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黨建共建活動的意義是什麼
黨支部之間開展黨建結對共建交流活動,更是實現基層黨組織工作互動和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提升黨建水平的重要方式。
以「支部共建」活動為平台,不但能夠使黨員意識得到加強、黨性覺悟得到提高、黨員義務得到拓展,黨支部功能也因此得到完善,從而提升支部凝聚力和戰鬥力。創新黨建形式,黨建載體,黨建活動是抓好基層黨建工作的重要手段。
強化制度約束,整合黨建資源,才能為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打好基礎。制定和規范了工作會議、工作紀律等7項制度,黨員幹部帶頭遵守,在村民當中作表率;通過在村黨群服務中心開設「頭雁講堂」、與當地院校共建「周末課堂」。
黨建共建活動的作用:
增強基層「火車頭」的帶動作用,就要解決後繼乏人、能力不足等問題。著力加強班子隊伍建設,在外出務工返鄉創業青年、退役軍人、大學生村官中選優培強,建設村級後備幹部隊伍「儲備庫」,為實現蓮塘村持續發展儲備人才力量;
探索開展「星級黨員」評定活動,通過對黨員的互評互議,選出一批優秀黨員,引導在人居環境整治、村務治理等基層工作中爭先創優,勇當先鋒模範。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發揮黨建的關鍵作用
B. 社區怎樣搞好黨建共駐共建,資源共享
藍圖共繪 理清思路 按照城鄉一體化新格局的要求,各地各部門積極指導和幫助結對村制定完善發展規劃,充分利用結對村的資源優勢、產業優勢,深挖潛力、增強後勁,理清發展思路。 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建立仙洪驗區的戰略部署,一年多來,試驗區完成了14個鄉鎮、407個村鎮發展規劃的編制,吸引了大量社會資金,為全省新農村建設提供了樣板;選擇鄂州市作為市州級構建城鄉一體化發展新格局、整區域推進新農村建設的試點;在29個扶貧開發重點縣(市)中選擇7個縣(市)開展脫貧奔小康試點,整縣推進新農村建設;在全省88個縣(市、區)各選擇一個重點鄉鎮開展整鄉鎮推進新農村建設;採取組派省直新農村建設工作隊駐村幫扶措施,整合優勢資源,指導和幫助駐點村開展新農村建設。五個層面的新農村試點工作,覆蓋了全省近30%的鄉鎮和村,形成了全方位推進新農村建設的戰略格局,起到了重要的示範作用。 項目共建 夯實基礎 各地各部門堅持把「著力選准一個好項目」作為「城鄉互聯、結對共建」活動五個目標任務之一,整合項目和資金,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穩步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城鄉上下採取「聯建」、「共建」、「幫建」等措施,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鄉村公路改造硬化工程、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農田土地改造工程,以及「百鎮千村」示範工程建設和村莊整治。同時,大力發展「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等形式的專業化、特色化、品牌化農產品生產基地。先後投入專項資金2。9億元,建設優勢農產品板塊基地2700萬畝,支持46個糧食大縣建設,發展30個畜牧大縣,新增規模養殖小區200個,建設26個水產大縣、100個高效漁業示範村和500個畝均效益過萬元的高效養殖示範戶,打造武嘉線50萬畝百里蔬菜長廊、長江三峽200萬畝柑橘板塊經濟區、200萬畝精養水產品出口大板塊經濟區。 民生共保 完善服務 各地各部門把「城鄉互聯、結對共建」作為實現一二三批學習實踐活動無縫對接、上下聯動的重要舉措,建立健全城市與農村、機關與基層之間聯動抓整改、保民生、促發展的長效機制。 參加第一批學習實踐活動的單位注重把「城鄉互聯、結對共建」與鞏固擴大第一批學習實踐活動成果、開展好第二、三批學習實踐活動有機結合起來,通過開展「百名局長聯百村」、「百名常委聯百企」、「千家單位聯千村」、「萬名黨員聯萬戶」等活動,集中力量幫助基層解決農民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實際困難和突出問題。目前,全省70多個縣市開展了以「一建三改」為主要內容的新農村綜合治理工程,已建沼氣池36萬口,建無害化廁所20萬戶,飲水安全受益的農戶達到200萬人。同時,積極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以縣(市、區)為單位全覆蓋,擴大農民受益面;支持3400個村衛生室建設項目,加強農村基層衛生服務能力建設。 文明共創 豐富內涵 各地各部門以推進農村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設為抓手,以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為載體,發揮「幫、帶」作用,形成了以城帶鄉、城鄉共建的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格局。 省委、省政府把實施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工程作為2009年全省「十件實事」之一,先後安排2000萬元補助資金建設100個鄉鎮綜合文化服務站,投入1750萬元支持農家書屋建設,實施了1200個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建設項目。充分利用流動舞台車、流動圖書車、流動電影放映車等,開展送戲、送書、送電影下鄉以及「三下鄉」、「四進社區」等面向基層、服務群眾的文化、藝術活動;鼓勵和支持各地開展自編自演、自娛自樂、便於參與、健康有益的群眾文化活動。 黨建共抓 強化保障 各地各部門堅持把開展「城鄉互聯、結對共建」活動作為提升基層黨建水平的重要途徑,深化農村黨的建設「三級聯創」活動,扎實推進「五個基本」建設,全面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水平。 積極創新基層組織設置形式,在村與村、村與基地、村與企業、村與協會之間橫向聯合建立黨組織,實現優勢互補、以強帶弱,促進共同發展。南漳縣先後在18個產業協會、21個農民專業合作社、11個龍頭企業、9個專業市場建立了產業黨組織,產業黨組織里的黨員90%以上成為種養大戶,3961名產業黨員共與7960多個農戶結成了幫扶「對子」,輻射帶動產業農戶25600多戶,幫助12。5萬多人走上產業致富之路。 同時,著眼競爭擇優選人,全面實行公推直選,大力實施「回歸工程」,把外出經商的致富能人請回來,全省首批共選聘826名大學生到村任職、支持100名有創業項目和能力的大學生「村官」創業,涌現出了一批立志紮根基層、服務農村黎錦林式的優秀大學生「村官」,農村黨組織活力不斷增強。
C. 社區抓黨建促服務有哪些特色做法
1、創造良好的社區環境,促進城市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促進城市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需要社區黨組織不斷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社區建設和社區服務上來,緊密結合城市基層管理體制改革和社區建設的實際,努力實現「五個好」的社區黨建目標要求;健全預防、化解各種矛盾和糾紛的機制,消除各種不穩定因素,為經濟、社會發展和居民群眾安居樂業創造良好的社區環境。2、發展社區文化,建設文明社區。社區黨組織應當認真履行領導轄區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的職責,動員、協調、組織轄區內各單位共同建設文明小區。首先,社區黨組織要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樹立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等道德規范,開展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在全社會形成知榮辱、講正氣、促和諧的風尚。其次,社區黨組織要充分挖掘社區文化資源,組織開展群眾喜聞樂見、健康有益、積極向上的文體科技活動,滿足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再次,要廣泛深入地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努力創建文明小區、文明樓院、文明家庭等。3、搞好社區服務,滿足居民群眾多方面的需要。社區黨組織要充分發揮聯系群眾最直接、最廣泛的優勢,進一步樹立群眾觀念和服務觀念,以人為本,著眼於解決群眾最現實、最關心、最直接的問題,廣泛動員社區各方面的力量,把服務群眾工作做好、做實、做細。整合社區資源,形成社會化和產業化相結合的社區服務體系。要適應社區群眾民主意識和政治參與願望普遍增強的新變化,把領導社區群眾實行「四自」作為社區黨組織的一項重要任務。4、加強社區建設和管理,推進和諧社區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礎在社區,社區黨組織要注意研究社區管理規律,整合社會管理資源,更新管理理念,創新管理方式,拓寬服務領域,發揮基層黨組織凝聚人心、推動發展、促進和諧的作用。社區黨組織要針對城市社區新情況、新特點,經常研究,分析社情民意,找准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多渠道、多層次地開展社區建設和管理等各項工作,引導群眾正確認識改革開放,正確看待社會現象,把廣大群眾的積極性引導好、發揮好、保護好。社區黨組織要不斷提高組織群眾、宣傳群眾、教育群眾、服務群眾的本領,推動形成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社會氛圍。5、擴大工作覆蓋面,增強黨的社會影響力,擴大黨的群眾基礎。要不斷增強黨在全社會的影響力和凝聚力,做到哪裡有群眾哪裡就有黨的工作,哪裡有黨員哪裡就有黨組織,哪裡有黨組織哪裡就有健全的組織生活和堅強的戰鬥力。社區黨組織要及時指導和協調社區內新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建立健全黨的組織,對暫不具備建立黨組織的要通過黨員聯絡服務站、選派黨建工作聯絡員、幫助建立群眾組織等方式開展工作。要切實加強對社區內退休人員、下崗失業人員、流動人員中的黨員的教育管理和服務,使黨員的先進性在社區建設中得到充分體現。
D. 上聯:黨建共創,金融普惠惠澤千家萬戶,哪位老師幫我對下聯
上聯是:黨建共創,金融普惠惠澤千家萬戶,
下聯對:民風同修,文明家國國運五洲四海。
E. 金融服務進村入社區工程目標有哪些
社區基金
F. 如何推進金融服務進農村
可以多關注農村金融這一塊 銀行針對農村金融已經推了很多信貸政策了像動產抵押這些
G. 黨建工作三服務三共建指什麼
三服務:服務中心工作,服務黨員隊伍,服務職工群眾。
三共建:城鄉共建,行業共建,單位駐地共建。
H. 黨建共建後為銀行業帶來了什麼業務成果
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為推動分行轉型發展提供堅強有力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