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國家首個金融服務標准城市

國家首個金融服務標准城市

發布時間:2021-07-19 17:19:44

❶ 世界十大金融中心城市排行榜

1、紐約--全面領先
作為此次排名第一的紐約,其"產業支撐"和"綜合環境"在所有參評的45個城市中位於第一位,綜合得分87.2。紐約的"金融市場"和"服務水平"也排在第二高位。僅有"成長發展"相對薄弱,位列中國三個城市之後,排名第四。
紐約的全面發展是紐約超越倫敦、在國際金融中心發展指數中排名第一的主要原因。
國際上可與紐約抗衡的競爭對手目前只有倫敦。在成長發展、產業支撐和創新產出方面,紐約的表現優於倫敦;而在市場和服務水平方面則略遜於倫敦。
2、倫敦--老牌勁旅
倫敦歐洲排名第一,從綜合指數得分上看,85.7分的高分與紐約僅有1.5分的差距,兩個城市幾乎難分伯仲。
倫敦在金融市場和服務水平兩個要素上排第1位,綜合環境排名第2位,產業支撐排名第3位,成長發展排名第6位。
作為老牌的國際金融中心城市,在跨國銀行拆借、國外股票交易、國際債券發行與二次買賣、外幣匯兌、海上保險與航空保險等眾多國際金融市場都擁有重要地位。
倫敦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Libor)作為金融行業重要指標,直接影響國際貨幣市場定價。並且全球各地又在Libor的基礎上衍生出了包括Nibor(紐約)、Sibor(新加坡)、Hibor(香港)、Shibor(上海)等同類產品。
3、東京--領軍亞洲
東京在"金融市場"、"服務水平"和"綜合環境"三方面的排名全都是第3,這也決定了東京在全球金融中心的"三甲"地位。依靠日本發達的工業產業,東京的"產業支撐"排在第二位,僅次於紐約,唯一拉東京後腿的是"成長發展",排在該項的第5位。
作為亞洲區的頭號種子,東京在亞洲金融中心排名第一,超過香港、新加坡和上海。除了創新方面落後於上海、香港,其他各項排名中,東京全都是亞洲區的領軍者。
4、香港--承東啟西
地理位置是香港無與倫比的優勢。在這樣一個全球市場中,歐洲大陸和美洲大陸之間需要有一個接駁點來連接,香港以其獨特的地理優勢成為首選。
在發展指數報告中,香港在5個評價要素方面發展均衡,皆名列前茅,尤其是成長發展方面表現突出,排名第2,僅次於上海。
香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並且排名靠前與香港政府的不斷推動密切相關。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此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就曾表示,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有中國內地良好的經濟發展前景做基礎,香港定位於和紐約、倫敦的競爭。
5、巴黎--服務至上
雖然在法國出現了金融界史上最大的違規交易案,雖然有"魔鬼交易員"之稱的法國興業銀行前期貨交易員熱羅姆·凱維埃以一己之力就給銀行帶來了幾十億歐元的損失,但是浪漫之都巴黎還是以它的金融服務贏得了選票。
作為世界重要金融市場之一的巴黎,其優勢在於人才智力資本、政府服務水平和城市生活環境對金融產業的服務水平。其服務排名第4,金融市場、綜合環境排名第5,產業支撐排名第6,而成長發展成為巴黎金融中心的短板,僅列第9位。
法國巴黎銀行行長米歇爾·皮貝魯此前就曾在上海表示:鼓勵金融服務類產業發展,調動其積極性,是世界級金融中心建立所必須的。此外,人才的培養和引進也是保障國際金融中心長期發展的基礎。
6、新加坡--均衡發展
新加坡的優勢在於產業支撐較強,各方面發展平衡,不存在明顯短板。位列此次十大金融城市第6位。
從五項指標來看,新加坡的單項排名全部在5-8名之間。產業支撐排名最靠前,位居第5。服務水平排名第6,成長發展和綜合環境雙雙排在6位。
立足、服務於整個東南亞地區是新加坡獲得較強產業支撐的基礎。建立亞洲美元市場、在亞洲最早設立金融期貨市場等,新加坡一直走在隊伍的前列。
7、法蘭克福--歐洲心臟
歐洲統一使用歐元之後,歐洲中央銀行就設在法蘭克福,其前身是設在法蘭克福的歐洲貨幣局。如此得天獨厚的"心臟"位置決定了法蘭克福在金融中心中的地位。
這座位於歐洲心臟的大都市,其優勢在於其發達的金融市場,在此次排名中,法蘭克福的金融市場排名居第6位。目前共有300多家德國和外國的銀行、金融機構駐扎法蘭克福。
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是世界著名交易所之一,僅次於紐約和東京的交易所。
8、上海--成長先鋒
上海的優勢在於成長發展潛力大,在所有45個參評城市中排名第一位。在五大新興經濟體城市(上海、聖保羅、莫斯科、約翰內斯堡、孟買)之中,受訪者對上海構建全球金融中心的信心程度最高。
正在舉辦的世博會,有利於提高科技創新力,更有利於促進上海金融市場的活躍程度。從各種構建國際金融中心的子要素分析,上海目前都處於積極發展的地位,並具有強大的待開發潛力。
然而,上海在服務水平和綜合環境方面也存在短板。根據IFCDIndex顯示,上海在金融市場和產業支撐方面排名均為第7位,但服務水平和綜合環境的得分均在50分以下,遠低於其他入圍城市。
9、華盛頓--美洲老二
華盛頓不但是美國的政治中心,在金融城市環境上也有突出表現,在美洲地區的金融城市排名中位列第二。
其服務水平和綜合環境方面表現較好,分別排第8和第10,成長發展排名第12,產業支撐排名第12。
10、悉尼--環境優越
悉尼的優勢在於服務水平和綜合環境,而在金融市場、成長發展和產業支撐方面均遜於東京、香港、新加坡和上海。
但作為大洋洲為數不多的金融中心,悉尼在南半球以及亞太地區,都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❷ 全世界有那幾個城市是經濟中心 那幾個是金融中心

世界三大金融中心:美國的紐約、英國的倫敦和中國的香港。

1、金融中心狹義指在商品貨幣的運行中處於中心地位的金融市場。廣義指在宏觀地理區域內發揮金融活動中樞作用的大中城市。

2、它擁有先進的結算和支付系統,是大型的、全球化的、服務齊全的中心;能支持龐大的國內經濟,擁有縱向的、流動的市場,在這個市場上,資金的來源和使用是多元的,法律與監管體系能充分保護重要的代理人關系的公正性和監管功能的國際金融中心。

3、經濟和金融相比是一個更加寬泛的概念,經濟包括金融,金融一般指與貨幣相關的經濟領域,而經濟這個概念包含很多內容,所以幾乎沒有什麼所謂的世界經濟中心這樣的排名。有這樣的說法也只是用來說明一個城市的經濟地位。

4、比如「上海將成為世界經濟中心」,並不是說上海這個城市在經濟上達到了什麼標准。「世界經濟中心」在這里的作用不是一個名詞,而只是一個形容詞。再比如美國紐約也稱之為世界經濟中心。

(2)國家首個金融服務標准城市擴展閱讀:

經濟中心有各種分類方式:

1、按經濟功能,可分為綜合性的經濟中心和專業性的經濟中心;按地域可分為國際性的經濟中心、全國性的經濟中心、區域性的經濟中心,以及地方性的中小型經濟中心。但是,這些劃分不是絕對的,沒有嚴格的標准和界線。

2、一般說,經濟中心具有多功能性質。經濟中心首先是商業、貿易中心。在商品經濟條件下,社會經濟活動離不開商品交換,絕大部分經濟中心是從最初的商品集散地和交通樞紐逐漸發展起來的。

3、隨著現代工業的迅速發展,以工業為主體的經濟中心,依靠雄厚的物質技術條件,通過經濟技術協作和經濟聯合等多種形式,帶動周圍地區的經濟發展。因此,經濟中心不僅是工業中心,而且往往同時是科學技術中心、文化教育中心、金融中心、交通運輸中心、信息中心和服務中心。

❸ 中國有哪些城市金融服務業較為發達,特別是對中小企業融資有先進經驗的城市目前有哪些

上海,北京,深圳
其中深交所實際就是為中小型企業籌集資金提供的場所
所以應該是深圳在這方面比較發達一些

❹ 中國金融業比較發達的城市有哪幾個按發達程度由高到低排名

2006中國城市金融生態綜合排名

上海、寧波、溫州、杭州、深圳、台州、蘇州、紹興、嘉興、北京位居前十,其中上海、寧波、溫州、杭州和深圳的金融生態環境等級被評為最高的Ⅰ級

作為《中國城市金融生態環境評價》(總報告)最引人關注一部分,中國城市金融生態環境排名榜以及評價部分今天公布。該部分包括三部分內容:"根據城市金融資產質量高低的排名"、"50個大中城市金融生態排名"以及"對若干城市的金融生態環境的簡評"。其中,上海、寧波、溫州、杭州等城市在城市金融生態綜合排名表上位居前列。

此前,本報已連續獨家刊出了該報告的部分重要內容,並開辟專欄,就金融生態與科學發展觀的相關問題做了大量的報道,在金融界、學界和地方政府中引起了廣泛關注。

今天發布的報告根據城市金融資產質量的高低,給出了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在2003年和2004年的金融資產質量的評分、各年份的排名以及該排名在兩年之間的變化:兩年中,浙江、上海、北京、天津、福建、江蘇等省(市)始終排名前六位,而黑龍江、吉林、遼寧、海南、江西等省則始終排名後五位;雲南、貴州、廣西、甘肅、寧夏、新疆、內蒙古等經濟相對較落後的省、區的金融資產狀況始終處於中等偏上水平,而少數經濟比較發達的省份的位次卻並不靠前;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共有19個的位次在兩年間發生了變化,變化面達到61%。報告由此得出結論,經濟發展水平的高低對於金融資產質量有比較重要影響;其他一些非經濟的因素,諸如法治環境等等,也對金融資產質量產生不可忽視的影響;各地金融資產質量狀況並不穩定,明顯受到一些外在因素的影響。

報告同時指出,就東、中、西三大地帶來看,東部沿海地區金融資產質量最高,西部次之,而中部明顯比東、西部差;從最發達的三個沿海經濟區來看,長三角地區金融資產質量顯著高於珠三角和環渤海經濟區,而珠三角金融資產質量不僅顯著低於長三角,而且低於環渤海經濟區。據此,報告指出,經濟發展水平並非決定金融資產質量的唯一因素,地區金融生態的確是個復雜的多維系統。此外,東北、西南和西北三大內陸區域之間以及不同規模城市之間的金融資產質量狀況的比較也得出了相同的結論。

令人關注的是,報告以城市的經濟基礎、企業誠信、金融發展、司法環境、政府誠信、金融部門獨立性、社會誠信文化、中介服務發展、社會保障等九個方面為投入,以城市金融生態現實表徵為產出,總結得出了50個大中城市金融生態的綜合以及分項排名。從綜合排名來看,上海、寧波、溫州、杭州、深圳、台州、蘇州、紹興、嘉興以及北京位居前十,其中上海、寧波、溫州、杭州和深圳的金融生態環境等級被評為最高的Ⅰ級。

報告針對若干城市的金融生態環境進行了點評。報告認為,在四大直轄市中,上海在金融生態環境的各個維度上大都名列前茅:法制健全、產權保護得力、中介服務發達,社會誠信基礎好,上海市政府經濟、金融行為相對規范,政府審批和管制與市場經濟結合緊密,金融生態環境中的各要素形成良性互動,但與浙江等地區相比,政府對經濟和金融的主導性較強,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金融部門的獨立性和企業自主創造性;首都北京在金融生態環境的諸多方面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特別是中介服務發展充分、社會保障健全、以及其他城市所無法比擬的人文環境,構成了良好的社會誠信文化的基礎,但與上海相比,經濟、金融的市場化程度略低,政府對經濟、金融活動的主導力較強,企業的競爭力的軟因素(企業治理、文化、誠信)不強;天津近年來金融外部環境明顯改善,但在轉變政府職能、法治環境改善和社會誠信文化建設等方面,還需進一步努力;新直轄市重慶更多表現出中西部城市共有的特徵,即政府對經濟干預較多、地方金融部門獨立性不強、地區法治環境有待改善、社會誠信文化有待加強等。

此外本部分報告還指出,排名相對靠後的中西部城市金融生態環境亟待改善;華南經濟區城市在金融生態方面並沒有表現出與其經濟發展水平相稱的位勢,導致廣東金融格局"大"而不"強";在長江三角洲中,浙江的金融生態整體上要優於江蘇,浙江與蘇南不同的經濟發展模式是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因素;由於近年來各地方政府在信用環境建設、金融債權維護和金融穩定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信用環境和投資環境得到顯著改善,福建省金融生態呈現良好態勢,增強了其對資金的吸引力。

❺ 從事金融服務行業在哪個城市發展比較好

至於金抄融行業.服務於股票,我也有過參考、研究過,我覺得還是在北京好點!
為什麼?."因為北京是中國的首都,很多外國朋友都集中的地方,也繁華,金融行業也很有發展空間.當然有利也有弊的,不好的呢就是:"北京畢竟是首都,金融這行業肯定也多,競爭也激烈.所以這就得靠個人的能力了"

❻ 承擔國家級兩化融合試驗區包括哪些城市

區域不同要求各異長株潭要重點解決資源、環境與經濟發展的根本矛盾問題。湖南省長株潭城市群研究會會長張萍分析,東部是我國的優勢地帶,優先發展地區,已經到了工業化後期階段,接近完成階段,需要向更高層次的信息化階段轉型,要大力發展高端服務產業、高端先進製造業,譬如服務業、金融業、現代物流業等。浦東新區、濱海新區是適應這一轉型需要而設立的。在東部向更高層次轉型的背景下,一批勞動密集型產業、加工貿易型產業將向中西部轉移。這使中部在經濟發展與資源節約、環境治理的矛盾關繫上面臨選擇。在西部,重慶、成都兩大試驗區的主題是城鄉統籌,內涵又不一樣。可以說,浦東新區和天津濱海新區主要是解決狹小城市空間的產業聚集和現代服務業發展如何破題的問題,成都、重慶是解決城鄉二元結構體制問題。而長株潭城市群和武漢則重點解決資源、環境與經濟發展的根本矛盾問題。長株潭的三點不同長株潭綜改試驗區與其他「試驗區」有三大不同點。背景和目的不同。老特區是在當年計劃經濟背景下設立的、有著為改革計劃經濟體制探索道路的目的;長株潭綜改區是在市場經濟體制已經基本確立的背景下設立的,其目的是完善市場經濟體制。任務和手段不同。浦東、濱海等新區的任務主要是解決對外的改革開放問題,引進外資是發展的重要手段;長株潭綜改區的任務是綜合解決資源、環境與經濟發展中的體制矛盾,制度創新是其發展的重要手段。地域和模式不同。浦東、濱海等新區主要著眼沿海地區的優先發展,形成可資借鑒的地區發展模式;長株潭綜改區著眼點在於從國家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出發,探索新的歷史條件下區域協調發展的新模式。上海浦東新區批准時間:2005年功能定位:「一個作用、三個區」。改變政策職能。「三個區」即建設上海改革開放先行先試區、自主創新示範引領區、現代服務業核心集聚區。改革目標:大力發展高層次現代服務業,轉變政府職能,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新格局初步形成。建設成果:至2006年,浦東新區總體經濟實力相當於二十年前的整個上海市。從1990年啟動開發至今,浦東用17年時間走完了早期工業化地區上百年的發展歷程,被國際經濟學界譽為「浦東奇跡」。濱海新區批准時間:2006年4月功能定位:努力建設成為我國北方對外開放的門戶、高水平的現代製造業和研發轉化基地、航運中心和國際物流中心,逐步成為經濟繁榮、社會和諧、環境優美的宜居的生態型新城區。改革目標:深化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深化涉外經濟體制改革,推進金融改革創新。建設成果:從獲批至今僅一年半來,天津港25萬噸級深水港航道、濱海國際機場等眾多重大產業項目建設加速;推進金融創新,建立了渤海銀行;啟動用地改革試點。成渝新區批准時間:2007年6月功能定位:「三個集中」:工業向集中發展區集中、土地向規模經營集中、農民向城鎮集中。城鄉統籌,解決二元經濟結構矛盾。改革目標:兼顧公平,促進城鄉共同發展、共同富裕,遏制中國正在日益擴大的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差距,在建立城鄉統一的行政管理體制、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機制、統籌城鄉建設及產業發展等方面,探索出一條「適合中西部發展的路」。長株潭、武漢新區批准時間:2007年12月功能定位:「全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改革試點。改革目標:對現有的體制、政策進行改革、試驗,優先探索。城市圈的產業結構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高污染、高能耗產業必須逐步淘汰,轉而發展高科技產業、環保產業,從而帶來產業結構的大轉變。

❼ 中國有多少個城市進入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榜單

9月25日,最新「全球金融中心指數」發布,中國內地已有12個金融中心城市上榜全球金融中心指數,香港也在榜單排名全球第五。

其中,上海、北京、深圳進入全球前十,廣州排名第二十一,成都和青島排名上升較快,分別位居全球第四十三和第四十七,南京位列全球第八十九名,而西安、天津、杭州、大連和武漢排名相對靠後,具有較大的上升空間。上海躋身全球前三,取得歷史最好成績。報告顯示,中國內地金融中心「硬實力」還有較大提升空間。

(7)國家首個金融服務標准城市擴展閱讀

金融中心「馬太效應」明顯

自2007年3月開始,英國倫敦 Z/Yen 集團發布了第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 1),該指數持續對全球主要金融中心進行競爭力評估和排名。此後每年3月和9月榜單更新一次,今天發布的是第28期,涵蓋了全球111個金融中心城市和10個候選金融中心城市。

根據最新排名,前十名中,上海、香港、深圳、蘇黎世排名均有提升,而東京跌至全球第四,新加坡排名再次下跌,至全球第六。

報告指出,本期全球金融中心評分整體下降,但是排名前十的金融中心評分卻全部逆勢上升,全球金融中心「馬太效應」愈發明顯。數據顯示,本期全球金融中心的平均得分整體較上期下降了41分,超過八十個金融中心的評分出現下滑,但排名前十的金融中心平均得分整體較上期增加了7.7分,或反映出在疫情影響下,僅少數頂級金融中心的市場認可度和信心度保持高位。

英國智庫 Z/Yen 集團董事長邁克爾·梅內尼表示,新冠疫情的蔓延確實對全球經濟帶來了巨大的影響,但不僅僅是唯一的,在疫情爆發之前,許多不確定性就已經急速上升,比如國際貿易、國際關系、技術發展等等,這些因素的確都導致了最近兩期指數出現大幅波動。

邁克爾·梅內尼認為,盡管平均得分下降,但等級指數排名前十的金融中心的得分均出現逆勢上升。疫情期間,大型都市和港城市依舊能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務。

❽ 全國首個實現國家金融服務標准落地的城市是()。

全國首個實現國家金融服務標准落地的城市是
杭州

❾ 最早成為世界最大的國際金融中心的城市

倫敦 現代意義上最早的國際金融中心當屬倫敦。倫敦最早確立其世界金融中心地位是起源於世紀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當時的圈地運動、農業革命與工業革命。圈地運動造成土地和生產資料集中到少數貴族和農場主手中,促進了以大地產為主的資本主義農場經濟的發展,也為城市工業資本的發展創造了條件。工業革命使生產技術、經營管理和整個工業體系發生變革,使生產率廣泛提高。從工業革命開始到現代化初具規模.即從18世紀中葉到20世紀韌,英國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貿易國家;海外貿易或國際貿易,一直是研究英國現代化或工業化最重要的.也是最有爭議的課題之一。對於第一個工業化國家說來.海外貿易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隨著工業革命的進展,正如馬克思說的,「不斷擴大產品銷路的需要,驅使資產階級奔走於全球各地。它必須到處落戶,到處創業,到處建立聯系」。「過去那種地方和民族的閘關自守狀態,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來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賴所代替了」。加上工業革命使鐵路和海船這個前所未有的新的交通工具被英國在國際范圍內應用起來。這「事實上創造了以前只是潛在的世界市場——一些以農業為主或純粹從事農業的國家,郡圍繞著一個巨大的工業中心——英國:英國消費它們大部分過剩原料,同時又滿足它們對工業品的大部分需要。因此,無怪乎英國工業獲得這樣巨大的空前的發展」。
可見,國際貿易是資本主義產生和發展的必要條件.「沒有對外貿易的資本主義國家是不能設想的!」英國的現代化或工業化更不能沒有海外貿易。正是這個海外貿易,擴大了英國的糧食供應.開辟了新的和廣闊的原料(尤其是棉花)來源;正是這個海外貿易;又為英國製造業提供了市場。並使經濟增長速度加快,比只依靠國內或歐洲內部市場所能取得的增長速度要快得多。海外貿易還有助於提高英國人均產量,從而提高英國的收入和消費。 倫敦確立了世界上最重要的經濟中心的地位,也是歐洲最大的經濟中心。現在的倫敦是和紐約齊名的世界最大的國際金融中心。金融業是倫敦最重要的經濟支柱,從業人員約325,000 (2007年)。2005年,其地區總產值為4460億美元(世界排名第五,歐洲第一),佔英國國內生產總值的20%,大都會區GDP達到6690美元,佔英國GDP的30%。 倫敦城是倫敦的最大的金融中心,分布有許多的銀行、保險公司和金融機構。大約有一半以上的英國百強公司和100多個歐洲500強企業均在倫敦設有總部。全球大約31%的貨幣業務在倫敦交易。倫敦證券交易所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證券交易中心之一。倫敦港同時也是英國第二大的港口,每年吞吐量約五千三百萬噸。 倫敦城共有500多家銀行(至1991年),銀行數居世界大城市之首,其中外國銀行有470家,在倫敦擁有的資本總額達1000多億英鎊。倫敦城每年外匯成交總額約3萬億英鎊,是世界最大的國際外匯市場。倫敦城還是世界上最大的歐洲美元市場,石油輸出國的石油收入成交額有時一天可達500多億美元,佔全世界歐洲美元成交額的1/3以上。英國中央銀行——英格蘭銀行以及13家清算銀行和60多家商業銀行也均設在這里。清算銀行中最有名的是巴克萊、勞埃德、米德蘭和國民威斯敏斯特四大清算銀行。 倫敦城是世界上最大的國際保險中心,共有保險公司800多家,其中170多家是外國保險公司的分支機構。在倫敦保險業中,歷史悠久,資金雄厚,信譽最高的是勞埃德保險行。 倫敦城中的倫敦股票交易所為世界4大股票交易所之一。此外,倫敦城還有眾多的商品交易所,從事黃金、白銀、有色金屬、羊毛、橡膠、咖啡、可可、棉花、油料、木材、食糖、茶葉和古玩等貴重或大宗的世界性商品買賣。

閱讀全文

與國家首個金融服務標准城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明股實債信託 瀏覽:789
遺產信託基金 瀏覽:67
安徽和生投資 瀏覽:823
股指期貨對應基金 瀏覽:89
股票里做t是什麼意思 瀏覽:968
玩股票資金怎麼籌 瀏覽:49
銀行貸款日利息怎麼算 瀏覽:211
什麼是互聯網基金產品 瀏覽:688
私募基金的主要策略 瀏覽:211
外匯Ham 瀏覽:178
錢吧理財 瀏覽:684
中郵穩定收益A基金 瀏覽:851
企業投資管理辦法 瀏覽:388
外匯什麼指標最准 瀏覽:291
招商銀行滬深300理財怎麼樣 瀏覽:967
投融資會上的講話 瀏覽:45
富國互聯科技股票基金封閉期 瀏覽:120
bf一款神奇的游戲理財 瀏覽:11
招商融資發布會 瀏覽:20
租賃表外融資 瀏覽: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