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金融學的名詞解釋
1.高度集中來的金融機構體自系:一種高度集中的、以行政管理辦法為主的單一的國家銀行體系。形成於1985-1978年.其特徵:(1)設置上,全國只有中國人民銀行一家銀行;(2)中國人民銀行執行雙重職能(3)中國人民銀行內部實行高度集中的資金管理體制。
2.信用風險:指借款人違背承諾、不能按期還錢的風險,或者說借款人還不起錢的可能性。一般的,信用風險主要用在對債券的分析當中。由於借款人的還錢能力差異較大,債券的信用風險也很不同。
3.原始存款:是指商業銀行吸收的現金存款或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貸款所形成的存款,原始存款是存款貨幣創造的基礎.
『貳』 資產評估中的行業自律管理模式(名詞解釋)
行業自律管理模式就是對資產評估業的管理以行業自我管理和行業自律為主的管理模式
『叄』 自律道德 名詞解釋
關於牟宗三先生對儒學與康德哲學的比較研究,學術界有各種不同的評論,可謂見仁見智。我在時賢討論的基礎上,就牟先生以「自律道德」的理論詮釋儒學的問題談一點淺見,敬請各位專家不吝賜教。
一、「仁義內在」的「自律道德」意涵
康德的「自律」原則的提出,在西方倫理學史上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在《道德底形上學之基礎》中,康德指出:「自律原則是唯一的道德原則」,「道德底原則必然是一項定言令式」。(康德,1991年,第67頁)在《實踐理性批判中》,他指出:「意志自律是一切道德律和與之相符合的義務的唯一原則;反之,任意的一切他律不僅根本不建立任何責任,而且反倒與責任的原則和意志的德性相對立。……道德律僅僅表達了純粹實踐理性的自律,亦即自由的自律,而這種自律本身是一切准則的形式條件,只有在這條件之下一切准則才能與最高的實踐法則相一致。」(康德,2003年,第43-44頁)所謂意志自律,是指意志自己給自己以法則。自由意志和服從道德規律的意志,完全是一個東西。在康德那裡,通過「定言令式」,把他在《純粹理性批判》中邏輯可能性的「自由」概念與「自律」聯系了起來,從而在實踐的意義上賦予了「自由」概念以客觀實在性。
牟先生在《心體與性體》、《圓善論》等中,以「自律」這個道德的最高原則,即道德主體的自我立法,來詮釋孔子「仁」說、先秦儒家「踐仁盡性」之教、孟子「仁義內在」,乃至一些宋明理學家的道德哲學。我們當然可以不用「道德理性」、「道德主體」、「自律」這樣一些概念來談儒家哲學,但我們很清楚,牟先生考慮的是中西哲學的互通性、對話性。在哲學的從業員主要接受的是西方訓練的背景下,使用這些范疇、名相也未嘗不可,關鍵是要有相應性。
牟先生特別強調孔子的「仁」不是個經驗的概念,仁說「是依其具體清澈精誠惻怛的襟懷,在具體生活上,作具體渾淪的指點與啟發的。我們不能說在這具體渾淪中不藏有仁道之為道德理性、之為道德的普遍法則之意,因而亦不能說這混融隱含於其中的普遍法則不是先驗的,不是對任何『理性的存在』皆有效的。不過孔子沒有經過超越分解的方式去抽象地反顯它,而只是在具體清澈精誠惻怛的真實生命中去表現它,因而仁之為普遍的法則不是抽象地懸起來的普遍法則,而是混融於精誠惻怛之真實生命中而為具體的普遍……」(牟宗三,1968年,第117頁)
牟先生認為,孟子的仁義內在於超越的(非經驗的、非心理學的)道德心,是先天固有的,非由外鑠我的,這是先天的道德理性,而且是必須具體呈現出來的。在康德,自由意志經由其自律性所先驗提供的普遍法則,是道德行為的准繩。然而在儒家傳統,性體所展現的道德法則,其先驗性與普遍性是隨著天命之性而當然定然如此的。孔子說:「有殺身以成仁,無求生以害仁。」孟子說:「君子所性,雖大行不加焉,雖窮居不損焉,分定故也」,「由仁義行,非行仁義也」。這當然是無上命令、意志自律。這些都表示道德人格的尊嚴。在實現自然生命以上,種種外在的利害關系之外,有一超越的道德理性的標准,表示了「人的道德行為、道德人格只有毫無雜念毫無歧出地直立於這超越的標准上始能是純粹的,始能是真正地站立起。這超越的標准,如展為道德法則,其命於人而為人所必須依之以行,不是先驗的、普遍的,是什麼?」(牟宗三,1968年,第120頁)確如牟先生所說,儒家的道德哲學,是從嚴整而徹底的道德意識(義)出發,是直下立根於道德理性之當身,不能有任何歧出的。
在有關康德自律學說與儒家仁義學說的比較中,牟先生特別注重辨析道德情感的問題。康德將道德感與私人幸福原則都視為經驗原則、後天原則,是有待於外、依據純主觀的人性的特殊構造的,認為依此而建立的道德法則沒有普遍性與必然性,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道德法則。康德並不是完全排斥道德感,只是不以同情心的感情等建立道德律(因為道德律是建立於實踐理性的),而是將其視為推動德性實踐的原動力。(參見鄺芷人,第185-186頁)
2007-3-10 15:19 回復
『肆』 名詞解釋 金融體系
名詞解釋 金融體系
涉及金融各個方面所組成的一個全面且相互關聯的體系。
求個採納,謝謝你了哦!
『伍』 名詞解釋金融法
你好,簡潔地說,金融法就是關於我國國內的金融交易關系和金融管理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陸』 金融學的有關名詞解釋
1.高度集中的金融機構體系:一種高度集中的、以行政管理辦法為主的單一的版國家銀行體系。權形成於1985-1978年.其特徵:(1)設置上,全國只有中國人民銀行一家銀行;(2)中國人民銀行執行雙重職能(3)中國人民銀行內部實行高度集中的資金管理體制。
2.信用風險:指借款人違背承諾、不能按期還錢的風險,或者說借款人還不起錢的可能性。一般的,信用風險主要用在對債券的分析當中。由於借款人的還錢能力差異較大,債券的信用風險也很不同。
3.原始存款:是指商業銀行吸收的現金存款或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貸款所形成的存款,原始存款是存款貨幣創造的基礎.
『柒』 生理名詞解釋 自律性
自律性是指自律性細胞從最大舒張電位通過自動除極,達到閾電位後激發的節律性動作電位稱為自律性。
『捌』 協同自律的名解
協同自律來是指就某些問題自的報道,各新聞單位之間,或者新聞單位與警方之間,共同商定,採取同一步調,以免損害民眾利益。
協同自律的主要內容是關於少年罪犯的報道,關於使用真實姓名問題,關於誘拐和處於敲詐勒索目的從事的綁架活動的報道,以及一些重要事件的報道,這些報道都採取協同自律的方法。
『玖』 同業自律機制名詞解釋
自律機製表現為三個層次:第一是金融機構內部的自律機制;第二是金融同業之間的自律機制;第三是金融市場中的客戶對金融機構的.
『拾』 金融機構名詞解釋
金融機構(Financial Institution)是指從事金融服務業有關的金融中介機構,為金融體系的一部分回,金融服務業(銀行、答證券、保險、 信託、基金等行業)與此相應。
金融中介機構也包括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信託投資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等。 同時亦指有關放貸的機構,發放貸款給客戶在財務上進行周轉的公司,而且他們的利息相對也較銀行為高,但較方便客戶借貸,因為不需繁復的文件進行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