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的意義
「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由國際消費者聯盟組織於1983年確定,定於每年的3月15日。選擇這一天,目的在於讓各方面都能聽到消費者的聲音,擴大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宣傳,使之在世界范圍內得到重視,促進各國消費者組織的合作和交往,在國際范圍內引起重視,並推動保護消費者的活動。
在我們的生活中,食品安全問題,衣服質量有問題,保健品濫用添加劑等等,類似的情況相信大多數的消費者都遇到過,對於碰到這樣的情況很多消費者會直接跟商家聯系,至於消費過程中的維權事件,結果更多的是不了了之。
作為消費者,我們真的很想讓那些無良商家明白:做事要講良心,制假售假這樣的生意終究做不長久,要做自己吃得下的產品再賣給別人。
其實,3月15日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不止是在今天曝光違規違法的生產商、製造商,更多的是希望通過這樣的宣傳讓更多的消費者對於自己的消費權益引起重視,只有大家都自覺地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才會擠壓不良商家的生存空間。
當購物時遇到假貨或者是虛假宣傳的產品時,其實我們在心裡都是默默的希望下次能夠遇到誠信一點的商家,在此,我們也希望更多的生產、製造商、銷售商能夠誠信為經營,也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加大檢查監督力度,營造良好消費環境,保護好消費者的權益。
315消費者權益日的意義
315消費者權益日的意義
自1983年以來,每年的3月15日,世界各地的消費者組織都要舉行多種多樣的紀念活動。就我國來說,由中央電視台聯合國家政府部門舉辦的「315晚會」大概是當天最受關注的活動了。
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存在的最重要意義是向社會傳達了維護消費者權益、監督市場秩序、推動法律法規完善等。從消費者的立場來說,通過這一節日,或者說通過315晚會的舉辦,既有利於規范企業發展,也可以傳達消費者對於維護自身權益、獲得更好產品或服務的願望。
因此,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幾乎囊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尤其是金融消費者的權益保護,近幾年來在整體社會經濟不斷提升的大環境下格外受到關注。
② 聊聊2019的熱點話題關於消費者權益日
每年的3月15日是「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由國際消費者聯盟組織於1983年確定,目的在於擴大消費者內權益保護的宣傳容,使之在世界范圍內得到重視,以促進各國和地區消費者組織之間的合作與交往,在國際范圍內更好地保護消費者權益。
歷屆消費者協會主題:
1991年3月15日,中央電視台經濟部首先推出現場直播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消費者之友專題晚會。晚會揭穿騙局、陷阱和黑幕以及假冒偽劣商品,受到了極大的關注,自此之後,每年的3月15日,中央電視台都會舉辦315晚會。如今,人們更願意稱之為「315打假晚會」。
③ 銀行「金融消費者權益日」315宣傳活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