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當前面臨的復雜國際形勢
外交目的簡而言之就是為中國的發展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以降低外部不利環境對中國發展的影響。具體來說,主要是外部的國際環境對於當前中國來說並非有利。改革開放以來的戰略發展期已經過去,當前的國際形式是改革開放以來最惡劣的時候。全球政治經濟形式不好,美國在外虎視眈眈,朝鮮問題正是關鍵時刻,台灣問題也到了必須解決的時候,中日關系也難以回暖,俄羅斯靠不住,印度越南等周邊國家存心不良,南海問題降溫卻並沒有解決,歐盟是牆頭草,靠得住的小夥伴影響太小。
以中國對外投資為例,投入和回報往往難以成正比,一些小國敢對中國有不正當待遇,對於西方列強卻不敢。國際關系學術界有些大佬再開玩笑的時候往往會無奈的說,我國空有列強的名頭,卻沒有列強的待遇。歸根結底是國際影響力的問題。這種問題其實說明了我們的外交行為對於外交目的的達成度較低。
中國外交任重而道遠。但歸根結底,外交目的的達成除了策略和技巧之外,最重要的還是國家實力。
❷ 迪拜在哪個國家它是哪個國家的首都誰能給我介紹一下
迪拜,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人口最多的城市,位於波斯灣東南海岸,迪拜也是組成阿聯酋七個酋長國之一,迪拜酋長國的首都,被GaWC評為2018年世界一線城市第九位。
迪拜有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樓,高達828米的哈利法塔;世界上最豪華的酒店,帆船酒店;世界上最大的人工島,棕櫚島;世界上最大的室內滑雪場,迪拜滑雪場。
迪拜還有世界最大的音樂噴泉,迪拜音樂噴泉;世界最高的住宅樓,迪拜公主塔;世界最高的酒店,迪拜萬豪伯爵酒店。還有遍地黃金的土豪傳說。
(2)由中國主導建立的國際金融機構是以下哪個擴展閱讀
從沙漠里的小漁村,到世界最豪城市,迪拜只用了短短20年。迪拜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3000 年。考古發現,青銅時代,迪拜一帶已經有人類居住。在此後的5000年中,迪拜的發展,波瀾不驚,默默無聞。
1833年的迪拜直到1902 年,迪拜才迎來了轉折點。當時,伊朗的倫格港口徵收重稅,伊朗和阿拉伯地區的商人,遷到波斯灣對岸的迪拜。此後,迪拜的國際貿易開始起飛,逐漸成為海灣乃至整個中東地區的重要港口和貿易中心。
迪拜位於中東地區的中央,是面向波斯灣的一片平坦的沙漠之地。面積為4114平方公里,占阿聯酋總面積的5.8%,在全國面積中是繼阿布扎比之後排名第二。人口為3,102,511人(2018年4月),約佔全國人口的41.9%,為人口最多的城市。
迪拜是中東地區的經濟金融中心,它也是中東地區旅客和貨物的主要運輸樞紐。石油收入促進了迪拜的早期發展,但由於儲量有限,生產水平較低,2010年以後,石油產業只佔到迪拜國民生產總值的5%以下。繼石油之後,迪拜的經濟主要依靠旅遊業、航空業、房地產和金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