值。在激勵過程中,還要適當控制期望概率和實際概率,加強期望心理的疏導。期望概率過大,容易產生挫折,期望概率過小,又會減少激勵力量;而實際概率應使大多數人受益,最好實際概率大於平均的個人期望概率,並與效價相適應。
2.4 制定有效的激勵制度
在制定激勵政策之前,要對員工的所有需求做認真地調查,並制定一份詳細的清單。然後將公司可以滿足和不能滿足的部分分開,劃掉那些不能滿足的部分。對可以滿足的那部分進行認真研究,找出滿足的途徑,並將這些途徑流程化(可操作化)。上述工作完成後,激勵政策就有了雛形。下面,就要制定具體規則,即:得到某個激勵等級的員工需要滿足什麼樣的條件。另外,在每個激勵等級上,都要設計幾種不同的選項,員工可以根據自己的個人需要選擇燕中的一種。.比如說,在某個激勵等級上,有技術培訓,公費旅遊,休帶薪假期等多個選項。員工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其中一種。
激勵政策本身也有一個完善的過程。這需要管理者在工作中不斷了解員工的需求,及時將員工新的需求反映在政策中,這樣才能使政策能夠保持持續的有效性。
3、激勵方式:
有效的激勵,必須通過適當的激勵方式與手段來實現。按照激勵中誘因的內容和性質,可將激勵的方式與手段大致劃分為三類:物質利益激勵、社會心理激勵和工作激勵。
3.1 物質利益激勵
物質利益激勵是指以物質利益為誘因,通過調節被管理者物質利益來刺激其物質需要,以激發其動機的方式與手段。它是一種最基本的激勵手段,因為獲得更多的物質利益是普通員工的共同願望,它決定著員工基本需要的滿足情況。
3.2 社會心理激勵
(1)目標激勵。即以目標為誘因,通過設置適當的目標,激發動機,調動積極性的方式。
(2)教育激勵.具體包括政治教育和思想工作。
(3)表揚與批評。是管理者經常運用的激勵手段.
(4)尊重激勵。管理者應利用各種機會信任、鼓勵、支持下級,努力滿足其尊重的需要,以激勵其工作積極性。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內容。
①員工參加管理。所謂職工參加管理,是指在不同程度上讓員工和下級參加企業決策以及各級管理工作的研究和討論。處於平等的地位商討企業的重大問題,可使員工感到上級主管的信任,從而體驗出自己的利益和企業發展密切相關而產生強烈的責任感。
②榜樣激勵。運用榜樣激勵,首先要樹立榜樣。選擇
榜樣時要注意榜樣的行為確實是企業中的佼佼者,這樣才能使人信服;其次要對榜樣的事跡廣為宣傳,使企業的員工都能知曉,使學習的目標更加明確。
③競賽(競爭)激勵。在企業里為了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很多時候都要制定競賽來激勵員工。要注意目標不能太高或者太低,這樣員工才會為這個目標去努力。要精心選好獎品,比較公平和公開的進行競賽,而且競賽完了一定要公布出來,才能達到最後激勵員工的效果。
3.3 工作激勵
按照赫茨伯格的雙因素論,對人最有效的激勵因素來自於工作本身,因此,管理者必須善於調整和調動各種工作因素,搞好工作設計,千方百計地使下級滿意於自己的工作,以實現最有效的激勵。日本著名企業家稻山嘉寬在回答「工作的報酬是什麼」時指出,「工作的報酬就是工作本身」,這句話深刻地道出了工作豐富化這種內在激勵的重要性。
工作激勵是通過促進員工工作的豐富化來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的一種激勵方法,其實質就是讓工作本身成為激勵因素。優秀的企業不僅給員工發工資,還給員工的工作增添意義,使他們覺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挑戰性,很有成就感,而且,盡可能地讓他們擴大工作范圍,允許他們經常調換工作,調劑他們的工作強度,促使他們對工作產生強烈的樂趣。在這種情形之下,員工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聰明才智、干勁和熱情。工作激勵方法很值得我國企業運用和借鑒。現在國內發展型企業,多半還屬於勞動密集型企業,工序技術性不高,專注面窄,重復性強,容易導致工作乏味和無聊,影響生產效率,如果能夠合理地安排工人輪換工序,使他們的生產操作從單調枯燥趨於豐富多彩,也許有些工人會從工作輪換中發揮出自己的更大潛力,從而確立幾種適合自己興趣的、自己真正喜歡乾的工序來,這樣他們一定會更願意長久地在企業紮根,做更多的事來體現自己的工作價值。
4、結語
激勵理論是當代管理學的一個不可或缺的分支,在管理實踐中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激勵,對於管理者來說是一門學問,科學地運用激勵理論,可以有效地激發員工的潛力,使企業目標和個人目標在實踐中達到統一,進而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率。
參考文獻
[1]周三多.管理學(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1.
[2]尹汝龍,周靜莉等.激勵理論在旅遊企業管理中的應用[J].集團經濟研究,2006,(5).
㈡ 金融管理專業畢業論文選什麼題目好
提供一些國貿專業的畢業論文選題,供參考。1. 我國外貿企業現代企業制度建設問題 2. 我國外貿順差問題研究 3. 對自由貿易保護貿易理論政策的研究 4. 中國企業如何面對"全球化" 5. APEC挑戰WTO 6. 外貿企業財務問題 7. 東亞地區雙邊自由貿易的政治經濟學 8. 經濟全球化時代的國際競爭 9. 東亞地區的國際物流中心 10. 關於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戰略思路與對策 11. 中國企業應如何運用知識產權戰略 12. CEPA框架下,內地與香港的經濟合作前景 13. 論我國出口商品的結構變化 14. 論我國進出口市場的變化 15. 論東北亞經濟合作 16. 論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設想 17. 全球FTA發展新趨勢與中國的FTA戰略 18. 世界對外直接投資發展新趨勢和我國引資對策 19. 論東北振興與東北亞合作聯動發展 20.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政治經濟分析 21. 東亞區域經濟合作迅速發展的原因,特點與前景分析 22. 東亞區域性金融貨幣合作的可行性及路徑選擇 23. 歐盟東擴論 24. 評歐盟(歐共體)的共同農業政策 25. 中國歐盟經貿關系發展現狀及前景 26. 美國新經濟的作用與影響 27. 中美經貿關系現狀及發展前景 28. 中美貿易摩擦的政治經濟學研究 29. 歐盟企業競爭力個案研究(以具體企業為例) 30. 美國企業競爭力個案研究(以具體企業為例) 31. 提升國際競爭力對策研究 32. 國際營銷中的相關問題研究 33. 國際營銷中的綠色壁壘研究 34. 網路營銷的應用問題研究 35. 企業促銷戰略研究 36. 貿易自由化對環境的影響 37. 關於無單放貨的有關法律問題 38. 關於倒簽提單的有關法律問題 39. 關於預借提單的有關法律問題 40. 提單的運輸合同屬性問題 41. 關於海運貨物滅失及損壞有關問題 42. 國際貿易結算支付方式的選擇及運用 43. WTO貿易爭端解決機制評估 44. 出口信用保險淺析 45. 無船承運人法律地位 46. CIF合同初探 47. 國際貿易買賣中的違約與違約救濟制度研究 48. 我國對外貿易代理制度的變革與我國外貿公司發展前景探討 49. 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問題研究 50. 國際貿易合同中的欺詐脅迫與重大誤解問題探討
㈢ 求關於金融管理的論文題目!!!
國家為了實現經濟增長、穩定貨幣值和貨幣供求平衡等目標而對貨幣資金內所實行的管理稱之為金融管容理.下面學術堂為大家整理了二十條關於金融管理的論文題目,供大家進行參考:
1、金融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探討
2、三門峽市農村金融管理與創新研究
3、我國金融類企業真實盈餘管理實證研究
4、衍生金融工具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應用研究
5、我國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模式的比較研究
6、我國商業銀行金融衍生品信用風險管理分析
7、面向年輕用戶的個人金融管理需求研究與移動服務設計
8、金融危機背景下壽險公司的投資風險管理研究
9、金融資產管理與盈餘管理關系研究
10、金融管理與實務實訓室項目管理的研究
11、X汽車金融有限公司對公業務客戶貸後管理問題研究
12、構建我國金融宏觀審慎管理體系的思考
13、金融管理體制的極左範例:貧下中農管理農村信用社研究
14、基於工作特徵基礎上的工作績效改善研究
15、基層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管理問題研究
㈣ 經濟金融類論文題目有哪些
金融不良資產價值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
我國農村經濟增長中的農村金融抑制研究
發展中國家的金融自由化與中國金融開放
衍生金融工具會計問題研究
我國房地產金融風險及防範研究
房地產金融風險管理及對策研究
我國金融衍生市場創建若干法律問題初探
現代銀行業金融機構市場退出法律問題芻議
論我國進出口政策性金融機構的立法完善
我國商業銀行金融創新研究
我國商業銀行金融衍生品的風險管理研究
金融危機後韓國銀行業重組機制對中國的啟示
金融自由化所必須的法律規則及其實施
我國金融發展對經濟增長影響的理論分析與實證研究
制度、制度變遷與我國金融制度變遷研究
離岸金融法律監管問題研究
連接函數(Copula)理論及其在金融中的應用
我國金融控股公司的風險管理研究
構建中國金融條件指數
中國金融發展水平:比較與分析
金融投資風險評價BP神經網路模型研究及應用
現代金融危機的理論與實踐
歐元對國際金融市場的影響
試論金融債權資產的定價理論與實務
中國宏觀金融風險的統計度量與分析
無線金融交易模型(WFTM)技術研究
中國漸進改革中以租金為基礎的政府金融支持行為
對我國金融控股公司發展問題的探討
㈤ 金融專業,畢業論文寫什麼好,最好有題目
抄1、基於P2P網貸的互聯襲網金融行業研究
2、當前我國P2P網貸內部風險管理問題研究
3、個人住房抵押貸款抵押物風險探究
4、中信銀行對公信貸貸後風險管理研究
5、建立存款保險制度對我國銀行業的影響及應對措施
6、××省農業保險發展問題研究
7、小微企業融資困難問題及其對策研究
8、在中國推行以房養老的障礙及對策分析
9、個人住房抵押貸款違約風險管理分析
10、××省農村信用社操作風險研究
11、中小銀行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策略研究
12、P2P平台與小微企業融資合作可持續性的探討
13、互聯網消費金融發展研究
14、我國商業銀行汽車金融業務的發展路徑分析
15、中小企業私募債信用風險及對策分析
(以上選題由學術堂整理提供)
㈥ 跪求經濟管理方面的論文題目
我國中小企業跨國經營的策略 來源:中國論文網( www.paperlw.com ) 跨國經營是當今高度社會化、現代化和國際化經營的必然趨勢,是國際產業分工與合作、國際技術和資本流動的需要,代表著現代企業的發展方向。 全世界很多大型企業都進行著跨國經營,據德國的一份統計報告,德國中小企業中進行跨國經營的企業約為7%,而大型企業約為36%,中小企業的相對比例遠遠小於大型企業,跨國經營似乎成了大企業的「專利」。其實,盡管在某些跨國經營的投資領域需要巨額資金,而中小企業最為缺乏的就是資金,但並非是所有的跨國經營都需要巨額資本。跨國經營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技術投資、設備投資、組建合資企業、補償貿易等都是可以不需要巨額資金的跨國投資經營形式。像假日酒店就可以以品牌和管理進行跨國經營,其投資就相當少。中小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特點,選擇靈活多樣的形式進行跨國經營。 當前在我國擴大開放的政策引導下,我國小小企業更應積極學習和借鑒國際跨國公司的成功經驗,進行跨國經營以促進自身更快地發展。 跨國經營不同於局限在國內或本土的經營,義經營范圍、經營戰略以及內部管理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異。尤其對於中小企業來說,這些差異更大,這些差異構成了跨國經營的主要特點。 跨國經營就是在國與國之間進行的經營活動,表I是世界一些著名跨國公司的分支機構在全世界的分布情況。從表1中可以看出,跨國經營的范圍遍及全世界的國家和地區。表1公司名稱總部地點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分支機構慧智公司(WyseTech.Inc.)美國荷蘭、中國台灣、香港等14個國家和地區虹智電腦公司(ASTRes.Inc.)美國中國大陸、台灣、香港、韓國等17個國家和地區通用汽車公司(GeneralMotorsInc.)美國加拿大、阿根廷、中國、法國等190個國家和地區方大集團(FantaGroupInc.)巴西印尼、泰國、中國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善美集團(Semi-TechGroupInc.)加拿大美國、日本、印度、中國香港等 出於在全球范圍內進行經營活動,勢必要考慮到面對國際經營環境中可能出現的各種風險,包括政治風險,如各東道國政治體制差異、政治局勢不穩定以及政府政策變化等;財務風險,如匯率變化、通貨膨脹、經濟衰退或國際收支惡化而引起的進出口限制導致的企業損失等;法律風險,如司法制度差異、稅收的歧視待遇、雙重課稅等;其他風險,如文化差異、社會對私人財產和公司財務的態度等。 因此,跨國經營的范舊使得企業在進行路四經營時須對共范圍內的各種情況仔細分析,收集多方信息,才能在國際大環境中獲得成功。 在國際市場上,跨國經營須針對不同的東道國市場制定與之相適應的經營戰略。所謂「放諸四海而皆準」的單一戰略模式在跨國經營中是行不通的。在跨國經營戰略的制定過程中,尤其在SWOT的分析時,要考慮對各東道國經營環境差異的適應性,低成本原材料來源和全球規模經濟效率,全球性競爭條件,在一個東道國採取的戰略行動可能在其他東遲國中產生的影響,通過一體化領導對分散於世界各國的經濟活動進行統一協調。 國際市場上的競爭比國內市場上更激烈,需要協調、平衡的因素和關系更多。成功的跨國經營企業內部管理都比較完善,有高效的經營、生產和質量控制等部門,其國內經營管理已經進入正常的運行軌道,在跨國經營的過程中,可以集中主要精力對付外界環境的變化。 表2列出了英國小企業中已經有了出口業務的企業在出口工作中遇到的「實際障礙」和從未搞過出口業務的企業管理人員的「想像中的出口障礙」。 從表2中可以看出,阻礙許多中小企業進入國際市場的困難,很多時候並不是不可逾越的客觀困難,而是由於出口恐懼感造成的心理障礙。例如,「缺乏信息」和「缺乏關系」,實際上並不是在進入國際市場過程中實際遇到的主要困難。出口信息、海外關系的不足相對來說是一個暫時性的問題。而出口企業遇到的實際問題,至少就小企業而言,不僅僅在於海外市場的開拓,更在於海外市場開拓後的管理,諸如出口手續、應收款管理、國外市場預測等。出於預計困難與實際舊難不符,使得企業的出口計劃被備工作「南轅北轍」,碰到問題時措手不及。這種因為預期困難與出口開始後的實際困難的偏離,是很多中小企業淺嘗輒止,半途而廢的原因。表2 美國小企業中出口企業與不出口企業面對的困難比較研究出口企業遇到的實際問題百分比不出口企業決定不出口的理由百分比出口手續太繁瑣;缺乏出口信息買方付款太慢23%缺乏國外市場關系目標市場不景氣23%產品在國內供不應求語言障礙21%還沒有想過出口48%運輸問題11%缺少外貿人才33%;對方拒付6%出口手續太繁瑣27%缺乏外貿人才6%所需投資太高24%其他(政治、外匯、商務風險等)22%產品不對路20%所以,跨國經營與國內經營的差異決定了跨國經營策略應不同於國內經營策略。
㈦ 金融管理專業 畢業論文題目
學術堂最新整理了二十個金融管理專業的畢業論文題目,供大家參考:
1.我國商業銀理財產品現存問題及對策分析
2.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探析
3.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發展探析
4.互聯網金融對我國商業銀行的影響分析
5.我國房地產稅制度改革問題探析
6.以滬深300指數為基礎的相關產品交易現狀及其定價模型
7.我國資本市場中信用衍生工具、交易機制及監管研究
8.論金融市場的波動與指數收益率的關系
9.淺析我國指數期貨市場的發展和存在的問題
10.國際金融市場衍生工具的發展及風險控制的研究
11.滬深300股指期貨是2015年中國股災的罪魁禍首嗎?
12.人民幣貶值與中國股市波動:機制與證據
13.券商櫃台市場的產品設計與定價
14.信貸資產質押再貸款與貨幣供給
15.中國外匯占款下滑對貨幣供給量的影響
16.前海自貿區特色研究
17.利率市場化背景下商業銀行的發展
18.民營銀行發展路勁探討
19.我國商業銀行面臨的發展機遇與挑戰
20.網路金融發展的風險與監管
㈧ 關於金融經濟學的 論文題目
學來術堂整理了十五個自新穎的金融經濟學論文題目供大家進行參考:
1、經典金融經濟學理論體系若干矛盾與重構思考
2、經濟金融化與金融經濟學的發展
3、匯率調整對我國貿易收支影響的金融經濟學分析
4、「國進民退」的五大後果——專訪耶魯大學金融經濟學終身教授陳志武
5、對金融經濟學的發展金融深化論
6、金融經濟學十講
7、貨幣金融經濟學
8、金融經濟學的研究範式及其演進——行為金融與標准金融研究範式之比較
9、經濟泡沫與泡沫經濟——一個基於金融經濟學的考察視角
10、理查德·羅爾對金融經濟學的貢獻
11、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數學描述及其在金融經濟學中的一個應用
12、金融經濟學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探索
13、基於金融經濟學的股票市場穩定研究
14、金融經濟學教程
15、金融經濟學研究的國際動態——基於1990—2011年間《金融學期刊》刊發論文的統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