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國際金融角度分析中美貿易戰

國際金融角度分析中美貿易戰

發布時間:2021-07-23 12:30:27

Ⅰ 中美貿易戰對中美及全球經濟有哪些影響

中美貿易戰一旦出現,短期內會給中國經濟增長和勞動市場穩定帶來直接的負面影響。有分析認為,如若中美之間當真爆發貿易戰,短期內可能會給中國造成需求側的巨大沖擊。而經濟增速放緩、失業增加等或許會迫使政策更加被動,也將增加人民幣更大的貶值壓力。而更悲觀的一種情況是,穩增長壓力加大使得政府不得不出台進一步寬松措施,錯失結構性改革良機。
其一,2016年,中國對美商品出口佔中國商品總出口的18%以及GDP的4.4%。對美商品出口不僅集中在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上,如玩具、傢具、紡織的對美出口均占該行業全部出口的三分之一左右,並且隨著中國製造業的升級,資本密集型產業如電子機械等對美出口也大幅增加,出口量趕超勞動密集型產業。
其二,中國對美國在技術進口以及融資上也有一定依賴。例如,中國進口的許多高科技產品,關鍵技術只有美國持有,一旦美國停止此類核心技術的對華出口,可能會對中國的產業供應鏈產生沖擊。例如,因特爾和AMD在個人電腦CPU使用中非常普及,中國手機絕大多數亦安裝GPS全球定位系統,一旦爆發貿易戰,中國在尋找此類技術的替代時需要一定時間。
其三,直接投資方面,過去十年美國對華的直接投資佔中國全部FDI的3.3%,十年內美資在華企業雇傭人數累計超過100萬,中國主要出口商品中在其他幾大出口國所佔的比重已相當之高,進一步提高出口比例和市場佔有率的空間極其有限最後,估計難以找到美國市場的替代市場。
但也有觀點認為貿易摩擦對中國經濟的中長期影響相對有限。首先,貿易摩擦對經濟的長期影響要小於對金融市場的短期沖擊;其次,中美之間存在「大而不能倒」的相互依存性,此次貿易摩擦不會失控,兩國博弈將最終收斂於雙向妥協,新時代不會有「新冷戰」;第三,中國將堅持「以我為主」的應對策略,短期反制措施和長期實力補強均具有充裕的政策空間。第四,目前中國對美出口量佔中國向全球出口總量的19%,中國對「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出口約佔40%,中國是全球貿易中間產品出口商,這意味著即使美國單方面向中國加征關稅,中國可通過與其他國家增加貿易合作進行對沖。

Ⅱ 以經濟全球化有關理論談談中美貿易戰

從經濟全球化角度,中美貿易戰的必要性

1、打不打的主動權不在我方。美方主動挑起爭端,步步緊逼,極限施壓和訛詐,言而無信,反復無常,蠻橫無理。打不打貿易戰,顯然不以中國意志為轉移。

面對直奔而來的制裁大棒,中國只有兩條選擇:要麼屈服於美國的霸凌,從此忍辱負重;要麼進行反抗,樹立應有的大國形象,讓對方知道中國人不是好欺負的。

2、就貿易戰的性質而言不能不打。本次貿易戰不同以往,不局限於貿易,甚至不限於高科技產業領域,而是一場事關國運的戰略博弈。我國歷來在原則問題上不妥協,貧窮落後時不妥協,現在發展起來了,更沒有理由妥協。

3、就特朗普這樣一個商人性格的人而言不能不打。特朗普在其自傳《做生意的藝術》中,談到做生意的四個階段:一是提出驚人的目標;二是大肆宣傳;三是決策反復搖擺;四是獲得直觀的結果。

他寫道:「一個遠高於預期的條件讓對手無從下手——反復無常的變化給對手施加壓力——給出次優條件讓對手急於接受了事——達到最初想要的結果。」特朗普顯然把中美經貿談判看成是一筆「大生意」。

4、美國的文化性格是欺弱服強。美國歷來欺軟怕硬,「揀軟柿子捏」是美國的歷來做法,「不撞南牆不回頭」是美國的習慣性思維。

(2)國際金融角度分析中美貿易戰擴展閱讀:

貿易戰沒有贏家

「美方此舉不利於中方利益,不利於美方利益,不利於全球利益,開了一個非常惡劣的先例。」美方無視中方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事實、無視世貿組織規則、無視廣大業界的呼聲,一意孤行,這是典型的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中方堅決反對。

貿易保護主義是主要的換擋風險之一,美方的單邊行動可能使全球復甦的提速換擋遇到阻塞,甚至面臨無法完成的危險。

美國商界有不少人發聲,呼籲特朗普政府慎重行事。如果美國政府不顧世貿規則,採取單邊行動來解決與貿易夥伴的爭端,不僅無助於解決問題,還可能傷及本國消費者和進出口企業的利益。

美國信息技術創新基金會日前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如果特朗普政府對從中國進口的信息和通訊技術產品加征25%的關稅,將導致美國經濟未來10年損失約3320億美元。

高額關稅產生的負擔最終將轉嫁到美國企業和消費者頭上。以鋼鐵行業征稅為例,不僅上游廠商,下游勞動力市場也會受波及。李永表示,美國政府曾於2002年對進口鋼鐵征稅,當時導致的下游產業失業人數比鋼鐵行業就業總數還要多。

對中國部分產品徵收高額關稅有望成為限制措施的主要內容,這也被認為是美國希望縮減貿易逆差的手段之一。

事實上,中國對美貨物貿易順差原因是多方面的,歸根結底由兩國經濟結構、產業競爭力和國際分工決定,也受到現行貿易統計制度、美方對華高技術出口管制等因素影響。

同樣的匯率水平下,中方在勞動密集型產品方面是順差,而在資本技術密集型產品、農產品和服務貿易方面都是逆差。這充分說明競爭力強的產業,順差就會多。中美之間,無論出口還是進口,都由「市場說了算」,是兩國企業和消費者自主選擇的結果。

專家表示,中美貿易逆差形成原因復雜,與兩國經濟發展水平和產業結構相關。貿易逆差不是一天形成的,更不可能通過強制措施一下子解決。

Ⅲ 對中美貿易戰的看法簡單分析一下

那麼美國為什麼要打貿易戰呢?
現行的世界政治經濟體系是美國制定的,包括國際專金融和國屬際貿易體系。美國擁有金融霸權、世界貿易霸權和輿論霸權,加上霸道的美軍,構成了美國的全方位霸權。
打貿易戰,美國是為了維護自身的霸權!
美國霸權的好處是什麼呢?話語權、規則制定權、世界貨幣權等等。只要霸權在,美國就可以躺著收割世界各國人民的財富(剪羊毛)。
中美貿易戰開打的直接原因是中國製造2025計劃及中國高端製造業不斷向上突破引發的。長期以來,美國霸佔著高端製造業的尖端,享受著「壟斷紅利」。比如大家熟知的手機晶元巨頭高通公司,向中國手機廠商收取「高通稅」,就是一個鮮明的案例!
深層次原因是以人民幣結算的上海原油期貨於3月26日上市交易。這使得人民幣動搖了美元的國際貿易結算權(原油是世界大宗商品的代表),也就說動搖了美國的貨幣霸權。
根本原因是以中國為首的各國人民爭取平等的發展權。因為現行的世界制度為美國霸權的體現,也是套在世界各國人民身上的「枷鎖」,限制了各國發展的上限。同時,中國的崛起是經濟、軍事、政治等方面的全方位崛起,使得中國具備打破霸權的實力。
所以中美貿易並不是偶然。

Ⅳ 學者如何解析中美貿易戰

中美貿易摩擦持續升級,在當前的國際大環境下給了我們哪些啟示?又會在哪些方面重創世界經濟?28日,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主辦的第110期 「經濟每月談」上,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執行局副主任陳文玲對中美貿易進行深入分析與解讀。她認為,貿易訛詐式的戰爭是不可持續的,從歷史的長周期看,時間在中國一邊;從秉持的理念來看,道德道義在中國一邊;從兩國未來的發展潛力來看,成功在中國一邊。

陳文玲認為,貿易摩擦會給世界經濟的增長帶來極大的不確定性、不穩定性。同時,美元霸權以及美元的調整,匯率的調整,也會對世界的金融體-系帶來很大的影響。

另外,貿易摩擦對世界製造業影響也將是巨大的。在全球的產業已經形成全球產業鏈價值鏈的格局下,有很多高端的核心零部件在美國,美國切斷之後不是切斷和單一企業的聯系,而是一個整個的產業鏈。

最後,美國貿易戰貿易訛詐不可持續。「從歷史的長周期看,時間在中國一邊;從秉持的理念來看,道德道義在中國一邊;從兩個國家未來的發展潛力來看,成功在中國一邊。」陳文玲說道。

孰是孰非,時間可以證明一切。

消息來自網易新聞。

閱讀全文

與國際金融角度分析中美貿易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歡樂頌2外匯 瀏覽:800
政府申請國家貸款 瀏覽:598
黃金投資收益率 瀏覽:866
12月6號美元兌人民幣 瀏覽:101
理財r0 瀏覽:70
600611大眾交通股票 瀏覽:257
歐式看漲期權價格計算 瀏覽:918
適合90後怎麼投資理財 瀏覽:218
混合型基金漲跌看什麼 瀏覽:628
專利對股票 瀏覽:125
東方財富手機版怎麼看南下資金 瀏覽:907
小米貸款取現收費嗎 瀏覽:423
南寧信託大廈 瀏覽:642
明股實債信託 瀏覽:789
遺產信託基金 瀏覽:67
安徽和生投資 瀏覽:823
股指期貨對應基金 瀏覽:89
股票里做t是什麼意思 瀏覽:968
玩股票資金怎麼籌 瀏覽:49
銀行貸款日利息怎麼算 瀏覽: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