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商業銀行與其他金融機構的區別
不同於中央銀行。商業銀行為工商企業、公眾及政府提供金融服務。而中央銀行只向政府和金融機構提供服務,創造基礎貨幣,並承擔制定貨幣政策,調控經濟運行,監管金融機構的職責。 不同於其他金融機構。商業銀行能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務並吸收活期存款;其他金融機構不能吸收活期存款,只能提供某一個方面或某幾個方面的金融服務。商業銀行的職能是由它的性質所決定的,主要有四個基本職能: (1)信用中介職能。 信用中介是商業銀行最基本、最能反映其經營活動特徵的職能。這一職能的實質,是通過銀行的負債業務,把社會上的各種閑散貨幣集中到銀行里來,再通過資產業務,把它投向經濟各部門;商業銀行是作為貨幣資本的貸出者與借入者的中介人或代表,來實現資本的融通、並從吸收資金的成本與發放貸款利息收入、投資收益的差額中,獲取利益收入,形成銀行利潤。(2)支付中介職能。 商業銀行除了作為信用中介,商業銀行作為貨幣經營機構,具有為客戶保管、出納和代理支付貨幣的職能。 (3)信用創造功能。 商業銀行在信用中介職能和支付中介職能的基礎上,產生了信用創造職能。商業銀行是能夠吸收各種存款的銀行,和用其所吸收的各種存款發放貸款,在支票流通和轉帳結算的基礎上,貸款又轉化為存款,在這種存款不提取現金或不完全提現的基礎上,就增加了商業銀行的資金來源,最後在整個銀行體系,形成數倍於原始存款的派生存款。(4)金融服務。金融服務是商業銀行利用其在國民經濟活動中特殊地位,及其在提供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過程中所獲取的大量信息,憑借這些優勢,運用電子計算機等先進手段和工具,為客戶提供的其它服務。長期以來,商業銀行是各種金融機構中唯一能吸收活期存款,開設支票存款帳戶的機構,這也是商業銀行區別於其它存款類金融機構的主要特徵。
B. 金融機構與商業銀行的區別
金融機構包括1、中央銀行。即中國人民銀行;2、 銀行。包括改策性銀行、商業銀行;3、非銀行金融機構。主要包括國有及股份制的保險公司,城市信用合作社,證券公司,財務公司等4、在境內開辦的外資、僑資、中外合資金融機構。以上各種金融機構相互補充,構成了一個完整的金融機構體系。
C. 金融學專業,這幾個研究方向有什麼區別哪個更好呢
你是報碩士還是博士?如果碩士的話基本沒啥區別,基礎課都一樣,有兩三門選修課的內差別。好學不好容學的,就看你擅長什麼了,一般而言,行為金融和銀行管理涉及的數學知識比較少,可以算好學一些吧;金融工程數學使用最多,一般認為比較難,另外兩個方向適中。至於工作,只要是金融專業出來的,到金融行業都沒有問題,很少見哪個金融機構還限制研究方向的。
如果是博士的話,行為金融是近年的熱點,選題比較廣闊,可以和數學、社會學、心理學等等學科交叉;金融工程由於數學工具應用比較多,看起來比較有深度,比較容易出短平快的文章,當然真正出有水平的大塊文章就要扎實的數學功底了;貨幣理論剛好趕上人民幣國際化的潮流;這三個各有千秋吧。不建議選擇公司金融和銀行管理。
D. 金融學這三個研究方向1.貨幣銀行與國際金融2.資本市場與公司金融3金融工程與風險管理有什麼區別呀.
1、金融來學這三個研究方源向①貨幣銀行與國際金融②資本市場與公司金融③金融工程與風險管理,區別在於:這三個研究方向的側重點不同。貨幣銀行與國際金融側重於貨幣與國際金融的關系,而資本市場與公司金融側重於資本與公司金融的關系,金融工程與風險管理側重於金融的風險的研究與分析。
2、金融學是研究價值判斷和價值規律的學科。主要包括傳統金融學理論和演化金融學理論兩大領域,是現代經濟社會的產物。金融、金融學均為現代經濟產物。古代主要是農耕、農業經濟,主要是易貨和簡單的貨幣流通,根本不存在金融和金融學。如在中國,一些金融理論觀點散見在論述「財貨」問題的各種典籍中。它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最早形成於西方,叫「貨幣銀行學」。近代中國的金融學,是從西方介紹來的,有從古典經濟學直到現代經濟學的各派貨幣銀行學說。
E. 金融專業中金融學、金融學(商業銀行經營和管理方向)、金融學(證卷期貨方向)和(國際金融方向)有何區別
研究方向分細,可以提高某個領域的專業程度,另一方面也會縮小的職業范圍選擇。個人感覺,前者的有更多的好處。
F. 銀行和金融機構有什麼不同
簡單的說:銀行是金融機構中的一種,即:金融機構是指從事金融服務業有關的金融中介機構,為金融體系的一部分,金融服務業包括銀行、證券、保險、信託、基金等行業,與此相應,金融中介機構也包括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信託投資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等。 以下是相關概念:
金融機構:泛指從事金融業務、協調金融關系、維護金融體系正常運行的機構。 市場經濟制度下,世界各國的金融機構體系一般包括:貨幣金融政策、制度的制定及執行機構;金融業務的經營機構;金融活動的監督管理機構。 我國的金融機構體系包括:以中央銀行為核心,商業銀行為主體,政策性金融機構、非銀行金融機構等多種金融機構和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及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等監管機構並存,分工協作,相對完整的金融機構體系。
銀行種類: 中央銀行:是一國金融機構體系的核心,是發行的銀行、政府的銀行。 商業銀行:以吸收存款為主要負債,以發放貸款為主要資產,以辦理轉帳結算為主要中間業務,具有創造存款貨幣功能的銀行。亦稱為存款貨幣銀行,該類銀行對貨幣運行的影響程度大,因而受到更嚴格的監管。 專業銀行:專門經營指定范圍業務、提供專門性金融服務的銀行。專業銀行是社會分工在金融業中的表現,是市場經濟發展的產物。 包括經營性專業銀行和政策性專業銀行兩類。
經營性專業銀行包括:
1、儲蓄銀行;
2、投資銀行;
3、抵押銀行;
4、特殊職能銀行。
政策性專業銀行:政策性專業銀行一般是指由政府設立、不以盈利為目標,而以貫徹國家產業政策或區域發展政策為目標的銀行。
包括:1、開發性銀行;
2、農業性銀行;
3、進出口銀行;
4、中小企業信貸銀行;
5、住宅信貸銀行。
政策性銀行:由政府投資設立或擔保,以貫徹國家產業政策和區域發展戰略為目的的非營利性金融機構。
非銀行金融機構:不能吸收公眾存款,以某些特殊方式吸收資金並運用資金,提供特色金融服務的金融機構。
非銀行金融機構指不以吸收存款為主要負債,而以某種特殊方式吸收資金並運用資金,能夠提供特色金融服務的金融機構。
銀行以外的金融機構統稱為非銀行金融機構。主要包括保險公司、信託投資公司、信用合作社、證券機構、財務公司、租賃公司、投資基金、養老基金、資產管理公司、消費信貸機構等。
G. 企業與商業銀行的區別
銀行和企業的共贏點應當是銀行信貸資金供給與企業有效貸款需求的基本持平。有效貸款需求指有效益、有還款能力的貸款需求。
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銀企關系的轉變。商業銀行轉變成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法人實體,銀行和企業的目標函數就出現了分離。要達到銀企共贏的境界,商業銀行應當盡快建立現代化的業務體系和管理體系;要改變信貸資金管理方式,對信貸資金的管理重點應當由「數量」向「質量」轉變,提高客戶甄別和風險管理的水平;要大力推進金融業務創新;要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業務電子化水平。
此外,國有企業也應當在觀念和管理等方面作出相應的改革,以適應現代化的金融服務體系。一是轉變觀念,明確商業銀行不是企業的「提款機」,而是債權人。二是加強成本約束和利潤核算,保證資金在銀行和企業之間的順暢流動。三是拓展融資方式和融資渠道。企業根據自身特點,選擇最適合的融資方式
H. 金融學中的 投資 商業銀行管理 公司金融 都有些什麼區別啊哪個專業好點
這個問題有點兒大,要細說起來,三天三夜都說不完,只能大概給你一個介紹。內
投資學主要是容站在市場投資者的角度來分析問題的,通過各種定價模型、定價原理來試圖尋找資本市場上被高估或者低估的金融工具/衍生工具,從而進行相應的操作,用以獲利。
商業銀行管理主要是從最主要的金融中介機構——商業銀行的角度來分析問題。分析銀行的資本結構、風險控制、盈利模式等等。其中風險控制尤為重要。
公司金融則主要是站在公司管理者的角度,來分析公司的資本結構、籌資方式、營運資本管理以及項目投資。
簡單歸納一下,如果說金融系統是由資金需求方、資金供給方、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場四個部分組成的話,那麼投資學、商業銀行管理和公司金融則是分別站在3個不同的立場來理解金融體系的。
I. 金融專業證券投資方向和商業銀行方向的區別
其實差別很大。一個是assets management和investment (學的是怎麼投資,怎麼錢生錢。你會學到股票,債券,期貨,衍生品的組合交易) /
一個是banking,怎麼樣管理銀行系統,怎麼評估信用風險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