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自貿區會帶來怎樣的效益
為了與世界對接,就需要在自貿區內部實行涉及貿易、投資、服務業、金融業、行政體制等多領域復合型改革,而如果在這塊「試驗田」里試行的制度創新能夠反過來推動國內改革,那將寫下更光輝的一筆。不過從目前已透露的政策中可以察知,自貿區將帶來多重改革效益,既積累改革經驗也有可能產生輻射效應。
改革效益之一是促進服務貿易。在逐步降低關稅、海關手續等貿易障礙後,自貿區不僅為商品的流動創造便利,而且將促進貿易方式的轉變,改變我國服務貿易滯後於商品貿易的現狀,實現我國在國際產業分工地位上的升級。強調服務業的開放一直是上海自貿區規劃的重點,這將促進金融、航運等高端服務業的發展,加速實現上海成為國際金融、航運中心的目標。
改革效益之二是促進投資便利化。據悉,自貿區的首批細則主要是關於境外投資管理制度的改革。降低企業所得稅率,實行15%的優惠稅率,將可吸引直接投資。目前已決定區內暫停三類外資企業的部分審批,改為備案制度,並改革工商登記制度,這將有助於使企業能更便捷地成立、運營和決策調整。自貿區將擴大對外開放的行業和領域,從而將為未來整體的擴大開放積累經驗。
改革效益之三是金融改革。貿易與投資自由化必然帶來金融需求,推進金融服務業發展升級。上海方面表示,自貿區涉及金融的試點將包括利率市場化、匯率自由匯兌以及金融業對外開放和產品創新,以及離岸金融業務。當前試點建議允許符合條件的外資金融機構設立外資銀行,以及民營資本與外資金融機構共同設立中外合資銀行。在條件具備時,適時在試驗區內試點設立有限牌照銀行。金融機構種類多樣化,鼓勵民間銀行的設立,吸引外國銀行的分支機構入駐,放鬆金融管制,都將為更大范圍的國內金融改革樹立借鏡。
如果自貿區成立之初有利率和匯率市場化的大動作,或許可能引發區內外製度不同導致的異常資本流動,因此這些方面的市場化最有可能的是採取漸進方式,逐步推進,但無論如何,這都有助於政府和金融機構通過上海自貿區這個窗口切身體驗跨境資本自由流動帶來的沖擊,探索在卸去資本管制的保護之後,如何提高政府的金融監管和經濟調控水平,從而為未來的全面改革積累經驗。
目前自貿區內的人民幣資本項目開放構想尚無清晰細節,現行《總體方案》准備先行先試人民幣資本項目下開放,未來逐步實現企業法人在區內可自由兌換。但自貿區將以推進貿易投資便利化為重點,推動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發展,擴大人民幣在貿易、投資、保險等領域的使用。人民幣在跨境貿易和投資中使用范圍不斷擴大,這都要求繼續推進資本項目可兌換目標,自貿區的試驗也有助於這一目標的實現,進一步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整體戰略。
改革效益之四是行政體制改革。要創造出國際化的商業環境吸引外國企業,就改變政府管理方式和打造服務型政府,實行靈活性的監管政策。經濟改革必然需要政府發起「靈魂深處的革命」,從單向的行政管理思維轉向互動的法治思維,政府創新直至社會管理方式的創新,精簡行政體制,歸並政府部門,優化政府服務功能,並實行政務等信息的自由、開放、透明。
此外,通過自貿區這種單方面主動對外開放的模式,中國還將能爭取在全球貿易格局中取得主動,這是改革效益之五。美國目前有主導跨太平洋夥伴關系(TPP)以在未來全球貿易安排與規則制定中占據先機的心理,而TPP也將在環保、勞工保護和知識產權等方面設立高標准。而上海自貿區的建立將向世界宣示中國保持開放熱情、積極參與全球貿易自由化運動並分享其果實,也將在制度建設上縮小與美日等發達國家的差距。這將有助於力爭使TPP不成為一個將中國排斥在外的高端俱樂部,或者建立中國參與的與TPP平行的亞洲自由貿易安排,以對沖其影響。
B. 上海自貿區對金融業帶來了哪些負面影響 最好有數據說明
上海自由貿易區將實施"一線逐步徹底放開、二線安全高效管住、區內貨物自由流動"的創新監管服務模式。一線是指國境線,二線是指國內市場分界線,也就是自由貿易區的空間分界線。試驗區范圍涵蓋上海市外高橋保稅區、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洋山保稅港區和上海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等4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總面積為28.78平方公里。面積相當於上海市面積的1/226。但是,這片土地正被寄予厚望,或將成為撬動中國新一輪改革開放的支點。
上海自貿區金融改革方案要點及擴大開放措施
自貿區,是指一國的部分領土,在這部分領土內運入的任何貨物就進口關稅及其他各稅而言,被認為在關境以外,並免於實施慣常的海關監管制度。
金融創新
在風險可控前提下,可在試驗區內對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金融市場利率市場化、人民幣跨境使用等方面創造條件進行先行先試。
在試驗區內實現金融機構資產方價格實行市場化定價。
探索麵向國際的外匯管理改革試點,建立與自由貿易試驗區相適應的外匯管理體制,全面實現貿易投資便利化。
鼓勵企業充分利用境內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實現跨境融資自由化。深化外債管理方式改革,促進跨境融資便利化。
深化跨國公司總部外匯資金集中運營管理試點,促進跨國公司設立區域性或全球性資金管理中心。
建立試驗區金融改革創新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聯動機制。
金融開放
推動金融服務業對符合條件的民營資本和外資金融機構全面開放
,支持在試驗區內設立外資銀行和中外合資銀行。
允許金融市場在試驗區內建立面向國際的交易平台。
逐步允許境外企業參與商品期貨交易。
鼓勵金融市場產品創新。
支持股權託管交易機構在試驗區內建立綜合金融服務平台。
支持開展人民幣跨境再保險業務
,培育發展再保險市場。
行業開放措施
銀行
允許符合條件的外資金融機構設立外資銀行,符合條件的民營資本與外資金融機構共同設立中外合資銀行。在條件具備時,適時在試驗區內試點設立有限牌照銀行。
在完善相關管理辦法,加強有效監管的前提下,允許試驗區內符合條件的中資銀行開辦離岸業務。
專業健康醫療保險
試點設立外資專 業健康醫療保險機構。
融資租賃
融資租賃公司在試驗區內設立的單機、單船子公司不設最低注冊資本限制。
允許融資租賃公司兼營與主營業務有關的商業保理業務。
上海自貿區金融業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
1.限制投資銀行、財務公司、信託公司、貨幣經紀公司
2.限制投資保險公司(含集團公司,壽險公司外方投資比例不超過50%),保險中介機構(含保險經紀、代理、公估公司)、保險資產管理公司
3.限制投資證券公司(外方參股比例不超過49%,初設時業務范圍限於股票(包括人民幣普通股、外資股)和債券(包括政府債券、公司債券)的承銷與保薦、外資股的經紀、債券(包括政府債券、公司債券)的經紀和自營,持續經營2年以上符合相關條件的,可申請擴大業務范圍);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外方參股比例不超過49%);證券投資咨詢機構(僅限港、澳證券公司,參股比例不超過49%);期貨公司(僅限港、澳服務提供者,參股比例不超過49%)
4.投資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性擔保公司須符合相關規定
5.投資融資租賃公司的外國投資者總資產不得低於500萬美元;公司注冊資本不低於1000萬美元,高級管理人員應具有相應專業資質和不少於3年從業經驗專家解讀金融政策要點
政策要點:金融市場利率市場化先試先行
在風險可控前提下,對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金融市場利率市場化、人民幣跨境使用等方面創造條件進行先行先試。吳曉靈:不同意自貿區利率完全放開
在設定的自貿區范圍里,想構築資金的藩籬是不可能的。除非割斷區內與上海市所有資金往來,才能防止政策窪地效應。外界對於自貿區的期待不要過多地放在金融領域[詳細]
政策要點:試點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
在風險可控前提下,對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金融市場利率市場化、人民幣跨境使用等方面創造條件進行先行先試。芮萌:可能導致利率套利和制度套利現象
若在自貿區實現利率市場化和人民幣自由兌換,由於區內外政策不同,可能導致利率套利和制度套利現象。比如,一些國際熱錢爭相進入,為權力尋租提供熱土。[詳細]
政策要點:試點人民幣跨境流動政策
在風險可控前提下,對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金融市場利率市場化、人民幣跨境使用等方面創造條件進行先行先試。宣宇:全面實現貿易投資便利化
總體方案提出的深化金融領域開放創新的具體舉措,促進跨國公司設立區域性或全球性資金管理中心,建立與自由貿易試驗區相適應的外匯管理體制,全面實現貿易投資便利化。[詳細]
政策要點:對外資金融機構全面開放
推動金融服務業對符合條件的民營資本和外資金融機構全面開放,支持在試驗區內設立外資銀行和中外合資銀行。王劍輝:鞏固上海金融中心地位
政策對金融行業建設還是有突出支持,利率市場化、人民幣跨境使用等方面可以看出,入跨國公司總部設立於自貿區,這樣能形成一個資金管理中心[詳細]
政策解讀:人民幣資本項目下自由兌換
勢在必行?
自貿區的設立一方面是為了使國內外貿易更加便利化,降低貨物和服務貿易的摩擦成本,另一方面是將金融改革的攻堅環節放在自貿區進行試點,加快利率和匯率市場化的節奏。而人民幣資本項下的可兌換和更進一步的人民幣國際化,恰恰是這兩個問題的重要交叉點,因此推進資本項下的可兌換勢在必行。
影響一:提速全國范圍內人民幣自由兌換
上海自貿區一旦試水人民幣自由兌換和跨境資本流動,不僅可以讓企業直接以投資為目的,自由兌換人民幣,方便資本跨境投融資,更重要的是,有了這樣一個開頭,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將變得勢不可擋,加速人民幣自由兌換的整體進程。
影響二:或引人民幣迴流房地產 存資本撤出風險
有觀點認為,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的放開將吸引大量境外人民幣迴流至房地產市場,由此將帶動房價上漲。而若一旦
資本大規模撤出中國,必然帶來人民幣資產價格的下跌,股市、債市、匯市和房市都將承受巨大下跌壓力。
影響三:提升上海在離岸金融中心與亞太金融中心上的競爭力
隨著自貿區跨境人民幣結算的試點、資本項下的可兌換試行,將推動上海人民幣離岸業務的發展,進而提升上海與香港在離岸金融中心和亞太金融中心上的競爭力。政策解讀:利率市場化
先行以提供經驗?
近年來,中國利率、匯率的市場化速度明顯加快。但是,中國要實現完全的利率和匯率的市場化仍然存在很大的風險。上海自貿區先行先試,可為未來中國金融全面開放和市場化提供正反兩方面的經驗和教訓。
條件:自貿區內高度開放 利率可以放開
支持自貿區放開利率管制的觀點認為,境內存款利率的上限尚未放開,因為各方面條件還不是很成熟,但自貿區內可以完全放開,因為這個區域本身就是高度開放的,參與的機構包括中資、外資等等各式各樣的都有,其功能最主要就是能夠跟國際市場連通,若存款利率上限自由化,不能完全自由浮動,則有可能會帶來許多問題,包括套利交易等。
問題:需防資金空轉 監管難題待解
市場化的難點在於後期監管,區內利率市場化後如何監管支行和總行之間的資金流動就是一個難點。自貿區放開利率後,會吸引大量資金流向自貿區。過多資金流向自貿區,如監管不到位,會延續目前金融業的一個惡習:資金在金融業內空轉,在制度套利上出現很多問題。政策解讀:金融機構相關政策
允許符合條件的外資金融機構設立外資銀行
對外資銀行帶來巨大利好
不僅簡化了原先冗長的設立子公司審批程序,並且允許外資銀行提供金融交易清算服務,也有助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同時也有可能成為上海的一大競爭優勢。對於已在國內本地注冊的外資法人銀行,整體是一個利好消息。合理的預期是有些在境內不能做的業務可以在區內做,因此不是業務的替代關系,而是可發展新的業務范圍。而在產品方面,自貿區肯定會借鑒國際上比較流行、比較有效的,而且比較容易監管的那些產品。這些產品外資銀行更有經驗。所以這樣的情況下,外資銀行可能更有機會。
推動中資銀行開展離岸金融業務
推進中資銀行創新與綜合經營 推動上海成為離岸金融中心
銀行獲取離岸金融資格,開展離岸人民幣業務,可試點各類跨境人民幣資本項下業務,有利於銀行形成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帶動整體國際業務和客戶"走出去"服務的提升;同時自貿區銀行分支機構將和境外銀行享有同等待遇,為銀行加大業務的創新和試點力度,試點綜合經營提供了難得的"練兵場"。隨著境內外資金流動渠道的進一步打開,在岸離岸業務功能的進一步完善,客戶的選擇餘地將更為豐富,銀行提供的金融產品也有了更大的組合空間。
允許保險業向外資開放
沖擊國內保險業格局
如果自貿區允許外資保險直接進入,隨著時間的推移,境外保險產品有可能會直接面向境內居民,這一方面能為境內居民提供多樣的選擇,另一方面將對境內險企格局帶來沖擊。相對而言,境外保險無論是保費還是服務都有著比較明顯的優勢,這也是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願意去香港買保險的原因。業內人士認為,一旦保險業向外資開放,產品將成為外資險企的"撒手鐧",並以此影響境內險企格局。
C. 為什麼自貿區 金融沒有稅收優惠
前海管理局一位官員告訴,自貿區主要涉及金融和貿易稅收優惠等政策,明顯有助專於提高地區的營商環境,屬提升城市的競爭力。
廣州社科院綜合研究開發中心主任黎友煥表示,從整個廣東自貿區的特點來看,一大亮點就是香港的金融地位。從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情況來剖析,金融將是未來釋放經濟發展動力最大的領域,也是下一輪改革的重點領域。
D. 如何利用上海自貿區金融政策擴大資金來源渠道
在金融方面,上海自貿區是能夠實現利率市場、匯率自由匯兌、金融業對外開內放、金融產品的創新容以及離岸金融業務的開放式區域。
金融支持試驗區實體經濟發展、便利跨境投資和貿易的具體內容有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探索投融資匯兌便利化,推動資本項目可兌換進程。二是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使區內企業和個人更加靈活使用本幣進行跨境交易。三是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四是深化外匯管理改革,進一步減少行政審批。
同時你可以到到海外自貿區開展離岸金融業務,比如加勒比自由貿易區屬於全球知名避稅型離岸金融中心,當地沒有外匯管制,可以有匯出,允許外資100%所有權,無所得稅遺產稅等等,行業監管也比較寬松,可開展離岸銀行,保險,信託、基金業務,是不錯的金融業務地。
E. 福建自貿區金融財稅創新體現在哪些方面
一、人民幣跨境使用亮點紛呈
包括跨境投資、台灣地區同業拆借、境外人民幣借款、境外發行人民幣債券、基金公司和租賃公司業務經營、人民幣資金池、人民幣衍生品跨境交易、個人跨境人民幣業務等。主要亮點:
一是提出了賬戶管理新思路。根據福建實際情況,探索建立與自貿區相適應的賬戶管理體系,將按「先易後難、穩步推進,成熟一項、推進一項」的原則,先利用現有的人民幣賬戶管理體系,辦理各項自貿區創新試點業務,待創新業務運行一段時間後,再進一步研究完善福建自貿區賬戶管理體系。
二是直接投資項下跨境人民幣結算採用負面清單管理。銀行業金融機構可按規定憑區內企業提交的收付款指令,為其直接辦理跨境投資人民幣結算業務,並按負面清單管理模式為區內企業提供直接投資項下人民幣結算服務。這意味著自貿區直接投資項下的跨境人民幣使用結算流程將進一步簡化,極大促進跨境投資便利化。
三是進一步拓寬融資主體和融資渠道。首先,在融資主體方面,允許區內金融機構與企業從境外融資,人民銀行對境外融資上限實施宏觀審慎管理。其次,在融資渠道方面,除了從境外借款外,區內金融機構與企業還可以在境外發行人民幣債券,並可根據實際需要調回自貿試驗區使用。這些政策的落地實施,將有利於區內金融機構與企業調整負債結構,降低融資成本,改善生產經營狀況。
四是創新基金公司、租賃公司、人民幣資金池等業務管理新模式。在自貿區設立的跨境人民幣投資基金,可以開展跨境人民幣雙向投資業務;在自貿區設立的租賃公司可以開展跨境租賃資產交易和跨境資產轉讓,金融租賃公司可在境內發行、交易金融債券以及非金融租賃公司在銀行間市場發行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區內的跨國公司可根據自身經營需要備案開展集團內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業務,在經營時間、營業收入與凈流入限額等准入條件方面進一步放寬限制。
二、外匯管理改革精彩頻現
包括限額內資本項目可兌換、外債宏觀審慎管理、跨國公司外匯資金集中運營管理、人民幣與外幣衍生產品交易、貨物貿易待核查賬戶、融資租賃等。精彩點主要有:
一是實行限額內資本項目可兌換。允許符合條件的區內機構,按照自然年度跨境收入和跨境支出均不超過規定限額的原則,通過資本項目—投融資賬戶,在限額內自主開展跨境投融資活動,且限額內實行自由結售匯。目前,這個限額暫定為等值1000萬美元,國家將視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狀況進行調節,本著風險可控的原則,待條件成熟後再穩步推進。該項政策將為區內企業自主靈活地運用資金開展跨境投融資活動提供更大的便利和服務,有利於企業在有效防範風險的同時不斷拓寬境內外投融資渠道。
二是推動外債宏觀審慎管理。符合條件的區內機構將實行外債比例自律管理,允許其在凈資產的1倍內借用外債,國家將視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狀況調節。該項政策實現了中外資企業外債政策平等,有利於區內企業根據自身實力借用外債,滿足企業經營發展需要。同時,區內企業外債資金實行意願結匯,這將有利於企業防範匯率風險,提升經營能力。
三是大力支持發展總部經濟和結算中心。放寬跨國公司外匯資金集中運營管理准入條件,允許銀行審核真實、合法的電子單證,為企業辦理經常項目集中收付匯、軋差凈額結算業務,將有利於區內企業更好地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高效配置資源,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
四是支持銀行提供人民幣與外匯衍生產品服務。進一步放寬了對業務種類和主體范圍限制,允許在區內注冊的銀行為境外機構辦理符合條件的人民幣與外匯衍生產品交易,並納入銀行結售匯綜合頭寸管理。在當前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幅度加大的背景下,不僅有利於滿足市場主體特別是境外機構規避匯率風險和套期保值的需求,還有助於提升銀行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五是實施投資貿易簡政放權。對於貨物貿易外匯管理分類等級為A類的區內企業,貨物貿易收入無需開立待核查賬戶,允許企業選擇不同的銀行辦理經常項目提前購匯和付匯。簡化了直接投資外匯登記手續,將其下放銀行辦理,外商投資企業外匯資本金實行意願結匯。
六是允許區內符合條件的融資租賃收取外幣租金。區內融資租賃公司在向境內承租人辦理融資租賃業務時,符合條件的融資租賃可以外幣形式收取租金。該政策符合租賃行業發展實際,可有效解決融資租賃公司收入和支出的貨幣幣種錯配問題,增加區內融資租賃公司收取租金時的幣種選擇,有利於企業規避匯率風險。
三、金融服務創新點關注民生
突出通過提升現代金融服務水平改善民生,創新點有三:
一是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依法申請互聯網支付業務許可開展業務,允許區內注冊設立的台資非金融企業,依法申請支付業務許可。將充分發揮福建的對台優勢,引入台資非金融支付服務組織提供支付服務,有利於推動對台電子商務深度合作。
二是允許省內銀行業金融機構與區內持有《支付業務許可證》且許可業務范圍包括互聯網支付的支付機構合作,並按照有關管理政策為跨境電子商務(貨物貿易或服務貿易)提供跨境本外幣支付結算服務。
三是創建金融集成電路(IC)卡「一卡通」示範區。這意味著今後將大力拓展IC卡和移動金融在自貿區生活服務、公共交通、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領域的應用,提升現代金融服務水平。
四、進一步深化兩岸金融合作
提出在貨幣合作和溝通聯絡機制等方面深化兩岸金融合作,主要對接點包括:
貨幣合作方面,《指導意見》提出允許符合條件的銀行為境外企業和個人開立新台幣賬戶,允許金融機構與台灣地區銀行之間開立新台幣同業往來賬戶辦理多種形式結算業務,提出試點區域性銀行間市場交易等。有利於促進兩岸企業跨境貿易和投融資便利化。
合作機制方面,支持在兩岸金融同業交流合作基礎上,完善兩岸金融同業定期會晤機制,促進兩岸金融合作與發展。近4年來,兩岸金融同業利用海峽論壇金融子論壇建立了交流合作的良好機制,未來將爭取進一步完善兩岸金融同業定期會晤機制,促進兩岸金融合作與發展。
五、密切關注金融改革風險點
《指導意見》從業務真實合規性、監測跨境資金流動、保護金融消費權益等方面對完善金融監管提出了要求。關注的主要風險點:
業務真實合規性方面,金融機構開展創新業務應具有真實合法交易基礎,這有利於促使金融機構加強內控建設,實現穩健經營。
監測跨境資金流動方面,金融機構從反洗錢、反恐融資、反逃稅等角度全面監測跨境、跨區資金流動,按規定及時報送大額和可疑交易報告;辦理國際收支統計等要留存單證,建立和完善跨境資金流動風險監測預警指標體系,防止跨境資金大進大出,並建立和完善系統性風險預警、防範和化解體系,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底線。
保護金融消費權益方面,金融機構完善客戶權益保護機制,負起保護消費者的主體責任,建立健全區內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工作體系。
《指導意見》的發布和實施,為福建自貿區金融改革創新明確了方向和任務,也為福建省金融改革開放和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福建省有關部門和機構將加快實施、深入推進,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指導意見》將推動福建自貿區金融乘風破浪、勇於前行!(轉自福建自貿區官網)
F. 自貿區金融改革怎麼走
在自貿區方案中,遭受最大反對聲和持保留態度的除了稅收那塊,就是金融領域這塊了,主要是財政系統與一行三會中的「三會」在內的多個部委,對一些具體開放舉措的尺度仍有所保留。
「全面開放」這個要求不是想說就隨便說的,它的確是一個目標,幾乎所有相關機構以及一些有背景的人士都盯著這場改革,試圖從中發掘大量商機,把此次改革的機遇看成一場盛宴。
總結如下,此次金融領域改革主要有9點:
不過,這里特地說明下,下面9點改革大部分都在自貿區內執行,但也有部分允許超出自貿區范圍實施推廣(自貿區范疇包括上海綜合保稅區現有范疇,具體為洋山保稅港區、外高橋保稅區、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其中最為老牌的是外高橋保稅區)
簡單地說,這9點改革內容分別如下:1、金融市場利率市場化;2、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進行先行先試(風險可靠前提下);
3、允許設立外資銀行以及民資與外資合辦中外合資銀行;
4、允許設立有限牌照銀行;
5、允許設立外商投資資信調查公*;
6、允許部分中資銀行從事離岸業務;
7、鼓勵融資租賃業務,給予稅收支持;
8、逐步允許境外企業參與商品期貨交易;
9、從事境外股權投資的項目公*,參照技術先進性服務業減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
相關人士表示,本質上講深圳前海等地的很多優惠政策堪比上海,但此次試點為何放在上海,因為這是國家層面的規劃,上海有四點優勢:自然條件、人文基礎、工業產業基礎、開放經驗。最為關鍵的是,
上海自貿區的前身上海綜合保稅區(面積28平方公里)的產值占據了全國所有保稅區的一半以上。一旦改革成功,示範性自然不言而喻。
所以,據我們獨家了解到,高層的指示是「總是要在探索中前進,但是28平方公里也不用走得太慢了。你們做一個時間表,上半年把方案弄弄好,下半年一步步推動,分幾步就全部落實。」
但是,取消法律限制,開放外匯管制,引入外資,開放金融、民營銀行等改革方案,可能現在都覺得挺好,而一旦開搞,不知道國內相關企業悲歡幾何呀。
當然,對於普通百姓而言,開放一定比不開放更好。開放迫使各類企業有一種緊迫感,加快轉型的步伐,提升企業管理能力,經營能力,創造出更加貼近民生需求的服務和產品,老百姓更低成本的享受各種福利。企業這樣才能在自由貿易中存活。
而一些企業,註定要在這個大環境下日落西山,一些企業,在自由貿易的大背景下則會如魚得水。而各種自由的行政政策,金融政策,貿易政策,則是各種創新企業誕生的沃土。對於激活經濟是長期利好,但對於被競爭的企業則是噩夢。
現在漫天飛舞的小貸公*、典當行,能夠扛得住金融改革的大旗么?恐怕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而自貿區無疑給了市場一次大浪淘沙的機會。
G. 上海自貿區金融創新給商業銀行帶來哪些機遇和挑戰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公布後,引發了金融改革的強專烈預期,金融機構屬都想搶先分食改革紅利。目前已有10家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浦發銀行、上海銀行以及花旗銀行、星展銀行)湧入自貿區。可以肯定的是,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的又一重大舉措.上海自貿區建設無疑給我國商業銀行帶來了巨大商機。但同時也是巨大的挑戰,商業銀行在決策是否進入、何時進入、如何進入、進入後如何運作管理之前,必須要對機遇和挑戰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否則會戰而不勝,甚至一敗塗地,殃及全行經營目標的實現。
H. 上海自貿區怎樣擴大金融服務業開放
2018年6月21日下午,上海自貿區管委會召開擴大金融服務業對外開放工作推進會,推出《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關於擴大金融服務業對外開放進一步形成開發開放新優勢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今年摩根大通銀行和法國興業銀行在華欲設合資券商。法國興業銀行(中國)有限公司環球金融市場部總監何昕表示,之所以選擇上海自貿區,一是因為上海有較為健全的金融市場基礎設施建設,二是因為在人民幣跨境業務等方面有政策優惠和便利,三是具有包括海外背景人才在內的人才優勢。
據張紅透露,上海自貿區目前儲備的外資金融機構項目類型涵蓋了銀行、證券、基金、保險、評級、第三方支付等幾乎所有金融業相關領域,既有新設金融機構,也有存量機構申請金融牌照、增加外資股權比例,或者擴大業務范圍等。
張紅表示,從開放對象上看,涵蓋了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瑞士、新加坡等歐美發達國家和「一帶一路」沿線土耳其、約旦等發展中國家;從綜合實力來看,這些項目的股東背景雄厚,均為國際上的大型、知名金融機構,這些外資項目多是中國第一家或第一批,具有很強的先發優勢。
I. 在自貿區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有哪些優勢
從加勒比自由貿易區官網了解到,加勒比地區,經過近五十年的發展,已發展版為全球最大的避稅型離岸金權融中心。當地金融制度成熟,金融法規健全,金融管理也走在世界前列。在金融服務監管方面採取極為開放的監管政策和優惠的稅收政策,
Ø 允許外資100%所有權
Ø 資本賬戶完全可兌換,資本及利潤可100%匯出
Ø 不征所得稅,資本利得稅,公司稅和遺產稅。
Ø 離岸公司通過離岸金融中心,可以成功繞過貿易壁壘;
Ø 無外匯管制,資金轉移更加便利
該地區通過金融服務領域的優越政策,使本地區銀行、信託、保險、離岸公司及其他離岸機構的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加勒比自由貿易區安提瓜金融園區是加勒比自由貿易區重點優先發展的特區,得到加勒比地區在加勒比自由貿易區無行業管制,國內受管制或者需要經營許可或者門檻很高的行業(如銀行、信託、保險公司、證券公司)在加勒比自由貿易區不受約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