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互聯網金融教材目錄

互聯網金融教材目錄

發布時間:2021-07-20 09:14:33

1. 有哪些互聯網金融方面的書籍值得閱讀

浪潮之巔(第三版)

互聯網金融手冊

風吹江南之互聯網金融

風口上的豬

支付戰爭

金融e時代

互聯網金融模式與創新

股權投資基金基礎知識要點與法律法規匯編

證券投資基金(上、下冊)

2. 互聯網金融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主要模式如下:

眾籌
眾籌大
意為大眾籌資或群眾籌資,是指用團購預購的形式,向網友募集項目資金的模式。眾籌的本意是利用互聯網和SNS傳播的特性,讓創業企業、藝術家或個人對公眾
展示他們的創意及項目,爭取大家的關注和支持,進而獲得所需要的資金援助。眾籌平台的運作模式大同小異——需要資金的個人或團隊將項目策劃交給眾籌平台,
經過相關審核後,便可以在平台的網站上建立屬於自己的頁面,用來向公眾介紹項目情況。[3]
P2P網貸
P2P[4] (Peer-
to-Peerlending),即點對點信貸。P2P網貸是指通過第三方互聯網平台進行資金借、貸雙方的匹配,需要借貸的人群可以通過網站平台尋找到有
出借能力並且願意基於一定條件出借的人群,幫助貸款人通過和其他貸款人一起分擔一筆借款額度來分散風險,也幫助借款人在充分比較的信息中選擇有吸引力的利
率條件,比如貸貸巴等。

兩種運營模式,第一是純線上模式,其特點是資金借貸活動都通過線上進行,不結合線下的審核。通常這些企業採取的審核借款人資質的措施有通過視頻認證、查看銀行流水賬單、身份認證等。第二種是線上線下結合的模式,借款人在線上提交借款申請後,平台通過所在城市的代理商採取入戶調查的方式審核借款人的資信、還款能力等情況。
第三方支付
第三方支付(Third-PartyPayment)狹義上是指具備一定實力和信譽保障的非銀行機構,藉助通信、計算機和信息安全技術,採用與各大銀行簽約的方式,在用戶與銀行支付結算系統間建立連接的電子支付模式。

根據央行2010年在《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中給出的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的定義,從廣義上講第三方支付是指
非金融機構作為收、付款人的支付中介所提供的網路支付、預付卡、銀行卡收單以及中國人民銀行確定的其他支付服務。第三方支付已不僅僅局限於最初的互聯網支
付,而是成為線上線下全面覆蓋,應用場景更為豐富的綜合支付工具。
數字貨幣
除去蓬勃發展的第三方支付、P2P貸款模式、小貸模式、眾籌融資、余額寶模式等形式,以比特幣為代表的互聯網貨幣也開始露出自己的獠牙[5] 。

以比特幣等數字貨幣為
代表的互聯網貨幣爆發,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比其他任何互聯網金融形式都更具顛覆性。在2013年8月19日,德國政府正式承認比特幣的合法「貨幣」地位,
比特幣可用於繳稅和其他合法用途,德國也成為全球首個認可比特幣的國家。這意味著比特幣開始逐漸「洗白」,從極客的玩物,走入大眾的視線。也許,它能夠催
生出真正的互聯網金融帝國。

比特幣炒得火熱,也跌得慘烈。無論怎樣,這場似乎曾經離我們很遙遠的互聯網淘金盛宴已經慢慢走進我們的視線,它讓人
們看到了互聯網金融最終極的形態就是互聯網貨幣。所有的互聯網金融只是對現有的商業銀行、證券公司提出挑戰,將來發展到互聯網貨幣的形態就是對央行的挑
戰。也許比特幣會顛覆傳統金融成長為首個全球貨幣,也許它會最終走向崩盤,不管怎樣,可以肯定的是,比特幣會給人類留下一筆永恆的遺產。[5]
大數據金融
大數據金融是指集合海量非結構化數據,通過對其進行實時分析,可以為互聯網金融機構提供客戶全方位信息,通過分析和挖掘客戶的交易和消費信息掌握客戶的消費習慣,並准確預測客戶行為,使金融機構和金融服務平台在營銷和風險控制方面有的放矢。

基於大數據的金融服務平台主要指擁有海量數據的電子商務企業開展的金融服務。大數據的關鍵是從大量數據中快速獲取有用信息的能力,或者是從大數據資產中快速變現利用的能力。因此,大數據的信息處理往往以雲計算為基礎。
金融機構
所謂信息化金融機構,是指通過採用信息技術,對傳統運營流程進行改造或重構,實現經營、管理全面電子化的銀行、證券和保險等金融機構。金融信息化是金融業發展趨勢之一,而信息化金融機構則是金融創新的產物。

從金融整個行業來看,銀行的信息化建設一直處於業內領先水平,不僅具有國際領先的金融信息技術平台,建成了由自助銀
行、電話銀行、手機銀行和網上銀行構成的電子銀行立體服務體系,而且以信息化的大手筆——數據集中工程在業內獨領風騷,其除了基於互聯網的創新金融服務之
外,還形成了「門戶」「網銀、金融產品超市、電商」的一拖三的金融電商創新服務模式。
金融門戶
互聯網金融門戶是指利用互聯網進行金融產品的銷售以及為金融產品銷售提供第三方服務的平台。它的核心就是「搜索比價」的模式,採用金融產品垂直比價的方式,將各家金融機構的產品放在平台上,用戶通過對比挑選合適的金融產品。

互聯網金融門戶多元化創新發展,形成了提供高端理財投資服務和理財產品的第三方理財機構,提供保險產品咨詢、比價、購買服務的保險門戶網站等。這種模式不存在太多政策風險,因為其平台既不負責金融產品的實際銷售,也不承擔任何不良的風險,同時資金也完全不通過中間平台。[3]

3. MBA有什麼課程都用什麼教材

MBA的課程設置主要有:
一、核心課程,也稱為必修課。
該類課程具備以下兩點基本要求:首先,內容大體涵蓋MBA學生需要掌握的管理學和經濟學基礎知識和技能;其次,每一課程的內容都比較全面,以保證MBA學生在不選修其他專業課程的情況下,對該領域的基礎知識仍有相對全面的了解。
這類課程主要有:會計學、應用統計學、規劃與決策、管理經濟學、組織行為學、市場營銷、生產與作業管理、公司財務、戰略管理等。
二、公共選修課
公共選修課有助於提高MBA學生的素質,面向全體MBA學生。
這類課程主要有:項目管理、宏觀經濟學、國際貿易、實用商務數據分析與預測、概率論入門等。
三、專業方向必修課
專業方向必修課是選修課程的一種,僅對於選修該專業方向的學生是必修課程。它能讓MBA學生在全面了解管理學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前提下,對某一專業領域的知識和技能有較深入的了解。
這類課程以會計與財務管理方向為例,有財務報表分析、管理會計、管理控制與審計等。
四、專業方向選修課程
為了保證MBA學生對管理知識與技能的全面了解,MBA學生在主修方向之外,必須選擇一定學分的其他方向選修課。

4. 互聯網金融專業要學的課程都有什麼

  1. 互聯網金融概論,以及涉及到的網 貸、支付、眾籌等分支的學習;

  2. 互聯網類課程,比版如電子商務、計權算機基礎、網路營銷等;

  3. 金融類課程,比如金融學概論、政治經濟學、證券等課程。

5. 互聯網金融這方面有什麼好的教材嗎 能不能推薦幾本 最好是在線的.

與其看書不如去上互聯網金融短訓班效果比較好。因為老師就在那裡,不懂得現場就能問

6. 互聯網金融模式課程講什麼內容

互聯網金融是傳統復金融機構與制互聯網企業利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通信技術實現資金融通、支付、投資和信息中介服務的新型金融業務模式,是新生事物。本課程是互聯網金融系列課程的基礎課程,也是管理金融類專業的專業選修課程。希望通過本課程,同學們能對互聯網金融興起的金融邏輯有一定的了解,並理解中國互聯網金融的普世性和中國自身的特點;了解互聯網金融的主要模式,強調了風險的應對以及創新的內在邏輯。

7. 有哪些互聯網金融方面的書籍值得閱讀

互聯網金融這個領域比較新,內容也比較雜,牽涉比較多,要全面研究難度很大。這方面回的書不是太多,很多答都是拼湊,沒什麼見解。我找了比較久了,到目前為止國內全面介紹互聯網金融方面的著作,應該是《金融革命:財富管理的互聯網競爭》這本。現在當當網搜索互聯網金融銷量第一。對目前互聯網金融的各種形態和實踐都介紹的比較全面,有些分析還比較深刻,有一定的獨到性,對互聯網金融的創業或者是傳統金融業進軍互聯網是比較有借鑒意義的。如果有商業經驗讀了會非常受啟發。看了有強烈共鳴!這本書雖然作者有理論和實踐背景,但並不涉及深奧理論,讀起來比較輕松,案例也非常多,值得一讀!就是比較厚,要花不少時間看完。

8. <<互聯網金融模式>>這門課程有多少章節

<<互聯網金融模式>>這門課程有十二章內容,包括:第一章互聯網金融發展歷程;第二章專金融學基礎知識屬;第三章第三方支付與貨幣基金;第四章P2P網貸;第五章股權眾籌;第六章虛擬貨幣與區塊鏈;第七章大數據徵信;第八章其他互聯網金融模式;第九章金融風險管理框架;第十章互聯網金融風險分析與應對;第十一章互聯網金融創新的邏輯分析;第十二章互聯網金融監管趨勢分析。

9. 互聯網金融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主要有以下幾種模式(一)第三方支付 第三方支付狹義上是指具備一定實力和信譽保障的非銀行機構,藉助通信、計算機和信息安全技術,採用與各大銀行簽約的方式,在用戶與銀行支付結算系統間建立連接的電子支付模式。(二)P2P網貸 P2P網貸英文稱為Peer-to-Peerlending,即點對點信貸,國內又稱「人人貸」。P2P網貸是指通過P2P公司搭建的第三方互聯網平台進行資金借、貸雙方的匹配,是一種「個人對個人」的直接信貸模式。(三)大數據金融 大數據金融是指依託於海量、非結構化的數據,通過互聯網、雲計算等信息化方式對其數據進行專業化的挖掘和分析,並與傳統金融服務相結合,創新性開展相關資金融通工作的統稱。(四)眾籌 眾籌(crowdfunding),是指項目發起人通過利用互聯網和SNS傳播的特性,發動公眾的力量,集中公眾的資金、能力和渠道,為小企業、藝術家或個人進行某項活動或某個項目或創辦企業提供必要的資金援助的一種融資方式。(五)信息化金融機構 信息化金融機構,是指通過廣泛運用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在互聯網金融時代,對傳統運營流程、服務產品進行改造或重構,實現經營、管理全面信息化的銀行、證券和保險等金融機構。(六)互聯網金融門戶 互聯網金融門戶是指利用互聯網提供金融產品、金融服務信息匯聚、搜索、比較及金融產品銷售並為金融產品銷售提供第三方服務的平台

閱讀全文

與互聯網金融教材目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理財保險的意義與功用 瀏覽:533
黃金藤價格價格 瀏覽:503
85港幣摺合人民幣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505
江蘇八方貴金屬軟體下載 瀏覽:344
證監會首批批准證券投資機構 瀏覽:928
趨勢投資利潤回吐 瀏覽:593
益民集團產業投資 瀏覽:398
平安綜合理財 瀏覽:461
不良貸款不良資產 瀏覽:307
如何用100萬來投資理財 瀏覽:793
縣域理財 瀏覽:425
理財王冠 瀏覽:623
理財客戶細分 瀏覽:16
st興業股票 瀏覽:136
怎麼購買印度基金 瀏覽:876
證券投資基金運作費用 瀏覽:84
企業如何通過基金融資 瀏覽:570
項目融資的結構 瀏覽:379
融資33 瀏覽:370
拆借信託 瀏覽: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