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投研團隊
內需動力基金基金經理:孫延群
投資總監、阿爾法基金、內需動力基金基金經理:孫延群
復旦大學MBA 、CPA、助理工程師。2005年加入上投摩根並隨後擔任阿爾法股票基金經理,憑借出色投資管理能力,為投資者帶來了穩健卓越的回報,獲上海證券報評選的2006年最佳股票型基金經理獎。2007年4月,兼任上投摩根內需動力基金經理。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前曾任職於中興信託投資公司上海證券管理總部、平安證券公司證券研究所、景順長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04年6月起,擔任景順內需增長基金經理。
中國優勢基金基金經理:楊安樂
上海交通大學工學博士,八年證券、基金行業從業經歷。2004年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先後擔任行業專家、研究部總監助理、上投摩根中國優勢基金經理助理、上投摩根成長先鋒基金經理助理,在投資、研究領域均做出了突出業績,獲得廣泛認可。2007年8月起擔任中國優勢基金經理。曾擔任興業證券研究發展中心研究員、大成基金公司高級研究員。在石化及化工行業研究方面表現卓越,獲得2003年度明星研究員稱號。
中國優勢基金基金經理:王振州
中原大學電子電機學士,企業管理碩士;6年以上證券從業經歷,曾任寶來證券國際金融集團高級研究員;日盛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擔任日盛美亞高科技基金及日盛小而美基金的基金經理;元大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擔任元大雙盈基金的基金經理。2007年9月加入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07年11月起任上投摩根成長先鋒基金的基金經理。
上投摩根貨幣市場基金基金經理: 王亞南
碩士研究生,5年證券、基金從業經歷。2003 年至2007年,就職於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任固定收益研究員。2007年4月加入國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國泰金鹿保本基金的基金經理助理。2008年6月加入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阿爾法股票基金基金經理:周曉文
同濟大學碩士,普渡大學德國分校MBA,八年證券、基金行業從業經歷。2004年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先後擔任行業專家、阿爾法股票基金經理助理,在投資、研究領域均做出了突出業績,獲得廣泛認可。2007年8月起與孫延群先生共同擔任阿爾法股票基金經理。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前曾擔任安達信咨詢公司行業分析員、上海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研究部副經理。
雙息平衡、雙核平衡基金基金經理:芮昆
CPA,八年證券、基金從業經歷。2004年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擔任上投摩根中國優勢基金經理助理,同時負責能源、電力、家電、農業等行業研究,在投資、研究方面均做出了突出業績,得到業內廣泛認可。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之前曾任東北證券金融與產業研究所電力、能源行業高級研究員,湘財證券研發中心總經理助理、首席分析師。2004年入選《新財富》「電力、水、煤氣行業」最佳分析師前五名。 2006年4月起擔任上投摩根雙息平衡基金經理。雙息平衡成立以來,到點分紅,依照基金合同,有紀律性的操作,創造出穩健的業績;2008年5月起擔任上投摩根雙核平衡基金經理。
成長先鋒基金基金經理:趙梓峰
工學學士,CPA,十五年證券研究經驗。2005年加入上投摩根擔任研究總監,2007年3月起擔任成長先鋒基金經理。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前曾任元富證券中國研究部主管、凱基證券中國研究部主管,曾管理一支14人的研究團隊,並負責策略研究。擔任成長先鋒基金經理以來,憑借出眾的研究功底,創造了良好的基金業績,獲得廣泛認可。 研究副總監、行業專家、成長先鋒基金經理:許運凱
復旦大學經濟學博士,8年證券基金從業經歷。2006年3月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目前擔任研究副總監和行業專家,負責機械、汽車行業研究。2001年到2006年初,擔任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的機械行業高級研究員一職,2004、2005年連續兩年被評為《新財富》機械行業最佳分析師的第一名。
內需動力基金基金經理:王孝德
10年金融證券領域相關工作經驗。2008年5月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隨後與孫延群共同擔任內需動力基金經理。加入上投摩根之前任職於華寶興業基金公司,於2007年4月至2008年4月擔任寶康消費品基金經理。曾擔任德邦證券,證券投資部副總經理。 上海交通大學企業管理博士,九年證券、基金行業從業經歷。2007年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2007年8月起與楊安樂共同擔任中國優勢基金經理,2008年5月起與芮昆共同擔任雙核平衡基金經理。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前曾就職於湘財證券研發中心投資策略部、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資金運用中心、泰達荷銀基金公司。2004年起先後擔任泰達荷銀風險預算基金、泰達荷銀貨幣基金的基金經理以及固定收益部總經理,負責公司旗下所有基金的債券和可轉債投資。
投資副總監、亞太優勢基金經理:楊逸楓
14年亞太區域型基金投資運作經驗,對亞太金融市場的投資環境十分熟悉。
在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之前,楊逸楓女士曾在台灣摩根富林明證券投資信託公司任職,先後擔任JF亞洲基金、JF台灣增長基金的基金經理,投資業績出眾,曾獲台灣地區基金業的最高獎項——台灣傑出基金經理人「金鑽獎」、台灣傑出投信投顧人才「金彝獎」。據Morningstar的統計,1996至2003年,楊逸楓女士管理的JF亞洲基金,歷經多頭與空頭市場洗禮,為投資者帶來了穩健卓越的業績回報,贏得廣泛認可。 8年證券基金從業經歷。2007年9月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目前任職投資經理,負責QDII海外新興市場研究及固定收益投資。曾任職於香港永豐金證券(亞洲)及香港永豐金資產(亞洲)有限公司,熟悉海外股票及債券市場的投資運作,曾受《中國證券報》之邀撰寫海外投資專欄,內容覆蓋20多個新興市場。具有香港證券交易及香港資產管理負責人員(Responsible Officer)資格。
研究部總監助理、行業專家:朱立斌
經濟學碩士,8年證券基金從業經歷。2007年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目前任職行業專家,負責鋼鐵、綜合行業研究。曾任職於天同證券研究所行業公司部副經理、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鋼鐵行業高級分析師,2005、2006年入選《新財富》「鋼鐵行業」最佳分析師。
研究部總監助理、行業專家:劉軍
理學碩士,11年證券基金從業經歷。2007年5月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目前任職行業專家,負責食品飲料、建材業研究。曾任職於武漢橋建集團公司,海通證券研究所行業公司部經理、海富通基金管理公司股票分析師。
Ⅱ 注冊制對股票市場的影響
具體如下:
1、注冊制對市場影響有四大利好,一大利空。長遠來看,注冊制將減少為權力尋租買單,減少波動,強化價值投資,這對中小投資者帶來的好處要大於其損失。
2、利好:
一、核准制是存在制度缺陷。
當一些人或部門手握「誰可以上市」「誰先上市」的大權時,不可避免會引發權力尋租現象,這些權力可能會被轉化為個人利益。最終,誰為這種昂貴的「審批權力」買單?絕不是上市企業,而是中小投資者。這就好比,誰為計程車的牌照,為「份子錢」買單?普通乘客呀。所以,核准制隱藏著對中小投資者的「暗中掠奪」的不合理機制。如果不實施注冊制,無法談投資者保護。
二、注冊制可以有助於將資金引流到實體經濟,有助於「萬眾創新」。 在很多人眼中,股市僅僅是讓上市企業獲得資金支持,與其他企業無關,與經濟無關。這是因為,長期以來,因為審批制及上市難問題,A股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獨立市場,股市走牛也只是讓殼資源更搶手,更稀缺。如果實施注冊制,那就不同了。注冊制讓風投、創投有了更便捷的退出機制。有了上市預期,A股的高估值將會吸引大量的資金進入股權投資市場,進入中小微企業,投資和服務於新經濟。這種市場化的資金導流,打通股市和經濟的「任督二脈」,顯然比任何政府的扶持政策更有效率。
三、讓A股由賭場向市場轉變,減少毫無意義的殼資源炒作。我們知道,核准制的結果是殼資源稀缺,而不是投資資金稀缺。其結果是,很長時間里,一堆資金圍著殼資源亂炒一通,在5000點的時候,創業板平均市盈率達到120倍以上。這其實就是賭場,我想不出這些炒作資金對經濟的任何意義。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樣的賭場中,價值投資成為空話,中小投資者大多為輸家。
四,增加市場穩定,減少大幅波動。對於上一波股災,有很多人認為是股災拖延了注冊制施行。其實不然,筆者認為是注冊制的拖延一定程度上導致了股災。暴跌的核心原因只有一個,就是短時間內暴漲,因為泡沫。我們知道,在嚴格的核准制下,企業上市的節奏肯定跟不上杠桿資金入場的節奏。如果注冊制早點推,如果股票供應與杠桿資金入場保持更好的市場動態均衡,可能就不會短期暴漲暴跌。
3、另外,除了核准制,T+1及漲跌停板也會助漲助停。筆者認為這都是A股長期大幅波動的根源,務必要引起重視。
4、利空:
因為目前的股票價格是有殼資源溢價的,也就是含有「審批權力」的價值。如果推行注冊制,部分股票,特別是中小市值股票的價格會受影響。這個原因完全可以理解。這就好比,手裡如果持有計程車牌照的人大多會反對完全市場化且無需牌照的專車。
Ⅲ 一張身份證能開幾個股票賬戶可以在不同的證券公司同時開戶嗎
首先回答題主的問題,一個身份證能開3個股票賬戶,可以在不同的證券公司同時開戶,但總的就是不能超過3個。
所以說在數量有限的情況下,開戶渠道的選擇要慎重哦!
因為經常跟客戶經理打交道,我負責任地說,開戶券商的傭金是否夠低,這一點是最重要的,別的都不重要。
這個券商是我現在用的,我開戶時所用的傭金我敢保證比99.9%的人都要低。
本著樂於助人的心態,我直接把自己的開戶鏈接放上來,希望能幫助到想開傭金戶的朋友:點擊獲取低傭金免費開戶渠道
有這樣一個規定是你在券商行業必須要了解的,每筆交易至少要收五塊錢,這意味著即便你開戶的傭金達到了萬1,也就是說你用1萬元購入股票,原本是要收取1元錢的,可是因為你的收費沒有達到5元,那就直接按5元收取。
成交後,手續費會從買賣雙方那裡分別收取,比我這個就要多出8元的手續費來(5+5-1-1=8)。
假如你不斷地進行交易,長此以往這個開銷是很驚人的,你不明不白的就多交了不少手續費。
要是你自己在手機軟體上開了戶,沒有人幫忙,大家都認可現在開戶的行情傭金大部分是萬2.5~萬3,,最高的可以是千3,比萬1高出30倍。列如開戶默認是千1,這是我了解到的銀河證券。
所以不要再自己傻傻去app開戶了,想想平常你是如何網購的,比起自己去看的眼睛都花了,不如找已經挑好的人要一下鏈接,能夠節省很多財富。
另外一方面一些人可能還不了解劵商的傭金構成,這里我會給大家一一說明。
首先是印花稅,
印花稅對於每家劵商來說都是千分之一,上交的這個費用會由稅務局所收,因此印花稅低的券商根本不存在,也沒有哪家券商印花稅高的現象,不需要去過多的分辨這方面的事情。僅僅是賣股票的一方要被收取印花稅。
其次是規費,
主要是由過戶費(萬0.2)、經手費(萬0.487)以及證管費(萬0.2)組成,共計萬0.887,就像股票傭金,這個費用是是需要雙向交納的,在買方那裡收取完規費後,還需要在賣方那裡收取一次。
鑒於這些問題的存在,證券公司內部向用戶提供了兩種傭金收取模式:
一是凈傭金模式
凈傭金跟規費是分開算的,總之,很多券商會這樣說,們所給予你的金額是萬一,這個模式裡面說的萬1實際上是凈傭金,則事實上傭金就會是萬1.887。
二是全傭金模式
大家不知道的是全傭金模式包含了規費,因而券商說出的萬一,但是實際上裡面就包含有規費了,但是萬0.113就是凈傭金。。
在開戶之前,很有必要把不清楚的問題給弄明白再做決定,這樣就會被少收很多傭金。我開戶選擇的正是全傭金形式,很贊。
怎麼才能找到這樣的渠道,我這就有一個現成的:點擊獲取低傭金免費開戶渠道
總之,別人購買的時候都知道使用優惠券了,他們還了解怎樣去獲取特惠券,你可不要再獃獃的使用原價下單了。
Ⅳ 中國經濟通訊社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中國經濟通訊社股份有限公司,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中國經濟通訊社股份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Ⅳ 公司如何注冊微博
企業用戶注冊微博步驟:注冊方法和個人用戶注冊相同,不同的是要進行企業信息認證。
1、注冊新浪微博:
新浪網用戶
如果你已有新浪帳號,如新浪博客、新浪郵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您直接登錄微博就可以使用,無需單獨開通。
新用戶注冊
如果您還沒有新浪帳號,則請您按照以下步驟進行微博帳號的注冊:
微博登錄頁面點擊「立即注冊」進入注冊頁面
(1)郵箱注冊
輸入常用郵箱地址,設置密碼、昵稱,填寫相應個人資料即可。注冊微博後需要激活操作:用戶可以點擊頂部黃簽的「立即激活」進入注冊郵箱,點擊郵箱中的激活鏈接即可,如果未收到激活鏈接或鏈接已過期,可點擊「重新發送確認郵件」獲取鏈接進行激活,超過30天未激活郵箱的用戶無法正常使用微博。
(2)手機注冊
輸入手機號碼、設置密碼、昵稱及個人資料後,填寫的手機號碼會接收到驗證碼,輸入驗證碼後即可注冊成功。
企業信息認證:
企業用戶持有以下材料還可直接申請企業注冊:
持有營業執照及企業公章(財務章、合同章等無效);
能通過全國組織機構代碼管理中心認證;
企業官方微博名與營業執照上企業名不一致時需提供相關補充證明材料。
Ⅵ 2012年中國股市如何演
猜想一:滬指跌破2000點還是收復3000點
截止12月22日,滬指最低見2149點,離2000點僅一步之遙,如果市場的疲弱態勢不能改觀,那麼跌破2000點並非不可能。自從2009點2月2日向上穿越2000點後,滬指便再也沒有見過這個點位。
而2000點是一個重要支撐點位,如果跌破,那麼人們的心理預期將會受到很大的沖擊,因為下一個標志性的點位就是1664點,這是07年A股見頂步入熊市後所達到的最低點位。如果重回此點位,那麼A股將在三年之後,重新完成一個輪回。
但也不排除明年會展開一波反彈行情,今年從4月份見到3000點後,A股便一路下滑,用了8個月的時間跌至2000點附近。那麼明年會再用8個月時間重返3000點嗎,並非沒有可能。
08年至09年,從1664點漲到3478點用了10個月時間,2010年從2319點漲到3186點,僅僅用了4個月時間,或許明年收復3000點在半年之內就可以完成。
猜想二:國際板推出
國際板無疑成為中國股市「殺手」級的產品,它不僅屢次導致股市下跌,讓中國股民受到傷害,更引發市場人士的大討論,如著名金融證券專家謝百三就曾連發20條微博強烈反對推出創業板。
A股持續不斷的IPO抽血,使得市場本已疲弱不堪,如果國際板再來分一杯羹,無疑將雪上加霜,因此,國際板不推也罷。但信誓旦旦表態「技術上已准備就緒,隨時可以推出的」上交所會放棄嗎,顯然不會。那麼在2012年,國際板將成為管理層、上交所和中國股民博弈的重頭戲。
猜想三:B股與A股合並
其實在上國際板之前,還是應該先解決A、B股的問題。現在的A股和B股,已經同時存在內資和外資,兩者的區分已經非常模糊,不少股票的A、B股股價已經逐漸接近。應該說,目前A股股價偏低,正是解決A、B股問題的最好時機。
B股現在真的沒有存在的必要了,B股的功能A股完全都能夠實現。國際板並不著急,管理層大可先解決B股的問題,如果等國際板出來了,B股還是現在的樣子,投資者只能理解為,管理層總是優先安排圈錢,而非真的為了市場的規范和發展。
猜想四:IPO暫停
雖然今年大部分時間股市都在下跌,但IPO的節奏卻從未放鬆過,雖然郭樹清上任後過會率降低了,但一周超過10家公司上會已屢見不鮮。持續不斷的IPO使得市場不斷失血,這也被認為是導致股市下跌的重要原因。
而在過去,因為股市跌幅過大而暫停新股發行已不是第一次了,現在已逼近2000點,仍未見暫停IPO的跡象,如果明年跌破2000點,會暫停IPO嗎?
今年的大盤新股除了中國水電(4.48,-0.04,-0.88%)、新華保險(29.77,-0.08,-0.27%)已上市外,中交股份和陝煤股份還尚未發行,而且還有中化股份、中鐵物資等摩拳擦掌,欲沖刺IPO。中字頭大盤股一向是重點上市品種,涉及到的利益鏈也最廣,暫停其IPO難度不小。
猜想五:養老金正式入市
養老金入市是2011年底給市場帶來的最好消息,也讓人充滿了期待。目前地方政府社保資金結餘2萬億元,住房公積金結余也達2.1萬億元,共計4.1萬億。如果這部分資金能夠入市,無疑將給A股帶來巨大的增量資金。
但這一政策也讓人非常糾結,一方面我們希望其入市推動股市上漲,但另一方面我們又擔心,這可是我們的養命錢,投入到高風險的股市,資金安全如何保障。據新浪財經網上調查統計,有53.9%的人反對養老金入市。
即使養老金能夠入市,由於其分散在全國各地,操作起來也非常復雜,對於資金安全的監管更是首要問題,如果明年入市,還有很多問題尚待解決。
猜想六:創業板出現首例退市
在郭樹清上任後,創業板退市制度終於千呼萬喚始出來。「三高」現象普遍、上市後業績變臉、高管密集套現,淪為圈錢市的創業板,因為其現行退市制度的不完善,一直備受詬病。
根據徵求意見稿中的創業板退市條件,真的能將「害群之馬」清除出市場嗎,難度其實很大。但如果不能產生一家真正退市的公司,那這項制度也將形同虛設,創業板的種種亂象也就難以消除,我們期待退市的公司能夠真正出現。
猜想七:新三板擴容方案正式出台
作為證監會今年主推的資本市場大事,新三板擴容政策的推出雖然屢聞樓梯響,但始終未見人下來。業界不同的聲音也此起彼伏,而新三板跨越近六年歷程,在本月初實現了百家的突破,擴容時機也已經成熟。
國務院在10月份針對中小企業融資現狀召開了會議,明確了支持小型和微型企業發展的金融、財稅政策措施,指出要進一步推動交易所市場和場外市場建設。對此,有市場人士解讀為新三板作為場外市場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擴容速度可能會加快。國金證券(11.10,-0.22,-1.94%)新三板業務部門負責人認為明年初推出來的可能性較大。
猜想八:強制分紅覆蓋到所有上市公司
強制分紅是郭樹清新官上任燒的第一把火,不僅IPO新股都將分紅措施寫入招股書的顯要位置,證監會還明確要求創業板公司需將分紅承諾寫入公司章程,並在招股說明書中做重大事項提示。
上市公司給不給投資者分紅,如何分紅,分多少紅,不僅關繫到投資者的利益,也關繫到企業形象,更關繫到股市的健康發展。因此,將強制分紅政策推廣到所有上市公司是股民的期盼,也有助於消除A股市場鐵公雞盛行的現象。
猜想九:轉融通業務正式推出
融資融券已經正式成為常規業務,轉融通業務的正式推出也箭在弦上。融資融券就是讓投資者可以去借入資金去做多或者融券賣空。在牛市中去借錢做多賺更多錢,在熊市中去借股票賣空,也能賺錢。這樣一來,股市漲跌都能賺錢。
轉融通推出之後,標的證券的極大豐富,將給予投資者更多的利用突發性事件做空股票的投資機會,A股將正式進入做空時代,長期形成的單邊思維難以適應市場的發展,股民將不得不去適應一個雙邊操作的市場,但也能帶來更多的機會。
猜想十:重慶啤酒(37.30,0.94,2.59%)乙肝疫苗最終研製成功
之所以拿一個上市公司做一個單獨的猜想,實在是因為重慶啤酒太有代表性了,它在年末驚艷的十跌停,不僅使其成為2011年最杯具的上市公司,也首次引發基金對上市公司逼宮,要求罷免重啤的董事長,由親密合作到徹底決裂,在A股歷史上實屬罕見。
而重啤吹了13年的乙肝疫苗神話也將在明年初始正式揭曉,這一概念也是引發其股價從暴漲到暴跌的重要原因,並把一大批基金拖下水,這在A股市場具有非常大的典型性,也是A股概念炒作盛行的一個縮影。
如果其乙肝疫苗最終研製成功,那麼大成基金將豪賭成功,如果失敗,將給市場敲響一個警鍾,也給管理層一個監管契機,盛行A股市場20年的炒作之風是時候遏制一下了,是到了重塑價值投資理念的時候了。
因此,無論如何,重慶啤酒的乙肝疫苗事件都將寫入中國證券市場的歷史。
Ⅶ 今天股市怎樣
收評:滬指逆勢大漲5.76% 兩市逾1200股漲停
2015年07月09日 15:01
消息股匯總:7月9日盤前提示二十五隻股全部漲停
新浪財經訊 周四早盤,滬深兩市雙雙低開,滬指探底後,開始呈回升趨勢,在跌停股打開刺激下,市場人氣爆棚,10點10分左右直線拉升翻紅,後沖高回落,在3500點上下展開爭奪戰,臨近午盤,小幅回升;午後開盤,滬指大幅上拉,連破3600、3700兩關口,一度沖擊漲停,兩市共逾1200股上漲,無一個股下跌,板塊全線飄紅,題材股回暖,臨近盤尾,漲幅收窄。
截至收盤,滬指報3709.39點,漲203.08點,漲幅5.79%,成交6733.11億,深成指報11510.34點,漲469.45點,漲幅4.25%,成交2775.81億,創業板指2435.75點,漲71.70點,漲幅3.03%,成交583.34億。
板塊方面,券商、高速公路、鐵路基建、航空、核電核能等漲幅靠前,大數據、國產軟體、網路安全、醫療器械等漲幅靠後,
後市展望
前期嚴重暴跌,已為多方蓄力多時,超跌後的報復性上漲成為當前市場主旋律,加上前期國家隊巨額資金托市,近期倡導產業資本自救,無論從資金面還是政策面都給予市場活力,短期市場有望繼續反彈。投資者短期可積極參與市場,布局有業績支撐的個股。。
近期市場連遭重挫,今日反彈激發了市場活力,在利好消息刺激下,資金有望關注農業相關概念,投資者逢低布局相關個股。
市場出去停牌個股全線反彈,漲停個股達到千家,沒有任何一個個股下跌,市場午後在權重股的推動下全線做多,市場不是跌停就是漲停導致很多的投資者驚呼心臟受不了。技術上看,大盤指數出現了底部企穩的局面,市場全線反彈,創業板則是漲停報收,技術上看周五市場依然有反彈,不排除指數短期沖擊4000點。
匯豐表示,將中國A股市場評級從減持上調至中性。此外,匯豐將上證綜指2015年底目標上調至4000點。將滬深300(3897.626, 234.59, 6.40%)指數2015年底目標上調至4200點。
匯豐曾在4月將A股市場評級調整為減持,並下調股指目標點位,認為高杠桿給股市帶來風險,另一方面有較大沽空壓力來自上市公司內部人士。
而現在將評級上調,匯豐表示基於四點理由:融資規模較6月中旬的峰值已經下跌22%,去杠桿能夠造成的最壞影響已經過去;過去幾周內,A股上市公司內部人士的凈賣空壓力已經大幅下降;監管機構有多種工具來穩定市場和重建信心;更重要的是,今年下半年,A股基本面有望明顯改善,低利息成本有助於上市公司實現更高利潤。
同時了解到,中國人民銀行[微博]已批准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短期融資券等金融債券。
業內人士表示,多元化的融資方式有利於保持證金公司流動性充裕,發揮好維護市場穩定作用。
央行[微博]發言人日前表示,為支持股票市場穩定發展,積極協助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通過拆借、發行金融債券、抵押融資、借用再貸款等方式獲得充足的流動性。
Ⅷ 我國推行股票注冊制的意義
決定原文:推進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
股票發行注冊制定義:
注冊制主要是指發行人申請發行股票時,必須依法將公開的各種資料完全准確地向證券監管機構申報。證券監管機構的職責是對申報文件的全面性、准確性、真實性和及時性作形式審查,不對發行人的資質進行實質性審核和價值判斷而將發行公司股票的良莠留給市場來決定。注冊制的核心是只要證券發行人提供的材料不存在虛假、誤導或者遺漏,即使該證券沒有任何投資價值,證券主管機關也無權干涉,因為自願上當被認為是投資者不可剝奪的權利。這類發行制度的代表是美國和日本。這種制度的市場化程度最高。
董登新[微博]:IPO注冊制將帶來A股慢牛短熊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在微博表示,《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為資本市場改革定調: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推進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多渠道推動股權融資,發展並規范債券市場,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其中,最大亮點或重中之重就是IPO注冊制的試點與推行,這將引發A股市場革命性的深刻變化,值得投資者興奮、期待!
董登新還表示,A股市場IPO推行注冊制,將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其一,證監會不再直接干預股市漲跌;其二,證監會不再干預IPO節奏,更無權暫停IPO;其三,證監會監管重心將從IPO後移至二級市場,嚴厲打擊違規者及證券犯罪行為;其四,投資者將會真正自覺地學會用腳投票。這是真正意義上的還權於市場,還權於投資者。推行注冊制,是新股發行體制改革接近尾聲、最後階段的臨門一腳。這一腳、這一刻已無退路,別無選擇。十八屆三中全會已十分高調、明確指出:要充分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去行政化」已成為當前中國股市最重大的改革任務,而一級市場IPO則是過度行政干預的重災區,因此,推行IPO注冊制將是唯一選項。
董登新最後稱,注冊制的推行,將會迎來A股市場「慢牛短熊」的新格局、新時代。美國股市是典型的「慢牛短熊」,它的牛市一般持續5——7年,而熊市至多為1——2年;與此相反,中國一貫的「快牛慢熊」格局則是:牛市至多1——2年,熊市則長達5——7年。這就是中國股市與成熟市場的巨大反差。IPO注冊制將改寫這一格局!
李迅雷[微博]:IPO注冊制將壓低股價 短期難推行
海通證券(10.75, 0.70, 6.97%)副總裁、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對新浪財經表示,這次金融領域的一大看點就是股票發行注冊制的改革,但從核准制到注冊制的過渡有一定難度,明年推行可行性也不大。他認為如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上市公司發行規模將會擴大,發行價格將會降低,未來股市更加市場化,而中國股票市場表現不好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發行價格過高。對券商而言整體利好,但是未來保薦風險將加大。對普通投資者而言這不是特別好的事情。
孫立堅[微博]:上市公司好壞將由專業投資者決定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孫立堅認為,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將讓那些無資產支持的好公司獲得更強的融資能力,抑制公司上市過程中的尋租現象,上市公司的好壞由投資者尤其是專業化的投資者來決定。
華生:中小盤股將受發行注冊制沖擊
據深圳商報報道,燕京大學校長、經濟學家華生昨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推進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等內容寫進《決定》里,意味著證券市場改革非常重大。中國證券市場成立20多年來,新股發行一直都是審批制、核准制。這次的改革提出從審批制、核准制轉向注冊制,應該說這個改革是非常具有實質性的,等於要對新股發行審核制度進行根本改革,這個市場化方向改革是對的,市場起決定性的作用了。
但什麼是注冊制?是不是什麼企業注冊了就可以上市?那恐怕也不行。這個注冊制指的是什麼?美國IPO也叫注冊制,但和我國的工商注冊是兩回事。華生說,不管怎麼理解吧,目前來看這個新股發行制度改革力度是空前的。實際上過去還沒有認真研究過,一下子就將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寫進了《決定》里,這個步子邁得非常大的,肯定股票市場直接融資方面,力度會是空前的。但是,希望在制度設計上,要有大智慧(6.66, 0.17, 2.62%),不然,對證券市場的沖擊也將非常大。
過去20多年,政府負責審批審核,但政府也在保護這個市場。一下子市場化了,全面放開了,這個沖擊是不言而喻的。特別是A股股價,中小盤股比起香港市場仍然高高在上,對這個沖擊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備。因此,在制度設計上要有大智慧,不能因為改革給投資者造成太大的傷害,要有一個過渡。總體來說,《決定》指明了方向,看來證券市場配合整個國家市場化改革的力度非常大。
老艾:券商股是最受益的
新浪財經評論員老艾稱,審核制改注冊制是中國股市一項革命性的突破,上市公司數量將大大增加,此項規定最受益的是券商,投行業務有望再次成為最賺錢的一塊,這也是周五券商股集體井噴的直接原因。
劉紀鵬[微博]:IPO不宜從核准制直接過渡到注冊制
據華夏時報報道,中國政法大學資本研究中心主任劉紀鵬表示,需要強調的是,盡管一直提到新股發行的改革,但我並不太主張一步就從核准制過渡到注冊制。證監會未來有可能放鬆審批,可太快變成注冊制也並不適合中國的市場。舉個例子,美國實行注冊制,因為它是有前提的:一是因為美國有強大的訴訟文化,很多納稅人都有自己的律師;二是美國股市機構投資者居多,比較理性;三是它的事後懲罰很嚴格,公司一旦發生問題需要追索,保薦人有的要終身取消保薦資格等。而這三點我們的市場直到今天還都未完全具備,所以監管層當下的改革重點,應該是監審分離,變實質性的核准為程序上的核准,然後把審核的權利下放到交易所。此外,證監會在人員配置上,也應該把90%的力量著重放在監管上, 只留10%的力量用在審批上即可。用16個字來形容,就是「監審分離,下放發審,程序核准,保留否決」。
Ⅸ 第一財經主持人晨光的介紹
李晨光博客地址:http://t.sina.com.cn/tgljcbn 李晨光微博地址:http://t.sina.com.cn/lic
第一財經主持人 李晨光簡介
李晨光是第一財經製作人,畢業於華東師大金融學系,主要學習研究國際金融證券投資方向。李晨光專業基本功扎實,業務干練。從2000年在第一財經工作以來,撰寫債市評論、個股評論及B股評論數百篇。有高交會、中國證券市場十年論壇、博鰲亞洲論壇首屆年會等政經盛會的現場報道經歷,他對金融市場各大參與主體長期密切跟蹤,擅長中國經濟趨勢和宏觀政策取向分析。 李晨光目前主要負責《股市大家談》、《第一財經聯播網》、《後市點兵》、《曉鹿在線》、《環球匯市沙龍》、《環球匯市資訊》,並主持《財經視點》等節目。
Ⅹ 股票發行注冊制對股市的利在哪,弊在哪
1.注冊制既有利又有弊;
2.有利之處,即打破核准制下,發審委「一攬大權」的內局面,上市公司無需為容「人情」而煩惱。此外,注冊制下,IPO長時間排隊的現象有望得到解決。隨著擬發行公司的批量上市,將很好地解決了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3.至於注冊制的弊端,莫過於新股的批量上市對市場造成的沖擊。不過,這並非最核心的問題。筆者認為,在注冊制下,因企業上市基本由中介機構負責,而監管部門的審核權力卻發生改變,僅進行形式性的審核。因此,中介機構是否盡職盡責地履行自己的義務就成為推行注冊制的關鍵。
4.站在中介機構的角度來看,肯定是歡迎注冊制的到來。因為,在注冊制下,中介機構無需為IPO排隊時間過長而煩惱。對此,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自身的業務需求。不過,在注冊制下,因監管部門的審核權力發生改變,完全把決定權交給中介機構,則中介機構的信用與責任問題就成為市場的關注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