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互聯網金融未來的前景如何
雖然互聯網金融來已經不再是新鮮事自物,但互聯網金融日新月異的發展令人們長期對其保持著新鮮感。受眾們之所以不會對互聯網金融感到疲倦,主要來源於兩方面的原因。第一是互聯網金融產業的不斷創新,例如從最先被人們知曉的網路借貸平台到科技金融、大數據金融、消費金融、普惠金融等,令互聯網金融始終保持著新鮮感;第二是存活下來的互聯網金融公司十分注重用戶體驗,通過各種模式為用戶創造便利、營造場景,增強用戶粘性。
上述兩點也符合產品以及企業的成長周期,人們也往往只會關注成長、成熟的周期,而不會關注衰退期。與傳統產業不同,互聯網金融企業或產品如能不斷創新、不斷迎合重要用戶的客戶體驗,就將長期處於發展期,令企業和產品在發展中長青,強勢的互聯網金融企業正是這樣做的,這也是互聯網金融未來發展的趨勢。
結合市場實際環境以及金融因素,互聯網金融在經過探索發展後,未來的發展趨勢主要會集中在政策監管以及行業規范化、服務社會實體產業、業務模式專業化及小額化、新技術的不斷更迭這四大方面。
❷ 《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19》發布,互聯網的發展對中國社會有哪些深遠影響
這次《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指出,2018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31.3萬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34.8%,中國網民模為8.54億人,互聯網普及率達61.2%。簡單的幾個數字就可以看出互聯網的發展已經深入到經濟活動中,同時也深入到每一個人的生活中。
除了這些,互聯網的發展已經成為了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這個引擎可以帶來更多的活力。很多人都知道,要發展先修路的道理,而互聯網現在就成了一個新的「通道」,在這個通道上,人五人的聯系更緊密了,人與人的交流更快速和便捷了,這些以前都是沒有的。在這個通道上,越來越多的現象正在證明這是一條比現實公路還要便捷的通道。
最後,中國社會的發展離不開互聯網的發展,同樣互聯網的發展也離不開社會的發展,兩者是和諧統一的,彼此的完美結合給人展示出了無比巨大的活力。
❸ 博鰲亞洲論壇歷年發布的《互聯網金融報告》都說了啥
博鰲亞洲論壇發布《互聯網金融報告2016》
在博鰲亞洲論壇2016年年會「博鰲亞洲論壇學術發布會」上,發布了《互聯網金融報告2016》。這是博鰲連續第三年發布年度互聯網金融行業報告,今年的主題是「傳統金融的互聯網化」。
金融機構紛紛試水互聯網金融
報告顯示,2015年,傳統金融加速互聯網化發展。據BR互聯網金融研究院監測,截至2015年年底,全國已經有57家商業銀行上線了直銷銀行。2015年第三季度以來,23家上市券商中有18家券商大力加碼互聯網證券業務。2015年上半年,中國通過互聯網渠道銷售的保險累計保費收入816億元,是上年同期的2.6倍,占行業總保費的4.7%,這一收入已接近2014年互聯網保險全年的保費水平。基金業都已開通互聯網直銷模式,並進行了移動App布局。互聯網信託也開始加快資產多元化布局。
此外,資產證券化正逐步成為互聯網金融蓬勃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無論是銀行、券商等資產證券化產品傳統發行主體,還是p2p網貸平台、大型電商等介入這一領域的新興發行主體,都對此表現出很大的興趣。
為了有效應對來自互聯網金融等新興業態的挑戰,中國的銀行、證券、基金、保險、信託等傳統金融業已經開始探索向互聯網化轉型的發展模式。銀行業已經試水網路銀行、直銷銀行、手機銀行等模式,開通電商平台以覆蓋企業和個人電子商務的綜合需求。互聯網證券在國內主要有自建電商平台、進駐第三方電商平台和獨立第三方網站三種模式。互聯網基金的模式主要有第三方支付平台模式、基金超市模式、網上銀行銷售模式和基金公司網上直銷模式。互聯網保險演化出官網直銷模式、專業的第三方保險銷售網站模式、眾安在線模式、電子商務平台模式。互聯網信託則有信託直銷模式和債權轉讓機制下信託受益權拆分轉讓模式。
互聯網金融監管相對薄弱,需警惕風險
在金融互聯網化進程加快的同時,風險也隨之而來。與傳統金融行業相比,互聯網金融所面臨的風險更加多樣化和復雜化,既包括金融相關風險,也包括技術層面和社會影響等風險。
雖然我國已經形成以央行徵信系統為主導,輔以市場化專業機構和個人徵信機構的三方格局,但全社會誠信體系建設仍處於初級階段,如小微企業和個人徵信覆蓋面和深度相對薄弱、行業和地域分割使得信息不能整合和流動等。
在互聯網金融監管方面,主要存在三個問題:一是行業准入門檻較低,監管標准還不夠清晰;二是監管導向仍需有效傳遞,監管原則與方式有待進一步確認;三是監管協同機制尚未有效運轉起來,監管技術亟待提升。
此外,市場需要加強有效監管和自律,自律仍有不斷改進的空間。
要充分借鑒歐美監管理念並改革創新
總體上,報告對中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前景持樂觀態度,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充分學習借鑒和改革創新,尤其是對歐美發達國家的徵信體系、監管理念、風險管理等方面要消化吸收、博採眾長、推陳出新。
徵信方面,要從體系、技術、意識等方面加強和改進,為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提供基礎保障,如打破行業和地域壁壘等。
監管方面,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是當務之急,只有制定一套統一的標准,明確各主體的責任和義務,才能減少行業亂象和違法行為。
報告指出,傳統金融與新興金融相互融合是大勢所趨,傳統金融互聯網化的過程在未來將進一步演化提升,形成日趨豐富的創新空間與市場機遇。中國互聯網金融將成為在全球范圍內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的重要力量,不僅限於提供互聯網技術服務與產品設計,還將在提升中國金融資源的全球配置能力中發揮積極作用。
❹ 互聯網金融的未來發展趨勢分析
市場規模實現較快增長
近年來,國內汽車消費需求的日益旺盛,汽車行業供應鏈上各方的金融需求不斷提升,互聯網汽車金融市場規模逐年增大。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互聯網汽車金融的市場規模為3566.3億元,2019年,中國互聯網+汽車金融市場規模約4438.4億元左右。
——更多數據來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汽車金融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❺ 互聯網金融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
市場規模實現較快增長
近年來,國內汽車消費需求的日益旺盛,汽車行業供應鏈上各方的金融需求不斷提升,互聯網汽車金融市場規模逐年增大。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互聯網汽車金融的市場規模為3566.3億元,2019年,中國互聯網+汽車金融市場規模約4438.4億元左右。
——更多數據來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汽車金融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❻ 中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現狀與問題研究
市場規模實現較快增長
近年來,國內汽車消費需求的日益旺盛,汽車行業供應鏈上各方的金融需求不斷提升,互聯網汽車金融市場規模逐年增大。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互聯網汽車金融的市場規模為3566.3億元,2019年,中國互聯網+汽車金融市場規模約4438.4億元左右。
——更多數據來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汽車金融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❼ 求幫忙下載 知網的一篇文章 互聯網金融藍皮書:中國互聯網金融發展報告(2013) caj格式 在線等 謝謝
❽ 如何推動互聯網金融業發展的調研報告
《2015-2020年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領航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由中咨領航資深專家在大量周密的市場調研基礎上撰寫,主要依據中國國家統計局、國家海關總署、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相關行業協會、國內外相關報刊雜志的基礎信息以及專業研究單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資料。報告首先分析政策、經濟等環境對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影響;接著從國內外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現狀、發展熱點、市場規模把握行業整體現狀;然後從互聯網金融行業市場供需、細分市場及時發現機會點和增長點;進一步從互聯網金融市場競爭、重點企業搜集競爭情報,進行競爭定位;最後從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進行戰略預判;而且綜合了互聯網金融行業投資風險和投資機會制定投資戰略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