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讀圖回答:(1)在2020年,上海將建成我國的國際金融中心、航運中心、貿易中心等,上海位於我國最大的工
(1)上海位於我國最大的工業基地C滬寧杭工業基地;
(2)遼中南地區發展鋼鐵工業的主要優內勢是煤、鐵容等礦產資源豐富,滬寧杭地區發展發展鋼鐵工業主要優勢是水運便利和廣大的消費市場;
(3)靠近港澳的工業基地是珠江三角洲,該地區以輕工業為主.
故答案為:
(1)滬寧杭;
(2)A;D;
(3)D.
㈡ 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主要功能是什麼
近年來,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快速增長,到2006年達到2171.8萬箱,2016年更是達到3713.3萬箱。從回2010年至2016年,答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連續7年世界第一。
目前上海國際航運服務中心已經落成,位於楊樹浦路18號,總建築面積4.8萬平方米,新大廈突出了深化口岸信息功能和優化口岸服務環境,集中了檢驗檢疫、海關、海事、邊檢等口岸職能部門及港、航、貨、代、金融保險、法律咨詢等航運相關企業單位,更凸現出口岸一站式服務的便捷和全面。
㈢ 請結合實際分析上海成為國際航運中心的綜合優勢,試分析俄羅斯的經濟特徵與其資源特徵的關系
從上海建設國際貿易中心的要求看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模式
上海國際貿易中心的建設目標是世界級腹地型的國際貿易中心。因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目標之一是為其他三個中心提供條件,因此上海國際貿易中心的建設目標決定了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基本模式應以腹地型為主。上海建設以腹地型為主的國際航運中心,具有非常優越的條件。
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腹地范圍呈T型狀,即長江流域的全部與沿海港口中包括山東與福建的部分遠洋進出口貨物,經上海國際航運中心中轉是合理的.
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將是集交易市場、航運信息中心和物流中心於一體的綜合體系。暢通、便捷、齊全的集疏運系統擁有港航貨代、金融貿易、法律保險等各類高級人才,形成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人才高地。
下面是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網址:
http://www.easipass.com/ytzx/ytzx_hyzxjs.php參考資料:中國上海
俄羅斯屬於東歐工業區,是屬於資源密集型,原料、燃料主導型,而東部是西伯利亞高原,資源短缺,故形成了西多東少的分布。(重工業主要分布歐洲部分的在東歐平原,輕工業也是在東歐平原。資源是亞洲的西伯利亞平原較多)
㈣ 2020年上海真的會建設成世界的金融,經濟,貿易,航運中心嗎
根據規劃,浦東新區的功能定位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示範區,上海建設「五個中心」和國際文化大都市的核心承載區,全球科技創新的策源地,世界級旅遊度假目的地,彰顯卓越全球城市吸引力、創造力、競爭力的標桿區域。
㈤ 經國務院批准上海將在什麼時候建設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
2025年
㈥ 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建設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是以洋山港為開始的標志嗎,現在建的怎麼樣了
版 的開頭歌曲歌手的
㈦ 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取得進展了嗎
自2009年國務院發文《國務院關於推進上海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的意見》,批復上海建設國際航運中心以來,上海在國際航運中心建設上取得了多項進展:
中遠海運集團總部落滬,超級巨輪上海揚帆啟航。
由中遠集團和中海集團重組而來的中國遠洋海運集團,2016年初在上海正式揭牌。這家在船隊綜合運力等4個領域名列世界第一的航運巨頭,成立後就開展了馬不停蹄的內部整合。到2016年底,包括航運、金融和物流在內的主要板塊整合基本完成。
12月,中國航運業治理創新的重要機構——中國船東協會正式遷滬。中船保商務管理公司、北英保賠協會中國區管理公司也相繼落戶上海。這些功能性組織的集聚,將為上海全球航運資源配置能力提升凝聚力量。
剛過去的2016年,對全球航運業是驚濤駭浪的一年。波羅的海乾散貨運價指數跌至歷史最低的290點,韓國最大航運企業韓進海運宣布破產……
但與此同時,危中亦有機。航運業持續低迷,讓航運企業加快了整合步伐。為減少企業運營成本,航運制度創新力度也在加大。這些都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注入了新動力。近期,新華社中國經濟信息社、中國金融信息中心等聯合發布了「2016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十大事件」。
㈧ 上海實現成為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的條件
上海依靠結構調整、市場發展、業務集聚,在打造「四個中心」核心功能方面取得顯著成效。白皮書指出,在國際經濟中心建設方面,2010年實現生產總值17166億元,其中服務業佔比達到57.3%,新增跨國公司地區總部、投資型公司、研發中心82家,累計達837家,經濟的服務和輻射功能進一步增強;
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方面,2010年上海金融市場交易總額416萬億元,較2005年增長10倍,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交易額位居全球第三,上海期貨交易所成為全球三大有色金屬定價中心之一;
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方面,2010年,上海港貨物吞吐量連續6年保持世界第一,集裝箱吞吐量首次躍居世界第一,浦東機場連續3年排名世界貨運機場第三;
國際貿易中心建設方面,「十一五」期間,上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位於全國大中城市前列,商品銷售總額位於全國大中城市第一,關區進出口總額接近全國1/4。
除了規模、數據,上海在國家有關部門支持下,為探索適應「四個中心」建設要求的基本制度框架,開展政策創新突破採取了一系列開創性舉措。比如,在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方面,開展了跨境人民幣業務試點、期貨報稅交割試點、新台幣現鈔雙向兌換業務試點,以及滬深300股票指數期貨等。
㈨ 國務院關於推進上海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的意見的介紹
中國政府網2009年04月29日刊登《國務院關於推進上海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回造業建設國際答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的意見》。這份文件明確了上海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的重要意義和建設目標。《意見》分7大部分,18條,共6000餘字,其中包括:推進上海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的重大意義、指導思想和原則;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總體目標、主要任務和措施;加快推進先進製造業和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的發展;加強組織領導和協調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