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延伸農業金融服務鏈條

延伸農業金融服務鏈條

發布時間:2021-07-20 10:01:03

❶ 如何打造產業鏈條完整,配套體系較完善的新興產業集群

一、構建產業體系,加強集群發展
現代產業體系的構成不是獨立的,而是產業鏈條健全、專業協作機制完善、競爭力強勁的產業集群,既有主導產業和其他產業的多層次聯合發展,又有三次產業的相互促進。加強產業集聚發展,一是實現縣域內各產業的關聯、組合發展。主導產業生產技術先進,增長率高,產業關聯度強,對其它產業和整個區域經濟發展有較強的帶動作用。其他產業的發展要根據自身特色,結合主導產業的導向,積極做好專業分工和協作配套,延伸產業鏈條,形成相互依託、相互支持的產業集群。二是實現各產業園區協調發展。現代農業產業園區是集群發展的基本環節,產業集聚區、專業產業園區是集群發展的關鍵著力點,商務中心區是集群發展的戰略重點,各產業園區的協調均衡發展能夠加強三次產業的聯系,形成互促、互動、互補的產業發展格局。三是實現各產業園區低碳環保發展。堅持把生態環境保護擺在產業發展的首要位置,以「建設生態宜居郟縣」奮斗目標為工作要求和標准,形成優化經濟發展的長效機制,形成全社會參與環境保護的共識。
二、優化投資結構,提高質量效益
近年來,我縣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始終保持快速增長的態勢,投資增速連年保持在20%以上,對經濟增長拉動作用明顯。由於多年的快速增長,投資總額已接近GDP總額,投資增幅的上行空間變窄,持續增長壓力日顯。因此,必須推進投資結構的調整,提高投資的經濟社會效益。一是優化投資結構。加快構建戰略性新興、高新產業體系,把新興高新產業加快培育成為先導產業和支柱產業。以工業產業集聚平台為載體,大力發展生物、醫葯、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產業。以服務業產業集聚平台為載體,引導社會投資向第三產業傾斜,發展金融、現代物流、研究與開發、電子商務、法律、資詢、會計等生產性服務業和醫療衛生、社區服務、文化休閑等消費性服務業。以農業產業集聚平台為載體,加快土地流轉,延伸農產品生產和加工鏈條,提高土地產出效益。二是推進各集聚區內項目建設進度,緊抓建成項目的投產達產。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前期工作,落實開工條件,爭取盡早動工建設,對久拖不動的項目啟動退出機制。堅持實行企業全程跟蹤服務制度,解決問題,積極支持,促進項目盡早投產、達產,盡早將投資轉化為生產力和經濟社會效益。
三、注重科技發展,強化創新驅動
隨著經濟增長方式的深刻變化,創新已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驅動力」和區域之間競爭發展的關鍵。產業層次和競爭力的提升必須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和管理創新,以科技創新破解經濟發展的要素性、結構性矛盾和問題。一是引導企業加大技術創新投入,支持企業建設研究院、工程技術中心、等各類研發機構和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培育扶持力度,落實財稅、金融等優惠政策,建立健全政府投入示範機制。積極申報由企業牽頭實施重大科技項目。二是建設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平台。結合集聚區內主導產業發展方向,依託龍頭企業,重點對行業共性、關鍵性、前瞻性技術進行聯合開發,探索建立科技租賃公共技術服務平台,進一步面向社會搞好技術服務。三是加強專業人才培育。制定人才培養計劃,合理配置教育培訓資源,研究和優化人才引進政策,建立健全培養、引進、激勵高技能人才的工作體系和政策體系,努力建設一支與產業發展和創新需求相適應的高技能人才隊伍。
四、緊扣產城互動,發展惠及群眾
產業發展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活條件,提高生活水平。因此,產業集聚發展應與現代城鎮體系建設有機結合起來,以產興城、依城促產。推動產城互動融合發展需要突出抓好兩個方面,一是實現產業集聚發展平台與城市建設有機對接。按照產城一體發展思路,統籌各產業集聚發展平台和城市建設,強化功能集合構建。推進產業園區內金融、郵政、衛生醫療、生活服務區等功能設施項目的建設;推進城鎮與產業集聚園區發展規劃和設施建設的無縫銜接和功能共享,提升產業集聚園區的綜合承載能力,加快城鎮化建設步伐,改善人民群眾生活條件。二是以產業集聚發展帶動人民增收。產業集聚的直接效應是人口集聚,產業的發展決定了勞動力的流向。要及時引導和推進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創造更多就業崗位,鼓勵創業並且注重勞動力技能培訓,提高勞動者素質。

❷ 在未來,農業供應鏈金融發展趨勢是怎樣的

中小企業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不容忽視,不過融資難問題一直以來是制約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的桎梏,這在農業領域表現得更為明顯。正是在這一背景下,供應鏈金融成為了推動國民經濟和農業現代化進一步發展的重要戰略舉措。從當今我國農業供應鏈金融的發展現狀來看,目前還不能達到諸如工業供應鏈的成熟程度,與國外成熟市場相比更是有較大差距。所以我國農業供應鏈金融接下來的發展仍將會是以解決最基礎和最核心的問題為主,將呈現出如下趨勢:

線上線下融合
農業供應鏈金融的核心不僅僅在金融層面,更要聚焦於如何幫助和指導分散的農戶切實提高生產效率。
一方面,現在互聯網+農業的趨勢越來越明顯,農村互聯網的普及率也逐年上升,很多農業生產和農資農機交易流程都可以在網上實現,極大方便了農民的生產經營。
另一方面,線上交易一定要線下融通,單純在線上做銷售,沒有線下服務體系的支撐會難以維持。

農村徵信體系逐步建立
按照工作安排,2018年底,全國糧食大縣、「菜籃子」產品主產縣、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等基本建立本行政區域內主體信用檔案;2019年底,基本實現農資和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信用檔案全覆蓋。目前,農資和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信用檔案建設工作已納入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和農產品質量安全延伸績效考核指標
金融機構層面,一部分涉農企業也建立起或正在建立自己的資料庫,從不同的維度收集以規模經營農戶為主的信息,並且以此為依據著力於建立標准化的風控體系。
另外,從核心企業角度來講,中小企業信用評價體系越完善,對於整個供應鏈的「去核心化」就越有利。

平台化與產業整合
我國農業生產還是以小農經濟為主,將分散的農戶和農業生產組織整合到平台之中會是未來農業發展的趨勢,同時也是一個大而難的問題。

防範風險與閉環管理
供應鏈金融的封閉性和自償性非常重要,如何完成自身鏈條的閉環設計,一直是業內始終在探討的問題。

其他
在農業供應鏈金融領域,還有其他可以預見的趨勢,諸如與金融進行有效、有序的結合,產業自身作為一種生態與金融生態相結合,整體形成一種相互促進的生態化的發展;還有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涉足農業領域,農業供應鏈金融中的融資渠道會大幅增加,在很大程度上切實解決中小農業企業和農戶融資難的問題;再有如金融科技會在實現供應鏈閉環運作和產業整合等多個層面的發展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等。(詳見新浪博客農業供應鏈金融發展趨勢)

❸ 如何延伸農產品產業鏈條

一、延伸產業鏈條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打造、延伸農業產業鏈條,是當前經濟形勢下農業企業持續、穩定發展的客觀要求。實際上,我國農業產業轉型和集中度提高的趨勢已日趨明顯,農業產業鏈打造和延伸的經營格局,正從局部探索轉入全面深入發展階段,形成了市場主導、企業推進、規模擴大、上下一體、領域延伸的新局面,呈現出集中度提高、競爭力增強、帶動面擴大的新態勢,探索出了用現代工業理念、先進的科技成果建設現代農業的新途徑,已逐步構建起多方推進的新機制。尤其是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在此過程中承擔了引導生產、深化加工、開拓市場、增加農產品附加值、促進技術進步等多項重要職責功能,取得了積極而明顯的成效。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在繁榮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保障糧食安全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近年來,盡管我國農業發展較快,但人均產量、產值仍低於世界平均水平,尤其是長期以來傳統的種植、養殖模式,制約了整個產業的進一步發展,限制了農業向現代化、規模化、集約化、標准化產業模式轉變。與此同時,傳統產業模式下存在的產品質量不可控、抵禦自然災害能力不足、種植生態環境惡化等問題日益凸顯,特別是近年來頻繁發生的產品質量問題,使得整個農業行業面臨信任危機。
面對新趨勢、新情況、新問題,解決行業發展問題的根本途徑在於延伸、打造和完善產業鏈。打造現代農業產業鏈條,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升產業發展效率和質量的需要,是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和農民持續增收的需要,是實現農業資源可持續利用和農牧經濟健康發展的需要,也是建設會主義新農村、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

❹ 廣西如何引進資金加速農業全產業鏈發展

2018年7月26日,「2018央企名企助力鄉村振興農業項目大投資廣西行」重大項目簽約儀式在廣西南寧市舉行,會議促成9個重大項目正式簽約,總金額超300億元(人民幣,下同)。截止今年7月底,廣西農業領域引進區外境內農業項目達到191個,總投資額超過500億元,廣西農業全產業鏈發展加快步伐。

「落地廣西的知名企業日益增多,龍頭示範帶動效應將日益明顯。」劉俊說,隨著廣西農產品加工和銷售平台快速興起,農業產業鏈條大幅延伸,國內不少非農企業亦抓住機會轉型,赴桂投資現代農業。譬如,主營房地產業務的廣西河姆渡投資集團在本次會議上簽約,計劃在柳州融安縣投資建設金桔產業園,打造集種苗繁育、標准生產、加工銷售及特色旅遊為一體的農業全產業鏈項目。

劉俊表示,廣西農業部門下一步將以鄉村振興戰略為抓手,整合涉農和扶貧資金向引進項目傾斜,促進廣西全區農產品產得出、產得好、賣得出、賣得好。同時與有關部門攜手,營造更優更實更新的農業投資環境。

❺ 現代農業發展前景如何

民以食為天,沒有農業充分發展提供農產品,社會就不會穩定。作為農業大國,中國始終把農業發展放在首位。

農業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基礎。當前,我國農業發展進入轉型期,加快轉變農業生產組織方式,提高農業技術創新水平,增強產品市場競爭力,走優質、綠色、安全、環保的現代農業之路。

現代農業發展的基礎是社會資本、技術創新和組織形式的融合,更好地利用先進生產技術、機械裝備及高端人才等現代要素,拓展農業發展空間,提升農業產品競爭力,最大程度的獲取生產利潤。

❻ 我想知道有機農業一體化怎樣才能形成一個很好的相互聯系的鏈條

有機農業一體化就是循環農業。循環型農業的主要特徵有:①注重農業生產環境的改善和農田生物多樣性的保護,並將其看作農業持續穩定發展的基礎;②提倡農業的產業化經營,實施農業清潔生產,改善農業生產技術,適度使用環境友好的「綠色」農用化學品,實現環境污染最小化;③利用高新技術優化農業系統結構,按照資源一農產品一農業廢棄物一再生資源」反饋式流程組織農業生產,實現資源利用最大化;④延長農業生態產業鏈,通過廢物利用、要素耦合等方式與相關產業形成協同發展的產業網路。

❼ 中國農業銀行網銀金融服務有哪些

中國農業銀行網銀金融服務有
跨境金融
存款服務個人客戶星級服務
理財金工銀財富
個人綜合積分服務
私人銀行

❽ 如何大力發展農村普惠金融提升農村金融服務

普惠金融就是金融的「平民化」;農村普惠金融,就是要將金融普及到農村所有群體,特別是貧困地區、少數民族地區、偏遠地區以及殘疾人和其他弱勢群體。《十三五規劃綱要》在「普惠金融」前面加上「農村」二字,意味著十三五期間發展的普惠金融有別於一般意義上的普惠金融。

一、如何大力發展農村普惠金融

深化農業銀行三農金融事業部改革,試點范圍覆蓋全部縣域支行,加大「三農」信貸投放和資源配置力度。強化農業發展銀行政策性功能定位,明確政策性業務范圍,加大對農業開發和水利、貧困地區公路等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貸款力度,審慎發展自營性業務。

國家開發銀行要創新服務「三農」融資模式,進一步加大對農業農村建設的中長期信貸投放。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提高資本實力和治理水平,培育合格的市場主體,牢牢堅持立足縣域、服務「三農」的定位,更好發揮支農服務主力軍作用。

強化農村信用社省聯社服務功能,推動省聯社加快職能轉換,優化協調指導,整合放大農村信用社(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服務「三農」的能力。引導郵政儲蓄銀行穩步發展小額涉農貸款業務,逐步擴大涉農業務范圍,持續拓展農村金融業務,促進農村資金迴流。支持其他商業銀行下沉機構網點,優化農村地區網點布局,適度擴大農村地區網點覆蓋面。

二、如何提升農村金融服務

穩步培育發展村鎮銀行,鼓勵按照規模化組建、集約化管理和專業化服務的原則集中連片發起設立村鎮銀行,對設立村鎮銀行超過一定數量的發起行,允許設立村鎮銀行管理服務子公司。允許評級良好、管控能力強的城商行和農商行到西部地區發起設立村鎮銀行,重點布局老少邊窮地區、農業主產區和小微企業聚集地區,不斷提升村鎮銀行在農村的覆蓋面。

加強融資擔保公司管理,大力發展政府支持的融資擔保機構和再擔保機構,鼓勵其開展涉農融資擔保業務,完善銀擔合作和風險分擔機制。協調規范發展小額貸款公司,建立正向激勵機制,完善管理政策,健全管理制度,強化自律管理,引導發揮支農服務作用。

閱讀全文

與延伸農業金融服務鏈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平安綜合理財 瀏覽:461
不良貸款不良資產 瀏覽:307
如何用100萬來投資理財 瀏覽:793
縣域理財 瀏覽:425
理財王冠 瀏覽:623
理財客戶細分 瀏覽:16
st興業股票 瀏覽:136
怎麼購買印度基金 瀏覽:876
證券投資基金運作費用 瀏覽:84
企業如何通過基金融資 瀏覽:570
項目融資的結構 瀏覽:379
融資33 瀏覽:370
拆借信託 瀏覽:484
信託查詢平台 瀏覽:80
要約價格低於提示性 瀏覽:202
今日中國銀行匯率港幣兌人民幣匯率今日 瀏覽:312
北京富勤理財 瀏覽:665
晨鳴股票 瀏覽:91
炒股票破產 瀏覽:884
園藝股票 瀏覽: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