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是國際貨幣金融體系
國際貨幣金融體系由國際貨幣體系、國際金融組織體系和國際金融監管體系組成。現行國際貨幣和金融體系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美元在現行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壟斷與霸權地位。布雷頓森林體系初建之時,美國的經濟實力,無論是以GDP還是進出口貿易或者以黃金(207,0.88,0.43%)儲備等指標衡量,在世界上都處於絕對壟斷地位,從而奠定了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壟斷和霸權地位。然而,經過60多年的發展,現在美國實體經濟在全球中的比重已大幅度下降,但美元依然占據著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壟斷和霸權地位。這種壟斷霸權地位使得全球流動性的松緊基本操持在美聯儲手中。在世界主要中央銀行中,貨幣政策的目標絕大多數是單一的,即物價穩定,而美聯儲仍實行多目標制,包括經濟增長、充分就業和物價穩定等。從歷史上看,經濟增長具有內在的周期性特徵,美聯儲貨幣政策也是周期性地放鬆和收緊,導致美元周期性地貶值和升值,而在每一輪美元升貶的周期中,總會伴隨著或大或小的金融危機。而危機的解決又離不開始作俑者。在這次金融危機中,美聯儲通過雙邊貨幣互換協議,向全球13家中央銀行提供大量美元流動性,扮演了全球最終貸款人的角色,儼然成為各國中央銀行的中央銀行。
第二,現行國際貨幣金融組織體系由少數國家(G7國家)居於主導地位,既與當前各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不相稱,又缺乏對儲備貨幣發行國行為的制衡機制,造成現行國際金融組織的決策難以反映大多數成員的利益。以IMF為例,其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其一,決策的獨立性和權威性受到挑戰,制約了其作用的有效發揮。其二,過多地強調對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進行監督,而對重要發達國家的監督缺乏有效性,所以不能對系統性風險進行及時的預警和有效應對。這種歧視性的監督也導致了IMF與少數成員國之間一定程度的對立關系。其三,因其決策受少數大國控制以及缺少必要的資源和融資手段,故不能扮演國際最終貸款人角色,使國際貨幣金融體系缺少最後的保障——全球最終貸款人。
第三,國際金融監管體系存在嚴重缺失,金融機構經營活動的全球化與金融監管的國別化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一方面,金融全球化、自由化和混業經營客觀上需要全球有統一的監管標准和監管機構,以防止監管套利。另一方面,金融業一向被認為是一國經濟的命脈,金融監管權力又是各國經濟和金融主權的一個組成部分,所以現實中對金融業的監管都是由母國自主監管來進行,尚未建立有效的國際金融監管體系。現有的國際金融監管組織和論壇都存在一些難以克服的缺陷,不能擔當全球監管者的重任。
㈡ 貨幣銀行學和國際金融學有什麼區別
金融即是資金的融通。那麼顧名思義,金融學主要講的就是以融通回貨幣和貨幣資金的經濟活答動為研究對象,具體研究個人、機構、政府如何獲取、支出以及管理資金以及其他金融資產的學科,是從經濟學中分化出來的學科。國際金融學主要是限定了一個范圍罷了。
說到金融,那麼貨幣肯定在金融界扮演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的,而貨幣的產生以後在發展過程中銀行又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貨幣銀行學重點講的就是貨幣的產生啊、性質啊、供求關系啊、貨幣政策啊以及銀行和非銀行的一些金融機構。較金融學要微觀一些。
個人之見,僅供參考。
㈢ 的國際金融與國際貨幣專業,想問下專業怎麼樣
金融抄學包括國際金襲融學,金融工程學,證券,保險學等等,他是一個很大的概念。
他們主要是研究的方向不同,國際金融你從字面上就可以看到,他研究的側重點是宏觀的,世界金融比較多。金融工程主要是介紹金融衍生品,期貨,期權等.在你學金融學這門課程的時候這些知識都會有提到的。
因為金融學主要研究的是貨幣.銀行所以金融學一般也稱為貨幣銀行學,兩者一定程序上是一個稱謂。不過現在一般不這樣叫了。
個人愚見
㈣ 國際金融(第二版)這門課程第八章國際貨幣體系的知識點有哪些
國際金融(第二版)這門課第八章國際貨幣體系的知識點包含章節導引,第一節國際貨幣體系概述,第二節國際金本位體系,第三節布雷頓森林體系,第四節牙買加體系與國際貨幣體系改革,討論活動,。
㈤ 國際金融中如何判斷報價貨幣與被報價貨幣
舉例說明:
AUD/USD 0.6480/90
USD/CAD 1.4040/50
被報價貨幣,也稱基礎貨幣或基準貨幣,指的是數量固定不變,作內為比較基礎的容貨幣,也就是被用來表示其他貨幣價格的貨幣。在上述例子當中,AUD是被報價貨幣。
報價貨幣的數量不斷變化,在上述例子當中,USD是報價貨幣。
㈥ 想找一本關於 國際金融及貨幣體系的書 解答關於 美元與世界貨幣的關聯 等 問題
你如果去看郎咸平或者宋鴻兵的書,你會變得跟他們一樣。我不是在誇你,你懂得專,不屬解釋。樓上推薦他們兩個書,我不知道樓上有看過幾本,還有有沒有看全一本這兩個人的書,是否讀出了當中的偏執味道。如果只是想要了解,那讀讀他們寫的書也行。如果要學國際金融方面的知識,鄙人推薦《貨幣銀行學》,書很老但是很專業,再有,學金融的還必須學點微觀宏觀經濟學(力薦馬歇爾的《經濟學原理》)、財政(人大或者北大出版社的)、貨幣(你告訴我,《貨幣戰爭》是個小說還是個野史還是你捧為聖經的教材!)、國際貿易(這方面說實在好書實在沒有,矬子裡面拔將軍,就對外經貿出版的《國際貿易》吧)方面的知識。如果不需要這些專業課程知識做支撐,你多啃幾本小說得了。
㈦ 什麼是國際金融
【國際金融概述】
國家和地區之間由於經濟、政治、文化等聯系而產生的貨幣資金的周轉和運動。
國際金融與一國的國內金融既有密切聯系,又有很大區別。國內金融主要受一國金融法令、條例和規章制度的約束,而國際金融則受到各個國家互不相同的法令、條例以及國際通用的慣例和通過各國協商制訂的各種條約或協定的約束。由於各國的歷史、社會制度、經濟發展水平各不相同,它們在對外經濟、金融領域採取的方針政策有很大差異,這些差異有時會導致十分激烈的矛盾和沖突。
國際金融由國際收支、國際匯兌、國際結算、國際信用、國際投資和國際貨幣體系構成,它們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譬如,國際收支必然產生國際匯兌和國際結算;國際匯兌中的貨幣匯率對國際收支又有重大影響;國際收支的許多重要項目同國際信用和國際投資直接相關,等等。
[編輯本段]【國際金融構成】
國際金融作為一個學科可以分為兩個構成部分:國際金融學(理論、體制與政策)和國際金融實務。前者包括:國際收支、外匯與匯率、外匯管理、國際儲備、國際金融市場、國際資本流動、國際貨幣體系、地區性的貨幣一體化以及國際金融協調和全球性的國際金融機構等。後者的內容則包括:外匯交易(包括國際衍生產品交易)、國際結算、國際信貸、國際證券投資和國際銀行業務與管理等等。
[編輯本段]〖國際收支〗
國際收支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定義,國際收支即「一國和其他國家之間的商品、債務和收益的交易以及債權債務的變化」。國際收支一般按一年、半年或一個季度計算。一國的國際收支不但反映它的國際經濟關系,而且反映它的經濟結構和經濟發展水平。
長期以來,國際收支的主要問題是:許多國家國際收支不平衡,各國為調節、改善國際收支狀況常常產生許多矛盾和斗爭。一國國際收支不平衡是經常現象,要做到收支相抵、完全平衡十分困難。但是,無論是逆差還是順差,如果數額巨大且又長期持續存在,都會引起一系列不良後果。因此,各國政府大都會採取各種干預措施,力求改善國際收支不平衡狀況。一國採取措施往往會引起其他有關國家相應採取對抗和報復行動,從而減弱或抵消該國調節措施的作用。而且,有時調節國際收支的辦法又同發展國內經濟的要求背道而馳。譬如提高利率,若恰逢經濟復甦時期,這一措施就會大大影響經濟的恢復;而經濟復甦受阻,又會影響國際貿易的增長。
一國的國際收支與一國的國際收支平衡表有所區別。國際收支是一國對外國的貨幣資金收付行為,國際收支平衡表則是將一國一定時期(一年、半年或一個季度)的國際收支情況分別按不同項目編制的記錄和統計表。國際收支平衡表可以綜合反映一國同外國在一定時期內貨幣資金往來的全面情況,因此各國都很重視國際收支平衡表的編制工作。
[編輯本段]〖國際匯兌〗
國際匯兌是指因辦理國際支付而產生的外匯匯率、外匯市場、外匯管制等安排和活動的總和。
外匯一般指充當國際支付手段、國際流通手段和購買手段的外國貨幣以及外幣支付憑證。金銀成為貨幣後,作為國際支付的主要手段是貴金屬。票據出現後,作為信用工具也可用來辦理國際支付。匯率是以一國貨幣表示的另一國貨幣的價格。實行金本位制時,各國貨幣匯率波動不大,處於相對穩定狀態。1929~1933年經濟危機後,金本位制徹底崩潰,從此開始了不能兌換黃金的紙幣制度由於通貨膨脹長期存在,紙幣不斷貶值,各國匯率不穩定的狀態日趨嚴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布雷頓森林體系,美元與黃金掛鉤,各國貨幣與美元掛鉤,據以訂出各國貨幣的固定匯率。固定匯率制對戰後世界經濟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1973年,以美元為中心的固定匯率制完全解體,各國紛紛實行浮動匯率制。此後,由於不再有固定匯率制的限制,匯率波動頻繁,波幅較大,對各國的對外貿易影響極大。為此,世界各國均對本國匯率的動態實行某種程度的控制或干預。
外匯管制是一個國家為維護本國經濟權益和改善國際收支,對本國與外國的國際匯兌、國際結算等實施的限制和管理。當代幾乎所有國家都不同程度地實行有利於本國的外匯制度,只是方式、方法和具體內容有所不同而已。
[編輯本段]〖國際結算〗
國際結算是指國際間辦理貨幣收支調撥,以結清不同國家中兩個當事人之間的交易活動的行為。它主要包括支付方式、支付條件和結算方法等。
國際結算所採用的方式方法是在各國經濟交往中自發產生的,匯款、托收、信用證等主要國際結算方式都是歷史的產物。20世紀60~80年代,廣泛採用電子計算機、電傳、電視轉帳等現代化手段,結算的技術水平大大提高。
國際結算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國際金融業務,且涉及許多復雜的社會、經濟問題。社會制度不同、經濟發展水平相異的國家或國家集團,對國際結算方式的要求和選擇,經常發生各種矛盾和沖突。各國都力爭採用對本國最為有利的結算方式。
[編輯本段]〖國際信用〗
國際信用是國際貨幣資金的借貸行為。最早的票據結算就是國際上貨幣資金借貸行為的開始,經過幾個世紀的發展,現代國際金融領域內的各種活動幾乎都同國際信用有著緊密聯系。沒有國際借貸資金不息的周轉運動,國際經濟、貿易往來就無法順利進行。國際信用主要有:國際貿易信用、政府信貸、國際金融機構貸款、銀行信用、發行債券、補償貿易、租賃信貸等。
國際信用同國際金融市場關系密切。國際金融市場是國際信用賴以發展的重要條件,國際信用的擴大反過來又推動國際金融市場的發展。國際金融市場按資金借貸時間長短可分為兩個市場,一是貨幣市場,即國際短期資金借貸市場;二是資本市場,即國際中長期資金借貸市場國際金融市場中規模最大的是歐洲貨幣市場,這個市場上的借貸資本是不受各國法令條例管理的歐洲貨幣。在歐洲貨幣市場中佔主要地位的是歐洲美元,其次是歐洲馬克。此外還有亞洲美元市場。歐洲貨幣市場是巨額國際資金的供求集散中心,它和由其延伸出來的其他眾多國際金融市場及離岸金融市場,將世界各地的金融活動都納入龐大的金融網路,使借貸資金的國際化有了更深入的發展。
[編輯本段]〖國際投資〗
各國官方和私人對外國進行的投資,其總體就是全球范圍的國際投資。國際投資是貨幣資本從一國轉移到另一國,以獲取更多利潤為目的的活動。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國際投資幾乎全都是資本主義國家的資本輸出。戰後,蘇聯、東歐國家開始對發展中國家進行投資。與此同時,一些發展中國家也開始參加對外投資活動,其中主要是石油輸出國。20世紀到80年代初,對外投資較多的發展中國家已有40餘個。
21世紀後,國際投資進入金融經濟的新時代.對沖基金發揮了跨時代的作用。
[編輯本段]〖國際貨幣體系〗
自發或協商形成的有關國際交往中所使用的貨幣以及各國貨幣之間匯率安排的國際制度。這是國際金融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最初的國際貨幣制度是金本位制。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資本主義世界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這個體系一方面通過固定匯率制促進了資本主義國家戰後經濟和世界貿易的恢復和發展,一方面使美元取得了等同於黃金的地位美元的優越地位使它成為各國普遍接受的國際支付手段、國際流通手段和購買手段,並成為許多國家外匯儲備的重要組成部分。後來,隨著其他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的恢復和發展,這些國家的貨幣也相繼開始發揮與美元不相上下的作用。1973年美元再度貶值以後,布雷頓森林會議建立的國際貨幣體系崩潰。浮動匯率製取代了固定匯率制。
20世紀60年代以來,國際社會多次討論國際貨幣體系的改革問題,並於1969年和1978年兩次修改國際貨幣基金協定。但由於各國間的矛盾和沖突,國際貨幣制度存在的困難和缺陷始終未能得到解決。
國際金融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能在銀行系統、非銀行金融機構、公司企業從事國際金融業務、國際貿易業務及本專業的教學、研究工作的德才兼備的高級專門人才。畢業生基本掌握經濟學科的基礎理論;系統掌握外匯、外資、國際結算等國際金融基礎理論,現代化銀行的經營管理方法,以及有關信託投資、資金融通方面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熟悉我國有關國際金融的法律、方針與政策;熟練掌握英語,具有較強的聽、說、讀、寫、譯能力,能用英語從事業務工作。
國際金融專業主要開設課程有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財政學、國際經濟學、貨幣銀行學、國際金融市場、國際貿易實務、國際金融管理、國際結算、外匯銀行會計、保險概論、投資項目評估、英文函電等。
國際金融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能在銀行系統、非銀行金融機構、公司企業從事國際金融業務、國際貿易業務及本專業的教學、研究工作的德才兼備的高級專門人才。畢業生基本掌握經濟學科的基礎理論;系統掌握外匯、外資、國際結算等國際金融基礎理論,現代化銀行的經營管理方法,以及有關信託投資、資金融通方面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熟悉我國有關國際金融的法律、方針與政策;熟練掌握英語,具有較強的聽、說、讀、寫、譯能力,能用英語從事業務工作。
國際金融專業主要開設課程有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財政學、國際經濟學、貨幣銀行學、國際金融市場、國際貿易實務、國際金融管理、國際結算、外匯銀行會計、保險概論、投資項目評估、英文函電等。
圖書《國際金融》
[編輯本段]基本信息
作 者: 錢榮堃 等編著
出 版 社: 南開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2-11
字 數: 357000
頁 數: 394
開 本:16
I S B N :9787310017348
包 裝: 平裝
所屬分類: 圖書 >> 管理 >> 金融/投資 >> 國際金融
定價:¥18.00
[編輯本段]內容簡介
本教材比較適合金融學專業的本科學生,以及考上MBA的低年級的學生。學習本教材需要有初級的微觀、宏觀經濟學和貨幣銀行學的理論基礎,以及基本的公司財務和會計學知識。
本教材將所涉內容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礎篇,包括三章,分別是國際支付體系、國際收支賬戶,以及外匯與匯率。主要內容是展示國際貨幣及國際金融交易產生的本源,是全書展開分析的基礎。第二部分是市場篇,包括四章,分別是外匯市場、匯率決定理論、國際金融市場和跨國公司財務管理。主要內容是分析國際金融市場的運行機制和市場環境,以及企業如何利用國際金融市場進行投融資和風險管理。第三部分是資本流動篇,包括四章,分別是國際收支理論、國際收支調節、國際儲備,以及國際資本流動與國際金融危機。主要內容是分析國際收支均衡的機制及失衡的原因,以及國際收支調節及相關的國際資本流動對不同類型經濟所產生的深刻影響。第四部分為政策篇,包括四章,分別是匯率政策、開放經濟條件下的宏觀經濟政策、國際貨幣制度,以及國際金融機構。主要內容是展示開放經濟條件下的宏觀經濟內外均衡和國家之間的宏觀經濟政策協調,並以國際貨幣合作作為全書的終結。
㈧ 國際金融學與金融學的關系
金融學包括國際金融學 ,國際金融學,
網路名片
國際金融學是金融學研究領域的一個重要的分支,現如今它已經成為各高校的基礎專業課程或素質教育課程,國際金融學教科書也越來越受人重視。國際金融學是從貨幣金融角度研究開放經濟(openeconomy)下內外均衡同時實現問題的一門獨立學科。即國際金融學本質上是開放經濟的貨幣宏觀經濟學,主要關心在一個資金廣泛流動和靈活多變的匯率制度環境下,同時實現內外均衡的條件和方法。國際金融學作為一門新學科,因本身的復雜性質,決定了它在研究對象問題的確定上難度較大
國際金融學,研究的對象是國際貨幣金融關系,包括國際貨幣流通與國際資金融通兩個方面,其目標是闡述國際金融關系發展的歷史與現狀,揭示國際貨幣流通與國際資金融通的基本規律。它的萌芽可追溯到200多年前。它是在國際貿易學的基礎上產生的。但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它形成於本世紀6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生產和資本國際化迅速發展,與之相適應,國家之間的貨幣金融關系也日益發展。20世紀80年代以來,經濟金融化和一體化趨勢加速,國際金融的新現象、新問題層出不窮,國際金融的領域不斷拓寬,幾乎滲透到國際經濟和各國經濟的每個角落。國際金融在國際經濟關系和國民經濟運行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本課件就是向大家介紹國際金融的基本問題。
從全球視角來看,國際金融研究國際間貨幣金融關系和運行;從一國視角來看,國際金融研究經濟開放中對外貨幣金融關系和活動。作為一門學科,國際金融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和綜合性:既有理論,又有實務;既有微觀問題,又有宏觀問題;既有自己獨特的專門領域,又有與其他經濟學科相關的交叉領域。
一般來說,國際金融學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國際收支與國際儲備。具體而言,有:國際收支的概念;國際收支平衡表的內容與編制原理;國際收支調節與外匯管制;國際儲備的構成、作用和管理方法等。
2.國際貨幣流通。具體而言,有:外匯,匯率,國際結算,外匯市場與外匯交易等。
3.國際資金融通方面。包括:國際借貸與資金轉移;國際金融市場等。
4.國際貨幣制度與國際金融機構方面。包括:國際貨幣制度的形成與發展;國際金融機構的性質與作用。
㈨ 國際貨幣體系和國際金融體系的區別
貨幣是只是匯率、國際貿易等等方面,而金融的概念就大了。
金融是什麼,本質是資源配置,資源利用最大化,經濟才發展的好。可以說,一個經濟有多發達,看金融市場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