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鄭州國際會展中心CBD商務中心的規劃方案
在CBD的北部,將窪塘地開挖為具有相當規模的人工湖—龍湖,以貫穿市區的金水河、東風渠等水系為紐帶,將龍湖與新區CBD連接起來,成為新區的主要景觀;龍湖的水面面積約7平方公里,與杭州西湖的面積相當,將於2003年完成挖湖後,引入澄清後的黃河水。龍湖周邊作為CBD副中心,規劃為國際性旅遊度假、文化教育和高級居住區。
鄭東新區的藍圖已經繪就,前程似錦。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水平管理、高標准建設,努力把鄭東新區建設成為設施完善、功能先進、管理科學、環境優雅的現代化新城區,鄭州未來的中心區,展示河南、鄭州新世紀改革開放新形象的窗口。鄭東新區管理委員會正全力推進起步區內基礎設施以及會展中心、藝術中心等項目建設,努力實現「三年出形象、五年成規模」的目標,一座現代化的新城將在鄭州市區東部崛起。
龍湖:龍湖是整個規劃中的點睛之筆,規劃水域面積約6平方公里。根據中原文化關於龍的傳說及湖的形態,取名為龍湖。該區域歷史上曾是沼澤地,地勢低窪,長年積水,大多是魚塘。龍湖區與流經老城的金水河、熊耳河、七里河、賈魯河、東風渠等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城市生態水系。按照水系專項規劃,利用東風渠引入的黃河水、賈魯河水、豐富的地下水形成龍湖。湖區通過每年4次的水體循壞,其水質可達到國家景觀和娛樂B類標准,湖區循環排水則用於鄭東新區的工業用水及農業灌溉。 伸入龍湖的半島,為CBD副中心,面積約48公頃。CBD副中心是由寫字樓、賓館和特色住宅等組成的另一個壞形城市,其間有湖中湖,是商務、居住、旅遊、娛樂及休閑的勝地。
CBD與CBD副中心通過一條約3.7km長的運河相連,兩岸是40m高的建築,以商業、文化、居住等功能為主。建築外側依次為15m、20m高的多層居住區。
CBD與CBD副中心這兩個令人耳目一新的環形城市通過如詩如畫的運河緊密相連,構造出一個中國傳統文化的「如意型」。這是鄭東新區的圖騰,也是鄭東新區的鮮明個性。它將使入住的市民萬事如意,進駐的商家平添吉祥。
中央商務區:CBD位於老機場地區,面積約3平方公里,是鄭東新區的核心區和鄭州市的商務中心區。CBD是由兩圈高層建築群組成的環形城市,內環建築高度80m,外環建築高度120m,兩環之間是繁華、舒適的商業步行街。金融、商務、辦公、旅遊、娛樂、服務、信息和研究等多功能復合的土地利用方式使CBD具有「24小時城市」的功能。
環形建築群的中間是橢圓形的中心公園,由中心湖、標志性建築和綠地組成。橢圓開中心公園內布置了國際會展中心、河南省藝術中心和鄭州賓館等標志性建築。國際會展中心由展覽中心、會議中心和多功能大廳組成,第一期工程約22萬平方米。與國際會展中心相連的鄭州賓館高280m,呈六棱塔狀,西側河南省藝術中心由玻璃外殼框架結構與大小不等橢球狀建築主體組成,主體外觀類似陶殞。
CBD的中心湖通過運河與CBD副中心的湖泊公園相連接,船舶、遊艇穿梭其間。高層建築林立的環形城市將使CBD成為世界上獨具匠心的新型城市中心區。
開發建設鄭東新區,是鄭州市在新世紀到來之際,更好地應對中國加入WTO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適應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趨勢,積極配合國家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決策,落實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穩步推進城市化進程、完善基礎設施、優化生態環境、提高文化品位,把鄭州建設成為全國區域性中心城市的重要舉措。
鄭東新區總體發展概念規劃方案,將「共生城市」、「新陳代謝城市」,以及「環形城市」等先進的城市規劃理論應用於新區總體規劃中,體現了新穎的創意和獨特的風格。鄭東新區高速公路環繞,交通發達;生態迴廊屏障,綠樹成蔭;河流湖泊相映,碧波盪漾。根據概念規劃編制的鄭東新區總體規劃,使未來的鄭州具有歷史與現代、新城與老城、自然與城市「共生」的理念,成為世界城市之林中富有魅力和特色的現代化城市
② 陳寶存:政策試圖製造的不是拐點,而是遏制漲幅txt全集下載
陳寶存:政策試圖製造的不是拐點,而是遏制漲幅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陳寶存:政策試圖製造的不是拐點,而是遏制漲幅
2011-08-11 08:44:00 來源:河南商報
[提要]綜合8月9日媒體消息,《國務院支持河南建設中原經濟區的若干意見》預計將於9月之前出台,與其配套的區域發展規劃也將在年內推出,中原經濟區建設發展步伐將明顯加快,鄭州區域性金融中心建設也將進一步提速。
樓市面面觀
【政策】
河南建設中原經濟區若干意見預計9月前出台
綜合8月9日媒體消息,《國務院支持河南建設中原經濟區的若干意見》預計將於9月之前出台,與其配套的區域發展規劃也將在年內推出,中原經濟區建設發展步伐將明顯加快,鄭州區域性金融中心建設也將進一步提速。此外,中原經濟區建設也得到了國家財政部和工信部的大力支持。今年5月底,財政部表態將會從財政政策、資金管理等方面給予河南更多支持,共同推進中原經濟區建設。
快評:河南省政府今年上半年,連續舉辦了一系列重大招商引資活動,簽約項目605個,合同金額超過3700億元。這一系列動作和數據都與房地……
確認後請採納
③ 青島市成為金融中心的背景求詳細。
一、青島市區域性金融中心的主要做法。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是一個城市經濟持續發展的血液和動力所在,作為半島城市群和山東經濟發展的龍頭城市,青島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提出了建設區域性金融中心的設想。在全市服務業「十一五」發展規劃當中,我們進一步確立了金融先行的發展思路、發展戰略,明確提出了建設服務半島、輻射全省的區域性金融中心。
近年來,青島圍繞建設區域性金融中心的目標,不斷加大對金融業發展的支持力度,積極完善促進金融業發展的各項政策,進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和金融創新,金融發展環境持續優化。全市金融業保持了又好又快的發展態勢。一是創新思維,突出金融主體引進,加快完善金融體系結構。近年來,青島始終把金融結構引進作為重中之重來抓,積極抓大對歐美、東南亞等地區金融機構的引進力度,通過多渠道掌握信息,多層次跟蹤接觸,每年排出金融機構的引進項目清單,與30多家國外金融機構密切跟進,金融機構引進取得了新的突破。近三年來,青島每年金融機構的引進落戶數量都在7家以上。2007年成功引進了瑞穗銀行、新野銀行等9家國內外知名的金融機構。目前青島共有金融機構78家,其中銀行類機構35家,保險公司32家,證券公司1家,外資銀行機構數量位居全國的第7位。初步形成了業態完整、功能齊全的組織體系,為加快區域性金融中心建設奠定了基礎。
二是政策引導,完善政策支撐體系,不斷優化金融生態環境。圍繞金融商業發展,金融層次的提升和金融環境改善,市政府先後出台了《關於加快金融業發展的意見》、《關於加強金融生態環境建設的意見》等7個支持金融業發展的政策意見。為全市金融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為進一步優化金融生態環境,青島率先建立了政府部門與銀行監管部門的金融穩定協作聯席會議制度。通過定期組織金融座談、行業交流、重要事件通報及風險動態關注等活動,強化金融商業的配合協作,共同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妥善處理了部分大企業資金鏈條問題。同時我們抓住部分銀行改制的有利時機,加快核銷剝離不良資產,消除隱患,減輕企業債務負擔。
三是深化改革,創新金融服務產品。增強金融服務發展的能力,順利完成了商業銀行戰略投資引進工作,為實施跨區域發展上市這一發展戰略奠定了基礎。農村信用社改革逐步深入,建立全市統一的各項籌備工作進展順利。積極支持海爾紐約人壽等外資金融機構走出去,已在省內設立分支機構4家,增強了在半島城市群的輻射能力。我們盡量滿足大企業、大項目資金需求的同時,圍繞發展方式轉變,著力優化信貸機構,積極開展金融創新,切實加大對新農村建設和中小企業發展的信貸支持。去年以來,通過實施惠民扶持政策貸款、中小企業發展聯盟等創新,金融對新農村建設和中小企業發展的信貸投入分別增長28%和55%。截止到去年底,全市金融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達到了4035億元,各項貸款余額達到了3424億元,存貸款增加額分別佔山東省的1/4和1/3。保險業完成保費收入77.6億元,同比增長28.2%,增幅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位居前列。股票基金交易量完成了7256億元,同比增長5倍。目前,青島金融業已經初步具備了向更高層次發展的基礎,有能力也有條件在促進半島城市群和全省經濟發展中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④ 鄭州都市區的發展目標
根據《鄭州都市區總體規劃》,鄭州都市區確定規劃目標為:活力鄭州、幸福都市。涵蓋田園都市、暢通都市、宜業都市、宜居都市、魅力都市、創新都市建設六個方面。2015年,人口規模約950萬人;遠期,2030年,人口規模約1300萬人。 確定未來重點發展汽車及裝備製造、電子信息、商務金融、物流商貿、文化創意旅遊五大戰略支撐產業;培育發展航空製造、生物醫葯、新材料等戰略新興產業;優化提升鋁工業等傳統優勢產業。
現代農業
現代農業分為都市農業區、現代農業區和休閑觀光農業區三大農業區,引導建設5類30個農業園區。
工業園區
重點在新城區、外圍組團和新市鎮布局產業集聚區、工業園區,都市區內共規劃布局15個省級產業集聚區和40個工業園區。在南部新城打造電子信息及生物醫葯產業集群,在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東部新城打造汽車及裝備製造業集群,在高新區和西部新城打造高新技術產業集群,並依託三個產業集群打造三個研發中心,在鞏義和新密分別打造鋁工業及耐材工業集群。
現代服務業
重點在核心區集中布局現代服務業。全域規劃建設2處金融中心、8處中心商務功能區、18處特色商業街區、6處大型市場、5處物流園區、5處創意中心、3處旅遊服務中心和3處遊客集散中心。 航空
構建「一主三輔」的航空體系,一主為新鄭國際機場,定位從國際航空貨運亞太中心,國內客貨運中轉樞紐轉變為國際航空樞紐,這一轉變需城際、軌道對接、高速、快速路支撐完善,同時需擴大腹地;三輔為登封、上街和萬灘機場,可結合發展通用航空服務。
高鐵輔站
未來形成以鄭州為中心的「米字型」高鐵輻射網路,實現北京、西安、武漢等城市的2~3小時出行圈 。
城際鐵路
在「十字加半圓」的城際軌道交通網路基礎上,補充東部、北部輻射網路,規劃預留向東、東南東北輻射通道,打造以鄭州為中心、以城際鐵路為骨乾的「一小時交通圈」。 公共設施布局規劃:一是突出區域性服務功能建設,二是建立全域均衡覆蓋的服務網路。對應都市區的空間結構,建立「區域級、市級、組團級、片區級、社區級」五個層級的公共服務體系。
從空間管制的角度,將都市區分為城市建設生態協調區、沿黃生態保護區、山地生態保護區、西南水源涵養區、東部沙土化生態治理區、北部生態恢復重建區六大生態功能分區,並提出不同的分區指引措施。重點打造伊洛河、賈魯河、潁河、雙洎河四條生態水系。 保護梳理文化遺產,構建鄭州商都、嵩山歷史建築群、古滎漢文化、黃帝故里、河洛文化五大歷史文化片區。傳承創新華夏歷史文明,全力提升「黃河」、「黃帝」、「嵩山」、「商都」四個文化品牌形象的國際影響力,增強文化競爭力。
根據都市區的文化空間特點,劃定4個風貌景觀片區,重點保護提升15個舊城歷史文化區,打造24個特色街區。打造中部地區會展之都,培育新型文化創意產業,重點建設6個文化藝術創作基地、12個文化藝術傳播中心;12個休閑娛樂文化基地;3個動漫遊戲創作中心;7個研發設計中心等。
在綠博園、高新區、惠濟區、金水區和登封打造五個創意產業集聚區。 在都市區內建設龍湖、綠博和登封三個旅遊服務基地,鄭州火車站、新鄭州站和航空港三個旅客集散中心。 通過體制機制、土地政策、人才引進政策、產業政策、生態保護、金融財稅和社會一體化等政策的創新建設,為都市區發展提供一個創新環境,實現都市區體制由「制約—促進」的轉變,建設創新都市。
⑤ 河南省5個規劃建設的區域性中心城市是哪幾個
它們是南陽 、安陽、 濮陽 、 鄭州、 固始(縣)。
南陽,古稱宛,河南省轄市,位於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陝三省交界地帶,因地處伏牛山以南,漢水以北而得名。全市現轄2個行政區、4個開發區、10個縣。總面積2.66萬平方公里,是河南省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省轄市。
南陽是國務院首批對外開放的歷史文化名城, 有3000年的建城史,為楚漢文化的發源地。西漢時為全國六大都會之一,東漢時期為光武帝劉秀的發跡之地,故有「南都」、「帝鄉」之稱。曾孕育出「科聖」張衡、「醫聖」張仲景、「商聖」 范蠡、「智聖」諸葛亮、「謀聖」姜子牙等歷史名人。三國時期,南陽是諸葛亮躬耕隱居之地、劉備「三顧茅廬」發源地。當今的南陽是世界最大調水工程南水北調中線陶岔渠首樞紐工程所在地和重要的核心水源區。
南陽為豫陝鄂區域性中心城市、河南省域次中心城市。豫西南政治、經濟、文化、科教、交通、金融和商貿中心,城市規模位居河南第三。先後榮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十大最具創新力城市、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等榮譽稱號。2014年南陽入選首批「國家新能源示範城市」。
2014年河南省社科院公布《中原經濟區省轄市綜合競爭力評價報告》南陽連續三年蟬聯中原經濟區30省轄市第四,在河南位居第三,僅次於鄭州、洛陽。
安陽,簡稱殷、鄴,是河南省下轄地級市,位於河南省最北部,地處山西、河北、河南三省交匯處,西倚太行山,東連華北平原,北鄰邯鄲,南接鶴壁、新鄉。
安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八大古都之一,甲骨文發現地,是早期中國華夏文明的中心之一,先後有商朝以及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等七朝建都,故安陽素有「七朝古都」之稱。
安陽是全國重要的農產品生產基地,是農業部規劃的糧食、棉花、油料優勢種植區域。
安陽轄1個縣級市、3個縣、4個市轄區、1個省直管縣、1個城鄉一體化示範區、1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1個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
濮陽,位於河南省的東北部,黃河下游,北與河北省邯鄲市交界,西與安陽市、滑縣、湯陰縣接壤,西南與長垣縣毗鄰,東與山東省泰安市、濟寧市接壤,東北與山東省聊城市接壤,東南與山東省菏澤市接壤。
濮陽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糧棉油主產區之一。石油、天然氣、鹽、煤等地下資源豐富,是中原油田所在地,是國家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石油機械裝備製造基地。
濮陽是是中華民族重要發祥地之一,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濮陽還是中國姓氏的重要起源地之一,盧、張、范、姚、秦、顧、孟、駱等姓氏均發源於此。濮陽是「中國雜技之鄉」,雜技源遠流長,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2012年2月被中國古都學會命名為「中華帝都「
鄭州市,簡稱「鄭」,是河南省會,地處華北平原南部,河南省中部偏北,黃河下游。 北臨黃河,西依嵩山,東南為廣闊的黃淮平原。
鄭州在3600年前,成為中國商代早期和中期都城,是商文明的發源地。全市各類文物古跡達10000餘處,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8處43項。包括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黃帝故里、商城遺址等歷史名勝。
鄭州地處中國地理中心,是全國重要的鐵路、航空、高速公路、電力、郵政電信主樞紐城市,中國中部地區重要的工業城市。目前有汽車、裝備製造、煤電鋁、食品、紡織服裝、電子信息等六大優勢產業。氧化鋁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50%,擁有亞洲最大、最先進的大中型客車生產企業,冷凍食品佔全國市場份額的40%以上。
固始,位於河南省東南端,豫皖兩省交界處,南依大別山,北臨淮河,屬華東與中原交融地帶,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秦嶺-淮河分界線)穿境而過,素有「北國江南,江南北國」之稱。
固始是河南省第一人口大縣,同時也是河南省首批五個重點擴權縣(市)、十個省直管縣(市)之一、五個規劃建設的區域性中心城市之一。
固始自古文風昌盛,歷史文化積淀深厚,為「河南省十大文化強縣」之一。 固始書法群體備受國內外書法界關注,被中國文聯和中國書協命名為「中國書法之鄉」。
因歷史上有四次較大規模人口南遷,其後裔又逐漸播遷至閩、粵、台、港、澳、東南亞和歐美各地,固始又有「唐人故里,閩台祖地」和「中原第一僑鄉」之稱。 每年承辦由中國僑聯主辦的「中原(固始)根親文化節」。
⑥ 鄭州設立中原銀行能為河南和區域經濟帶來什麼好處
中原銀行的組建對河南省的 個體經商戶 和私人企業有很大的幫助,受益的是河南省的一張新名片!首先是融資渠道變的捷徑,其次可以提升中原的城市的亮點.因為中原銀行的組建可以是鄭州成為區域的經濟中心,也可以對中西部地區的發展提供相應的資金援助!
⑦ 鄭東新區的規劃背景
開發建設鄭東新區是河南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為更好應對中國加入WTO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盡快適應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潮流,穩步推進城市化進程,提升城市品位,為把鄭州建設成為國家區域性中心城市而採取的重要舉措。按照1998年國務院批復的《鄭州城市總體規劃(1995年至2010年)》的要求,鄭州市區人口發展長遠目標為500—600萬,城市化水平達70—80%。鄭州中心城區規模偏小,而且受隴海、京廣鐵路交叉分割,拓展空間受到制約,與近億人口大省省會城市的地位和建設全國區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標遠不相適應,因而必須尋求新的發展空間,按照21世紀國際現代化城市的功能要求對省會鄭州總體規劃進行完善、修編,這是規劃鄭東新區的主要背景。
在這個前提下,為了保證鄭東新區規劃體現新世紀、新鄭州、高起點、高品位的要求,河南省於2001年9月對鄭東新區遠景總體概念規劃採取國際招標的方法進行。經過多方考察和商務談判,選定日本黑川紀章事務所、法國夏氏事務所、美國SASAKI公司、中國城市規劃設計院等11家單位參與規劃設計競爭。經以中國建築學會理事長(原建設部副部長)宋春華和建設部總規劃師陳曉麗為評審組長的30多位國內外專家反復評審,日本黑川紀章方案以其先進的理念和獨具魅力的設計獲得專家們的一致好評,最終脫穎而出。隨之,規劃方案向社會公開展示並進行了問卷調查,90%以上市民贊同黑川方案。在此基礎上,2002年3月市人大常委會通過決議,以地方法規形式對規劃方案予以確認。方案及時提交省委、省政府領導,並按照有關法定程序,經過逐級審批,報國務院備案。(2002年7月在世界建築師聯盟年會上,黑川紀章先生因設計鄭東新區規劃等方案而獲得首屆「城市規劃設計傑出獎」)。
鄭東新區的基本計劃是日本著名建築家黑川紀章策劃的(舊市街の東部(鄭東地區)に50萬人規模の新都市建設が計畫されている。なお、この新都市建設の計畫案は建築家の黒川紀章の立案である )。
⑧ (經濟高手請指點)就鄭州市經濟發展方向來說,什麼行業將在鄭州市未來十年中立於不敗之地
我給你推薦一篇博客論文,肯定會對您有所啟發。鄭州市經濟發展規劃 摘要:鄭州是河南省省會,地處中原腹地,是中原城市群經濟隆起帶和中原崛起的龍頭城市,在全國經濟發展格局中具有承東啟西、貫通南北的重要作用。今年來經濟發展勢頭良好,但卻也是問題眾多。如何穩中求快的發展壯大早已提上日程。關鍵詞: 鄭州 經濟發展 規劃 投資增長 節能減排 經濟轉型 消費新熱點 改革開放 鄭州市全市總面積7446.2平方公里,人口735.6萬人,其中建成區面積328平方公里,建成區人口354萬人。現轄6區5市1縣,一個國家級新區,兩個國家級開發區、一個國家級出口加工區,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八大古都之一、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2008年鄭州市經濟總量達到3004億元,比2007年凈增517億元,跨入全國經濟總量3000億元以上城市俱樂部行列。其中第二產業增加345億元,第三產業凈增157億元。然而在強大的數據的背後還有許多不為外人所知的東西。鄭州是座火車拉出來的城市,沒有火車,就沒有現在繁華的鄭州。只是目前來看,鐵軌硬生生的把城市分成東西兩半,由此造成城市發展嚴重不均衡,而且交通等諸多問題都受到鐵路制約。鄭州緊靠黃河,歷史上遭受黃災不計其數,但是市內居然沒有一條大河、一個大湖。大城市帶來的熱島效應在鄭州城也顯得格外明顯,目前鄭州已經完全可以入主第四大火爐城市。鄭州已經不是當年的鄭州,綠城也已經不是當年的綠城。目前的鄭州,綠化率非常低,市區的公園綠地更是少的可憐。鐵路以東唯有人民公園、鐵路以西唯有碧沙崗。前些前,世紀歡樂園裡面還是大片的樹,現在也開發城了房地產,西郊的西流湖當初規模也不算小,現在幾成垃圾堆,森林公園也越來越小,大樹能砍的都砍了。東風渠和金水河沿線的綠地也實在很欠缺規模,如果范圍能向外擴展一倍還說的過去。鄭州基本沒啥規劃,一邊拆一邊建,一邊建一邊拆。現在二七廣場周邊的路還是那麼窄,主幹道大多都是斷頭路,兩條主幹道的交叉點也多是平交道口火車站周邊到處都缺少停車場,經三路高樓很多,路實在太窄。老的107修了那麼多立交橋,現在華麗的轉身實在有些不該。鄭東新區總算請了高手來規劃,CBD居然弄了黑死司機不償命的環形路。古城、商城、古都---這些詞實在沒有辦法跟眼前的鄭州城聯系起來。鄭州太缺少可以旅遊的地方了,寺廟沒寺廟、遺跡沒遺跡、要山沒山、要河沒河、要湖沒湖。放眼鄭州城內,沒有可以玩的地方。然而經濟總量提不上去的真正原因:工業實力不強,自主創新能力不強。在加速推進工業化階段,工業是經濟實力的最主要標志,鄭州市的工業短腿直接制約了其對全省經濟發展的影響力和帶動力。一是工業經濟規模不夠大,發展速度有待進一步提高。開發區發展水平不高,增長極作用不明顯整體上看,鄭州市在工業發展中產業園區和產業集群發展遲緩,集聚效應不突出,尚未形成項目建設的園區化、布局的集群化和發展的集約化。特別是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兩個國家級開發區,規模小、水平低,不僅落後於武漢東湖高新區、西安高新區等周邊省會城市的一些開發區,而且落後於西部呼和浩特的如意開發區。服務業發展層次低,尤其是現代服務業亟待加快發展鄭州作為省會城市,又是全國重要的交通通訊樞紐城市,加快發展服務業具有很多先天優勢。但總體看,目前鄭州服務業發展水平在周邊省會城市中只居中游。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還不夠快,經濟活力還不夠強經濟外向度低,利用外資規模小由於產品結構不合理,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產品少,導致出口產品層次低、創匯能力差,開放型經濟規模小。鄭州經濟發展可行性規劃著力推動投資持續增長,不斷增強經濟發展後勁。 1.堅決禁止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低水平重復建設的項目,著力支持改善民生、工業結構調整、自主創新、現代服務業、節能減排等領域的重大項目建設。 2.積極推進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著力推進鄭州—徐州鐵路客運專線、鄭汴城際輕軌、107國道東遷等一批重大交通樞紐工程,重點抓好鄭州植物園工程和中州大道北段綜合整治等「十大城建工程」。 3.繼續狠抓跨越式發展八項重點工程及重大項目建設。 4.動態謀劃重大產業項目,進一步整理2008-2012年全市億元以上重大產業項目,篩選出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技術含量高、節能減排效果好的項目,逐個明確責任單位,及時跟蹤進展情況,加快前期工作進度,成熟一批,開工一批。 著力推進節能減排,加強生態文明建設。 熱點:1.確保完成單位生產總值能耗降低5.4%的目標,突出抓好耗能5000噸標准煤以上企業的節能工作,努力完成145萬千瓦小火電機組的關停任務。 2.加快城市污水處理、燃煤電廠脫硫、垃圾處理廠、清潔生產、農村面源污染治理和環境監管能力建設等重點工程建設,繼續開展重點流域、重點區域水污染的綜合整治。 3.加快發展循環經濟,研究出台煤炭、有色、化工等行業循環經濟實施計劃。培育一批再生資源循環利用企業,加快建設一批廢棄資源分類、拆解、處理基地和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工程。 4.強化生態建設,加強鄭州森林生態城、生態水系和黃河濕地保護三大生態工程建設,重點完成七里河、魏河和十七里河、十八里河、賈魯河下游等河道疏挖,積極開展「西水東進」項目的前期工作。著力調整工業結構,積極推進經濟轉型。 熱點:1.積極培育壯大優勢產業,圍繞重大裝備製造、汽車及零部件、農產品精深加工等領域支持一批重大項目建設,拉長產業鏈條。 2.大力推進傳統產業升級轉型,推動有色、化工、食品、紡織等行業向精品化、品牌化方向發展,進一步提高精深加工產品占資源型產品的比重。 3.做強骨幹企業,進一步支持省定百戶在鄭13戶重點企業、省定50戶在鄭13戶高成長性企業發展,盡快篩選確定我市100戶重點工業企業和50戶高成長性企業,制定出台支持政策進行重點培育。 4.加強自主創新能力,加大投入力度,在省級、市級百戶重點工業企業和50戶高成長型企業中建立研發中心,爭取新增國家級研發中心1家以上、省級研發中心35家以上。 著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大力培育消費新熱點。 熱點:1.積極推進鄭州區域性金融中心建設,加大對19家省定重點上市後備企業的培育、扶持力度,力爭有更多企業在境內外上市。 2.加快物流業發展,加快中原國際物流園區等一批物流節點項目建設步伐。 3.提升會展業發展水平,不斷完善會展基礎設施,提升鄭州國際會展中心整體服務水平,力爭全年展會數量達到100個,展覽面積突破120萬平方米。 4.加快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加快規劃建設沿黃生態文化旅遊產業帶,大力扶持一批大型文化骨幹企業和企業集團。 5.大力推進商貿流通業發展,進一步完善市級商業中心、區級商業中心、社區商業三個層次的商貿流通網路,加快建設特色商業街區和休閑文化娛樂設施。 6.加快新興服務業發展,制訂出台優惠政策,放寬市場准入條件,培育龍頭企業,大力發展總部經濟、樓宇經濟、服務外包等新興服務業。 7.促進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鼓勵餐飲、娛樂、超市延長營業時間,增添午間消費、夜間消費等特色消費時段,鼓勵居民適度超前消費,培育新的消費熱點,擴大消費規模。著力深化各項改革,不斷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熱點:1.加快推進國有企業的調整和重組。2.允許非公有資本進入壟斷行業、公用事業、社會事業、基礎設施等領域,鼓勵非公有制經濟參與國有經濟結構調整和國有企業重組。3.健全政府投資評審機制,進一步完善政府資金參與市場競爭機制,提高政府資金使用效率和融資水平。4.創新招商方式,瞄準國內外500強企業和一流重點骨幹企業,集中力量和資源實施「招大商、大招商」,確保「引得進、留得住、長得大」。 今後,鄭州應依託自身優勢,強力推進國家區域性金融中心建設。不斷完善金融機構體系,積極發展地方金融機構,組建省級股份制銀行、地方性保險公司等,引進國內外金融機構,培育發展農村金融機構,構建區域、城市和社區三級金融體系;發展股票、期貨、債券、產權市場,培育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加快上市企業的培育,增加上市公司質量,支持鄭州商品交易所,積極開展品種創新、商品期貨期權交易,增加鄭州商品交易所期貨品種; 積極推進金融機構改革,引進戰略投資者參股地方金融機構,推動鄭州商業銀行發展成為區域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吸引金融、控股集團,大型投資機構開展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業務。 鄭州進一步鞏固和提升樞紐地位,構建以鄭州為核心的半小時和一小時經濟都市圈,加快構建一個載體、三個體系,以產業集聚區為載體,著力實施汽車及零部件、鋁加工業、食品加工業、現代物流業、金融業、文化、旅遊等產業振興,不斷完善現代產業體系,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構建中心城區、衛星城、重點鎮、一般鄉鎮、新農村社區五級現代城鎮體系,構建以企業為主體,以高等院校為基礎,推進城市自主創新體系。
⑨ 鄭東新區CBD的東區規劃
開發建設鄭東新區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為更好應對中國加入WTO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盡快適應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潮流,穩步推進城市化進程,提升城市品位,為把鄭州建設成為國家區域性中心城市而採取的重要舉措。按照1998年國務院批復的《鄭州城市總體規劃(1995年至2010年)》的要求,鄭州市區人口發展長遠目標為500—600萬,城市化水平達70—80%。目前,鄭州中心城區規模偏小,而且受隴海、京廣鐵路交叉分割,拓展空間受到制約,與近億人口大省省會城市的地位和建設全國區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標遠不相適應,因而必須尋求新的發展空間,按照21世紀國際現代化城市的功能要求對省會鄭州總體規劃進行完善、修編,這是規劃鄭東新區的主要背景。在這個前提下,為了保證鄭東新區規劃體現新世紀、新鄭州、高起點、高品位的要求,我們於2001年9月對鄭東新區遠景總體概念規劃採取國際招標的方法進行。經過多方考察和商務談判,選定日本黑川紀章事務所、法國夏氏事務所、美國SASAKI公司、中國城市規劃設計院等11家單位參與規劃設計競爭。經以中國建築學會理事長(原建設部副部長)宋春華和建設部總規劃師陳曉麗為評審組長的30多位國內外專家反復評審,日本黑川紀章方案以其先進的理念和獨具魅力的設計獲得專家們的一致好評,最終脫穎而出。隨之,我們將規劃方案向社會公開展示並進行了問卷調查,90%以上市民贊同黑川方案。在此基礎上,2002年3月市人大常委會通過決議,以地方法規形式對規劃方案予以確認。我們將方案及時向省委、省政府領導作了匯報,並按照有關法定程序,經過逐級審批,報國務院備案。(2002年7月在世界建築師聯盟年會上,黑川紀章先生因設計鄭東新區規劃等方案而獲得首屆「城市規劃設計傑出獎」)。
鄭東新區的基本計劃是日本著名建築家黒川紀章策劃的(舊市街の東部(鄭東地區)に50萬人規模の新都市建設が計畫されている。なお、この新都市建設の計畫案は建築家の黒川紀章の立案である )。 鄭東新區遠景概念規劃范圍150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區33平方公里),西起原107國道,東至京珠高速公路,北起連霍高速公路,南至機場快速路。共分六個功能區:
(1)CBD,是鄭州市的中央商務區,也是鄭東新區的核心區,規劃面積約3.45平方公里,是由兩環60棟高層建築組成的環形城市,內環建築高80米,外環建築高120米,兩環之間是繁華、舒適的商業步行街和24小時不夜城。環形建築群中間布置有國際會展中心、河南省藝術中心和高達280米的會展賓館等標志性建築。
環形建築群的中間是橢圓形的中心公園,由中心湖、標志性建築和綠地組成。橢圓形中心公園內布置了國際會展中心、河南省藝術中心和鄭州賓館等標志性建築。國際會展中心由展覽中心、會議中心和多功能大廳組成,第一期工程約 22 萬平方米。與其相連的鄭州會展賓館是集商業、休閑、辦公、五星級酒店和觀光旅遊等多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建築,由主樓和裙樓兩部分組成,總建築面積約24萬平方米,其中主樓共63層,地上60層,地下3層,總高度為280米,主樓曲線與「嵩岳古塔」吻合。金黃色河南藝術中心主體外觀酷似陶塤。
CBD 的中心湖通過運河與CBD 副中心的湖泊公園相連接,船舶、遊艇穿梭其間。高層建築林立的環形城市將使 CBD 成為世界上獨具匠心的新型城市中心區。
截止2007年底,共完成投資約105億元人民幣,開發面積3.45平方公里,完成建築面積約300萬平方米,入住人口2萬人,圓滿完成了「五年成規模」建設目標,內環30棟高層全部開工建設,外環28棟高層開工建設,內外環34棟高層投入使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成功承辦了多場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展會,為鄭州會展經濟的騰飛創造了新的契機。河南藝術中心全面完工投入使用。280米高的鄭州會展賓館完成樁基工程。商業步行街建設加速推進。區域內公共配套設施基本到位,農業銀行河南省分行、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等金融單位和白象集團、深圳航空、三菱重工、外運發展、金山化工、黃河旋風、中孚實業、鄭州糧食批發市場、萬達期貨等企業等400多家單位相繼入駐,構建區域性金融中心。中央商務區金融、會展、商務、文化中心作用日益明顯。中央商務區已成為環境優美、設施齊全、功能完善、繁榮興旺、和諧宜居的現代化新城區,也是河南省城市建設的靚點、鄭州市經濟發展的形象,受到了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贊揚和肯定。在第四屆中國國際金融論壇上,鄭東新區CBD(中央商務區)被稱為「中國最具投資價值CBD」之一。
(2)商住物流區,是CBD的功能支撐區,規劃面積約23平方公里,是以機關單位、公益設施、現代服務業及批發、物流、居住等功能為主體的綜合區。
伸入龍湖的半島,為CBD副中心,面積約48公頃。CBD副中心是由寫字樓、賓館和特色住宅等組成的另一個壞形城市,其間有湖中湖,是商務、居住、旅遊、娛樂及休閑的勝地。
CBD與CBD副中心通過一條約3.7公里長的運河相連,兩岸是40米高的建築,以商業、文化、居住等功能為主。建築外側依次為15米、20米高的多層居住區。 CBD與CBD副中心這兩個令人耳目一新的環形城市通過如詩如畫的運河緊密相連,構造出一個中國傳統文化的「如意型」。這是鄭東新區的圖騰,也是鄭東新區的鮮明個性。它將使入住的市民萬事如意,進駐的商家平添吉祥。
截至2007年底,商住物流區累計引進項目109個,其中89個項目開工建設,36個竣工投入使用;在建及建成面積累計達到800萬平方米;累計完成投資109.6億元。
30多家行政事業單位先後入住,形成了以金水東路為軸線的行政辦公區;一大批中高檔住宅小區陸續投入使用,基本構築了以黃河東路和商鼎路為交叉的人居新社區;紅星美凱龍家居廣場等多家賣場形成規模。
鄭州國家干線公路物流港、鐵路集裝箱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工程等成為帶動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以商都路沿線為軸線的物流產業帶初步形成,並逐步向周邊地區輻射。
鄭州市圖書館新館、鄭州市奧林匹克體育廣場等重點項目逐步啟動。
一個區位優勢明顯,人流物流活躍,信息資金流暢通,具有較強輻射力、聚集力的綜合區基本展現。
(3)龍湖區,規劃面積約40平方公里,其中龍湖規劃面積約6.08平方公里左右,是鄭東新區規劃的點晴之筆,與流經市區的幾條河流、鄭州國家森林公園等構成城市生態區。伸入龍湖的半島為CBD副中心,規劃面積約0.48平方公里;CBD副中心是由高度為100米的寫字樓、賓館和特色住宅等組成的另一個環形城市,其間有湖中湖,是商務、居住、旅遊、娛樂和休閑的勝地。CBD中心和CBD副中心通過3.7公里長的運河相連,形成一個「如意」型,運河兩岸是45米高的建築。
該區域歷史上曾是沼澤地,地勢低窪,長年積水,現在大多是魚塘。龍湖區與流經老城的金水河、熊耳河、七里河、賈魯河、東風渠等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城市生態水系。按照水系專項規劃,利用東風渠引入的黃河水、賈魯河水、豐富的地下水形成龍湖。湖區通過每年4次的水體循壞,其水質可達到國家景觀和娛樂B類標准,湖區循環排水則用於鄭東新區的工業用水及農業灌溉。
根據專項經濟測算,龍湖建設所需經費可以通過龍湖地區土地升值來解決,平衡有餘。龍湖的開挖,既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態環境和小氣候,增值旅遊產業,優化人居環境和城市景觀,又能夠防洪排澇,實現經濟、社會、環境效益的統一。
龍湖是鄭東新區規劃的點睛之筆。龍湖區規劃面積約40平方公里,其中龍湖規劃水域面積約6平方公里,根據中原文化關於龍的傳說及湖的形態而取名。龍湖區與流經老城的金水河和熊兒河、賈魯河、東風渠等形成完整的城市生態水系。沿河流兩岸布建河川公園,形成貫穿全市的生態走廊。根據國內外專家對龍湖水質保護研究的成果,龍湖管理運行將綜合運用黃河引水、大氣降水和地下水補充,利用暴雨徑流、水質控制,使水質達到身體可接觸水平。2005年4月24日,來自全國的知名城市規劃專家對鄭東新區龍湖地區控制性詳細規劃進行了評審。按照規劃,龍湖地區主要由三大功能區組成:龍湖北部和南部片區及村莊安置區主要以居住用地為主;副CBD區是由旅遊設施、休閑娛樂設施和商業設施、高層復合式設施組成的休閑 娛樂區;人工運河兩側以商業服務區為主。
龍湖區規劃總居住人口規模為34.8萬人,其中龍湖北區安排居住人口21.8萬人,龍湖南區安排居住人口13萬人。鄭東新區的CBD和副CBD通過人工運河形成一個「如意型」,伸入龍湖的半島為CBD副中心,面積約1.07平方公里,是由高度為100米的寫字樓、賓館和特色住宅等組成的另一個環形城市,其間有湖中湖,是商務、居住、旅遊、娛樂和休閑的勝地。
根據專項經濟測算,龍湖建設所需資金通過龍湖地區土地升值來解決。龍湖的開挖既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態環境和小氣候,增值旅遊產業,優化人居環境和城市景觀,又能夠防洪排澇,實現經濟、社會、環境效益的統一。
龍湖地區規劃為多層和高層住宅。通過導入傳統的四合院和九宮格布局,巧妙的把中國傳統建築風格與現代建築理念結合起來,體現了傳統與現代的共生。目前龍湖地區可研階段地質勘察等生態水系前期相關研究工作已完成。
(4)龍子湖高校園區,規劃面積約22平方公里,主要由高等院校組成。高校園區內規劃有龍子湖,取「望子成龍」之意。湖面伸入各大學校區,湖中有近兩千畝的湖心島,島上規劃有圖書館、體育場等公共設施。龍子湖通過運河與龍湖及其他河渠相連,是鄭東新區生態水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為高校園區的莘莘學子們創造了優美獨特的學習和生活環境。
截止2007年底,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河南中醫學院、河南教育學院、河南廣播電視大學、華北水利水電學院、鄭州廣播電視大學、河南職業技術學院、河南財經政法大學等八所高校新校區已投入使用,累計完成投資20.94億元。開工建築物131幢,總建築面積108萬平方米。已竣工投入使用建築物119幢、總建築面積85.2萬平方米,入住師生累計達6萬 人。
科技園區位於龍子湖區的東南部,規劃面積約10.7平方公里,主要用於安排科研院所和研發機構,致力於開發IT、科技研發等高新技術產業。進入科技園區的高科技企業經認定可享受國家關於高科技產業的優惠政策。國家863計劃鄭州創新基地——電子27所基本竣工。
龍子湖區已發展成為河南省新的人才輸出地、技術產出地,為鄭州市乃至河南省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及技術支撐。
(5)科技物流園區,科技園區位於龍子湖區的東南部,規劃面積約10.7平方公里,主要用於安排科研院所和研發機構,致力於開發IT、科技研發等高新技術產業。進入科技園區的高科技企業經認定可享受國家關於高科技產業的優惠政策。國家863計劃鄭州創新基地——電子27所基本竣工。
(6)國家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面積約50平方公里,已開發15平方公里左右,是鄭東新區的工業支撐區。
六個功能區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使鄭東新區成為既有優美的生態景觀、人居環境和良好的城市形象,又兼具強勁產業支撐和雄厚發展實力的新城區。
目前,開發區基礎設施覆蓋面積13平方公里,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45億元,其中基礎設施投資23.4億元,共修建道路60餘公里;日供水能力達到20萬噸以上;總供電能力達到30萬千瓦;開發區自建環保型燃氣熱源廠,供熱能力每小時達58蒸噸;區內具備10萬門程式控制電話裝機容量,國際互聯網出口帶寬1000兆;區內建有鐵路專用線,已開通的7條公交線路通達市區,並在區內開通了公交環線,形成了較為完善的道路、電力、通訊、供水、燃氣、供暖和交通網路。
按照「一區多園」的發展思路,開發區規劃建設有河南鄭州出口加工區、河南省公共保稅中心、河南留學人員創業園、鄭州高新技術創業中心4個國家級政策園區,信息產業園、汽車工業園、南部外商投資集中區3個產業園區,形成了良好的產業導向。區內累計引進各類項目和注冊企業1500個,荷蘭飛利浦、德國MAN、德國敦豪、韓國LG、日本日產、美國聯邦快遞、百事可樂、台灣台塑等世界500強企業,中鋁集團、希望集團、安彩集團、宇通客車、海馬汽車等國內知名企業先後入區興業,初步形成了汽車及零部件製造、鋁產品深加工、裝備製造、電子信息等主導產業。
未來,經濟開發區將圍繞建設「開放型現代化工業新區」的發展定位,按照 「工業立區、科技興區」的發展戰略,充分利用區位和資源優勢,培育新產業、發展支柱產業、扶持傳統產業,重點打造產業園區,帶動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
一、以海馬汽車整車生產和配套項目為龍頭,建立汽車工業園,引進零部件加工配套項目,園區遠期規模實現產值200億元。
二、以中鋁板材項目為龍頭,建立鋁加工工業園,園區規模實現產值100億元。
三、整合傳統產業,開發現有資源。通過引中國龍工橋箱、中科英華等國內外工程機械製造知名公司,推進區內機械裝備製造業發展,實現產值100億元。
四、以南部外商投資集中區為平台,加快日本中小企業工業園洽談成熟的日新精工、雙日株式會社、川島機械、桐林木業、日本榮寶等9個投資主體的12個項目入住園區;積極推進日產10萬台生產基地建設;強力引進年產200萬箱的煙廠生產基地,園區規模實現產值300億元。
五、是以晶誠科技園集成電路生產項目和安彩液晶基板項目為龍頭,建立信息產業園,重點引進集成電路、顯示器件的設計、生產、封裝等上下游產業鏈項目,園區規模實現產值100億元。
六、是以綠色能源(瓦斯利用)開發利用、開采設備製造、大功率LED照明器件、生物燃料、雅士利豆奶粉加工基地等環保、節能、減污項目為龍頭,建立綠色生態園,園區規模實現產值100億元。
通過產業培育、產業招商、產業服務,經濟開發區將努力建設成為一個以高新技術產業、現代製造業、出口加工企業為支撐的經濟園,一個與國際慣例接軌、與現代市場經濟接軌的創業園,一個人居環境優雅、社會和諧發展、充滿生機活力的生態園,為區內客商和職工群眾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規劃引入先進的城市發展理念,風格獨特,靚點突出。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
一、是生態城市。通過道路、河渠、湖泊的綠化建設構建生態迴廊,並將龍湖生物圈與嵩山生物圈、黃河生物圈有機相連,形成生態城市。
二、是環形城市。通過規劃科學、布局合理的環形道路及CBD和CBD副中心的環形建築群形成了一個獨具魅力的環形城市。
三、是共生城市。新區規劃重視城市發展與自然生態保護相協調和保持歷史、現實與未來的延續性,體現了新區與老城、傳統與現代、城市與自然、人與其他生物的和諧共生。
四、是新陳代謝城市。借用生物學的概念,通過組團式發展、營造良好的生態系統,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體現了新陳代謝的理念。
五、是地域文化城市。規劃體現了東方文化特別是中原文化特色,根據龍的傳說及湖的形態,把規劃中的人工湖取名為龍湖;CBD和CBD副中心兩個環形城市,通過運河連結,構成象徵吉祥和諧的巨型「如意」;六棱塔形的會展賓館及引入我國傳統的「四合院」、「九宮格」式建築理念的商住建設等,彰顯出濃厚的傳統文化內涵、鮮明的城市個性和獨特的城市空間形象。
⑩ 河南省鄭州市鄭東新區屬於哪個區
不屬於其它區。
鄭東新區是中國河南省鄭州市規劃建設中的一個城市新區,2000年6月,由時任河南省省長的李克強提出加快開發鄭東新區。
鄭州市鄭東新區目前行政上單獨設區。直接歸鄭州市管轄,和其他各區沒有隸屬關系。鄭東新區地域主要由原金水區、管城區、中牟縣等劃轉。
鄭東新區西起中州大道,東至萬三公路,北起黃河南岸,南至隴海鐵路,由中央商務區、龍湖區域、白沙園區、綜合交通樞紐區、龍子湖高校園區、沿黃河都市觀光區等六大功能組團組成。
區域管理面積260平方公里,同時對連霍高速以北、中州大道以東區域實施規劃管理,規劃控制面積達到370平方公里。
鄭東新區堅持綠色發展理念,著力建設成為國際化的區域性金融中心、國際化中央商務區和具有國際水平的生態宜居城市。
(10)鄭州建設區域性金融中心目標圖景擴展閱讀
鄭東新區下轄地區12個鄉(鎮)辦事處和3個專業園區:
祭城路街道辦事處 、龍子湖街道辦事處 、如意湖辦事處 、博學路辦事處 、商都路辦事處 、龍湖辦事處 、金光路辦事處 、圃田鄉、白沙鎮、楊橋辦事處、豫興路辦事處、龍源路辦事處。
白沙園區管委會 、中央商務區管理委員會 、智慧島管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