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認識當今世界經濟的主要特點
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特點
1.經濟全球化在曲折中發展
世界經濟全球化主要表現在:
①在生產資本方面,國際投資增長,帶來了資本國際化;
②在商品資本方面,貿易國際化,貿易成為國際交往中最活躍的環節和各國經濟發展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世界進出口貿易總額增長比生產的增長速度高得多,它成為國際經濟關系中的一個基本特徵;
③在貨幣資本方面,金融國際化,國際金融交易大大超過世界生產和商品交易;
④在經濟主體方面,跨國公司日益成為世界經濟的主導力量。
20世紀90年代,經濟全球化趨勢加速發展,這是當今世界經濟的一個重要趨勢。其突出表現為:第一,國際貿易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是國際交往中最活躍的一環。第二,國際投資,特別是發達國家間的相互投資越來越頻繁,資本流動已經國際化。第三,國際金融活動規模空前,大大超過了全世界生產和商品交易。第四,跨國公司遍布全球,產品的國際化水平越來越高。第五,全球貿易規則日趨統一。
然而,由於經濟全球化具有明顯的兩重性,以及世界力量組合和利益分配正在發生新的深刻變化,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經濟政治舊秩序仍在危害世界的發展,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必然會遇到重重阻力,只能在曲折中發展。
經濟全球化有利於促成各國之間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形成優勢互補,推動世界經濟的發展。
經濟全球化對各國的作用是不一樣的。對發達國家而言,經濟全球化可能是利多弊少或者叫做利大於弊。但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它既是機遇,又是挑戰。①對發展中國家來說,經濟全球化有利於它們更多地獲得資金尤其是跨國公司的直接投資,加快經濟發展和結構調整;有利於它們更好地利用自身優勢,開拓國際市場,發展對外經濟貿易;有利於它們更快地得到先進技術、管理經驗,發揮後發優勢,實現技術跨越。②但經濟全球化也有負面影響,主要表現在加劇了各國各地區發展的不平衡性,尤其是使南北的發展差距、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使發展中國家更容易受到外部經濟波動和金融危機的影響。特別是當發達國家有意利用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進行干預時,問題就更嚴重。發展中國家既要適應經濟全球化趨勢,又要趨利避害。當今世界需要的是各國「共贏」、平等、公平、共存的經濟全球化。
2.以科技為先導、以經濟為中心的綜合國力競爭不斷加劇
當今世界各國綜合國力的競爭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競爭是以經濟為中心的,各國把經濟安全確定為對外戰略的重點。
第二,各國積極調整經濟政策和經濟結構。
第三,各國競相調整科技戰略和政策。
第四,科技人才成為國際高科技競爭的焦點。各主要國家都在調整國家戰略,把爭奪經濟和科技優勢作為主要目標。
3.新科技革命的影響加深,經濟信息化加速發展
①科學技術進步是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
②80年代以來,以數字化和網路化為特徵的信息技術飛速發展,使全球經濟增長方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③當前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科技知識空前快速地生產、傳播和轉化,對世界經濟、各國經濟增長方式以及國際經濟競爭等都產生了深刻的巨大影響。
4.各國經濟朝著市場化的方向發展
5.人口、糧食、能源、水資源、生態環境等一些全球性經濟問題仍然十分突出
所謂全球性經濟問題是指在世界范圍內普遍存在的影響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問題,主要是人口、糧食、能源、水資源、生態環境等問題。
6.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
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規律作用主要表現為:
第一,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經濟不平衡。
第二,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經濟不平衡。 第三,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經濟不平衡。
7.世界各國不斷調整經濟結構
調整經濟結構的內容包括:
(1)經濟調節機制的調整與改革。
(2)所有制實現形式的調整與改革。
(3)國有經濟的地位、結構的調整與改革。
(4)現代企業組織形式和規模的調整與改革。
(5)社會保障體系的大幅度調整和更新。
8.跨國公司的作用日益突出
主要影響有:第一,加速生產資本國際化,使國際產業分工更加深化,促進了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第二,加速了國際資金流動,加劇了國際金融市場的不穩定。第三,促進了和控制了國際貿易的發展。跨國公司所進行的國際貿易在世界貿易總額中乃至各國對外貿易中佔有相當大的比例,因此,跨國公司的發展對國際貿易的增長和趨向具有決定性的影響。第四,促進了科學技術進步,加快了國際技術交流。科技進步因需要巨額資本而成本高、風險大、新產品更新快。由於跨國公司能夠運用全球范圍的資金技術力量因而能領導技術發明的世界潮流。同時,它也向世界推廣和擴散新技術,以擴大世界市場份額,為商品資本輸出開辟道路。第五,加快了經濟行為國際化步伐,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由於跨國公司在全球的經營活動日益擴大,加快了經濟行為國際化步伐。跨國公司作為交易者、投資者、技術傳播者和人員流動者,將各國的經濟納入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中,使國家之間的經濟連帶性大大增加,為一體化的國際生產體系作了准備。因而它對世界經濟的發展起到巨大推動作用。
但從實質上看,跨國公司是高度國際化的壟斷資本組織,經營目標是最大限度地追逐國際高額壟斷利潤。因此,它也有許多消極作用。在現存的國際經濟秩序下,它強化了發達國家的資本優勢和技術優勢,加深了南北矛盾。一些跨國公司甚至憑借強大的實力,操縱弱小國家的經濟命脈,插手他國內政。發展中國家必須善於實行正確政策,利用它的積極作用,縮小或限制它的消極作用,使其為發展本國經濟服務。
B.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際金融市場呈現出哪些重要的發展特徵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及信息網路技術的迅猛發展,當前世界各國金融業發展已明顯呈現以下十大特徵和趨勢:一是金融管制放鬆化;二是金融創新化;三是金融市場全球化;四是融資證券化;五是銀行經營國際化;六是銀行業務全能化;七是銀行資本集中化;八是金融業電子網路化;九是國際貨幣結構多元化;十是金融監管國際化。
C. 政治經濟學:當前國際金融的特點。 請簡要回答
當前國際金融的特點主要有以下八點:
1、強大的經濟基礎。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必須以強大的經濟基礎和穩定的經濟增長為支撐。一方面,經濟的發展能夠推動貿易和投資的增長、生產規模的擴大,從而產生對資金的大量需求;另一方面,經濟的發展也會帶來收入和儲蓄的增長,從而產生對資金的供給。大量的資金供給和需求帶動金融機構、市場的集聚以及金融環境的完善,推動國際金融中心的形成。
2、發達的國際貿易與優越的區位。國際金融中心在發展初期往往需要國際貿易作支撐,以大量貿易帶動資本集聚,因此,國際金融中心往往也是國際經濟、貿易和航運中心。
3、國際金融業務發達,金融機構集聚。隨著金融市場國際化的不斷加快和國際金融中心競爭的日益激烈,一個金融中心贏得國際外匯交易、國際銀行貸款、跨境兼並金融服務,以及國際債券發行與交易等方面業務的能力,成為衡量其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指針,而跨國公司則是這些金融活動的重要參與者和國際金融中心服務的主要對象。
4、完善的金融市場結構,相對開放、自由的市場體系。多層次金融市場包括金融市場、貨幣市場、保險市場、票據市場、期貨市場、外匯市場、黃金市場和衍生金融工具市場等。對於國際金融中心而言,多層次金融市場體系有利於發揮金融中心的規模經濟與集聚效應,擴大金融中心輻射的深度與廣度。同時,對國內外金融機構而言,開放、自由的市場體系意味著較低的進入成本,因而能夠使國際資本在全球范圍內充分流動與集聚,增強國際金融中心的吸引力。
5、較少的外匯管制,相對自由的貨幣兌換。國際金融中心城市所在國的貨幣一般為完全可自由兌換貨幣,否則以該國貨幣計價的金融產品的交易、資本輸出、結算等都將受到限制,以該國貨幣為基礎的金融創新也將受到制約。
6、有利於創新而又不失規范的監管體系。從國際金融中心發展歷史看,一方面政府要進行嚴格的監管,防範金融風險;另一方面又要提供相對寬松的金融環境,促進金融創新,保持金融中心活力和自身發展能力。
7、發達的信息資訊行業,良好的金融基礎設施。金融業是管理風險的行業,與風險直接相關的是不確定性,與不確定性直接相關的是信息,金融中心需要能夠大量實時、客觀反映市場、機構、工具和產品變化的信息,這就需要高質量的金融基礎設施,比如徵信系統、清算系統,高效率的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評估機構等。
8、大量的一流國際金融人才。金融業是專業性強、知識密度高的行業,人才是金融業的核心要素,也是金融機構最重要的競爭優勢。金融中心需要大量的金融、會計、法律、計算機、管理、外語等方面的人才,一個具有充足人力資源供給的地區自然對金融機構具有吸引力。國際金融中心的活力和發展狀況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人才特別是金融人才的數量和質量。
D. 國際金融組織的特點和作用
是全球性的經濟組織,對全球經濟進行調控和支配。
建立一個永久專性國際貨幣屬機構,對國際貨幣問題進行協商,促進國際貨幣合作
促進各國貿易均衡發展,提高成員國的就業和實際收入,開發成員國的生產資源
促進匯率穩定,維護正常的匯兌關系,避免競爭性貨幣貶值
協助成員國建立多邊支付制度,消除阻礙國際貿易的外匯管制
協助成員國改善國際收支狀況,通過貸款解決國際收支困難,避免採取危機他國利益和國際繁榮的措施
縮短成員國國際收支是橫的時間,減輕失衡程度
不知是不是你想知道的?????
E. 當前世界金融發展都有哪些特徵和趨勢
1,各政府爭相印發紙幣
2,各政府都想讓別國用自己的發行貨幣,各國都試圖綁架國際金融,讓全世界為自己買單
3,貨幣戰爭屬於不正當競爭,但是國家之間卻愈演愈烈
4,以金融推動金融,的互相吹泡沫式經濟得到推崇,並愈演愈烈。也就是當今世界繁榮的泡沫經濟,其實以金融推動實體才是金融誕生的初衷。
F. 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基本趨勢和特點是什麼
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基本趨勢和特點是:
1、經濟全球化在曲折中發展;
2、以科技為先導、以經濟為中心的綜合國力競爭不斷加劇;
3、新科技革命產生深遠影響,經濟信息化加速發展;
4、各國經濟朝著市場化的方向發展;
5、人口、糧食、能源、水資源、生態環境等一些全球性經濟問題;
6、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多極化趨勢進一步發展;
7、世界各國調整經濟結構;
8、跨國公司的作用。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1-14,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G. 當代世界經濟的發展有哪些主要特點
最基本的是兩個:區域化和全球化
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與特點
1.經濟全球化在曲折中發展
⑴ 世界經濟全球化的含義:指國家之間通過設立一套機構,在經濟方面打破國界,實行不同程度的合作和調節,使各國在生產、流通、分配等領域向著結成一體的方向發展。
⑵ 世界經濟全球化的動力。世界經濟全球化是一個國家、民族的經濟關系跨越自身疆界的顯著變化,是生產力發展的要求,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新科技革命推動的結果。
⑶ 世界經濟全球化主要表現在:①國際投資的迅速增長,帶來了資本的國際化。②對外貿易成為國際交往中最活躍的環節和各國經濟發展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促進了市場的國際化。③國際金融交易大大超過世界生產和商品交易、服務貿易,成為國際交往的重要組成部分,促成了金融的國際化。④戰後跨國公司大量涌現,並在全球經營,帶來了生產和銷售的國際化。⑤全球貿易規則日趨統一。
⑷ 正確認識世界經濟全球化。①世界經濟全球化是戰後科學技術革命和生產力大發展的產物,世界經濟全球化是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客觀趨勢。②世界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既有利也有弊。世界經濟全球化,有利於發展中國家對外貿易的增長;有利於發展中國家加速自己的工業化進程,使自己產業結構不斷改善;經濟全球化,使發展中國家能夠引進更多資金和技術,促進本國經濟繁榮。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還意味著挑戰和風險。發展中國家在全球化過程中要受到主要是按西方國家意志制定的國際經濟規則的約束和制約,為此要付出一些代價;國民經濟對外依賴程度日益提高,將使發展中國家易受國際經濟波動的影響;迅速開放國內市場,使外國貨物大批湧入會強烈沖擊發展中國家的民族工業,國際短期資本大量湧入,也大大增加了發展中國家的金融風險;大量引進外資和技術,發展中國家的主要產業乃至整個國民經濟有被跨國公司和國際經濟組織控制的危險等。③發展中國家必須積極參加世界經濟全球化進程,孤立於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之外是沒有出路的。④但發展中國家在參與世界經濟全球化過程時,應對全球化帶來的巨大風險和安全問題有充分的認識,積極採取各種措施,趨利避害。尤其要加強和擴大南南合作,爭取國際經濟運行規則向有利於發展中國家的方向調整。⑤解決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不公正、不平等,只對少數國家有利,對多數國家不利的問題的基本出路,在於打破國際經濟舊秩序,建立平等互利的國際經濟新秩序。
⑸經濟全球化與區域經濟集團化是並行不悖的。區域經濟集團化是經濟全球化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是最終實現經濟全球化的具體步驟和途徑,是經濟全球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區域經濟集團化是經濟活動國際化加深和國際經濟競爭加劇的產物。它的發展對世界經濟產生了重大影響,爭奪世界市場成了國際競爭的熱點。現在主要是按經濟實力分割世界市場,得失標志已經不是佔領多少領土或勢力范圍,而是對市場佔有的廣度和深度,其手段更多地是依賴資本輸出。
⑹經濟全球化在曲折中發展。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反全球化」的運動在世界崛起,近年來愈演愈烈。來自發達國家的勞工、環境保護主義者同某些發展中國家一道構成了「反全球化」的主力。2001年小布希入主白宮後,美國的單邊主義滋長,並在國際舞台上大行其道,嚴重阻礙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當前美國經濟不景氣,西方發達國家的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美國在遭受恐怖主義襲擊後,加強了對邊境的控制等,在某種程度上也阻礙了世界經濟全球化的進展。
H. 國際金融法的國際金融法基本特點
其基本特點是:
1.法律關系的主體。國家和國際組織作為國際金融關系的主體具有雙重地位,既是參與者又是監管者。特定地區作為主體的條件則取決於其獨特的地位,如港澳台。個人、法人和其他經濟組織作為國際金融法主體與作為國內金融法主體的地位並無本質差別,他們是參與者和受監管的對象;若有差別,主要看他們是否使用外匯。而在國際經濟交往如此廣泛而頻繁的今天,使用外匯是普遍的現象。
2.法律關系的客體。包括本國貨幣、外國貨幣和其他貨幣單位如特別提款權、歐元等,也包括某些跨國運轉的資金工具,如國際證券、大額定期存款單、國際票據、信用卡、信用證等。隨著國際金融活動日漸活躍,某些新的客體形式也在發展,如電子CD和金融票據。因此,國際金融法的客體不應限制在狹窄的范圍內。
3.法律淵源。(1)國際條約,如《國際貨幣基金協定》、《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協定》;(2)國際慣例,具約束性的如《統一國際銀行資本衡量和資本標準的協議》和任意性如ACE慣例規則①;(3)涉外金融法。它是一個廣義的概念,主要指國家對金融資產的跨國流動所確立的各種規范的總和,無論其以何種規范形式表現,主要涉及到:(1)對外籌資,如借款、發行證券(股票、債券等);(2)金融資產的向外移動,如對外投資、國際支付;(3)擔保,如對外籌資和擔保外來投資。
4.國際金融法的內容。(1)國際貿易金融法,主要是涉及到與貿易有關的金融法律制度,如國際票據制度、國際支付規則;(2)國際投資金融法,主要包括各種形式的國際融資如貸款、證券和信託投資、投資基金和融資擔保以及相關的金融市場、銀行及金融監管;(3)國際貨幣金融法,主要包括國際儲備、國際收支和匯率等制度。
I. 當代國際金融發展表現出以下哪些特點
A、金融市場全球一體化
B、國際融資證券化
C、金融業務全球化
D、國際金融創新層出不窮
四項都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