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國際三大評級公司是哪三大公司呢
Moody's 穆迪公司
創始人是約翰·穆迪,他在1909年首創對鐵路債券進行信用評級。1913年,穆迪開始對公用事業和工業債券進行信用評級。目前,穆迪在全球有800名分析專家,1700多名助理分析員,在17個國家設有機構,股票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代碼MCO)。在全球佔有40%的份額。 Berkshire Hathaway和Davis Selected Advisers為穆迪的最大持股者。穆迪於2001年7月在北京設立代表辦事處,開拓中國業務。
STANDARD&POOR'S 標准普爾
由亨利·瓦納姆·普爾(Mr Henry Varnum Poor)於1860年創立。標准普爾由普爾出版公司和標准統計公司於1941年合並而成。標准普爾為投資者提供信用評級、獨立分析研究、投資咨詢等服務,其中包括反映全球股市表現的標准普爾全球1200指數和為美國投資組合指數的基準的標准普爾500指數等一系列指數。1966年麥格羅·希爾公司(McGraw-Hill)兼並標准普爾公司
FitchRatings 惠譽國際
1913年由約翰·惠譽(John K.Fitch)創辦。1997年惠譽國際並購了另一家評級機構IBCA,2000年並購了DUFF & PHELPS,隨後又買下了Thomson Bankwatch,目前,公司97%的股權由法國FIMALAC公司控制。
-------------------------------------------
*1975年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認可惠譽國際、標准普爾、穆迪為「全國認定的評級組織」或稱「NRSRO」(Nationally Recognized Statistical Rating Organization)。
*Davis Selected Advisers為美國著名共同基金管理商,以長期持股聞名。
❷ 標准普爾之類的評級標準是神馬
來自標准普爾的官方網站介紹:「標准普爾提供廣泛的金融機構評級,其中包括銀行版、儲蓄機權構、證券公司、貸款機構、財務公司、政府資助企業、資產管理機構、交易所和結算公司、信用合作社。標准普爾為這些金融機構及其發行的特定債券提供信用評級。」「要形成我們的評級意見,信用分析師審閱大量的可能影響金融機構可信度的商業及財務信息。我們的商業風險分析結合了國家風險、環境、公司狀況、業務和地區多樣性,以及管理策略等諸多因素。我們的財務風險分析則包含了風險管理、股本、盈利、融資和流動性,以及會計和治理等因素。」標准普爾給國家主權債務評級,實際上也是對發債的機構——即一國國家政府發放的債券進行的風險評級。通俗來講,就是評「你把錢借給這個國家,他還不還得起」。他還不還得起呢?那就要看這個政府1,有沒有錢;2,有沒有持續而穩定的收入;3,長遠來看,有沒有一下子窮下來的可能性以至於還不起錢;等等。因此,依據主要是政府的收支平衡的能力,這個國家的經濟發展狀況能否給政府提供穩定持續的財政力量,政府的財政管理水平,國家周邊環境如何會不會潛藏不穩定的因素等。不是學金融的,求專業人士深入解答。
記得採納啊
❸ 標准普爾國內保險公司
保險小編來幫您解答,源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標准普爾早在1993年就開始在中國市場開展業務,並始終恪守幫助中國經濟增長的承諾。
標准普爾通過跨境信用評級幫助中國企業、銀行業和保險業公司在國際資本市場發行債務。標准普爾參與中國國內評級市場的一種方式是與中國領先的本地信用評級機構上海新世紀(24.65,-0.48,-1.91%)簽訂技術服務協議進而共享專業知識與經驗。
標准普爾指數服務自2004年進入中國市場,與博時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簽訂具有歷史意義的協議,授權後者在中國開發基於標准普爾500指數的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從而令中國投資者能夠直接跟蹤美國股市的表現。
作為估值與風險戰略旗下部門之一,標准普爾風險管理咨詢服務提供研究、數據與分析性解決方案,幫助中國金融機構提高自身信用管理水平。通過與中國領先的國有銀行和地區性城市商業銀行緊密合作,標准普爾風險管理咨詢服務提供的信用風險工具包括內部評級系統、模板和模型。
標准普爾的數據、信息和風險管理工具在支持中國國內金融市場增長與發展的同時幫助中國投資者藉助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參與海外市場。
❹ 「標准普爾」里,請問中國的評級是什麼等級的
2010年12月17日,國抄際主要襲評級機構標准普爾公司16日宣布,將中國長期外幣和本幣主權信用評級由「A+」上調至「AA-」,長期評級展望為穩定。與此同時,標准普爾確認對中國「A-1+」的短期評級,並將中國的轉兌評估體系評級也由「A+」調整至「AA-」。
2011年6月,中國房產企業可能面臨較為嚴重的籌資和還款困難。所以,他們將中國房地產評級從"穩定"下調到"負面",並認為在未來半年到一年時間,中國開發商可能面臨進一步的評級下調。
❺ 國際三大評級機構
是美國標准普爾公司、穆迪投資服務公司、惠譽國際信用評級有限公司 。
美國標准普爾公司(standard and pooks )創始人普爾於1860年,順應歐洲投資者希望更多地了解自己在美國新發展的基礎設施的資產的願望而創建。1975年,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認可標准普爾為「全國認定的評級組織」或稱「NRSRO」。
穆迪投資服務公司(moody's)創立於1909年,首創了對鐵路債券信息進行信用評級;1913年對公用事業和工業進行債券信用評級。穆迪公司的總部設在美國紐約,穆迪公司是國際權威投資信用評估機構,同時也是著名的金融信息出版公司。
惠譽國際信用評級有限公司(fitch ratings)創立於1913年,規模小於標准普爾和穆迪,但在全球市場尤其是新興市場的評級上,惠譽的敏感度要高得多。
(5)國內金融機構標准普爾評級擴展閱讀:
信用評級機構在金融市場上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但實際上這些評級機構在評定資信級別並不那麼可靠。一方面信用評級公司要從請求他們進行評級的上市公司那裡收取可觀的費用。
另一方面要向投資者提供上市公司有關信息的咨詢服務,在利益的驅動下,信用評級公司難免要提高上市公司的信用等級作為居額費用的回報而提供給投資者的信息難免有虛假成分。
❻ 美國三大評級機構與華爾街金融財團的關系
從免費服務到旱澇保收
1900 年,當約翰·穆迪以自己的姓氏創建了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時,他只是想通過對鐵路證券(這些證券往往復雜多變到讓投資者頭疼)提供評級服務,在華爾街混口飯吃。和其他評級機構一樣,穆迪在發展初期實行免費評級,不過穆迪的工作確實做得很出色,特別是在1929 年市場崩潰時,穆迪公司所給予高評級的股票沒有一支出現價格大幅下滑,在投資市場賺足了眼球。投資者們相信穆迪公司的分析和評級是客觀而有水準的,穆迪也逐漸開始向投資者收錢。
從上世紀70 年代開始,穆迪和它的競爭者們,包括標准普爾(這家公司比穆迪擁有更大的市場份額)以及成立於1913 年的惠譽國際,開始調整經營方式,它們不僅向投資者收費,還伸手向被評級的公司要錢,道德隱患就此埋下。1975 年,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認可這三家評級公司為首批全國認證評級組織(NRSRO),它們從此被貼上了半官方的標簽,更厲害的是,NRSRO 隨後發展成了一個壟斷組織,再也沒有其他評級公司能夠真正打進這個組織。
金融市場上的投資者們對三大評級機構奉若神明,市場上沒有經過它們認證的債券幾乎無人問津。無數融資公司向它們揮舞手中的美元,希望為自己的債券獲得一張「3A」級標簽。在這種背景下,評級機構的收入結構也發生了變化,向融資企業收取評級費成為主要利潤來源,並且偶然誤判也沒關系,沒有企業敢向它們索賠。在評級行業,至少30% 的利潤是很常見的,2006 年,標普稅後收入高達12 億美元,穆迪則賺到13 億美元。
「我們把靈魂出賣給了魔鬼」
當一個「+」、「-」的調整都能一石激起千層浪,評級機構被推上神壇,華爾街貪婪的傳統也入侵了這一領域。曾幾何時,被視為安全投資黃金標簽的「3A」級評級,變成了評級公司手中的盈利工具。「我們把靈魂出賣給了魔鬼來換取金錢」,在2008 年美國國會調查「金融海嘯」舉行的聽證會上,穆迪一位經理級人士這樣說道。
在業內有一個廣為人知的案例:漢諾威是德國再保險業巨頭,原先不是穆迪的客戶。穆迪曾電函漢諾威稱願意為其初期提供免費的評級服務,並在未來建立收費服務關系。當時漢諾威已經是另外兩家評級公司的客戶了,就拒絕了穆迪。穆迪還是開始為漢諾威評級,2003年在其他評級公司都認為漢諾威財務狀況良好的情況下,穆迪卻把漢諾威的債券級別降至垃圾級,結果引起拋售,漢諾威在幾小時內就損失了近兩億美元,最終不得不向穆迪投降。
2002 年到2007 年間,三大評級機構將華爾街製造出的數千種創新債券評為「3A」級,其中就包含了大量的次級債。就在金融危機爆發的前夕,穆迪和標普還給予了11 個隨後陷入重大困境的金融機構以高評級級別,其中就包括危機的導火索——雷曼兄弟銀行。
主權評級隻手遮天
「我們生活在兩個超級大國的世界裡,一個是美國,一個是標普和穆迪。美國可以用炸彈摧毀一個國家,標普和穆迪可以用債券降級毀滅一個國家;有時候,兩者的力量說不上誰更大。」《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弗里德曼這樣評價。
在美國國家機器的護航下,三大評級機構不僅對普通的公司,甚至對主權國家的信用都能產生殺傷力。雖說它們的確會考慮到GDP增長趨勢、外匯儲備等客觀因素,但事實上,三大評級機構擔任著美國金融資本對外擴張的幕後推手。例如,穆迪和標普直到2003 年依然只給中國的主權信用打出很低的「3B」級別。
2009 年12 月8 日,惠譽率先將債台高築的希臘主權信用評級由A-降為3B+,同時將希臘公共財政狀況前景展望確定為「負面」。標普和穆迪也相繼調低了希臘的主權信用評級。希臘債務危機就此爆發。此後,三大評級機構對於希臘以及其他歐元區國家財政狀況的每一次表態都牽動著市場敏感的神經。今年4月,希臘、葡萄牙和西班牙接連遭到信用評級降級,希臘的主權信用評級甚至被標普定為垃圾級,希臘債務危機由此上升為歐洲債務危機。
三大評級機構的做法引起了廣泛的質疑和指責。安盛公司投資戰略主任帕里斯-奧爾維茨甚至懷疑它們對希臘、葡萄牙、西班牙的降級時機是經過精心預謀的,「當希臘與歐盟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援助談判取得進展的時候,我看不出為何迫切宣布對上述國家降級」。他認為評級機構代表美國國家利益制衡歐元的用心昭然若揭。
標普降級美債:一石激起千重浪
在金融交易日益復雜的今天,評級機構掌握著極大的金融話語權,如何規范和監管評級機構的行為,如何重新構建一個透明高效的評級行業,值得各國深思。我國也應該借鑒國際上的改革經驗,加快現有信用評級機構的質量提升和整合重組,建立政府管理和行業自律管理相結合的監管體系,在金融深化和全球經濟一體化背景下,最大程度地爭取國際金融話語權。
全球市場正在經歷一場與信用評級角逐的博弈。8月5日,全球三大評級機構之一標准普爾將美國AAA級長期主權信用評級下調一級至AA+,評級前景展望為「負面」,立刻引來軒然大波,盡管奧巴馬稱「美國一直而且將始終是3A國家」,但國際股市就此大跌,國內A股也一度失守2500點,標准普爾憑借評級就能刺痛全球市場的神經。
事實上,全球最重要的國家信用評級和企業評級目前幾乎全部出自這三家機構。標普目前對126個國家和地區進行了主權信用評級。
今年1月27日,標普把日本長期主權信用評級從「A A」下調至「A A –」,長期主權信用展望維持在「穩定」。評級當天,日元兌美元跌幅超過1%,至1美元兌83.22日元。而在7月28日,標普與穆迪又分別將希臘的主權信用評級降級。
早在2009年,標普就「發難」過希臘,將其展望級別調至負面,4月底標普又降低葡萄牙長期主權信用級別,隨後穆迪也將葡萄Aa2級主權信用級別列入負面觀察名單,惠譽緊隨其後,將西班牙主權評級下調,由此,希臘債務危機蔓延至歐洲,最終引發美國和全球股市暴跌。
標普則是單槍匹馬撼動目前占金融體系主導地位的美國。穆迪與惠譽都表示短期內持觀望態度,穆迪只是發出警告稱,如果美國財政或經濟前景大幅減弱,其將在2013年前下調美國主權信用評級。
❼ 標准普爾,惠譽,穆迪對中國的評價等級``
標普認為維持原評級的最重要依據是中國銀行業的貸款不良率高,撥備不足;盈利能力弱;資本金不足這三條,但事實上這幾年中國銀行業的風險管理水平在不斷得以改善,並 且在控制新的不良貸款產生方面做出了成績 。標普說:「1、中國金融體系的或有負債不斷增長。即使不包括已剝離給四家資產管理公司的不良貸款。2002年底中國金融體系的不良貸款回收率也可能幾乎占貸款總額的一半。以金融體系的不良貸款回收比率為20%的水平計算,中國政府用於金融體系資本重整所需的支出將使政府一般債務超過目前國內生產總值的80%。2、與日益富裕的市場經濟相配合的治理體制有待建立。」
接著標普按自己的方法逐個分析、評定、解釋了含兩家政策性銀行在內的15家金融機構的信用等級,結果除國家開發銀行和中國進出口銀行這兩家政策性銀行獲得了與國家主權評級BBB級外,其餘的13家金融機構信用狀況全為投機級(即BBB-以下),次日《華爾街日報》評述說標准普爾將「中國大陸銀行全部定為垃圾等級」,輿論一片嘩然。
其中,中國銀行以(BB+)級居首,廣東發展銀行則以CCCpi級居於最末。並且標普說中信集團旗下公司中,中信實業銀行最能為集團帶來豐厚的純利,不過,在未來幾年,因為該銀行需按照財政部的新規定,為應付不良貸款造成的損失增加呆壞賬撥備,估計該銀行的利潤將因而受壓。
國際權威評級機構穆迪公司則在10月16日左右對中國的主權及有關金融機構評級作了重大調整:穆迪對中國金融機構的評級展望均為「穩定」,穆迪認為「將銀行外幣存款評級的上限由Baa1調升至A2,而反映這些銀行獨立信用質量的財務實力評級(從D-至E)則保持不變。這些銀行的評級走勢與主權評級一致,反映了政府的支持,無論這種支持是因為政府的所有者地位、銀行重要的政策角色還是銀行的規模。」但穆迪同時也指出,由於中國的經濟仍然處於轉型之中,其貨幣、財政、金融和監管機構都相對薄弱。穆迪表示,中國外幣評級將取決於中國政府在深化改革的同時如何保護國家的實力。
穆迪比標普更重視中國,對進入中國市場的決心更大。穆迪已經在中國大陸設立其中國公司,與另一家評級公司惠譽一樣,幾年來一直在致力於開拓中國市場,期間培養了相當多的真正了解中國的研究人員。而標普由於在美洲評級市場的份額稍大於穆迪,而把自己長期以來的戰略重點放在了美洲,到目前為止也沒有看到標普想真正開拓中國市場的動向,在中國只是有香港和台灣兩個辦事處,全球5000多分析員在中國大陸一個都沒有,真正研究大陸經濟的研究人員沒有培養到位。
❽ 世界的三大評級機構是哪三大啊
世界三大評級機構是指國際上最具影響力的三家信用評級機構,它們分別是標准普爾、內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容司和惠譽國際信用評級公司。
拓展資料:
1、標准普爾由亨利·瓦納姆·普爾先生創立於1860年,是普爾出版公司和標准統計公司1941年合並而成世界權威金融分析機構,總部位於美國紐約市。1975年,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認可標准普爾為"全國認定的評級組織"或稱"NRSRO"。
2、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由約翰·穆迪於1909年創立,對鐵路債券進行信用評級。1913年,穆迪開始對公用事業和工業債券進行信用評級。穆迪公司的總部設在美國紐約,其股票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代碼MCO),穆迪公司是國際權威投資信用評估機構,同時也是著名的金融信息出版公司。
3、惠譽國際是全球三大國際評級機構之一,由創辦人約翰·惠譽於1913年成立,是唯一的歐資國際評級機構,總部設在紐約和倫敦。在全球設有40多個分支機構,擁有1100多名分析師。(參考資料---搜狐財經)
❾ 獲得標准普爾AAA評級的保險公司有那幾家
中宏保險的控股母公司,加拿大宏利金融的標准普爾評級就是AAA評級。
❿ 三大評級公司除了標普、穆迪還有一個是什麼
美國的標准普爾公司、穆迪投資服務公司、惠譽國際信用評級有限公司。