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美貿易戰對中國市場會有什麼影響
中美貿易戰對中國影響(節選自搜狐網:國際在線)
中美貿易戰一旦出現,短期內難免會給中國經濟增長和勞動市場穩定帶來直接的負面影響。
金融業:A 股承壓 避險利好。直接投資方面,過去十年美國對華的直接投資比重巨大中美貿易戰爆發估計難以找到美國市場的替代市場。美國在化工 ( 含塑料橡膠 ) 、機械、有色金屬與非金屬礦製品、電氣設備、家電、鋼鐵及紡織服裝 ( 含鞋類與皮革製品 ) 等領域開打貿易戰,除了會給相關板塊帶來利空外,還會對中國的整個股票市場產生顯著影響。
農業:從中國反制行動中受益。中國擬對美進口產品加征關稅清單中,暫定包含 7 類、128 個稅項產品。其中豬肉產品關稅大幅提高,不僅讓股市的豬肉概念板塊大漲,對於經營生豬養殖的企業來說,也是實在的利好消息。此外,部分水果種植戶,也將從關稅提高中受益。
傢具行業:產出規模或下降 15%。如果美國徵收 45% 關稅,對美國的出口或將大多甚至全部停止。其中傢具行業受影響最嚴重,產出規模下降 15%,另外三個行業產出降幅也將超過 5%。
高新產業:將受到一定的沖擊。中國對美國在技術進口以及融資上也有一定依賴。知識產權之爭,技術密集型行業受影響最為嚴重。中國進口的許多高科技產品,關鍵技術只有美國持有,一旦美國停止此類核心技術的對華出口,可能會對中國的產業供應鏈產生沖擊。近年來我國的高新技術進一步發展,在高壓輸電、高鐵、可替代能源汽車和超級計算等領域都處於優勢地位。但就我國的高新技術產業而言,在現階段還需要廣闊的海外市場,如果此次中美貿易戰進一步發酵,我國的高新技術行業將受到一定的沖擊和影響。
其他企業:隨之而來的貿易戰又再次讓鋼鐵行業陷入復雜的局面。化工企業受損程度稍次,且對政策的敏感度在出口行業中也不及電子產業。相對紡織類和農產品的出口,紙製品的出口相對不利,但由於行業敏感度較低,所用負面影響有限。各大紙製品企業或需調整政策或需轉型來應對難關。服裝企業的出口前景較為嚴峻但對長遠發展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貿易戰對軍工企業的利好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對貿易博弈或外交關系的悲觀預測上,但不可否認貿易上的沖突升級會為軍工企業帶來商機。新能源被看好的情況像是對貿易戰壓力下激發出的 " 智造升級 " 的樂觀預測,且涉及范圍較廣
❷ 中美貿易戰對金融市場有什麼影響
其一,從外匯市場上看,中美貿易戰可能導致我國外匯儲備下降和外匯供應減版少,導致人民幣匯率的權下跌。雖然通過拋售外匯可直接干預外匯市場,但又將引起本國貨幣供應的減少,對我國當前穩健中性貨幣政策帶來影響;
其二,現階段中美貿易戰最直接的會導致外貿出口減少,對我國外向型企業會帶來較大的打擊,盈利能力下降會導致貸款償還能力下降,銀行會產生更多的壞賬風險,這對我國銀行業的發展帶來不利;
其三,從股票市場來看,中美貿易戰對中國資本市場不構成直接影響,但對美股形成打壓,短期可能會下跌,對於美股,A股向來有跟跌不跟漲的傳統,其中對出口美國佔比較大的A股上市公司影響較大。尤其是加征關稅的化工、機械、有色金屬與非金屬礦製品、電氣設備、家電、鋼鐵及紡織服裝等板塊將存在繼續下跌風險,但同時與中國抑制美國農副產品相關的日常生活消費品股票可能走強。
答案由
關數e
海關數據科技服務團隊
整理
❸ 對中美貿易戰的看法簡單分析一下
那麼美國為什麼要打貿易戰呢?
現行的世界政治經濟體系是美國制定的,包括國際專金融和國屬際貿易體系。美國擁有金融霸權、世界貿易霸權和輿論霸權,加上霸道的美軍,構成了美國的全方位霸權。
打貿易戰,美國是為了維護自身的霸權!
美國霸權的好處是什麼呢?話語權、規則制定權、世界貨幣權等等。只要霸權在,美國就可以躺著收割世界各國人民的財富(剪羊毛)。
中美貿易戰開打的直接原因是中國製造2025計劃及中國高端製造業不斷向上突破引發的。長期以來,美國霸佔著高端製造業的尖端,享受著「壟斷紅利」。比如大家熟知的手機晶元巨頭高通公司,向中國手機廠商收取「高通稅」,就是一個鮮明的案例!
深層次原因是以人民幣結算的上海原油期貨於3月26日上市交易。這使得人民幣動搖了美元的國際貿易結算權(原油是世界大宗商品的代表),也就說動搖了美國的貨幣霸權。
根本原因是以中國為首的各國人民爭取平等的發展權。因為現行的世界制度為美國霸權的體現,也是套在世界各國人民身上的「枷鎖」,限制了各國發展的上限。同時,中國的崛起是經濟、軍事、政治等方面的全方位崛起,使得中國具備打破霸權的實力。
所以中美貿易並不是偶然。
❹ 中美貿易戰對股市有什麼影響
中美貿易戰終因美國特朗普政府開打「第一炮」而終於不可避免地內爆發了。雖然中美貿容易戰對中國資本市場沒有直接影響,但資本市場與金融經濟是一個有機整體。
中美貿易戰影響的是中國基本經濟面,而基本經濟面則是中國資本市場的根本支撐。顯然,中美貿易戰對中國股市依然將產生重大影響。
有可能對我國當前穩健中性貨幣政策帶來影響。雖然美聯儲加息有可能引發我國央行做出相應反映,提高存款准備金率或中短期貨幣操作工具的利率水平以抑制過多的市場流動性,以提高人民幣幣值穩定或匯率穩定,防止國際熱錢外流,從而確保我國金融市場的基本穩定。
然而,中美貿易戰挑起之後,有可能引發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尤其會導致大批以製造業為核心的實體經濟陷入經營困局,中國又有可能採取寬松貨幣政策刺激經濟增長, 這樣會加大貨幣政策操作的波動性,進而對股市產生影響。
(4)中美貿易戰跟國際金融有關嗎擴展閱讀
另外外貿出口減少,對我國外向型企業會帶來較大的打擊。產品銷售量減少,生產萎縮,盈利能力下降,貸款償還能力亦跟著下降。
同時,我國為外貿企業提供產品或服務的上、下游產業不在少數,如此則會引發連鎖反映,對國內不少生產業帶來不利影響,導致大量企業生產經營不景氣,從而影響資本市場穩定。
❺ 中美貿易戰隊百姓影響大嗎 人民幣會不會不值錢了 不懂的不要瞎說謝謝
中美貿易戰究竟對我們意味著什麼?借題主的這個問題,我盡量講的明白些。
眼下最吸引眼球的事件就是中美關系,中美貿易戰從我們中國自身的角度來說,是最不情願的,但主動權不在咱們手裡。既然來了,就只有迎接挑戰了。
貿易角度上來看,有這樣一組數據:
中國進口美國商品總額:1300 億
美國進口中國商品總額:5000億
回合開始:
第一回合:美國徵收500億商品25%的關稅
中國跟:中國徵收500億商品25%的關稅
第二回合:美國徵收2000億商品關稅
中國怎麼跟呢?
這是美國對於中國做出最具屈辱性的行為了,沒有辦法,因為中國太依賴美國市場。
換句話來說,中國和很多小夥伴做生意,都是你買我,我買你,收入支出很平衡,中國沒賺
啥錢,而美國是中國的最大金主,中國賺的錢很多都是從美國那裡賺來的。
「中興事件」:中國對美國核心技術嚴重依賴
還有農產品的依賴:代表性的大豆(自行了解,不是國內媒體說的那樣)
貿易戰深入下去,影響就會波及到貨幣金融領域:美元儲備減少,人民幣的信用發行基礎就
會出問題,賺取外匯的能力也會受到影響
特朗普發動貿易戰目的究竟是什麼呢?
點就是「中國製造2025」遏制中國的崛起
貿易戰在經濟學中一定是雙輸的,但對於大國而言,關鍵在於誰輸得起。歷史經驗表明,老
大和老二的較量,更多的不是經濟行為,而是一種國際政治行為,也就是「零和游戲」
回到主題,回答你的兩個問題:
首先影響肯定是有的,第一,中國打貿易戰,大宗商品必定漲價,國內輸入性通貨膨脹,企
業生產成本高居不下,百姓工資減少,商品價格提高,生活水平下降
人民幣持續貶值,以人民幣計價的資產價格下降,貶值是肯定的,但是明面上來說不會貶的
很厲害
這是一場逃不掉的危機,熬過去了,民族復興,熬不過去,很難
❻ 以經濟全球化有關理論談談中美貿易戰
從經濟全球化角度,中美貿易戰的必要性
1、打不打的主動權不在我方。美方主動挑起爭端,步步緊逼,極限施壓和訛詐,言而無信,反復無常,蠻橫無理。打不打貿易戰,顯然不以中國意志為轉移。
面對直奔而來的制裁大棒,中國只有兩條選擇:要麼屈服於美國的霸凌,從此忍辱負重;要麼進行反抗,樹立應有的大國形象,讓對方知道中國人不是好欺負的。
2、就貿易戰的性質而言不能不打。本次貿易戰不同以往,不局限於貿易,甚至不限於高科技產業領域,而是一場事關國運的戰略博弈。我國歷來在原則問題上不妥協,貧窮落後時不妥協,現在發展起來了,更沒有理由妥協。
3、就特朗普這樣一個商人性格的人而言不能不打。特朗普在其自傳《做生意的藝術》中,談到做生意的四個階段:一是提出驚人的目標;二是大肆宣傳;三是決策反復搖擺;四是獲得直觀的結果。
他寫道:「一個遠高於預期的條件讓對手無從下手——反復無常的變化給對手施加壓力——給出次優條件讓對手急於接受了事——達到最初想要的結果。」特朗普顯然把中美經貿談判看成是一筆「大生意」。
4、美國的文化性格是欺弱服強。美國歷來欺軟怕硬,「揀軟柿子捏」是美國的歷來做法,「不撞南牆不回頭」是美國的習慣性思維。
(6)中美貿易戰跟國際金融有關嗎擴展閱讀:
貿易戰沒有贏家
「美方此舉不利於中方利益,不利於美方利益,不利於全球利益,開了一個非常惡劣的先例。」美方無視中方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事實、無視世貿組織規則、無視廣大業界的呼聲,一意孤行,這是典型的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中方堅決反對。
貿易保護主義是主要的換擋風險之一,美方的單邊行動可能使全球復甦的提速換擋遇到阻塞,甚至面臨無法完成的危險。
美國商界有不少人發聲,呼籲特朗普政府慎重行事。如果美國政府不顧世貿規則,採取單邊行動來解決與貿易夥伴的爭端,不僅無助於解決問題,還可能傷及本國消費者和進出口企業的利益。
美國信息技術創新基金會日前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如果特朗普政府對從中國進口的信息和通訊技術產品加征25%的關稅,將導致美國經濟未來10年損失約3320億美元。
高額關稅產生的負擔最終將轉嫁到美國企業和消費者頭上。以鋼鐵行業征稅為例,不僅上游廠商,下游勞動力市場也會受波及。李永表示,美國政府曾於2002年對進口鋼鐵征稅,當時導致的下游產業失業人數比鋼鐵行業就業總數還要多。
對中國部分產品徵收高額關稅有望成為限制措施的主要內容,這也被認為是美國希望縮減貿易逆差的手段之一。
事實上,中國對美貨物貿易順差原因是多方面的,歸根結底由兩國經濟結構、產業競爭力和國際分工決定,也受到現行貿易統計制度、美方對華高技術出口管制等因素影響。
同樣的匯率水平下,中方在勞動密集型產品方面是順差,而在資本技術密集型產品、農產品和服務貿易方面都是逆差。這充分說明競爭力強的產業,順差就會多。中美之間,無論出口還是進口,都由「市場說了算」,是兩國企業和消費者自主選擇的結果。
專家表示,中美貿易逆差形成原因復雜,與兩國經濟發展水平和產業結構相關。貿易逆差不是一天形成的,更不可能通過強制措施一下子解決。
❼ 中美貿易戰對國際政治的影響
一定的經濟決定一定的政治。一定的政治是對一定的經濟的反映。
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專現,中美屬貿易戰,反映了國際社會中第一大與第二大經濟體之間的經濟政治關系,關繫到兩國根本利益,關系兩國和各自所聯系的相關國家的國家利益;
關繫到國際政治格局和未來走向,國際陣營的分化組合,國際經濟政治力量中心的博弈與較量,直接影響著多極化趨勢與進程。
❽ 央行降准與中美貿易戰有關嗎
雙方已經暫時結束,長期來看確實有利好,簡單分析:
1.中國避免了中美貿易回戰,就是最大的影響。就現答階段的中國國情來看,中國更需要的是經濟的增長和社會的穩定。
2.可能得到美國有部分有高附加值的科技產品出口。
3。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從長遠來說應該也是利好.知識產權的保護只是表面,它的內在是保護中國未來的科技創新動力,只有不斷創新,中國的科技才會不斷的發展。
4.聲明中未提「中國製造2025」。事關未來國運,所以中國不會放棄『中國製造2025』。『中國製造2025』的重要性在之前文章已經涉及到,這里不再敘述。
5.轉自【七點說】,轉自【七點說】,可以關住下,有些分析還可以,能了解不少知識。
❾ 中美貿易戰本質是金融戰場嗎
何止金融戰場,這是事關人類未來的一場爭奪,
米國領導世界是用的武力和美元霸權,結專果是一家獨大,地球屬上還有一半的人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在科技霸權之下,這些國家想要發展看不到絲毫希望。
而我們現在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就完全不一樣,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就是這么簡單的道理,讓廣大的第三世界國家看到了發展的希望。
這也是道家思想的實際應用,大勢在我們這邊,船破出手就是錯,只能加快形勢的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