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薛家灣3.15電話,我要維權
12315通用
『貳』 薛家灣在哪裡誰知道
薛家灣鎮由原窯溝鄉、哈岱高勒鄉、海子塔鎮、薛家灣鎮和長灘鄉、
准格爾廣場柱廊
東孔兌鎮部分村社整合而成。位於准旗東部晉、陝、蒙三省交界處,地處呼、包、鄂黃金三角地帶,是准旗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叄』 鄂爾多斯准格爾薛家灣的經濟怎麼樣
鄂爾多斯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於准格爾旗薛家灣南外環線外側經濟適用住房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復
准格爾旗發展和改革局:
你局《關於內蒙古自治區准格爾旗薛家灣南外環線外側經濟適用住房可行性研究報告的請示》(准發改發〔2008〕108號)收悉。根據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內蒙古自治區房地產開發項目核准、審批暫行辦法的通知》(內發改投字〔2008〕986號)精神,經我委研究,同意建設該項目,現批復如下:
一、建設地址
准格爾旗薛家灣南外環線南側。
二、建設規模
總建築面積20.85萬平方米。
三、總投資及資金來源
總投資29238.34萬元元,資金來源為地方自籌。
四、項目建設單位及法人
項目單位為准格爾旗房地產管理局,法人代表為楊福森。
五、建設年限
2009年。
請接文後,嚴格執行國家7部門聯合頒發《經濟適用住房管理辦法》的文件規定,單套建築面積控制在60平方米左右。進一步落實項目建設所需各項條件,盡快到建設、供電、供水等部門辦理有關手續開工建設,在項目建設過程中,要加強工程質量監督和管理,確保工程質量。
二〇〇九年五月四日薛家灣還行,因為准旗煤炭資源比較豐富,在未來一段時期很多工業項目會落戶薛家灣,也會很大程度地帶動當地經濟快速發展薛家灣鎮位於晉\陝\蒙三省交界處,地處呼\包鄂黃金三角地帶,是准格爾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肆』 東勝好還是薛家灣好啊各方面都說說
東勝好還是薛家灣好這很難說,只能說各有特色, 東勝區位於鄂爾多斯市中東部,總面積2 200平方公里,轄6個鎮、6個街道辦事處。2009年,常住人口達到44.40萬人,其中城鎮人口41.29萬人,城鎮化率93.0%。年末全區戶籍人口25.31萬人,增長1.9%。其中,男性人口12.71萬人,女性人口12.60萬人;非農業人口17.41萬人,農業人口7.9萬人。全年出生人口2892人,人口出生率為11.4‰,死亡人口592人,人口死亡率為2.3‰。有蒙、漢、滿、回等21個民族。平均海拔1 460米,地形西高東低,西部為波狀高原區 ,占總面積的57%;東部為丘陵溝壑區,占總面積的43%。 ——東勝歷史文化豐富多彩,民族文化源遠流長。鄂爾多斯歷史悠久,地貌多樣,擁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和濃厚的民族文化資源,這里是草原文化與黃河文化結合之地,是游牧文化與農耕文化交錯之地,是蒙元文化與中原文化交融之地,東勝作為鄂爾多斯市府所在地,也是這種文化結合與交融表現的最為突出的地區。東勝歷史資源富集,擁有我國保存最完整的秦直道、秦長城遺跡,擁有考古價值極高的漢、北魏等各時期歷史遺址;東勝草原文化厚重深遠,是蒙古族傳統文化保存最為完整的地區之一;東勝自然地貌多種多樣,有世界級保護濕地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泊江海子遺鷗自然保護區。 ——東勝資源富集,區位優勢明顯。東勝地處有中國21世紀能源接續地之稱的鄂爾多斯盆地,境內和周邊地區資源富集,尤以優質煤炭聞名遐邇,石灰岩、石英沙、建築粘土、陶瓷粘土等資源儲量驚人,開發潛力巨大,東勝農畜產品、林果山珍、中葯材久負盛名,發展建材工業和綠色食品產業資源優勢明顯。東勝交通發達,109、210國道在此交匯,包東、東蘇高速公路貫穿市區,包神鐵路、包府公路沿市而過,包西、准東、東烏鐵路正在興建,公鐵交通幹道與全國公鐵路網相連通,市區距包頭機場96公里,距建設的鄂爾多斯機場10分鍾車程,距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248公里,距西安、北京800公里,為晉、陝、寧、蒙四地及毗鄰地區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陸路運輸要沖。東勝信息集中,網通、電信、移動、聯通等幾大信息網路覆蓋全境,以東勝為中心的交通網路和信息通訊網路已經形成。 ——東勝城市建設日新月異,整體環境明顯改善。近年來,東勝按照「城鄉統籌,三化互動」的發展思路,遵循「抓城市建設就是抓經濟建設」的思想,堅持走以城市化帶動工業化、促進產業化的發展道路,不斷加大城市建設力度,全力實施了城市發展「拉大、補欠、崛起」三步走戰略,營造了良好的人居環境、生產環境和發展環境。投資近200億元用於城市建設,城區面積從15.6平方公里擴展到67平方公里,累計新建和改建道路20多條,人均公共綠地面積從0.6平方米增加到20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積從6.8平方米增加到16.4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積從15平方米增加到30.5平方米,城市日供水能力從1.2萬噸增長到5.5萬噸,城市整體形象得到改善,城市積聚效應明顯顯現,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鎮化率達到了93%。按照「生態綠區」的發展要求,東勝堅持把生態環境建設放在重要的位置,於2000年在自治區率先推行了禁牧舍飼,目前,全境森林覆蓋率達到28%,植被覆蓋率達到85%以上,生態環境明顯改善。隨著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入,東勝地區的軟環境建設也得到了充分的加強。從2003年起,相繼開展了環境建設年、招商引資年、文明建設年、文明建設推進年等主題年活動,組織實施了「城市文明與您同行」等多項活動,市民文明程度大幅提高,城市整體素質明顯加強,城市對外開放能、招商引資能力的城市的綜合競爭力顯著提升。 ——東勝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人民群眾安居樂業。按照「城鄉統籌,三化互動」的發展思路,東勝積極推進城市化、工業化和農牧業產業化進程。堅持工業立區,以鄂爾多斯市建設中國能源重化工基地為契機,發揮資源優勢,加快工業入園步伐,建成專題工業園區8處,以絨紡、煤炭、建材、林沙產業為主體的工業體系日益健全,目前,東勝絨紡產業市場份額約佔全國的40%,世界的30%,構築中國絨紡城、打造世界羊絨產業中心的目標基本實現。堅持三產強區,依託城市優勢,加快第三產業發展,積極發展大旅遊、大文化、大運輸,構築全市文化教育、旅遊消費、物流配送和商貿金融四個中心,目前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超過了50%,對財政的貢獻率超過了70%。三次產業比例由「九五」末的2:70:28調整為1:39:60,產業結構趨於優化,由「二、三、一」調整為「三、二、一」,實現了由量變到質變的跨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不斷加快,一批新型農牧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正在崛起,全區生態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社會事業得到整體推進,人與自然實現和諧發展,經濟社會呈現出了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良好態勢。「十五」以來,東勝綜合經濟實力始終保持在自治區101個旗縣(區)前列,2005年,國家統計局公布全國縣域百強名單,該區居25位,在西部12個省市區中位次最前,是自治區唯一入圍全國縣域百強的旗縣(區)。2006年末,全區GDP完成187億萬元,財政收入完成50.5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4091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430元。 薛家灣歷史悠久 據考證,早在3.5萬年前,准旗境內就已有了以漁獵和採集為主要生活手段的古人類活動,其文化面貌與鄂爾多斯「河套人」及「薩拉烏蘇文化」有相連之處;夏商周時期(公元前21世紀至公元前4世紀),旗境為葷粥、土方、鬼方、獫狁、林胡和白狄等部族的駐牧地,這些游牧部落同當時的中原王朝分庭抗爭,時有攻伐征討;戰國時期,魏、秦、趙等諸侯勢力曾先後進入今准格爾旗地區,自此開始了歷史上漢族和北方少數民族聚居的文化交融。 特產高原杏仁露 清順治六年(1649年),清政府仿滿洲八旗編制,將鄂爾多斯部落劃分為六旗,准格爾旗當時稱鄂爾多斯左翼前旗,並在今旗境東南部劃出寬25公里,長110公里的地段為「禁留地」 ,作為皇家牧場。清朝末年,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清政府為擺脫經濟困境,推行「移民實邊,開放蒙荒」政策以大量搜刮押荒銀,致使大片森林、牧場遭到破壞,造成大片土地沙化和嚴重的水土流失。從此准格爾旗地區的生態環境開始惡化,氣候變得寒冷乾燥。中華民國時期,按照「優待蒙古條例」 ,內蒙古仍襲清制,准旗建置如前。1948年5月,准格爾旗解放,旗府設於沙圪堵鎮。1950年1月,末代王爺奇福海回沙圪堵交印,同年,准格爾旗人民政府成立,結束了封建王公在准旗的統治。 [編輯本段]所獲榮譽 薛家灣鎮 建鎮以來,薛家灣先後被命名為准格爾旗小康鎮,鄂爾多斯市十強鄉鎮、科技示範鎮,內蒙古文化示範鎮、體育示範鎮、衛生鎮、十佳文明示範城關鎮、十佳文明旗縣城關鎮、八星級文明鎮,並被國家建設部、民政部等六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伍』 薛家灣鎮的簡介
位於准旗東部晉、陝、蒙三省交界處,地處呼、包、鄂黃金三角地帶,是准格爾旗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薛家灣鎮總面積1250平方公里,轄28個村、268個合作社,總戶數18118戶,總人口45043人,其中少數民族1195戶3096人。鎮黨委轄黨支部31個,黨員總數1469人,全鎮幹部職工總數197人,村幹部105人,大學生村幹部29人。
境內自然資源較為豐富,有煤礦26座,其中大型露天礦2座,小型露天礦5座,井田面積389平方公里,年設計生產能力8835萬噸。全鎮有駐村企業51家,從業人員2878人;
個體工商戶1615戶,從業人員2250人。2010年,薛家灣鎮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26700元和9050元。
薛家灣鎮先後被命名為十強蘇木鄉鎮、文化示範鎮、全區科普示範鎮、十佳文明示範城關鎮,並被建設部、民政部等六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2007年度晉升為八星級文明鎮,2008年掛牌命名為自治區級衛生鎮,2000年—2009年連續十年被評為全旗工作實績突出單位。
『陸』 薛家灣鎮屬於呼和浩特市還是鄂爾多斯市
薛家灣鎮屬於鄂爾多斯市。
薛家灣鎮是鄂爾多斯市准格爾旗旗委、旗人民政府駐地。准格爾旗三個中心鎮之一。
薛家灣鎮北靠大路鎮,西接沙圪堵鎮,南臨龍口鎮,東隔黃河與呼和浩特市清水河縣相望,總面積達983.91平方千米,22350人(2017),轄36個行政村、12個居委會,322個合作社。
(6)薛家灣金融中心擴展閱讀:
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愛新覺羅溥儀退位後,袁世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並宣布「清廷對待蒙古實行的種種政策繼續生效」,所以伊盟的盟旗制度仍繼續執行,七旗行政區劃沒有明顯變動。
民國元年(1912年),民國北京政府成立,仍襲清制。抗戰時期,馬佔山接受國民政府「警衛伊盟,兼守河防」的命令,率部開進了准格爾旗布軍抗戰,一直堅持到日本投降後,才率軍撤走。
1948年4月,准格爾旗解放,成立准格爾旗臨時政務委員會,政府駐地設於沙圪堵。1950年4月,准格爾旗末代扎薩克奇福海回沙圪堵交印,旗政最終統一於人民政府。1955年9月旗人民政府改稱旗人民委員會。1968年4月,又改稱革命委員會。1981年1月復改稱人民政府迄今。
1999年8月旗人民政府駐地從沙圪堵遷址薛家灣
『柒』 內蒙古的薛家灣,屬那個縣.市.旗管轄
准旗管轄薛家灣鎮由原窯溝鄉、哈岱高勒鄉、海子塔鎮、薛家灣鎮和長灘鄉、 准格爾廣場柱廊東孔兌鎮部分村社整合而成。位於准旗東部晉、陝、蒙三省交界處,地處呼、包、鄂黃金三角地帶,是准旗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全鎮總面積1381.6平方公里,轄38個村、12個居委會、322個合作社,總戶數41551戶,總人口13.5萬,總耕地面積13萬畝。境內自然資源極為豐富,尤以發熱量6000大卡以上的優質長焰煤和高嶺土聞名於世。全鎮有煤礦57座,年產原煤1600萬噸,各類引資企業79家,全部投產後,可創產值100億元,實現利潤10億元。2005年原薛家灣鎮、海子塔鎮、哈岱高勒鄉、窯溝鄉、長灘鄉一部分合並為新的薛家灣鎮,鎮政府駐原薛家灣鎮區。
『捌』 薛家灣有沒有招商銀行,在哪
哈嘍,我來幫你解決吧。O(∩_∩)O~
樓主想查詢薛家灣當地有無招行網點和具體位置,那麼最直接最有效最保險的辦法就是撥打招行客服95555人工查詢。或登陸招行網銀在線咨詢客服。可以得到你想要的答案。而且敲擊鍵盤咨詢招行官網在線客服或撥打電話問人工都用不了幾分鍾,這比很多道聽途說的網友要來得精確。勝過你在這坐等漫長的答案。呵呵。
確定位置後,直接網路地圖即可到達。
快去試試吧,很簡單的。
這樣日後你在查詢其他銀行問題時,也可以作為參考方式,做到心中有數。呵呵。
O(∩_∩)O~祝你好運
『玖』 准旗薛家灣首富是誰
薛家灣鎮由原窯溝鄉、哈岱高勒鄉、海子塔鎮、薛家灣鎮和長灘鄉、東孔兌鎮部分村社整合而成。位於准旗東部晉、陝、蒙三省交界處,地處呼、包、鄂黃金三角地帶,是准旗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全鎮總面積1381.6平方公里,轄38個村、12個居委會、322個合作社,總戶數41551戶,總人口13.5萬,總耕地面積13萬畝。境內自然資源極為豐富,尤以發熱量6000大卡以上的優質長焰煤和高嶺土聞名於世。全鎮有煤礦57座,年產原煤1600萬噸,各類引資企業79家,全部投產後,可創產值100億元,實現利潤10億元。
薛家灣鎮交通方便,109國道橫穿東西,呼准、薛魏公路縱貫南北,自治區境內第一條電氣化鐵路大准鐵路直達大同市,薛包公路、准東鐵路一期工程已建成通車。呼准鐵路、呼大高速公路建設竣工,是內蒙古南部重要的交通樞紐。該鎮電力供應充足,境內坑口電廠總裝機容量76萬千瓦。郵電通訊方便快捷,市話裝機容量達到1.8萬門,移動、聯通、小靈通用戶達6.6萬戶。
近年來,薛家灣鎮市政建設不斷加強,城區面積達10.8平方公里,硬化79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93萬平方米,城市公共綠化面積13.2萬平方米,鎮區綠化覆蓋率達10.5%,鎮區道路形成「四橫二縱一環」的城市網路,城市化水平居全市各旗第一。2004年,薛家灣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69.5億元,引進資金70億元,完成財政收入4664.6萬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為8500元和4925元。該鎮先後被命名為全旗小康鎮、億元鎮、全市經濟十強蘇木鄉鎮,全區科普示範鎮、十佳文明示範城關鎮、六星級文明鎮。2004年,被國家建設部等六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