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綠色食品產業屬於經濟學嗎
綠色食品是指產自優良生態環境、按照綠色食品標准生產、實行全程質量控制並獲得綠色食品標志使用權的安全、優質食用農產品及相關產品。綠色食品生產過程的控制是綠色食品質量控制的關鍵環節。
綠色食品生產技術標準是綠色食品標准體系的核心,它包括綠色食品生產資料使用准則和綠色食品生產技術操作規程兩部分。綠色食品的生產資料使用准則是對綠色食品過程中物質投入的一個原則性規定,它包括生產綠色食品的農葯、肥料、食品添加劑、飼料添加劑、獸葯和水產養殖葯的使用准則,對允許、限制和禁止使用的生產資料及其使用方法、使用劑量、使用次數和休葯期等作出了明確的規定。為了和一般的普通食品區別開,綠色食品有統一的標志。綠色食品標志有特定圖形。綠色食品標志圖形由三部分構成:上方的太陽、下方的葉片和中間的蓓蕾,象徵自然生態。標志圖形為正圓形,意為保護、安全。顏色為綠色,象徵著生命、農業、環保。綠色食品標准共分為兩個技術等級,即AA級綠色食品標准和A級綠色食品標准。AA級綠色食品標志與字體為綠色,底色為白色;A級綠色食品標志與字體為白色,底色為綠色。整個圖形描繪了一幅明媚陽光照耀下的和諧生機,告訴人們綠色食品是出自純凈、良好生態環境的安全、無污染食品,能給人們帶來蓬勃的生命力。
綠色食品標志還提醒人們要保護環境和防止污染,通過改善人與環境的關系,創造自然界新的和諧。從行業發展上看,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理念的轉變,無污染、安全的綠色食品已成為時尚,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未來,綠色食品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開發潛力都十分巨大
2. 如何使綠色食品產業得以飛速發展
一、綠色(有機)食品的內涵
綠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按照特定生產方式生產,經專門機構認定、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志的無污染、安全、優質營養類食品。有機食品是按照國際有機食品生產要求進行生產,並通過獨立的認證機構認證的食品。有機食品的生產,首先要求其原料必須來自於有機農業生產體系或者採用有機方式採集的野生無污染產品。有機農業是一種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化肥、農葯、生長調節劑和牲畜飼料添加劑的生產制度,在可行范圍內盡量依靠作物輪作、秸桿、牲畜糞肥、豆科作物、綠肥、場外有機廢料、含有礦物養分的礦石等維持養分平衡,利用生物、物理措施防治病蟲害,是一種改善和增強農業生態系統健康和整體性的生產管理系統,可解決農業生產過程由於不合理使用農用化學品所引起的食品污染、品質下降,減少農業生產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二、發展綠色(有機)食品的必然性
一是符合可持續發展原則:發展綠色(有機)食品,必然要求食品在生產、加工過程中實現衛生無污染。這對於保護生態環境,提高食品質量,增強人民身體健康,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二是市場預期期望指數較高。傳統食品大多數都供過於求,而綠色(有機)食品適應人們追求安全、無污染營養食品的需求,市場供不應求。特別是近幾年來,一些發達國家的有機食品市場發展很快,明顯呈增長趨勢,發展綠色食品(有機)食品有利於擴大市場份額,滿足市場需求,提高經濟效益,增加農民收入。
三是我國綠色(有機)食品存在比較優勢。我國生物資源豐富,勞動力成本低,採用勞動和技術密集型生產,可減少甚至不施化肥、農葯及各種添加劑。加入世貿組織又為我國綠色(有機)食品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因此,發展綠色(有機)食品應是我國農業結構調整的重要內容,也是越過發達國家「綠色壁壘」的戰略性措施。
四是有機農業生產比傳統農業生產更有利可圖,綠色有機食品不僅減少了人們對價格昂貴的化肥等農用化學品的依賴,為農民節省了一定的費用,而且它的產量相對於傳統農業生產更加穩定。
三、加快綠色(有機)食品產業發展的對策
(一)整合資源,建立綠色發展理念
農業經濟的發展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要求,運用生態經濟學的原理和系統工程的方法,改變傳統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創新體制機制,合理利用資源,發展生態經濟,開創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科學發展之路。要緊扣這一發展理念,搶抓機遇,突出重點,乘勢而上,奮力崛起,實現農業綠色(有機)食品產業崛起新跨越。要以國內外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快綠色食品總量增長,帶動整個產業體系和產業規模的快速發展。大力發展現代農業,開發綠色有機水產品,在保護環境的前提下加快發展,在加快發展的過程中保護環境,實現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的「雙贏」目標,為黑龍江農業在全國發展格局中開辟更加廣闊的空間。
(二)建立適當的農業規模經營體系
農業生產就體現出規模優勢和規模效益。同時因為有了規模,也就比較容易推廣新的技術。經營規模的擴大,大多是通過提高組織化程度來實現的。組織化程度的提高也要求管理手段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所謂農業產業化,其本質就是用工業化的思維來經營農業。我們應該把農業視為食品工業的原料產業。為了有效地保證食品的品質(首先是安全性),原料的控制非常重要。而控制是需要成本的,企業希望降低控製成本,擴大經營規模是任何原料產業降低成本的最有效途徑之一。對農業生產來說,就牽涉組織化程度及其管理的問題。
(三)要突出區域特色搞開發
要立足資源優勢,突出區域特色,選准優勢項目,開發主導產品,統籌規劃,科學布局,避免結構趨同和產業趨同,形成獨有區域產品特色,不僅要打好資源優勢和區域優勢這張牌,更要打好綠色品牌這張牌,充分發揮品牌效應,比如綏濱場龍圓米業採取訂單經營模式,堅持不懈地打好江水稻米品牌,開發系列綠色產品,實現產品的多性化、系列化。大成酒廠在保證機械化生產的同時,與農戶簽訂合同,利用其種植的優質綠色水稻、玉米、高粱,實現產品的品牌效應。
(四)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提高綠色(有機)食品的科技含量
科學技術是綠色食品生產、加工的質量保障。綠色食品的生產,應與現代化大生產相結合,在生產、加工、儲存等諸環節中盡可採用現代化科技手段,尤其是作為原料的綠色食品糧食,要充分利用各種生物技術、膜技術、酶技術等高新技術,增加綠色食品的科技量,提高其附加值。綠色食品的包裝儲運環節也要不斷採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以確保綠色食品生產加工全過程的高質量要求。
(五)樹立品牌意識,創造綠色(有機)食品的名牌產品
質量是企業的生命,品質是市場競爭的法寶。能否在競爭中取勝,關鍵看有沒有名牌產品。發展綠色食品必須樹立強烈的品牌意識,把這種意識貫穿到整個生產過程之中。綠色生產企業應注重綠色食品的深加工,並由目前主要生產A級綠色食品向AA級綠色食品發展,使綠色食品完全精美。因此,要鼓勵和支持具有較強經濟實力和科技力量的企業加快名牌食品的生產和開發。應在進一步開發新產品、提高產品質量的同時,創造更多具有黑龍江特色的名優產品,是黑龍江省綠色食品在國內外市場具有較高的競爭力。近年來,綏濱農場大力扶持以綠色食品為主要經營手段的企業,北大荒這樣的大型企業也積極的參與到其中來,我場的大成酒業、龍圓米業更是其中的領頭羊,為本場的食品工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六)切實加強龍頭企業建設
針對綠色(有機)食品開發制定一些優惠政策,以吸引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大中型食品加工、商貿企業參與產品開發和經營,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示範、引導、輻射、帶動作用。對於有發展潛力、市場前景看好、產品開發帶有方向性的、具有一定生產規模的企業,要通過加大投人、加快技改步伐等措施,力爭使我農場現有的綠色食品龍頭企業達到或接近省級綠色食品龍頭企業標准。對其它一些中小型綠色食品龍頭企業,要圍繞主導產品優勢,切實搞好企業重組聯合、改制改造和實行股份制經營,壯大企業經營實力,不斷增強輻射帶動能力和精深加工水平。
(七)加強高標准綠色(有機)食品生產基地建設
要圍繞資源優勢和主導產品,嚴格按照綠色食品基地建設標准,本著高起點規劃、高標准建設、高水平管理的原則,切實抓好水稻、大豆、玉米、等綠色食品生產基地,不斷擴大基地規模,實行集中開發、連片發展、規模經營。要加快有機食品基地建設步伐,重點建設集科研、良種繁育、生產、加工、交易、產品開發、綜合服務於一體,且地域優勢明顯、品牌效應突出、帶動功能較強的百萬畝綠色有機雜糧雜豆基地,並配套建設現代化的綜合市場,以此帶動整個農場區域綠色食品產業經濟總量的不斷擴張,奠定綠色食品大產業的發展基礎。
(八)加強綠色(有機)食品技術標准體系建設
要根據國家對食品安全標准建設的總體要求,按照無公害、綠色、有機不同層次的技術要求,分品種、分產業建立相應的技術標准體系,並盡可能地向國際標准靠攏。重點抓好水稻、大豆、玉米等綠色食品技術標准體系建設,全面提高綠色有機食品質量,准接軌步伐,為開拓國際市場,擴大出口貿易創造條件。
(九)進一步加大市場開拓力度
一方面,積極組織綠色食品企業來我農場參觀,用我農場的優勢資源吸引企業投資,廣泛吸引外資企業投向綠色有機食品開發。另一方面,要積極為綠色食品配送中心提供充足貨源,千方百計擴大我農場綠色食品的市場佔有份額。同時,我場還盡力發展以農副產品為主要原料的加工項目,真正做到綠色循環。綏濱農場土地資源豐富,主要種植水稻、玉米,年產各類秸稈30萬余噸,同時帶動周邊農場、鄉鎮也產出各類秸稈100萬噸。發展秸稈飼料產業原料非常充足,我場正積極與多方洽談,等待全國各界有識之士前來商討,合作此類項目。
(十)建立多元化投入機制
當前,制約我農場綠色食品開發的突出問題是綠色食品開發投入不足。解決這一問題,必須努力創新投入機制,建立以政府投入為導向,企業和農民投入為主體,其它投入為輔的多元投人機制。要本著有利於強化綠色食品開發與管理的原則,切實加強和完善市縣兩級綠色食品管理機構建設,設置相對獨立的綠色食品管理機構,把綠色食品開發納入規范化管理軌道,理順管理主體,增加人員編制,配置專職人員,從組織機構上保證我市綠色有機食品開發建設需要,推動綠色食品產業化健康發展。
3. 成都會展5十5十1指什麼
5+5+1=11,這個很簡單,從數學理論來分析,這個不來這個只要是上過小學三年級的都會。
4. 發展綠色食品的重要性
從行業發展上看,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理念的轉變,無污染、安全的綠色食品已成為時尚,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未來,綠色食品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開發潛力都十分巨大。
綠色食品,是指產自優良生態環境、按照綠色食品標准生產、實行全程質量控制並獲得綠色食品標志使用權的安全、優質食用農產品及相關產品。
為了和一般的普通食品區別開,綠色食品有統一的標志。綠色食品標志有特定圖形。綠色食品標志圖形由三部分構成:上方的太陽、下方的葉片和中間的蓓蕾,象徵自然生態。標志圖形為正圓形,意為保護、安全。顏色為綠色,象徵著生命、農業、環保。
主要價值:
開發"綠色食品"(無污染食品)對於保護生態環境,提高農產品質量,促進食品工業發展,增進人民身體健康,增加農產品出口創匯,都具有現實意義和深遠影響。
從食品營養性角度來看,綠色食品在營養價值上並不比普通食品更高,只是生產過程中的有害污染更少,因此食用更安全。
但目前有些商家違規使用綠色食品標志,誤導消費者,消費者的經濟利益就會受到侵害;另一方面如果產品沒達到綠色食品的標准要求,就有可能危害到消費者的健康。為此,消費者在購買綠色食品時,首先要看清標志,以免被商家所「忽悠」。還要注意看防偽標志。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綠色食品
5. 綠色食品有什麼經營模式
種植中不用或少用化學肥料或農葯,加功生產中去除殘留,達到一定健康標准要求。找綠色食品可 以去麥禾網綠色食品區年一下。
6. 黑龍江省發展綠色食品產業有哪些優勢
1、發展綠色食品產業的區域優勢
黑龍江省優秀的自然條件成為其大力發展綠色食品產業的先天優勢。據了解,由於黑龍江冬季漫長所以病蟲害少、土壤休眠時間長、土壤肥沃,因而化肥施用量只佔南方化肥施用量的七分之一,還有刺五加、菇娘等寒冷地區特有的品種。整個黑龍江省的綠色食品營養價值高,病蟲害少,很受市場歡迎。
2、 力推營銷渠道建設
據了解,為打造多元化的立體營銷渠道,黑龍江省設立「黑龍江省綠色食品交易中心」並以省政府名義每年集中在哈爾濱、北京、上海、廣州、香港等重要中心城市舉辦綠色有機食品產業博覽會。同時,每年有計劃組織綠色食品企業參加國內外最具影響力的8-10個博覽會,單獨設立黑龍江省綠色有機食品展區或專館。通過旗艦店、連鎖店、主流超市、電商網路4種渠道建立覆蓋全國營銷網路。
3、打造優勢品牌
黑龍江省通過統一名稱、統一主題、統一形象、統一對外宣傳報道、統一資金補貼標准等方式,突出整體效應,強化整體品牌沖擊力,在「綠色食品第一大省」這一大品牌下,形成集群效應,為每一個企業和產品的小品牌創造優質的環境。把更多的大企業,更多的優質特別是地標性產品推廣出去,通過香港市場走向世界,由政府搭平台,助推企業品牌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