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國際金融市場的含義
(1)狹義概念:國際間長短期資金借貸的場所。
(2)廣義概念:指從事各種國際金融業務活動的場所。此種活動包括居民與非居民之間或非居民與非居民之間,一般指的概念是指廣義概念。
B. 國際金融一體化有些什麼特徵
各國金融政策傾向一體化;
全球金融市場一體化(重點是離岸金融市場與衍生金融工具的發展、證券投資國際化);
資本流動自由化、國際化,這是世界金融一體化最突出的表現,它包括貨幣兌換自由、資本在行業間轉移自由和資金進出自由。
C. 國際金融,給分,求高手解答
確定的有第1題 B
第2題 ABCD
10號題 ACD
11號題 AD
15錯
17錯
18對
19錯
D. 金融市場一體化到底是什麼意思啊
金融市場一體化指的是隨著國內與國外金融市場之間的聯系越來越緊密,各種金融工內具,金融標准容趨於相同,從外部看來就好像國內金融市場和國外金融市場就是一個全球性的大的金融市場,無論在國外金融市場還是在國內金融市場進行交易,都沒有太大區別。
E. 貨幣一體化的層次劃分有哪些,它們的異同點是什麼
全球金融一體化將促使我國貨幣政策的制定和實施更多地依賴於市場手段,加快實現宏觀調控方式從直接向間接的轉變。但從近期看,鑒於我國的經濟轉軌仍要持續一個較長的時期,金融一體化將對我國既有體制下貨幣政策的有效性產生不利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貨幣政策控制力減弱。相對於國內銀行,貨幣政策對外資銀行的控制能力要弱些。外資銀行的資金來源主要來自國外金融市場,它們受利率管制、窗口指導信貸政策等貨幣政策的約束很小。當國內貨幣政策的意圖發生變動時,它們會通過轉向國外市場加以規避。這必然會縮小貨幣政策的直接覆蓋面,使貨幣政策的作用發生「泄漏」,弱化其政策效果。
二是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有效性減弱。目前,我國貨幣政策是以貨幣供應量為中介目標,但是我國現在的貨幣供應量統計遺漏了兩項內容:一是國內金融機構外匯存款;二是外資金融機構存款。這兩項內容所涉及的金融業務量(以資產度量)占國內全部金融業務量的14%,對貨幣供應量中介目標的實現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並且隨著外資銀行業務量的擴大,這種偏差也會隨之放大。另外,隨著金融機構多元化及其業務多元化的發展,微觀的貨幣需求模式也會隨之發生變化。而金融創新的發展,利率市場化壓力的增大也都會削弱貨幣供應量作為中介目標的有效性。
三是部分貨幣政策工具的效率有所減弱。我國現行的主要貨幣政策工具有公開市場操作、利率管理、准備金制度、再貸款、再貼現等。金融開放除了有助於增強第一項工具的效果外,對其他政策工具都有抵消作用:
首先是利率管理的有效性減弱。外資銀行外匯貸款利率基本不受中央銀行管制,外資銀行業務量佔比的增加實際上意味著不受利率管制的金融業務量越來越大。結果必然會減弱央行利率管理的有效性。
其次是存款准備金調整的效率弱化。外資銀行在中國境內的貸款通常不受其存款來源的制約,它們可以從國際金融市場獲得資金,因此,就總體來言,外資銀行的發展傾向於削弱准備金制度的有效性。
最後是再貸款、再貼現機製作用下降。這些政策工具對國內銀行業的資金支持具有積極作用,但對外資銀行的調控作用不大。
四是貨幣政策的外在約束增強。國際金融機構的介入,將使貨幣政策的對外依賴程度有所增加。這樣,中央銀行在決定貨幣政策時,需要密切關注國際金融市場的變化情況,尤其是主要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貨幣政策的取向,採取相應對策,以便將外資銀行對貨幣政策的不利影響減少到最低程度。
F. 國際金融市場一體化的介紹
國際金融市場一體化是指50年代末60年代初開始的國內和國外金融市場之間的日益緊密的聯系、協調,它們相互影響、相互促進,逐步走向一個統一的金融市場的狀態和趨勢。正如羅依·C·史密斯(Rory C.Smith)和英格·沃特(Ingo Walter)所指出的。
G. 金融期貨包含哪三層含義
金融期貨主要是指從事股票價格或利率的交易——交易者雙方簽定合同,依據合同規定在將來某一約定日期買賣債券或者股票。
金融期貨有三個種類:貨幣期貨、利率期貨、指數期貨。
H. 什麼叫「市場一體化」和「資本一體化」
金融市場一體化指的是隨著國內與國外金融市場之間的聯系越來越緊密,各種金融工具,內金融標容准趨於相同,從外部看來就好像國內金融市場和國外金融市場就是一個全球性的大的金融市場,無論在國外金融市場還是在國內金融市場進行交易,都沒有太大區別。
(8)國際金融市場一體化的三層含義擴展閱讀:
金融一體化的初始催發點:——金融資源稟賦差異。
「金融」不等同於金融業、金融資產、金融資本、資金融通等虛擬概念,而是確指金融資源。「金融是一種稀缺資源,是一國最基本的戰略資源」,應從金融資源的不同層次和角度,綜合全面地把握和認識「金融」及其功能。
其中,基礎性核心金融資源,即廣義的貨幣資金,貫穿於金融活動的始終;實體性中間層次的金融資源,指金融組織體系和金融工具體系,是實現金融各種功能的手段。
整體功能性高層金融資源,包括金融制度及相關法規、標准、慣例、意識等,具有的調控、約束、激勵、反饋等功能。金融資源的各層次要素間緊密相關,存在相互耦合的功能性關聯。
I. 世界經濟一體化含義
經濟一體化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在現有生產力發展水平和國際分工的基礎上,由政府間通過協商締結條約,建立多國的經濟聯盟。在這個多國經濟聯盟的區域內,商品、資本和勞務能夠自由流動,不存在任何貿易壁壘,並擁有一個統一的機構,來監督條約的執行和實施共同的政策及措施。 廣義的經濟一體化即世界經濟一體化,指世界各國經濟之間彼此相互開放,形成相互聯系、相互依賴的有機體。 狹義經濟一體化,即地區經濟一體化,指區域內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或地區,在一個由政府授權組成的並具有超國家性的共同機構下,通過制定統一的對內對外經濟政策、財政與金融政策等,消除國別之間阻礙經濟貿易發展的障礙,實現區域內互利互惠、協調發展和資源優化配置,最終形成一個政治經濟高度協調統一的有機體的這一過程。根據各參加國的具體情況和條件以及它們的目標要求,有自由貿易區、關稅同盟、共同市場和經濟聯盟四種形式。 自由貿易區。自由貿易區是指由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組成的貿易區。成員國之間免徵關稅和取消其他貿易限制。 關稅同盟。關稅同盟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為了取消彼此之間的關稅或各種貿易壁壘,建立共同的對外關稅而締結的同盟。同盟內部商品自由流通和自由競爭。關稅同盟在一體化程度上比自由貿易區進了一步。 共同市場。指在關稅同盟基礎上實現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在同盟內建立關稅、貿易和市場一體化。其最終目標是要實現完全的經濟聯盟。 經濟聯盟。是經濟一體化的最終發展目標和最高級的形式。它要求其成員國在實現關稅、貿易和市場一體化的基礎上,建立一個超國家的管理機構,在國際經濟決策中採取同一立場,行使統一的貨幣制度和組建統一的銀行機構,進而在經濟、財政、貨幣、關稅、貿易和市場等方面實現全面的經濟一體化。 經濟一體化的基本形式及其特徵 相互給予的貿易優惠 成員國之間的自由貿易 共同的對外關稅 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 經濟政策的協調 統一的經濟政策 特惠關稅區 ☆ 自由貿易區 ☆ ☆ 關稅同盟 ☆ ☆ ☆ 共同市場 ☆ ☆ ☆ ☆ 經濟同盟 ☆ ☆ ☆ ☆ ☆ 完全經濟一體化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