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北京哪裡的MBA性價比較高
北京目前共有30多所MBA院校,包括清華、北大、人大、對外貿,北交大、北理工、北航、北郵、北科大、中國政法等等;整體費用從12萬-30.8萬元不等。
從商學院的國際認證、排名和綜合實力來說,清華、北大和人大MBA可以算是目前最好的MBA院校了,也因此這三所院校的MBA學費逐年上升。以北大為例,2017年MBA學費是29.8萬元,據北大MBA中心老師在北京華章教育展宣稱,該費用在2018年還將有所上漲。從性價比來說(當然還需要參考你所在的行業及未來的發展方向),我比較推薦人大、北理工、對外貿的MBA項目。
選擇MBA院校是一門有學問的事情,尤其對於在職人員要考慮到自己工作的發展前景,同時還想考慮費用等問題。我有一些建議可供參考:
1.要根據自己喜好。一些學員在報考前就有了心儀的院校,事先對學校各方面進行了調查,發現這個院校很符合自己的心意,那麼報考的可能性也就較大。但是要注意,專業的專業,課程的設置也很重要,選擇感興趣且與有助於自己未來發展的專業,以後才會堅持完成學業。
2.要看授課老師。一般情況下,招生院校都會提前公布授課老師資料,有的是外教上課,有的是具有海外教育背景的老師上課,有的院校以本土教育資源為主,這個時候可以試試去聽聽課程看看自己喜歡什麼風格的老師。
3.要考慮費用。MBA的費用一般都不低,但不同院校的收費情況差別也很大。在選擇院校的時候,要綜合比較一下所需要支出的費用,這樣全面考慮,以防止給自己帶來過重的經濟負擔。
4.要根據未來的發展。不同MBA院校都有自己最擅長的方向,在擇校時,要根據自己未來的行業發展方向選擇適合自己的項目和院校。
另外,既然要考MBA,還是盡量要選擇名校。大家都說名校MBA學費貴等等原因,但正是由於這些學費支付能力的差別,不同院校MBA帶來的人脈價值也不同,這些同學資源也會成為你以後人生最重要的資本!在一個頂尖的MBA學校里,如北大、清華等MBA院校里,這些就顯得更為明顯。 這些人脈的價值確實會遠遠超出個人能夠建立的價值。
『貳』 中國互聯網20年紅利到頂,未來如何發展
當馬雲在雲棲大會借Beyond經典一展歌喉時,粉絲高喊「爸爸我愛你」的痴迷癲狂令人震驚。中國互聯網20年造就了植根於潛意識深處的認同和狂熱。
它所帶來的自我心理暗示,就像《華爾街之狼》中小李的自嗨:
要表現得像一個現成的高富帥,你就會變成真的高富帥;要表現得你有無敵的信心,這樣人們自然會對你有信心;要表現得你有無與倫比的經驗,這樣人們才會聽信你的意見;要表現得像是已經取得巨大成功的人,這樣你最終會和我一樣取得成功。
中國互聯網為什麼總能擊敗美國老師?
梅姐救不活的雅虎沒落了,但它在中國投資的公司成功了;eBay做死了易趣中國,亞馬遜與樂視傳出緋聞,而阿里和京東都成功了;攜程吞並Expedia的中國據點藝龍;Uber燒了10億美元後把中國業務交給了滴滴;再加上把谷歌逼到香港的網路,頂住Facebook和twitter的微博、微信,以及把youtube拒之門外的優酷、愛奇藝們,讓Symantec和McAfee難受的360免費殺毒。總之,不管出於什麼原因,使了什麼手段,中國互聯網公司手下的美國敗將已然不少。這是事實!
但勝利的理由未必值得興奮!
你可以說中國市場足夠大,足夠特殊,足以發揮互聯網產業的價值轉移優勢,但真正的因素無非是中國公司更大膽、更敢於違背經濟規律做事而已。從支付寶開始,中國公司一窩蜂做支付,拿到支付甚至徵信牌照的公司不在少數,中國網民真需要這么多支付工具?
最初,支付只是電商平台的一種壁壘保障,以支付寶為例,它與銀行的交易成本是固定的,但為了迅速撬動需求,費率一直是隨競爭動態調整,B端隨著淘寶和天貓站穩腳跟,費率啟穩在6‰的水平,C端逐漸收緊,直到最近終結免費提現。
時至今日,躺在用戶慣性上的螞蟻金服就有了轉嫁成本的能力,而它捆綁了賬戶體系的沉澱資金卻留存下來,為後來的衍生金融場景做好了鋪墊,甚至可以拿銀行祭旗了。相比之下,美國公司做支付,就只是做工具,較少觸及合作方和友商的利益。比如Applepay不做賬戶體系,不沉澱資金,不做資金清算,只專注便利性整合,不燒錢,不秀情懷,這份淡定在中國互聯網支付公司眼中不啻傻瓜。
從eBay分拆出來的Paypal主要依賴高昂費率生存,既沒興趣沉澱資金也不想挑戰銀行;拉卡拉的美國老師Square也僅是提供程序性、功能性的便利,比如銀行按月結算,它是按日結算,而沒有社區O2O之類的雄心壯志。中國公司為交易流水、想像空間或OTT式的越頂截流而瘋狂,美國公司普遍致力於社會成本更低的非顛覆式功能創新。
再說滴滴,很多人震驚於它的大筆補貼,一是因為Uber在美國都沒有這種魄力,二來腹誹這是不是可持續的商業模式。
Uber在美國與Lyft掐得最激烈時,會不定期調價,比如年初在北美100個城市降價10%-45%左右,就是為了抑制Lyft的新一輪融資,但Uber很少用現金補貼司機,只是減少抽成而已,倒是個別小城市如佛羅里達的Altamonte Springs,唯恐Uber運力離場損害當地經濟,願意倒貼50萬美元的補助。
在更高燒的中國市場,Uber入鄉隨俗的燒了10億美元後,TK還是把這個惡性競爭市場還給了滴滴,轉而用控股的方式隱身幕後。
其實,明眼人都知道,擁有全球市場+海外盈利的Uber要比滴滴更有燒錢的資本,補貼本身既談不到什麼技術含量,賠錢買量也算不上什麼業績,頂多是一種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商業選擇而已。滴滴吞並優步中國後始終沒有把那些「生而驕傲」的年輕人合並到自己的體系中,自然是很清楚這一點。長期以來,中國互聯網公司只培養兩種創始人:一種是劉邦,另一類是項羽。
當年秦始皇出巡,儀從烜赫。劉邦的反應是:大丈夫當如是也!項羽則是睥睨和不屑:彼可取而代之前者見獵心喜,後者蔑視權威,可說是創業者的精神鼻祖。
所以中國互聯網公司燒了多少情懷,就會收回多少利潤,它追求的不過是邊際成本下降後的規模效應,是一統天下後的唯我獨尊,他們變得比自己誓言顛覆的對手更貪婪只是時間問題。
中國公司為什麼醉心做智能手機?
Q:因為有基於摩爾定律的延時放量盈利模式?
A:當然不是,蘋果和三星利潤超過全行業的事實早就否定了這一點。
Q:因為低價或免費硬體可以由增值服務來回補?
A:迄今止還沒有任何一家國內手機廠商完全做到這一點。
Q:因為有機會在發布會上效法喬布斯,表演情懷單口相聲?
A:這個真有人做到了。前兩天上海就有一場表演。
真正原因無非因為智能手機是可以控制友商和用戶的移動入口,方便夾帶私貨、予取予求而已,所以手機上量之後,馬上要做黃頁,做內容,做支付,做社交,綁定用戶的衣食住行,喜怒哀樂,做這些早有替代品的冗餘創新當然不全是為了方便。
我們只是還無緣領教「媳婦熬成婆」之後的威風罷了。憑心而論,中國互聯網的門戶之私還少嗎?
下載一個應用就奉送全家桶早就是新常態,殺毒軟體經常「無意」幹掉別家的程序,淘寶、天貓的微信轉發要用口令,馬雲甚至豪言「寧可死在來往的路上,也絕不活在微信的群里」,雖然來往還是無奈的變成了點點蟲。多少封閉假手開放之名,多少私慾藏身情懷背後!
中國O2O為什麼遍地開花?
如今常有懶人經濟的痛點被發掘出來,加以互聯網改造,升華出嚇人的商業模式,例如各種數不清的上門服務,很多創業者「洞察」到這些看來特別不互聯網的消費場景。
說它們與互聯網格格不入是因為:
1、全是勞動密集型的人力結構,而不是互聯網的知識密集型;
2、不講效費比,簡單粗暴,單純的拼規模,拼補貼;
3、業態很苦逼,還要秀科技感和技術含量;
4、流行傳統服務業早上跳操、飯前自勵,晚間反思那一套;
但O2O解決了中國商業模式的一個核心問題,即業務的快速上量,這對GMV估值的創業公司特別貼心,所以前仆後繼,長盛不衰。中國真需要這么多上門服務嗎?除了某些剛需消費場景,有多少是補貼燒出來的偽需求,平台、用戶、投資人都心知肚明。
如果剝去華麗的外衣,大家都似曾相識,外賣不過是架構於互聯網的大號麗華快餐,滴滴不過是超大號的計程車公司而已。況且這些公司用小恩小惠積攢起來的人望其實相當脆弱,小學課本里的《曹劌論戰》,魯庄公吹牛說自己有恩於民,曹劌直言「小惠未遍,民弗從也」,馬基雅維利也教導我們,「民固因小怨而懷忌,臨大仇則惴惴」。
這點從今年6月交通部新政出台到10月各地新政落地,短短4個月之間滴滴因並購優步中國所造成的口碑異化,就可見一斑。從長遠看,那些因低價或免費膨脹起來的商業模式正在慢慢耗盡自己的生命力,它們急不可耐的尋求變現是規律使然。
事實上,克里斯?安德森曾經設想的4種免費模式都在瓦解:
1、直接交叉補貼,用一部分免費業務來推動另一部分收費服務,這種游戲免費,道具收費的模式也快玩不下去了;
2、三方市場,廣告商付費而消費者免費,最典型的就是已然沒落的互聯網廣告;
3、免費加收費,部分用戶免費而另一部分收費,內容平台用的比較多,但也在向限免過度,即通過嘗鮮式免費來引導付費會員。
4、純免費,即熱心人半公益化的運營。射手網和字幕組的命運已經很說明問題了。一如射手網的公告里所說,「需要我們的時代結束了」,而字幕組還面臨官司。
中國互聯網的20年紅利已然到頂,隨著用戶薅羊毛時代結束和平台集中度的提高,互聯網情懷將不可逆轉的進入變現時代。
很多人樂見的中國互聯網超越美國,准確的說是中國由消費驅動的互聯網應用場景多於美國,導致中國互聯網的經濟比重快速增加。美國沒有那麼多興旺的O2O,因為人力成本太高,Uber在美國沒那麼多現金補貼,美國也沒那麼普遍的線下掃碼支付場景,因為信用卡文化的發達程度是中國人無法想像的。
亞馬遜快遞一周能到就算謝天謝地,而中國電商拼次日達、當日達,京東甚至有3小時的極速達,相比「笨拙」的美國人,中國用戶和互聯網公司都快的根本停不下來。
谷歌所關注的那些黑科技,除了每次被拿出來敬畏一番,或者調侃一下網路,大多數人是不屑於身體力行的,除非有利於資本運作。中國互聯網公司更關心那些與人互動的,能夠即時切入消費場景的新玩意。所以,直接後果是中國互聯網經濟比重在不斷提高。
按麥肯錫全球研究院的說法,2010年中國互聯網經濟的GDP比重只有3.3%,2013年達到4.4%,接近美國的6%,而按清華大學、上海社科院、新加坡國立大學等多家機構聯合出具的《G20國家互聯網發展研究報告》,2015年中國互聯網經濟的GDP比重已達到6.9%,領先G20國家5.5%的平均水準。
中國互聯網公司的本土繁榮也掩蓋了一個真相。比如這張圖表。
所以有人又做恕詞,以為互聯網不會產生壟斷,仍有很多機會,就像當年新浪搜狐如泰山北斗時沒人想到會有BAT一樣,但事實是最近幾年顛覆創新已經非常少見,多的只是臉萌、足記這種應用層面的流星,偶有高估值的巨無霸如滴滴,其實也在BAT的卵翼之下。真的沒有什麼力量能夠阻止情懷逝去之後的紅利收割了。
中國互聯網財富觀其實就是兩種道路:
要麼習微信、支付寶、滴滴之故伎,當規模效應不再需要免費或補貼等口號做背書時,就堅定的躺著賺錢;
要麼走直播、分答式的道路,鼓勵甚至煽動參與者從暴紅的流量中玩命變現,大家懷著不知哪天「天上就不掉餡餅」的危機感,實踐著法王路易十五的名言,「在我死後,哪管洪水滔天」。
總之,當豬身上不產羊毛時,一切還是那句市井名言,全是套路。
『叄』 北大光華管理學院是學什麼的,到底有多牛呢
光華管理學院下分為七個系,分別是應用經濟學系、金融學系、組織與戰略管理系、商務統計與計量經濟系、管理科學與信息系統系、會計學系和市場營銷系。這七個系是從研究方向來劃分的科研子單位,和本科生的專業分流方向有所區別。教育是要循序漸進的,這些研究方向中有一些不適合本科一上來就開始學。為了幫助本科生打好技術基礎、知識基礎和思維基礎,學院設置了四個本科生分流方向:金融、金融經濟學、會計和市場營銷。在大二升大三之際,同學們可以自由選擇分流方向,沒有任何限制。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最有名氣的專業是經濟類專業、金融類專業以及會計管理類專業。
北大光華管理究竟有多牛
據2020年2月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官網顯示,學院設有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個學術學位一級學科碩士點、6個學術學位二級學科碩士點、7個學術學位二級學科博士點;設有7個學系、4個本科專業;國家二級重點學科包括國民經濟學和業管理。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歷經三十年的發展,已形成完整的學科結構、一流的師資隊伍、豐富的教學體系,吸引著有理想、有擔當、有情懷、有責任感的有志之士砥礪前行。學院在科研水平、師資建設、人才培養、國際合作等方面位居國內經濟管理學院前列,成為亞太地區最為優秀的商學院之一。未來的發展之路,光華將堅持更高的學術標准,更優秀的教學質量,以具有國內國際影響力的管理學、經濟學等相關學術研究為支撐,並結合商業實踐,充分提升學院的核心競爭實力。在北京大學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過程中,光華管理學院也將不斷超越自我,向著建設世界一流商學院而不懈努力。
『肆』 聽一些人說東北大學實力不行,東北大學難道僅僅只有985虛名
東北大學是當之無愧的985名校。專業實力很強,甚至可以說沒有爛專業。差在只是工科院校,專業寬度不夠,評分排名吃虧。學校又低調,在南方知名度不高。分數線不高。所以(至少暫時)只能叫985末流。
『伍』 東北大學最好的三個專業是什麼
你指的是最好是專業實力最強還是就業最好。專業實力東大的自動化,計算機,冶金都是在全國排前幾名的專業。要說就業情況的話沒法排序,因為這涉及到就業領域,地點,收入,工作強度,工作環境很多因素,那要看你把哪個看得更重要。單說的說哪個專業是就業最好太片面。計算機,自動化,冶金,機械類,材料,熱能,建築這些專業就業都比較容易,根據你的自身情況選吧
『陸』 有哪些學生貸款平台
閃電學貸,同學貸,手機貸等等。
『柒』 中北大學信息商務學院怎樣
中北大學信息商務學院,位於山西省晉中市,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和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由中北大學與山西大任國際教育交流有限公司合作舉辦、實施全日制本科學歷教育的獨立學院。 學院於2002年1月籌建,2003年9月招生,2015年9月正式實現校區獨立。 截至2019年3月,學院設有機械工程系等10個系部,開設有32個本科專業,總佔地700多畝,建築面積31萬平方米,建有22個各類基礎實驗室和58個專業實驗室,面積達15300平米,全日制在校生近13000名。
學院積極推進開放式辦學進程,努力構建國際化教育格局。學院國際交流廣泛,留學渠道通暢,不斷拓展對外交流,同美、韓、英、澳、加等國家和地區的20餘所學校重點開展中外院校「1+2+1」、「2+2」、「1+3」等形式多樣的本科雙學位項目,以及「3+1+1」、「4+1」本升碩項目;同時學院積極推進《中美人才培養計劃》121本科雙學位項目,我院與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北卡羅萊納大學等38所美國州立大學進行項目對接;學院同時還開展有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英國倫敦大學學院、新加坡國立大學等世界名校短期語言及學分項目;為學生出國深造創造了良好條件。
院系專業
截止2019年3月,學院依託中北大學的辦學資源和學科優勢,經十多年的建設與努力,辦學規模和辦學實力得到了較大的提高,已建成涵蓋工、文、經、管、法、藝六大學科門類的多科性應用型本科院校,學院設有10個系,本科專業32個。建有物理、力學、數電、模電、電工電子、電子工藝、機械、計算機等22個基礎實驗室和電磁、信號、光學、汽車、材料、法學、財會、經濟類等58個專業實驗室,面積達15300平米。
『捌』 中國農業大學在985高校中處在什麼水平
18級萌新前來回答,現就讀與中國農業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計算機專業。
雖然來農大的時間還不足一年,但我已經收獲了很多,真心希望大家可以更加了中國農業大學並且選擇農大。
農大非常重視基礎設施的建設。宿舍條件一流,每個房間都配備空調。本科生6人一間,上床下桌,有一部分寢室配備獨衛並且可以淋浴,在北方有獨衛的學校真的很少見啊!還不珍惜!至於食堂,那京城第一食堂的美譽可不是浪得虛名,學院路兄弟學校來品嘗的是不計其數,詳情請見以下鏈接~~~
https://www.douban.com/note/689094553/。
最後歡迎學弟學妹們選擇農大,讓我們共同度過屬於我們的青春;
同時也歡迎各位學長學姐常回家來看看啊,讓我們一起追憶屬於我們的青春~
『玖』 華中科技大學有哪些比較厲害的人物
說一說我說知道的吧
第一個是我們院的崔昆院士;崔昆院士真的是為材料和金屬做出了巨大貢獻,他和夫人的故事我們學生之間也一直流傳著,崔昆院士自己生活並不富裕,但他和夫人自掏腰包建立了獎勵家庭貧困學生和新生的獎學金基金卻一直延續著,並且把財產也捐給了組織,我們都很尊敬並佩服崔院士。
第三個是張小龍,微信之父,產品之神啦。每天用的微信就是他的產品。據說原本在學校的時候就已經是個大神了。佩服佩服!!
還有pptv的姚欣,qq寵物的汪海兵等等。甚至還有《願得一人心》的李行亮和正在參加創造營的李昀銳。
其實我科並不缺少各種各樣的人才,還有很多更多的專業頂尖人才因為鑽研學術所以在自己方向有名但不被媒體所知。希望我也能加倍努力,有一天和各位大佬一樣棒!!!!
『拾』 日本留學熱門專業有哪些
傳媒專業
日本是一個大眾傳媒十分發達的國家,每年20%的人才需求增長、30%的薪資增長,日本是亞太地區的資訊中心,高等院校的大眾傳媒專業實力強勁,專業方向涉及數字電視、多媒體、廣告學等新興傳媒領域。
就業方向及前景:中國的電視、互聯網,網民數量已躍居世界第一。廣告收入增長,急速增加的需求量帶來了巨大的就業機會。留學回國後可廣泛從事新聞媒體機構、廣播公司以及廣告與文化經濟活動策劃等工作。
推薦學校:駒澤大學、名古屋學芸大學、東京工科大學等。
TI&動漫
動漫是日本文化輸出的先鋒,全球的動漫產品有60%以上是由日本出產的。日本動漫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而中國動漫專業人才的缺口卻與日俱增。
就業方向及前景:網路時代,網路動漫,網路游戲行業呈現出一片大好。此外,傳統的動畫,漫畫行業也將繼續保持他獨有的高漲人氣,動漫專業絕對是顯示興趣與現實工作並行的不二選擇。
推薦學校:東京藝術大學,東京工藝大學,大坂芸術大學等。
經濟專業
作為發達國家的日本,在經濟方面領先於全亞洲這點毋庸置疑。此外,經濟專業,因其就業面廣泛,成為了留學生選擇的熱門專業。尤其是一些日語專業的同學,本科的專業在就職上來說較弱勢,容易就業的經濟專業就成為了大家轉專業的目標。
就業方向及前景:近年來,日本企業大舉進軍國內市場,以及中日合資企業的大量出現,都給經濟學的學生們提供了廣大的就業機會,無論是銀行、對外貿易等方向還是市場營銷、保險業都是有未來的專業。
推薦學校:東京大學、京都大學、一橋大學、大阪大學、名古屋大學等
汽車專業
日本汽車因其低油耗、質量好、外形美觀等優點得到了世界各國的青睞。當今在世界的任何國家幾乎都可以看到日本汽車的身影,隨著國際油價的波動,日本作為世界第一大汽車生產國的霸主地位也更加不容撼動。
就業方向及前景:現代化的汽車製造行業,技術含量高,維修方法規范,設備智能,自動化。汽車製造,維修也得「藍領一族」成為各大汽車公司之間炙手可熱的「高薪一族」。
推薦院校:東京工業大學、名古屋大學、東北大學、九州大學、東京大學、早稻田大學。
如果想知道自己的條件能申請到國外什麼層次的大學,可以把你的基本情況(GPA、語言成績、專業、院校背景等)輸入到留學定位系統 中,系統會自動匹配出與你成績情況類似的同學案例,查看你目前的水平能申請到哪些大學和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