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招聯金融是招商銀行嗎
招聯金融不是招商銀行。
招聯金融是經中國銀監會批准,由招商銀行與中國聯通共同組建的消費金融公司。旗下產品包括「好期貸」、「信用付」、「零零花」等,為廣大客戶提供全線上、免擔保的普惠消費信貸服務。
公司注冊於深圳前海,是我國第一家在《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CEPA)框架下成立的消費金融公司。股東雙方將整合各自的優質資源,為招聯公司發展創造有利條件,向消費者提供普惠互聯網金融服務。
(1)招行消費金融優勢擴展閱讀:
一、產品簡介
「招聯金融」是招聯消費金融有限公司打造的新型互聯網消費金融產品,包含」招聯好期貸」以及」招聯信用付」兩大品牌。使用招聯金融,可在招聯及各合作夥伴享受「先消費、後還款」的信用支付方式,也可隨時隨地秒速借取現金。
產品形式包括「招聯金融」App以及「招聯金融」微信公眾號。招聯信用額度全線上申請,無需面簽,輕鬆快捷。一次申請,額度永久循環使用,高達20萬。
招行聯通強強聯合,品牌保證,安全有保障。招聯金融,不但讓您提前享用心頭所好,更是一種理財妙招與生活方式,提升生活品質,是您身邊得力的金融幫手!
1、招聯信用付:「先消費、後還款」的信用支付方式,免息透支、分期購物,提前享受優質生活。
2、招聯好期貸:為您提供專業的貸款服務,不須抵押,無需擔保,申請便捷,是您身邊的信用變現神器。
二、產品功能:
1、現金借貸:即「招聯好期貸」、「白領貸」、「業主貸」「公積金貸」「學生零零花」等貸款產品。
2、分期商城:使用招聯信用額度,先消費、後還款,可分24期,可免息免手續費透支消費,優惠分期購物。
3、信用生活:提供醫療、教育、美容等多場景,分期服務。
學生零零花:專為在校學生提供信用貸款、分期消費服務,支持本科、碩士、博士申請,超低利率,隨借隨還,無需任何手續費。
❷ 想問一下招聯金融是干什麼的和招商銀行有關系嗎
招聯金rong是由招商銀行與聯通共同組建,銀監會消費金rong持牌機構;旗下產品包括「好期貸」、「信用付」、「零零花」等,為廣大客戶提供全線上、免擔保的現金借貸、分期消費服務。
❸ 招商銀行的特色有哪些
招商銀行年成立於中國改革開放的最前沿——深圳蛇口,是中國境內第一家完全由企業法人持股的股份制商業銀行,也是國家從體制外推動銀行業改革的第一家試點銀行。
成立29年來,招商銀行堅持「因您而變」的經營理念,從一家只有1億元資本金、1家營業網點、30餘名員工的小銀行起步,發展成為滬港兩地上市的國內第六大商業銀行,在英國《銀行家》2015年「全球1000家大銀行」榜單中位列第28位,在《財富》雜志2015年世界500強榜單中列第235位。截至2015年末,招行分支機構逾1700家,在中國大陸的120餘個城市設立了服務網點,擁有5家境外分行和3家境外代表處,員工超過7萬人。此外,招行還在境內全資擁有招銀金融租賃有限公司,控股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持有招商信諾人壽保險有限公司50%股權、招聯消費金融公司50%股權;在香港全資控股永隆銀行有限公司和招銀國際金融有限公司,是一家擁有商業銀行、金融租賃、基金管理、人壽保險、境外投行等金融牌照的銀行集團。
招商銀行誕生以來,開創了中國銀行業的數十個第一:創新推出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境內第一個基於客戶號管理的借記卡——「一卡通」,首個真正意義上的網上銀行——「一網通」,第一張國際標准雙幣信用卡,首個面向高端客戶的理財產品——「金葵花理財」,並在境內銀行業率先推出了離岸業務、買方信貸、國內信用證業務、企業年金業務、現金管理業務、銀關通業務、公司理財與網上承兌匯票業務等等。近年來,招行又確立了「內建平台、外接流量、流量經營」的互聯網金融發展策略,率先推出閃電貸、刷臉取款、「一閃通」支付等創新服務,按照「手機優先」戰略,迭代創新手機銀行和掌上生活App,搶占移動互聯網時代新高地。多年來,招商銀行品牌形象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相當一部分業務領域已成為國內商業銀行的標桿,連續多年獲得境內外權威媒體評選的「中國最佳零售銀行」「中國最佳私人銀行」「中國最佳現金管理銀行」等殊榮。
近年來,順應新常態下中國經濟金融發展形勢,招商銀行依託自身優勢和經營特色,確立了以「輕型銀行」為目標、以「一體兩翼」為定位的戰略體系,經營特色更加鮮明。2015年,招商銀行以位居國內銀行業第六的規模,實現了許多「輕資本」的戰略新興業務與國有大行比肩的業績,包括零售利潤佔比、信用卡、私人銀行客戶和規模、資產管理規模、資產託管規模,以及金融市場業務、海外業務收入佔比等等,走出了一條輕型銀行的差異化發展之路,引起市場廣泛關注。2015年招行的經營表現得到了市場和投資者的廣泛認可,全年A股股價累計漲幅、市凈率均排名上市銀行第一,獲評「中國最受投資者尊重的百家上市公司」第一名。
未來幾年,招商銀行將堅持「一體兩翼」戰略定位,專注聚焦,走輕型銀行發展道路,努力布局互聯網金融,實現數字化思維與能力全面領先,努力把我行打造成為「創新驅動、零售領先、特色鮮明的中國最佳商業銀行」。
❹ 招聯金融和招聯好期貸有什麼區別
招聯金融和招聯好期貸的區別如下:
一、類別不同
招聯金融是一款招聯消費金融有限公司推出的線上信用貸款平台 。
招聯好期貸是招聯金融旗下的一款互聯網信用貸款產品。
二、內容不同
招聯金融包括供現金借貸、分期消費等服務。
招聯好期貸包括白領貸、大期貸等諸多個性化品類。
(4)招行消費金融優勢擴展閱讀
招聯金融受招行、聯通支持,招聯金融起步時在品牌、資金、渠道方面具備一定先天優勢。近兩年,受外部環境因素變化,消費金融市場高速增長紅利逐漸消退,疊加強監管大勢和24%年化利率雙重壓力,同業消費金融業務經營普遍難度加大。
招聯金融經受住了逆勢考驗,根據公司2019年財報數據,招聯金融的營業收入已突破100億元,利潤等關鍵指標也明顯優於同業,位居消費金融第一梯隊。
❺ 大家說說招聯金融是招商銀行嗎聯通的
不是,招聯金融是招聯消費金融有限公司的簡稱,是由中國聯通與招商銀行版共同組權建,隸屬銀監會監管的持牌消費金融機構。招聯金融作為聯通集團旗下公司,對聯通集團沃信用分體系提供了數據、技術上的支持,並提供了「金融特權」的服務。
❻ 招聯消費金融是什麼
招聯消費來金融有限公司自是經中國銀監會批准,由招商銀行旗下香港永隆銀行與中國聯通共同組建的第一家在《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CEPA)框架下成立的消費金融公司。公司注冊於深圳前海,注冊資金20億元
❼ 招商銀行消費金融是戰略制高點
在2019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明確指出要「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要努力滿足最終需求,提升產品質量,加快教育、育幼、養老、醫療、文化、旅遊等服務業發展,改善消費環境」。2018年8月,銀保監會曾發布《關於進一步做好信貸工作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的通知》,釋放了鼓勵消費金融發展的政策信號:
「積極發展消費金融,增強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適應多樣化多層次消費需求,提供和改進差異化金融產品與服務。支持發展消費信貸,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創新金融服務方式,積極滿足旅遊、教育、文化、健康、養老等升級型消費的金融需求。」
既然如此,為年輕人提供足夠的消費金融產品支持,便是2019年消費金融監管政策的應有之義。
展望2019:
消金走出低谷的希望在哪裡?
消費金融不是哪幾家機構盤里的菜,消費金融是一個生態,在這個生態中,既需要銀行等持牌機構,也需要互聯網平台,你之砒霜,我之蜜糖,多層次體系才能確保生態的流動性。
用戶的信用是流動的,從低到高,低點時若無人問津,壓根就沒有高點可言。互聯網平台主攻融資難,用高息的漏斗從徵信白戶中過濾出相對優質的用戶,接下來,銀行上場,解決融資貴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互聯網機構為銀行輸送了大量的徵信用戶,是整個消費金融生態的流量入口,不可或缺。
建設強大的國內消費市場,要激活年輕人的消費潛力,要鼓勵消費金融的發展,也因此,市場需要互聯網消費金融機構的重新崛起。
也許,這便是消費金融機構於2019年走出低谷的希望。
❽ 招商銀行消費金融業務合約是干什麼的
招商銀行消費金融業務合約是,招商銀行推出的消費金融的業務,一般就是信用卡,或者是分期的。
❾ 消費金融"三國殺",銀行要憑什麼佔領下一個制高點
消費信貸規模正呈現井噴式增長。
根據艾瑞咨詢最新發布的《2017消費金融洞察報告》顯示,短短4年,互聯網消費金融的交易規模從60億猛增到4367.1億。從2013年到2016年,互聯網消費金融交易規模實現了70倍爆發式增長,年復合增長率達317%。
消費信貸的巨大市場空間,吸引著各類機構爭相湧入,具備場景和數據優勢的互聯網電商巨頭,受限於監管新政而向消費金融轉型的互金平台紛紛湧入這片藍海。
與此同時,消費金融的市場機遇也引起了傳統金融機構的重視,以銀行為例,其零售貸款中個人房貸增速受到抑制,輕資本、高效率的消費信貸已成為轉型方向之一。
招商銀行信用卡旗下的掌上生活App就是近幾年金融機構轉型的最佳案例。今年8月,掌上生活App已經迭代到第六個版本(6.0版),這一金融服務平台自誕生以來,其定位隨著經營策略的調整而不斷進化。
從1.0、2.0時代主打「優惠服務」;3.0時代聚焦「金融工具」;4.0時代轉型「金融工具+生活電商」,5.0版本的掌上生活App,打破了銀行界壁壘,面向全體用戶開放注冊。
在開放用戶體系的基礎之上,掌上生活App 6.0進一步開放了消費金融服務,劍指「第一消費金融App」。至此,將掌上生活App打造成獨立互聯網品牌的戰略方向也更加清晰。
創新求變的銀行機構讓消費金融市場的競爭更有看點,於是我們看到,目前中國的消費金融市場,互聯網電商巨頭、消費金融公司以及商業銀行等三大派系占據了消費金融的三塊「高地」,「三國殺」戰局已經清晰可見。
那麼,手握資金、尋求創新模式的銀行在這一輪競爭中勝券何在?
「長板」很長, 「正規軍」風控實力強勁發展更穩健
回顧消費金融演進史,互聯網電商巨頭等非銀行機構的發展空間其實來源於「差異化競爭」,他們從市場間隙入手,向傳統銀行原本不太重視的人群提供服務,並以此攫取了發展的第一桶金。
但伴隨著非銀行機構大量湧入市場,消費金融市場一度亂象頻發,暴露出諸多令人擔憂的問題。此時,銀行機構作為正規軍的優勢就得以凸顯—它們風控經驗豐富,有成熟的徵信及審批模式,在風險控制及定價方面能力突出。
尤其是商業銀行的信用卡業務開展多年,已經形成了一整套相對完整的、成熟的風險管控體系,也經歷過實際業務的檢驗,相對於互聯網企業以及非銀行系消費金融公司,銀行的風控體系更為穩健。
招商銀行信用卡中心總經理張東就曾對媒體表示,「所有的消費信貸行業,不是因為發展得慢而死掉,往往由於風險沒有管控而死掉。速度慢一點,積累能力以後慢慢加速可以,但在風險管理能力不夠的時候,發展得越快,死得越快。」
除了風控優勢之外,存量客戶資源、低廉的資金成本、良好品牌信譽度等方面亦是銀行進軍消費金融的長板,這些都構成了銀行「超車」的基礎。
「短板」不短,智能信貸助用戶體驗持續進化
盡管具備了作為正規軍的優勢,但非銀行機構們對於消費金融市場的前期開拓也讓其獲得了相當的先發優勢——用戶體驗以及場景優勢。
事實上,以信用卡和各種消費類貸款為主的消費金融業務本就是銀行零售業務之一。但銀行傳統的「線上申請、線下審批」路徑犧牲了客戶體驗,尤其在主打小額、高頻的消費金融領域,繁瑣的審批手續往往讓用戶敬而遠之。
但從目前來看,對於銀行客戶體驗方面的短板,也許需要「士別三日、刮目相待」了。不少銀行已經跳出傳統路徑,全流程線上自助模式開始出現。一鍵申請、數秒即可放款的純線上信用貸款,成為銀行分食消費金融市場的利器。
以掌上生活App 6.0 推出的「e招貸」為例,這是一款針對老用戶的消費金融產品,它最高可提供30萬額度、支持隨借隨還或分期還款。值得注意的是,這是一款純線上產品。
該產品在短時間內獲得了相當大的市場份額,截至今年6月末,「e招貸」產品交易規模已達381億元,余額逾300億元。
體驗掌上生活App 6.0可以發現,「e招貸」只是其眾多細分消費金融產品之一。除此之外,為了滿足不同用戶在不同場景下的需求,掌上生活App 6.0還提供e閃貸、e分期、現金分期等各類消費金融產品。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解決用戶難以找到適合自己的消費金融產品的「痛點」,掌上生活App 6.0還推出了智能推薦引擎e智貸。用戶只要輸入他需要借款的金額以及他期望的還款方式,後台會結合該客戶的自然屬性以及歷史交易數據,為他推薦一款適合他的產品。
顯然,為了贏得更多的用戶,銀行已經意識到把握用戶需求和加強用戶體驗的重要性。畢竟,對於移動互聯網的機會,沒有人敢錯過。
金融科技場景化融入,打造競爭力的代際差異
為了彌補在消費金融領域的場景短板,越來越多的銀行開始發力Fintech,試圖用「金融科技+場景應用」的方式助推消費金融。
一方面,巨頭「結盟」成為常態,半年時間內,BATJ相繼與工農中建展開合作,消費金融業務正是其合作重點,而雙方融合的聚焦點瞄準就在 FinTech領域。
但由於雙方合作時間尚短,目前仍未顯示出互聯網巨頭與銀行能在FinTech領域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如何改變互聯網即渠道、銀行即資金供給方的傳統模式仍是一個難題。
除了巨頭「結盟」之外,銀行也在開始新的嘗試。招商銀行副行長劉建軍在金融科技及消費金融方面傳遞了一個積極的信號,即「金融科技是招行下半場轉型的核動力」。
或許,未來掌上生活App這一移動平台承載的使命,將是劉建軍所說的那樣——「實現金融科技場景化融入,滿足客戶普遍的消費升級需求,以獲得零售金融業務競爭力的代際差異」。
掌上生活App是招商銀行信用卡在移動端布局場景的重要平台。優惠力度不遜於互聯網平台的飯票影票、積分實時換購、機票酒店一鍵預訂等各類服務,成功連接起更多的線上線下場景,從而實現用戶的高粘度及高變現。
以出境消費服務為例,招行信用卡的場景服務可完整貫穿境外旅行的前、中、後三個場景。預定機酒服務、辦理簽證、境外購物、消費分期等服務均可以在掌上生活App上完成。
除了自建平台之外,招行信用卡也在通過與互聯網企業的合作攫取獲客場景。今年以來,招行信用卡已推出王者榮耀聯名卡、網易雲音樂聯名卡、摩拜單車聯名卡等多款卡產品,嵌入到更多年輕人喜歡的休閑、娛樂、出行等場景中,讓他們轉化為自己的用戶。
總體而言,傳統金融行業正將金融服務主動延伸到日常的生活消費,搶佔用戶的高頻使用場景,將場景圍繞著用戶的需求生長和運轉。按照這一邏輯,銀行進行了一場異於互聯網巨頭的「反向突破」——從支付平台延伸到場景服務。
Brett King在商業暢銷書《BANK 3.0》中預言,「銀行將由一個場所的概念,轉化為無處不在的服務。」銀行要想真正站上消費金融的風口,考驗它們的或許正是提供「無處不在的服務」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