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大學作業,《大學生如何看待當前國際金融危機中的「危」和「機」》
金融的「危」指的是美國的次貸危機,會使國際經濟大幅度下降等。。所謂「機內」苛以認為是機遇,容金融危機是一個空閑狀態,有好多的機會去成為成功的企業、一定要抓住機會,好好乾一把。。
只是一個提醒,引導哦,試著自己去做這項作業吧,祝你好運哦~
『貳』 關於大學生寫讀書筆記,該讀哪些經濟類書籍
《剩餘價值論》,馬克思著,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亞當.斯密著,商務印書館1972年版
《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大衛.李嘉圖著,商務印書館1962年版
《政治經濟學原理》下卷,約翰.穆勒著,商務印書館1991年版
《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費.李斯特著,商務印書館1967年版
《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凱恩斯著,商務印書館1988年版
《西方經濟學》,高鴻業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經濟學原理》,[美]曼昆著,三聯書店、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經濟學》,[美]斯蒂格利茨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國際經濟學》,[美]保羅.克魯格曼,茅瑞斯.奧伯斯法爾德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國際經濟學》,[美]多梅尼克.薩爾瓦托著,清華大學出版社1997年(中、英文)版
《國際經濟學》[美]彼特.林德特著,經濟科學出版社1992年版
《國際經濟學》[美]丹尼斯.R.阿普爾亞德,小艾爾佛雷德.J.菲爾德著,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年英文版。
《國際經濟學教程》,黃衛平,彭剛編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新編國際經濟學》,曲如曉,閆慶悅編著,經濟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
《世界經濟學——理論.機制.格局》,杜厚文,朱立南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
《世界經濟學》,張幼文主編,立信會計出版社1999年版
《國際貿易教程》,高成興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國際貿易教程》教學輔導,高成興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國際貿易》海聞,P.林德特,王新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國際貿易學》, 趙春明主編,石油工業出版社2003年版
《國際貿易教程》, 尹翔碩編著,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國際貿易——原理.政策.實務》, 陳憲,韋金鸞等編著,立信會計出版社2003年版
《國際貿易學》, 朱鍾棣,郭羽誕,蘭宜生主編,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國際金融》,陳雨露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貨幣銀行學》,黃達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微觀經濟學: 現代觀點》,范里安,上海三聯書店。
《微觀經濟學基本理論與擴展》,尼科爾森,中國經濟出版社
《宏觀經濟學》,曼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全球視角的宏觀經濟學》,薩克斯,上海三聯書店
《金融學》,博迪、默頓,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國際金融》,Clark,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國際經濟學》(第一卷、第二卷),甘道爾夫,中國經濟出版社,1999年。
《投資學》(第五版),夏普、亞歷山大、貝利,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
《貨幣金融學》(第四版),米什金,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年。
《計量經濟學導論》,伍德里奇,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國際金融市場》,萊維齊,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貨幣理論與政策》,瓦什,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叄』 跪求一篇關於國際金融的論文 急用 [email protected]
大學生自主創業就是大學生通過個人及組織的努力,利用所學到的知識、才能、技術和所形成的各種能力,以自籌資金、技術入股、尋求合作等方式,在有限的環境中,努力創新、尋求機會、不斷成長、創造價值的過程。大學生創業是一項開拓性的事業,需要來自各方面的支持。因此,要把自主創業作為我國的一項基本的就業政策,把自主創業作為更高層次的一種就業,並逐步為開展創業活動和自主創業營造更為良好的政策環境。
一、大學生自主創業問題分析1·從社會角度分析。教育部公布的首份中國教育與人力資源問題報告表明,我國高等教育適齡人口呈現劇增之勢。因此,大學生要確立到現成的行業中就業的觀念,與社會力量合作,與家庭合作與同學合作,創造屬於自己的產業或社會的新產業開辟一條新的就業之路。目前,發達國家大學生創業率在20%~30%,而我國僅為1%~2%。在未來的社會,自主創業不僅是大學生自主就業的重要途徑,更是成才的重要模式。在20世紀末,國際教育界曾作過這樣的預測:就世界范圍而言,21世紀有50%的中專生和大學生要走自主創業之路。1998年10月在巴黎召開的世界高等教育會議提出,必須將創業技能和創業精神作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標。為了方便畢業生就業,高等教育應主要關心培養創業技能與主動精神,要使高校畢業生不僅成為求職者而且成為工作崗位的創造者。與其幾百個人一起去搶一個工作崗位,還不如自己創業。「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這是黨的十七大提出的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業問題關系國計民生,關系社會穩定。面對嚴峻形勢,受過高等教育並具備一定創業能力的大學畢業生,選擇自主創業既可以為自己尋找出路,又可以為社會減輕就業壓力,對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著深遠的意義。
2·從大學生角度分析。大學生自主創業有一定的優勢,譬如年輕、有激情,而且社會和時代的發展也為大學生自主創業提供了諸多條件。但也會面臨許多問題:一是心理准備不足。從近幾年曾涉足自主創業的大學畢業生的情況分析來看,不少創業者往往缺乏堅強的意志品質,他們對創業的艱苦性心理准備不足。二是創業大學生能力、經驗不足。
很多自主創業的大學生具備較全面的科學文化知識、扎實的技術,但缺乏市場經驗,缺乏洞悉市場變幻的能力以及從市場中獵取有價值的信息的能力無法掌握市場的需求。三是缺乏創業資金。資金不足是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研究生創業的主要困難。雖然政策允許大學生向銀行小額貸款,但實際情況是,銀行往往考慮到大學生的情況而並非真正願意借貸給大學生,造成了大學生創業的資金來源的問題。四是創業教育滯後。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對學生進行創業教育,建立了學生創新成果孵化器等一系列鼓勵學生自主創業的運行機制,其結果催生了一大批學生創業的優秀成果,同時帶動了廣大學生參與到創業發展中來[1]。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大學在課程的設置、學生的培養等方面偏重應試教育放棄和忽視了對學生的技能尤其是創業方面的教育。教師不具備創業的經驗,學生在自主創業的過程中不容易得到正確的專業培訓和指導,在自主創業過程中存有很大的盲目性。
二、大學生自主創業是成才的重要模式1·大學生是適合自主創業的群體。目前,大學生自主創業存在的誤區,一是只有精英才能創業;二是找不到工作才去創業,特別是一些學生家長,根本無法接受,覺得自己的孩子去創業是沒本事、沒出息、沒單位接收的表現。大學生自主運用所學知識與專業,經世致用是一件好事。但大學生不應盲目創業,剛剛步出校門的大學生沒有接觸社會的經驗創業有一定的風險。從大學生自主創業成功的個案看,一些大學生從小讀書時就寄宿在外,獨立能力和獨立意識都很強;在校期間,有社團工作經驗,參與兼職工作,練就了獨當一面的能力。最重要的是有自主意識和創業心態,千萬別因為大家都創業了,自己也要去創業。每一行業都有很多的創業機會,不能為了創業而創業,要為能夠改變一件事情去創業。
2·提高大學生責任心和抗壓能力。大學生通過自主創業、自我決策、自我管理、自負盈虧,提高責任心和抗壓能力。要有遠大理想,周密安排。每個人的創業方向、創業特點各不相同,因而要有的放矢,選擇適合自身創業條件、創業行業、創業類型甚至創業過程的政策。清華大學科技創業者協會的同學們說得好:「創業是一種精神,創業是一種意識,創業是一種素質。創業不是個人行為,創業是合作和表率。創業不是攫取私利,創業是奉獻與無私,創業者是堅定的愛國者,富有激情的實踐者,艱苦創業的實幹家。」獨立創業意味著自己要對工作每個流程都作好詳細的策劃,要更用心經營自己的事業,每個細節都要考慮全面。
3·以創業推動就業。大學生創業的條件和要素比較齊全,不應該僅是社會現有崗位的競爭者,擠占就業機會,而更應該是新崗位的開拓者,為社會帶來就業的機會。創業的成功將會給全民創業起到示範帶頭作用。他們創業,不僅可以解決自身的就業問題,更能創造新增就業崗位,實現就業的倍增效應,可以相對緩解金融危機對就業帶來的不利影響。
創業就是讓經濟蛋糕做大,帶動就業。於磊、張朝陽創業的成功事例不僅激發了大學生自主創業的熱情,也給他們提供了創業的經驗、範本。例如義烏工商學院2004屆的畢業生何洪偉藉助淘寶的旺盛人氣,很快做到了5鑽賣家,然後開設了一家名為「萬客商城」的獨立銷售網站。不過幾年的時間,何洪偉現在擁有了一家年銷售額以千萬元計的網上商城,公司有30多名員工。他還為學校捐贈創業基金,幫助學弟學妹創業自強。
4·理性對待創業。如今的大學生創業,越來越是在就業壓力和政策引導下的理性選擇。在創業之前,要盡可能發現自己的特長,據此在心中設計出創業的各種方案,在多個方案中優化選擇出自己將要從事的事業。大學生創業者在創業初期,一定要做好市場調研,可委託專業機構進行可行性研究,在了解社會民生需求和市場的基礎上選擇創業項目。同時要了解國家和政府為支持大學生創業出台的許多優惠政策及大學生創業中可能遇到的融資、開業、稅收、創業培訓、創業指導等諸多方面的問題。不要一提自主創業就只盯著大商機、高科技,而是應該扎扎實實地從第三產業、科技含量較低的行業開始練兵選擇好自己的職業生涯。根據統計,有創業願望的青年人群中,只有20%的人具備創辦自己企業的基本潛能,其中有人會走向成功,但也有很大一部分在創業一兩年後,企業消失了。許多人創業的失敗都是因為事前倉促啟動,盲目跟風,道聽途說,見風就是雨地想當然,所以創業成功的幾率相當之低。實踐表明,諸如盲目選擇項目、創業期望值過高、缺乏創業技能、融資渠道單一、社會資源貧乏、管理過於隨意等,都是成功創業之路上的大忌,要盡力避免[2]。
三、實現自主創業的對策1·珍惜社會實踐的機會。學習的目的是能夠有所創造,大學生能開公司本身就是一種創造。現在的大學生受的教育其實挺多,但他們的綜合能力卻相對較差。對於學生而言,往往很多知識還是需要通過實踐性的活動才能獲得,大學生一定要珍惜每一次實習機會。因為,實習不僅能提升專業技能還能學到很多行業內的必備知識,這是課堂上、課本上學不到的。另外,大學生應積極參加課外活動和各種社團活動,主動承擔學生社會工作,增加社會閱歷,提高工作能力。
2·培養大學生自主創業意識。大學生要確立「創業是實現人生價值的重要途徑」的意識。要讓學生明白,創業不僅能解決自己的就業問題,促使創業階層的產生,而且能為社會、為他人創造更多價值。
自主創業不僅是大學生就業的重要途徑,更是成才的重要模式,要引導大學生樹立自主創業、崗位創業、艱苦創業的創業觀,對大學生進行創業理論指導和業務培訓。自主創業能夠為大學生提供很多提升自我的機會,要通過自主創業成功的先進典型,引導大學生增強信心和勇氣,鼓勵和扶植更多具備自主創業條件的大學生脫穎而出。
3·具備良好的創業心理素質。創業活動是一項面臨嚴峻挑戰和壓力的活動,必須具備良好的創業心理素質,有對風險的分析認識和轉化分解能力。
YBC執行總幹事楊華東說:「青年人有創業願望和熱情,這是一種很好的社會現象,但在選擇創業時要有自我認識。」著名品牌營銷專家於斐先生說:「作為創業者,你一定會面臨著種種問題,比如是否能看到一個具有潛力的市場機會,是否提出一個明確可行且能夠結合市場機會的創業構想,是否擁有足以經營管理一個新生企業發展的經驗與能力,是否擁有足以判斷產業相關技術與產品發展的專業能力,產品怎樣選,是否能發展出一個能夠創造利潤的創新經營模式,是否擁有能夠協助自己取得各項必要資源的網路關系能力,是否勇於承諾、願意承擔風險與願意吃苦耐勞等等。」創業者一定要具有一個好的心理素質,使自己在面對困難時,能夠積極應對,不至於在困難面前自己輸給自己。
4·高校要開展創業教育。創業教育又稱企業家教育或自我僱用式教育,是一種培養和提高人的生存能力的教育,是在失業問題日益嚴峻的社會經濟背景下人們對傳統「就業教育」內涵的拓展與功能的延伸。創業教育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面向世紀教育國際研討會上提出來的,在這次會議報告中闡述的「21世紀的教育哲學」中提出了學習的「第三本護照」,即創業能力的問題,要求把創業能力提高到與目前學術性和職業教育同等的地位。創業教育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就業教育,要求重新定位教育目標,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設置專門的創業教育管理機構(或大學創業中心),同時聘請畢業生中的創業典型定期來校講學,並形成制度;創業教育要堅持面向全體和個別輔導相結合、專業教育和創業教育相滲透的原則[3]。
5·國家為大學生就業提供政策和資金的支持。
國家相關政策對大學生創業給予了很大的支持,中央和地方政府不斷推出針對大學生創業的各種優惠政策,鼓勵和支持大學生自主創業。對於自主創業自籌資金不足的,可申請不超過5萬元的小額擔保貸款;對合夥經營和組織起來就業的,可按規定適當擴大貸款規模;從事當地政府規定微利項目的,可按規定享受貼息扶持。不僅如此,大學生創業,國家還給予稅收方面的優惠政策,大學畢業生新辦咨詢業、信息業、技術服務業的企業或經營單位,經稅務部門批准,免徵企業所得稅兩年;新辦從事交通運輸、郵電通訊的企業或經營單位,經稅務部門批准,第一年免徵企業所得稅,第二年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新辦從事公用事業、商業、物資業、對外貿易業、旅遊業、物流業、倉儲業、居民服務業、飲食業、教育文化事業、衛生事業的企業或經營單位,經稅務部門批准免徵企業所得稅一年。另外,各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和有條件的城市信用社大都可以為自主創業的畢業生提供小額貸款,可支持的貸款額度一般在2萬元左右,期限最長為兩年(到期確定須延長的可申請延期一次)。
各級政府、各個部門應加大對大學生創業工作服務的力度,整合社會資源,形成社會支持大學生創業的良好氛圍,逐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大學生創業服務體系。另外,政府應出台鼓勵各種資本對畢業生新創高科技實體進行投資的傾斜政策;設立大學生創業基地,並為創業大學生提供專業指導、法律咨詢、市場分析等服務。目前,不少地方已經作出一些有益的嘗試。如西安、長沙、沈陽等地都出台了不同的扶持措施,如降低公司注冊資本限額,為創業大學畢業生在工商登記、稅費徵收、小額貸款擔保等方面提供優惠等。2008年11月19日,首期投入5 000萬元的「大學生創業投資接力基金」在上海正式設立該項基金將對優秀大學生創業企業進行扶持,為他們提供一條新的後續融資渠道。2009年10月,鞍山市出台「鞍山市大學生創業資金」,為有創業意願的大學畢業生提供政策和資金支持。 去Abc211文匯找找吧
『肆』 中國大生金融國際投資有限公司
中金公司的股東包括: 中國建銀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摩根士丹利國際公司 中國投內資擔保有限公司 新加坡政容府投資公司 名力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中金大事記 1995年 中金公司正式成立 1996年 中金公司獲得上海證券交易所會員資格 1997年 完成中國電信香港(現中國移動)海外首次公開發行,融資42.2億美元中國國際金融(香港)有限公司成立 1998年 完成中國國際貿易中心有限公司國內A股首次公開發行中國國際金融(香港)證券有限公司正式運營 1999年 完成中國電信香港(現中國移動)全球後續發行完成聯合利華(中國)有限公司對四家合資公司重組 你問的是中國國際金融集團投資有限公司,在香港未聽過這公司,好景中心是賣盜板的熱點,地址也是假的 MNH2586 不存在,查了電話公司也找不到有登記,還有誰都 可交幾千塊在香港就可以注冊一家公司,比方我說我是英國柏金信公司也可以。就是香港有公司也不代表什 么,全世界到處都有騙子, 香港也大把,萬事小心
『伍』 請問有「中國大生國際金融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這個單位嗎,公司性質如何
投資公司 --
『陸』 09年研究生為什麼突然擴招了是為了緩解國際金融危機引發的大學生就業壓力嗎
本質上是這樣的。將就業高峰向後推遲和轉移。
期待未來經濟的好轉可以解決這部分人的就業。
其實在政治之中,拖是一個往往能解決問題的辦法。拖一拖,問題可能就不是問題了。
『柒』 大學生何時考國際注冊金融分析師合適,要等畢業么
其實我也想問
我說一下我知道的。
國內的注冊金融分析師(cfa)分為助理、一級、二級什麼的回。。答助理級別似乎大四就可以考了
網上說國內的注冊金融分析師就是特許金融分析師。。這個我也不太清楚
國際的注冊金融分析師(icfa)分為正式、高級、資深。似乎要研究生及同等學歷才能考正式級別的,高級要等拿到正式兩年之後,資深要等拿到高級五年之後。如果你不去國外,建議不考國際的這個,難度大,而且全英文考試。。
有效期不太清楚
『捌』 在校大學生可以考的金融類證書具體有哪些
樓上回答真是,人家問你大學生可以考的,不是畢業後可以考的。
CFA是要經驗才可以考的。BEC是英語。
就一個,金融類的,證券從業,記住。
金融類的重要的不是考證,是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