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嘉華集團的發展經歷
踏入七十年代,麥理浩爵士出任香港總督,為了改善市民居住環境,大力推行城市規劃。此外,隨著工業產品出口不斷上升,香港逐漸成為國際上主要的自由港,晉身亞洲四小龍之列,一系列基建工程隨著社會發展而動工,進一步帶動建材需求的上升。此時,嘉華建材的發展趨於成熟,旗下的安達臣道石礦場擁有當時先進的科技及現代化設施,為政府多個基建項目及公共屋邨提供優質石材,成為香港石礦產品和混凝土的主要供應商。
隨著香港人生活質素的提升,高級住宅的市場空間不斷擴大。嘉華乘勢著力發展地產業務,於1974年,在港島南區布力徑,興建以八間豪華花園洋房組成的柏徑苑。極優之地段,加上豪華裝潢,開創了香港早期屋苑式組合洋房的先河,而其中一間別墅的售價,更創下當時地產市場紀錄之新高。
七十年代末,香港贏得購物天堂的美譽,每年訪港旅客超過200萬人次,然而,酒店業的發展卻未臻完善,尤其缺乏高質素的世界級酒店。有見於此,呂博士主動與國際知名品牌假日酒店合作,於1979年以6,800萬港元投得尖東海傍地皮,斥資三億港元興建海景假日酒店(即現今「海景嘉福酒店」),於1981年開幕並引入特許經營管理制度,成為名噪一時的五星級酒店。往後幾十年間,秉承「以客為本」的服務宗旨,嘉華培育了一批專業酒店管理人才,不僅為日後集團發展美國酒店業務以及澳門娛樂休閑業務奠定基礎,亦為香港旅遊業的長遠發展作出貢獻。 步入八十年代後,香港百業騰飛,由工業主導的城市,轉型為旅遊城市。為加快城市建設,政府展開一系列大型基建項目,推動建材需求量上升。洞 悉社會的發展需要,呂博士先後多次到歐美及日本進行考察,積極研發新的生產技術,於1979年引入先進的預拌混凝土和渠筒之製作技術,以提高生產力及安全 水準,鞏固核心建材業務。1983年,嘉華混凝土有限公司成立,標志公司發展成為垂直綜合模式的建材供應商,包辦石礦開采、碎石生產、洗水沙生產、瀝青生 產、混凝土以及混凝土預制構件的全線生產,為政府大型基建項目供應建材產品。
背靠香港這個國際金融中心,嘉華石業集團有限公司(後易名「嘉華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於1987年在主板上市,股份編號為0173,專責集團的地產及其他投資業務,不僅促使公司管理架構更趨完善,提高公司的知名度,更利於吸納優秀人才加入工作。
這個時期,立足於香港的嘉華集團亦在國內外物色具潛力的投資機會。適值中國經濟開放,內地城市建設急速發展,嘉華積極北上開發業務,在深 圳、廣州以及華東等地,進行建材項目投資,除石礦場業務,還包括混凝土、水泥產品及管筒等,成為首批投資內地的香港企業之一。此外,集團也向北美拓展,以 三藩市為基地,由Stanford Hospitality、Cresleigh Homes 和Cresleigh Properties分別管理在北美的酒店、住宅及商業地產業務。同期,集團進軍新加坡、馬來西亞及泰國等東南亞地區的地產市場,先以投資中型住宅及商業 項目為主,後期則轉向發展多元化地產項目。 踏入九十年代,嘉華集團積極進軍內地房地產市場,配合國家發展方針,參與廣州市首個舊城改造計劃,把越秀區之舊樓房改造為現代化大型住宅及 商業小區──嘉和苑,同時亦成為最早進駐上海地產市場的香港企業之一,於最優越之地段購入多塊土地,開發港泰廣場及嘉麗苑等項目。集團更以著名住宅品牌 Cresleigh Homes和Cresleigh Properties奠定於北美地產市場的地位,項目遍及加利福尼亞、亞利桑那及薩加緬度。
而香港方面,嘉華國際中心於1991年落成啟用,成為集團之香港總部。集團憑藉其審慎靈活的投資策略更讓它得以於97金融風暴後,率先向政府申請土地拍賣,先後投得多塊優質地皮,包括九龍塘廣播道、赫德傑道、窩打老道、深井和馬鞍山等。
集團建材業務亦日漸成熟,嘉華建材有限公司(前身為「國際筒業有限公司」)於1991年在香港上市 (0027),晉身成為香港大型一站式建材生產商,並積極擴展中國內地及香港業務,包括於1993年興建廣州最大規模之石礦場──黃陂石礦場,及在 1997年與香港政府簽訂為期17年的「安達臣道石礦場重整與美化計劃合約」,將石礦場重整為一幅多用途發展土地。
1990年,仕德福國際酒店集團正式成立,主要負責香港的酒店發展及管理業務。而集團在美國之酒店業務旗艦Stanford Hospitality更於1998年被列為全美十二大酒店業主及發展集團,成績驕人。 踏入21世紀,全球經歷了911、非典、金融海嘯等動盪歲月,企業營商環境充滿變數。然而,嘉華集團跨越重重障礙,在逆境中連創驕人成就。
尤令集團感到自豪的,莫過於在2002年,成功投得澳門娛樂牌照,把業務版圖擴展到澳門大型綜合娛樂會展業。結集其數十年經營環保建材、旅遊酒店、房地產之經驗,集團整裝待發,以迎接這一亞洲最具潛力的巨大商機。
2005年,銀河娛樂集團 (「銀娛」;股份代號:0027) 在香港上市,並隨即獲得國際策略投資者Permira的有力支持。數年間銀娛在澳門長足發展,與多家國際級娛樂休閑營運商並駕齊名。2006年,銀娛在澳門的首家五星旗艦澳門星際酒店開業,榮獲無數國際專業獎項。與此同時,銀娛投資超過155億港幣,建築面積達55萬平方米,以「傲視世界情系亞洲」為宗旨的大型綜合度假城──「澳門銀河™」於2011年5月開幕。此乃集團近年最龐大的發展項目之一,集娛樂、度假、會展、購物、美食於一身,以「亞洲心」為經營理念,並引入屢獲殊榮的亞洲頂級酒店及渡假村品牌澳門悅榕庄(Banyan Tree Macau)和享譽國際的澳門大倉酒店(Hotel Okura Macau)到「澳門銀河」,加上萬眾期待的五星級「銀河酒店」,為澳門帶來獨一無二的旅遊新勝地。素以「亞洲心」為經營理念的銀娛,成為嘉華集團旗下最閃耀驕人的企業品牌。
集團在中國內地的發展勢頭亦不遑多讓。2005年,集團上海新總部──位於淮海中路黃金地段的嘉華中心正式落成啟用,成為集團進一步開拓內地龐大市場的總指揮中心。當中,集團在長三角的多個優質地產項目及中國華北、華東、華南等地區的建材項目,亦在本地化策略及資源共享的有效執行下,逐一開發落實。
這十數年間,嘉華建材成功地由傳統垂直模式建材供應商轉型為一站式綜合環保增值型產業,並與北京首鋼、雲南昆鋼、安徽馬鋼、南京鋼鐵、湖北鄂鋼、廣東韶鋼及貴州水鋼等著名鋼企組成戰略性夥伴,把鋼廠的水渣循環再造,以嶄新技術提煉成礦渣微粉的環保產品,提供給內地多個大型基建項目。
集團地產旗艦──嘉華國際集團於2005年重新定位,憑藉在香港數十年之開發經驗,致力發展大中華地區的精品住宅、甲級商廈、特色商鋪、酒店及服務式公寓等優質物業,項目超過十個。其中代表作港島半山Chantilly及南區深灣九號,罕有超級豪宅,深受歡迎。上海慧芝湖花園、徐匯區建國西路嘉御庭及靜安區嚴家宅嘉天匯等頂級豪宅無不延續嘉華集團「品精質優」的發展使命。此外,集團亦積極在中港兩地購買多幅優質地皮,為長久發展再添動力。
走過風雨歷程,嘉華集團已晉身為業務多元化的跨國企業。面向未來,集團將積極貫徹「大中華概念」,立足香港,加速亞洲的業務步伐,進一步發揮綜合實力,配合國家可持續發展的大方向。
『貳』 北京工商大學嘉華學院--國際班,專業方面的一些問題。
1、3個還是4個,不是很清楚,但都有各自的教室。
2、前兩年在中國學英語和專業課。英語版計算機課本。體育,語文也學
3、掛科的人比率要小。平時分和期末分各占總成績的50%。平時和老師關系好點,自己考試前多看看書,就不會掛科。
4、不是,首先要雅思成績合格
6、就你說的那兩種
『叄』 誰知道中天嘉華理財這個機構,它是私莫基金還是信託公司,買它的理財產品可靠嗎
信託公司里絕對沒有中天嘉華,中天嘉華也不能直接發行理財產品,充其量提供理財的顧問咨詢服務。
『肆』 北京工商業大學嘉華學院怎麼樣
北京工商大學嘉華學院,是由教育部批准設立的北京首批兩所獨立學院之一,由北京工商大學與北京佳成遠景投資有限公司共同合作創辦,屬於本科層次學歷教育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已列入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招生計劃。
學院建校以來,根據首都教育發展戰略和北京經濟社會發展要求,大膽探索辦學新機制,確定了 「 特色辦學,質量立校 」 的辦學理念,明確了 「 博觀約取,厚積薄發 」 的校訓,倡導了 「 立德立行,達己達人 」 的嘉華精神,確定了學院的辦學定位,即以本科學歷教育為主, 大力發展對外合作辦學,把本科學歷教育與職業教育結合起來,把人才培養與學生就業結合起來,培養既有較高專業理論素養,又有較強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在已有的學科型本科教育與技能型高職教育的結合上尋求創新點、探索在獨立學院層面的具有嘉華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
學院設有學院辦公室、教務處、學生處、招生辦、財務處行政機構,並設有金融與貿易系、財務與管理系、語言與傳播系、基礎教學部四個系(部)。
學院的師資隊伍建設以高學歷、高職稱的中青年教師為主,採取專任教師與兼職教師相結合的聘任方式。教師隊伍分為三個部分:北京工商大學的教師、學院的專任教師、學院從全國著名高校聘請的兼職教師。學院現有專兼職任課教師147人,副教授以上職稱的占 51% ,碩士以上學位的占 80.3% ,遠遠高於國家要求標准,為保證學院辦學質量提供了良好的師資保障。
學院主要培養經濟管理人才和現代服務業人才,今年除了原有財務管理(國際財務管理方向)、金融學(國際金融方向)、國際經濟與貿易、保險(保險精算方向)、市場營銷等 5 個專業,新增公共事業管理、人力資源、英語、廣告學、會計學五個專業 。在學院就讀的學生將實行學分制管理,學制為 4 年,學業期滿,成績合格者,頒發教育部承認學歷的北京工商大學嘉華學院畢業證書 , 符合條件的授予北京工商大學嘉華學院學士學位。
學院校址在北京通州宋庄鎮南路甲1號,校區佔地面積300畝,總建築面積20萬平方米,其中教學行政用房61200平方米,學生宿舍41200平方米,後勤用房21600 平方米,生均教學行政用房 21.3 平方米。有標准400 米跑道的操場及運動場所若干。目前學院設有圖書館、語音室、網路中心、多媒體教室等教學設施,為學生提供了優雅、舒適、便捷的生活學習環境。
學院利用北京工商大學優質的教育資源和較高水平的教育管理模式,以及北京佳成遠景投資有限公司、加拿大皇家基金集團多年與國外大學間的合作形成的資源,引進優秀的課程,建立多種合作模式,努力創建國內一流獨立學院,打造知名高等教育品牌,培養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 「 國際型、應用型、高素質 」 的優秀人才。
『伍』 請問北京工商大學嘉華學院金融學(財富管理,互聯網金融實驗班)的大
學校榮譽情況 :2011年,學校榮獲「中國商業服務業校企合作與人才培養優秀院校」、「中國十大品牌獨立學院」; 2012年,學校榮獲「中國最具品牌影響力獨立學院」; 2013年,學校榮獲「十年最具領導力獨立學院」; 2014年,學校榮獲「中國最具知名度獨立學院」、「中國影響力獨立學院」、「中國綜合實力最強獨立學院」; 2014年,學校榮獲「北京高等學校示範性校內創新實踐基地」; 2015年,學校榮獲「2015年度品牌實力獨立學院」; 2015年,學校榮獲「2015年度中國社會影響力獨立學院」; 2015年,學校榮獲「北京高等學校市級校外人才培養基地」; 2015年,學校榮獲「北京市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2016年,學校榮獲「中國國際貿易學會、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專業共建優秀單位」。 近日還入圍了高校大...
學校情況:嘉華學院地處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區,自然環境優美,人文氣息濃厚,目前學校還在加大力度進行校園改造和景觀設計,力求給師生們更好的學習生活環境。嘉華學院是距離東移後的北京市政府最近的高校之一,與人民大學等高校遙相呼應,形成了學術氣息濃郁的高等院校生態圈。學校毗鄰中國著名的宋庄藝術區,為學校增加了濃厚的教育與藝術氛圍。學校交通便利,緊靠地鐵6號線,南臨通燕高速,北鄰首都機場,地理位置優越。
學校建有教學樓、實驗樓、圖書館、體育館、學生公寓、食堂、超市等公共設施。學校場館中心配有籃球館、形體房、健身房、排球館、羽毛球館、乒乓球館等室內健身場所,以及足球場、田徑場和各種球類室外場所。
學校的學生公寓是四人間,配備了獨立衛生間、空調、電話、Wi-Fi網路等設施,條件優越,溫馨舒適。
學校有兩個學生食堂、一個西餐廳、一個清真食堂,各種美食均可享用,價格公道,干凈衛生。
交通情況:地鐵6號線,808 809路公交車。
『陸』 北京工商大學嘉華學院金融系的學費是多少
2017年根據相關官方文件,今年的學費至少69800每科,加上書費以及其他的費用(包括生活費,按2000一個月算)大約需要10萬塊錢上下
『柒』 北京工商大學嘉華學院的金融專業CFA 2+2/2+3國際班是什麼意思,好不好
是出國班
在嘉華讀2年然後出國讀2年或3年
可以拿到雙學位文憑
但我覺得這個不是太好
花費太多
回來後你還得延遲畢業半年的
cfa就是注冊金融分析師,學校名字打的很響
但去的外國大學都不是太好
不太推薦去上這個
『捌』 中信嘉華銀行的介紹
中信嘉華銀行有限公司為中信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於2007年5月31日,中國中信集團公司持有中信國際金融百分之五十五權益。 中信嘉華銀行期望透過為大中華及海外客戶提供方案,創造價值,將財富管理和國際商業服務提升到超越客戶期望的嶄新水平,成為擁有最高國際水平及實力的亞洲最佳區域性中資銀行。本行在香港擁有二十九間分行,其他中國網點包括北京分行、上海分行、澳門分行及全資擁有的中國國際財務有限公司﹙深圳﹚,海外分行網路則遍及紐約及洛杉磯。穆迪投資及惠譽國際分別給予本行Baa1及BBB+的信貸評級。
『玖』 中信嘉華銀行的銀行歷史
中信嘉華銀行有限公司為中信國際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中信國際金融控股)全資附屬公司,中信國際金融控股百分之五十六權益由中國中信集團公司(中信公司)持有。憑藉中信公司的強大後盾,本行不斷開創優越及多元化的金融產品及服務,滿足不同客戶的投資理財需要,長遠目標是成為帶給客戶超凡價值的領先金融服務提供者。 本行的歷史可追溯至1922年2月2日,已故林子豐博士在廣州創辦的嘉華銀號開始。本行的名稱是取自當時的嘉南堂及南華公司。
1924年12月,本行以嘉華儲蓄銀行之名在香港注冊成為有限公司,全數繳付資本為五十萬港元,總行設於香港德輔道中二零八至二一零號。廣州的嘉華銀號便成了嘉華儲蓄銀行的廣州分行,主要業務包括存款及匯款,兩年後改名為嘉華銀行公眾有限公司。 本行位於香港德輔道中的二十二層自置總行
1980年,位於香港德輔道中二三二號的全新二十二層自置物業落成。總行於同年六月十日遷入後,旋即進行多方面營運電腦化。1980年7月,本行公開發售三千五百萬股普通股,每股面值一元,溢價每股三角,隨後於香港交易所掛牌。本行業務持續發展,在香港及海外分行數目不斷增加,除了在美國的洛杉磯及紐約開設分行外,亦在加拿大多倫多及福建省廈門市設立代辦處。一九八五年底,本行在香港的分行數目達二十六間,並有四個海外辦事處,全資附屬公司則包括嘉華國際財務有限公司及與荷蘭安美保險集團合資的嘉華安美保險有限公司。
1985年是香港銀行業動湯的一年,所有中小型銀行都出現財政困難,嘉華銀行亦不例外。1986年4月21日,本行與中信公司簽訂協議,中信公司向本行注資三億五千萬港元,令本行得以繼續正常運作。 在經驗豐富及能力超卓的管理層帶領下本行不斷成長,並已發展成為管理完善的本地中型銀行,被列為全球首一千間銀行之一。1998年7月30日,本行正式更改名稱為中信嘉華銀行有限公司,並於同年十一月推出全新企業形象,象徵著新的企業價值及文化,充分體現決心改革及力求創新的精神。
1999年12月,本行首次獲得國際評級機構評級。長期及短期外幣存款分別獲穆迪投資評為Baa2及Prime-3,財政實力評級為D,前景評級則為穩定。評級顯示本行財政狀況穩健,同時亦肯定了過去積極發展及改革的工作。 2000年10月,本行成功推出嶄新的一百五十億港元存款證發行安排。這是本行歷來最大宗的存款證發行安排,亦是本行加強資產負債管理的長遠策略之一。2001年7月,本行國際性發行首宗三億美元十年期後償票據,作為持續及有效地管理資本的其中一項工作,獲得理想的市場反應。
建基於進取的擴展業務策略,本行於2002年1月斥資四十二億港元收購香港華人銀行有限公司(華人銀行)。於2001年五月將本行財政實力評級由D調整至D+的穆迪投資,在收購計劃公布後亦確認本行Baa2之信用評級。為了更有效地利用中信公司在國內的網路和優勢,掌握中國加入世貿帶來的無限商機,本行在2002年2月宣布重組集團架構,重組成金融控股公司,統領商業銀行、投資銀行和資產管理三項業務。本行亦在2002年2月與中信實業銀行簽訂合作意向書,建立長遠的全面業務合作關系。
本行孔丹董事長、常振明前常務副董事長與前香港華人銀行李永鴻董事總經理兼行政總裁出席宣布收購香港華人銀行的記者會。
2002年5月,本行成功發行二億五千萬美元永久後償票據,為首宗日本以外的亞洲永久上層第二類資本票據。
於2002年11月25日,中信嘉華與華人銀行在法律及營運上完成整合。兩行銀行業務的整合乃透過私人條例方式進行,《中信嘉華銀行有限公司(合並)條例》是於2002年7月19日制定為條例。根據該條例,大部分中信嘉華的資產及負債,於指定合並日2002年11月25日轉移至華人銀行。於合並日,華人銀行易名為中信嘉華銀行有限公司,繼續經營整合後的銀行業務;而中信嘉華則成為一間金融控股公司,更名為中信國際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並繼續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本行常振明前常務副董事長、陳許多琳總裁兼行政總裁、江紹智前替任行政總裁、盧永逸前執行副總裁及萬紅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國際財務董事長一起主持本行完成收購中國國際財務志慶酒會的亮燈儀式
2003年7月,本港與內地簽訂更緊密經貿關系安排(CEPA),為本港銀行業開拓內地市場創造新的空間。為了立即打入內地的外幣市場,並爭取更有利的策略性位置以享有CEPA帶來的益處,本行於2003年10月宣布,斥資約九十萬美元(約六百九十九萬港元)收購中國國際財務有限公司(深圳)(中國國際財務)的全部股權,有關收購於2003年12月獲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同時,本行與中信實業銀行合作推出的中信STAR信用咭亦於2003年底在內地面世,發揮了中信集團金融業務的綜合優勢及品牌效應。
2001年11月1日,中信嘉華銀行以42億元收購香港華人銀行(周錫年),並於2002年1月17日並入,資產從591億元增至800億元。
2004年至2006年間中信嘉華銀行分別於上海,澳門及北京開設分行,2008年4月14日成立中信嘉華銀行(中國)有限公司。
2010年5月10日,中信嘉華銀行更名為中信銀行(國際)。
本行過去以開拓創新精神為客戶提供增值服務的不懈努力,已獲得市場廣泛認同,本行將繼續以香港為基地。作為一間進取、創新及以客為尊的機構,本行會致力帶給客戶超凡價值,成為大中華區內領先的金融服務機構。
『拾』 急求國際金融專業的三本學院
開設金融學的三批高校非常多,含: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涉外學院
南京財經大學紅山學院
西安財經學院行知學院
重慶工商大學融智學院
山東財政學院東方學院
河北經貿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石家莊鐵道學院四方學院
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
廈門大學嘉庚學院
天津外國語學院濱海外事學院
沈陽大學科技工程學院
沈陽農業大學科學技術學院
蘭州商學院隴橋學院
廣西師范大學灕江學院
浙江財經學院東方學院
山東經濟學院燕山學院
雲南大學滇池學院
東北農業大學成棟學院
哈爾濱德強商務學院
貴州財經學院商務學院
浙江萬里學院
北京工商大學嘉華學院
中國礦業大學徐海學院
武漢東湖學院
集美大學誠毅學院
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
遼寧對外經貿學院
南開大學濱海學院
東北財經大學津橋商學院
山西大學商務學院
沈陽理工大學應用技術學院
福州大學陽光學院
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
江南大學太湖學院
天津財經大學珠江學院
吉林財經大學信息經濟學院
山西財經大學華商學院
安徽財經大學商學院
江西理工大學應用科學學院
江西財經大學現代經濟管理學院
南京審計學院金審學院
金陵科技學院
湖北經濟學院法商學院
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
華中科技大學武昌分校
三峽大學科技學院
上海外國語大學賢達經濟人文學院
蘭州商學院長青學院
吉林大學珠海學院
重慶工商大學派斯學院
湖北工業大學商貿學院
貴州大學科技學院
華東交通大學理工學院
江漢大學文理學院
長沙理工大學城南學院
新疆大學科學技術學院
西南財經大學天府學院
山東科技大學泰山科技學院
南京大學金陵學院
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武漢學院
河南大學民生學院
武漢長江工商學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海學院
浙江師范大學行知學院
安陽師范學院人文管理學院
南京師范大學中北學院
廣州大學松田學院
福建師范大學協和學院
浙江工商大學杭州商學院
安徽大學江淮學院
安徽農業大學經濟技術學院
湖南師范大學樹達學院
廣東白雲學院
湖北工業大學工程技術學院
湘潭大學興湘學院
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
新疆財經大學商務學院
湖南商學院北津學院
湖南農業大學東方科技學院
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
華中科技大學武昌分校
北京工商大學嘉華學院
三峽大學科技學院
中國礦業大學徐海學院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涉外學院
武漢東湖學院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武漢學院
湖南涉外經濟學院
南京財經大學紅山學院
集美大學誠毅學院
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
遼寧對外經貿學院
廣州大學松田學院
上海外國語大學賢達經濟人文學院
河南大學民生學院
蘭州商學院長青學院
西安財經學院行知學院
長春工業大學人文信息學院
南開大學濱海學院
吉林大學珠海學院
重慶工商大學融智學院
重慶工商大學派斯學院
山東財經大學東方學院
大連財經學院
石家莊鐵道大學四方學院
吉林工商學院
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
山西大學商務學院
廈門大學嘉庚學院
福州大學陽光學院
福建師范大學協和學院
福建農林大學東方學院
湖北大學知行學院
武漢長江工商學院
湖北工業大學工程技術學院
湖北工業大學商貿學院
湖南財政經濟學院
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
華南師范大學增城學院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南國商學院
無錫太湖學院
西安歐亞學院
貴州大學科技學院
天津商業大學寶德學院
天津財經大學珠江學院
天津天獅學院
長春光華學院
吉林財經大學信息經濟學院
長春大學旅遊學院
山西財經大學華商學院
沈陽城市學院
沈陽農業大學科學技術學院
蘭州商學院隴橋學院
廣西師范大學灕江學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海學院
浙江大學城市學院
浙江師范大學行知學院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信息工程學院
浙江工商大學杭州商學院
浙江財經學院東方學院
上海財經大學浙江學院
安徽大學江淮學院
安徽農業大學經濟技術學院
安徽工業大學工商學院
安徽財經大學商學院
南昌大學科學技術學院
華東交通大學理工學院
江西理工大學應用科學學院
江西財經大學現代經濟管理學院
安陽師范學院人文管理學院
江漢大學文理學院
湖南師范大學樹達學院
湖南商學院北津學院
湖南農業大學東方科技學院
長沙理工大學城南學院
湘潭大學興湘學院
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
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
新疆大學科學技術學院
新疆財經大學商務學院
四川大學錦城學院
西南財經大學天府學院
雲南大學滇池學院
雲南大學旅遊文化學院
東北農業大學成棟學院
黑龍江財經學院
南京大學金陵學院
南京理工大學紫金學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
南京師范大學中北學院
南京審計學院金審學院
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
西北工業大學明德學院
貴州財經大學商務學院
福建江夏學院
天津外國語大學濱海外事學院
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
山東財經大學燕山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