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目前,互聯網金融平台都在整頓,支付寶里邊的錢有必要轉出來嗎
目前,互聯網金融平台確實在整頓,平台上銷售的存款產品均已下架。就阿里來說,也暫時遇到了一些困難,屢次受到監管方面的約談。在這樣一種背景之下,人們不免對阿里,還有其旗下的產品產生擔憂。
其實,雖然阿里目前遭到一眾質疑,但也不代表著其旗下的產品就一定會有問題。尤其對於支付寶來說,就更不用擔心了,里邊的錢願意轉出來就轉,不願意轉就不轉,還是相對安全的。
y
總之,國家對互聯網金融平台實施整頓,並不是說要否認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貢獻,更不是說要消滅互聯網金融,而是為了讓這些互聯網金融平台更加健康地發展,在它們還沒有走上邪路之前把它們拉回來,回到正確的軌道上去。
B. 支付寶屬於互聯網金融衍生品嗎
支付寶本身是互聯網第三方支付工具,現在看來只是跟互聯網金融的網版絡支付有關系權,並不算是真正的互聯網金融產品,但是由於支付寶推出了很多衍生的服務和產品,現在涉及的金融業務越來越繁復,包括,借貸,也就是支付寶9.0的借條功能,還有貨幣基金的代表,余額寶。再加上最近新引入的眾籌。還有小貸,等等產品,就已經決定了支付寶現在就是當之無愧的中國互聯網金融產品代表
C. 互聯網金融是什麼呀,是支付寶嗎
互聯網金融包括很多,支付寶只是其中一種,不知道你要問什麼呢,像貴金屬交易,外匯交易,銀行理財項目,保險,很多種類。
D. 余額寶屬於什麼模式的互聯網金融
陌生了,它是由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寶為個人用戶打造的一項余額增值服務
E. 支付寶屬於p2p嗎
不屬於。
P2P是英文person-to-person(或peer-to-peer)的縮寫,意即個人對個人(夥伴對夥伴)。又稱點對點網路借款,是一種將小額資金聚集起來借貸給有資金需求人群的一種民間小額借貸模式。屬於互聯網金融(ITFIN)產品的一種。屬於民間小額借貸,藉助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網路信貸平台及相關理財行為、金融服務。
支付寶(中國)網路技術有限公司是國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致力於提供「簡單、安全、快速」的支付解決方案。支付寶公司從2004年建立開始,始終以「信任」作為產品和服務的核心。旗下有「支付寶」與「支付寶錢包」兩個獨立品牌。自2014年第二季度開始成為當前全球最大的移動支付廠商。
(5)支付寶的互聯網金融擴展閱讀
2015年3月12日,央行行長周小川表示投資者在參與P2P網貸業務時,要有風險辨別能力。
但如何辨別風險正是投資者們面對的大難題。中國小額信貸聯盟秘書長白澄宇認為,消費者在進行P2P投資理財之前,要先弄清楚什麼是P2P網路借貸。「按照銀監會提出的『四大紅線』監管思路,中國小額信貸聯盟把P2P網貸定義為『個人對個人的小額信貸信息中介服務平台』。」
這其中包含幾個原則:
一是中介性質,P2P網貸平台只能提供借貸撮合與匹配等信息服務,不能提供擔保和保本保息等信用中介服務;
二是平台不能有資金池,要做到清算結算分離。借貸雙方要在銀行或第三方支付機構開個人賬戶,不能把錢存入平台賬戶,這一點十分關鍵;
三是借款項目要小額分散,借款方主要是小微企業和個人;
四是平台信息要公開透明,要向借貸雙方提供原始真實信息,特別是真實利率和期限等信息,不能暗箱操作,不能搞期限錯配。
P2P網貸的模式千變萬化,標的項目、擔保方式、借款周期、投資回報率各不相同,而這些信息恰恰成為投資者選擇投資項目的基本依據。
F. 支付寶 螞蟻金融等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對商業銀行的地位有影響嗎
商業銀行賴以盈利的點在於貸款率以及存款利息之間的利差,要貸款出去首回先必須吸答納存款,互聯網金融的崛起,導致越來越多的民眾選擇投資互聯網金融平台,銀行的利息抵不過通貨膨脹率,手裡的錢越存越不值錢,當然是要找投資渠道增值,而互聯網金融平台是個好去處,發展雖才5年多,但其規模卻在迅速擴大,有數據顯示2016年網貸平台投資人數或將超過2000萬人,2016年1-9月成交規模達到14110.05億元。所以對商業銀行的直接影響就是存款越來越少了,營業大廳里來辦業務的人也越來越少了。更多的人都現在通過移動終端來辦理各種金融業務。
本來銀行也有理財產品,只不過由於這幾年的降息降准,還有外部投資的不確定性, 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越來越低,目前一年期的理財產品投資回報率在3%-4%之間,這跟互聯網金融平台動擇10%的年化差距太大,再加上銀行理財產品投資門檻相對較高,現在也越來越多人將錢投資到互聯網金融平台。
當然傳統商業銀行也不是沒有優勢,其風控就是最大的優勢,還有其龐大的存量用戶存款,或許未來需充分利用其這兩點優勢,為實體經濟服務。
G. 支付寶、微信支付等互聯網金融,對銀行沖擊最大的是什麼
個人認為,比如支付寶,微信支付這種互聯網金融更像是銀行傳統行業的吸血蟲。版因為權像支付寶、微信支付這種互聯網金融,它是不需要實體店面的,真正的工作人員也相對於實體銀行來說,要精簡很多。所以,我才說,互聯網金融是依附於銀行的吸血蟲,低成本的瓜分了銀行的利潤。
從另一個角度來分析,互聯網金融,也促使銀行的中間業務收費降低,理財產品等的收益率提高,服務態度更加友好。簡單來說,銀行業經過外部沖擊,進行內部整頓,完成產業優化升級。(不合理收費剔除,線上平台優化,線下服務友好)
H. 互聯網金融平台有哪些
I. 互聯網金融是什麼
那麼現在大家探討的互聯網金融到底是什麼呢?事實上,目前業內存在的各種互聯網金融的探討,其實也一直處於概念模糊之中,各種模式,千差萬別,很難用一個統一的定義來進行界定。所以有必要進行一定程度的梳理,否則大量的討論都建立在基礎定義不同的基礎之上,很難有實質性的意義。
總體而言,目前市場上,習慣把所有涉及到金融業務的互聯網化經營模式,都定義成「互聯網金融」,當然業內還有一種傾向,其實是更直接、簡單的理解,就是只有互聯網企業,介入了金融領域,才是互聯網金融。
而金融企業使用互聯網手段,則不是互聯網金融,而習慣性界定為「金融互聯網」。這種劃分,單純的其實就主體劃分,習慣性將金融機構和互聯網企業對立起來,這種對立的後果是引發了業內大量的口水,實質的意義卻非常有限,因為人為排斥了兩者融合的可能性。
暫且撇開定義,我們就現象來看,目前最普遍定義為互聯網金融的模式,大概區分其實是四個模式。
第一個模式是線上P2P模式,(當然P2P背後也開始了很大的分化,拍拍貸模式,人人貸等模式,陸金所、有利網模式等,至於宜信模式,我個人認為是屬於P2P模式,但是更多是線下運作的概念,跟互聯網關系不大,所以暫不為定義互聯網金融。)還有一系列眾籌網站(這個模式目前處於起步階段,國外發展有一定的成績,國內暫時沒看到太多的實質性業務網站,點名時間是個代表,但是帶有一定的公益特徵,還有待觀望)。
第二個模式是以阿里、京東為代表的電商介入金融領域,所形成的各自互聯網金融模式,阿里最具代表性,衍生的金融模式也較多。
第三個模式其實是涉及到銀行支付結算體系的第三方支付,市場上存在了以支付寶、財付通為代表的200多家支付企業。
第四個模式則是大量的互聯網企業介入的金融服務領域,他們更多還是以服務金融機構為主要運營模式,本身不介入金融領域,例如東方財富網等基金代銷網站,還有如融360、好貸網的金融信息服務模式的網站。
如果還有一塊互聯網金融模式的話,那就是比特幣的出現,很多人把比特幣跟Q幣等同,我認為兩者是截然不同的。Q幣背後是等值人民幣作為信用基礎的,所以Q幣的誕生過程是不創造信用的,社會總體貨幣體系是均衡的。無論你怎麼玩Q幣,都不會給社會貨幣總量產生沖擊。
而比特幣不是,比特幣其實理論上是創造了一種貨幣體系,他存在的信用基礎是人們基礎於對恆定貨幣總量的預期,這種貨幣體系,創造了信用,理論上可以理解為發行了新的貨幣,規模如果足夠大,對社會會產生各種沖擊。
我自己對金融的理解,金融背後第一屬性絕對是政治屬性,也就意味著社會不可能產生脫離政治屬性的金融體系,比特幣的悖論就出現了,如果自娛自樂,那跟金融本質是無關的,一旦影響社會貨幣體系,必須納入監管。去中心化的比特幣,也就只是政治體系裡發行多元化貨幣的一種,所謂的顛覆也就無從談起。
目前市場上,最熱門討論最多的互聯網金融模式是P2P模式和阿里模式,P2P的發展從07年開始,到09年之後發展非常迅速,引起的關注也越來越多,由於進入門檻較低,監管空白,使得這個模式從一開始就處於了充分競爭的格局,為了保持各自的競爭優勢,P2P開始了出現各種分化,分化的背後使得大量的P2P模式。
總體而言,已經脫離了其最早誕生時候的初衷,現在的P2P的本質其實已經是批了互聯網外衣的金融機構了,只是這樣的金融機構沒有牌照準入,也沒有監管涉及,通過這一次金融改革的方向後,未來肯定不僅會發展得很好,而且也會有相應政策來維護這個新新的市場的!
J. 互聯網金融哪幾家
支付寶的余額寶,網路的百付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