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營業機構在審核個人身份證件後拒絕為該客戶辦理相關業務包括哪些情形
大額存款要求身份證明始於2007年執行。
由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和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制定的《金融機構客戶身份識別和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管理辦法》本月正式施行。根據這個辦法,銀行在碰到大額存取款時,將要求儲戶提供身份證件。
《辦法》規定,個人在銀行辦理現金存取業務時,如果單筆金額為人民幣5萬元以上或外幣等值1萬美元以上,將需要提交身份證件;如果個人在某家銀行或信用社未開立賬戶,但需要在該機構辦理現金匯款、現鈔兌換和票據兌付業務且單筆金額為人民幣1萬元以上或外幣等值1000美元以上,也需要提交有效身份證件。此外,個人購買保險將可能需要同時提供投保人和受益人的身份證件。
Ⅱ 銀行業金融機構在辦理人民幣直接投資相關資金匯出入時,應審核( )上記載的額度信息
選擇A,答案詳情參考《跨境人民幣業務操作指引》P52,P148
Ⅲ 在金融機構辦理業務時,不能作為個人有效證明證件使用的是什麼
在金抄融機構辦理業務時,有效的身份襲證明,只能是身份證,護照和軍官證,其他的都不是有效證明證件。
根據個人存款賬戶實名制規定,下列身份證件為實名證件
1、居住在境內的中國公民,為居民身份證或者臨時居民身份證;
2、居住在境內的16周歲以下的中國公民,為戶口簿;
3、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人,為軍人身份證件;中國人民武裝警察,為武裝警察身份證件;
4、香港、澳門居民,為港澳居民往來內地通行證;台灣居民,為台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或者其他有效旅行證件;
5、外國公民,為護照。
(3)金融機構在辦理相關業務審核取得擴展閱讀:
客戶先前提交的身份證件或者身份證明文件已過有效期的,客戶沒有在合理期限內更新且沒有提出合理理由的,金融機構應當中止為客戶辦理業務。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洗錢法》等法規規定,金融機構在與客戶的業務關系存續期間,應當採取持續的客戶身份識別措施,客戶先前提交的身份證件或者身份證明文件已過有效期的,客戶沒有在合理期限內更新且沒有提出合理理由的,金融機構應中止為客。
Ⅳ 金融機構為客戶辦理公務及商務旅行支出業務的審核資料是什麼
這個具體的你還得咨詢金融機構的客服,按著他的提示准備資料。
Ⅳ 誤收是指在金融機構辦理業務的過程中,將假幣當做真幣付出的行為。()
錯的啊。誤收是金融機構辦理業務的時候沒有細心分辨真假幣,假幣當成真幣入庫了。
Ⅵ 金融機構辦理業務對於客戶身份核實順序
金融機構辦理業務對於客戶身份核實的順序是先核對身份證件和業務辦理人是否是同一人,必要的時候會通過公民身份證聯網核查系統核查。
Ⅶ 金融機構拿客戶徵信授權可以辦理什麼業務
金融機構拿客戶徵信授只能對該客戶當前辦理的貸款業務進行審查,其他啥業務也辦不了,徵信授權是有時間限制的。
Ⅷ 金融機構為客戶辦理投資收益支出業務時應當審核什麼
金融機構為客戶辦理投資收益,支出業務的時候,應當審核徵信、客戶的徵信業務。
Ⅸ 金融機構在辦理業務時,發現假幣應如何處理
發現假鈔一律作沒有處理,並開具證明。如發現數額較大,先穩住客人,打110報案,請警察介入追查假鈔來源,搗毀制假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