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投資門檻:P2P網貸低、銀行理財高
銀行理財產品的起購金額高,大多數都需要五萬十萬的起步金額,而P2P則很低,大多數都是100起。
二、年化收益率:P2P投資高、銀行理財低
據數據統計,2014年上半年所有銀行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為5.2%,而P2P投資理財平台投資收益清晰明了,以一年期為例,最低的也有百分之七到八的樣子,目前主流P2P投資理財平台的收益率一般在15%-17%。
三、手續費:P2P投資理財平台少、銀行理財項目繁多
銀行理財需要收取手續費、託管費、管理費等多種項目,無形中減少了理財投資者的不少收益。而P2P投資理財平台中一般僅需收取少量的充值提現手續費和服務費。P2P投資理財平台的收費內容更加透明。
四、項目真實性:P2P網貸透明、銀行理財籠統
很多銀行理財經理在推銷各種投資理財產品時,其實大多都不知道資金用途、收益與何掛鉤、產品風險等等,理財經理賣得稀里糊塗,客戶買得也稀里糊塗。而P2P投資理財則需要資金需求方提供真實的借款用途和項目信息,投資者可自主甄別和選擇借款項目,做到了心中有數、明明白白。某些投資理財平台甚至自動幫客戶把資金分散投資到幾十甚至幾百個借款人身上,每個借款人的信息也非常清楚,大大降低了投資風險。
五、流動收益:P2P流動性高、銀行理財到期付
銀行理財大多數都是一次性付清本息,這就導致資金的流動性大打折扣,而P2P則不同,P2P大多數都是採用等額本息的還款形式,每個月都會有資金返回到賬戶上。除此之外,如果急需用錢,大多數P2P投資理財平台都有債券轉讓的服務,加大了資金的流動性。
B. 銀行理財產品和互聯網金融理財投哪個比較好啊各種猶豫中~
目前互聯網金融理財很火熱,收益也比銀行理財高出不少,你可以看P2P理財與銀行理財的比較:
(1)收益率PK:P2P高、銀行理財低。
銀行以手續費、託管費、管理費等名錄,瓜分了理財投資者大量收益。銀行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為4.5%。P2P投資收益明碼實價,像共 .贏.-社有8%~15%收益之間,是銀行理財產品的4倍有餘。
(2)抵押擔保PK:P2P有、銀行理財無。
銀行理財實際是投資者借給銀行的一種信用貸款,除了銀行信用之外,沒有任何風險抵補措施和手段,出現理財損失,投資者往往無可奈何,只能忍氣吞聲。P2P普遍都有借款人足值資產或高質量債權作抵(質)押,並履行抵押登記手續,同時引入第三方擔保公司履行逾期代償義務,可以說為理財資金安全加上了雙保險。
(3)真實項目掛鉤PK:P2P清楚、銀行理財糊塗。
現實當中,銀行理財經理大部分不清楚他們賣的是什麼,不知道資金用途、收益與何掛鉤、產品風險等等,理財經理賣得稀里糊塗,客戶賣得也稀里糊塗。P2P理財需要資金需求方提供真實的借款用途和項目信息,投資者可自主甄別和選擇借款項目,做到了心中有數、明明白白。
(4)流動收益PK:P2P按月(季)付息、銀行理財到期付息。
銀行理財普遍都是產品到期後一起結算本息,購買期間不能給投資者帶來穩定的現金流收益,容易導致投資者流動性不足或緊張。P2P理財採取按月(季)付息,到期還本的方式,既降低了理財風險,也能滿足日常的流動性需求。
C. 銀行理財與互聯網理財到底有哪些區別
多樂融財富管理與銀行理財產品的屬性不同。多樂融財富管理屬於網路借貸平台,是新興互聯網金融業務的分支之一;銀行理財產品是商業銀行針對客戶推出的個人理財業務,仍然屬於傳統的金融方式。
多樂融財富管理與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不同。由於網貸與傳統金融業務的不同,兩者的收益率也存在一定的差別。多樂融財富管理擁有期限多樣的出借項目,用戶的選擇范圍比較廣。多樂融平台專注於三個月、六個月、一年等期限比較長的出借項目,收益率也一直穩定在6%~12.5%,而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通常在4.5%左右。
D. 銀行的理財產品和互聯網金融平台的理財產品有什麼區別
合規互聯網金融平台的理財產品也會是正規金融機構提供的產品,因為互聯網金融平內台「無法」發行金融理財產容品。
例如,度小滿理財APP(原網路理財)平台上就有一些包括銀行發行的活期、定期銀行存款產品,養老保險股份公司發行的養老保障產品等。
例如活期產品「三湘銀行活期」,提前支取收益3.9%左右,隨時存取,當日起息,節假日無限制,任意自然日支取,當日實時到賬,無交易日限制,無限額限制;如定期銀行存款產品「振興智慧存」,滿期收益率在4.8%左右。根據「存款」產品存款保險保障制度,50W以內100%賠付。
具體您可以在應用市場搜索「度小滿理財APP下載鏈接」或者關注「度小滿科技服務號(xiaomanlicai)」了解詳細產品信息。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哦!
E. 互聯網金融和銀行理財有什麼區別
近幾年銀行理財利率都很低,而且也不是穩賺的;互聯網金融風險就比銀行理財產品大的多,但是利率相對來說會高很多,建議樓主可以了解下廣商互融,實力還是可以的
F. 銀行理財和互聯網理財有什麼區別
1、互聯網理財與銀行理財門檻不同
目前,國內的銀行理財產品,投資門檻高,按照銀監會規定一般要5萬、10萬以上。很多人都夠不上這個高門檻,對普通投資者來說不是一個很好的理財渠道。而互聯網理財門檻較低,一般50元到100元起投,受到了很多投資者的歡迎和追捧。
2、互聯網理財年化收益比銀行理財高
經過幾年的發展,互聯網理財產品種類越來越豐富、期限也很靈活。選好安全性高、風控做得好的平台進行投資,得到的收益會比銀行理財高出不少。
3、互聯網理財比銀行理財更靈活
互聯網理財與銀行理財的流動性不同,大部分的銀行理財都是產品到期後付本息,且期限一般都比較長,屬於中長期的理財產品。在購買理財產品時,還得注意其流動性與自己的資金運用安排是否匹配。
4、互聯網理財比銀行理財更加方便快捷
互聯網理財通過電腦或手機APP就可以完成充值、投資、體現等全部流程,非常方便。而銀行理財則需要投資者本人攜帶(本人)身份證到銀行櫃台辦理相關手續之後,才能進行投資。相比之下,互聯網理財就比銀行理財更加方便快捷。
5、互聯網理財項目要比銀行理財趨於透明化
目前的銀行理財產品,大多不介紹資金用途、收益與何掛鉤等。互聯網理財的項目比銀行要趨於透明化。互聯網理財平台上的項目,基本都會標明資金用途、借款人信息等,投資者也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自主鑒別和挑選自己滿意的項目。
6、互聯網理財有保障,銀行理財浮動性
大家都知道,大部分銀行理財產品都是依靠銀行的信用,幾乎是沒有任何的風險抵補措施和手段。而互聯網理財就不一樣了,要麼有借款人的抵押物,並有抵押登記手續,要麼有第三方擔保公司履行逾期代償義務。
7、互聯網理財安全性可控,銀行理財看似安全,實則不然
現如今,不少媒體多次爆出銀行理財產品虧損的情況,因為銀行除了發售自身發行的理財產品外,也會代銷其它機構的理財產品。但是對於互聯網理財來說,互聯網金融理財的風險相對可控,多在中等以下風險,只要對平台多加觀察、經過層層篩選,不被高收益誘惑,大多數風險是可以避免的。
G. 銀行理財和互聯網金融選哪個,回報率高嗎
網上的理財產品的利率普遍比銀行的高,金匯金融在業內比較有實力,存一筆錢銀行給你得利息和你貸款一筆錢銀行跟你要的利息是對等的嗎?銀行永遠是貸款利息高的離譜,存款利息卻低的可憐。
H. 互聯網金融理財和銀行理財有什麼區別嗎
銀行理財的收益較低,門檻較高,一般5萬起,且資金流動性不強;而互聯網金融理財則專是門檻較低屬的,收益相對銀行較高,資金流動性較好。比如金融工場100元起投,預期年化收益率6%—13%,它們有會員制度,會員等級越高,享受的福利越多,而且每月都有新活動,活動獎品相當豐富。你可以去金融工場官網多了解,他們在風險控制和安全性上做的很好,是業內為數不多的擁有ICP證書的互聯網金融企業,在眾多互聯網金融理財平台中很受歡迎。
I. 為什麼銀行理財年化4%,而互聯網金融卻是8
多樂融財富管理與銀行理財產品的屬性不同。多樂融財富管理屬於網路借貸平專台,是新興屬互聯網金融業務的分支之一;銀行理財產品是商業銀行針對客戶推出的個人理財業務,仍然屬於傳統的金融方式。
多樂融財富管理與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不同。由於網貸與傳統金融業務的不同,兩者的收益率也存在一定的差別。多樂融財富管理擁有期限多樣的出借項目,用戶的選擇范圍比較廣。多樂融平台專注於三個月、六個月、一年等期限比較長的出借項目,收益率也一直穩定在6%~12.5%,而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通常在4.5%左右。
J. 銀行理財和互聯網金融理財有什麼區別
首先要認識來到的是風險,銀行理自財安全性是非常高的,但是收益也是非常低的。
銀行理財是具有針對於某一家銀行的產品,而後者是集百家之眾
後者現在於國家支持的政策下也飛速發展,時爾暴露出的問題也有很多,但是在利率及靈活性方面有著非常高的優勢
具體的P2P平台和一些第三方理財平台有很多,為免廣告嫌疑,我不便薦,上面是自行認識的手打回答,具體網路可以詳細了解『』銀行理財「」和「」互聯網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