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G20國峰會歷史意義及其重要的作用
G20杭州峰會具有深刻的意義。這次會議是在以下背景中召開的:第一,金融危機後,世界經濟恢復和增長乏力。比如,美國的經濟增長稍有起色,但仍然不夠穩定;歐盟的經濟增長速度仍然比較緩慢,失業率居高不下,債務危機的問題並沒有完全得到解決,難民和恐怖襲擊也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日本經濟一直在恢復增長和衰退之間掙扎,雖然日本民眾對安倍經濟學抱有很大的期待,但日本實際的經濟增長率卻令人失望,一直處於低位徘徊。
第二,由於各國的經濟增長乏力,貿易保護主義勢力抬頭,一些國家企圖借用所謂公平貿易、綠色環保、保護知識產權等名目扼殺自由貿易的原則,不斷通過各種方式,保護並封閉自己的市場,打擊對方國家貿易的進展。這種情況如果不遏制,新的貿易壁壘將不斷以變種的形式出現,也會危害到整個世界貿易的局勢,導致世界貿易總量下降。
第三,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工業國家的經濟增長,也出現了大幅度的下滑。石油、煤炭、鋼鐵、天然氣、糧食等國際大宗商品的價格普遍下滑,損害了發展中國家的利益,新興工業國家也面臨國內經濟結構的改善和調整,對於世界經濟發展的引領能力和貢獻度正在下降,後續的增長動力嚴重不足。
在這種背景下,世界對本次G20杭州峰會充滿期待。世界經濟面臨一系列問題,需要採取對策解決,需要提振信心,而這恰恰是G20杭州峰會的優勢所在。第一,分享經驗,提振信心。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經濟長期較快增長,中國本身的成功經驗有利於提振人們對世界經濟的信心,中國可以通過G20峰會,分享這些有益的經驗,促進全世界人民提高對未來經濟發展的信心。
第二,制定務實、宏大的經濟發展計劃。中方正在同各方一道,力爭打造G20杭州峰會十大成果,即制定創新增長藍圖,制定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行動計劃,制定結構性改革優先領域、指導原則和指標體系,制定全球貿易增長戰略,制定全球投資政策指導原則,深化國際金融架構改革,創立三位一體的反腐敗合作,發起支持非洲和最不發達國家工業化合作倡議,制定創業行動計劃,推動氣候變化《巴黎協定》盡早生效。這樣的增長思路和計劃,有助於得到各國的普遍理解,更有助於世界經濟的恢復和穩定發展。其中的增長藍圖,貿易增長戰略和國際金融改革,都有助於釋放現有的經濟能量,採取更開放的原則,促進世界經濟整體的增長。
第三,G20杭州峰會「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的主題,抓住了當前世界經濟的要害,如果能夠落到實處,不僅是對世界經濟未來發展的一種指導,也是促進未來5到10年間世界經濟增長比較務實的路線圖。當前世界經濟增長乏力,亟需創新經濟的引領。這就需要加大改革創新的力度,在改革創新中釋放活力。聯動是指首先要進行各國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包括高速鐵路、高速公路、海運和河流運輸、航空運輸、油氣管線、電力輸送、海底電纜和通訊系統等,並在此基礎上,實現體制和政策的互聯互通,這樣才能極大地縮減經濟的成本,實現效益最大化的經濟增長。包容是指讓世界經濟的增長,惠及到各種各樣的國家,惠及到各個層面的人民大眾,促進公平公正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㈡ g20杭州峰會都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
g20杭州峰會都取得以下10大重大成果:
1、通過主場外交,中國進一步擴大國際影響力。
G20杭州峰會期間,中國領導人與世界主要大國領導人頻頻會面,除了就世界經濟發展等議題展開交流,中美、中俄、中歐等領導人還圍繞當今世界重大問題深入磋商。
從中美領導人夜遊西湖,到公布35項主要共識和成果清單就能看出,中國在這次主場外交中收獲不少。
除了這些彰顯國際地位和領導力的「成果清單」,中國還在峰會期間與各個國家就區域合作、重大問題提出倡議和舉措。它們不但體現中國在全球治理中的擔當,更進一步提升了中國的影響力。
2、為世界經濟開葯方,增強中國話語權。
峰會剛開幕,中央總書記開門見山,就世界經濟發展提出「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合力促進全球經濟增長、維護金融穩定」「創新發展方式,挖掘增長動能」「完善全球經濟治理,夯實機制保障」「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繼續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促進包容性發展」等建議。對這些葯方,不少國家給予積極評價,還特別表示要「同中方繼續保持密切交往」。
實際上,近年來,中國已經先後推出「一帶一路」等重要發展倡議,對世界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日益凸顯。隨著中國在國際金融機構股權、人民幣加入SDR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中國在國際規則方面的話語權正不斷提升。
3、回擊「中國經濟崩潰論」等錯誤論調,給世界吃下定心丸。
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很多人對中國經濟提出「三問」:能否實現持續穩定增長?能否把改革開放推進下去?能否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還有人自問自答,給出「中國經濟崩潰論」的結論。
對此,中央總書記在峰會期間斬釘截鐵地回應,「我們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繼續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為世界帶來更多發展機遇。」他更指出,「行勝於言。中國用實際行動對這些問題作出了回答」。
這一權威表態,不僅將讓不少人吃下定心丸,更能把信心傳遞出去,鼓勵更多國家「勇做世界經濟弄潮兒」,讓那些整天試圖潑中國冷水的人自討沒趣。
4、為發展中國家發聲,展現中國義利觀。
這次杭州峰會,中國邀請了埃及、塞內加爾、查德、寮國、泰國等嘉賓國領導人與會。這些國家雖然文化政治因素各異,但都有一個共同身份:發展中國家。
安排這么多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交流對話,還發起支持非洲和最不發達國家工業化合作倡議,中國的良苦用心顯而易見:抓住杭州G20契機,讓發展中國家集體發聲,爭取更大權益。
盡管經濟體量越來越大,但中國從未接受西方一些人忽悠的「發達國家」身份,不僅致力於解決自己的發展問題,還不斷維護發展中國家利益,同他們站在一起爭取權益。中國一直在積極踐行正確義利觀,努力減少全球發展的不平等、不平衡現象。這份真誠和實干,已經在杭州峰會上得到體現。
5、進一步推動「一帶一路」建設。
G20峰會關注世界經濟,關注創新增長、經濟治理、國際貿易投資、可持續發展等重要議題,由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給出了可行的解決方案。例如,推進產能合作、加大基礎設施建設聯通的力度等舉措,正是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世界經濟的生動實踐。
此次峰會,不少參會國家都是「一帶一路」的合作夥伴,在雙邊交談中對「一帶一路」都極為熱心。
通過G20峰會這個大舞台,中方倡導的「一帶一路」不僅進一步提升「知名度」,還將吸引更多國家參與其中,為中國及沿線國家帶來眾多「」。
6、推動國際金融機構改革,增強中國金融治理能力。
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席捲全球,讓人記憶猶新。
本次峰會達成共識,要繼續推動國際金融機構份額和治理結構改革,擴大特別提款權的使用,強化全球金融安全網,提升國際貨幣體系穩定性和韌性。決心加強落實各項金融改革舉措,密切監測和應對金融體系潛在風險和脆弱性,深化普惠金融、綠色金融、氣候資金領域合作,共同維護國際金融市場穩定。
對中國而言,隨著人民幣加入SDR,亞投行、金磚銀行蓬勃發展,這些話現在絕不是空口說說。杭州峰會發出的聲音,顯示著中國對參與國際金融治理的熱心與信心。推動這項改革,就是為了通過金融穩定,將「金融風暴」那樣的風險扼殺在萌芽中,這對中國以及其他任何國家都是有益的。
7、重申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承諾。
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大,部分國家想通過短期的貿易保護主義緩解壓力,反而引發人們對全球經濟復甦的擔心。為緩解這種憂慮,G20杭州峰會再次重申:反對保護主義,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
這種重申,不是清談。
G20杭州峰會制定了《二十國集團全球貿易增長戰略》和全球首個多邊投資規則框架《二十國集團全球投資指導原則》。這兩個文件的核心,就是繼續支持多邊貿易體制。
在貿易保護主義環境下,不少國家的企業已深受其害,世界經濟也因此蒙上黯淡前景。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不僅讓世界經濟重新煥發活力,所有國家的企業和消費者也將從中受益。
8、加強反腐敗國際合作,腐敗分子無處藏身。
反腐是一項世界性工作,需要各國通力合作。此前,中國的海外追逃工作,得到了不少國家的配合和支持,成效顯著。不少「紅通」人員被引渡回國,或者迫於壓力回國自首。
更好的消息是,G20杭州峰會就繼續深化反腐敗合作達成多項共識,決心讓腐敗分子在二十國乃至全球更大范圍無處藏身、無所遁形。在如此重要的國際場合,中國倡導建立反腐共識,這充分顯示出中國反腐敗、追逃追贓的堅定決心。而反腐大網進一步遍及全球,更是讓很多中國老百姓高興和提氣。
9、推進全球氣候治理。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在G20杭州峰會上,各成員同意在落實氣候變化《巴黎協定》方面發揮表率作用,推動《巴黎協定》盡早生效。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和美國兩個最大經濟體同時批准和接受《巴黎協定》,中美這一舉動為推進全球氣候治理做出了示範,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就對此表示高度贊賞。
這件事同樣跟中國老百姓息息相關。更多的藍天,更清新的空氣,將出現在更多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中。
10、展現中國文化軟實力。
西湖美景、杭州美食,經典的越劇唱段、漂亮的中國服飾,隨處可見的中國特色和杭州元素展現著中國文化的軟實力,讓參加G20杭州峰會的各國政要、企業家和記者深深地感受到中國文化的魅力。
㈢ 杭州G20峰會是什麼
G20峰會是一個國際經濟合作論壇,於 1999年12月16日在德國柏林成立,屬 於布雷頓森林體系框架內非正式對話的一 種機制,由原八國集團以及其餘十二個重 要經濟體組成。G20金融峰會旨在推動已 工業化的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之間就 實質性問題進行開放及有建設性的討論和 研究,以尋求合作並促進國際金融穩定和 經濟的持續增長。按照以往慣例,國際貨 幣基金組織與世界銀行列席該組織的會 議。
2016年9月,G20峰會在在中國杭州舉 行。
㈣ 如何理解G20杭州峰會詮釋大國形象,彰顯中國智慧
如何理解G20杭州峰會詮釋大國形象,彰顯中國智慧
g20杭州峰會都取得以下10大重大成果:
1、通過主場外交,中國進一步擴大國際影響力。
G20杭州峰會期間,中國領導人與世界主要大國領導人頻頻會面,除了就世界經濟發展等議題展開交流,中美、中俄、中歐等領導人還圍繞當今世界重大問題深入磋商。
從中美領導人夜遊西湖,到公布35項主要共識和成果清單就能看出,中國在這次主場外交中收獲不少。
除了這些彰顯國際地位和領導力的「成果清單」,中國還在峰會期間與各個國家就區域合作、重大問題提出倡議和舉措。它們不但體現中國在全球治理中的擔當,更進一步提升了中國的影響力。
2、為世界經濟開葯方,增強中國話語權。
峰會剛開幕,中央總書記開門見山,就世界經濟發展提出「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合力促進全球經濟增長、維護金融穩定」「創新發展方式,挖掘增長動能」「完善全球經濟治理,夯實機制保障」「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繼續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促進包容性發展」等建議。對這些葯方,不少國家給予積極評價,還特別表示要「同中方繼續保持密切交往」。
實際上,近年來,中國已經先後推出「一帶一路」等重要發展倡議,對世界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日益凸顯。隨著中國在國際金融機構股權、人民幣加入SDR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中國在國際規則方面的話語權正不斷提升。
3、回擊「中國經濟崩潰論」等錯誤論調,給世界吃下定心丸。
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很多人對中國經濟提出「三問」:能否實現持續穩定增長?能否把改革開放推進下去?能否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還有人自問自答,給出「中國經濟崩潰論」的結論。
對此,中央總書記在峰會期間斬釘截鐵地回應,「我們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繼續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為世界帶來更多發展機遇。」他更指出,「行勝於言。中國用實際行動對這些問題作出了回答」。
這一權威表態,不僅將讓不少人吃下定心丸,更能把信心傳遞出去,鼓勵更多國家「勇做世界經濟弄潮兒」,讓那些整天試圖潑中國冷水的人自討沒趣。
4、為發展中國家發聲,展現中國義利觀。
這次杭州峰會,中國邀請了埃及、塞內加爾、查德、寮國、泰國等嘉賓國領導人與會。這些國家雖然文化政治因素各異,但都有一個共同身份:發展中國家。
安排這么多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交流對話,還發起支持非洲和最不發達國家工業化合作倡議,中國的良苦用心顯而易見:抓住杭州G20契機,讓發展中國家集體發聲,爭取更大權益。
盡管經濟體量越來越大,但中國從未接受西方一些人忽悠的「發達國家」身份,不僅致力於解決自己的發展問題,還不斷維護發展中國家利益,同他們站在一起爭取權益。中國一直在積極踐行正確義利觀,努力減少全球發展的不平等、不平衡現象。這份真誠和實干,已經在杭州峰會上得到體現。
5、進一步推動「一帶一路」建設。
G20峰會關注世界經濟,關注創新增長、經濟治理、國際貿易投資、可持續發展等重要議題,由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給出了可行的解決方案。例如,推進產能合作、加大基礎設施建設聯通的力度等舉措,正是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世界經濟的生動實踐。
此次峰會,不少參會國家都是「一帶一路」的合作夥伴,在雙邊交談中對「一帶一路」都極為熱心。
通過G20峰會這個大舞台,中方倡導的「一帶一路」不僅進一步提升「知名度」,還將吸引更多國家參與其中,為中國及沿線國家帶來眾多「」。
6、推動國際金融機構改革,增強中國金融治理能力。
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席捲全球,讓人記憶猶新。
本次峰會達成共識,要繼續推動國際金融機構份額和治理結構改革,擴大特別提款權的使用,強化全球金融安全網,提升國際貨幣體系穩定性和韌性。決心加強落實各項金融改革舉措,密切監測和應對金融體系潛在風險和脆弱性,深化普惠金融、綠色金融、氣候資金領域合作,共同維護國際金融市場穩定。
對中國而言,隨著人民幣加入SDR,亞投行、金磚銀行蓬勃發展,這些話現在絕不是空口說說。杭州峰會發出的聲音,顯示著中國對參與國際金融治理的熱心與信心。推動這項改革,就是為了通過金融穩定,將「金融風暴」那樣的風險扼殺在萌芽中,這對中國以及其他任何國家都是有益的。
7、重申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承諾。
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大,部分國家想通過短期的貿易保護主義緩解壓力,反而引發人們對全球經濟復甦的擔心。為緩解這種憂慮,G20杭州峰會再次重申:反對保護主義,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
這種重申,不是清談。
G20杭州峰會制定了《二十國集團全球貿易增長戰略》和全球首個多邊投資規則框架《二十國集團全球投資指導原則》。這兩個文件的核心,就是繼續支持多邊貿易體制。
在貿易保護主義環境下,不少國家的企業已深受其害,世界經濟也因此蒙上黯淡前景。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不僅讓世界經濟重新煥發活力,所有國家的企業和消費者也將從中受益。
8、加強反腐敗國際合作,腐敗分子無處藏身。
反腐是一項世界性工作,需要各國通力合作。此前,中國的海外追逃工作,得到了不少國家的配合和支持,成效顯著。不少「紅通」人員被引渡回國,或者迫於壓力回國自首。
更好的消息是,G20杭州峰會就繼續深化反腐敗合作達成多項共識,決心讓腐敗分子在二十國乃至全球更大范圍無處藏身、無所遁形。在如此重要的國際場合,中國倡導建立反腐共識,這充分顯示出中國反腐敗、追逃追贓的堅定決心。而反腐大網進一步遍及全球,更是讓很多中國老百姓高興和提氣。
9、推進全球氣候治理。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在G20杭州峰會上,各成員同意在落實氣候變化《巴黎協定》方面發揮表率作用,推動《巴黎協定》盡早生效。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和美國兩個最大經濟體同時批准和接受《巴黎協定》,中美這一舉動為推進全球氣候治理做出了示範,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就對此表示高度贊賞。
這件事同樣跟中國老百姓息息相關。更多的藍天,更清新的空氣,將出現在更多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中。
10、展現中國文化軟實力。
西湖美景、杭州美食,經典的越劇唱段、漂亮的中國服飾,隨處可見的中國特色和杭州元素展現著中國文化的軟實力,讓參加G20杭州峰會的各國政要、企業家和記者深深地感受到中國文化的魅力。
㈤ 如何理解g20杭州峰會的重大意義
中國舉辦G20峰會的意義:
一、金融危機後,世界經濟恢復和增長乏力。
比如美國的經濟增長稍有起色,但仍然不夠穩定;歐盟的經濟增長速度仍然比較緩慢,失業率居高不下,債務危機的問題並沒有完全得到解決,難民和恐怖襲擊也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日本經濟一直在恢復增長和衰退之間掙扎,雖然日本民眾對安倍經濟學抱有很大的期待,但日本實際的經濟增長率卻令人失望,一直處於低位徘徊。
二、由於各國的經濟增長乏力,貿易保護主義勢力抬頭,一些國家企圖借用所謂公平貿易、綠色環保、保護知識產權等名目扼殺自由貿易的原則。
不斷通過各種方式,保護並封閉自己的市場,打擊對方國家貿易的進展。這種情況如果不遏制,新的貿易壁壘將不斷以變種的形式出現,也會危害到整個世界貿易的局勢,導致世界貿易總量下降。
三、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工業國家的經濟增長,也出現了大幅度的下滑。
石油、煤炭、鋼鐵、天然氣、糧食等國際大宗商品的價格普遍下滑,損害了發展中國家的利益,新興工業國家也面臨國內經濟結構的改善和調整,對於世界經濟發展的引領能力和貢獻度正在下降,後續的增長動力嚴重不足。
四、在這種背景下,世界對本次G20杭州峰會充滿期待。世界經濟面臨一系列問題,需要採取對策解決,需要提振信心,而這恰恰是G20杭州峰會的優勢所在。
1、分享經驗,提振信心。
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經濟長期較快增長,中國本身的成功經驗有利於提振人們對世界經濟的信心,中國可以通過G20峰會,分享這些有益的經驗,促進全世界人民提高對未來經濟發展的信心。
2、制定務實、宏大的經濟發展計劃。
中方正在同各方一道,力爭打造G20杭州峰會十大成果,即制定創新增長藍圖,制定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行動計劃,制定結構性改革優先領域、指導原則和指標體系,制定全球貿易增長戰略,制定全球投資政策指導原則,深化國際金融架構改革,創立三位一體的反腐敗合作,發起支持非洲和最不發達國家工業化合作倡議,制定創業行動計劃,推動氣候變化《巴黎協定》盡早生效。
這樣的增長思路和計劃,有助於得到各國的普遍理解,更有助於世界經濟的恢復和穩定發展。其中的增長藍圖,貿易增長戰略和國際金融改革,都有助於釋放現有的經濟能量,採取更開放的原則,促進世界經濟整體的增長。
3、G20杭州峰會「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的主題,抓住了當前世界經濟的要害,如果能夠落到實處,不僅是對世界經濟未來發展的一種指導,也是促進未來5到10年間世界經濟增長比較務實的路線圖。
當前世界經濟增長乏力,亟需創新經濟的引領。這就需要加大改革創新的力度,在改革創新中釋放活力。聯動是指首先要進行各國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包括高速鐵路、高速公路、海運和河流運輸、航空運輸、油氣管線、電力輸送、海底電纜和通訊系統等,並在此基礎上,實現體制和政策的互聯互通,這樣才能極大地縮減經濟的成本,實現效益最大化的經濟增長。包容是指讓世界經濟的增長,惠及到各種各樣的國家,惠及到各個層面的人民大眾,促進公平公正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㈥ 2016年g20峰會對杭州的影響有哪些
G20峰會將給杭州 帶來三方面效應
提升城市國際知名度美譽度 有助於招商引資與轉型升級 極大提升杭州市民幸福指數
2016年G20峰會花落杭州,讓人艷羨,讓人期待。
G20是一個大國俱樂部,其構成兼顧了全球最為重要的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以及不同地域利益平衡,成員包括了發達國家中最為重要的「七國集團」,也包括了發展中國家中最為重要的「金磚五國」,涵蓋面廣,代表性強,GDP佔全球經濟的90%,貿易額佔全球的80%。
中國主辦G20峰會,源於中國貢獻
中國主辦2016年G20峰會,源於中國在G20中的重要地位和對全球的重要貢獻。自G20成立以來,中國出席了歷次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和峰會。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G20會議機制升格為領導人峰會,此後,中國國家主席不僅出席了歷次峰會,而且在會上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闡明了中國對全球經濟的立場,提出了一系列應對金融危機的重要主張,在全球治理中扮演著「負責任大國」的角色。依靠G20平台,中國不僅在發達國家和新興經濟體之間發揮著重要的橋梁作用,同時也在防範經濟危機、保障能源安全以及應對氣候變化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中國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領航者。數據顯示,從2008年到2013年的5年間,中國一國貢獻了全球總GDP增長量的37.6%,起到了全球經濟火車頭的作用。2014年以來,盡管中國經濟增長有所放緩,但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依然達到1/4。中國的貢獻,不僅首先源自中國自身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的政策措施,更是來自於增長路徑的設計和互利共贏的實際行動。
我們相信,杭州一定能夠交出一份令各方滿意的答卷
G20峰會花落杭州,將帶來三個方面的效應。
有助於提升杭州的國際知名度、美譽度。對於中國來說,杭州無疑擁有極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但在國際上,客觀地說,杭州沒有擁有相應的知名度。筆者近年來多次外訪,所到之地,很多外國人知道上海,那是東方國際大都市;知道溫州,那是中國著名的僑鄉;知道義烏,那是世界級的小商品集散地。但是,很少人知道杭州,這的確是個很大的遺憾。G20峰會花落杭州,給了杭州一個極好的機會。G20的領導人匯聚杭州,隨之而來的是大批媒體人、全球企業家和大量遊客。屆時,杭州必將吸引全世界的目光,杭州的曝光率大為增加。G20峰會會讓全世界的人關注杭州、了解杭州,必將極大地提升杭州城市的知名度,如果我們辦好了,也必將極大地提升杭州城市的美譽度。
有助於杭州引進招商外資。招商引資是增加新資源、新要素、新動力的主要載體。加快轉變對外經濟發展方式,必須抓住招商引資這個關鍵環節。G20峰會,世界各國的領導人和企業家蒞臨杭州,直接了解杭州,這無疑是一個最好的對接機會。不久前召開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開啟關系國家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開放性的政策理念和主張,體現了戰略視野和政治遠見。浙江省和杭州市要抓住G20峰會這一難得機遇,積極營造氛圍,開展招商引資工作,對接全球優質產業,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和區域統籌發展。
有助於改善杭州環境、交通,提升城市生活品質。G20峰會是重要的國際盛會,我們要努力展現杭州最好、最美的一面,必須下大力氣整治環境,期待古人所說的「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夠再現。為了保障大會順利召開,推進道路、機場、地鐵等基礎設施建設也是非常必要的,這些設施,大會來賓使用只是一時,留下來都是杭州市民的寶貴財富,必然有助於提升杭州市民的生活品質,提升杭州市民的幸福指數。
G20盛會是對浙江省和杭州市的一次重要檢驗,對地方黨委政府的協調組織能力是一個挑戰,對杭州市民的文明素質也是一個檢驗。我們期待,我們相信,杭州一定能夠交出一份令各方滿意的答卷。
㈦ 杭州G20峰會開幕對全國經濟影響有哪些
對G20機制來說,杭州峰會是從危機應對到長效治理轉變的節點。G20領導人峰會機制,最初是由於應對危機的緊迫需要而出現,而實現2030可持續發展的使命則要求G20向長效治理轉變。今年,G20已進一步完善治理結構,建立了更多的部長級會議機制,為增強長效治理能力而強筋健骨。為實現全球性發展,G20杭州峰會還邀請了東盟主席國、非盟主席國、非洲發展新夥伴計劃主席國以及77國集團主席國等參會,更好地體現了「包容」的主題。
目前各國都身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類命運共同體之中,任何國家都不可能單獨走出經濟危機、實現可持續發展,只有在「創新、活力、聯動、包容」中才能實現共同繁榮。
㈧ G20峰會在杭州什麼地方
G20峰會在杭州奧體博覽城舉辦
在杭州,最熱的地塊,就是杭州奧體!G20峰會主會場成功落址,全國第十屆大學生運動會、世界短池游泳錦標賽主辦權的相繼敲定,300億投資的注入,為奧
體博覽城的發展插上一對對騰飛的翅膀。作為2016年G20峰會最終落址地,杭州錢江CBD南岸的價值已然迎來騰飛的前奏,更被業內人士冠以「杭州G20
板塊」的稱呼。
㈨ g20杭州峰會對中國的意義有哪些以及影響分析點評
杭州舉辦的「G20峰會」的意義:
一、杭州人多一個黃金周。
上海APEC會議期間,北京是實行6天調休假期,上海APEC會議期間也是6天時間。按照慣例,峰會期間,杭州全城放假,杭州人多享受一個黃金周。不過具體的放假時間還得根據實際情況來調配。
g20峰會杭州放假時間安排:時間待定(預計6——10天左右,因為峰會前各國領導人就提前抵達杭州,為保證不會出現大面積擁堵情況,一般會提前放假,保證領導人的通行。)
第二、「G20藍」迎青山綠水。
為了保證G20峰會舉辦期間,杭州的環境能夠有個大的提升,2016年元旦起,西湖景區實施機動車全年雙休日和節假日單雙號限行;10月1日起,杭州高污染機動車輛在全市域內所有道路全天禁行。2016年1—6月,我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同比去年增加6天。
三、中國舉辦2016年杭州g20峰會的意義:
G20杭州峰會將引領全球經濟治理G20杭州峰會將引領全球經濟治理。
1、2016年全球經濟形勢依然嚴峻。
受政治、社會等多重因素影響,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經濟都面臨新的挑戰,這些挑戰對全球經濟治理提出了新要求。面對現實,國際社會急需找出經濟發展遲緩的「病根」,找到改善經濟的「良方」。國際專家指出,定於9月召開的二十國集團(G20)杭州峰會將對促進世界經濟增長、完善全球經濟治理發揮重要作用。
2、經濟停滯貨幣貶值世界經濟面臨挑戰。
首先,西方國家經濟存在諸多問題。西方一些國家近年來推行超寬松的貨幣政策,導致本國改革步伐停滯,經濟舉步維艱。
另一方面,G20一些發展中成員由於歷史積累的問題和受發達國家經濟不景氣的影響,其出口和製造業不斷萎縮,在美聯儲加息預期持續存在的情況下,貨幣貶值壓力增大。面對上述諸多挑戰,國際社會如不能推進經濟結構改革,加強全球經濟治理,世界經濟增長前景就難以根本改觀。
只有平衡各方利益與訴求,切實找到優勢互補的方法,才能使全球經濟治理逐步趨向合理化。在這一方面,G20可以發揮重要作用。在G20框架下各國可展開廣泛合作,可共同打擊跨國避稅,攜手增強經濟透明性,令跨國企業再無避稅漏洞可鑽,從而減少公共財政蒙受的損失。
G20可以協助推動全球貿易合作,同時,未來G20需要尋找共同的經濟政策來協助解決各個成員的經濟問題。
3、應對危機恢復信心杭州峰會備受期待。
對中國首次在杭州舉辦G20峰會,中國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也是全球經濟治理的參與者和國際經濟秩序的建設者,這次峰會有望取得重要成果。G20杭州峰會將聚焦世界經濟和金融的重大突出問題,推動G20從危機應對向長效治理機制轉型,為促進世界經濟增長、完善全球經濟治理作出新的貢獻。
世界經濟最大的挑戰是對全球經濟復甦的信心不足。此次G20杭州峰會是一個不可錯過的機會,各國領導人可商討如何有效恢復國際市場對經濟發展的信心。
借機展示中國製造轉型升級的成果宗慶後:借機展示中國製造轉型升級的成果
4、G20峰會要在杭州開,對於向來敏感的浙商來說,自然是萬分關注的。
G20的影響力是巨大的,每一年的全球經濟熱點、未來走向都將在這個會議上誕生。」G20對浙商來說,有著「風向標」意義。
除此之外,G20峰會的召開也能為杭州在世界上打出一張漂亮的名片,「杭州是一個環境優美的城市,G20的舉行為世界進一步了解中國、了解杭州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台和機遇。」 這將大大提升杭州的城市地位和影響力,提高杭州在全世界的知名度,加速杭州國際化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