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UAP你們知道是什麼嗎了解的回答下
就是ufo
2. 政務信息系統整合 每個單位都要建共享目錄清單嗎
可以參考一下我們的系統: 系統概述 信息化越來越對人類社會發展產生巨大且深遠的影響,網路正逐步深入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隨著國家信息化工程建設的發展,政府以及各職能部門都建立了各自的內部網路環境,一些應用處理系統在這個內部網路環境中進行各自的數據消息傳遞,而這些應用系統是由不同的廠商在不同的平台上,使用不同的語言進行開發的,由於缺少統一規劃,統一標准,彼此之間很難實現信息共享,導致了在電子政務建設中形成了大量的信息孤島。因此,將分散建設的若干應用系統進行整合,通過構建統一的數據交換管理平台,來規范各應用系統的數據、信息傳輸及共享,最大范圍提高網路資源、信息資源的利用率成為進行信息化建設的基本目標。 為有效整合分散異構的信息資源,消除「信息孤島」現象,提高政府的信息化水平,基於WebCarrier iExchange 數據交換平台,可靈活實現不同系統間的信息交換、信息共享與業務協同,加強信息資源管理,開展數據和應用整合,進一步發揮信息資源和應用系統的效能,提升信息化建設對業務和管理的支撐作用。 WebCarrier iExchange 數據交換平台,遵循標準的、面向服務架構(SOA)的方式,基於先進的企業服務匯流排ESB技術,遵循XML技術標准和規范,為跨地域、跨部門、跨平台不同應用系統不同資料庫之間的互聯互通提供包含提取、轉換、傳輸和載入等操作的數據整合服務,實現擴展性良好的「松耦合」結構的應用和數據集成;利用iExchange數據交換平台,通過分布式部署和集中式管理架構,可以有效解決各節點之間數據的及時、高效地上傳下達,在安全、方便、快捷、順暢的進行信息交換的同時,精準的保證數據的一致性和准確性,實現數據的一次採集、多系統共享;基於iExchange數據交換節點伺服器適配器的可視化配置功能,可以有效解決數據交換平台的「最後一公里」問題,快速實現不同機構、不同應用系統、不同資料庫之間基於不同傳輸協議的數據交換與信息共享,為各種應用和決策支持提供良好的數據環境。 系統架構 系統特點 系統符合國家《電子政務系統總體架構》設計,以及國家有關《信息資源交換體系》的指導性文件。 支持WebServices標准,採用世界先進的面向服務(SOA)的架構、企業服務匯流排(ESB)技術、和數據挖掘(ETL)技術,具有平台軟體架構的先進性、靈活性和擴展性。 可配置的介面適配器,有效解決數據交換的「最後一公里」問題,實現各部門實時信息交換、數據共享的需求,並且具有數據比對、數據落地形成中心基礎信息庫,同時提供中心基礎信息庫數據服務,通過數據推送或者請求/響應服務模式,將各地市所需要的信息數據根據需求交換到各委辦局節點。 靈活的部署方式和集中式的管理架構, 支持各種跨部門信息共享交換應用,滿足資源中心(信息中心)對平台基礎設施的集中技術管理、業務主管部門對平台應用的管理、以及參與信息交換委辦局對節點交換服務(監控、配置)分布管理的要求,充分滿足參與信息共享交換不同部門的管理需求。 提供安全可靠的數據輸出,及全面的安全服務和管理。 支持多種共享交換方式和交換策略, 採用完全分布式的P2P面向服務的架構(SOA),支持各種共享交換模式,具有傳輸效率高、避免中心效率瓶頸和單點故障的特點。通過部署多個節點伺服器的負載均衡和備份機制,保障系統7x24小時的穩定性和可靠性,並且大大節省了硬體伺服器的投入成本。 支持多種傳送機制JMS、WebServices、HTTP、FTP、Sockets等,• 基於J2EE架構,跨平台支持 可擴展的適配器結構, 充分考慮到了各部門業務系統接入平台的橋接問題,針對實際情況,提出了業務系統數據到委辦局前置機的解決方案。
3. 長風聯盟的應用案例
基於長風聯盟SOA應用參考框架,成員企業針對用戶需求,提供相應的定製化SOA解決方案,解決用戶信息化關鍵問題。長風聯盟SOA技術和標准成果已經在實際工程項目得到應用,並形成以下幾類典型SOA應用案例。
一、海事應急輔助指揮應用案例
案例類型:使用ESB產品實現SOA
此方案部署方式,是在部局和各個地方的直屬局都部署一個共享交換平台節點。共享交換平台節點,由東方通科技公司的TongIntegrator V3和由TongLINK/Q和GTP組成的傳輸系統構成。TongIntegrator V3作為基於SOA的應用整合的基礎設施,傳輸系統中TongLINK/Q和GTP,分別用來解決跨網路的批量並發數據及批量文件和大文件的可靠傳輸問題。使用TongIntegrator V3完成的工作有:使用SOA應用集成開發工具TI Studio開發業務服務,並對業務服務進行組裝合成,打包部署到SOA的運行系統邏輯節點上;使用監控管理中心,對應用集成系統進行監控、管理及運行歷史記錄查詢統計等操作;使用和開發的服務,都通過內置的企業服務匯流排TI ESB進行彼此通訊,降低了服務消費者和提供者之間的耦合度,使整個系統架構比較靈活,業務系統便於擴展。
二、上海虹橋樞紐信息集成項目SOA應用案例
案例類型:使用ESB產品實現SOA
工程實施成果及效果:依據長風聯盟SOA應用參考框架,結合工程實際需求,形成下圖所示系統架構。採用基於ESB實現模式。通過ezESB提供功能強大的服務中介功能,支持了各種應用系統服務的接入,改變了原有系統間網狀連接的結構,形成了星狀通信基礎設施,樞紐所需的各種資源、信息、服務得到很好地監控,可以靈活地集成已有和新建應用,很好地支撐指揮調度中心的業務目標實現。
三、朔黃鐵路資源管理系統(SR-ERP)工程應用案例案例類型:使用ESB產品實現SOA
在朔黃SR-ERP系統結構中,由於其組成的子系統是由不同的廠商進行建設,各廠商的系統之間都有其各自的數據介面以及不同的實現方式,另外用戶方已有的一些系統例如OA等系統也需要加入到SR-ERP系統中實現業務的協同操作,在這樣一個復雜的系統中,為了規范和統一各子系統之間的業務協同及數據交換,各子系統之間涉及到的所有共享和交換的數據都基於消息機制的方式進行技術實現,通過服務代理產品(ESB)與消息中間件(JMS/Q)的無縫結合,建設統一的數據交換平台,完成SR-ERP系統要求的「三個統一」和「三個集成」。
四、蘇州工業園區信息資源共享平台應用案例
案例類型:使用WS產品實現SOA
系統採用基於WS的主要技術路線,實現了園區信息資源目錄實現對分布、跨部門信息資源的有序化管理,同時也為信息資源共享平台提供共享數據資源的注冊、查找、路由定位等功能。目前法人資料庫已經初步建成,已經完成企業綜合庫的國稅、地稅等關於企業基礎數據的共享,實現了園區2萬7千多家企業基礎信息採集,接下來將進一步通過共享平台完成國稅、地稅業務數據的日常採集,形成動態更新機制。基於信息資源共享平台改進了網上審批系統的接件受理,利用企業基礎資料庫的共享,最大程度的減少了窗口工作人員的錄入工作,同時也方便企業辦事。
4. pcb製造設備所屬哪個高新技術領域
1、系統軟體
操作系統軟體技術,包括實時操作系統技術;小型專用操作系統技術;資料庫管理系統技術;基於EFI的通用或專用BIOS系統技術等。
2、支撐軟體
測試支撐環境與平台技術;軟體管理工具套件技術;數據挖掘與數據呈現、分析工具技術;虛擬現實(包括游戲類)的軟體開發環境與工具技術;面向特定應用領域的軟體生成環境與工具套件技術;模塊封裝、企業服務匯流排(ESB)、服務綁定等的工具軟體技術;面向行業應用及基於相關封裝技術的軟體構件庫技術等。
3、中間件軟體
中間件軟體包括:行業應用的關鍵業務控制;基於瀏覽器/伺服器(B/S)和面向Web服務及SOA架構的應用伺服器;面向業務流程再造;支持異種智能終端間數據傳輸的控制等。
4、嵌入式軟體
嵌入式圖形用戶界面技術;嵌入式資料庫管理技術;嵌入式網路技術;嵌入式Java平台技術;嵌入式軟體開發環境構建技術;嵌入式支撐軟體層中的其他關鍵軟體模塊研發及生成技術;面向特定應用領域的嵌入式軟體支撐平台(包括:智能手機軟體平台、信息家電軟體平台、汽車電子軟體平台等)技術;嵌入式系統整體解決方案的技術研發等。
5、計算機輔助工程管理軟體
用於工程規劃、工程管理/產品設計、開發、生產製造等過程中使用的軟體工作平台或軟體工具。包括:基於模型數字化定義(MBD)技術的計算機輔助產品設計、製造及工藝軟體技術;面向行業的產品數據分析和管理軟體技術;基於計算機協同工作的輔助設計軟體技術;快速成型的產品設計和製造軟體技術;具有行業特色的專用計算機輔助工程管理/產品開發工具技術;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系統軟體技術;計算機輔助工程(CAE)相關軟體技術等。
6、中文及多語種處理軟體
中文及多語種處理軟體是指針對中國語言文字(包括漢語和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和外國語言文字開發的識別、編輯、翻譯、印刷等方面的應用軟體。包括:基於智能技術的中、外文字識別軟體技術;字處理類(包括少數民族語言)文字處理軟體技術;基於先進語言學理論的中文翻譯軟體技術;語音識別軟體和語音合成軟體技術;集成中文手寫識別、語音識別/合成、機器翻譯等多項智能中文處理技術的應用軟體技術;具有多語種交叉的軟體應用開發環境和平台構建技術等。
7、圖形和圖像軟體
支持多通道輸入/輸出的用戶界面軟體技術;基於內容的圖形圖像檢索及管理軟體技術;基於海量圖像數據的服務軟體技術;具有交互功能與可量測計算能力的3D軟體技術;具有真實感的3D模型與3D景觀生成軟體技術;遙感圖像處理與分析軟體技術等。
8、金融信息化軟體
金融信息化軟體是指面向銀行、證券、保險行業等金融領域服務業務創新的軟體。包括:支持網上財、稅、庫、行、海關等聯網業務運作的軟體技術;基於金融領域管理主題的數據倉庫或數據集市及其應用等技術;金融行業領域的財務評估、評級軟體技術;金融領域新型服務模式的軟體技術等。
9、地理信息系統
網路環境下多系統運行的GIS軟體平台構建技術;基於3D/4D(即帶有時間標識)技術的GIS開發平台構建技術;組件式和可移動應用的GIS軟體包技術等。
10、電子商務軟體
基於Web服務(Web Services)及面向服務體系架構(SOA)的電子商務應用集成環境及其生成工具軟體或套件的技術;面向電子交易或事務處理服務的各類支持平台、軟體工具或套件的技術;支持電子商務協同應用的軟體環境、平台、或工具套件的技術;面向桌面和移動終端設備應用的信息搜索與服務軟體或工具的技術;面向行業的電子商務評估軟體或工具的技術;支持新的交易模式的工具軟體和應用軟體技術等。
11、電子政務軟體
用於構建電子政務系統或平台的軟體構件及工具套件技術;跨系統的電子政務協同應用軟體環境、平台、工具等技術;應急事件聯動系統的應用軟體技術,面向電子政務應用的現場及移動監管稽核軟體和工具技術;面向電子政務應用的跨業務系統工作流軟體技術;異構系統下政務信息交換及共享軟體技術;面向電子政務應用的決策支持軟體和工具技術等。
12、企業管理軟體
數據分析與決策支持的商業智能(BI)軟體技術;基於RFID和GPS應用的現代物流管理軟體技術;企業集群協同的供應鏈管理(SCM)軟體技術;面向客戶個性化服務的客戶關系管理(CRM)軟體技術等。
13、文檔處理軟體
用於辦公,如Word、Excel、Foxit Reader等軟體。 1、集成電路設計技術
自主品牌ICCAD工具版本優化和技術提升,包括設計環境管理器、原理圖編輯、版圖編輯、自動版圖生成、版圖驗證以及參數提取與反標等工具;器件模型、參數提取以及模擬工具等專用技術。
2、集成電路產品設計技術
音視頻電路、電源電路等量大面廣的集成電路產品設計開發;專用集成電路晶元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端通用晶元CPU、DSP等的開發與產業化;符合國家標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重點整機配套的集成電路產品,3G移動終端電路、數字電視電路、無線區域網電路等。
3、集成電路封裝技術
小外型有引線扁平封裝(SOP)、四邊有引線塑料扁平封裝(PQFP)、有引線塑封晶元載體(PLCC)等高密度塑封的大生產技術研究,成品率達到99%以上;新型的封裝形式,包括採用薄型載帶封裝、塑料針柵陣列(PGA)、球柵陣列(PBGA)、多晶元組裝(MCM)、晶元倒裝焊(FlipChip)、WLP(Wafer Level Package),CSMP(Chip Size Mole Package),3D(3 Dimension)等封裝工藝技術。
4、集成電路測試技術
集成電路品種的測試軟體,包括圓片(Wafer)測試及成品測試。晶元設計分析驗證測試軟體;提高集成電路測試系統使用效率的軟/硬體工具、設計測試自動連接工具等。
5、集成電路晶元製造技術
CMOS工藝技術、CMOS加工技術、BiCMOS技術、以及各種與CMOS兼容工藝的SoC產品的工業化技術;雙極型工藝技術,CMOS加工技術與BiCMOS加工技術;寬頻隙半導體基集成電路工藝技術;電力電子集成器件工藝技術。
6、集成光電子器件技術
半導體大功率高速激光器;大功率泵浦激光器;高速PIN-FET模塊;陣列探測器;10Gbit/s-40Gbit/s光發射及接收模塊;用於高傳輸速率多模光纖技術的光發射與接收器件;非線性光電器件;平面波導器件(PLC)(包括CWDM復用/解復用、OADM分插復用、光開關、可調光衰減器等)。 1、計算機及終端技術
手持和移動計算機(HPC、PPC、PDA);具有特定功能的行業應用終端,包括金融、公安、稅務、教育、交通、民政等行業的應用中,集信息採集(包括條形碼、RFID、視頻等)、認證支付和無線連接等功能的攜帶型智能終端等;基於電信網路或/和計算機網路的智能終端等。
2、各類計算機外圍設備技術
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計算機外圍設備,包括列印機、復印機等;計算機外圍設備的關鍵部件,包括列印機硒鼓、墨盒、色帶等;計算機使用的安全存儲設備,存儲、移動存儲設備等;基於USB技術、藍牙技術、閃聯技術標準的各類外部設備及器材;基於標識管理和強認證技術;基於視頻、射頻等識別技術。
3、網路技術
基於標准協議的(如SNMP和ITSM等)的應用於企業網和行業專網的信息服務管理和網路管理軟體,包括監控軟體、IP業務管理軟體等; ISP、ICP的增值業務軟體和應用平台等;用於企業和家庭的中、低端無線網路設備,包括無線接入點、無線網關、無線網橋、無線路由器、無線網卡等;以及符合藍牙、UWB標準的近距離(幾米到十幾米)無線收發技術等;向IPv4向IPv6過渡的中、低端網路設備和終端。
4、空間信息獲取及綜合應用集成系統
空間數據獲取系統,包括低空遙感系統、基於導航定位的精密測量與檢測系統、與PDA及移動通信部件一體化的數據獲取設備等;導航定位綜合應用集成系統,包括基於「北斗一號」衛星導航定位應用的主動/被動的導航、定位設備及公眾服務系統;基於位置服務(LBS)技術的應用系統平台;時空資料庫的構建及其應用技術等。
5、面向行業及企業信息化的應用系統
融合多種通信手段的企業信息通信集成技術;智能化的知識管理;工作流、多媒體;基於SOA架構建立的企業信息化集成應用。
6、感測器網路節點、軟體和系統
面向特定行業的感測器網路節點、軟體或應用系統;感測器網路節點的硬體平台和模塊、嵌入式軟體平台及協議軟體等;感測器網路節點的網路介面產品模塊、軟體等。
* 採用OEM或CKD方式的集成生產項目除外。 1、光傳輸技術
可用於城域網和接入網的新型光傳輸設備技術,包括:中/低端新型多業務光傳輸設備和系統;新型光接入設備和系統;新型低成本小型化波分復用傳輸設備和系統;光傳輸設備中新型關鍵模塊光傳輸系統模擬計算等專用軟體。
2、小型接入設備技術
適合國內的網路狀況和用戶特殊應用需求的小型接入設備技術,包括:各類綜合接入設備,各種互聯網接入設備(IAD);利用無線接入、電力線接入、CATV
接入等的行業專用接入設備(包括遠程監控等);其它新型中小型綜合接入設備。
3、無線接入技術
調制方式多樣、能適應復雜使用環境的移動通信接入技術的無線接入設備及其關鍵部件,包括:寬頻無線接入設備,如包括基站、終端、網關等;基於IEEE802.11等協議的基站與無線區域網終端設備;基於IEEE802.16等協議的寬頻無線城域網終端設備、系統和技術;各類高效率天線終端設備和特種天線技術和設備等;固定無線接入設備;各種無線城域網設備和系統,包括增強型WLAN基站和終端等。
4、移動通信系統的配套技術
適用於移動通信網路等的系列配套技術,包括:3G系統的直放站(含天線)配套設備;用於各種基站間互聯的各種傳輸設備;移動通信網路規劃優化軟體與工具;基站與天線的RF信號光纖拉遠傳輸設備;移動通信的網路測試、監視和分析儀表等;數字集群系統的配套技術;其它基於移動通信網路的行業應用的配套技術。
5、軟交換和VoIP系統
基於分組交換原理的下一代網路系統和設備技術,包括:中小型IP電話系統及設備;面向特定行業和企業應用、集成VoIP功能的呼叫中心系統及設備; VoIP系統的監測和監控技術等。
6、業務運營支撐管理系統
網路和資源管理系統;結算和計費系統;業務管理和性能分析系統;經營分析與決策支持系統;客戶服務管理系統;服務質量管理系統;各類通信設備的測試系統;適用於上述系統的組件產品,包括各類中間件等。
7、電信網路增值業務應用系統
固定網、2.5G/3G移動、互聯網等網路的增值業務應用軟體技術,包括:各類增值業務的綜合開發平台;流媒體、手機可視電話、手機QQ、IPTV等的應用系統;基於電信網、互聯網等的增值業務和應用系統;基於P2P技術的各類應用系統,包括即時通信系統等;基於現有網路技術的增值業務平台;支持網路融合和業務融合的增值業務應用平台及系統。 1、演播室設備技術
與數字電視系統相適應的各類數字化電子設備技術,包括:演播室數字視頻伺服器、數字視頻切換控制台、數字音視頻非線性編輯伺服器;節目的電子交換、節目制播系統軟體、面向數字媒體版權保護的加解密和密鑰管理、數字版權保護等系統;適合我國地面電視標準的地面數字電視傳輸設備;地面—有線合一的數字電視傳輸設備;符合我國標準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數字電視發射與轉發設備;衛星數字電視調制器、有線數字電視調制器、地面數字電視調制器;廣播電視監控系統及設備;用於IP網路、移動接收服務網路的數據網關,數據協議轉發伺服器;有線數字電視和衛星數字電視運營商的運營支撐系統;以電子節目指南、綜合信息發布、數據廣播、以及交互電視等構成的業務應用系統。
2、交互信息處理系統
能夠實現互動式控制的服務端系統技術。
3、信息保護系統
能夠實現各種信息媒體整體版權保護的系統技術。
4、數字地面電視技術
可提高收發機性能的技術,與單頻組網、覆蓋補點、專用測試等應用相關的技術,包括:數字電視單頻網適配器;廣播信號覆蓋補點器;GB20600-2006廣播信號發生器;GB20600-2006廣播信號分析儀等。
5、地面無線數字廣播電視技術
符合國家《地面數字電視廣播傳輸標准》的設備技術,包括:數字廣播電視發射機;數字廣播電視復用器;數字廣播電視信道編碼調制器;無線地面數字廣播技術。
6、專業音視頻信息處理系統
公共交通、公共場所等各類專業級網路化的音視頻處理系統技術。
7、光發射、接收技術
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光發射和光接收設備的技術,包括:激光器模塊;光電轉換模塊;調幅返送光發射機;室外型寬頻光接收機等。
8、電台、電視台自動化技術
適合電台、電視台開展音頻及視像節目編、采、播業務的技術,包括:具備發射機單機模擬量、開關量的選擇與採集,控制信號介面選擇功能的設備;能對發射機工作狀態實現控制、監測、記錄、分析、診斷、顯示、報警等功能的設備;能對全系統實現數據處理的計算機設備;能對發射機房多機系統實現自動化控制管理的設備等。
9、網路運營綜合管理系統
基於衛星、有線、無線電視傳輸的、能實現分級網路運營管理、能實現全網傳輸設備的維護、設置及業務管理一體化的軟體系統的技術,包括:廣播影視傳輸覆蓋網的管理系統;有線電視分配網網路管理系統等。
10、IPTV技術
電信、計算機和廣電三大網路的業務應用融合的技術,包括:IPTV路由器和交換器; IPTV終端設備; IPTV監管系統和設備; IPTV前端設備等。
11、高端個人媒體信息服務平台
移動辦公軟體技術,包括:個人信息綜合處理平台;攜帶型個人信息綜合處理終端等。
* 採用OEM或CKD方式的集成生產項目除外。 1、半導體發光技術
半導體發光二極體用外延片製造技術,生長高效高亮度低光衰高抗靜電的外延片技術,包括:採用GaN基外延片/Si基外延片/藍寶石襯底外延片技術;半導體發光二極體製作技術;大功率高效高亮度低光衰高抗靜電的發光二極體技術;高效高亮度低光衰高抗靜電的發光二極體技術;半導體照明用長壽命高效熒光粉、熱匹配性能和密封性能好的封裝樹脂材料和熱沉材料技術等。
2、片式和集成無源元件技術
片式復合網路、片式EMI/EMP復合元件和LTCC集成無源元件;片式高溫、高頻、大容量多層陶瓷電容器(MLCC);片式NTC、PTC熱敏電阻和片式多層壓敏電阻;片式高頻、高穩定、高精度頻率器件等。
3、片式半導體器件技術
小型、超小型有引線及無引線產品;採用低弧度鍵合、超薄封裝的相關產品;功率型有引線及無引線產品等。
4、中高檔機電組件技術
符合工業標準的超小型高密度高傳輸速度的連接器;新一代通信繼電器,小體積、大電流、組合式繼電器和固體光MOS繼電器;高保真、高靈敏度、低功耗電聲器件;剛撓結合板和HDI高密度積層板等。 1、安全測評類
網路與系統的安全性能進行測試與評估技術;對安全產品的功能、性能進行測試與評估,能滿足行業或用戶對安全產品自測評需求的技術等。
2、安全管理類
具備安全集中管理、控制與審計分析等功能的綜合安全管理類技術;具備安全策略、安全控制措施的統一配置、分發和審核功能的安全管理類技術等。
3、安全應用類
具有電子政務相關應用安全軟體及相關技術;具有電子商務相關應用安全軟體及相關技術;具有公眾信息服務相關應用安全軟體及相關技術等。
4、安全基礎類
操作系統安全的相關支撐技術;資料庫安全管理的相關支撐技術;安全路由和交換設備的研發和生產技術;安全中間件技術;可信計算和標識認證相關支撐技術等。
5、網路安全類
網路攻擊防護技術;網路異常監控技術;無線與移動安全接入技術;惡意代碼防護技術;網路內容安全管理技術等。
6、專用安全類
密碼及其應用技術;安全隔離與交換等邊界防護技術;屏蔽、抑制及干擾類電磁泄漏發射防護和檢測技術;存儲設備和介質中信息的防護、銷毀及存儲介質的使用管理技術;高速安全晶元技術;安全事件取證和證據保全技術等。
* 市場前景不明朗、低水平重復,以及簡單的技術引進類信息安全軟體及其相關產品除外。
(八)智能交通技術
1、先進的交通管理和控制技術
具備可擴展性的適於中小城市信號設備和控制技術;可支持多種下端協議的上端控制系統的軟體技術研發;交通應急指揮管理相關設備的技術研發和生產;網路環境下的外場交通數據綜合接入設備的技術研發和生產;交通事件自動檢測和事件管理的軟體技術研發等。
2、交通基礎信息採集、處理設備及相關軟體技術
採用微波、主被動紅外、激光、超聲波技術(不含視頻)設備,可用於採集交通量、速度、車型、佔有率、車頭時距等交通流參數;車輛、站場樞紐客流統計檢測設備生產及分析技術; 用於公眾服務的動態交通信息融合、處理軟體技術研發;交通基礎設施狀態監測設備的軟體研發和生產技術;內河船舶交通量自動檢測設備技術研發等。
3、先進的公共交通管理設備和系統技術
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統(BRT)運營調度管理系統(含車、路邊設備)技術研發;公交(含大容量公交)自動售檢票系統技術研發,要能夠支持現金、信用卡、預付費卡等多種支付方式;大中城市公共交通運營組織與調度管理相關設備和系統的技術研發等。
4、車載電子設備和系統技術
具有實時接收數據能力,並可進行本地路徑動態規劃功能的車載導航設備的研發及生產;符合國家標準的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技術研發;車載安全駕駛輔助產品生產技術等。 計算機翻譯技術(簡稱「機譯」)是涉及語言學、數學、計算機科學和人工智慧等多種學科和技術的綜合性課題,屬高新技術領域,被列為21世紀世界十大科技難題之一。機譯是國際學界、商界甚至軍界共同角逐的必爭之地。
機譯消除了不同文字和語言間的隔閡,堪稱高科技造福人類之舉。但機譯的質量長期以來一直是個問題,尤其是譯文質量,離理想目標仍相差甚遠。中國數學家、語言學家周海中教授認為,在人類尚未明了大腦是如何進行語言的模糊識別和邏輯判斷的情況下,機譯要想達到「信、達、雅」的程度是不可能的。這一觀點恐怕道出了制約譯文質量的瓶頸所在。
5. 深入淺出jBPM的目錄
第一部分 jBPM 3.
第1章 helloworld
1.1 下載開發套件
1.2 安裝流程設計器
1.3 jBPM版helloworld
1.3.1 創建helloworld流程
1.3.2 設計helloworld流程圖
1.3.3 測試helloworld流程
第2章 jBPM基礎
2.1 JbpmConfiguration和JbpmContext
2.1.1 JbpmConfiguration
2.1.2 JbpmContext
2.2 構建jBPM資料庫
2.3 流程發布
2.4 模板與實例
2.5 版本
2.6 Token
2.7 流程上下文
2.8 JPDL表達式
2.9 動作
2.10 路由
2.11 異常處理
2.11.1 設置
2.11.2 流程級別
2.11.3 元素級別
2.12 身份組件
2.13 BeanShell腳本
2.13.1 BeanShell語法
2.13.2 BeanShell在jBPM中的用法
第3章 流程節點詳解
3.1 公共屬性
3.2 Node節點
3.3 State節點
3.4 TaskNode節點
3.5 Start節點
3.6 Fork和Join節點
3.7 Decision節點
3.8 ProcessState節點
3.9 SuperState節點
3.10 MailNode節點
3.11 ESBService節點
第4章 任務
4.1 任務實例
4.2 任務分配
4.2.1 Handler方式
4.2.2 Expression方式
4.2.3 Swimlane方式
4.2.4 PooledActors方式
4.2.5 Actor方式
4.3 任務事件
4.4 任務控制器
4.5 任務提醒
4.6 任務屬性......
6. 我們單位電子公文交換平台接收的文件,怎麼不能下載,沒有下載按鈕,請問如何下載,需要安裝什麼軟體
可以參考一下我們的系統:
系統概述
信息化越來越對人類社會發展產生巨大且深遠的影響,網路正逐步深入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隨著國家信息化工程建設的發展,政府以及各職能部門都建立了各自的內部網路環境,一些應用處理系統在這個內部網路環境中進行各自的數據消息傳遞,而這些應用系統是由不同的廠商在不同的平台上,使用不同的語言進行開發的,由於缺少統一規劃,統一標准,彼此之間很難實現信息共享,導致了在電子政務建設中形成了大量的信息孤島。因此,將分散建設的若干應用系統進行整合,通過構建統一的數據交換管理平台,來規范各應用系統的數據、信息傳輸及共享,最大范圍提高網路資源、信息資源的利用率成為進行信息化建設的基本目標。
為有效整合分散異構的信息資源,消除「信息孤島」現象,提高政府的信息化水平,基於WebCarrier iExchange 數據交換平台,可靈活實現不同系統間的信息交換、信息共享與業務協同,加強信息資源管理,開展數據和應用整合,進一步發揮信息資源和應用系統的效能,提升信息化建設對業務和管理的支撐作用。
WebCarrier iExchange 數據交換平台,遵循標準的、面向服務架構(SOA)的方式,基於先進的企業服務匯流排ESB技術,遵循XML技術標准和規范,為跨地域、跨部門、跨平台不同應用系統不同資料庫之間的互聯互通提供包含提取、轉換、傳輸和載入等操作的數據整合服務,實現擴展性良好的「松耦合」結構的應用和數據集成;利用iExchange數據交換平台,通過分布式部署和集中式管理架構,可以有效解決各節點之間數據的及時、高效地上傳下達,在安全、方便、快捷、順暢的進行信息交換的同時,精準的保證數據的一致性和准確性,實現數據的一次採集、多系統共享;基於iExchange數據交換節點伺服器適配器的可視化配置功能,可以有效解決數據交換平台的「最後一公里」問題,快速實現不同機構、不同應用系統、不同資料庫之間基於不同傳輸協議的數據交換與信息共享,為各種應用和決策支持提供良好的數據環境。
系統架構
系統特點
系統符合國家《電子政務系統總體架構》設計,以及國家有關《信息資源交換體系》的指導性文件。
支持WebServices標准,採用世界先進的面向服務(SOA)的架構、企業服務匯流排(ESB)技術、和數據挖掘(ETL)技術,具有平台軟體架構的先進性、靈活性和擴展性。
可配置的介面適配器,有效解決數據交換的「最後一公里」問題,實現各部門實時信息交換、數據共享的需求,並且具有數據比對、數據落地形成中心基礎信息庫,同時提供中心基礎信息庫數據服務,通過數據推送或者請求/響應服務模式,將各地市所需要的信息數據根據需求交換到各委辦局節點。
靈活的部署方式和集中式的管理架構, 支持各種跨部門信息共享交換應用,滿足資源中心(信息中心)對平台基礎設施的集中技術管理、業務主管部門對平台應用的管理、以及參與信息交換委辦局對節點交換服務(監控、配置)分布管理的要求,充分滿足參與信息共享交換不同部門的管理需求。
提供安全可靠的數據輸出,及全面的安全服務和管理。
支持多種共享交換方式和交換策略, 採用完全分布式的P2P面向服務的架構(SOA),支持各種共享交換模式,具有傳輸效率高、避免中心效率瓶頸和單點故障的特點。通過部署多個節點伺服器的負載均衡和備份機制,保障系統7x24小時的穩定性和可靠性,並且大大節省了硬體伺服器的投入成本。
支持多種傳送機制JMS、WebServices、HTTP、FTP、Sockets等,• 基於J2EE架構,跨平台支持
可擴展的適配器結構, 充分考慮到了各部門業務系統接入平台的橋接問題,針對實際情況,提出了業務系統數據到委辦局前置機的解決方案。
7. 北京中視廣信科技有限公司的發展歷程
2011年7月,承擔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基礎資源和播出效果可視化信息系統項目;
2011年6月,承擔央視動畫有限公司高清設備采購項目;
2011年5月,承擔「中央電視台新台址建設工程工藝項目綜合信息門戶優化項目垃圾郵件網關產品采購」項目;
2011年2月,承擔「央視國際網路有限公司全球節點建設項目追加設備--伺服器子項」項目;
2011年2月,承擔「中央電視台新台址建設工程工藝項目--輔助管理人員服務」項目;
2011年2月,承擔「中視購物有限公司網站技術改造--電子商務平台建設」項目;
2011年1月,承擔「央視國際網路有限公司海外節點建設項目--海外新建五節點伺服器子項」項目;
2010年11月,承擔中央電視台廣州亞運會IDF信息處理系統項目;
2010年6月,承擔中央電視台南非世界盃FDF信息處理系統項目;
2010年5月,承擔中央電視台新台址綜合信息門戶優化--系統軟體采購項目;
2010年2月,承擔中央電視台溫哥華冬奧會IDF信息處理系統項目;
2010年2月,承擔北京電視台信息化應用系統建設--資料庫和中間件政府采購項目;
2009年7月,承擔北京電視台公共組件與中心資料庫集成項目;
2009年3月,承擔北京電視台新媒體平台項目 ;
2009年1月,承擔北京電視台節目生產管理系統項目;
2008年5月,承擔中央電視台新址企業服務匯流排(ESB)建設項目;
2007年8月,承擔中央電視台北京奧運會信息處理系統項目;
2007年7月,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入資北京長廣信傳媒科技有限公司,8月公司更名為中視廣信科技有限公司;
2007年6月,承擔中央電視台新台址電視系統核心架構及關鍵技術測試項目;
2004年9月,承擔中央電視台節目生產管理系統的設計與開發;
2004年,承擔中央電視台新台址建設工程管理信息系統;
2003年,承擔中央電視台國家音像資料館外聯服務管理系統;
2002年,承擔中央電視台央視國際網路的開發與維護項目;
2002年,承擔中央電視台信息系統整合的設計與開發項目(應用整合系統);
2001年,承擔中央電視台IDC中心系統;
1998年,承擔中央電視台技術調度管理系統;
1998年,承擔中央電視台新聞信息管理系統;
1998年,承擔中央電視台體育信息管理系統;
1998年,承擔中央電視台廣經新聞管理系統;
1998年,承擔中央電視台後勤輔助系統項目;
1996年,承擔中央電視台圖文資料系統項目;
8. 進行增值稅申報時,提示「申報失敗,原因:系統內部異常調用系統服務出錯,外部系統地址$url$
如您在增值稅申報時遇以下情況:
(1) 申報失敗,原因:系統內部異常調用系統服務出錯,
異常所在server名hxhd_sdsw_svr018,異常原因:ESB02JY002018:交易$tranid$調用外部系統超時,外部系統地址$url$
(2) 申報信息寫征管系統失敗,失敗原因:系統內部異
常調用系統服務出錯,異常所在server名hxhd_sdsw_svr018,異常原因:ESB04JR002010
(3) 申報信息寫征管系統失敗,失敗原因:系統內部異
常調用系統服務出錯,異常所在server名hxhd_sdsw_svr015,異常原因:ESB04JR002018
以上三種提示是因相關系統業務並發量較大導致的異常,您可稍後待系統穩定後重新保存《增值稅納稅人申報表(適用於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然後再確認申報。如您在增值稅申報失敗後未進行任何操作,電子稅務局將選擇申報壓力較小時,自動批量執行重新寫入金三核心征管系統的操作。建議您征期內提前申報,盡量避開申報高峰期。
請您在申報期結束前查詢各稅費種申報狀態,如有稅款需確認稅款繳納狀態,避免出現未按期完成申報繳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